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跳到医馆门口,安珞阳已经精疲力尽,扶着门墙往里挪。
医馆的大夫是个白胡子的老头,没有多问,拘谨地帮她把伤口包扎好,把了脉,开了几副药,吩咐他一定要好好休养,右脚千万不能再下地走路,以免伤口崩开。
“你是准备把我关起来吗?”安珞阳坐在长椅上,问门口那个腰中藏剑的男子。
看他寸步不离地监视,自己武功又没他厉害,估计是跑不掉了,安珞阳索性也不挣扎了。
陈应诏淡淡瞥她一眼,没有回她。
“可我腿伤这么重,我不能住牢房的,里面有老鼠,要是伤口感染,发热,病死了怎么办?”安珞阳弯腰摸上腿上的绷带。
“放心,不会让你死的。”陈应诏也没想着把他关进镇抚司,镇抚司关人要记录在案,这件事在圣上下旨之前,还不能走漏风声。
“那我要怎么过去,我总不能一直跳着过去吧!”
陈应诏挥手唤来不远处候着的手下,让他去准备一头马。
马很快就牵来了,停在医馆门口,安路阳跳着过去,正要上去,又想起一件事,“我的包裹还在客栈,我得去拿东西,还得退房。”
陈应诏被她烦得实在受不了,一把把她拎到了马背上,安珞阳趴在马鞍上,胸口被压得差点没断气,但嘴里依旧喋喋不休:“大人,求你了,那都是我的全身家当,丢了就太可惜了,挣钱不容易啊!”
“大人,求你了。”
“……客栈在哪里?”陈应诏本不想理会,但安珞阳一直嘟囔,他也实在受不了了。
“不远,就在前面的升荣客栈,你看,是我自己去,还是你跟我去。”
陈应诏最终还是同意过去了,让客栈的伙计帮忙拿了东西下来。
不过那个包裹最终还是到了陈应诏的手里,安珞阳看着那些银票入了他的袖里,心口一阵一阵得疼,简直比腿伤还疼。
送她去关押的路上,陈应诏的手下在前面牵着马,陈应诏在旁边看着,根本没有她逃跑的机会。
一直走到了裕民坊的宁阳侯府门前,看着那道熟悉的大门,安珞阳有些疑惑,没想到陈应诏竟然会把她带到侯府,这是要私自扣押她吗?
可他是锦衣卫,那封信又事关边陲叛乱,难道宁阳侯准备将它隐瞒下来?难道,宁阳侯真的勾结黔国公叛乱了?
安珞阳心下一动,问前面牵马的手下,问道:“你家大人叫什么?”
手下瞥了一眼陈应诏,这才说道:“千户大人是宁阳侯的的二公子。”
“千户大人,原来你是侯府的人,难怪你会带我来这!”
陈应诏没应她,让手下去敲门,门很快就开了,出来的是上次安珞阳见过的管家,只见他向陈应诏鞠躬行礼,喊道:“二少爷,您回来了。”
安珞阳嘴角弯了弯,翻身跳下马,在马背上被颠着,实在有些不好受。
正厅里坐着宁阳侯陈大纪,陈应诏把她仍在前院,让手下看着她,进去跟宁阳侯说话,未几,陈应诏便吩咐人把她带进后院。
安珞阳被关进一间光线黯淡的屋子,屋子在西边的一个小院落内,过去的路上,安珞阳观察周围,暗暗将路线记住。她所在院子左右两边都种植着桂树,隔着一道廊墙便是一条回廊,连着一座两层的阁楼。阁楼后面,便是高大的灰色围墙。
屋子里有一张床、一个方桌和一个暖榻,一面墙放着一个书架,不过只有零星几本书,看着像是一间废弃的书房,倒还挺宽敞的。安珞阳在榻上稍稍坐定,门便被关上了。
安珞阳也没有太在乎,反正腿伤了不能走,这里面还挺舒服的。安珞阳在书架上抽了一本书看,一直到傍晚,门才再次被打开。
是送饭的人,一个略有些强壮的男子。
安珞阳问他:“你们二少爷呢?”
男子埋着头不说话,把菜盘子一个一个摆上桌。
“还三菜一汤呢!你们侯府真阔气!”安珞阳故意叹道,“这样的话,我都不想走了,好吃好喝的,睡得又宽敞,还不用银钱,真是一个养病的好场所。”
男子依旧默不作声,摆好菜便关上门出去,一刻都不多停留,出去立刻就把门给锁上了。
安珞阳吃完了饭,给伤口换了药,便躺在床上看书。
不过也许是因为安珞阳说的那句话,晚上的饭菜只有一碗白饭了,安珞阳连抱怨的力气都没有了,吃干饭的时候恨不得抽自己一个大嘴巴。
一直到第二天的中午,陈应诏来了,安珞阳正躺在榻上,翘着一只腿看书,看见他来,立刻爬起来坐好。
陈应诏挑了挑眉,缓缓说道:“我去让人调查了,几年前曲靖南宁县确实有一个县令姓安,育有一女,但在云南被劫匪杀害。”
“那他们现在在何处?”安珞阳激动地挺直背,赶忙追问。
“我听到的消息是,那孩子已经被劫匪杀害了,我怎知你不是假冒的?”
“那你就带我去安家,我们认认亲,不就知道了。”
“你想得倒是挺周全,什么都没做,反倒让我帮你寻得了亲人。”
她回答之利落,陈应诏一时都不知道她是故意的,还是随口说的。甚至有一瞬间,他脑中闪过这女子一直在利用他的念头。
陈应诏看着眼前这个喜笑晏晏的女子,她好像根本不在意自己被关在这里的,好像笃定了自己不会杀她,陈应诏有些错愕,这种没有把握的感觉太糟糕了。
“可是你也砍伤了我的腿啊,你告诉我他们的消息,就互相抵消了。”安珞阳把受伤的腿抬起来,冲他挥了挥。
“那是你技不如人。”陈应诏压下眉间的不悦,走到桌子旁坐下,“不如这样,你说说这封信的始末,我便告诉你他们的消息。”
“我已经把信的全部始末都跟你讲了,再无其他!”
陈应诏摇了摇头,接着说:“你说的那张汇济钱庄的汇票,我也去查了,钱庄的人说,这种仅在南京兑换的汇票,去年到现在只有三个人办理,其中一个人,就是在云南做烟草买卖……”
安珞阳登的一下坐直了,惊呼道:“这么巧的事,看来对方不仅仅是准备害你宁阳侯府,还准备坐实我的罪责,想来就算我没被你抓住,也绝不可能轻易回到云南!”
陈应诏听到这话,那双如鹰隼般锐利的眼神死死盯着她,迈步上前走到身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她,“你说什么?你从何得知的?”
安珞阳差点被他吓到,把屁股往后挪,“我没从哪里得知,怎么,就许你胡乱冤枉我,不许我猜一猜?”
“那你说说你猜到了什么?”陈应诏一字一字缓缓说道,脸色变得愈发森严冷酷。
安珞阳舔了舔唇,坐正身体,这才说道:“你没有把我关进大牢,反而关在了宁侯府,说明这封信,你们没有通过南京官员告知京城,而是偷偷地隐瞒了。可你们为什么要隐瞒下来?一旦被发现,这可是勾结叛贼、欺君谋逆之罪,除了傻以外……显然你没那么傻,我能想到了就只有这封信对你们也有威胁。”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那人让送两封信的缘故。
陈应诏仔细听完,不禁对她高看两眼,她分析的八九不离十。可若是她本就知情呢?陈应诏静静看着她,冷声道:“你说这么多,就不怕我直接杀了你?”
安珞阳闻言赶紧收敛了笑容,凑到他跟前细声细语地说道:“大人,你留小的一命,小人绝对能帮你找出幕后真凶,你看,我也是受害者,之前可什么都不知道,那人让我送信,肯定是想让我来送死,我也想知道背后到底是谁做的。”
陈应诏垂首看着她,眼中是浓浓的审视,如今案子毫无头绪,或许,眼前这个口口声声说此事与她无关的女子,真的能起上一点作用。
安珞阳感觉到男子松懈了一些,好歹没有刚才那样让人胆寒的杀意了,便转而问他:“那个办理汇票的人叫什么你知道吗?”
“柯华。”
“办理汇票需要户帖,这名字应该不是假的。”柯华这个名字听起来还挺耳熟的,安珞阳想了想,但总也想不起来。
“你在云南待了这么多年,有没有听说过麓川国和东吁国?”陈应诏突然出声问。
安珞阳停止思索,抬起头回道:“听是听说过,你问这个做什么?”
十几年前麓川国叛乱,朝廷出兵重创了麓川国,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它南边的东吁国迅速崛起,攻占了麓川国和其他国的许多城池,这几年开始向北侵略,还屡次侵扰云南边境,吞并了好几个宣慰司。
陈应诏这些天翻找有关黔国公的文书,顺带查到一些关于西南藩国的事情,这两个小国多次与云南边界发生冲突,与那封信未尝没有关系?
“那他们最近有什么动向?”
“这我怎么知道?”
“既然如此,我们就说说那张汇票的事,你说有人要害你,是什么意思?”
“在云南做烟草生意,怎么会办仅仅在金陵兑换的汇票,这肯定是专门给我准备的。再者,办理汇票只需要户帖,并不需要说自己做什么生意,他故意这样一说,不就让你更加怀疑我了。不过我也没得罪过人,谁会这样害我?要不你去调查调查那个叫柯华的人?”
“我自然会去做。”
“要不,你把我放回去,我在云南还有些人,我去查。”
“你倒是会做梦!”
陈应诏话音刚落,门外便有人走了进来,是送食盒的下人。
安珞阳耷拉个脑袋,蔫蔫地说:“又只有一碗米饭吗?我可是要养伤的人啊!”
医馆的大夫是个白胡子的老头,没有多问,拘谨地帮她把伤口包扎好,把了脉,开了几副药,吩咐他一定要好好休养,右脚千万不能再下地走路,以免伤口崩开。
“你是准备把我关起来吗?”安珞阳坐在长椅上,问门口那个腰中藏剑的男子。
看他寸步不离地监视,自己武功又没他厉害,估计是跑不掉了,安珞阳索性也不挣扎了。
陈应诏淡淡瞥她一眼,没有回她。
“可我腿伤这么重,我不能住牢房的,里面有老鼠,要是伤口感染,发热,病死了怎么办?”安珞阳弯腰摸上腿上的绷带。
“放心,不会让你死的。”陈应诏也没想着把他关进镇抚司,镇抚司关人要记录在案,这件事在圣上下旨之前,还不能走漏风声。
“那我要怎么过去,我总不能一直跳着过去吧!”
陈应诏挥手唤来不远处候着的手下,让他去准备一头马。
马很快就牵来了,停在医馆门口,安路阳跳着过去,正要上去,又想起一件事,“我的包裹还在客栈,我得去拿东西,还得退房。”
陈应诏被她烦得实在受不了,一把把她拎到了马背上,安珞阳趴在马鞍上,胸口被压得差点没断气,但嘴里依旧喋喋不休:“大人,求你了,那都是我的全身家当,丢了就太可惜了,挣钱不容易啊!”
“大人,求你了。”
“……客栈在哪里?”陈应诏本不想理会,但安珞阳一直嘟囔,他也实在受不了了。
“不远,就在前面的升荣客栈,你看,是我自己去,还是你跟我去。”
陈应诏最终还是同意过去了,让客栈的伙计帮忙拿了东西下来。
不过那个包裹最终还是到了陈应诏的手里,安珞阳看着那些银票入了他的袖里,心口一阵一阵得疼,简直比腿伤还疼。
送她去关押的路上,陈应诏的手下在前面牵着马,陈应诏在旁边看着,根本没有她逃跑的机会。
一直走到了裕民坊的宁阳侯府门前,看着那道熟悉的大门,安珞阳有些疑惑,没想到陈应诏竟然会把她带到侯府,这是要私自扣押她吗?
可他是锦衣卫,那封信又事关边陲叛乱,难道宁阳侯准备将它隐瞒下来?难道,宁阳侯真的勾结黔国公叛乱了?
安珞阳心下一动,问前面牵马的手下,问道:“你家大人叫什么?”
手下瞥了一眼陈应诏,这才说道:“千户大人是宁阳侯的的二公子。”
“千户大人,原来你是侯府的人,难怪你会带我来这!”
陈应诏没应她,让手下去敲门,门很快就开了,出来的是上次安珞阳见过的管家,只见他向陈应诏鞠躬行礼,喊道:“二少爷,您回来了。”
安珞阳嘴角弯了弯,翻身跳下马,在马背上被颠着,实在有些不好受。
正厅里坐着宁阳侯陈大纪,陈应诏把她仍在前院,让手下看着她,进去跟宁阳侯说话,未几,陈应诏便吩咐人把她带进后院。
安珞阳被关进一间光线黯淡的屋子,屋子在西边的一个小院落内,过去的路上,安珞阳观察周围,暗暗将路线记住。她所在院子左右两边都种植着桂树,隔着一道廊墙便是一条回廊,连着一座两层的阁楼。阁楼后面,便是高大的灰色围墙。
屋子里有一张床、一个方桌和一个暖榻,一面墙放着一个书架,不过只有零星几本书,看着像是一间废弃的书房,倒还挺宽敞的。安珞阳在榻上稍稍坐定,门便被关上了。
安珞阳也没有太在乎,反正腿伤了不能走,这里面还挺舒服的。安珞阳在书架上抽了一本书看,一直到傍晚,门才再次被打开。
是送饭的人,一个略有些强壮的男子。
安珞阳问他:“你们二少爷呢?”
男子埋着头不说话,把菜盘子一个一个摆上桌。
“还三菜一汤呢!你们侯府真阔气!”安珞阳故意叹道,“这样的话,我都不想走了,好吃好喝的,睡得又宽敞,还不用银钱,真是一个养病的好场所。”
男子依旧默不作声,摆好菜便关上门出去,一刻都不多停留,出去立刻就把门给锁上了。
安珞阳吃完了饭,给伤口换了药,便躺在床上看书。
不过也许是因为安珞阳说的那句话,晚上的饭菜只有一碗白饭了,安珞阳连抱怨的力气都没有了,吃干饭的时候恨不得抽自己一个大嘴巴。
一直到第二天的中午,陈应诏来了,安珞阳正躺在榻上,翘着一只腿看书,看见他来,立刻爬起来坐好。
陈应诏挑了挑眉,缓缓说道:“我去让人调查了,几年前曲靖南宁县确实有一个县令姓安,育有一女,但在云南被劫匪杀害。”
“那他们现在在何处?”安珞阳激动地挺直背,赶忙追问。
“我听到的消息是,那孩子已经被劫匪杀害了,我怎知你不是假冒的?”
“那你就带我去安家,我们认认亲,不就知道了。”
“你想得倒是挺周全,什么都没做,反倒让我帮你寻得了亲人。”
她回答之利落,陈应诏一时都不知道她是故意的,还是随口说的。甚至有一瞬间,他脑中闪过这女子一直在利用他的念头。
陈应诏看着眼前这个喜笑晏晏的女子,她好像根本不在意自己被关在这里的,好像笃定了自己不会杀她,陈应诏有些错愕,这种没有把握的感觉太糟糕了。
“可是你也砍伤了我的腿啊,你告诉我他们的消息,就互相抵消了。”安珞阳把受伤的腿抬起来,冲他挥了挥。
“那是你技不如人。”陈应诏压下眉间的不悦,走到桌子旁坐下,“不如这样,你说说这封信的始末,我便告诉你他们的消息。”
“我已经把信的全部始末都跟你讲了,再无其他!”
陈应诏摇了摇头,接着说:“你说的那张汇济钱庄的汇票,我也去查了,钱庄的人说,这种仅在南京兑换的汇票,去年到现在只有三个人办理,其中一个人,就是在云南做烟草买卖……”
安珞阳登的一下坐直了,惊呼道:“这么巧的事,看来对方不仅仅是准备害你宁阳侯府,还准备坐实我的罪责,想来就算我没被你抓住,也绝不可能轻易回到云南!”
陈应诏听到这话,那双如鹰隼般锐利的眼神死死盯着她,迈步上前走到身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她,“你说什么?你从何得知的?”
安珞阳差点被他吓到,把屁股往后挪,“我没从哪里得知,怎么,就许你胡乱冤枉我,不许我猜一猜?”
“那你说说你猜到了什么?”陈应诏一字一字缓缓说道,脸色变得愈发森严冷酷。
安珞阳舔了舔唇,坐正身体,这才说道:“你没有把我关进大牢,反而关在了宁侯府,说明这封信,你们没有通过南京官员告知京城,而是偷偷地隐瞒了。可你们为什么要隐瞒下来?一旦被发现,这可是勾结叛贼、欺君谋逆之罪,除了傻以外……显然你没那么傻,我能想到了就只有这封信对你们也有威胁。”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那人让送两封信的缘故。
陈应诏仔细听完,不禁对她高看两眼,她分析的八九不离十。可若是她本就知情呢?陈应诏静静看着她,冷声道:“你说这么多,就不怕我直接杀了你?”
安珞阳闻言赶紧收敛了笑容,凑到他跟前细声细语地说道:“大人,你留小的一命,小人绝对能帮你找出幕后真凶,你看,我也是受害者,之前可什么都不知道,那人让我送信,肯定是想让我来送死,我也想知道背后到底是谁做的。”
陈应诏垂首看着她,眼中是浓浓的审视,如今案子毫无头绪,或许,眼前这个口口声声说此事与她无关的女子,真的能起上一点作用。
安珞阳感觉到男子松懈了一些,好歹没有刚才那样让人胆寒的杀意了,便转而问他:“那个办理汇票的人叫什么你知道吗?”
“柯华。”
“办理汇票需要户帖,这名字应该不是假的。”柯华这个名字听起来还挺耳熟的,安珞阳想了想,但总也想不起来。
“你在云南待了这么多年,有没有听说过麓川国和东吁国?”陈应诏突然出声问。
安珞阳停止思索,抬起头回道:“听是听说过,你问这个做什么?”
十几年前麓川国叛乱,朝廷出兵重创了麓川国,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它南边的东吁国迅速崛起,攻占了麓川国和其他国的许多城池,这几年开始向北侵略,还屡次侵扰云南边境,吞并了好几个宣慰司。
陈应诏这些天翻找有关黔国公的文书,顺带查到一些关于西南藩国的事情,这两个小国多次与云南边界发生冲突,与那封信未尝没有关系?
“那他们最近有什么动向?”
“这我怎么知道?”
“既然如此,我们就说说那张汇票的事,你说有人要害你,是什么意思?”
“在云南做烟草生意,怎么会办仅仅在金陵兑换的汇票,这肯定是专门给我准备的。再者,办理汇票只需要户帖,并不需要说自己做什么生意,他故意这样一说,不就让你更加怀疑我了。不过我也没得罪过人,谁会这样害我?要不你去调查调查那个叫柯华的人?”
“我自然会去做。”
“要不,你把我放回去,我在云南还有些人,我去查。”
“你倒是会做梦!”
陈应诏话音刚落,门外便有人走了进来,是送食盒的下人。
安珞阳耷拉个脑袋,蔫蔫地说:“又只有一碗米饭吗?我可是要养伤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