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之期
在紧张的训练中,半月之期很快就到了。
中央禁军的百营大比,即将开始。
今日阳光灿烂,将台之上猎猎生风的王旗闪耀。
红色为底,金凤为帜,在翻腾的风中直欲飞上九天云霄。
顺着高高的桅杆向下望去,校场四周布置得隆重非常,簇拥在烈焰王旗下,是三部禁军的军旗。
校场中央的将台搭上了华贵的大帐,精致柔软的地毯铺地,帐中布置了宜人的座椅与几案,等待着贵人的到来。
马上就到贵人入场的吉时了,负责布置校场的女官此时正焦急地做最后一次调整。
“你,将那个花瓶放在王座的背后。”一个侍女忙抱起放在几案旁的花瓶,手脚麻利调整了一下位置。
巡视整个校场,女官终于满意地点点头。
身旁有个小侍女好奇地问了一句,“大人,为什么今天礼部专门请你出宫了啊。”
女官淡淡扫她一眼,“自然是因为今日陛下要出宫巡视中央禁军。”
这可是女帝登基以来,来到宫外呢。
得知今日穆英会来,还会带着数十名朝中重臣。筹备此次大会的官员忙得焦头烂额,生怕有些微的地方没做好。
现在终于等到了。
将台左边的台阶上,穆英走在最前,顾卿稍在其后,手边还牵着穆纵行,其余文武官员皆列队其后。
顾卿沿着台阶缓缓直上,身前是母上沉稳的身影,余光落在将台之下,列阵整齐的中央禁军已经昂首挺胸,炯炯有神盯着将台。
顾卿略微一扫,便看见自己手底下的少爷营。
他们站的不远不近,既不是最中间,以免抢了禁卫军的风头。但也不是很靠边,至少坐在将台两边的文武官员可以看到自己家的孩子。
看着他们,他们几乎都不敢这是自己家的孩子。
身姿挺拔,目光坚定。
这还是大半个月前一副纵情声色的他们吗?
文武官员心下思忖,将眼神落在前面的顾卿身上。
今日是难得盛会,公主殿下却没有穿上珍重华贵的公主朝服,而是穿了一身黑色劲装,金丝银线勾勒出暗纹,在阳光底下闪烁着微微的光彩。
最为重要的是,诸臣隐晦地看向顾卿身边的穆纵行。
年仅九岁,但身高一直不高,如同寻常六七岁孩童的穆纵行,时不时就看看身边的顾卿,无奈的顾卿只好微微用力拉住他,防止他摔倒。
倒像是真的相处和睦。
但之前宫中不是一直传闻这两姐弟不和的吗。一夜之间,传闻皆没,也不知道是公主殿下出的手,还是......
阳光照射在将台中央的女帝身上,浑身明黄色的黄袍在阳光下璀璨夺目。淡淡瞥来的一眼,目似深潭,幽不见底,诸臣顿时收回目光,不敢再想。
祭天活动很快开始了,所有人摒除所有杂念,看着袅袅青烟升上云天,校场之上震耳欲聋的口号声响起。
大比正式开始!
中央禁军作为镇守京城的军队,同时也代表着京城的脸面。
因此在比拼战阵冲锋之前,诸营团的军容军纪都包括在比试范围内。
将台下,各个营团进行列阵入场,皇帐里的贵人和权臣们看着一览无余。
突然一支营团远远走来,将台之上的诸臣眼前一亮。
整齐划一的步伐,最让人瞩目的便是整支队伍身上凝聚的气势,锐气直插云天,一往无前。
而随着这支队伍越走越近,将台的诸臣眼中是掩藏不住的诧异。
这竟然就是他们的不肖子孙组成的少爷营!
再往最前面的指挥官一看,正是顾卿。
顾卿不知何时从将台之上下来,少女身上覆着一层银甲,指令铿锵有力,身后的营团如臂使指。
将台之上,穆纵行目光紧紧追随着顾卿的身影,随着少女的喝声,激动地攥紧小拳头,连脸都兴奋红了。
坐在皇室座次左边的便是武将。
疾风自然当仁不让的坐在了首座。距离之近,可以清楚看清穆纵行激动的神色。
他收回自己的目光,再次郑重地将目光投向下方的顾卿。
与此同时,另外一个人也将目光落在顾卿身上。坐在穆英右手边的傅琮目光沉沉,仔细打量着顾卿。
面前的公主殿下是有什么样的魔力,让他那泯顽不顾的孙子都愿意为此做出改变?
想起几年前,这个一直被家里寄予厚望的孙子毅然决然放弃入朝为官,而是选择了进入中央禁军成为一名最普通的禁卫,傅琮就万分遗憾。
但是想起前几日,面前这个最为低调的孙子找上门来单独和自己说的话......
身边女帝蓦然开口询问,“傅卿,可是有什么不妥?”
傅从收敛目光,放下手中的茶盏,恭谨道,“回禀陛下。属下只是震惊于南阳公主殿下的指挥能力,竟然半个月内便可以扭转局面,让这些臭小子脱胎换骨。日后定然会在武将中拥有自己的一方拥趸。”
穆英轻笑,“傅卿说笑了,我看傅家那小子才是真的人中龙凤,气宇轩昂。之前怎么没听过你家这个孩子?”
南燕朝堂之上权势滔天的两人便都将目光投向傅慎行。
大半个月的训练,没有折损少年郎半点风采,反而是变得更加果敢坚毅。
傅慎行目光坚定,走在最后一排,身上凌人的气势,瞩目耀眼。
傅琮淡淡垂下眼,轻轻吹了吹手中的茶水,“慎行这小子才是真的顽劣,之前一直贪玩。这次还得多谢公主殿下,这才让他想明白,振作起来。”
穆英似笑非笑地看向傅琮。
眼前的是三朝元老,文官之首,穆英坚决不信他嘴中说出来的事儿有这般轻巧。
想必是傅慎行在卿儿手底下训练,猜到了什么告诉了眼前的这位老头子吧。
穆英收回目光,重新看向校场之上,走在最前面的顾卿。
一身轻铠的少女,手执五方旗,沉稳镇定。
而对面则是一支皇城禁军侍卫长率领的队伍。营长正是一个人高马大的黝黑汉子。
面对顾卿率领的队伍,不卑不亢,认真指挥自己的士兵进行对战。
中央禁军大比只是一个比试,并非是当真厮杀。因此将士们手中的刀枪都是钝头的木制刀枪,戳到人身上不会致命,但是刀口,枪头上都涂了特殊燃料,在士兵们的轻甲上显得极为显眼。
大比,以此判定伤亡,输赢。
顾卿站在队列之前,手中的五方旗频繁变化,身后的将士也开始变阵。
很快,便由原本整齐的方针迅速散开,五人一组,迅速分裂渗入对战的方阵。遇强则彼此呼应,快速整合,遇弱则迅速冲击。
这便是顾卿手中的杀手锏,少爷营众人训练很久的——鱼仪阵。
此阵是顾卿在玉门关长大时,心中萌生出来的军阵。
玉门关乃是西北大关,驻扎军队数万。顾卿从小便随着刘统领混杂在军队中,受军队阵法教育颇深,后来又自己聚集玉门关中的流浪孩童组建了一支童子队,教他们识字读书,又一次次带着他们去野外打猎改善伙食。
这个阵法便在一次又一次野外实训中摸索出来的。
你要问实训什么?
莫不过是,小时候围杀豺狼守护乡民,长大后驻守边关,围杀外敌罢了。
而现在,这个诞生于荒蛮边塞之地的阵法,携着顾卿昔日同袍的祝福在京城的大比上大放异彩。
很快,胜负便分。
顾卿所率之营,大获全胜。
两方人马各自收敛阵型,对面的黝黑汉子真心实意地向顾卿抱拳行礼,“公主殿下,卑职佩服。”
顾卿收旗,同样回了个军礼,“你也很不错。”
黝黑汉子嘿嘿一笑,摸着自己满是胡茬的下巴,心满意足的带着自己的营团离开了。
接着,便是下一个胜利。
在一次次的比试中,顾卿势如破竹,一路挺到最后。
三日比试后,前三甲张榜。
顾卿的名讳赫然在榜首之上!
也曾有人怀疑这个成绩的水分,因为很有可能有人会看顾卿身份而故意放水。
但这种声音持续不了多久,便在其他质疑声中闭上了嘴。。
众目睽睽,大家都能看清楚南阳公主殿下具备着多么优秀的指挥能力,但论那个鱼仪阵,疾风将军可是称赞有加。更何况,连之前大家质疑的训练法,在这次大比上,都证明了其强悍的作用。
君不见少爷营那群勋贵子弟,这一次都变得人模人样,精干许多吗。
这一次,顾卿他们的的确确,是正大光明取得了胜利。
公主殿下独特的训练方法也证明了它的作用。
**
大比之后,顾卿用少爷营掀起中央禁军改革的目的真的达到了。
甚至开展得比何将军想象中的还要快。
他曾私下询问过顾卿,是否当初就料想到此时的场景。
顾卿但笑不语。
中央禁军当初筛选时,便着重挑选了世代良民的子弟。又在后续的训练过程中不断培养他们对南燕的忠诚度。
此时,南燕的继承人带来了一种更能让他们保护国家的训练方法,他们又怎么不乐意答应呢。
这一步,只是军制改革的第一步。
顾卿野心勃勃地站在将台之上,望着底下辛勤训练的三部禁军。
此时她之前带出来的少爷营中人便成为她最好的副将。
王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顾卿眼中是燎原的远方。
中央禁军的百营大比,即将开始。
今日阳光灿烂,将台之上猎猎生风的王旗闪耀。
红色为底,金凤为帜,在翻腾的风中直欲飞上九天云霄。
顺着高高的桅杆向下望去,校场四周布置得隆重非常,簇拥在烈焰王旗下,是三部禁军的军旗。
校场中央的将台搭上了华贵的大帐,精致柔软的地毯铺地,帐中布置了宜人的座椅与几案,等待着贵人的到来。
马上就到贵人入场的吉时了,负责布置校场的女官此时正焦急地做最后一次调整。
“你,将那个花瓶放在王座的背后。”一个侍女忙抱起放在几案旁的花瓶,手脚麻利调整了一下位置。
巡视整个校场,女官终于满意地点点头。
身旁有个小侍女好奇地问了一句,“大人,为什么今天礼部专门请你出宫了啊。”
女官淡淡扫她一眼,“自然是因为今日陛下要出宫巡视中央禁军。”
这可是女帝登基以来,来到宫外呢。
得知今日穆英会来,还会带着数十名朝中重臣。筹备此次大会的官员忙得焦头烂额,生怕有些微的地方没做好。
现在终于等到了。
将台左边的台阶上,穆英走在最前,顾卿稍在其后,手边还牵着穆纵行,其余文武官员皆列队其后。
顾卿沿着台阶缓缓直上,身前是母上沉稳的身影,余光落在将台之下,列阵整齐的中央禁军已经昂首挺胸,炯炯有神盯着将台。
顾卿略微一扫,便看见自己手底下的少爷营。
他们站的不远不近,既不是最中间,以免抢了禁卫军的风头。但也不是很靠边,至少坐在将台两边的文武官员可以看到自己家的孩子。
看着他们,他们几乎都不敢这是自己家的孩子。
身姿挺拔,目光坚定。
这还是大半个月前一副纵情声色的他们吗?
文武官员心下思忖,将眼神落在前面的顾卿身上。
今日是难得盛会,公主殿下却没有穿上珍重华贵的公主朝服,而是穿了一身黑色劲装,金丝银线勾勒出暗纹,在阳光底下闪烁着微微的光彩。
最为重要的是,诸臣隐晦地看向顾卿身边的穆纵行。
年仅九岁,但身高一直不高,如同寻常六七岁孩童的穆纵行,时不时就看看身边的顾卿,无奈的顾卿只好微微用力拉住他,防止他摔倒。
倒像是真的相处和睦。
但之前宫中不是一直传闻这两姐弟不和的吗。一夜之间,传闻皆没,也不知道是公主殿下出的手,还是......
阳光照射在将台中央的女帝身上,浑身明黄色的黄袍在阳光下璀璨夺目。淡淡瞥来的一眼,目似深潭,幽不见底,诸臣顿时收回目光,不敢再想。
祭天活动很快开始了,所有人摒除所有杂念,看着袅袅青烟升上云天,校场之上震耳欲聋的口号声响起。
大比正式开始!
中央禁军作为镇守京城的军队,同时也代表着京城的脸面。
因此在比拼战阵冲锋之前,诸营团的军容军纪都包括在比试范围内。
将台下,各个营团进行列阵入场,皇帐里的贵人和权臣们看着一览无余。
突然一支营团远远走来,将台之上的诸臣眼前一亮。
整齐划一的步伐,最让人瞩目的便是整支队伍身上凝聚的气势,锐气直插云天,一往无前。
而随着这支队伍越走越近,将台的诸臣眼中是掩藏不住的诧异。
这竟然就是他们的不肖子孙组成的少爷营!
再往最前面的指挥官一看,正是顾卿。
顾卿不知何时从将台之上下来,少女身上覆着一层银甲,指令铿锵有力,身后的营团如臂使指。
将台之上,穆纵行目光紧紧追随着顾卿的身影,随着少女的喝声,激动地攥紧小拳头,连脸都兴奋红了。
坐在皇室座次左边的便是武将。
疾风自然当仁不让的坐在了首座。距离之近,可以清楚看清穆纵行激动的神色。
他收回自己的目光,再次郑重地将目光投向下方的顾卿。
与此同时,另外一个人也将目光落在顾卿身上。坐在穆英右手边的傅琮目光沉沉,仔细打量着顾卿。
面前的公主殿下是有什么样的魔力,让他那泯顽不顾的孙子都愿意为此做出改变?
想起几年前,这个一直被家里寄予厚望的孙子毅然决然放弃入朝为官,而是选择了进入中央禁军成为一名最普通的禁卫,傅琮就万分遗憾。
但是想起前几日,面前这个最为低调的孙子找上门来单独和自己说的话......
身边女帝蓦然开口询问,“傅卿,可是有什么不妥?”
傅从收敛目光,放下手中的茶盏,恭谨道,“回禀陛下。属下只是震惊于南阳公主殿下的指挥能力,竟然半个月内便可以扭转局面,让这些臭小子脱胎换骨。日后定然会在武将中拥有自己的一方拥趸。”
穆英轻笑,“傅卿说笑了,我看傅家那小子才是真的人中龙凤,气宇轩昂。之前怎么没听过你家这个孩子?”
南燕朝堂之上权势滔天的两人便都将目光投向傅慎行。
大半个月的训练,没有折损少年郎半点风采,反而是变得更加果敢坚毅。
傅慎行目光坚定,走在最后一排,身上凌人的气势,瞩目耀眼。
傅琮淡淡垂下眼,轻轻吹了吹手中的茶水,“慎行这小子才是真的顽劣,之前一直贪玩。这次还得多谢公主殿下,这才让他想明白,振作起来。”
穆英似笑非笑地看向傅琮。
眼前的是三朝元老,文官之首,穆英坚决不信他嘴中说出来的事儿有这般轻巧。
想必是傅慎行在卿儿手底下训练,猜到了什么告诉了眼前的这位老头子吧。
穆英收回目光,重新看向校场之上,走在最前面的顾卿。
一身轻铠的少女,手执五方旗,沉稳镇定。
而对面则是一支皇城禁军侍卫长率领的队伍。营长正是一个人高马大的黝黑汉子。
面对顾卿率领的队伍,不卑不亢,认真指挥自己的士兵进行对战。
中央禁军大比只是一个比试,并非是当真厮杀。因此将士们手中的刀枪都是钝头的木制刀枪,戳到人身上不会致命,但是刀口,枪头上都涂了特殊燃料,在士兵们的轻甲上显得极为显眼。
大比,以此判定伤亡,输赢。
顾卿站在队列之前,手中的五方旗频繁变化,身后的将士也开始变阵。
很快,便由原本整齐的方针迅速散开,五人一组,迅速分裂渗入对战的方阵。遇强则彼此呼应,快速整合,遇弱则迅速冲击。
这便是顾卿手中的杀手锏,少爷营众人训练很久的——鱼仪阵。
此阵是顾卿在玉门关长大时,心中萌生出来的军阵。
玉门关乃是西北大关,驻扎军队数万。顾卿从小便随着刘统领混杂在军队中,受军队阵法教育颇深,后来又自己聚集玉门关中的流浪孩童组建了一支童子队,教他们识字读书,又一次次带着他们去野外打猎改善伙食。
这个阵法便在一次又一次野外实训中摸索出来的。
你要问实训什么?
莫不过是,小时候围杀豺狼守护乡民,长大后驻守边关,围杀外敌罢了。
而现在,这个诞生于荒蛮边塞之地的阵法,携着顾卿昔日同袍的祝福在京城的大比上大放异彩。
很快,胜负便分。
顾卿所率之营,大获全胜。
两方人马各自收敛阵型,对面的黝黑汉子真心实意地向顾卿抱拳行礼,“公主殿下,卑职佩服。”
顾卿收旗,同样回了个军礼,“你也很不错。”
黝黑汉子嘿嘿一笑,摸着自己满是胡茬的下巴,心满意足的带着自己的营团离开了。
接着,便是下一个胜利。
在一次次的比试中,顾卿势如破竹,一路挺到最后。
三日比试后,前三甲张榜。
顾卿的名讳赫然在榜首之上!
也曾有人怀疑这个成绩的水分,因为很有可能有人会看顾卿身份而故意放水。
但这种声音持续不了多久,便在其他质疑声中闭上了嘴。。
众目睽睽,大家都能看清楚南阳公主殿下具备着多么优秀的指挥能力,但论那个鱼仪阵,疾风将军可是称赞有加。更何况,连之前大家质疑的训练法,在这次大比上,都证明了其强悍的作用。
君不见少爷营那群勋贵子弟,这一次都变得人模人样,精干许多吗。
这一次,顾卿他们的的确确,是正大光明取得了胜利。
公主殿下独特的训练方法也证明了它的作用。
**
大比之后,顾卿用少爷营掀起中央禁军改革的目的真的达到了。
甚至开展得比何将军想象中的还要快。
他曾私下询问过顾卿,是否当初就料想到此时的场景。
顾卿但笑不语。
中央禁军当初筛选时,便着重挑选了世代良民的子弟。又在后续的训练过程中不断培养他们对南燕的忠诚度。
此时,南燕的继承人带来了一种更能让他们保护国家的训练方法,他们又怎么不乐意答应呢。
这一步,只是军制改革的第一步。
顾卿野心勃勃地站在将台之上,望着底下辛勤训练的三部禁军。
此时她之前带出来的少爷营中人便成为她最好的副将。
王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顾卿眼中是燎原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