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一愣,随即扯出一抹苦涩的笑意,刚想说些什么,抬头就看到在这夜幕下观言淡漠的眼神,在这盈盈月光中,眸色伸出好似暗藏着不为任何事动容的坚定。
这样的目光灼伤了大郎的眼睛,他眼神慌乱地躲闪着,但下一刻没他就看到不远处,青越带着小宝正朝他们这给方向看来。
即使隔的有段距离,但他也看得清楚,小宝的眼睛很亮,在望向自己的时候满是依赖和信任,或许是心情好的缘故,澄明的眼底散不去的是满满的欢喜。
在这样的目光下,剩下的话大郎再怎么也无法说出口。
再看看观言,一如刚才。
但不知为何,正是这种淡漠好像是感染了自己一样,再经过这风一吹,头脑好像清醒了几分,他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或许眼前的男子刚才说的那些话都不是虚言。
大郎此刻在心底清晰的认识到:他说的认知。
或许是气氛使然,也或许是旁的什么,他冲着观言点点头,憨笑道:“您说的对,是我想岔了。”
听到这话,观言神色微动,随后转身朝青越走去。
夜间的城墙上很安静,除去几人的脚步声外,也只有落在地上的月光和穿墙而过的风。
今日是十五悬于空中的明月要比之前都圆满一些。
小宝伸出手任由那清冷的月辉盈满掌心,就在青越以为他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小宝转头看向她,然后再低头看看手中的月光,随后歪着脑袋想了想,最后挪动着步子,小声道:“姐姐,你眼中的光,比这月亮还要漂亮、还要明亮。”
青越实在是有些疑惑,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听小宝说起她眼中有光了。
起先她以为是白日里遇上小宝时有阳光的缘故,所以就并没放在心上,但现在又听他说起,又多了不解。
观言也听到了这话,然后小宝转头对他说,“大哥哥,是吧。”他语气笃定,像是认准了观言一定会知道似的。
小宝说这话时,青越的头也跟着他望观言那边歪了歪。
看着眼前一大一小的两人在等着自己的回答,观言心中一股说不出的柔软,于是点头附和着小宝:“对,姐姐眼里有光。”
青越的瞳孔顿时放大,然后慌乱的将头转向一边,观言那一声“姐姐”分明是附和着小宝的回答,但或许他说的太轻,在这微风月色下,多了些别样的温柔,听的青越多了些不自在。
下一刻,大郎也走近了,青越调整好思绪,将刚才那股莫名涌上心头的悸动压下去,而后和观言对视一眼开始了今日来这里的目的。
原本只是抱着侥幸心理的杨大郎在听到青越问出那句:“你能和我们说说着城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句话的时候还是一愣。
其实他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
但却是第一次感受到这话背后的力量。
早在之前就有过好些个像青越和观言这样抱着善心的人接近他们,为他们带来一些食物、衣物和金钱,更有甚者还提出过会为她们提供一些机会,让他们脱离这样的环境。
那些人站在阳光下,杨大郎也愿意相信他们最开始时是抱着一颗诚挚的心来对着他们许诺的。
彼时他们说的大声,讲的正义,让所有城西的“罪人”都听到和相信了。
但很快,在他们相信了,满心满眼期待着美好未来后,那些人却又纷纷变卦,或是直接消失,或是跑上前来将他们指着鼻子臭骂一顿,眼中原本蕴藏的慈善也都换成了厌恶。
和城中其他百姓看向他们时一样的厌恶。
再后来,次数多了,听得多了,连同后面的结局也都能猜得到了,城西的人拜年也都渐渐麻木,不再相信这些天真哄人的话语。
再到后来,来城西的人在逐渐减少,有也是零星几个来寻找合适的孩子带走的。
他低头看着正拉着青越衣袖的小宝,小宝此刻的眼睛是亮晶晶的,眼中满是对青越的信赖。
这样的信赖其实来的毫无理由,只是见过一面的人,为什么能让小宝这样作为阿爹的他其实也说不清楚。
但又想起之前观言说出那些话时候眼中的坚定和沉稳,杨大郎在心里想着,或许他们时不一样的,这次他能选择相信。
杨大郎低头酝酿着该如何开口,青越和观言也就等着,并未有催促,耳畔只有呼啸而过的夜风,轻柔地打在人身上,或是安抚又或是旁的。
良久后,杨大郎带着沙哑的声音在这夜色中响起——
“这件事还要从几年前说起,那时候的城西也还不是这样荒凉、颓废的,和其他地方也都差不多,这里的百姓算得上是安居乐业。”
“但自从钱夫人偶然来过这里一次后,这所有的一切都变了。”
小宝察觉到杨大郎的情绪,不由得伸手握住他的手指,糯声糯气的喊道:“阿爹。”
眼中有着他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泛着成熟的关心。
“那时候小宝才刚出生不久,我在这这里也有着一些养家糊口的营生。”
“那时候钱、赵两家的产业在钱老板的接手下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当时我们这城中有句话,‘城中生意三分,钱老板独占两分’,剩下的就是像我们这样零散的小户分着糊口的。”
“但也不全都是小户,也有像王家、李家那些破有底蕴的家族,但他们大多都不参与这些,因为他们有固定的生意门路。”
说到这里杨大郎苦笑一下,接着道:“那时候我们想着能有一块地方供我们讨生活也是好的。”
“即使城西这地方对这城镇来说是一块最偏僻的地方。”说罢,他伸手朝城外指了指,观言看去,几乎都是些高山荒地,看上去远不如他们来时候的那附近富庶。
“即使城中产业大多都已经完善,像我们这些人做的小本买卖也不过只能提供给一些城西郊外的农户人家,但其实也已经足够了。”
青越听着杨大郎说的话,再回头看了看那些躺在城墙边上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人,很难把这些人和他话中那些曾经做着小生意的百姓结合在一起。
毕竟这算得上是天壤之别。
一时间心下的叹息不由更甚。
杨大郎的声音还在继续:“彼时钱夫人和钱老板感情甚笃,在经营商铺上自然也是尽心尽力的为其排忧解难。”
“再后来,这城镇大部分的商户都并入了钱家字号中,唯独城西这边还是散着的。”
“因为这么些年我们也都是这么过来的,我们都只是些普通的小老百姓,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赚钱些小钱,能满足日常生活也就足够了。”
“说一句祖祖辈辈都是如此也不为过。”
说到这里杨大郎多了些自嘲式的苦笑,接着道:“说我们是胸无大志也好,或者是其他什么看不上我们的话也罢,也都没什么。”
“随遇而安,普通的小日子就足矣。”
杨大郎继续:“再者,听那些并入了钱家字号的人说,就算是并入了之后,每日也更加忙碌,且每月还需要缴纳一些钱财,用于钱家在这城中商铺的维护。”
听到这里青越的眉头微微皱起,纵使她不太明白这凡间的生意一事,但听杨大郎这样说着,不对劲的地方却很明显。
这其实和修真界那些小宗门被大宗门合并是差不多的道理。
小的宗门不会再因为势力弱小被欺负,而大宗门也能享受一些来自其他小宗门的供奉。
但与杨大郎所说的有不一样。
青越开口:“按照你所说,其实在那些商户并入到钱家字号之前,过的也不算差?”
毕竟连杨大郎这样的散户人家都能说句”过得不错。“想来是真的不差。
杨大郎点头。
“那为何他们还要选择并入其中?”
杨大郎先是摇摇头,然后开口:“具体的我们也不清楚,但后来我们想了想,或许是因为商铺租金。”
“这城中大部分的产业都属钱、赵两家,其中最显眼不过的便是这街上的商铺所属,我隐约听人说过,说若是那些商铺愿意挂上钱家字号,租金便可少给些。”
“像我们这样做生意的,能自己多赚一些就是一些,所以我想他们也没有理由拒绝。”
“毕竟怎么做生意都是做,再加上钱家的名号,或许这生意还能再好上一些也是应该的。”
听着这话,青越只是回头朝东看了看,没在说话。
杨大郎继续说:“听我爹那一辈的人说,这城西一代在修建是原本就不上心,因为这城外的荒地,彼时天降大灾,城中百姓都在害怕有难民的闯入,所以想着已破烂形象示人,也算是保全这城里的百姓。”
“所以后来这些铺子也被我们祖辈一代轻松那些,毕竟破破烂烂的地方也没什么人能看得上。”
青越有些不解的歪着头,眼神和观言相交的那一刹那,发现他眼中也带着疑惑后顿时觉得或许这并不是自己的原因。
“我想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城西这一代的商铺所属不归钱家所有的原因,因为那时候这破烂的样子他们也看不上。”
“再后来,这城中其他商铺发展的愈渐好了,因为百姓都信赖钱家这样的大字号人家,再加上钱老板又是一个心善的,总是会分发一些免费的衣物、粮食为保证城中百姓的生活。”
“就连每年年关时,都自掏腰包以城中百姓的名义捐上一笔不菲的香油钱,为他们祈福。”
“实在是天大的善人。”
青越:“所以你们其中也有人心动了?”
杨大郎也不惊讶青越能猜到,因为换做任何一个人都很难不心动,他点头:“对,有少数几户人家很是心动。”
“少数?”观言问。
杨大郎答:“在城西这片地方,像我们这些过关了小日子的人来说,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改变现在的方式。”
“因为这里商铺大都属于自家所有,所以少一部分租金这事对我们来说也并无吸引力。”
“但不可否认的是,挂上钱家字号的商铺生意确实要好上许多,他们三个月的收入抵得上我们一年了,所以会心动也是很正常的事。”
“但也正是如此,城西的分歧也越发严重,有人愿意有人不愿。”
“因为钱夫人之前就派人来商量过,说若是愿意挂上字号的商铺,他们都会统一派人来对商铺进行修葺。”
“但修葺商铺却也是需要时间,同时也会印象到旁人的声音,所以后来这矛盾也就愈演愈烈。”
“一直到钱夫人亲自来这里想要说服其他人家的时候,意外就发生了。”
这样的目光灼伤了大郎的眼睛,他眼神慌乱地躲闪着,但下一刻没他就看到不远处,青越带着小宝正朝他们这给方向看来。
即使隔的有段距离,但他也看得清楚,小宝的眼睛很亮,在望向自己的时候满是依赖和信任,或许是心情好的缘故,澄明的眼底散不去的是满满的欢喜。
在这样的目光下,剩下的话大郎再怎么也无法说出口。
再看看观言,一如刚才。
但不知为何,正是这种淡漠好像是感染了自己一样,再经过这风一吹,头脑好像清醒了几分,他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或许眼前的男子刚才说的那些话都不是虚言。
大郎此刻在心底清晰的认识到:他说的认知。
或许是气氛使然,也或许是旁的什么,他冲着观言点点头,憨笑道:“您说的对,是我想岔了。”
听到这话,观言神色微动,随后转身朝青越走去。
夜间的城墙上很安静,除去几人的脚步声外,也只有落在地上的月光和穿墙而过的风。
今日是十五悬于空中的明月要比之前都圆满一些。
小宝伸出手任由那清冷的月辉盈满掌心,就在青越以为他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小宝转头看向她,然后再低头看看手中的月光,随后歪着脑袋想了想,最后挪动着步子,小声道:“姐姐,你眼中的光,比这月亮还要漂亮、还要明亮。”
青越实在是有些疑惑,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听小宝说起她眼中有光了。
起先她以为是白日里遇上小宝时有阳光的缘故,所以就并没放在心上,但现在又听他说起,又多了不解。
观言也听到了这话,然后小宝转头对他说,“大哥哥,是吧。”他语气笃定,像是认准了观言一定会知道似的。
小宝说这话时,青越的头也跟着他望观言那边歪了歪。
看着眼前一大一小的两人在等着自己的回答,观言心中一股说不出的柔软,于是点头附和着小宝:“对,姐姐眼里有光。”
青越的瞳孔顿时放大,然后慌乱的将头转向一边,观言那一声“姐姐”分明是附和着小宝的回答,但或许他说的太轻,在这微风月色下,多了些别样的温柔,听的青越多了些不自在。
下一刻,大郎也走近了,青越调整好思绪,将刚才那股莫名涌上心头的悸动压下去,而后和观言对视一眼开始了今日来这里的目的。
原本只是抱着侥幸心理的杨大郎在听到青越问出那句:“你能和我们说说着城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句话的时候还是一愣。
其实他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
但却是第一次感受到这话背后的力量。
早在之前就有过好些个像青越和观言这样抱着善心的人接近他们,为他们带来一些食物、衣物和金钱,更有甚者还提出过会为她们提供一些机会,让他们脱离这样的环境。
那些人站在阳光下,杨大郎也愿意相信他们最开始时是抱着一颗诚挚的心来对着他们许诺的。
彼时他们说的大声,讲的正义,让所有城西的“罪人”都听到和相信了。
但很快,在他们相信了,满心满眼期待着美好未来后,那些人却又纷纷变卦,或是直接消失,或是跑上前来将他们指着鼻子臭骂一顿,眼中原本蕴藏的慈善也都换成了厌恶。
和城中其他百姓看向他们时一样的厌恶。
再后来,次数多了,听得多了,连同后面的结局也都能猜得到了,城西的人拜年也都渐渐麻木,不再相信这些天真哄人的话语。
再到后来,来城西的人在逐渐减少,有也是零星几个来寻找合适的孩子带走的。
他低头看着正拉着青越衣袖的小宝,小宝此刻的眼睛是亮晶晶的,眼中满是对青越的信赖。
这样的信赖其实来的毫无理由,只是见过一面的人,为什么能让小宝这样作为阿爹的他其实也说不清楚。
但又想起之前观言说出那些话时候眼中的坚定和沉稳,杨大郎在心里想着,或许他们时不一样的,这次他能选择相信。
杨大郎低头酝酿着该如何开口,青越和观言也就等着,并未有催促,耳畔只有呼啸而过的夜风,轻柔地打在人身上,或是安抚又或是旁的。
良久后,杨大郎带着沙哑的声音在这夜色中响起——
“这件事还要从几年前说起,那时候的城西也还不是这样荒凉、颓废的,和其他地方也都差不多,这里的百姓算得上是安居乐业。”
“但自从钱夫人偶然来过这里一次后,这所有的一切都变了。”
小宝察觉到杨大郎的情绪,不由得伸手握住他的手指,糯声糯气的喊道:“阿爹。”
眼中有着他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泛着成熟的关心。
“那时候小宝才刚出生不久,我在这这里也有着一些养家糊口的营生。”
“那时候钱、赵两家的产业在钱老板的接手下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当时我们这城中有句话,‘城中生意三分,钱老板独占两分’,剩下的就是像我们这样零散的小户分着糊口的。”
“但也不全都是小户,也有像王家、李家那些破有底蕴的家族,但他们大多都不参与这些,因为他们有固定的生意门路。”
说到这里杨大郎苦笑一下,接着道:“那时候我们想着能有一块地方供我们讨生活也是好的。”
“即使城西这地方对这城镇来说是一块最偏僻的地方。”说罢,他伸手朝城外指了指,观言看去,几乎都是些高山荒地,看上去远不如他们来时候的那附近富庶。
“即使城中产业大多都已经完善,像我们这些人做的小本买卖也不过只能提供给一些城西郊外的农户人家,但其实也已经足够了。”
青越听着杨大郎说的话,再回头看了看那些躺在城墙边上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人,很难把这些人和他话中那些曾经做着小生意的百姓结合在一起。
毕竟这算得上是天壤之别。
一时间心下的叹息不由更甚。
杨大郎的声音还在继续:“彼时钱夫人和钱老板感情甚笃,在经营商铺上自然也是尽心尽力的为其排忧解难。”
“再后来,这城镇大部分的商户都并入了钱家字号中,唯独城西这边还是散着的。”
“因为这么些年我们也都是这么过来的,我们都只是些普通的小老百姓,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赚钱些小钱,能满足日常生活也就足够了。”
“说一句祖祖辈辈都是如此也不为过。”
说到这里杨大郎多了些自嘲式的苦笑,接着道:“说我们是胸无大志也好,或者是其他什么看不上我们的话也罢,也都没什么。”
“随遇而安,普通的小日子就足矣。”
杨大郎继续:“再者,听那些并入了钱家字号的人说,就算是并入了之后,每日也更加忙碌,且每月还需要缴纳一些钱财,用于钱家在这城中商铺的维护。”
听到这里青越的眉头微微皱起,纵使她不太明白这凡间的生意一事,但听杨大郎这样说着,不对劲的地方却很明显。
这其实和修真界那些小宗门被大宗门合并是差不多的道理。
小的宗门不会再因为势力弱小被欺负,而大宗门也能享受一些来自其他小宗门的供奉。
但与杨大郎所说的有不一样。
青越开口:“按照你所说,其实在那些商户并入到钱家字号之前,过的也不算差?”
毕竟连杨大郎这样的散户人家都能说句”过得不错。“想来是真的不差。
杨大郎点头。
“那为何他们还要选择并入其中?”
杨大郎先是摇摇头,然后开口:“具体的我们也不清楚,但后来我们想了想,或许是因为商铺租金。”
“这城中大部分的产业都属钱、赵两家,其中最显眼不过的便是这街上的商铺所属,我隐约听人说过,说若是那些商铺愿意挂上钱家字号,租金便可少给些。”
“像我们这样做生意的,能自己多赚一些就是一些,所以我想他们也没有理由拒绝。”
“毕竟怎么做生意都是做,再加上钱家的名号,或许这生意还能再好上一些也是应该的。”
听着这话,青越只是回头朝东看了看,没在说话。
杨大郎继续说:“听我爹那一辈的人说,这城西一代在修建是原本就不上心,因为这城外的荒地,彼时天降大灾,城中百姓都在害怕有难民的闯入,所以想着已破烂形象示人,也算是保全这城里的百姓。”
“所以后来这些铺子也被我们祖辈一代轻松那些,毕竟破破烂烂的地方也没什么人能看得上。”
青越有些不解的歪着头,眼神和观言相交的那一刹那,发现他眼中也带着疑惑后顿时觉得或许这并不是自己的原因。
“我想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城西这一代的商铺所属不归钱家所有的原因,因为那时候这破烂的样子他们也看不上。”
“再后来,这城中其他商铺发展的愈渐好了,因为百姓都信赖钱家这样的大字号人家,再加上钱老板又是一个心善的,总是会分发一些免费的衣物、粮食为保证城中百姓的生活。”
“就连每年年关时,都自掏腰包以城中百姓的名义捐上一笔不菲的香油钱,为他们祈福。”
“实在是天大的善人。”
青越:“所以你们其中也有人心动了?”
杨大郎也不惊讶青越能猜到,因为换做任何一个人都很难不心动,他点头:“对,有少数几户人家很是心动。”
“少数?”观言问。
杨大郎答:“在城西这片地方,像我们这些过关了小日子的人来说,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改变现在的方式。”
“因为这里商铺大都属于自家所有,所以少一部分租金这事对我们来说也并无吸引力。”
“但不可否认的是,挂上钱家字号的商铺生意确实要好上许多,他们三个月的收入抵得上我们一年了,所以会心动也是很正常的事。”
“但也正是如此,城西的分歧也越发严重,有人愿意有人不愿。”
“因为钱夫人之前就派人来商量过,说若是愿意挂上字号的商铺,他们都会统一派人来对商铺进行修葺。”
“但修葺商铺却也是需要时间,同时也会印象到旁人的声音,所以后来这矛盾也就愈演愈烈。”
“一直到钱夫人亲自来这里想要说服其他人家的时候,意外就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