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东官厅大营。
汤昊召集了一众心腹。
尤其是马永和邓伯颜二人。
“具体布置下来了。”
“此次出兵两千,皆由斩配营调动!”
“他们是戴罪之身,需要一份功绩洗刷自身罪孽。”
众将听到这话,都沉默着点了点头。
斩配营包括主将雷雄在内,大部分都是当初追随惠安伯张伟等团营十二侯的亲近心腹。
后张伟之子张镧受人唆使故意在军中闹事,猛将常阔海反倒是因为笨重不敌,在演武台上被其羞辱。
中山侯汤昊闻言勃然大怒,亲自出手宰了张镧,并且与皇帝陛下设局,一举将惠安伯张伟等团营十二侯连根拔起,自此以后团营交由武定侯郭勋负责,而中山侯汤昊得以独掌京军。
雷雄这些罪囚经过了一场血腥选锋,随即被编入斩配营,一直都是戴罪之身,哪怕此刻除夕将至,其余五营将士全都放假了,斩配营却还在值守还在操练。
如果不立下军功,他们这辈子,就难以洗刷这份耻辱。
雷雄跪倒在地上,诚恳开口道:“末将雷雄,多谢侯爷大恩!”
汤昊见状点了点头,出言安抚道:“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安心做事就是!”
随后他看向了马永和邓伯颜二人,沉声道:“此行你们的第一要务,是保证自身安危,必要时候可以与大内氏、足利氏虚与委蛇,本侯给你们这个权利,吹牛也好夸大其词也罢,随便你们怎么扯!”
听到这话,马永和邓伯颜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第二要务,则是想尽办法,挑起倭国的内斗,比如促使大内氏拥立足利义材复辟,反攻倭国京都,只有倭国乱起来了,我们才有借口插手其中,将这弹丸小国卑劣民族摁死在地上!”
听到这话,众将顿时沸腾了。
他们正愁没有机会建功立业呢!
这要是能够一口气灭了整个倭国,那怎么说也算是正儿八经的灭国之功啊!
皇帝陛下开疆拓土,给自身武略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这些将士自然也少不加官进爵!
再者,众人对那倭国一直都没有什么好感。
事实上从洪武年间,倭国不听天朝号令,擅杀大明天使开始,整个大明朝野对这些卑劣倭人都没有好感。
再加上这些年来,从大明立国至今,倭国始终劫掠袭扰大明沿海地区,沿海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那就使得大明对这倭国倭寇更是深恶痛绝了。
如果有机会,彻底踏平这个弹丸小国,没有人会拒绝!
只是汤木喜欢动脑子,他不合时宜地提出了质疑。
“侯爷,那些文臣缙绅会答应吗?”
汤昊闻言笑了笑,镇定自若地开了口。
“放心,他们肯定会答应的!”
“你们此去倭国的第三要务,就是帮助队伍里面那些文臣缙绅,打探到石见银矿的具体消息!”
“只要坐实了石见银矿为真,那我们出兵倭国,就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任何人都阻止不了!”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众人开始议论纷纷,显得很是兴奋。
但汤木却是满脸骇然地看着汤昊,道:“侯爷的意思是……那座石见银矿藏银上亿……是真的?”
听到这话,众将也是顿时愣住了。
藏银上亿?
这他娘地竟然是真的?
“本来就是真的!”
汤昊大笑开口。
“本侯可从来没说过,这是假的啊!”
“只要证实了此事,那些文臣缙绅连同他们背后的各地士绅,绝对会坐不住了!”
“到时候就算本侯不愿意出兵,他们也绝对会逼着本侯出兵,势必要去抢占那座巨型银矿不可!”
“不然,本侯为什么要故意放出这个消息?”
石见银矿,从日本战国时代后期到江户时代前期都是日本最大的银矿山,其产银量在十七世纪占了世界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汤昊就是要用一座倭国的银矿,作为杠杆,撬动大明这些士绅缙绅行动,逼迫他们促使朝廷出兵倭国!
而只要这个口子一旦打开,那么就会带动大明水师和造船行业的发展!
没有战船,你拿什么运银子回来?
没有水师,你拿什么从倭寇手里面抢银子?
以这些大明士绅的贪婪本性,他们绝对拒绝不了白花花银子的诱惑!
“当然,天锡伯颜他们去倭国征战了,你们也不要闲着!”
“都准备准备,开年之后,本侯带你们出去建功立业,先杀些小杂鱼打打牙祭!”
众将闻言一阵欢欣鼓舞,跟着中山侯不用动脑子,只管立功即可,这是他们最乐意见到的局面。
等众将散去之后,汤昊单独留下了马永与邓伯颜二人,再次嘱咐了一些细节,并且提醒他们一有机会就要向大明传递消息,以便汤昊可以根据局势及时做出应对。
不然,他们二人带着两千战兵,隔着汪洋大海身处异域之地,还真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马永和邓伯颜听后眼睛都红了,誓死保证完成任务。
汤昊笑着宽慰了几句,随后就入宫参加廷议。
他倒是想要看看,这些文臣缙绅能选出什么阵容来。
文华殿,君臣齐聚。
这一次老首辅没有废话,直接开口念出了名单。
大明此次派遣出使倭国的使团,共计九十七人,再加上行人司近百名官员,那就是差不多快两百人了。
大明朝廷专门设有行人司,以取《周礼秋官》:“邦有宾客,则与行人送逆之”中之“行人”之名,行拄节奉使之事。
行人司置“司正”及左右“司副”,下有“行人”若干,皆以进士充任,故官位品秩为正八品以上。
行人专掌传旨、册封等事,凡颁行诏敕、册封宗室、抚谕四方、征聘贤才,及赏赐、慰问、赈济、军务、祭祀等诸事,皆归其掌握。
此外皇上的圣旨亦由行人携带,至时予以宣读。
在京官中,行人的官阶虽然不算高,但能常陪同于皇帝身侧,执皇上圣旨,传帝王旨意,声望甚高,升转极快,初中进士之人,皆以任此职为荣。
只是这个规模,饶是小皇帝看了,那也是懵逼了半天。
而汤昊也不得不承认,这些文臣缙绅真是大手笔,为了银子连他妈的脸都不要了!
正常一个出使他国的大明使团,正使一人副使一人,最多加上一些随行官员但也不会超过十人,然后就是行人司官员二十余人,总体人数确保在五十人以下。() ()
现在倒是好了,因为一座藏银上亿的石见银矿,大明天团规模直接扩张到了近两百人!
不要以为人家是去观光旅游的,那只是其中之一,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去核实查证石见银矿的消息是否属实。
而这快两百人的使团队伍,几乎包含了大明士绅缙绅各方势力,毕竟这么重要的事情,那肯定得派自己人过去,心里面才踏实。
汤昊忍不住笑了起来,他脑海中浮现出了一抹画面,就是大内义兴欢天喜地地迎接大明来使,结果发现真正的战兵只有两千,此外全他妈是些混吃混喝的猪猡,可想而知这个大内氏的枭雄家主会是什么表情了。
不过,这关他汤昊屁事,反正又不用他花钱养着这些使团队伍。
而刘健拟定的大明正使,则是礼部右侍郎谢铎。
这谢铎是天顺八年的进士,经术湛深,文章大家,是出了名的大儒名士。
他于弘治四年被擢为礼部右侍郎,兼管国子监祭酒事,桃李满天下,门生故旧遍布朝野。
饶是汤昊都没有想到,缙绅士绅竟然会做到这种地步,直接派遣出一名大儒名士充当大明正使,出使倭国这弹丸小国。
嘿,多新鲜啊!
真是连脸都不要了!
这谢铎身为四朝元老,年龄也差不多六七十岁了,们是真不怕人家晕船、水土不服什么的,直接客死异乡或是死在茫茫大海上面!
朱厚照也有些犹豫,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元辅,谢侍郎年事已高,让他出海前往倭国,这是不是有些……不合适吧?”
刘健面无表情,沉声道:“陛下明鉴,我大明此行是为调停倭国内斗,救倭国子民于水火,那这正使非国朝重臣不可!”
“而谢侍郎乃是四朝元老,亦是大儒名士,论及资历威望,他是最佳的人选,若是太过年轻之人,恐会失了我大明威仪!”
事实上,这个谢铎,正是文臣缙绅各方势力挑选出来的唯一人选。
因为谢铎从不参与任何朝堂争斗,安安心心地教书育人做学问,是个纯粹的文人!
如此一来,他就没有任何私心,不会隐瞒倭国一切消息。
再者谢铎志趣高洁不慕名利,日常生活用度,都是自己在家里种菜自给自足,可谓是真正的正人君子。
这样的人,不正好是去倭国查清银矿一事的最佳人选吗?
老是老了点,但是人老成精嘛!
朱厚照都快要被气笑了,也难得跟这些家伙多费口水,直接点头同意了此事。
“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办吧!”
“应倭国正使足利义维之请,我大明派遣使团前往倭国调停倭国内斗,正使礼部右侍郎谢铎,副使京营提督太监魏彬,另京营参将马永、邓伯颜率两千将士同行!”
果不其然,正如汤昊预料的这般,此次使团出海队伍,同样是宦官阉人――文臣缙绅――武将勋贵这三方势力。
只是汤昊没有想到,小皇帝竟然把魏彬给派了出去,这是同样对那石见银矿心动了吗?
汤昊摸着下巴笑了笑,充满了戏谑。
有野心好啊,这才是好事!
没有野心的皇帝,就是扶不起来的阿斗!
自此,此事彻底敲定。
而中山侯汤昊则是再次开始了他的表演。
“陛下,鉴于我大明使团出行,而沿海一带倭寇日益猖獗,为防这些倭寇袭扰船队,影响国朝大计,臣请出兵前往山东备倭都司,肃清沿海倭寇,确保大明使团可以安全出行!”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这个中山侯,竟然想要出兵剿倭寇!
难怪他先前会极力促成此事,原来是在这儿等着呢!
刘健和马文升面面相觑,一时间都有些沉默。
他们还等着这对君臣放大招呢,结果就是带兵去剿倭寇?
似乎……好像……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啊!
这汤昊要是离京了,那他就没有时间精力搞事情了。
倭寇也不是那么容易剿的,不然为何大明开国至今都受到倭寇袭扰,始终不绝?
人家是坐船来的,烧杀劫掠一番后掉头就跑,一头钻进那茫茫大海里面,你汤昊上哪儿找去?
也就是说,这汤昊出去剿倭寇,极有可能一去就是个两三年,这么看起来的话,似乎反而对文臣缙绅十分有利!
只要汤昊不在朝堂搞事情,不强行推什么新政,不对六部百司动刀子,那这就是最好的结果!
至于带兵出去剿倭寇,你爱剿剿去吧!
一时间,群臣议论纷纷,但是竟没有一人出言反对。
只是刘健提了一句,试探性地问道:“不知汤侯准备带兵几何?”
“这沿海自有备倭军与卫所,汤侯真要去剿倭的话,不必带上新军吧?”
“若是新军出动,那这京师安危,何人负责?”
轻飘飘几句话,就限定死了出兵人数。
你要出去剿倭,那可以啊,但是别想带走太多兵马。
“元辅大人,卫所糜烂,大司马先前已经说过了!”
“指望着这些卫所军士剿倭,他们要是真有这个能力,那倭寇之患也不会日益严重了!”
汤昊轻笑道:“本侯也不要多了,一万兵马足矣,元辅大人以为呢?”
一万大军?
这个数量,确实不多!
只是不知道为何,刘健看着汤昊脸上的笑容,心里面生出了强烈的不安。
他总觉得,这位中山侯,又在谋划着什么阴谋!
不过不等他多想,小皇帝直接就拍板了。
“昔年太祖高皇帝命东瓯王汤和前往沿海之地,一手打造了备倭体系,今倭寇之患日益猖獗,好在朕还有中山侯汤昊!”
“而中山侯也恰巧是东瓯王后裔,流传出去不失为一桩佳话!”
朱厚照笑道:“就这么定了吧,敕封中山侯汤昊为平倭大将军,赐便宜行事、节制地方军马之权,专职肃清沿海倭寇一事!”
话听到这儿,刘健终于意识到了哪里不对劲了!
便宜行事!
节制地方军马之权!
你他娘地这是出去剿倭吗?
这个天杀的中山侯,他不会是想对江南士绅动手吧?
迎着刘健那充满质疑的目光,汤昊只是和煦地笑了笑,随后跪地接旨。
“臣汤昊,领旨!”
东官厅大营。
汤昊召集了一众心腹。
尤其是马永和邓伯颜二人。
“具体布置下来了。”
“此次出兵两千,皆由斩配营调动!”
“他们是戴罪之身,需要一份功绩洗刷自身罪孽。”
众将听到这话,都沉默着点了点头。
斩配营包括主将雷雄在内,大部分都是当初追随惠安伯张伟等团营十二侯的亲近心腹。
后张伟之子张镧受人唆使故意在军中闹事,猛将常阔海反倒是因为笨重不敌,在演武台上被其羞辱。
中山侯汤昊闻言勃然大怒,亲自出手宰了张镧,并且与皇帝陛下设局,一举将惠安伯张伟等团营十二侯连根拔起,自此以后团营交由武定侯郭勋负责,而中山侯汤昊得以独掌京军。
雷雄这些罪囚经过了一场血腥选锋,随即被编入斩配营,一直都是戴罪之身,哪怕此刻除夕将至,其余五营将士全都放假了,斩配营却还在值守还在操练。
如果不立下军功,他们这辈子,就难以洗刷这份耻辱。
雷雄跪倒在地上,诚恳开口道:“末将雷雄,多谢侯爷大恩!”
汤昊见状点了点头,出言安抚道:“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安心做事就是!”
随后他看向了马永和邓伯颜二人,沉声道:“此行你们的第一要务,是保证自身安危,必要时候可以与大内氏、足利氏虚与委蛇,本侯给你们这个权利,吹牛也好夸大其词也罢,随便你们怎么扯!”
听到这话,马永和邓伯颜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第二要务,则是想尽办法,挑起倭国的内斗,比如促使大内氏拥立足利义材复辟,反攻倭国京都,只有倭国乱起来了,我们才有借口插手其中,将这弹丸小国卑劣民族摁死在地上!”
听到这话,众将顿时沸腾了。
他们正愁没有机会建功立业呢!
这要是能够一口气灭了整个倭国,那怎么说也算是正儿八经的灭国之功啊!
皇帝陛下开疆拓土,给自身武略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这些将士自然也少不加官进爵!
再者,众人对那倭国一直都没有什么好感。
事实上从洪武年间,倭国不听天朝号令,擅杀大明天使开始,整个大明朝野对这些卑劣倭人都没有好感。
再加上这些年来,从大明立国至今,倭国始终劫掠袭扰大明沿海地区,沿海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那就使得大明对这倭国倭寇更是深恶痛绝了。
如果有机会,彻底踏平这个弹丸小国,没有人会拒绝!
只是汤木喜欢动脑子,他不合时宜地提出了质疑。
“侯爷,那些文臣缙绅会答应吗?”
汤昊闻言笑了笑,镇定自若地开了口。
“放心,他们肯定会答应的!”
“你们此去倭国的第三要务,就是帮助队伍里面那些文臣缙绅,打探到石见银矿的具体消息!”
“只要坐实了石见银矿为真,那我们出兵倭国,就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任何人都阻止不了!”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众人开始议论纷纷,显得很是兴奋。
但汤木却是满脸骇然地看着汤昊,道:“侯爷的意思是……那座石见银矿藏银上亿……是真的?”
听到这话,众将也是顿时愣住了。
藏银上亿?
这他娘地竟然是真的?
“本来就是真的!”
汤昊大笑开口。
“本侯可从来没说过,这是假的啊!”
“只要证实了此事,那些文臣缙绅连同他们背后的各地士绅,绝对会坐不住了!”
“到时候就算本侯不愿意出兵,他们也绝对会逼着本侯出兵,势必要去抢占那座巨型银矿不可!”
“不然,本侯为什么要故意放出这个消息?”
石见银矿,从日本战国时代后期到江户时代前期都是日本最大的银矿山,其产银量在十七世纪占了世界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汤昊就是要用一座倭国的银矿,作为杠杆,撬动大明这些士绅缙绅行动,逼迫他们促使朝廷出兵倭国!
而只要这个口子一旦打开,那么就会带动大明水师和造船行业的发展!
没有战船,你拿什么运银子回来?
没有水师,你拿什么从倭寇手里面抢银子?
以这些大明士绅的贪婪本性,他们绝对拒绝不了白花花银子的诱惑!
“当然,天锡伯颜他们去倭国征战了,你们也不要闲着!”
“都准备准备,开年之后,本侯带你们出去建功立业,先杀些小杂鱼打打牙祭!”
众将闻言一阵欢欣鼓舞,跟着中山侯不用动脑子,只管立功即可,这是他们最乐意见到的局面。
等众将散去之后,汤昊单独留下了马永与邓伯颜二人,再次嘱咐了一些细节,并且提醒他们一有机会就要向大明传递消息,以便汤昊可以根据局势及时做出应对。
不然,他们二人带着两千战兵,隔着汪洋大海身处异域之地,还真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马永和邓伯颜听后眼睛都红了,誓死保证完成任务。
汤昊笑着宽慰了几句,随后就入宫参加廷议。
他倒是想要看看,这些文臣缙绅能选出什么阵容来。
文华殿,君臣齐聚。
这一次老首辅没有废话,直接开口念出了名单。
大明此次派遣出使倭国的使团,共计九十七人,再加上行人司近百名官员,那就是差不多快两百人了。
大明朝廷专门设有行人司,以取《周礼秋官》:“邦有宾客,则与行人送逆之”中之“行人”之名,行拄节奉使之事。
行人司置“司正”及左右“司副”,下有“行人”若干,皆以进士充任,故官位品秩为正八品以上。
行人专掌传旨、册封等事,凡颁行诏敕、册封宗室、抚谕四方、征聘贤才,及赏赐、慰问、赈济、军务、祭祀等诸事,皆归其掌握。
此外皇上的圣旨亦由行人携带,至时予以宣读。
在京官中,行人的官阶虽然不算高,但能常陪同于皇帝身侧,执皇上圣旨,传帝王旨意,声望甚高,升转极快,初中进士之人,皆以任此职为荣。
只是这个规模,饶是小皇帝看了,那也是懵逼了半天。
而汤昊也不得不承认,这些文臣缙绅真是大手笔,为了银子连他妈的脸都不要了!
正常一个出使他国的大明使团,正使一人副使一人,最多加上一些随行官员但也不会超过十人,然后就是行人司官员二十余人,总体人数确保在五十人以下。() ()
现在倒是好了,因为一座藏银上亿的石见银矿,大明天团规模直接扩张到了近两百人!
不要以为人家是去观光旅游的,那只是其中之一,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去核实查证石见银矿的消息是否属实。
而这快两百人的使团队伍,几乎包含了大明士绅缙绅各方势力,毕竟这么重要的事情,那肯定得派自己人过去,心里面才踏实。
汤昊忍不住笑了起来,他脑海中浮现出了一抹画面,就是大内义兴欢天喜地地迎接大明来使,结果发现真正的战兵只有两千,此外全他妈是些混吃混喝的猪猡,可想而知这个大内氏的枭雄家主会是什么表情了。
不过,这关他汤昊屁事,反正又不用他花钱养着这些使团队伍。
而刘健拟定的大明正使,则是礼部右侍郎谢铎。
这谢铎是天顺八年的进士,经术湛深,文章大家,是出了名的大儒名士。
他于弘治四年被擢为礼部右侍郎,兼管国子监祭酒事,桃李满天下,门生故旧遍布朝野。
饶是汤昊都没有想到,缙绅士绅竟然会做到这种地步,直接派遣出一名大儒名士充当大明正使,出使倭国这弹丸小国。
嘿,多新鲜啊!
真是连脸都不要了!
这谢铎身为四朝元老,年龄也差不多六七十岁了,们是真不怕人家晕船、水土不服什么的,直接客死异乡或是死在茫茫大海上面!
朱厚照也有些犹豫,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元辅,谢侍郎年事已高,让他出海前往倭国,这是不是有些……不合适吧?”
刘健面无表情,沉声道:“陛下明鉴,我大明此行是为调停倭国内斗,救倭国子民于水火,那这正使非国朝重臣不可!”
“而谢侍郎乃是四朝元老,亦是大儒名士,论及资历威望,他是最佳的人选,若是太过年轻之人,恐会失了我大明威仪!”
事实上,这个谢铎,正是文臣缙绅各方势力挑选出来的唯一人选。
因为谢铎从不参与任何朝堂争斗,安安心心地教书育人做学问,是个纯粹的文人!
如此一来,他就没有任何私心,不会隐瞒倭国一切消息。
再者谢铎志趣高洁不慕名利,日常生活用度,都是自己在家里种菜自给自足,可谓是真正的正人君子。
这样的人,不正好是去倭国查清银矿一事的最佳人选吗?
老是老了点,但是人老成精嘛!
朱厚照都快要被气笑了,也难得跟这些家伙多费口水,直接点头同意了此事。
“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办吧!”
“应倭国正使足利义维之请,我大明派遣使团前往倭国调停倭国内斗,正使礼部右侍郎谢铎,副使京营提督太监魏彬,另京营参将马永、邓伯颜率两千将士同行!”
果不其然,正如汤昊预料的这般,此次使团出海队伍,同样是宦官阉人――文臣缙绅――武将勋贵这三方势力。
只是汤昊没有想到,小皇帝竟然把魏彬给派了出去,这是同样对那石见银矿心动了吗?
汤昊摸着下巴笑了笑,充满了戏谑。
有野心好啊,这才是好事!
没有野心的皇帝,就是扶不起来的阿斗!
自此,此事彻底敲定。
而中山侯汤昊则是再次开始了他的表演。
“陛下,鉴于我大明使团出行,而沿海一带倭寇日益猖獗,为防这些倭寇袭扰船队,影响国朝大计,臣请出兵前往山东备倭都司,肃清沿海倭寇,确保大明使团可以安全出行!”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这个中山侯,竟然想要出兵剿倭寇!
难怪他先前会极力促成此事,原来是在这儿等着呢!
刘健和马文升面面相觑,一时间都有些沉默。
他们还等着这对君臣放大招呢,结果就是带兵去剿倭寇?
似乎……好像……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啊!
这汤昊要是离京了,那他就没有时间精力搞事情了。
倭寇也不是那么容易剿的,不然为何大明开国至今都受到倭寇袭扰,始终不绝?
人家是坐船来的,烧杀劫掠一番后掉头就跑,一头钻进那茫茫大海里面,你汤昊上哪儿找去?
也就是说,这汤昊出去剿倭寇,极有可能一去就是个两三年,这么看起来的话,似乎反而对文臣缙绅十分有利!
只要汤昊不在朝堂搞事情,不强行推什么新政,不对六部百司动刀子,那这就是最好的结果!
至于带兵出去剿倭寇,你爱剿剿去吧!
一时间,群臣议论纷纷,但是竟没有一人出言反对。
只是刘健提了一句,试探性地问道:“不知汤侯准备带兵几何?”
“这沿海自有备倭军与卫所,汤侯真要去剿倭的话,不必带上新军吧?”
“若是新军出动,那这京师安危,何人负责?”
轻飘飘几句话,就限定死了出兵人数。
你要出去剿倭,那可以啊,但是别想带走太多兵马。
“元辅大人,卫所糜烂,大司马先前已经说过了!”
“指望着这些卫所军士剿倭,他们要是真有这个能力,那倭寇之患也不会日益严重了!”
汤昊轻笑道:“本侯也不要多了,一万兵马足矣,元辅大人以为呢?”
一万大军?
这个数量,确实不多!
只是不知道为何,刘健看着汤昊脸上的笑容,心里面生出了强烈的不安。
他总觉得,这位中山侯,又在谋划着什么阴谋!
不过不等他多想,小皇帝直接就拍板了。
“昔年太祖高皇帝命东瓯王汤和前往沿海之地,一手打造了备倭体系,今倭寇之患日益猖獗,好在朕还有中山侯汤昊!”
“而中山侯也恰巧是东瓯王后裔,流传出去不失为一桩佳话!”
朱厚照笑道:“就这么定了吧,敕封中山侯汤昊为平倭大将军,赐便宜行事、节制地方军马之权,专职肃清沿海倭寇一事!”
话听到这儿,刘健终于意识到了哪里不对劲了!
便宜行事!
节制地方军马之权!
你他娘地这是出去剿倭吗?
这个天杀的中山侯,他不会是想对江南士绅动手吧?
迎着刘健那充满质疑的目光,汤昊只是和煦地笑了笑,随后跪地接旨。
“臣汤昊,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