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的话,那其目的就呼之欲出了。
此时正处于边疆动荡的时候,拥有大量的铁器却又与异族有往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大人,这些兵器怎么办?”
陆予安粗略数了数,道:“先带几把回去,看他们的锻造到底到了何种程度,其余的派人看着这里,藏得隐蔽一点,恐怕过段时间会有人再回来。”
相比于盐,铁的来源更加稀少,获取不容易,运输更不容易,像这个地窖里所剩余的量不是个小数目,更别说已经差不多锻造完成,其价值也不可估量。
“另外,走之前将地窖内外的布置恢复成原样,在去寨子四周看看是否有人监视,隐蔽一些。”
千户知晓他的意思,立马吩咐人去周遭查看。
……
大长公主府
作为景帝的胞妹,端和今年也有三十多岁了,只不过她保养得好,除了一双眼睛里折射出来的沧桑和威慑,岁月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其他的痕迹。
她的手边放了几盘点心,两盏茶汤上还冒着热气,屋内静悄悄的。
忽然外面传来一阵不急不缓的脚步声,接着是门被推开,进入一抹宝蓝色的衣角。
“姑姑,您找我?”四皇子笑眯眯的,毫不见外地拉开她对面的椅子坐下,也不试试水温,端起茶就一饮而尽。
大长公主将茶壶推了过去,声音柔和下来,“不着急,喝太急了伤胃。”
“放心吧,我身体好着呢。”茶杯在桌子上碰撞发出一声声响,四皇子拿过茶壶,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细小的水流哗哗地涌入白色的瓷器,茶水颜色逐渐加深,越看越像一点淡绿的清潭。
大长公主状似不经意地问道:“听说太子让神医出宫了?”
水流有一瞬间的凝滞,但不过瞬息就继续流淌,四皇子专注地看着越来越接近杯沿的茶汤,轻轻“嗯”了一声。
大长公主看了眼茶杯,提醒道:“别再加水了,要满出来了。”
四皇子听话地将茶壶放下,将被子拿在手上,轻轻地摇晃。
大长公主道:“是你母后的主意?”
“嗯。”
大长公主叹了口气,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你怎么也不拦着她?现在国事还不安定,陛下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什么事,天下必乱。”
四皇子扯了扯嘴角,脸上却不见丝毫笑意,讽刺地道:“拦着她?姑姑也太瞧得起我了,在她心里任何与她意见不一的都是敌人,怎么可能听我的劝。”
相互之间妯娌这么多年,端和对于自己的这个嫂子也清楚得很,自然也知道四皇子的难处,但这次的事的确处理不好。
也不知道卫家是怎么培养出这样一个女儿的,已经在深宫呆了这么多年了,却还是没长半点脑子,做事不计后果,自己捅了篓子还不知道去补救,反而一错再错,不知悔改。
若是别人也就罢了,皇帝的身体不容有误,更何况现在一切的局势还没有确定下来,先前太子献医讨得了陛下几分青眼,身体也有所好转,这个蠢女人却在这个关口打发神医出宫,以后若是陛下的身体再差了下去,被迁怒的的只会是让神医走的人。
“回去告诉你母后,若是还想让我帮她,就按照我的计划行事,别再乱整什么幺蛾子。”大长公主有几分不耐,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要找到一个实力过关的郎中献给陛下,必须要在太子之前。
四皇子点点头,“姑姑还有什么交代的吗?”
大长公主揉了揉额头,神情严肃,“接下来说的你就要听好。”
四皇子道:“姑姑请讲。”
“太子的势力在朝中都不容小觑,你虽然有人相助,但是仍不能放松警惕,现在太子继位呼声最高,你乃嫡子,在一众皇子中是最有能力和他争的,但是太子在民间百姓口中的赞誉极高,朝中那些老东西也看好他,你没有功绩,所以接下来的政事,你必须要参与,平白无故的,哪怕陛下再喜爱你也不会让你代替太子。”
四皇子低着头,一错不错地盯着杯子看。
“我知晓。”
大长公主接着道:“现在主要就是让太子犯错,陛下本就不满他,只要能抓住他的把柄,即便只是一个无伤大雅的错处,陛下也很有可能废了他的储君之位。”
四皇子声音低低的,漫不经心地道:“可是他做事向来天衣无缝,又深得民心,哪有什么错处?”
大长公主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道:“是个人都会犯错,而且本宫已经知道了那个秘密,只要能找到证据,他定无翻身之力。”
四皇子蓦地抬起头,眼底晦暗不明,“姑姑就这么有把握?”
大长公主道:“等着看吧,那件事哪怕是你做的,你父皇都不会手下留情,更何况是一个他不喜爱的儿子。”
四皇子慢慢地垂下眼睛,掩去眼底复杂的神色。
……
“回了?”
陆予安回到知州府的时候,知州又出了门,只剩下赵淮川一人坐在庭院里看书,穿了一身简单的轻袍,比穿着官服时看着少了几分冷肃。
这个大忙人今日居然在府里么?真是难得,还以为还要一些时候才回。
赵淮川扫了他一眼,看出了他心里所想,破天荒地解释了句:“我的事情已经忙完了。”
言外之意就是接下来他会很闲。
对于温州这件事上,二人进行了明确的分工,他负责布置安排崇州过来的军队和对温州百姓的调查等等,而陆予安则负责摸清流寇的动向,别说,效率还挺高,虽然还没有走到最关键的一步。
陆予安将在山里发现的大致同他讲了一下,对方将书合上,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并没有惊讶。
“刚刚得到的消息,有人将西北大旱的消息透露给了陛下,陛下已经派人出发去了西北,是裴镇抚使。”
陆予安一挑眉:“裴延?”
在他的印象里,裴延一直都是在京城,从未到过这么远地方办事,要么是裴远忠想要锻炼锻炼他,要么就是景帝想考验他。
此时正处于边疆动荡的时候,拥有大量的铁器却又与异族有往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大人,这些兵器怎么办?”
陆予安粗略数了数,道:“先带几把回去,看他们的锻造到底到了何种程度,其余的派人看着这里,藏得隐蔽一点,恐怕过段时间会有人再回来。”
相比于盐,铁的来源更加稀少,获取不容易,运输更不容易,像这个地窖里所剩余的量不是个小数目,更别说已经差不多锻造完成,其价值也不可估量。
“另外,走之前将地窖内外的布置恢复成原样,在去寨子四周看看是否有人监视,隐蔽一些。”
千户知晓他的意思,立马吩咐人去周遭查看。
……
大长公主府
作为景帝的胞妹,端和今年也有三十多岁了,只不过她保养得好,除了一双眼睛里折射出来的沧桑和威慑,岁月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其他的痕迹。
她的手边放了几盘点心,两盏茶汤上还冒着热气,屋内静悄悄的。
忽然外面传来一阵不急不缓的脚步声,接着是门被推开,进入一抹宝蓝色的衣角。
“姑姑,您找我?”四皇子笑眯眯的,毫不见外地拉开她对面的椅子坐下,也不试试水温,端起茶就一饮而尽。
大长公主将茶壶推了过去,声音柔和下来,“不着急,喝太急了伤胃。”
“放心吧,我身体好着呢。”茶杯在桌子上碰撞发出一声声响,四皇子拿过茶壶,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细小的水流哗哗地涌入白色的瓷器,茶水颜色逐渐加深,越看越像一点淡绿的清潭。
大长公主状似不经意地问道:“听说太子让神医出宫了?”
水流有一瞬间的凝滞,但不过瞬息就继续流淌,四皇子专注地看着越来越接近杯沿的茶汤,轻轻“嗯”了一声。
大长公主看了眼茶杯,提醒道:“别再加水了,要满出来了。”
四皇子听话地将茶壶放下,将被子拿在手上,轻轻地摇晃。
大长公主道:“是你母后的主意?”
“嗯。”
大长公主叹了口气,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你怎么也不拦着她?现在国事还不安定,陛下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什么事,天下必乱。”
四皇子扯了扯嘴角,脸上却不见丝毫笑意,讽刺地道:“拦着她?姑姑也太瞧得起我了,在她心里任何与她意见不一的都是敌人,怎么可能听我的劝。”
相互之间妯娌这么多年,端和对于自己的这个嫂子也清楚得很,自然也知道四皇子的难处,但这次的事的确处理不好。
也不知道卫家是怎么培养出这样一个女儿的,已经在深宫呆了这么多年了,却还是没长半点脑子,做事不计后果,自己捅了篓子还不知道去补救,反而一错再错,不知悔改。
若是别人也就罢了,皇帝的身体不容有误,更何况现在一切的局势还没有确定下来,先前太子献医讨得了陛下几分青眼,身体也有所好转,这个蠢女人却在这个关口打发神医出宫,以后若是陛下的身体再差了下去,被迁怒的的只会是让神医走的人。
“回去告诉你母后,若是还想让我帮她,就按照我的计划行事,别再乱整什么幺蛾子。”大长公主有几分不耐,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要找到一个实力过关的郎中献给陛下,必须要在太子之前。
四皇子点点头,“姑姑还有什么交代的吗?”
大长公主揉了揉额头,神情严肃,“接下来说的你就要听好。”
四皇子道:“姑姑请讲。”
“太子的势力在朝中都不容小觑,你虽然有人相助,但是仍不能放松警惕,现在太子继位呼声最高,你乃嫡子,在一众皇子中是最有能力和他争的,但是太子在民间百姓口中的赞誉极高,朝中那些老东西也看好他,你没有功绩,所以接下来的政事,你必须要参与,平白无故的,哪怕陛下再喜爱你也不会让你代替太子。”
四皇子低着头,一错不错地盯着杯子看。
“我知晓。”
大长公主接着道:“现在主要就是让太子犯错,陛下本就不满他,只要能抓住他的把柄,即便只是一个无伤大雅的错处,陛下也很有可能废了他的储君之位。”
四皇子声音低低的,漫不经心地道:“可是他做事向来天衣无缝,又深得民心,哪有什么错处?”
大长公主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道:“是个人都会犯错,而且本宫已经知道了那个秘密,只要能找到证据,他定无翻身之力。”
四皇子蓦地抬起头,眼底晦暗不明,“姑姑就这么有把握?”
大长公主道:“等着看吧,那件事哪怕是你做的,你父皇都不会手下留情,更何况是一个他不喜爱的儿子。”
四皇子慢慢地垂下眼睛,掩去眼底复杂的神色。
……
“回了?”
陆予安回到知州府的时候,知州又出了门,只剩下赵淮川一人坐在庭院里看书,穿了一身简单的轻袍,比穿着官服时看着少了几分冷肃。
这个大忙人今日居然在府里么?真是难得,还以为还要一些时候才回。
赵淮川扫了他一眼,看出了他心里所想,破天荒地解释了句:“我的事情已经忙完了。”
言外之意就是接下来他会很闲。
对于温州这件事上,二人进行了明确的分工,他负责布置安排崇州过来的军队和对温州百姓的调查等等,而陆予安则负责摸清流寇的动向,别说,效率还挺高,虽然还没有走到最关键的一步。
陆予安将在山里发现的大致同他讲了一下,对方将书合上,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并没有惊讶。
“刚刚得到的消息,有人将西北大旱的消息透露给了陛下,陛下已经派人出发去了西北,是裴镇抚使。”
陆予安一挑眉:“裴延?”
在他的印象里,裴延一直都是在京城,从未到过这么远地方办事,要么是裴远忠想要锻炼锻炼他,要么就是景帝想考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