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绩终究是被连锦说服,同意配合她的治疗,吩咐厨房将正餐里的荤腥一律剔除。
晚膳后,连锦为杨绩准备了药包敷洗伤处,又辅以针灸治疗,待夜深了方歇一口气。
往常这时,杨绩的腿脚早已开始剧痛难耐,这日针灸后,虽有痛感,但程度比寻常都更轻些。
杨绩不由对连锦信服起来。
忙了一日,杨涣令下人领连锦和裴宴安去了与主院相反方向的西厢客房歇息。客房内的陈设简洁典雅,物件不多,但每一件都精致至极。屋子正中是一张花梨木圆桌,桌面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整套白瓷茶具。侧面是一张楠木金漆的拔步床,微风将素纱幔帐吹得轻轻晃动,床尾处那一扇彩绘绢素屏风在纱帐后忽隐忽现。
连锦望着这一室雅致,总觉得与边境苦寒之地甚是不合。
下人将连锦带到客房外就离开了。此番出行,连锦除了药箱和随身的衣物,并未带什么行李,只在包袱底层装着慧贵妃令人拓印的那封“通敌信”。她小心翼翼展开信件,纤指轻轻抚过纸笺上的字迹,将上面南朝文字的每一笔每一画都印入脑海,思量着之后该如何展开调查。
正这时,门外响起了叩门之声。她迅速将信件折叠好,同衣物一块儿塞回到了包袱之中。一打开门,却看到裴宴安伫立在那儿。
“大人?”连锦一面开门,一面侧身迎他进门。
裴宴安却立在原地未动,伸手递给她一个竹哨:“在这府中我可能无法时刻跟着你,若是遇到危险,你就吹响这个竹哨。”
连锦接过那竹哨,低头看了一眼,那竹哨细细长长,竹节面都已经打磨的很光滑。她轻轻摩挲了一下,抬头看他:“大人亲手做的?”
裴宴安轻咳了一声,不置可否:“东西送到,我先回去了。”
连锦忍俊不禁,站在房门处,见他走出了几步,忽然心生捉狭之意,拿起竹哨轻轻吹了一声。
裴宴安紧张地立刻转过了身,却见连锦定定在那儿,手中举着那竹哨,冲着他扬了扬手,笑得满目明媚。
心头骤然松了口气,继而,是汨汨淌过的暖流,他扯起唇角,露出一个几不可察的笑容。
目送裴宴安回到他自己的房中,连锦关上房门,继续收拾随身之物,并思考下一步的安排。
连锦深知,初入侯府,杨绩父子并没有对她真正放下戒心。眼下不可妄动,以静制动,才是上策。
于是,整理好了行李后,她便开始准备梳洗休息。
只是她刚解下发髻,忽然听闻窗外传来两声异响。那响声突兀又沉闷,并不像是寻常走动发出的。
她心中疑惑,随手将青丝一挽,披了件外衫,便推门出去查看。
院子里半个人影也无。
她寻思那声响似是回廊那方向传来的,便依直觉摸黑寻了几步。
走过拐角,却正撞见杨焕带着两个侍卫提着灯笼巡逻。
“连大夫?”杨焕刚与连锦一照面,下意识就打了声招呼。
走近两步,他才发现她发鬓有些许凌乱,忙身后的两个侍从知会道:“你们到另一边去看看。”
连锦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狼狈,仓促地解释了一句:“方才,我听到门外有个声响,还以为是有什么人经过,所以就出来看看。”
杨焕点了点头,目光耐人寻味:“那连大夫这一路上可有看见什么可疑的人?”
“倒是也没看见什么异常,许是有猫经过,或是……我听错了吧。”连锦左右张望了一下,四下一片寂静,半个人影也无,孤男寡女地面对杨焕,忽然有些无所适从,“天儿也不早了,世子殿下,连翘就先行告退了。”
“等等,连大夫。”
连锦转身刚要走,忽地被杨焕从身后拉住手,惊地她立刻将手从他的掌心抽离出来,后退了两步。
“对不起,我一时心急……”杨焕也像是做错了事一般,匆忙将手收回,把手中提着的灯笼递了过去,“夜间露重,连大夫你不熟悉府里的地形,还是用灯笼照着吧。”
他目光真挚的很,连锦不好拒绝,点了点头,接过灯笼,小声地道了声:“谢谢。”
杨焕见状,便再没有纠缠,径直离去。之前的事,仿佛真是个不经意的失误。
但连锦心中总觉得哪儿不对劲。
她提着灯笼慢慢往回走,脑海中一直反复回忆当时听到的响声,想得太过专注以至于经过回廊时,被一旁矮树丛横生的一截树枝枝丫绊了一下。
她停下脚步,俯下身子仔细观察那枝丫。
杨绩这南平侯府,管的像军营一样严苛,不管是陈设、园艺或是府里下人的规矩,都是一丝不苟的。
匠人又怎会如此粗心,任由行人的回廊,横生出这截树枝却不修剪呢?
连锦顿了顿,思忖着凑近树丛,仔细观察,发现有数根枝条有被折断的痕迹,她将灯笼靠近被折断的树枝,发现几根树枝的截面均有暗红色的血迹,一根枝丫上还勾下了一条竹青色的丝线。
她费了些功夫,将那青色丝线从树枝上取下来,发现那线两头毛糙,像是从衣服上被勾下来的。
难道……方才是有人经过了这儿?可血迹又是怎么回事?
连锦不动声色的将那丝线收了起来,若无其事地回到了房中,却是一夜无眠。
第二天一大早,连锦以府中药材不齐全,要到城中找药为由,与裴宴安一起离开了侯府。
出府的路上,连锦将前一日的发现全数告诉了裴宴安。
“大人,你说,昨天我听到的究竟是什么声音?那些血迹又是从何而来?”
连锦总觉得这事背后,定然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内幕,若是能将这揭开,或许就能找到南平侯府的破绽。自从到了白川城,在这里的所见所闻,一直在干扰着她。
走在街上,目光扫过两旁热闹的商铺和认真营生的百姓,她心中满是感慨:“我一直在想,若此前我们猜测的方向没有错,那件事都是杨绩和赤羽营捣的鬼,但……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善待百姓?这白川城看起来一片祥和,百姓安居乐业。提起杨绩,皆是赞不绝口。他又是怎么做到的?”
晚膳后,连锦为杨绩准备了药包敷洗伤处,又辅以针灸治疗,待夜深了方歇一口气。
往常这时,杨绩的腿脚早已开始剧痛难耐,这日针灸后,虽有痛感,但程度比寻常都更轻些。
杨绩不由对连锦信服起来。
忙了一日,杨涣令下人领连锦和裴宴安去了与主院相反方向的西厢客房歇息。客房内的陈设简洁典雅,物件不多,但每一件都精致至极。屋子正中是一张花梨木圆桌,桌面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整套白瓷茶具。侧面是一张楠木金漆的拔步床,微风将素纱幔帐吹得轻轻晃动,床尾处那一扇彩绘绢素屏风在纱帐后忽隐忽现。
连锦望着这一室雅致,总觉得与边境苦寒之地甚是不合。
下人将连锦带到客房外就离开了。此番出行,连锦除了药箱和随身的衣物,并未带什么行李,只在包袱底层装着慧贵妃令人拓印的那封“通敌信”。她小心翼翼展开信件,纤指轻轻抚过纸笺上的字迹,将上面南朝文字的每一笔每一画都印入脑海,思量着之后该如何展开调查。
正这时,门外响起了叩门之声。她迅速将信件折叠好,同衣物一块儿塞回到了包袱之中。一打开门,却看到裴宴安伫立在那儿。
“大人?”连锦一面开门,一面侧身迎他进门。
裴宴安却立在原地未动,伸手递给她一个竹哨:“在这府中我可能无法时刻跟着你,若是遇到危险,你就吹响这个竹哨。”
连锦接过那竹哨,低头看了一眼,那竹哨细细长长,竹节面都已经打磨的很光滑。她轻轻摩挲了一下,抬头看他:“大人亲手做的?”
裴宴安轻咳了一声,不置可否:“东西送到,我先回去了。”
连锦忍俊不禁,站在房门处,见他走出了几步,忽然心生捉狭之意,拿起竹哨轻轻吹了一声。
裴宴安紧张地立刻转过了身,却见连锦定定在那儿,手中举着那竹哨,冲着他扬了扬手,笑得满目明媚。
心头骤然松了口气,继而,是汨汨淌过的暖流,他扯起唇角,露出一个几不可察的笑容。
目送裴宴安回到他自己的房中,连锦关上房门,继续收拾随身之物,并思考下一步的安排。
连锦深知,初入侯府,杨绩父子并没有对她真正放下戒心。眼下不可妄动,以静制动,才是上策。
于是,整理好了行李后,她便开始准备梳洗休息。
只是她刚解下发髻,忽然听闻窗外传来两声异响。那响声突兀又沉闷,并不像是寻常走动发出的。
她心中疑惑,随手将青丝一挽,披了件外衫,便推门出去查看。
院子里半个人影也无。
她寻思那声响似是回廊那方向传来的,便依直觉摸黑寻了几步。
走过拐角,却正撞见杨焕带着两个侍卫提着灯笼巡逻。
“连大夫?”杨焕刚与连锦一照面,下意识就打了声招呼。
走近两步,他才发现她发鬓有些许凌乱,忙身后的两个侍从知会道:“你们到另一边去看看。”
连锦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狼狈,仓促地解释了一句:“方才,我听到门外有个声响,还以为是有什么人经过,所以就出来看看。”
杨焕点了点头,目光耐人寻味:“那连大夫这一路上可有看见什么可疑的人?”
“倒是也没看见什么异常,许是有猫经过,或是……我听错了吧。”连锦左右张望了一下,四下一片寂静,半个人影也无,孤男寡女地面对杨焕,忽然有些无所适从,“天儿也不早了,世子殿下,连翘就先行告退了。”
“等等,连大夫。”
连锦转身刚要走,忽地被杨焕从身后拉住手,惊地她立刻将手从他的掌心抽离出来,后退了两步。
“对不起,我一时心急……”杨焕也像是做错了事一般,匆忙将手收回,把手中提着的灯笼递了过去,“夜间露重,连大夫你不熟悉府里的地形,还是用灯笼照着吧。”
他目光真挚的很,连锦不好拒绝,点了点头,接过灯笼,小声地道了声:“谢谢。”
杨焕见状,便再没有纠缠,径直离去。之前的事,仿佛真是个不经意的失误。
但连锦心中总觉得哪儿不对劲。
她提着灯笼慢慢往回走,脑海中一直反复回忆当时听到的响声,想得太过专注以至于经过回廊时,被一旁矮树丛横生的一截树枝枝丫绊了一下。
她停下脚步,俯下身子仔细观察那枝丫。
杨绩这南平侯府,管的像军营一样严苛,不管是陈设、园艺或是府里下人的规矩,都是一丝不苟的。
匠人又怎会如此粗心,任由行人的回廊,横生出这截树枝却不修剪呢?
连锦顿了顿,思忖着凑近树丛,仔细观察,发现有数根枝条有被折断的痕迹,她将灯笼靠近被折断的树枝,发现几根树枝的截面均有暗红色的血迹,一根枝丫上还勾下了一条竹青色的丝线。
她费了些功夫,将那青色丝线从树枝上取下来,发现那线两头毛糙,像是从衣服上被勾下来的。
难道……方才是有人经过了这儿?可血迹又是怎么回事?
连锦不动声色的将那丝线收了起来,若无其事地回到了房中,却是一夜无眠。
第二天一大早,连锦以府中药材不齐全,要到城中找药为由,与裴宴安一起离开了侯府。
出府的路上,连锦将前一日的发现全数告诉了裴宴安。
“大人,你说,昨天我听到的究竟是什么声音?那些血迹又是从何而来?”
连锦总觉得这事背后,定然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内幕,若是能将这揭开,或许就能找到南平侯府的破绽。自从到了白川城,在这里的所见所闻,一直在干扰着她。
走在街上,目光扫过两旁热闹的商铺和认真营生的百姓,她心中满是感慨:“我一直在想,若此前我们猜测的方向没有错,那件事都是杨绩和赤羽营捣的鬼,但……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善待百姓?这白川城看起来一片祥和,百姓安居乐业。提起杨绩,皆是赞不绝口。他又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