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这话,朱海军当即微微一笑,就朱元璋这思想,可以好好喷他一喷了。
于是,他便开始侃侃而谈道:“没错,追逐利润是商人的天性。但是,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没有商人,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产粮食的百姓就只能有粮食,想要一些其他,比如衣裳,怎么办?难道要自己再去做衣裳?还有做鞋,种菜,如此等等,没有商人,你能想象会是怎么样的么?”
朱元璋听了,有点不服气,道:“朕只是抑制奸商谋巨利,又非灭商!”
“对于这些民生小买卖,朕定的商税就和田赋一样很低,三十税一,这还不够?”
一听这话,朱海军立刻想起他看过的一次论坛争论,当即就回答道:“你这么一说,我还想起你的另外一个问题了,就是在你的认知中,向百姓收税越低,那他们的负担就越轻,是不是?”
朱元璋听得有点愕然,因为他确实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从这语境中能听出来,这似乎是错的?
可是,这怎么可能错呢?
于是,他便带着一些疑惑问道:“难不成这还有别的说法?”
不只是他了,就连朱标和马皇后也是一样,对此有疑惑:百姓的税收越低,负担就越低,这不是常识么?
朱海军看他们的表情,心中有点得意,看看,大明朝最有名的几个人,学识还不如自己这个普通老百姓呢!
想着这个,他便兴奋地说道:“这個先不说,我们先来说第一个问题。”
“总结来说,你是轻视了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只是看到了他们的负面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
“商人的存在,会让商品有流通的可能。比如南北货物互市,会平抑非当地商品的价格上涨。道理很简单,商品多了,价格自然会下来。那么购买商品的百姓便会获益,这个能想明白么?”
听到这个问话,朱元璋点点头。虽然这个说话方式比较特别,但是道理并不难理解的。
于是,朱海军便继续说道:“商人正面作用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我生产的货物如果在本地卖,最后卖不出去会堆积的话,那我是不是不会再继续生产;但是,如果我生产出来的货物都被商人贩卖去了别的地方,生产多少就贩卖多少,那我是不是会积极生产?“
“这么一来,一个简单的事实便是,本来我一年就做一百双鞋而已,可是因为鞋子都能被商人贩卖走,所以我一年能做两百双鞋了。我的收入是不是会增加,这个社会上鞋子的数量是不是会增加?同样的道理,可以用在其他所有货物上,社会的物资就会因为商人的贩卖而变得多起来。这个道理,能明白了么?”
道理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但是朱元璋还是不服气的,当即说道:“但是,商人在这个贩卖的过程中,不是生产,却从中赚取了极大地利润,不劳而获,是否可恶?”
一听这话,朱海军有点无语,稍微想了下,然后才回答道:“商人确实不是生产,但是他们贩卖这个过程,也是付出了劳动的,也要有劳动报酬,这不合理么?至于他们赚多赚少,这是要看他们的本事,如果眼光太差的话,也有亏本的可能!”() ()
朱元璋听了,眉头一皱道:“商人的天性,会让他们极力压低收购的价格,去压榨普通百姓,而后在卖的时候,又会极力抬高价格去压榨普通百姓,这是不是也是事实?”
朱海军听了,当即哈哈一笑,然后才回答道:“那是肯定的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朝廷来管理了啊!”
朱元璋原本感觉朱海军很是为商人说话,以为他会否认这个说法,结果没想到,他并没有否认这个说法。
于是,他就有点好奇地问道:“那朝廷该如何做?”
朱海军听了,想也不想地说道:“打击垄断,你说的情况,是只有独门买卖的时候才会任由奸商说了算。可要是很多商人都在买卖,他们互相竞争之下便会压价,最终价格不管是收购还是卖出去,都不会太过离谱。如果普通商人之间结盟用相同价格,难以形成竞争,还可以由朝廷出面设立官商,只要官商的价格合理,那民间商人就只能是官商价格上下浮动而已。”
听到这话,朱元璋陷入了沉思,稍微过了一会之后才问道:“官商?这不是与民争利了么,怕是不大好吧?”
说到这里,他甚至还举例说道:“朕一直以来,都很注意这些的。就前两天,地方上有官上奏,说是发现铁矿请求设炼铁所,就被朕给杖责流放,你说,一有好的东西,就想纳为己有,不是与民争利是什么?”
朱海军一听,顿时无语,以至于他一时半会,看着朱元璋都没说话了。
朱元璋等了一会,不见朱标传话,便“嗯”了一声,提醒朱标继续传话。
朱标听到,不得不说道:“父皇,他没说话,在看着您!”
朱元璋:“……”
被朱标这么一说,朱海军回过神来,有点哭笑不得地说道:“你这个与民争利,真的是太想当然了!”
朱元璋听了,马上追问道:“如何想当然了?”
朱海军能看出来,他是不服气。于是,他便对朱元璋说道:“很多时候,官商都是肩负稳定物价的作用。如果没有官商的存在,那才会坏事!再说你举得这个例子,我问你,一个铁矿,如果你官府不去设炼铁所,那这个铁矿最终是会被谁拥有?普通百姓还是个别地方豪强?你这个与民争利的民,指的是什么?”
一听这话,朱元璋一下愣住了。
他当然知道,肯定是地方豪强会最终拥有那个铁矿的利益了。只不过以往的时候,他并没有往深处去想而已。
他在想着时,就听朱海军还在追问他道:“地方豪强有钱之后,会造福地方百姓呢,还是官府有钱,更更可能会造福地方百姓?”
问到这里,他想起前面的问题,便又追加一句道:“对了,这还和之前那个问题,就是税收越低越对百姓有利的这个错误认识可以联系起来!”
于是,他便开始侃侃而谈道:“没错,追逐利润是商人的天性。但是,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没有商人,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产粮食的百姓就只能有粮食,想要一些其他,比如衣裳,怎么办?难道要自己再去做衣裳?还有做鞋,种菜,如此等等,没有商人,你能想象会是怎么样的么?”
朱元璋听了,有点不服气,道:“朕只是抑制奸商谋巨利,又非灭商!”
“对于这些民生小买卖,朕定的商税就和田赋一样很低,三十税一,这还不够?”
一听这话,朱海军立刻想起他看过的一次论坛争论,当即就回答道:“你这么一说,我还想起你的另外一个问题了,就是在你的认知中,向百姓收税越低,那他们的负担就越轻,是不是?”
朱元璋听得有点愕然,因为他确实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从这语境中能听出来,这似乎是错的?
可是,这怎么可能错呢?
于是,他便带着一些疑惑问道:“难不成这还有别的说法?”
不只是他了,就连朱标和马皇后也是一样,对此有疑惑:百姓的税收越低,负担就越低,这不是常识么?
朱海军看他们的表情,心中有点得意,看看,大明朝最有名的几个人,学识还不如自己这个普通老百姓呢!
想着这个,他便兴奋地说道:“这個先不说,我们先来说第一个问题。”
“总结来说,你是轻视了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只是看到了他们的负面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
“商人的存在,会让商品有流通的可能。比如南北货物互市,会平抑非当地商品的价格上涨。道理很简单,商品多了,价格自然会下来。那么购买商品的百姓便会获益,这个能想明白么?”
听到这个问话,朱元璋点点头。虽然这个说话方式比较特别,但是道理并不难理解的。
于是,朱海军便继续说道:“商人正面作用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我生产的货物如果在本地卖,最后卖不出去会堆积的话,那我是不是不会再继续生产;但是,如果我生产出来的货物都被商人贩卖去了别的地方,生产多少就贩卖多少,那我是不是会积极生产?“
“这么一来,一个简单的事实便是,本来我一年就做一百双鞋而已,可是因为鞋子都能被商人贩卖走,所以我一年能做两百双鞋了。我的收入是不是会增加,这个社会上鞋子的数量是不是会增加?同样的道理,可以用在其他所有货物上,社会的物资就会因为商人的贩卖而变得多起来。这个道理,能明白了么?”
道理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但是朱元璋还是不服气的,当即说道:“但是,商人在这个贩卖的过程中,不是生产,却从中赚取了极大地利润,不劳而获,是否可恶?”
一听这话,朱海军有点无语,稍微想了下,然后才回答道:“商人确实不是生产,但是他们贩卖这个过程,也是付出了劳动的,也要有劳动报酬,这不合理么?至于他们赚多赚少,这是要看他们的本事,如果眼光太差的话,也有亏本的可能!”() ()
朱元璋听了,眉头一皱道:“商人的天性,会让他们极力压低收购的价格,去压榨普通百姓,而后在卖的时候,又会极力抬高价格去压榨普通百姓,这是不是也是事实?”
朱海军听了,当即哈哈一笑,然后才回答道:“那是肯定的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朝廷来管理了啊!”
朱元璋原本感觉朱海军很是为商人说话,以为他会否认这个说法,结果没想到,他并没有否认这个说法。
于是,他就有点好奇地问道:“那朝廷该如何做?”
朱海军听了,想也不想地说道:“打击垄断,你说的情况,是只有独门买卖的时候才会任由奸商说了算。可要是很多商人都在买卖,他们互相竞争之下便会压价,最终价格不管是收购还是卖出去,都不会太过离谱。如果普通商人之间结盟用相同价格,难以形成竞争,还可以由朝廷出面设立官商,只要官商的价格合理,那民间商人就只能是官商价格上下浮动而已。”
听到这话,朱元璋陷入了沉思,稍微过了一会之后才问道:“官商?这不是与民争利了么,怕是不大好吧?”
说到这里,他甚至还举例说道:“朕一直以来,都很注意这些的。就前两天,地方上有官上奏,说是发现铁矿请求设炼铁所,就被朕给杖责流放,你说,一有好的东西,就想纳为己有,不是与民争利是什么?”
朱海军一听,顿时无语,以至于他一时半会,看着朱元璋都没说话了。
朱元璋等了一会,不见朱标传话,便“嗯”了一声,提醒朱标继续传话。
朱标听到,不得不说道:“父皇,他没说话,在看着您!”
朱元璋:“……”
被朱标这么一说,朱海军回过神来,有点哭笑不得地说道:“你这个与民争利,真的是太想当然了!”
朱元璋听了,马上追问道:“如何想当然了?”
朱海军能看出来,他是不服气。于是,他便对朱元璋说道:“很多时候,官商都是肩负稳定物价的作用。如果没有官商的存在,那才会坏事!再说你举得这个例子,我问你,一个铁矿,如果你官府不去设炼铁所,那这个铁矿最终是会被谁拥有?普通百姓还是个别地方豪强?你这个与民争利的民,指的是什么?”
一听这话,朱元璋一下愣住了。
他当然知道,肯定是地方豪强会最终拥有那个铁矿的利益了。只不过以往的时候,他并没有往深处去想而已。
他在想着时,就听朱海军还在追问他道:“地方豪强有钱之后,会造福地方百姓呢,还是官府有钱,更更可能会造福地方百姓?”
问到这里,他想起前面的问题,便又追加一句道:“对了,这还和之前那个问题,就是税收越低越对百姓有利的这个错误认识可以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