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
那日的回门,自是不欢而散。
徐仲元连装都不愿装了,一甩袖子便要离开,姜如愿满脸委屈地追在身后,口中还小声劝解:“徐郎,你别生气,妹妹不是这个意思……”
姜父姜母守在门口,望着远走的两人,满脸忧愁。
姜如意满眼无奈,对上姜父欲言又止的眼神,挠了挠头,有些无措。
姜父叹了口气,拍拍她的肩膀,安慰道:“不怪你。”
他又转头忘了一眼姜如愿,见她都没来得及回头看他们一眼,幽幽道:“如愿呐,还有的苦头吃。”
“这个南墙,不撞得头破血流,是回不了头啦。”
姜母掩面,无声哭泣。
-
徐仲元回家后,发了好一通火,直到姜如愿哭着哀求保证,绝不会出面打理自己的铺子,甚至还允了徐母往铺子里安排娘家侄子的提议后,才勉强缓和了脸。
他把姜如愿打发去了厨房,坐在书房里看着陈天立送来的帖子,脸色阴沉,半晌,他突然心生一计。
待两人见面后,他将从姜府中听来的女子要建布衣坊的事,添油加醋地说了,还编造了一些姜如意嘲讽陈天立的话来激怒他。
陈天立一听,自是怒不可遏,心中对姜如意的憎恶到了极点。
徐仲元一面同仇敌忾,一面暗暗说出自己的计谋。
他的计谋很粗暴,以常理推断,那几个农户人家的男主人,不见得会支持自家女儿妇人抛头露面,就算他们支持,整个村里总有保守顽固的人反对。
他们只要派人在城里把这事先传开,再派人买通几个村里的老人,把这事闹得大一些,那几个女子的想法自然成不了。
同时,他们还可以借此事来抹黑姜如意,给她扣上一顶不尊纲常的帽子,败坏她的名声,自然会对姜家的生意造成致命的打击。
陈天立听完,难得地对徐仲元露出了个笑脸,拍拍他的肩膀,语气阴森森的,“不愧是徐案首啊,就按你说的办!”
……
这日一早,姜家钱铺刚开门便迎来了七八个妇人,里面最大的约莫三十岁,梳着妇人发髻,脸上有久近操劳的沧桑,最小的不过十六七岁,还未出阁,满脸朝气。但不管是谁,脸上都洋溢着一种美好而真挚的希冀,让人看了就难以忘怀。
姜如意一进门,就对上了这几人激动的神情,不由绽开了笑容,“几位阿姐,今儿来得挺早呀。”
“可不是嘛,我们天一亮就出门了。”年纪最大的李秀花应道,她伸手拍了拍胸脯:“姜姑娘,你是不知道,我这心呀,一直悬着,我费了老大的劲,才说服了我家那口子,提心吊胆的就怕他被人一说就反悔。熬呀熬,总算到了今日,把这合同一签,他反悔了也阻拦不了,我才能安心!”
“李阿姐说得对。”年纪最小的李招娣拼命点头,眼底青黑,但眼镜却亮晶晶的:“我昨晚一夜都没阖眼,一直盯着我爹娘的动静,今儿趁他们还没起,就从家里跑了出来。不然啊,我爹娘非得跟着来,说不定一到这就反悔把我逮回去呢!”
“就是就是,我家那公婆也是老顽固,要不是柱子给力帮我糊弄住他们,我可走不了啦。”孙荷贞是妇人中打扮最靓丽的,她是从外村嫁进李家村的,很得丈夫宠爱,虽然公婆不喜,但日子在李家村的妇人里过得还算不错。
其他几个妇人性子不如这三人开朗,安静地听着这几人的话,相视一笑,眼里都流露了无奈,但眼底闪烁的期许光芒却让人忽视不掉。
她们几人都擅长绣工,各有各的家传绝活,几人因着同样的爱好走得近,平日经常聚在一起互相切磋,绣些手帕巾布的,攒着等到赶集的日子,一起上街换些家用。
李家村离江宁城不远,她们很快便听闻了上崖村建成豆腐合作社的事,又亲眼在城内看见豆腐卖的火热。
脑子最灵活的李秀花和孙荷贞一合计,既然豆腐也能建个合作社,那她们为何不能建个绣坊?
毕竟是农户人家,她们各自的手艺若单独拿出来,未必是最出挑的,但若是大家联合起来,有人擅长画工,有人擅长绣艺,还有人能找来更物美价廉的布料,成品自然另当别论。
平日大家各自绣各自卖,彼此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不敢将自家的绝学都露出来。但若有是建了合作社,大家把各自的专长都贡献出来,一起出力,一起分利,何愁做不好?
有了这个想法,她们各自回家先说服了自己的丈夫,然后各自找玩得要好的妇人,一一说动,没几日就把建合作社要求的最少五户人家给凑齐了。
但她们也深知这个世道对女子抛头露面的不友善,所以除了家人知道,在外面半点口风都不漏,生怕这事让村里人知道了,闹闹大,给搅黄了。
她们一面左瞒右瞒,一面赶出了技艺高超的成品来说服钱庄的各个主事,终于等到今天见着姜如意,悬着的心才放下了大半。
姜如意饶有兴致地听李秀花和孙荷贞左一句右一句地讲述她们筹备这个合作社的不易,见其他几人都默默红了眼眶,不由感慨这个世道对女性的苛刻与不公。
身为女子,不管婚前婚后,身上都压着父权、夫权,但凡有一点自己成事、自己做主的想法,都会被旁人投来异样的眼光,甚至被指责为异端。
她何其有幸,能遇上姜父这样开明的父亲,才能这般容易地接过钱庄,施展自己所长,并且能为同样处境的女子提供一些支持。
客观而言,李家村绣坊的项目风险很大,但是就冲着这些妇人们敢于挣破世俗牢笼的勇气,以及她们联合起来,贡献出自家技艺的决心,她就愿意给她们一次机会。
她扫了一眼满怀热切与希冀的夫人们,嘴角含笑,从张掌柜手里接过早已准备好的羊皮合同,让识字的孙荷贞一字一句念给其他人听。
待她念完后,姜如意率先摁下自己的指印,然后递给她们,道:“若无异议,便在这里摁下指印,协议便算达成了。”
李秀花和孙荷贞激动地对视一眼,拇指刚摁上红色的印油,便听得外面传来一阵喧闹。
接着,便是一道苍老威严的声音——
“李秀花,我不同意!”
徐仲元连装都不愿装了,一甩袖子便要离开,姜如愿满脸委屈地追在身后,口中还小声劝解:“徐郎,你别生气,妹妹不是这个意思……”
姜父姜母守在门口,望着远走的两人,满脸忧愁。
姜如意满眼无奈,对上姜父欲言又止的眼神,挠了挠头,有些无措。
姜父叹了口气,拍拍她的肩膀,安慰道:“不怪你。”
他又转头忘了一眼姜如愿,见她都没来得及回头看他们一眼,幽幽道:“如愿呐,还有的苦头吃。”
“这个南墙,不撞得头破血流,是回不了头啦。”
姜母掩面,无声哭泣。
-
徐仲元回家后,发了好一通火,直到姜如愿哭着哀求保证,绝不会出面打理自己的铺子,甚至还允了徐母往铺子里安排娘家侄子的提议后,才勉强缓和了脸。
他把姜如愿打发去了厨房,坐在书房里看着陈天立送来的帖子,脸色阴沉,半晌,他突然心生一计。
待两人见面后,他将从姜府中听来的女子要建布衣坊的事,添油加醋地说了,还编造了一些姜如意嘲讽陈天立的话来激怒他。
陈天立一听,自是怒不可遏,心中对姜如意的憎恶到了极点。
徐仲元一面同仇敌忾,一面暗暗说出自己的计谋。
他的计谋很粗暴,以常理推断,那几个农户人家的男主人,不见得会支持自家女儿妇人抛头露面,就算他们支持,整个村里总有保守顽固的人反对。
他们只要派人在城里把这事先传开,再派人买通几个村里的老人,把这事闹得大一些,那几个女子的想法自然成不了。
同时,他们还可以借此事来抹黑姜如意,给她扣上一顶不尊纲常的帽子,败坏她的名声,自然会对姜家的生意造成致命的打击。
陈天立听完,难得地对徐仲元露出了个笑脸,拍拍他的肩膀,语气阴森森的,“不愧是徐案首啊,就按你说的办!”
……
这日一早,姜家钱铺刚开门便迎来了七八个妇人,里面最大的约莫三十岁,梳着妇人发髻,脸上有久近操劳的沧桑,最小的不过十六七岁,还未出阁,满脸朝气。但不管是谁,脸上都洋溢着一种美好而真挚的希冀,让人看了就难以忘怀。
姜如意一进门,就对上了这几人激动的神情,不由绽开了笑容,“几位阿姐,今儿来得挺早呀。”
“可不是嘛,我们天一亮就出门了。”年纪最大的李秀花应道,她伸手拍了拍胸脯:“姜姑娘,你是不知道,我这心呀,一直悬着,我费了老大的劲,才说服了我家那口子,提心吊胆的就怕他被人一说就反悔。熬呀熬,总算到了今日,把这合同一签,他反悔了也阻拦不了,我才能安心!”
“李阿姐说得对。”年纪最小的李招娣拼命点头,眼底青黑,但眼镜却亮晶晶的:“我昨晚一夜都没阖眼,一直盯着我爹娘的动静,今儿趁他们还没起,就从家里跑了出来。不然啊,我爹娘非得跟着来,说不定一到这就反悔把我逮回去呢!”
“就是就是,我家那公婆也是老顽固,要不是柱子给力帮我糊弄住他们,我可走不了啦。”孙荷贞是妇人中打扮最靓丽的,她是从外村嫁进李家村的,很得丈夫宠爱,虽然公婆不喜,但日子在李家村的妇人里过得还算不错。
其他几个妇人性子不如这三人开朗,安静地听着这几人的话,相视一笑,眼里都流露了无奈,但眼底闪烁的期许光芒却让人忽视不掉。
她们几人都擅长绣工,各有各的家传绝活,几人因着同样的爱好走得近,平日经常聚在一起互相切磋,绣些手帕巾布的,攒着等到赶集的日子,一起上街换些家用。
李家村离江宁城不远,她们很快便听闻了上崖村建成豆腐合作社的事,又亲眼在城内看见豆腐卖的火热。
脑子最灵活的李秀花和孙荷贞一合计,既然豆腐也能建个合作社,那她们为何不能建个绣坊?
毕竟是农户人家,她们各自的手艺若单独拿出来,未必是最出挑的,但若是大家联合起来,有人擅长画工,有人擅长绣艺,还有人能找来更物美价廉的布料,成品自然另当别论。
平日大家各自绣各自卖,彼此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不敢将自家的绝学都露出来。但若有是建了合作社,大家把各自的专长都贡献出来,一起出力,一起分利,何愁做不好?
有了这个想法,她们各自回家先说服了自己的丈夫,然后各自找玩得要好的妇人,一一说动,没几日就把建合作社要求的最少五户人家给凑齐了。
但她们也深知这个世道对女子抛头露面的不友善,所以除了家人知道,在外面半点口风都不漏,生怕这事让村里人知道了,闹闹大,给搅黄了。
她们一面左瞒右瞒,一面赶出了技艺高超的成品来说服钱庄的各个主事,终于等到今天见着姜如意,悬着的心才放下了大半。
姜如意饶有兴致地听李秀花和孙荷贞左一句右一句地讲述她们筹备这个合作社的不易,见其他几人都默默红了眼眶,不由感慨这个世道对女性的苛刻与不公。
身为女子,不管婚前婚后,身上都压着父权、夫权,但凡有一点自己成事、自己做主的想法,都会被旁人投来异样的眼光,甚至被指责为异端。
她何其有幸,能遇上姜父这样开明的父亲,才能这般容易地接过钱庄,施展自己所长,并且能为同样处境的女子提供一些支持。
客观而言,李家村绣坊的项目风险很大,但是就冲着这些妇人们敢于挣破世俗牢笼的勇气,以及她们联合起来,贡献出自家技艺的决心,她就愿意给她们一次机会。
她扫了一眼满怀热切与希冀的夫人们,嘴角含笑,从张掌柜手里接过早已准备好的羊皮合同,让识字的孙荷贞一字一句念给其他人听。
待她念完后,姜如意率先摁下自己的指印,然后递给她们,道:“若无异议,便在这里摁下指印,协议便算达成了。”
李秀花和孙荷贞激动地对视一眼,拇指刚摁上红色的印油,便听得外面传来一阵喧闹。
接着,便是一道苍老威严的声音——
“李秀花,我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