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便是晏临川和哀久安的大婚典礼。
依老柳的意思,婚礼若能延后最好不过。一来晏临川身体尚未恢复,婚礼当日宾客众多,朝中定会派人来贺,万一被奸佞之人看出破绽,恐对将军不利;二来……二来就是老柳的私心了。他见这几日二人感情升温,盘算着再拖些时日,兴许哀姑娘能对晏临川生出不忍,便不会要他性命了。
老柳将冠冕堂皇的想法和晏临川说了,可晏临川坚持婚礼如期。理由是喜帖已发,只要改期,世人定会猜到府上发生变故,是以无论如何,三日之后必行大婚仪式。
老柳得令便转身出去筹备,走到门口又折了回来,立在晏临川跟前又吞吞吐吐不肯直言。
晏临川早已习惯老柳的啰嗦,见怪不怪,仍看着手上的宾客名单,眼皮子都没抬:“还有事?”
“关于婚礼延期,老朽其实……还有个想法。”
“她会吗?”
“什么?”老柳一时反应不及。
“你无非是想我二人再接触些时日,她兴许会动了情。所以我问你她会吗?”晏临川放下名单,望向老柳。
“这……”老柳语塞,不知如何作答,只得一个劲儿“啧啧”咂嘴。
“行了,定的什么时候办就什么时候办。”
三日后,大婚如约举行。
当日一清早,半夏和青黛便开始为哀久安梳妆打扮。
“姑娘,您可真好看呀,虽只是最简单的金饰,可戴在您头上怎地如此这般贵气呢!要奴婢说,您呀,生来就是将军夫人的命。”
哀久安望着镜中一身大红嫁衣的新娘,嘴角扯出一个苦涩的笑容:“半夏,怎么那日遇袭之后你变得如此嘴甜?”
半夏讪讪:“幸好那日回来时,奴婢和姑娘去程坐的那辆马车被突如其来的大风刮坏了顶棚,奴婢才因此换了车。否则遇袭之时,最先遭殃的就是那辆车,真是烧得灰都不剩了。所以呀,姑娘吉人自有天相,跟着姑娘好运常在!”
哀久安闻言没有接话,只轻叹了口气。
青黛为她盘起最后一缕鬓发,又挑了支柳叶金簪固定,抬头扫了眼镜中的哀久安,看出她的低落:“姑娘怎么了?大喜的日子为何心事重重?”
“无妨。只是方才半夏提起,我便想到那日是我先上了晏将军的车,又让半夏上了我们去时的那辆马车,半夏若是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恐怕这辈子都不会心安。”
半夏听得难过,从一旁端来几块糕点:“姑娘快别这么说,天帝眷顾您,不会让您有事,奴婢也跟着您沾光。都怪奴婢嘴欠,大喜之日提那件倒霉事。您吃些点心垫垫肚子罢,等会儿上了口脂便不能再吃东西了。”
“先放着罢。”哀久安不想两个小姑娘跟着烦心,故作轻松地对着镜子照看一番,取下了那支柳叶金簪:“青黛,帮我换上那支紫蝶贝簪子吧。”
青黛站着没动,谨慎道:“姑娘,婚礼上哪有带贝壳簪子的,客人会笑我们府上寒酸。况且……”
“怎么?”
“贝壳乃水中的尸骨,上面多少沾染尸气,算是阴寒之物,很不吉利的。陇陵这里有句古话,摇篮海宝棺材贝,就是说在婴儿的摇篮里放海蓝宝保佑平安,在棺材里则放贝壳送亡魂归天。”
“无妨。这簪子……是比金簪更贵重的无价之宝。换罢。”哀久安将柳叶金簪扔在一旁。
青黛见她态度坚决,也不好再劝,将紫蝶贝簪子插入她发髻。半夏又为她画了眉,于眉间贴了花钿,最后涂了口脂。
“姑娘,奴婢给您上盖头。‘盖头一掀,祸端必生。’待会儿无论发生何事,万不可自个儿掀起盖头,定要等新郎为您挑开。”
半夏手上火似的盖头,映红了哀久安的一双眼。
婚礼定于巳时开始,卯时刚过,就有宾客陆续上门,将军府从门外到院里,人欢马叫,热闹异常。府里小厮婢女厨子忙得脚不连地,却唯独不见老柳的踪影。
哀久安本就居于府内,因此接亲环节便省下了,又因二人皆无父无母,拜堂时三拜只行了二拜,九叩自然也只剩了六叩,是以寻常人家需得几个时辰才能完成的仪式,将军府半个时辰就近到尾声。
晏临川于堂屋待客敬酒之时,哀久安已被人送回房内休息,等待新郎回来挑盖头洞房花烛。
哀久安独自坐在婚床上,强烈的不安之感从四面八方向她袭来,几乎要将她击碎。她烦躁地扯下盖头,顺手扔在了床上。
她这才猛然想起半夏的话——盖头一掀,祸端必生。手边那团火红的盖头分外扎眼,让她本就不宁的心绪愈加焦灼。也罢,大婚之日素来为祸端而生,世世如此,现世也不会例外。
扪心自问,这一世的晏临川与从前大为不同。她不知晏临川是本就对她有情,前两世并未表露,还是这一世才对她生了情愫。无论如何,她原本坚如磐石的信念终于这一世摇摇欲坠。
她强迫自己转念。不杀他自己的族人又该如何呢?锦囊里族人的元识愈发黯淡了,那一颗颗躺在锦囊中的珠子,便是当今世人摆脱病痛的全部希望。
她清晰记得灭族那日,当她回到部落,满目的尸山血海,腥气直冲进口鼻,令她险些作呕。原本最怕见血的她,抖着双手翻遍了所有族人的尸体,妄图从中能发现活口,可希望终归是落了空。
她的阿爹阿娘在她婴儿时期便因上山采药堕了崖,她是在族里吃百家饭长大的。族人为了避免她因无父无母而郁郁寡欢,从小就称她是能为人带来好运的福星娃娃。说也奇怪,她当真如族人所说,所愿皆如意,所行皆坦途。出去采野果时,她的筐里总有最大最好的果子;进山采药时,她从未遇到过一只豺狼虎豹;就算她在外面睡着,明明天降大雨,她醒来却发现头上刚好被几片硕大的树叶遮盖……哀久安就这样在上天的眷顾下长成了一个开朗豁达的明媚少女。
是以当她看到族人一个个惨死,她的整个天都塌下来了。
为了哄她开心而追踪一头梅花鹿三天三夜的大阿爷死在了篝火旁,火上的锅里还烧着她最爱吃的糖粑粑;为给她绣一条漂亮衣裙而连着一个月给人看病只要彩线当报酬的五阿姐倒在了小河边,手边的木盆里是她出门前脱下来的脏衣服;每次出门回来都会用诊费给她买各种小零食小玩意的小阿弟,浑身是血的躺在了她的帐篷门口,手里拿着一支晶莹剔透的糖葫芦;木匠活做到满手茧子的小阿叔,她帐篷里所有的家具都是小阿叔给她打的,被斧子劈开了头颅……
她翻得满手鲜血,一遍,两遍,三遍……当她意识到巫彭族被灭族之时,站都站不住,一头跌倒在族里的图腾柱底下。她眼泪流进被族人的血浸透的土地里,无声无息,却又震耳欲聋。
她恨自己为何回来晚了,没有随族人一起死去,为何要留她独活于世?她不想要这种幸运。
天光映入眼底,黯了明,明了黯,她也不知自己躺了多久。直至混沌梦中,族长一如往昔般威严而慈祥,他拍拍她的头,为她擦了眼泪,谆谆叮嘱她尽快收集族人的元识,再去祭祀的灵帐中找一本古书,那上面记载着复活族人之法。
于是哀久安一路走到了今天,第三次成为晏临川的新娘。
门口传来响动,想必是晏临川来了。
哀久安的心狂跳起来,迅速抓了手边的盖头盖于头上。
晏临川的脚步声听起来颇为虚飘,踉跄来到她跟前,顿了半晌,举起了手中的秤杆。
“等一下。”哀久安几乎是冲口而出。她看到伸进盖头的杆头停下了。晏临川哑然。
“晏临川,谢谢你。”
“呵呵,谢我什么?”许是喝得太醉了,晏临川的声音听来有些激动,吐字也略显含混。
“谢你山高路远为我寻来发簪,谢你百忙之中陪我到你不愿去的地方,谢你不顾性命救我于危难。”
晏临川又沉默良久,才淡淡开口道:“为何不等挑了盖头再说?”
“我……怕说不出口。”哀久安轻声道。她看到盖头底下的杆头在微微颤抖。
“我醉了,你说什么我明天都不会记得。”晏临川猛地挑起了盖头。
他目光落在那枚紫蝶贝发簪上,随即发疯似的抓住哀久安的肩膀,凑近了凝视她的一双眼,那赤裸裸的悲痛和怒意仿佛要将她看穿。
哀久安被他盯得溃不成军。她顾不得会不会引起怀疑,忍了一天的眼泪汹涌而出。
晏临川看来是真醉得一塌糊涂,他一把甩开哀久安,自顾自躺在床上,很快便传来均匀的呼吸声。
纵使哀久安眼泪依然滂沱,她扔是咬着牙掏出了藏于袖中的那把快刀,向着晏临川的心房处举起了手……
晏临川睡得极不踏实,酒精令他燥热,他扯开衣领,将胸膛赤裸裸地展现在哀久安面前。一绺青丝落在脸上,遮了长睫微垂的眼。
哀久安放下刀,将那缕乱发捋顺,又轻轻别于耳后,露出晏临川那张熟睡仍不忘蹙着眉的脸庞。
她伸出手指,点向他眉心,小心翼翼地轻揉着,悄声道:“别皱眉头,天帝看了欢喜之人的亡魂,来世会让你投个好胎。”
见他终是舒展了眉头,哀久安再次举起了刀。
她闭上眼,向着晏临川的心房狠狠扎了下去……
本已熟睡的晏临川却突然伸手握住刀,随即起身睁开眼,红着眼眶哽咽道:“三世了,三世努力都没能让你对我动了不忍之心吗?”
晏临川胸口剧烈起伏,鲜血顺着他握刀的手滴到地上,仿若一条条血红的长虫扭着身子在爬。
依老柳的意思,婚礼若能延后最好不过。一来晏临川身体尚未恢复,婚礼当日宾客众多,朝中定会派人来贺,万一被奸佞之人看出破绽,恐对将军不利;二来……二来就是老柳的私心了。他见这几日二人感情升温,盘算着再拖些时日,兴许哀姑娘能对晏临川生出不忍,便不会要他性命了。
老柳将冠冕堂皇的想法和晏临川说了,可晏临川坚持婚礼如期。理由是喜帖已发,只要改期,世人定会猜到府上发生变故,是以无论如何,三日之后必行大婚仪式。
老柳得令便转身出去筹备,走到门口又折了回来,立在晏临川跟前又吞吞吐吐不肯直言。
晏临川早已习惯老柳的啰嗦,见怪不怪,仍看着手上的宾客名单,眼皮子都没抬:“还有事?”
“关于婚礼延期,老朽其实……还有个想法。”
“她会吗?”
“什么?”老柳一时反应不及。
“你无非是想我二人再接触些时日,她兴许会动了情。所以我问你她会吗?”晏临川放下名单,望向老柳。
“这……”老柳语塞,不知如何作答,只得一个劲儿“啧啧”咂嘴。
“行了,定的什么时候办就什么时候办。”
三日后,大婚如约举行。
当日一清早,半夏和青黛便开始为哀久安梳妆打扮。
“姑娘,您可真好看呀,虽只是最简单的金饰,可戴在您头上怎地如此这般贵气呢!要奴婢说,您呀,生来就是将军夫人的命。”
哀久安望着镜中一身大红嫁衣的新娘,嘴角扯出一个苦涩的笑容:“半夏,怎么那日遇袭之后你变得如此嘴甜?”
半夏讪讪:“幸好那日回来时,奴婢和姑娘去程坐的那辆马车被突如其来的大风刮坏了顶棚,奴婢才因此换了车。否则遇袭之时,最先遭殃的就是那辆车,真是烧得灰都不剩了。所以呀,姑娘吉人自有天相,跟着姑娘好运常在!”
哀久安闻言没有接话,只轻叹了口气。
青黛为她盘起最后一缕鬓发,又挑了支柳叶金簪固定,抬头扫了眼镜中的哀久安,看出她的低落:“姑娘怎么了?大喜的日子为何心事重重?”
“无妨。只是方才半夏提起,我便想到那日是我先上了晏将军的车,又让半夏上了我们去时的那辆马车,半夏若是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恐怕这辈子都不会心安。”
半夏听得难过,从一旁端来几块糕点:“姑娘快别这么说,天帝眷顾您,不会让您有事,奴婢也跟着您沾光。都怪奴婢嘴欠,大喜之日提那件倒霉事。您吃些点心垫垫肚子罢,等会儿上了口脂便不能再吃东西了。”
“先放着罢。”哀久安不想两个小姑娘跟着烦心,故作轻松地对着镜子照看一番,取下了那支柳叶金簪:“青黛,帮我换上那支紫蝶贝簪子吧。”
青黛站着没动,谨慎道:“姑娘,婚礼上哪有带贝壳簪子的,客人会笑我们府上寒酸。况且……”
“怎么?”
“贝壳乃水中的尸骨,上面多少沾染尸气,算是阴寒之物,很不吉利的。陇陵这里有句古话,摇篮海宝棺材贝,就是说在婴儿的摇篮里放海蓝宝保佑平安,在棺材里则放贝壳送亡魂归天。”
“无妨。这簪子……是比金簪更贵重的无价之宝。换罢。”哀久安将柳叶金簪扔在一旁。
青黛见她态度坚决,也不好再劝,将紫蝶贝簪子插入她发髻。半夏又为她画了眉,于眉间贴了花钿,最后涂了口脂。
“姑娘,奴婢给您上盖头。‘盖头一掀,祸端必生。’待会儿无论发生何事,万不可自个儿掀起盖头,定要等新郎为您挑开。”
半夏手上火似的盖头,映红了哀久安的一双眼。
婚礼定于巳时开始,卯时刚过,就有宾客陆续上门,将军府从门外到院里,人欢马叫,热闹异常。府里小厮婢女厨子忙得脚不连地,却唯独不见老柳的踪影。
哀久安本就居于府内,因此接亲环节便省下了,又因二人皆无父无母,拜堂时三拜只行了二拜,九叩自然也只剩了六叩,是以寻常人家需得几个时辰才能完成的仪式,将军府半个时辰就近到尾声。
晏临川于堂屋待客敬酒之时,哀久安已被人送回房内休息,等待新郎回来挑盖头洞房花烛。
哀久安独自坐在婚床上,强烈的不安之感从四面八方向她袭来,几乎要将她击碎。她烦躁地扯下盖头,顺手扔在了床上。
她这才猛然想起半夏的话——盖头一掀,祸端必生。手边那团火红的盖头分外扎眼,让她本就不宁的心绪愈加焦灼。也罢,大婚之日素来为祸端而生,世世如此,现世也不会例外。
扪心自问,这一世的晏临川与从前大为不同。她不知晏临川是本就对她有情,前两世并未表露,还是这一世才对她生了情愫。无论如何,她原本坚如磐石的信念终于这一世摇摇欲坠。
她强迫自己转念。不杀他自己的族人又该如何呢?锦囊里族人的元识愈发黯淡了,那一颗颗躺在锦囊中的珠子,便是当今世人摆脱病痛的全部希望。
她清晰记得灭族那日,当她回到部落,满目的尸山血海,腥气直冲进口鼻,令她险些作呕。原本最怕见血的她,抖着双手翻遍了所有族人的尸体,妄图从中能发现活口,可希望终归是落了空。
她的阿爹阿娘在她婴儿时期便因上山采药堕了崖,她是在族里吃百家饭长大的。族人为了避免她因无父无母而郁郁寡欢,从小就称她是能为人带来好运的福星娃娃。说也奇怪,她当真如族人所说,所愿皆如意,所行皆坦途。出去采野果时,她的筐里总有最大最好的果子;进山采药时,她从未遇到过一只豺狼虎豹;就算她在外面睡着,明明天降大雨,她醒来却发现头上刚好被几片硕大的树叶遮盖……哀久安就这样在上天的眷顾下长成了一个开朗豁达的明媚少女。
是以当她看到族人一个个惨死,她的整个天都塌下来了。
为了哄她开心而追踪一头梅花鹿三天三夜的大阿爷死在了篝火旁,火上的锅里还烧着她最爱吃的糖粑粑;为给她绣一条漂亮衣裙而连着一个月给人看病只要彩线当报酬的五阿姐倒在了小河边,手边的木盆里是她出门前脱下来的脏衣服;每次出门回来都会用诊费给她买各种小零食小玩意的小阿弟,浑身是血的躺在了她的帐篷门口,手里拿着一支晶莹剔透的糖葫芦;木匠活做到满手茧子的小阿叔,她帐篷里所有的家具都是小阿叔给她打的,被斧子劈开了头颅……
她翻得满手鲜血,一遍,两遍,三遍……当她意识到巫彭族被灭族之时,站都站不住,一头跌倒在族里的图腾柱底下。她眼泪流进被族人的血浸透的土地里,无声无息,却又震耳欲聋。
她恨自己为何回来晚了,没有随族人一起死去,为何要留她独活于世?她不想要这种幸运。
天光映入眼底,黯了明,明了黯,她也不知自己躺了多久。直至混沌梦中,族长一如往昔般威严而慈祥,他拍拍她的头,为她擦了眼泪,谆谆叮嘱她尽快收集族人的元识,再去祭祀的灵帐中找一本古书,那上面记载着复活族人之法。
于是哀久安一路走到了今天,第三次成为晏临川的新娘。
门口传来响动,想必是晏临川来了。
哀久安的心狂跳起来,迅速抓了手边的盖头盖于头上。
晏临川的脚步声听起来颇为虚飘,踉跄来到她跟前,顿了半晌,举起了手中的秤杆。
“等一下。”哀久安几乎是冲口而出。她看到伸进盖头的杆头停下了。晏临川哑然。
“晏临川,谢谢你。”
“呵呵,谢我什么?”许是喝得太醉了,晏临川的声音听来有些激动,吐字也略显含混。
“谢你山高路远为我寻来发簪,谢你百忙之中陪我到你不愿去的地方,谢你不顾性命救我于危难。”
晏临川又沉默良久,才淡淡开口道:“为何不等挑了盖头再说?”
“我……怕说不出口。”哀久安轻声道。她看到盖头底下的杆头在微微颤抖。
“我醉了,你说什么我明天都不会记得。”晏临川猛地挑起了盖头。
他目光落在那枚紫蝶贝发簪上,随即发疯似的抓住哀久安的肩膀,凑近了凝视她的一双眼,那赤裸裸的悲痛和怒意仿佛要将她看穿。
哀久安被他盯得溃不成军。她顾不得会不会引起怀疑,忍了一天的眼泪汹涌而出。
晏临川看来是真醉得一塌糊涂,他一把甩开哀久安,自顾自躺在床上,很快便传来均匀的呼吸声。
纵使哀久安眼泪依然滂沱,她扔是咬着牙掏出了藏于袖中的那把快刀,向着晏临川的心房处举起了手……
晏临川睡得极不踏实,酒精令他燥热,他扯开衣领,将胸膛赤裸裸地展现在哀久安面前。一绺青丝落在脸上,遮了长睫微垂的眼。
哀久安放下刀,将那缕乱发捋顺,又轻轻别于耳后,露出晏临川那张熟睡仍不忘蹙着眉的脸庞。
她伸出手指,点向他眉心,小心翼翼地轻揉着,悄声道:“别皱眉头,天帝看了欢喜之人的亡魂,来世会让你投个好胎。”
见他终是舒展了眉头,哀久安再次举起了刀。
她闭上眼,向着晏临川的心房狠狠扎了下去……
本已熟睡的晏临川却突然伸手握住刀,随即起身睁开眼,红着眼眶哽咽道:“三世了,三世努力都没能让你对我动了不忍之心吗?”
晏临川胸口剧烈起伏,鲜血顺着他握刀的手滴到地上,仿若一条条血红的长虫扭着身子在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