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楼这里,疏桐在思念阿公和母后,可阿公和母后何尝不也是思念疏桐呢?显陂国的皇宫里,乞伏洛根与一众后妃也在御花园观赏花灯,乞伏洛根居中,皇后在左,庾贵妃在右,余者则是其他嫔妃。舞姬手捧花灯,舞步轻盈,扭动婀娜的腰肢,她们卖力地展示自身的娇美,只为博得皇上雨露频沾。庾嬢无心观赏歌舞,同心中忐忑不安,不时转头望望乞伏洛根,她知道没有外孙女在,皇上的日子是极难过的,她害怕皇上又会以酒消愁。

    小皇子小皇孙们提着花灯,追逐着,欢笑着,乞伏洛根眼神空洞地看着欢悦的娃子们,娃子手中的那一盏盏花灯,在乞伏洛根眼里都幻化成桐儿之笑脸,眼看桐儿便要摔倒了,乞伏洛根站起来大喝一声:

    “不许追逐了,桐儿小心!”

    这一声叫如惊雷,唬得众人慌忙离座下跪,乳娘们急带着小皇子、小皇孙离开,乞伏洛根回过神来,颓废地跌坐回座里。庾嬢忙不迭地给皇上捋背,吩咐谭香:

    “谭香,快,叫御膳房送参汤来。”

    乞伏洛根摆摆手说:

    “不用,朕只是一时恍惚,何用大惊小怪!”

    王贵妃对庾孃送去冷然的一瞥,庾孃兀自捋着乞伏洛根的后背,没看到王贵妃之眼神,倒是皇后看到了,她皱了皱眉。皇后近来身体染恙,长时间卧床休养,她这是勉强坐在这里陪皇帝赏花灯。

    大氏国琼苑宫里,珮瑾不敢独自一人面对大母后,她去找珮瑶和珮瑛提着去年二妹买的鲤鱼花灯来给大母后请安,姿容揽住两个小女娃儿,呆呆地坐在案前,眼前女儿那张乖巧俏丽的俊脸挥之不去。陈槐安在身边俯身劝慰着:

    “皇后,你总是如此,身体哪能吃得消呢?皇后就当咱公主在咱显陂国那里陪着阿公呢!”

    “槐安,本宫也愿意如此想,本宫一辈子便是守着这空房,在盼望和等待中落空的,原是习惯的了,但桐儿这次却是连本宫的心都掏去了!”

    陈槐安跪坐在皇后身边,紧紧地握住皇后之手,说不出话。珮瑾看着,一句话也不敢说,而后悄悄地退出殿去,躲在一个角落里哭泣,为二妹,也为她自己。二妹离国已经快两年了,刘佐达还没有一点想迎娶珮瑾之意思,珮瑾绝望的心境不亚于大母后。

    鹤汀岛上,流响和卫梵也已收回思绪,筹备猜灯谜的收尾工作也已完毕。

    上元节军营里如同过年一般摆开宴席,今年的宴席跟去年有所不同,去年军中经费均从公出。今年各军所从事的生产劳作所得除上缴有余者,均作为军中奖励,各军可以物易物犒劳将士,因此各军营的伙食五花八门,丰俭看本事。

    桓英的女兵队伍多及两百员,这些女兵做事也是不让须眉的,平时的劳作所得远远超出其他兵营,因此她们的宴席是极为丰盛的,须眉们只有暗暗咂舌之份。犹是如此,各营将士均早早收工,回营参加节日宴饮,真乃是普天同庆,全岛皆乐。

    灯谜的会场搭在树底下,上面挂满了写着谜面的红红绿绿的字条,居中摆一木案,左边支个木架、挂一面锣,右边一个三脚架、摆个鼓,地上叠着一袋袋还未开封的奖品。

    猜官还没到,灯谜现场却已站满了男女老少,老太太笑眯眯地站在袋子前问站岗的士兵:

    “这袋子里到底装些啥物件?”

    士兵笑笑说:

    “发奖时你老便知道了。”

    年轻姑娘站在一起,互相拉着衣袖,比绣功,比布料;年轻小火和一些有学问的长者则站在谜面跟前,有进学堂的基本能看懂这些字了,没上学堂的在那里瞎捉摸。

    此时,流响带领一众文武官员来了,你道猜官是谁?是麻靳吉。

    麻靳吉站在木案左侧,桓谅站在木案右侧,麻靳吉能说会道,由他当猜官,负责解谜是最好不过了。麻靳吉虽不是汉人,但跟着以乐,也学到极多的汉文,且这些灯谜,卫梵都已经告知麻靳吉谜底了,麻靳吉觉得极有意思,自荐要做这个猜官。凡猜中者均给予鼓励,桓谅负责打鼓鼓励,一边的士兵负责发放奖品。

    “元、宵、前、后、共、相、聚……打一字,”一个年轻人一字一顿地念,念得虽不是极流利,但到底是念出来了,他搔着后脑勺解谜,“元宵节前后是十四和十六,这要打个何字呢?”

    底下站着的纷纷说道:

    “猜不出呀,猜官,解个谜来听听。”

    “对,解解。”

    麻靳吉敲了一声锣,清清嗓子高声说:

    “各位父老乡亲听好了,‘元宵’二字的前后部分分别是‘元’上头的‘二’和‘宵’下边的‘月’,‘二’和‘月’与‘共’字组合成‘期’字。明白了没有?”

    “汉字原来是这般猜的,有意思。再看看,兔子请老虎……打一成语,”一个长者手捻长须,边念边思索,“‘兔子’‘老虎’,中原有十二生肖,‘兔’属卯时,‘虎’属寅时,卯时请寅时?……不对,寅时吃卯时?……也不对……”

    “大爷,谁请谁?就是谁吃谁的粮?”麻靳吉调皮地问?

    “寅吃卯粮?”长者瞧着麻靳吉,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咚的一声鼓响,麻靳吉高声说:

    “恭喜大爷猜中了,发奖品。”

    长者洋洋自得,看者拍掌欢呼。

    “再来,再来,奖品多多……”麻靳吉趁热打铁。

    一个年轻人看着上面那张白纸,画着一只站立的黑狗,看了大半天,也不出声,只那么站着。后面的人被挡着了,着急地问:

    “你猜不猜,不猜别挡道呀?”

    “我猜出来了。”年轻人头也不回地说。

    “猜出哪一个?”麻靳吉感兴趣地问。

    年轻人又不出声,还是只盯着那只黑狗,麻靳吉顺其眼光看去,乐不可支道:

    “有意思,小哥猜中了,发奖……”

    鼓响了,后面的人沸腾了:

    “他都没说甚,凭何得奖?”

    “就是,不公平。”

    “我懂了,”方才的长者笑着说,“‘狗’者,‘犬’也,黑犬站着不出声,便是‘默’也。”

    “小哥,你为何不到我们军营来?”年轻人拿奖品时麻靳吉试探问。

    “来了,就在长官的军营中。”年轻人憨憨地笑了。

    “哦,我怎不认识你?你叫什么名字?”麻靳吉惊讶地问。

    “我叫陆恒。军营中那许多人,长官哪能一个个都记住?”年轻人腼腆地笑着说。

    “陆恒。得了,你以后就跟在我身边了。来,”麻靳吉高兴地说,“留下来帮忙发奖品。”

    陆恒听了,心花怒放,忙放下奖品拱手说:

    “谢长官!”

    全场听完长者解释之后,沉默片刻,继而恍然大悟,而后掌声雷动,都觉得汉字猜字谜是极有趣之事,后面的人都纷纷往里挤。

    流响、卫梵、以乐三人相视而笑,也一同走上前去,却是挤不进去了。卫梵伸手远远指着一张字条压低声对流响和以乐说:

    “酒水洒落了,‘酒’旁的‘水’洒了,只剩个‘酉’字,我挤不进去,怎办?”

    卫梵的话音一落,前面便有人说:

    “酒水洒落了,‘酒’旁的‘水’洒了,猜‘酉’字。”

    “大哥猜中了,发奖。”麻靳吉用力敲锣,大声说。

    流响等三人相视而笑。

    站在流响三人前面的人转身来向他们三个请教,他们“偷偷”地告诉了大家答案,越来越多的人兴高采烈地捧着奖品。

    五峰楼那里,也是盛会高潮,芳菲兴奋极了,她拉着水寒下楼猜灯谜。有些迷水寒都猜不了,芳菲如何猜得呢?

    “易女官等等我,”芳菲说着跑上楼去,悄悄拉着疏桐问,“公主,‘给家人捎个话’如何打一成语?”

    “只带话不写信,便是……。”疏桐只一想便脱口而出。

    “奴婢就知道这些是难不倒公主的。”芳菲嘻嘻说着,匆匆跑了。

    皇帝居中太后在左,皇后在右,太子妃陪在太后左侧,王昭仪和段贵嫔、陈贵人坐在后排。王昭仪咬牙盯视前排除了皇帝之外的人,段贵嫔和陈贵人则目不斜视。芳菲走后,太后侧脸对皇帝说:

    “皇帝,哀家想在五峰楼多住一晚,到正月十七才回皇宫。”

    皇帝听了欣然说:

    “母后有此雅兴,儿臣陪母后。”

    太后笑笑不语。

    “‘给家人捎个话’打成语‘言而无信’。”芳菲下楼挤到水寒身边,喘着气大声对猜官说道。

    水寒身边站着的正是骆骐,他感兴趣地望着水寒,水寒福身对二皇子说:

    “禀二皇子,这位是太子妃的贴身侍婢芳菲姑娘。”

    芳菲极聪明的,听水寒如此说,便忙跟二皇子施礼:

    “奴婢芳菲,叩见二皇子。”

    “免礼!免礼!姑娘冰雪聪明,难怪与众不同。”二皇子赞赏说。

    “才不是……”芳菲话方出口,水寒忙抓了一把芳菲之手,芳菲接着往下说,“二皇子说笑了,奴婢又没多出一张嘴,怎会与众不同呢?”

    骆骐初初一愣,继而哈哈大笑,水寒也微微一笑,芳菲便自管看灯谜了。

    皇家与民同乐,一起观看盛会、赏灯,只不过是比平常睡得晚一些而已,并没有跟百姓一同通宵达旦,到三更天便都陆续散去了,众人恭送太后回寝宫。

    太子妃服侍太后洗漱更衣时问道:

    “皇祖母,明早能否带臣孙媳等到街上走一走,瞧一瞧,看看这故都的风俗人情?”

    太后一听,心里暗暗赞叹:哀家想多住一晚,原是为了到民间走访走访,察看一下民情。这太子妃,真真有一颗七窍玲珑心。想至此,太后欣然说:

    “这个提议甚好,虞曦,你让颜镛去告知皇帝一声。”

    “是!”虞曦即刻出去叫颜镛去向皇帝禀明。

    皇帝这边是王昭仪侍寝,她正在为皇帝更衣,内侍禀告颜镛觐见。皇帝知是母后有事,忙传进来。颜镛见过皇帝和昭仪,然后说道:

    “禀陛下,太后娘娘明早想到街上走走瞧瞧,请陛下无须派人跟随。”

    “朕遵母后旨意,你请母后诸多小心!”皇帝沉思片刻说道。

    颜镛领旨而出。

    “母后出行,无人保驾,怎生是好!”司马弘暗自思忖。

    “天赐良机,不见机行事,天理难容!”王芝芳暗喜。

    鹤汀岛上,灯谜此刻也接近尾声,每个岛民手上都抱着奖品,他们仍意犹未尽。麻靳吉高声问道:

    “各位乡亲,灯谜至此结束,今晚欢乐否?”

    “欢乐!”

    “奖品满意否?”

    “满意!”

    “明年继续否?”

    “继续!”

    “家中小儿上学堂否?”

    “上!”

    流响、卫梵、以乐三人为麻靳吉竖起双手大拇指,继而带头鼓掌。一时间会场掌声雷动,人们欢呼雀跃,抱着奖品高高兴兴回家去了。

    让流响头疼不已的岛民不愿入学的困境,今晚被卫梵的猜灯谜破解了,还有麻靳吉的能说会道都令流响欣喜万分,眼下诸事均已步入正轨,所期待的便是今后之长足发展。夜已深,流响还无睡意,他征询众将是否坐下来趁热筹划后期发展,众人一举赞成。回至殿中,奴婢摆设酒席,大家浅酌慢饮,畅所欲言。

章节目录

流响出疏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墨轩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墨轩居并收藏流响出疏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