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取药材
晚上回到家,张峰又和妹妹说了自己要去东北的事情,然后事无巨细地叮嘱着妹妹。
妹妹很疑惑,但张峰说的很含蓄,而且这年头出一趟远门确实不容易,张峰交待的细致一些,甚至交待好遗言,都不会引起太大的怀疑。
更何况,妹妹张丽还只是一个岁的孩子。
至于小张涵,早就呼呼大睡了。
晚上,看着熟睡的两个小家伙,张峰一个个地轻抚着她们的面庞,不舍的情绪始终缠绕着他。
第二天,张峰依然带着两个孩子去上课。
上完一节课后,张峰亲自跑到校长办公室,找李国华批了两個星期的假,并开好了介绍信。
至于张峰走后三(一)班的课,自然是交给姬希芳先代上两周。
请完假,张峰骑车先回了一趟家,带着两瓶茅台酒,直奔前门大街附近的同仁堂药材炮制工厂。
老徐头是好面子的人,带点酒虽然不值多少钱,但至少证明自己是想着人家的,你来我往的交情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
药材炮制是中成药制药的关键步骤,虽然中成药制药有古方典籍做参考,也有的药店有自己独门秘方,但往往在某些方面可能会有一些瑕疵,比如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值不够,或者成色存在差别等,也就会出现“方对、症准、药不灵”的情况。
这就非常考验炮制工人师傅日常的技艺水平。
好比厨师炒菜一样,虽然烹饪典籍上记载了炒制的过程和要点,但往往有些厨师难以把握火候,导致炒菜的色香味千差万别。
在中成药的生产过程中,炮制工根据其经验,把握好蒸、煮、炒的时间和温度,以及操作方法方式等,这一过程直接决定加工出来的中成药质量优劣。
所以,一个好的药材炮制师傅,是极端稀缺的。
同仁堂是大店,也有十数个药材炮制师傅,每个师傅带少则三五个、多则十来个徒弟,整个同仁堂药材炮制工厂有一百来号人。
因为上次送钱来的时候,两人已经约好今天是去药材的时间,徐天雄早早就派出一位徒弟在门外候着。
上次在老徐头孙子满月酒上,这位小徒弟见过张峰,远远见张峰骑着自行车过来,急忙迎了上去。
“张哥,您来了,我师傅派我来迎您一下!”
“唉,老爷子还是这么客气,又不是第一次来,还劳您迎着,谢谢,谢谢啦!”张峰客气着,顺手给了小徒弟一根烟。
小徒弟没敢点着,直接揣进了兜里:“张哥,请随我来!”
在小徒弟的引导下,张峰很快就见到了老徐头。
老徐头见张峰还给自己带了茅台酒,高兴得山羊胡一撅一撅的,对张峰十分满意。
屏退了小徒弟,老徐头笑呵呵地说道:“贤侄,幸不辱使命,我给你找了根参,最短的都在百年以上,最长的粗略估计在年以上,我拿给你掌掌眼。”
说完,从药材柜子里抱出来个盒子。() ()
张峰没见过整棵人参长得什么样,他以前给父亲买过人参补身体,但也都是饮片,对了,好像还是西洋参饮片。
老徐头小心翼翼地一个个拆开盒子,打开包裹着的一层黄布,个野生长白山人参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张峰瞅了一眼,顿时大失所望,在他心目中,人参至少应该像大青萝卜那么大。
但是瞅了瞅这几个干巴巴、满是根须的东西,他砸吧砸吧着嘴,实在没忍住:“这人参有点小啊!”
老徐头惊了,一副你特么逗我玩的模样:“这还小啊?你看看,这棵年的棒槌,已经达到了二两四钱,而且是干透了的。”
张峰尴尬地笑了笑:“老爷子,我不是不懂嘛,你可别笑我。我也没想过二两四钱是个什么概念,总觉得人参至少跟个大青萝卜那么大。”
老徐头哈哈大笑:“看来你真是个白脖儿(北方方言,意思是外行,啥也不懂,瞎咧咧的胡扯,源于东晋关于乌鸦的一个典故),野生棒槌能够长到一斤就非常不容易了,再大一点就非常容易烂根。这支人参鲜重至少一斤半以上,干了就这么大了。这棒槌一定要轻拿轻放,干了特别脆,且不说把参弄断了,万一掉一两根须,就算是有瑕疵了,价格也会掉下去很大一截。”
“这棵最大的块钱,这棵年的块钱,剩下这棵,一共是块钱,拿参总共花掉了块钱。还剩块钱,安宫牛黄丸我给你拿了颗,李时珍虎骨酒瓶,虫草斤。就这么多了。”
张峰快速地算了一遍,根据上次徐天雄给自己的报价,发现确实有些超支了,安宫牛黄丸块一颗,颗就块钱了。
“老爷子,你没有往里面添钱吧?我感觉你给的东西多了。”
老徐头哈哈一笑:“添钱不会,不过,我在这同仁堂也算有点面子,都是成本价给你的,不过就是承了点人情,我们华国人就是讲究个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的救命之恩我也无以回报,只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了。”
张峰无奈地摇了摇头:“老爷子伱以后可别再说了,就是举手之劳,你总是这么客气,翻来覆去地说,让我以后怎么还有脸见你?”
老徐头见张峰说的严肃,连忙说道:“好了,好了,以后不说了,咱俩以后谁也别跟谁客气。”
“好,一言为定!”其实张峰有些伤感,自己来到这个时代,认识了这么好的忘年交,可以后却再也无法相见,实在让人高兴不起来。
离别也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痛啊!
老徐头给张峰准备了一个小木箱子,将所有的药材一件件装进去,空隙用破布头填上,防止碰坏了药材。
做好了一切准备,他又叫来了一个徒弟,抱着这个小木箱子,放在了张峰的自行车后座上,然后用绳子捆扎好,嘱咐张峰慢点骑,这才放张峰离开。
张峰冲老徐头挥了挥手,道了一声珍重,不再留恋,不再犹豫,跨上车,走了……
妹妹很疑惑,但张峰说的很含蓄,而且这年头出一趟远门确实不容易,张峰交待的细致一些,甚至交待好遗言,都不会引起太大的怀疑。
更何况,妹妹张丽还只是一个岁的孩子。
至于小张涵,早就呼呼大睡了。
晚上,看着熟睡的两个小家伙,张峰一个个地轻抚着她们的面庞,不舍的情绪始终缠绕着他。
第二天,张峰依然带着两个孩子去上课。
上完一节课后,张峰亲自跑到校长办公室,找李国华批了两個星期的假,并开好了介绍信。
至于张峰走后三(一)班的课,自然是交给姬希芳先代上两周。
请完假,张峰骑车先回了一趟家,带着两瓶茅台酒,直奔前门大街附近的同仁堂药材炮制工厂。
老徐头是好面子的人,带点酒虽然不值多少钱,但至少证明自己是想着人家的,你来我往的交情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
药材炮制是中成药制药的关键步骤,虽然中成药制药有古方典籍做参考,也有的药店有自己独门秘方,但往往在某些方面可能会有一些瑕疵,比如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值不够,或者成色存在差别等,也就会出现“方对、症准、药不灵”的情况。
这就非常考验炮制工人师傅日常的技艺水平。
好比厨师炒菜一样,虽然烹饪典籍上记载了炒制的过程和要点,但往往有些厨师难以把握火候,导致炒菜的色香味千差万别。
在中成药的生产过程中,炮制工根据其经验,把握好蒸、煮、炒的时间和温度,以及操作方法方式等,这一过程直接决定加工出来的中成药质量优劣。
所以,一个好的药材炮制师傅,是极端稀缺的。
同仁堂是大店,也有十数个药材炮制师傅,每个师傅带少则三五个、多则十来个徒弟,整个同仁堂药材炮制工厂有一百来号人。
因为上次送钱来的时候,两人已经约好今天是去药材的时间,徐天雄早早就派出一位徒弟在门外候着。
上次在老徐头孙子满月酒上,这位小徒弟见过张峰,远远见张峰骑着自行车过来,急忙迎了上去。
“张哥,您来了,我师傅派我来迎您一下!”
“唉,老爷子还是这么客气,又不是第一次来,还劳您迎着,谢谢,谢谢啦!”张峰客气着,顺手给了小徒弟一根烟。
小徒弟没敢点着,直接揣进了兜里:“张哥,请随我来!”
在小徒弟的引导下,张峰很快就见到了老徐头。
老徐头见张峰还给自己带了茅台酒,高兴得山羊胡一撅一撅的,对张峰十分满意。
屏退了小徒弟,老徐头笑呵呵地说道:“贤侄,幸不辱使命,我给你找了根参,最短的都在百年以上,最长的粗略估计在年以上,我拿给你掌掌眼。”
说完,从药材柜子里抱出来个盒子。() ()
张峰没见过整棵人参长得什么样,他以前给父亲买过人参补身体,但也都是饮片,对了,好像还是西洋参饮片。
老徐头小心翼翼地一个个拆开盒子,打开包裹着的一层黄布,个野生长白山人参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张峰瞅了一眼,顿时大失所望,在他心目中,人参至少应该像大青萝卜那么大。
但是瞅了瞅这几个干巴巴、满是根须的东西,他砸吧砸吧着嘴,实在没忍住:“这人参有点小啊!”
老徐头惊了,一副你特么逗我玩的模样:“这还小啊?你看看,这棵年的棒槌,已经达到了二两四钱,而且是干透了的。”
张峰尴尬地笑了笑:“老爷子,我不是不懂嘛,你可别笑我。我也没想过二两四钱是个什么概念,总觉得人参至少跟个大青萝卜那么大。”
老徐头哈哈大笑:“看来你真是个白脖儿(北方方言,意思是外行,啥也不懂,瞎咧咧的胡扯,源于东晋关于乌鸦的一个典故),野生棒槌能够长到一斤就非常不容易了,再大一点就非常容易烂根。这支人参鲜重至少一斤半以上,干了就这么大了。这棒槌一定要轻拿轻放,干了特别脆,且不说把参弄断了,万一掉一两根须,就算是有瑕疵了,价格也会掉下去很大一截。”
“这棵最大的块钱,这棵年的块钱,剩下这棵,一共是块钱,拿参总共花掉了块钱。还剩块钱,安宫牛黄丸我给你拿了颗,李时珍虎骨酒瓶,虫草斤。就这么多了。”
张峰快速地算了一遍,根据上次徐天雄给自己的报价,发现确实有些超支了,安宫牛黄丸块一颗,颗就块钱了。
“老爷子,你没有往里面添钱吧?我感觉你给的东西多了。”
老徐头哈哈一笑:“添钱不会,不过,我在这同仁堂也算有点面子,都是成本价给你的,不过就是承了点人情,我们华国人就是讲究个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的救命之恩我也无以回报,只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了。”
张峰无奈地摇了摇头:“老爷子伱以后可别再说了,就是举手之劳,你总是这么客气,翻来覆去地说,让我以后怎么还有脸见你?”
老徐头见张峰说的严肃,连忙说道:“好了,好了,以后不说了,咱俩以后谁也别跟谁客气。”
“好,一言为定!”其实张峰有些伤感,自己来到这个时代,认识了这么好的忘年交,可以后却再也无法相见,实在让人高兴不起来。
离别也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痛啊!
老徐头给张峰准备了一个小木箱子,将所有的药材一件件装进去,空隙用破布头填上,防止碰坏了药材。
做好了一切准备,他又叫来了一个徒弟,抱着这个小木箱子,放在了张峰的自行车后座上,然后用绳子捆扎好,嘱咐张峰慢点骑,这才放张峰离开。
张峰冲老徐头挥了挥手,道了一声珍重,不再留恋,不再犹豫,跨上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