月黑風高,紫紗樓內卻燈火通明,朱紅色的燈籠配上如雲霞般的紫紗,一時半會,竟難以分辨此地究竟是紅塵俗世,是阿修羅獄,亦是西方極樂。
「蔡大人,求您別靠近妾身!」女子持續喊道,軟玉本是紫紗樓頭牌,除非張丞相與驍王有令,否則是能自行選擇客人的。
眾人聞聲而至,正巧看見這令人難忘的一幕,只見紫紗帳內,蔡觀一絲不掛摟著一位姑娘,姑娘死命反抗,奈何蔡觀是武官出身,力大如牛,自非尋常女子所能及,而這位姑娘髮絲凌亂不堪,僅著赤色肚兜,白皙的肌膚上有幾道紅痕,已被嚇得花容失色。
然而更令眾人匪夷所思的是,這位姑娘真與蔡夫人張凌若有三分相像,若非知曉張凌若乃張氏嫡女,不可能出現在此風花雪月之地,只怕這位姑娘真有可能魚目混珠。
儘管如此,眾人卻仍舊紛紛議論道:「這位莫不是聖上壽宴金盆一舞的蔡夫人吧?」
「不對啊,蔡夫人可是千金之軀,怎會出現在此?」
「方才那侍從說軟玉姑娘有三分像蔡夫人,想必就是這位了吧?」
「我看是啊,我方才聽見蔡大人說蔡夫人都不肯看他一眼,莫不是把這軟玉姑娘當成了蔡夫人吧?」眾人七嘴八舌,越說越來勁。
「王徒,送客!」言耀見局勢越發不可收拾,便面色鐵青吼道。
言耀本想著張蔡聯姻,他便能順勢得到兵部勢力,雖深知蔡觀是個駑鈍武將,可其父親畢竟是個二品官,若自己好好調教一番,未必不能為他所用,可他千算萬算,都料不到這個蔡觀如此不知廉恥,甚至還把大家閨秀與妓院頭牌搞混,這傳出去可如何了得?
「紫紗樓今夜因故閉樓,招待不周,還望各位海涵。」老鴇和王徒趕緊招呼著賓客散場,而賓客因不想得罪驍王,也很識趣地離開了。
紫紗樓外,赤色燈籠點亮街道,讓這個夜晚不那麼黑。
「我就說有好看的吧?」殷隋央一臉意猶未盡地說道。
前幾日與言令離別,她悶悶不樂了好幾日,想起了李清照等丈夫趙明誠歸來的情節,只覺得淒淒慘慘戚戚。不過今日既得知言令娶她絕非另有所圖,還能在天下第一奇樓看見這戲本子都不敢寫的劇情,實在是大喜過望。
「好看?若不是突然殺出個蔡觀,還不知頭牌的事該怎麼處理,妳怎麼一點都不緊張?」李天勇蹙眉嗔怒不已,他久經沙場十來年,有過迷茫,但卻從未這般害怕過,畢竟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總有他能出奇制勝的方式。
可他方才真不知該如何讓殷隋央全身而退,他真的不知道王徒的劍是否會突然刺穿殷隋央,他真的不知道言耀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再說方才若是一不小心露出馬腳,天下悠悠之口又會如何議論她?不守婦德,荒唐成性,什麼都有可能,她一個女孩子如何能承受?
「我緊張啊!若是要脫衣,或者和軟玉姑娘在一起,我都不行的。」殷隋央承認當時是有些慌。
「我不是說這個,那王徒可是驍王侍衛,一年多少人要刺殺驍王,最終都死在了王徒的手裡,妳一個女子,若是有什麼好歹,我該如何向令兒交代?」李天勇撫額解釋道,殷隋央關鍵時雖不掉鏈子,可每每與她說教,卻又總這般劃錯重點。
「我這不是贏了嗎?表哥,其實我一點都不弱,必要的話,我還可以保護你。」殷隋央沾沾自喜地說道,她自幼習武,過程艱辛難忍,可為了不再受人威脅,她咬著牙日復一日刻苦耐勞,從不喊苦。
「凡事總有意外,朝廷勢力盤根錯節,令兒又不在,就連方才的王宜養也是話中帶話……弟妹,危機四伏,朝廷不是妳可以嬉笑打鬧的地方。」李天勇本不是話多之人,可殷隋央若屢教不改,他實在沒有把握能護住她。
言令是皇上嫡子,又深受百姓愛戴,若有他在,即便國家傾亡亦能有所轉寰,可李天勇只是個三品將軍,雖出身戰功赫赫的李家,可到底是人臣,在朝堂上他能據理力爭,在沙場上他能奮勇殺敵,可若言耀以王爺身份壓制,加之張家勢力龐大,若是有心,弄死一位女子再容易不過。
「我知道了,我也不過是想散散心。」殷隋央垂眸故作深思,她何嘗不知官場鳥盡弓藏?她也想隱居山林,從此不問世事,可她沒有辦法,既然沒有辦法,何不早些了解?她最痛恨的就是受人擺佈。
不過活到這個年紀,她不奢求所有人都能懂她,所以也不想做無謂之爭,李天勇是為她好不假,可她並不想坐以待斃。
李天勇看著殷隋央有些無措,他是否說得太過嚴重?是否嚇到她了?他很少和女子說話,所以便像在軍營裡那般訓話。他有些愧疚地安慰道:「對不住,是我太過激動了,我送妳回去吧。」
「無妨,將軍送侍從回家更惹人懷疑,我自己回去便好。」殷隋央轉身準備離去,卻突然想到什麼,回眸笑道:「表哥,謝謝你今日幫我撐傘。」說完便頭也不回離去了。
「無需掛齒。」李天勇看著殷隋央男人般的身影說道。
李天勇心中猶如浮雲蔽日,猶如樹根盤繞,他自己亦看不清自己在做什麼,亦或者在想什麼。
數日後,北戎戰場。
將士們圍坐於營火旁議論紛紛道:「大伙兒們聽說了嗎?前幾日那場雨真是王妃娘娘祈雨才下的,殿下果真不是信口開河。」
此時一位少年將士從內衣裡拽出一卷卷軸,隨後攤開給大家看,只見畫中女子一襲紅衣,滿頭珠翠,百劍紛飛,天降甘霖,將士們無不嘖嘖稱奇道:「這莫不是神女吧?」
「什麼神女?這是咱們王妃娘娘,我那日去村里辦事透過關係拿到的。」那位少年將士挑眉炫耀道。
「可我不是聽說王妃娘娘是個毀了容的女子嗎?這畫像莫不是杜撰的吧?」有人置疑道。
「那是你無知,什麼消息都不知道,想那日皇上壽宴,王妃娘娘的容貌可是驚豔四座,連咱們歸平第一美女都被比下去了,我說怪不得殿下冒天下之大不韙都要娶她。」那位少年將士消息靈通,很是八卦。
有人聽不下去了,嫌棄地駁斥道:「你有病吧?殿下婚前又沒見過王妃娘娘,你以為殿下會通靈嗎?」
「說的有道理啊,殿下說不定真會通靈,他當日也不知道是王妃娘娘舞雩,可就這麼斬釘截鐵相信一定是她,我看咱們殿下就是承天景命。」那位少年將士說的頭頭是道。
「有道理啊,若非如此,何以驍王妃娘娘舞雩十日都不見一滴水?」眾人紛紛附和道。
突然有人想到什麼拍手說道:「哎啊,我說殿下為何總要穿紅色戰袍,在戰場上像個活標靶似的,原來是王妃娘娘喜歡紅色,你看這畫像,他們可真是天作之合,要來造福我們歸平的。」
「言之有理,王爺出征北戎怯,王妃祈雨天地泣,若非天意,怎會有此巧合?」
眾將士持續爭長論短,然而此時的軍帳之中,言令卻是正襟危坐,纖長的手指翻閱著各式各樣的軍書,熾熱的火光映照在言令精雕細琢的面容上,如烈陽般燦爛奪目。
「殿下,屬下得知明日北戎會新派遣一位女將軍,此人名喚娜日,是北戎王之女,傳聞武功高強,最擅騎射,巾幗不讓鬚眉。」木靡進入軍帳之中,面色疲憊,可神色卻仍舊堅毅。
「可有弱點?」言令沒有抬頭,他若不早日攻克北戎,殷隋央不知還要被欺凌多久。
言令今早便聽說了殷隋央舞雩一事,他知曉她不是愛管閒事的人,此事定然非她所願,當然朝堂之事他也略有耳聞,李信與李天勇的力薦雖是好意,可此舉無疑是將殷隋央推上風口浪尖,對其他人而言,風頭過盛便該斬草除根,殷隋央要面對的是居心叵測的諸皇子與朝臣。
不只驍王言耀,其餘皇子皆有意相爭太子之位,且除了八王以外,其餘皇子都有母族依靠,八王亦是為了得到北郭支持,才會娶王吟月,這些人為了王位,坑殺手足亦不手軟,怎會輕饒成功舞雩的殷隋央?言令知道戰事急不得,可他不能再等了。
「此女好男色,北戎長得不錯的都在她的公主府,屬下以為美男計或許可行。」木靡正色道。
「軍營裡可有長相出挑的?」言令其實不喜用這些手段,可若要提早結束,便不得畫地自限。
「也有,可恕屬下直言,整個軍營裡最好看的便是王爺您了。」木靡邊說邊冒汗,他亦知曉言令不喜被人品評外貌,可事實勝於雄辯。
言令頓了一下,抬頭瞥了一眼木靡,隨後若無其事繼續看書道:「我知道了,去休息吧。」
其實那些兵書言令早已背得滾瓜爛熟,他亦知曉兵不厭詐,自古以來英雄難過美人關,巾幗難過美男關,可他已有妻室,要對其他女人故作深情,他實在是難以接受。
月黑風高,言令的面色越發深沉,轉著左手上的白玉色的駝鹿角扳指,徹夜未眠。
「蔡大人,求您別靠近妾身!」女子持續喊道,軟玉本是紫紗樓頭牌,除非張丞相與驍王有令,否則是能自行選擇客人的。
眾人聞聲而至,正巧看見這令人難忘的一幕,只見紫紗帳內,蔡觀一絲不掛摟著一位姑娘,姑娘死命反抗,奈何蔡觀是武官出身,力大如牛,自非尋常女子所能及,而這位姑娘髮絲凌亂不堪,僅著赤色肚兜,白皙的肌膚上有幾道紅痕,已被嚇得花容失色。
然而更令眾人匪夷所思的是,這位姑娘真與蔡夫人張凌若有三分相像,若非知曉張凌若乃張氏嫡女,不可能出現在此風花雪月之地,只怕這位姑娘真有可能魚目混珠。
儘管如此,眾人卻仍舊紛紛議論道:「這位莫不是聖上壽宴金盆一舞的蔡夫人吧?」
「不對啊,蔡夫人可是千金之軀,怎會出現在此?」
「方才那侍從說軟玉姑娘有三分像蔡夫人,想必就是這位了吧?」
「我看是啊,我方才聽見蔡大人說蔡夫人都不肯看他一眼,莫不是把這軟玉姑娘當成了蔡夫人吧?」眾人七嘴八舌,越說越來勁。
「王徒,送客!」言耀見局勢越發不可收拾,便面色鐵青吼道。
言耀本想著張蔡聯姻,他便能順勢得到兵部勢力,雖深知蔡觀是個駑鈍武將,可其父親畢竟是個二品官,若自己好好調教一番,未必不能為他所用,可他千算萬算,都料不到這個蔡觀如此不知廉恥,甚至還把大家閨秀與妓院頭牌搞混,這傳出去可如何了得?
「紫紗樓今夜因故閉樓,招待不周,還望各位海涵。」老鴇和王徒趕緊招呼著賓客散場,而賓客因不想得罪驍王,也很識趣地離開了。
紫紗樓外,赤色燈籠點亮街道,讓這個夜晚不那麼黑。
「我就說有好看的吧?」殷隋央一臉意猶未盡地說道。
前幾日與言令離別,她悶悶不樂了好幾日,想起了李清照等丈夫趙明誠歸來的情節,只覺得淒淒慘慘戚戚。不過今日既得知言令娶她絕非另有所圖,還能在天下第一奇樓看見這戲本子都不敢寫的劇情,實在是大喜過望。
「好看?若不是突然殺出個蔡觀,還不知頭牌的事該怎麼處理,妳怎麼一點都不緊張?」李天勇蹙眉嗔怒不已,他久經沙場十來年,有過迷茫,但卻從未這般害怕過,畢竟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總有他能出奇制勝的方式。
可他方才真不知該如何讓殷隋央全身而退,他真的不知道王徒的劍是否會突然刺穿殷隋央,他真的不知道言耀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再說方才若是一不小心露出馬腳,天下悠悠之口又會如何議論她?不守婦德,荒唐成性,什麼都有可能,她一個女孩子如何能承受?
「我緊張啊!若是要脫衣,或者和軟玉姑娘在一起,我都不行的。」殷隋央承認當時是有些慌。
「我不是說這個,那王徒可是驍王侍衛,一年多少人要刺殺驍王,最終都死在了王徒的手裡,妳一個女子,若是有什麼好歹,我該如何向令兒交代?」李天勇撫額解釋道,殷隋央關鍵時雖不掉鏈子,可每每與她說教,卻又總這般劃錯重點。
「我這不是贏了嗎?表哥,其實我一點都不弱,必要的話,我還可以保護你。」殷隋央沾沾自喜地說道,她自幼習武,過程艱辛難忍,可為了不再受人威脅,她咬著牙日復一日刻苦耐勞,從不喊苦。
「凡事總有意外,朝廷勢力盤根錯節,令兒又不在,就連方才的王宜養也是話中帶話……弟妹,危機四伏,朝廷不是妳可以嬉笑打鬧的地方。」李天勇本不是話多之人,可殷隋央若屢教不改,他實在沒有把握能護住她。
言令是皇上嫡子,又深受百姓愛戴,若有他在,即便國家傾亡亦能有所轉寰,可李天勇只是個三品將軍,雖出身戰功赫赫的李家,可到底是人臣,在朝堂上他能據理力爭,在沙場上他能奮勇殺敵,可若言耀以王爺身份壓制,加之張家勢力龐大,若是有心,弄死一位女子再容易不過。
「我知道了,我也不過是想散散心。」殷隋央垂眸故作深思,她何嘗不知官場鳥盡弓藏?她也想隱居山林,從此不問世事,可她沒有辦法,既然沒有辦法,何不早些了解?她最痛恨的就是受人擺佈。
不過活到這個年紀,她不奢求所有人都能懂她,所以也不想做無謂之爭,李天勇是為她好不假,可她並不想坐以待斃。
李天勇看著殷隋央有些無措,他是否說得太過嚴重?是否嚇到她了?他很少和女子說話,所以便像在軍營裡那般訓話。他有些愧疚地安慰道:「對不住,是我太過激動了,我送妳回去吧。」
「無妨,將軍送侍從回家更惹人懷疑,我自己回去便好。」殷隋央轉身準備離去,卻突然想到什麼,回眸笑道:「表哥,謝謝你今日幫我撐傘。」說完便頭也不回離去了。
「無需掛齒。」李天勇看著殷隋央男人般的身影說道。
李天勇心中猶如浮雲蔽日,猶如樹根盤繞,他自己亦看不清自己在做什麼,亦或者在想什麼。
數日後,北戎戰場。
將士們圍坐於營火旁議論紛紛道:「大伙兒們聽說了嗎?前幾日那場雨真是王妃娘娘祈雨才下的,殿下果真不是信口開河。」
此時一位少年將士從內衣裡拽出一卷卷軸,隨後攤開給大家看,只見畫中女子一襲紅衣,滿頭珠翠,百劍紛飛,天降甘霖,將士們無不嘖嘖稱奇道:「這莫不是神女吧?」
「什麼神女?這是咱們王妃娘娘,我那日去村里辦事透過關係拿到的。」那位少年將士挑眉炫耀道。
「可我不是聽說王妃娘娘是個毀了容的女子嗎?這畫像莫不是杜撰的吧?」有人置疑道。
「那是你無知,什麼消息都不知道,想那日皇上壽宴,王妃娘娘的容貌可是驚豔四座,連咱們歸平第一美女都被比下去了,我說怪不得殿下冒天下之大不韙都要娶她。」那位少年將士消息靈通,很是八卦。
有人聽不下去了,嫌棄地駁斥道:「你有病吧?殿下婚前又沒見過王妃娘娘,你以為殿下會通靈嗎?」
「說的有道理啊,殿下說不定真會通靈,他當日也不知道是王妃娘娘舞雩,可就這麼斬釘截鐵相信一定是她,我看咱們殿下就是承天景命。」那位少年將士說的頭頭是道。
「有道理啊,若非如此,何以驍王妃娘娘舞雩十日都不見一滴水?」眾人紛紛附和道。
突然有人想到什麼拍手說道:「哎啊,我說殿下為何總要穿紅色戰袍,在戰場上像個活標靶似的,原來是王妃娘娘喜歡紅色,你看這畫像,他們可真是天作之合,要來造福我們歸平的。」
「言之有理,王爺出征北戎怯,王妃祈雨天地泣,若非天意,怎會有此巧合?」
眾將士持續爭長論短,然而此時的軍帳之中,言令卻是正襟危坐,纖長的手指翻閱著各式各樣的軍書,熾熱的火光映照在言令精雕細琢的面容上,如烈陽般燦爛奪目。
「殿下,屬下得知明日北戎會新派遣一位女將軍,此人名喚娜日,是北戎王之女,傳聞武功高強,最擅騎射,巾幗不讓鬚眉。」木靡進入軍帳之中,面色疲憊,可神色卻仍舊堅毅。
「可有弱點?」言令沒有抬頭,他若不早日攻克北戎,殷隋央不知還要被欺凌多久。
言令今早便聽說了殷隋央舞雩一事,他知曉她不是愛管閒事的人,此事定然非她所願,當然朝堂之事他也略有耳聞,李信與李天勇的力薦雖是好意,可此舉無疑是將殷隋央推上風口浪尖,對其他人而言,風頭過盛便該斬草除根,殷隋央要面對的是居心叵測的諸皇子與朝臣。
不只驍王言耀,其餘皇子皆有意相爭太子之位,且除了八王以外,其餘皇子都有母族依靠,八王亦是為了得到北郭支持,才會娶王吟月,這些人為了王位,坑殺手足亦不手軟,怎會輕饒成功舞雩的殷隋央?言令知道戰事急不得,可他不能再等了。
「此女好男色,北戎長得不錯的都在她的公主府,屬下以為美男計或許可行。」木靡正色道。
「軍營裡可有長相出挑的?」言令其實不喜用這些手段,可若要提早結束,便不得畫地自限。
「也有,可恕屬下直言,整個軍營裡最好看的便是王爺您了。」木靡邊說邊冒汗,他亦知曉言令不喜被人品評外貌,可事實勝於雄辯。
言令頓了一下,抬頭瞥了一眼木靡,隨後若無其事繼續看書道:「我知道了,去休息吧。」
其實那些兵書言令早已背得滾瓜爛熟,他亦知曉兵不厭詐,自古以來英雄難過美人關,巾幗難過美男關,可他已有妻室,要對其他女人故作深情,他實在是難以接受。
月黑風高,言令的面色越發深沉,轉著左手上的白玉色的駝鹿角扳指,徹夜未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