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舒妤今年的生辰是在宫里过的。
她被册封为公主,享受公主的待遇,与福安平起平坐,甚至太子也对她客客气气的,觥筹交错间,宋舒妤面上牵着笑,端庄得体地接受了北疆使臣的打量。
生辰宴上请了几乎整个长安排得上名的世家贵族,众朝臣齐齐向福德公主送上生辰祝福。
今年的宋舒妤已经二十三岁了。
众人像是知道她的命运般,从不敢问她的姻缘。
自她进入长安成为质子的那一刻起,她的美貌与才华就注定只能被欣赏。没有哪家郎君敢将这位前朝嫡出的血脉娶回去。
夜宴转移到荷花湖畔继续,帝后已经退宴,朝臣也接二连三地告辞,晚宴上留下的多是年轻的世家子弟,因少了皇帝和家中长辈的威压整个场子的都欢快轻松起来,歌舞升平,丝竹悦耳。
有眼力见的朝臣们都知道陛下想将福德公主送去和亲,而夜宴中多是年轻气盛、被家中长辈保护着长大的少年郎君,少年们对国事不感兴趣,反倒一直好奇楚家郎君与福德公主的绯闻,今夜两位主人公都在宴上,自免不得有好事者上前询问的。甚至连楚辞云对宋舒妤平常普通的敬酒都备受他们关注。
自楚辞云在青楼抱走一女妓的消息传出,他们便多拿狎.妓这件事取笑他。
楚辞云又一惯地好脾气,他们提起这件事他也不恼,只是他不喜欢与这些言语轻浮的人说笑。他身为御史,监察百官,御史台的记事官小到藏于市井,大到跟在宫里贵人身边,长安大大小小的事只有他不想知道,没有他不知道的。
这些少年郎涉世未深,不知道得罪这个算不得真正君子的御史有多可怕。
楚辞云状似不经意地点出少年的一二丑事,少年郎们一时怔愣,羞怯万分,又生怕被他人知晓,传到父辈耳中,便连忙道歉离开。
靠着湖畔的席位上,楚辞云应付完楚家本家和旁系的几位郎君,颇为疲倦地揉了揉太阳穴,他随意地扶额远眺,见荷花开得朵朵粉嫩,荷叶青绿连枝,满池粉碧,风起涟漪。
晚风散了他几分烦热。
他眸中有几分醉,看着莲蓬上的娇润花瓣,不知想到什么,被酒液滋润得光华的薄唇缓缓牵起一分笑。
酒宴仍在继续,因为沾了宋舒妤光的缘故仍不时有一两个郎君来寻他敬酒,他余光瞥到又一人向他走来,本想起身离开,却听到那人叫住自己:“楚御史!”
楚辞云转身的姿势只好作罢,他脸上现出笑意,目光落在这位有点面生的郎君身上。
这位郎君自我介绍:“不才弘农杨氏杨左钦,见过楚御史。”
他这番介绍完楚辞云才有点印象,他拱手附和:“幸会。”
这人应是今年进长安考进士的,太学里颇有名气。
杨左钦道:“久闻御史大名,不知鄙人可否请教楚御史一个学问?”
楚辞云:“请教说不上,楚某才疏学浅,且看看能不能帮杨郎君解答一二。”
杨左钦点头:“俗话说君子论心不论迹,小人论迹不论心,可鄙人觉得一个真君子若是不顾其言行是否合礼,那他又怎担得起君子之称呢?”
楚辞云听完点头:“魏晋时期的风流人士,如七步成诗的天才曹植,便是论心不论迹的人物,在那群风流贤士看来真君子是不必在乎世俗眼光的,他们凭心而动,任性而为,自觉达到了君子的高度,可凭借世俗的眼光来看,他们的行为却又是超脱礼法,惊世骇俗。”
“私以为,一个人担不担得起君子之称,还要先看他想担的是世人眼中的君子,还是自己心中的君子。”
楚辞云眨了眨眸,忽而问:“杨郎君想做如何的君子?”
杨左钦笑了笑:“世人眼中的君子即吾心中的君子。”
楚辞云扬眉,拱手:“斯有远志,来日可期。”
杨左钦回道:“鄙人以为楚御史是论心不论迹之人。”
楚辞云一笑:“哦?”
杨左钦:“君子好色而不淫,楚御史青楼寻欢一事倒是传得沸沸扬扬。”
楚辞云一愣,眸中闪过一丝无奈和戏谑。原又是一位来挑刺儿的。
这刺儿挑得颇有水准,楚辞云笑回道:“佳人在侧,红袖添香,想是您这位真君子远远体会不到的了。”
杨左钦闻言一怒,“你!”
楚辞云摆手:“罢了罢了,杨郎真君子,来点评我这风流人的是非又有何不妥。”
君子不问风流,楚辞云话里嘲讽,听得杨左钦眉毛一竖,他抬臂扬袖,似是要将手中的酒杯砸向楚辞云。
楚辞云淡淡瞥他一眼,拱手:“只是在下不胜酒力,要去消散消散,就在此做辞罢。”
说罢也不理他,就带着慕风离开了。
—
荷花池上宫灯一片,光华灿灿,楚辞云在曲曲悠悠的小道上闲逛着。
他想着宋舒妤的事。
他们少年时是好相处的。父亲吩咐他要多照顾郡主,楚辞云自小心思细腻善良,对这位孤身来到长安的郡主多有怜悯,便好心地帮她认识长安的关系,帮她融入长安的世家圈子,闲时交流琴曲书画,诗词歌赋,倒也不能怪长安兴起他们青梅竹马的流言。
只是兴武十七年时为救纪堇一性命,楚辞云欠下她一个人情。
宋舒妤便把这人情算计成他们之间的绯闻轶事,美名其曰帮她挡下那些烂桃花。
楚辞云心不在情爱,不在意这些,便由她去了。
如今他倒是要感慨宋舒妤的先见之明。
和亲一事牵扯过来,长公主既然与康王合作,自然不会让女儿嫁去那么远的地方。
如此免不了一场风波。
—
楚辞云漫天无边地想着事,忽然听到身后又有人喊他。
听声音还挺耳熟。
楚辞云转身一看,果然又是刚才那个杨左钦。
他牵了牵唇,眼尾微微上扬,看戏姿态。
杨左钦臭着一张脸,端着一壶酒过来,他不情不愿地走进,极不妥当地朝楚辞云行了个礼,“楚御史,刚才......”
他顿了顿,脸上眉毛都快皱得连在一起。
楚辞云挑眉。
杨左钦头低的更低,颇有壮士就义般的气势,一鼓作气震声道:“刚才多有得罪!御史您大人有大量,还请原谅我刚才的话!”
楚辞云笑:“你刚才说了什么吗?”
杨左钦:“我,我不该拿您的事取笑!”
楚辞云长吟一声,“哦——这样,”
他远远向亭中宴会望了一眼,果然见到杨家长辈正看着他们。
他唇边牵起笑,“阁下身不由心,表里不一,可不是君子做派,又非真心诚意,要我如何原谅?”
楚辞云心善,同时也心硬。
他骨子里仍是少年气性,最不喜这种没骨气的人。
教训教训也好。
他说完转身就走,潇洒利落。
可杨左钦不让,欲扑上前阻他,却被慕风及时拦住身形,杨左钦哭丧着脸,“楚御史,楚御史您就原谅我吧,我在家中庶出,能留给我的资源本就不多,如今因为您,我怕是无甚前途......”
他的话听得慕风都止不住皱眉,喝道:“分明是你来招惹我家郎君!”
楚辞云同样沉下脸。
但他看了眼宴会中刚才杨家长辈站着的位置,如今已空无一人,他叹了口气,温声:“杨郎君,我们本就无冤无仇,谈不上原谅不原谅之说,楚某希冀郎君能凭借才能在朝堂崭露头角,只希望郎君日后修身养性,戒骄戒躁,敢作敢当。”
这话便是在官场上不会与他计较的意思了。
杨左钦闻言抬眸,瞪大的眼睛满是不信,随后又转为感激,他立刻从身后婢女的托盘中取来酒杯,“楚御史心胸宽广,大人不记小人过,您今日之话左钦定谨记在心,左钦敬您一杯!”
说完他一饮而尽。
又取来一个杯子,侍女倒满酒,杨左钦恭敬地举到楚辞云面前,“还望御史赏脸。”
楚辞云接敬酒也是看人的,尤其是最近局势不定,他更是小心翼翼,不过这位杨郎他也不熟识,只道这位少年太过年轻气盛,却又谨慎卑微,他弯了弯眸,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这次便算了。”
“下不为例。”
杨左钦连声道是。
—
宴会那边,宋舒妤一曲《阳春白雪》音落,场下瞬间掌声雷鸣,她起身道谢,回到席位时福安扑了过来抱她,“姐姐真的好厉害!”
宋舒妤与她挨靠着坐,说笑道:“妹妹才是天资聪颖,再多练些时日指定比我弹得妙。”
福安公主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脑袋,撅着唇:“姐姐才气名扬长安,哪是珺宁能比的?”
珺宁是福安公主的闺名。
宋舒妤眉眼弯弯,“我可比你年长好多。”
福安抱着她胳膊憨憨一笑,她今日才解了禁制得以出来玩,一股子怨气早就被宴会的热闹冲散。
她嬉笑:“姐姐可有与楚家的商量婚事?”
宋舒妤脸色一僵,“妹妹莫不是讽我罢。”
她要被送去和亲的消息虽然还没传出来,但是明眼人都应该知道了。
先来说说宋舒妤原本的筹谋,第一步断了福安对楚辞云的爱慕之心,接下来让福安对她生出怜惜之心,最后在北疆使臣到来时告知福安和亲一事,暗中怂恿她主动去和亲,却功败垂成,败于陛下的爱女之心。
宋舒妤怎么也想不到这位弑父杀兄的皇帝能对妻女爱惜到如此地步。
宋舒妤只觉嘲讽。
福安见她脸色不好,忙道:“没有没有,”她叹了一口气,“姐姐,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宋舒妤心里对他们父女厌恶得紧,她心里冷笑道,反正又不是你出嫁,自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但面上又仍保持着一副好脾气,她拍了拍福安的手,神情我见犹怜,“我也是一时心急口快,妹妹不要放在心上。至于楚郎......”她停顿一会儿,“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我本就不该有什么盼头的。”
“妹妹既有和亲的勇气,我又怎能因为个人私欲,耽搁了国家大事。”
“妹妹,我已决定承担起我的责任,出嫁北疆了。”
福安听了心里五味杂陈,这本该是她的责任,但她没有开口说什么。毕竟以她天生的立场再说些什么,她怕宋舒妤听了会误解成另一种意思。
福安低低一声好,便起身回到自己位置上吃喝起来。不论如何,她才是至高无上真正的公主,本就无需在意他人感受。
福安走后,宋舒妤身边一个婢女上前盛来一杯酒,婢女恭敬:“殿下,这是康王的祝酒。”
宋舒妤缓缓瞥向对侧身姿慵懒、笑容随意的紫服男人,轻轻颔首,“多谢了。”
便是一饮而尽。
却未注意到梁北乾后面站着的苏长宇的眼神暗示。
苏长宇见对面的公主殿下将酒饮尽,后背渗出了一身冷汗。
她被册封为公主,享受公主的待遇,与福安平起平坐,甚至太子也对她客客气气的,觥筹交错间,宋舒妤面上牵着笑,端庄得体地接受了北疆使臣的打量。
生辰宴上请了几乎整个长安排得上名的世家贵族,众朝臣齐齐向福德公主送上生辰祝福。
今年的宋舒妤已经二十三岁了。
众人像是知道她的命运般,从不敢问她的姻缘。
自她进入长安成为质子的那一刻起,她的美貌与才华就注定只能被欣赏。没有哪家郎君敢将这位前朝嫡出的血脉娶回去。
夜宴转移到荷花湖畔继续,帝后已经退宴,朝臣也接二连三地告辞,晚宴上留下的多是年轻的世家子弟,因少了皇帝和家中长辈的威压整个场子的都欢快轻松起来,歌舞升平,丝竹悦耳。
有眼力见的朝臣们都知道陛下想将福德公主送去和亲,而夜宴中多是年轻气盛、被家中长辈保护着长大的少年郎君,少年们对国事不感兴趣,反倒一直好奇楚家郎君与福德公主的绯闻,今夜两位主人公都在宴上,自免不得有好事者上前询问的。甚至连楚辞云对宋舒妤平常普通的敬酒都备受他们关注。
自楚辞云在青楼抱走一女妓的消息传出,他们便多拿狎.妓这件事取笑他。
楚辞云又一惯地好脾气,他们提起这件事他也不恼,只是他不喜欢与这些言语轻浮的人说笑。他身为御史,监察百官,御史台的记事官小到藏于市井,大到跟在宫里贵人身边,长安大大小小的事只有他不想知道,没有他不知道的。
这些少年郎涉世未深,不知道得罪这个算不得真正君子的御史有多可怕。
楚辞云状似不经意地点出少年的一二丑事,少年郎们一时怔愣,羞怯万分,又生怕被他人知晓,传到父辈耳中,便连忙道歉离开。
靠着湖畔的席位上,楚辞云应付完楚家本家和旁系的几位郎君,颇为疲倦地揉了揉太阳穴,他随意地扶额远眺,见荷花开得朵朵粉嫩,荷叶青绿连枝,满池粉碧,风起涟漪。
晚风散了他几分烦热。
他眸中有几分醉,看着莲蓬上的娇润花瓣,不知想到什么,被酒液滋润得光华的薄唇缓缓牵起一分笑。
酒宴仍在继续,因为沾了宋舒妤光的缘故仍不时有一两个郎君来寻他敬酒,他余光瞥到又一人向他走来,本想起身离开,却听到那人叫住自己:“楚御史!”
楚辞云转身的姿势只好作罢,他脸上现出笑意,目光落在这位有点面生的郎君身上。
这位郎君自我介绍:“不才弘农杨氏杨左钦,见过楚御史。”
他这番介绍完楚辞云才有点印象,他拱手附和:“幸会。”
这人应是今年进长安考进士的,太学里颇有名气。
杨左钦道:“久闻御史大名,不知鄙人可否请教楚御史一个学问?”
楚辞云:“请教说不上,楚某才疏学浅,且看看能不能帮杨郎君解答一二。”
杨左钦点头:“俗话说君子论心不论迹,小人论迹不论心,可鄙人觉得一个真君子若是不顾其言行是否合礼,那他又怎担得起君子之称呢?”
楚辞云听完点头:“魏晋时期的风流人士,如七步成诗的天才曹植,便是论心不论迹的人物,在那群风流贤士看来真君子是不必在乎世俗眼光的,他们凭心而动,任性而为,自觉达到了君子的高度,可凭借世俗的眼光来看,他们的行为却又是超脱礼法,惊世骇俗。”
“私以为,一个人担不担得起君子之称,还要先看他想担的是世人眼中的君子,还是自己心中的君子。”
楚辞云眨了眨眸,忽而问:“杨郎君想做如何的君子?”
杨左钦笑了笑:“世人眼中的君子即吾心中的君子。”
楚辞云扬眉,拱手:“斯有远志,来日可期。”
杨左钦回道:“鄙人以为楚御史是论心不论迹之人。”
楚辞云一笑:“哦?”
杨左钦:“君子好色而不淫,楚御史青楼寻欢一事倒是传得沸沸扬扬。”
楚辞云一愣,眸中闪过一丝无奈和戏谑。原又是一位来挑刺儿的。
这刺儿挑得颇有水准,楚辞云笑回道:“佳人在侧,红袖添香,想是您这位真君子远远体会不到的了。”
杨左钦闻言一怒,“你!”
楚辞云摆手:“罢了罢了,杨郎真君子,来点评我这风流人的是非又有何不妥。”
君子不问风流,楚辞云话里嘲讽,听得杨左钦眉毛一竖,他抬臂扬袖,似是要将手中的酒杯砸向楚辞云。
楚辞云淡淡瞥他一眼,拱手:“只是在下不胜酒力,要去消散消散,就在此做辞罢。”
说罢也不理他,就带着慕风离开了。
—
荷花池上宫灯一片,光华灿灿,楚辞云在曲曲悠悠的小道上闲逛着。
他想着宋舒妤的事。
他们少年时是好相处的。父亲吩咐他要多照顾郡主,楚辞云自小心思细腻善良,对这位孤身来到长安的郡主多有怜悯,便好心地帮她认识长安的关系,帮她融入长安的世家圈子,闲时交流琴曲书画,诗词歌赋,倒也不能怪长安兴起他们青梅竹马的流言。
只是兴武十七年时为救纪堇一性命,楚辞云欠下她一个人情。
宋舒妤便把这人情算计成他们之间的绯闻轶事,美名其曰帮她挡下那些烂桃花。
楚辞云心不在情爱,不在意这些,便由她去了。
如今他倒是要感慨宋舒妤的先见之明。
和亲一事牵扯过来,长公主既然与康王合作,自然不会让女儿嫁去那么远的地方。
如此免不了一场风波。
—
楚辞云漫天无边地想着事,忽然听到身后又有人喊他。
听声音还挺耳熟。
楚辞云转身一看,果然又是刚才那个杨左钦。
他牵了牵唇,眼尾微微上扬,看戏姿态。
杨左钦臭着一张脸,端着一壶酒过来,他不情不愿地走进,极不妥当地朝楚辞云行了个礼,“楚御史,刚才......”
他顿了顿,脸上眉毛都快皱得连在一起。
楚辞云挑眉。
杨左钦头低的更低,颇有壮士就义般的气势,一鼓作气震声道:“刚才多有得罪!御史您大人有大量,还请原谅我刚才的话!”
楚辞云笑:“你刚才说了什么吗?”
杨左钦:“我,我不该拿您的事取笑!”
楚辞云长吟一声,“哦——这样,”
他远远向亭中宴会望了一眼,果然见到杨家长辈正看着他们。
他唇边牵起笑,“阁下身不由心,表里不一,可不是君子做派,又非真心诚意,要我如何原谅?”
楚辞云心善,同时也心硬。
他骨子里仍是少年气性,最不喜这种没骨气的人。
教训教训也好。
他说完转身就走,潇洒利落。
可杨左钦不让,欲扑上前阻他,却被慕风及时拦住身形,杨左钦哭丧着脸,“楚御史,楚御史您就原谅我吧,我在家中庶出,能留给我的资源本就不多,如今因为您,我怕是无甚前途......”
他的话听得慕风都止不住皱眉,喝道:“分明是你来招惹我家郎君!”
楚辞云同样沉下脸。
但他看了眼宴会中刚才杨家长辈站着的位置,如今已空无一人,他叹了口气,温声:“杨郎君,我们本就无冤无仇,谈不上原谅不原谅之说,楚某希冀郎君能凭借才能在朝堂崭露头角,只希望郎君日后修身养性,戒骄戒躁,敢作敢当。”
这话便是在官场上不会与他计较的意思了。
杨左钦闻言抬眸,瞪大的眼睛满是不信,随后又转为感激,他立刻从身后婢女的托盘中取来酒杯,“楚御史心胸宽广,大人不记小人过,您今日之话左钦定谨记在心,左钦敬您一杯!”
说完他一饮而尽。
又取来一个杯子,侍女倒满酒,杨左钦恭敬地举到楚辞云面前,“还望御史赏脸。”
楚辞云接敬酒也是看人的,尤其是最近局势不定,他更是小心翼翼,不过这位杨郎他也不熟识,只道这位少年太过年轻气盛,却又谨慎卑微,他弯了弯眸,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这次便算了。”
“下不为例。”
杨左钦连声道是。
—
宴会那边,宋舒妤一曲《阳春白雪》音落,场下瞬间掌声雷鸣,她起身道谢,回到席位时福安扑了过来抱她,“姐姐真的好厉害!”
宋舒妤与她挨靠着坐,说笑道:“妹妹才是天资聪颖,再多练些时日指定比我弹得妙。”
福安公主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脑袋,撅着唇:“姐姐才气名扬长安,哪是珺宁能比的?”
珺宁是福安公主的闺名。
宋舒妤眉眼弯弯,“我可比你年长好多。”
福安抱着她胳膊憨憨一笑,她今日才解了禁制得以出来玩,一股子怨气早就被宴会的热闹冲散。
她嬉笑:“姐姐可有与楚家的商量婚事?”
宋舒妤脸色一僵,“妹妹莫不是讽我罢。”
她要被送去和亲的消息虽然还没传出来,但是明眼人都应该知道了。
先来说说宋舒妤原本的筹谋,第一步断了福安对楚辞云的爱慕之心,接下来让福安对她生出怜惜之心,最后在北疆使臣到来时告知福安和亲一事,暗中怂恿她主动去和亲,却功败垂成,败于陛下的爱女之心。
宋舒妤怎么也想不到这位弑父杀兄的皇帝能对妻女爱惜到如此地步。
宋舒妤只觉嘲讽。
福安见她脸色不好,忙道:“没有没有,”她叹了一口气,“姐姐,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宋舒妤心里对他们父女厌恶得紧,她心里冷笑道,反正又不是你出嫁,自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但面上又仍保持着一副好脾气,她拍了拍福安的手,神情我见犹怜,“我也是一时心急口快,妹妹不要放在心上。至于楚郎......”她停顿一会儿,“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我本就不该有什么盼头的。”
“妹妹既有和亲的勇气,我又怎能因为个人私欲,耽搁了国家大事。”
“妹妹,我已决定承担起我的责任,出嫁北疆了。”
福安听了心里五味杂陈,这本该是她的责任,但她没有开口说什么。毕竟以她天生的立场再说些什么,她怕宋舒妤听了会误解成另一种意思。
福安低低一声好,便起身回到自己位置上吃喝起来。不论如何,她才是至高无上真正的公主,本就无需在意他人感受。
福安走后,宋舒妤身边一个婢女上前盛来一杯酒,婢女恭敬:“殿下,这是康王的祝酒。”
宋舒妤缓缓瞥向对侧身姿慵懒、笑容随意的紫服男人,轻轻颔首,“多谢了。”
便是一饮而尽。
却未注意到梁北乾后面站着的苏长宇的眼神暗示。
苏长宇见对面的公主殿下将酒饮尽,后背渗出了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