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景啊,你不必伤心。宜辉那边我送节礼时给你填一份就好。宜辉是我儿子,你是我学生。王家不会说什么的。”孟德春拍拍章询的肩。

    突然惊觉章询来华亭这小半年里竟然长高了不少。原先能拍到他肩膀,现在吃力的踮脚只能拍到他胳膊。

    “你抽条了?”孟德春诧异。

    章景同眸子无澜,他笑着说:“是吗,我都这般年岁了。还能长高?”

    章景同把篮子提到师爷房里,笔墨纸砚自己留下了。其他的时限瓜果一并分给了同僚众人。

    整个华亭县衙都知道章询偷偷去当孝子贤孙祭拜赵东阳了。一个个挤眉弄眼的,不懂事的问:“那赵家小姐可有感激你啊。”

    另一个就说:“他认识赵家的门朝哪开啊。我看你应该问蒋家小姐可有谢谢我们的小章师爷。”

    大家哄堂大笑成一团。

    章景同无奈至极的摇头。却对此没有任何解释,四叔曾经说过。给不信你的人解释,只是越描越黑罢了。

    他心中无鬼。和蒋菩娘之间清清白白,任凭外人说道也不能沾染他半分。

    不过想到自己不久就要离开华亭,章景同裁纸的刀一顿,忽然说:“哥哥们莫要再打趣我了。我在浙江老家有亲事的。长辈订的,这些话要是传出去。不好。”

    怎么可能会好呢。

    蒋菩娘是要留在陇东一辈子的。她即便远嫁,也不会嫁到南方、嫁到京城去。总归是这一带的人。

    难不成还要让她芳龄之年还要传出个艳名。未出阁时就和华亭县的一个外乡师爷如何如何?

    女孩子即便是水,包容万物。这么再三玷污下去,没有的事也成了有了。

    章景同于心难忍道:“我去祭拜赵东阳不过是受蒋家少爷所托。他没办法去祭拜,妹妹又哭的紧。才托我这个朋友。你们这么说我和蒋家小姐,蒋三少也会不高兴的。“

    章询祭出蒋三少,一时间大家都不在打趣了。笑归笑,大家岔开话题带过去。

    ——从某种角度而言,章询还不如孟宜辉呢。第一章询是个外乡的,第二他初来乍到在陇东没什么根基。

    蒋八小姐是蒋家养女没错。可养小姐也是蒋家小姐。

    蒋家小姐嫁的都是什么样的人?尹丰的儿子、广阳县的府尹、平凉的都指挥使啊。

    养女要矮一截,也不会矮到章询这里来。

    更何况,蒋八小姐凭什么矮一截?她的美貌是京城贵人来了都要惦记送进宫的地步。

    孟宜辉和章询即是不般配,又是不配。

    现在,孟宜辉要去咸阳书院读书了。

    章询还在华亭。这话确实不能再传了。对谁都不好。

    “行了,知道你和蒋家少爷感情好了。少吹嘘了,这些水果我拿走了?”

    章景同满意的低下头,轻快的说:“拿走,你们分了吧。”

    窗外喳喳的鸟叫声,树荫散阳光。清冷的章家小院书桌上并排躺着两串佛串。一个装在红木盒子里,一个包在废墨宣纸里,都没被使用。

    章景同裁纸刀嘶嘶划开,宣纸的纹路渐渐凝成蒋菩娘眉眼宛毅的样子。她提着篮,穿梭在不真切的田野间。疏离的避着嫌,远远的见礼。

    ——她生在蒋家真不好。

    可惜她是蒋英德的妹妹。如果是自己的妹妹,谁的闲言碎语敢说她半个字?

    *

    过了几日,章景同四人收到王匡德的成衣和布匹。四份不同的成衣和布匹各自送到四家,手笔很大。

    章景同收到王匡德大礼第一时间就给京城报了信。

    京城,东宫。

    初冬的冷意越发萧索,狐裘大氅裹的杨英哲像个球,他精致的五官有些雌雄莫辩,杨英哲很是奇怪,在江州的时候周途跋涉,糙的时候很快就糙起来了。

    回到京城有母亲长辈盯着,越养越精致玉秀。

    东宫里太子谢翀眉头紧锁,看到王元爱还在陇东大营里空等还在想办法说服,章景同这边的报信又是王匡德已经把东西交给他。

    只是王匡德没有造册,这么多布匹运输艰难。若是想要在陇东独自登记造册,只怕又要耽误些时间。

    章景同想走江湖水面上的路子把布匹运到京城来。

    谢翀立即把这点给否了。不行,最近南北直隶武林人汇聚一堂,整个京城的气氛有些紧张。

    走水面少不了和江湖人打交道。万一东西送到京城附近就被沉塘或者火焚一焗。那景同这大半年来在陇东的努力岂不是功亏一篑?

    ……如果章聿云没入狱就好了。

    章聿云在江湖上浪迹了多年。他出面可以代表朝廷□□江湖。许多事,不用镇压就能方便丝滑许多。

    杨英哲刚从章府回来。章年卿冯俏难得回京一次,他特意跑了章家好几趟赖了好多好东西。这才心满意足的进宫来。

    他手上这个玉生烟的手炉就是从章家带出来的。玉身上还有个清透的闲百忍的印戳。

    谢翀看见了就问:“奉国公这两日如何?”

    “挺好的。”事实上杨英哲觉得章年卿挺高兴的,一点没有自己儿子深陷囫囵的紧张感。

    “三舅舅现在人在大理寺。都是章家人自家人盯着,外公有什么好担心的。”杨英哲笑着说。

    景同不在。杨英哲自然要担起缓和章家和天家矛盾的润滑石。

    杨英哲颇有些故意的说:“外公和外祖母久不回京,这些年操心的少。神清气爽,精神健朗。比京城一些荣养的老头老太太不知开明多少。”

    “他们在外面游历,见多识广的。别说我娘喜欢常回家陪他们说说笑笑,听听沿途见闻。就连我这种没怎么出过门的小辈都新奇。常常留宿章家都舍不得回去。只觉他们世界浩大。”

    “家里小辈多,孙儿也热闹。你打岔,我打岔的。我看章家气氛挺好的,跟过年似的。”

    谢翀闻言微微一笑,低下头。

    章聿云身在大牢,再安全怎么可能跟过年似的。

    不外乎是舅舅奉国公害怕舅母担心。心生烦忧,章家才一派喜气。

    章年卿曾做了多年帝师,教导谢翀十三年,后来几年虽陆陆续续撒手不再管。但这些年出门在外,总时常写信回来问谢翀经史功课。亲昵如初,从未疏远。

    就连谢翀小时候因异常喜爱奇珍异兽,被宫人视为异类。只因他身份尊贵才无人置噱。连母后都不理解他为何喜养豹养蟒,与蛇同睡。

    只有舅舅章年卿不惧怕,还曾认真仔细的问他,他养的黄金蟒可曾讨厌他,他是否能触碰喂食。

    谢翀知道黄金蟒是有些讨厌章年卿的。他的蛇不喜欢让任何人触碰。

    但他还是安抚着蛇让章年卿挟着筷子肉条喂了。

    黄金蟒吃的不甘不愿。只是顺从谢翀罢了。但过了几年,谢翀突然发现,章年卿站在景阁殿内低头用毛笔轻轻敲了下捣乱的小蟒。小蟒竟然没咬他,只嘶嘶嘶的吐着蛇信子。

    那时候小蟒已经快两米长了,碗口一样粗壮。宫里的驯兽师见了都怕。章年卿却和谢翀的两条黄金蟒处的极好。

    那时候谢翀就知道,舅舅待他是真心的。不是因为他是大魏的太子,不是因为他的母后是章青鸾,不是因为他是章家未来兴旺的关键之一。

    章年卿的真心,仅仅是因为他想教好他。

    人可以欺瞒人。却很难欺瞒冷血的动物。

    谢翀看着信,看着杨英哲。想起幽深大牢里的章聿云。少年意气闯荡江湖的章聿云此时是沧桑独坐,还是地牢假寐?

    千里之外,荒漠陇东军镇华亭的章景同是在低头做师爷的杂活,默默无闻的隐藏着自己。还是会悄然抬头望向京城,等着京城的消息。等着东宫的发落?

    他们是不是此刻都和眼前的杨英哲一样。都觉得他谢翀是天家太子,不是他们的血脉至亲。

    ……不会偏袒他们一分一毫?

    这一遭,章景同彻彻底底在华亭得罪了王元爱。

    章景同这封信看似在问名册怎么办。实则再问王元爱怎么办。

    王元爱背负着家族的希望去了陇东。如今半中腰里却被章景同不声不响截了胡。

    王家会怎么对待在异地他乡的章景同可想而知。——然,这非谢翀本意。

    章年卿曾经教导过他说,行事皆求百利,勿在人弊。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为了成事,不惧于任何保障的手段。不用在乎用人的弊端。因为用人者,横利之以恒。

    此番去陇东火中取栗。让王家人的人去接触王家人,没错。章景同隐姓埋名去陇东做暗线,亦是最合当的安排。

    首先,满朝文武敢和王家的硬碰硬的人。只能从章家找。其次……想要让王家的人信任这条暗线,觉得这个赌注值得跳船。也只能是太子谢翀的左膀右臂。

    不是杨英哲就是章景同。只能派他们去份量才够。

    这个念头在谢翀心里已经盘旋了多日。但久久下不定决心。只因章景同是章家孙子辈的独子。他的三个光棍叔叔至今婚事没有着落。

    汝阳郡主尹凌清生了章景同后,这些年肚子里都再没有动静。

    远在异乡,谢翀比章家人还担心章景同有个闪失。死在路上。

    甚至谢翀一直想过换成杨英哲去。但杨英哲作为建由候府的世子爷,往上数三倍全是皇亲国戚,历任帝王的血脉至亲。他从小就不知道什么叫锦衣夜行。

    更有甚者,杨英哲张扬潇洒。行事乖张,从不遵从官场那一套。他是正正经经的世勋之家培养出来的继承人。不似章家这般是后来抬上去的勋贵。

    也不像章景同这样是摸官场的。

    总而言之,杨英哲实在不如章景同合适。

    谢翀也是用了很久才下定决心。如果不是章景同自己来找他说想要外放,想要离京。

    谢翀只怕至今都不能做到章年卿的教导。不惧人弊,只在事成。

    章年卿是个只在事能成到哪一步的人。在他眼里人是能推开或者挽回的。

    这一生,章年卿屡无失手。后来失手了一次,他发现自己狠不下心了。便安排好一切,辞官离席了。

    谢翀没想到他第一次就有失手的风险。现在事成了,人要怎么安顿呢?

    父皇一直想谢翀领擎王家,把王家从低谷里拉兴旺。

    谢翀这次派章景同去。也只是一手保障。他没想过章景同真的能从王家人手上抠出食。

    ……

    现在真不知要如何收场。

    *

    章景同隔了好久才收到太子的回信。

    陇东也开始飘雪,章景同换了棉袍。这时候他才感到有些受罪。平民是不能穿狐戴裘的。章景同保暖的大氅一应都不能穿戴出来。

    屋子里冷的章景同有些不愿意执笔。寒风凌冽,章景同只好花钱买了些杂色的野兔子毛学着当地人,和鸭毛混在一起,封成棉袍穿在身上。

    尴尬的是章景同屋子里没人会针线。

    兰妈妈看着是个仆人,手艺好会绣花,厨艺也一绝。但居然不会做成衣。

    蒋英德盛情相邀让章景同把衣服送到蒋家来做。章景同想到蒋菩娘,断然拒绝。

    索性一事不烦二主,把衣服交给了曾经给他送过衣服的王家。王匡德虽然意外,但也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就让自己夫人包揽了。

    太子下令,让章景同把绢布上的名单一式两份誊写下来。一来是防止绢布被蛀咬落水。毁了名单。

    二来这东西送回东宫还是要誊写的。索性章景同辛苦。他一并操劳了。

    不过,太子也没想累着章景同。

    一同和章景同信来的还有两个“亲戚”。一个自称是浙江章家的族人,来探望离家出走的章景同在陇东近况的。

    一个自称是章询的舅舅,来带章景同回江苏的。说浙江章家这么糟蹋他外甥,不如跟他回家。也好过在荒凉的陇东弃科举从幕行。这算什么世道!

    整个华亭县衙都知道章询家来亲戚了。

章节目录

小阁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故宅骑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故宅骑士并收藏小阁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