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里药香气极浓,常逾腿脚快些,算是第一个到的,可冯施毅却有意的将人拦在太极殿门口,常逾心领神会,也不冒进,就在太极殿门口守着,里面依稀传来太医唏嘘和叹气的声音,甚至还有辰贵妃的啜泣之音,常逾也察觉出此事不对。
小胜子捧着胜金盆等物进去,常逾心中一紧,这些东西是皇帝在入殓前净衣所用,可这宫中没有挂白,就证明皇帝还没有咽气,按照常理,皇帝殡天之前是未免污了皇帝慧眼,也未免引起恐慌,这些东西是要在皇帝殡天之后才做的,可这东西却现在出现,以常逾对他们的了解,小胜子和冯施毅没这个胆量,那就只有一个可能,这些事情是皇帝自己安排的。
太子和宁王接踵而至,三人草草的行了礼,没有繁冗的琐碎。
太子:“三弟也来了!”
常逾故意抖了抖身上的晨露,不想暴露冯施毅将他拦下的事实,故意诓骗道:“也是刚到!”
宁王看见殿门前只有他们三人开口问道:“我听说父皇还宣了凤安老将军和梧儿!”
太子点点头,开口说道:“不错,昨日凤安老将军带着梧儿去学骑射了,估计还要个把个时辰才能到!”
常逾也没藏着,给太子和宁王交了个底:“这将军叫习惯了,还真有些难改,怕是今日,我们都要称其凤安皇太叔了!”
太子和宁王忽然明白,今日所在之人都是皇室之人,这个场面怕不是要托孤了···
冯施毅见三位都到了,匆匆进去禀告后出来:“三位殿下,传辰贵妃口谕,请三位殿下进去!”
三个人相互看了一眼,并肩而行,太极殿里,只有一位太医跪在一旁,辰贵妃在一旁默默的噙着泪。
床榻上的皇帝还在安然沉睡,在这样的场面很难让人不怀疑皇帝的生死,三人依次行了礼,辰贵妃也收了泪水:“都起来吧,是圣上昏迷前让我将你们都叫来的!”
太子还是有些慌的,他觉得自己依旧依附在皇帝的影子下,若是皇帝殡天,他可依附的人就没了,所以他比任何人都关切:“父皇这是怎么了?”
辰贵妃叹了口气,如实相告:“两个时辰前,圣上突然呕血昏厥,本宫按照圣上之前的吩咐,叫了徐太医来!徐太医,你且说说吧!”
徐太医跪着转向他们三人,伏在地上颤颤巍巍的说道:“圣上、圣上怕是难渡此关了···”
常逾看着这个眼生的太医,其实太医院里的等级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可就是这样的等级使得有些太医就算有本事,也难得出人之地,所以这太医院也算是鱼目混珠之地,故而常逾对整个太医院都没什么信任可言。
常逾的声音冷的可怕:“此人可信吗?!”
辰贵妃知道他在担心什么,对于这一点,老皇帝早有交代:“他的家眷都在圣上的掌控之中,说不得假话!”
辰贵妃这话无疑暴露了两点,皇帝在京中还有一股势力,这股势力虽说隐晦,战斗力却强,第二便是皇帝一直没有完全放弃对朝局的掌控,或许自己身死也是他计划的一环。
辰贵妃起身,从皇帝的玉枕中打开机关,将里面的遗诏取了出来,刚要宣读,冯施毅便来禀告:“娘娘,凤安老将军和世子来了!”
辰贵妃将遗诏暂且搁置:“请进来吧!徐太医,你也可以开始了!”
冯施毅得了令去传,徐太医也从地上起身,为皇帝针灸,几针下去,皇帝转醒,凤安老将军和齐梧行过礼之后,齐梧就被皇帝召到跟前,看似是天伦之乐,可实际上,不过是皇家的权利交付。
皇帝在辰贵妃和齐梧的帮助下起身,看着眼前的众人,唏嘘的苦笑,自古帝王多薄情,他的身边也只剩下这么几个人了,若不是自己大限将至,他们之中又有几人是真正愿意见到他的呢?皇帝不敢想,因为真实的答案没有自欺欺人温暖!
皇帝:“朕的大限将至,叫你们过来,也是想将一些事说清楚,皇叔啊,也劳烦您和辰贵妃做个见证···”
倪孜一夜也没有等到常逾回来,绿玲去宫中也没探知到任何消息,这让倪孜有些心焦,常逾刚刚处置了那么多的罪臣,在这个时候皇帝要他进宫,倪孜担心会出事,便匆匆的洗漱装扮,打算进宫去请安。
秦岭起身后,感觉自己昏昏沉沉的,掀开里衣一看,伤口果真感染了,秦岭从柜子里掏出乔林留给他的药,一股脑的塞到口中,只是屋内的茶壶里早就没了水,药丸卡在嗓子眼是上不去下不来,秦岭是想咽也咽不下去,关键时刻,还是文青山端着早饭来,秦岭一把抢过粥,顺着药丸吞了下去。
秦岭去擦了把脸,想让自己看着不那么憔悴,可想了想,还是问出了心里的担心:“阿逾回来了吗?”
文青山靠在一边,现在整个萧王府都知道常逾为秦岭拿自己做试验的事,所以几乎整个萧王府都以秦岭为敌,可唯独文青山是亲眼看见秦岭为了常逾所做了什么的人,也只有文青山现在还愿意主动亲近他:“还没,王妃娘娘已经让人递了帖子,以请安的名义要进宫看一看!”
秦岭昏昏沉沉的根本没有注意,今日倪孜并未派人来请他用膳,也根本没注意,他一个不爱喝粥的人,今日给他的早膳竟然是粥。
“铛、铛、铛···”
宫里的鸣钟响便长安城,两个人一声一声的数着,晨时鸣钟,连续三声,这是皇帝晏驾的丧钟···
倪孜也听见钟声,急忙拆了朱钗,带着人朝着宫中的方向跪着···
这一年的三月十七,皇帝殡天,谥号昭成帝,说来也是讽刺,他当年害了一百二十一位忠臣,也因为登基,屠杀了所有知情人,因为三十年后的澄清,让他成了一个知错就改的皇帝,可这所谓的澄清和后续的补偿,都不是他主动去做的!
百姓没有议论当年的事情,反倒是对皇帝的罪己诏和后续补偿拍手称颂,原来不仅时间会让人遗忘,利益也会让人驱使人湮灭良知,皇帝借助了舆论的力量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个明君,常逾也意识到,那些过往不该只给遗孤带来苦痛和艰辛,加害者反倒是因为承认了错处成了明帝,说到底,皇帝不配这个昭字,可如今他用自己的死了解了这一切,常逾再也无能为力了···
太子继位成为新帝,封储妃戚氏为皇后,世子齐梧为太子,同时改年号为元启,奉先帝之命,凤安老将军和宁王辅政···
宁王妃准备了些吃食过来,宁王看着殿外的常逾,拿了几块不算太甜的糕点出来。
宁王:“这个辅政大臣本该是你的!”
常逾接过那几块糕,索然无味的嚼着,因为原本的遗诏上,辅政大臣是凤安老将军和萧王,可却因为常逾在皇帝临终之前说的那番话,让皇帝将萧王的名字换成了宁王,可常逾从不惦记什么辅政大臣,他只想求一个真相,只是现在他做不到了。
常逾:“没有什么东西该是谁的,你已经有了佐政的能力,相信自己!”
宁王:“可是···”
常逾拍了拍宁王的肩膀,只是希望他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辅佐新帝:“没什么可是的,如今的朝堂虽然不像几年前那般,可你与皇兄还是要多加注意,有些势力并没有完全根除!”
对于三十年前的事,宁王虽然和常逾想的一样,可皇帝毕竟是他的父亲,现下已故,他也是于心不忍:“父皇已经龙驭宾天了了,有些事就让它过去吧!”
常逾可不这么认为,真相不该只有受害者记着,也不该只有受害者去追寻。
常逾:“利用需求引发的舆论,从而洗白自己当年所做的错事,让百姓对其称功颂德,亏我还觉得他是幡然醒悟了!”
宁王觉得现在的结果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没必要再行一步了,毕竟行差踏错是做的越多错的越多:“可现在的结果不是好的吗?遗孤得到了补偿,我们最终的目的不就是让受害者不再生活在腌臜的黑暗里吗?”
常逾看着已经大亮的天空,看着还没来得及遮住太阳的云朵,这个世界就该是如此光亮:“可我的目的不是!这个世界不该只有被害者在承受苦难!这不公平!我想要这个世界有黑白,我想要每个人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我想要不再有受害者变成加害者!这才是幼有书读,壮有能力,老有所依的基础!”
宁王看着常逾,就像是看着心中的崇拜之人,心中不免觉得,父皇的遗诏上不仅仅应该改掉萧王的名字,也应该将他的名字添在新帝之前,只是现在一切都尘埃落定了。
宁王:“可你还是妥协了!”
常逾冷眼,声音中的坚定不可摧灭:“我的妥协不代表我会退步,我只是还有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宁王心里多少有些猜测,可有些事,不必细说,好像常逾和秦岭都想瞒着的秘密,天下人都要知道了。
倪孜帮着戚鸣音处理好事情之后过来,看着常逾乌青的眼圈,就知道他一夜未眠,心中不免心疼。
宁王恭敬的行礼道了句皇嫂!倪孜也不少规矩的回了礼,只是常逾心中更关切家中的人:“阿恙如何了?”
以前倪孜从不吃醋,可这个时候,倪孜还是心中有些不悦的,只是在这个场合不能展露半分罢了:“长宁说宫里规矩多,就不来了!”
常逾点点头,这样也好!舟车劳顿,让他好好休息一下也好!
宁王忽然想起一件事:“对了,如今皇后和太子之位受父皇遗命已经尘埃落定,青阳郡主你打算怎么办?这青阳郡主将所有的罪责都推到了郡公爷的身上,郡公爷也在认罪书上签了字,我们现在只能似乎只能杀了郡公爷!”
宁王现在就像是开了窍,很多事情不必多说,就能从中分析出事实来,其实从前的他也很聪慧,只是怯懦掩盖了他的聪慧,这也是皇帝选他做辅政大臣的原因之一,
常逾:“父皇的殡天也不全然是坏事,皇祭期间不见血,也算是能保着郡公爷一条命!田伯,让人透出声去,说郡公爷服毒自尽了!”
田绛领了命,宁王揣思了片刻,也忽然明白了常逾的目的,放长线钓大鱼:“皇兄觉得,青阳郡主还对后位觊觎厚望?这事要不要对皇兄讲啊!”
倪孜对宅院之事比他们多一些,这个时候也毫无隐藏的说了出来:“青阳郡主的女儿与皇兄曾经有过一段姻缘,只是那个时候青阳郡主觉得秦王兄更有帝王之姿,便乱棒打鸳鸯拆散了二人,可当时的秦王兄根本看不上青阳郡主女儿这个没有助力的王妃,而接连被两位皇子摒弃,也让青阳郡主的女儿一直至今也没有议亲!”
宁王妃早在倪孜出现的时候也过来了,不过一直没有言声,可听到这里,也让她忽然想起了些什么:“当年梧儿的母亲正值壮年,也从未听说过有什么隐疾,却在大皇兄奉旨巡盐之前暴毙,这么说来的话,她的死怕也是有蹊跷的!”
宁王:“当年皇兄对青阳郡主的女儿可是一往情深深,此事要是让皇兄知道了,怕是要多一位受青阳郡主所控制的宠妃了!”
常逾垂眸:“或许还有一个法子!”
众人看着常逾,似乎在等着常逾的法子。
常逾:“梧儿已经是太子了,也是该主事的年纪了,要是他知道,自己亲生母亲的死与青阳郡主有关,一定不会像皇兄一样手下留情!”
宁王还是有些不忍心:“真的要让梧儿知道吗?”
常逾:“我和你一样,希望梧儿有着帝王之仁,可若事事仁慈,反倒是会被人利用,帝王之威亦是必不可少!”
小胜子捧着胜金盆等物进去,常逾心中一紧,这些东西是皇帝在入殓前净衣所用,可这宫中没有挂白,就证明皇帝还没有咽气,按照常理,皇帝殡天之前是未免污了皇帝慧眼,也未免引起恐慌,这些东西是要在皇帝殡天之后才做的,可这东西却现在出现,以常逾对他们的了解,小胜子和冯施毅没这个胆量,那就只有一个可能,这些事情是皇帝自己安排的。
太子和宁王接踵而至,三人草草的行了礼,没有繁冗的琐碎。
太子:“三弟也来了!”
常逾故意抖了抖身上的晨露,不想暴露冯施毅将他拦下的事实,故意诓骗道:“也是刚到!”
宁王看见殿门前只有他们三人开口问道:“我听说父皇还宣了凤安老将军和梧儿!”
太子点点头,开口说道:“不错,昨日凤安老将军带着梧儿去学骑射了,估计还要个把个时辰才能到!”
常逾也没藏着,给太子和宁王交了个底:“这将军叫习惯了,还真有些难改,怕是今日,我们都要称其凤安皇太叔了!”
太子和宁王忽然明白,今日所在之人都是皇室之人,这个场面怕不是要托孤了···
冯施毅见三位都到了,匆匆进去禀告后出来:“三位殿下,传辰贵妃口谕,请三位殿下进去!”
三个人相互看了一眼,并肩而行,太极殿里,只有一位太医跪在一旁,辰贵妃在一旁默默的噙着泪。
床榻上的皇帝还在安然沉睡,在这样的场面很难让人不怀疑皇帝的生死,三人依次行了礼,辰贵妃也收了泪水:“都起来吧,是圣上昏迷前让我将你们都叫来的!”
太子还是有些慌的,他觉得自己依旧依附在皇帝的影子下,若是皇帝殡天,他可依附的人就没了,所以他比任何人都关切:“父皇这是怎么了?”
辰贵妃叹了口气,如实相告:“两个时辰前,圣上突然呕血昏厥,本宫按照圣上之前的吩咐,叫了徐太医来!徐太医,你且说说吧!”
徐太医跪着转向他们三人,伏在地上颤颤巍巍的说道:“圣上、圣上怕是难渡此关了···”
常逾看着这个眼生的太医,其实太医院里的等级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可就是这样的等级使得有些太医就算有本事,也难得出人之地,所以这太医院也算是鱼目混珠之地,故而常逾对整个太医院都没什么信任可言。
常逾的声音冷的可怕:“此人可信吗?!”
辰贵妃知道他在担心什么,对于这一点,老皇帝早有交代:“他的家眷都在圣上的掌控之中,说不得假话!”
辰贵妃这话无疑暴露了两点,皇帝在京中还有一股势力,这股势力虽说隐晦,战斗力却强,第二便是皇帝一直没有完全放弃对朝局的掌控,或许自己身死也是他计划的一环。
辰贵妃起身,从皇帝的玉枕中打开机关,将里面的遗诏取了出来,刚要宣读,冯施毅便来禀告:“娘娘,凤安老将军和世子来了!”
辰贵妃将遗诏暂且搁置:“请进来吧!徐太医,你也可以开始了!”
冯施毅得了令去传,徐太医也从地上起身,为皇帝针灸,几针下去,皇帝转醒,凤安老将军和齐梧行过礼之后,齐梧就被皇帝召到跟前,看似是天伦之乐,可实际上,不过是皇家的权利交付。
皇帝在辰贵妃和齐梧的帮助下起身,看着眼前的众人,唏嘘的苦笑,自古帝王多薄情,他的身边也只剩下这么几个人了,若不是自己大限将至,他们之中又有几人是真正愿意见到他的呢?皇帝不敢想,因为真实的答案没有自欺欺人温暖!
皇帝:“朕的大限将至,叫你们过来,也是想将一些事说清楚,皇叔啊,也劳烦您和辰贵妃做个见证···”
倪孜一夜也没有等到常逾回来,绿玲去宫中也没探知到任何消息,这让倪孜有些心焦,常逾刚刚处置了那么多的罪臣,在这个时候皇帝要他进宫,倪孜担心会出事,便匆匆的洗漱装扮,打算进宫去请安。
秦岭起身后,感觉自己昏昏沉沉的,掀开里衣一看,伤口果真感染了,秦岭从柜子里掏出乔林留给他的药,一股脑的塞到口中,只是屋内的茶壶里早就没了水,药丸卡在嗓子眼是上不去下不来,秦岭是想咽也咽不下去,关键时刻,还是文青山端着早饭来,秦岭一把抢过粥,顺着药丸吞了下去。
秦岭去擦了把脸,想让自己看着不那么憔悴,可想了想,还是问出了心里的担心:“阿逾回来了吗?”
文青山靠在一边,现在整个萧王府都知道常逾为秦岭拿自己做试验的事,所以几乎整个萧王府都以秦岭为敌,可唯独文青山是亲眼看见秦岭为了常逾所做了什么的人,也只有文青山现在还愿意主动亲近他:“还没,王妃娘娘已经让人递了帖子,以请安的名义要进宫看一看!”
秦岭昏昏沉沉的根本没有注意,今日倪孜并未派人来请他用膳,也根本没注意,他一个不爱喝粥的人,今日给他的早膳竟然是粥。
“铛、铛、铛···”
宫里的鸣钟响便长安城,两个人一声一声的数着,晨时鸣钟,连续三声,这是皇帝晏驾的丧钟···
倪孜也听见钟声,急忙拆了朱钗,带着人朝着宫中的方向跪着···
这一年的三月十七,皇帝殡天,谥号昭成帝,说来也是讽刺,他当年害了一百二十一位忠臣,也因为登基,屠杀了所有知情人,因为三十年后的澄清,让他成了一个知错就改的皇帝,可这所谓的澄清和后续的补偿,都不是他主动去做的!
百姓没有议论当年的事情,反倒是对皇帝的罪己诏和后续补偿拍手称颂,原来不仅时间会让人遗忘,利益也会让人驱使人湮灭良知,皇帝借助了舆论的力量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个明君,常逾也意识到,那些过往不该只给遗孤带来苦痛和艰辛,加害者反倒是因为承认了错处成了明帝,说到底,皇帝不配这个昭字,可如今他用自己的死了解了这一切,常逾再也无能为力了···
太子继位成为新帝,封储妃戚氏为皇后,世子齐梧为太子,同时改年号为元启,奉先帝之命,凤安老将军和宁王辅政···
宁王妃准备了些吃食过来,宁王看着殿外的常逾,拿了几块不算太甜的糕点出来。
宁王:“这个辅政大臣本该是你的!”
常逾接过那几块糕,索然无味的嚼着,因为原本的遗诏上,辅政大臣是凤安老将军和萧王,可却因为常逾在皇帝临终之前说的那番话,让皇帝将萧王的名字换成了宁王,可常逾从不惦记什么辅政大臣,他只想求一个真相,只是现在他做不到了。
常逾:“没有什么东西该是谁的,你已经有了佐政的能力,相信自己!”
宁王:“可是···”
常逾拍了拍宁王的肩膀,只是希望他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辅佐新帝:“没什么可是的,如今的朝堂虽然不像几年前那般,可你与皇兄还是要多加注意,有些势力并没有完全根除!”
对于三十年前的事,宁王虽然和常逾想的一样,可皇帝毕竟是他的父亲,现下已故,他也是于心不忍:“父皇已经龙驭宾天了了,有些事就让它过去吧!”
常逾可不这么认为,真相不该只有受害者记着,也不该只有受害者去追寻。
常逾:“利用需求引发的舆论,从而洗白自己当年所做的错事,让百姓对其称功颂德,亏我还觉得他是幡然醒悟了!”
宁王觉得现在的结果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没必要再行一步了,毕竟行差踏错是做的越多错的越多:“可现在的结果不是好的吗?遗孤得到了补偿,我们最终的目的不就是让受害者不再生活在腌臜的黑暗里吗?”
常逾看着已经大亮的天空,看着还没来得及遮住太阳的云朵,这个世界就该是如此光亮:“可我的目的不是!这个世界不该只有被害者在承受苦难!这不公平!我想要这个世界有黑白,我想要每个人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我想要不再有受害者变成加害者!这才是幼有书读,壮有能力,老有所依的基础!”
宁王看着常逾,就像是看着心中的崇拜之人,心中不免觉得,父皇的遗诏上不仅仅应该改掉萧王的名字,也应该将他的名字添在新帝之前,只是现在一切都尘埃落定了。
宁王:“可你还是妥协了!”
常逾冷眼,声音中的坚定不可摧灭:“我的妥协不代表我会退步,我只是还有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宁王心里多少有些猜测,可有些事,不必细说,好像常逾和秦岭都想瞒着的秘密,天下人都要知道了。
倪孜帮着戚鸣音处理好事情之后过来,看着常逾乌青的眼圈,就知道他一夜未眠,心中不免心疼。
宁王恭敬的行礼道了句皇嫂!倪孜也不少规矩的回了礼,只是常逾心中更关切家中的人:“阿恙如何了?”
以前倪孜从不吃醋,可这个时候,倪孜还是心中有些不悦的,只是在这个场合不能展露半分罢了:“长宁说宫里规矩多,就不来了!”
常逾点点头,这样也好!舟车劳顿,让他好好休息一下也好!
宁王忽然想起一件事:“对了,如今皇后和太子之位受父皇遗命已经尘埃落定,青阳郡主你打算怎么办?这青阳郡主将所有的罪责都推到了郡公爷的身上,郡公爷也在认罪书上签了字,我们现在只能似乎只能杀了郡公爷!”
宁王现在就像是开了窍,很多事情不必多说,就能从中分析出事实来,其实从前的他也很聪慧,只是怯懦掩盖了他的聪慧,这也是皇帝选他做辅政大臣的原因之一,
常逾:“父皇的殡天也不全然是坏事,皇祭期间不见血,也算是能保着郡公爷一条命!田伯,让人透出声去,说郡公爷服毒自尽了!”
田绛领了命,宁王揣思了片刻,也忽然明白了常逾的目的,放长线钓大鱼:“皇兄觉得,青阳郡主还对后位觊觎厚望?这事要不要对皇兄讲啊!”
倪孜对宅院之事比他们多一些,这个时候也毫无隐藏的说了出来:“青阳郡主的女儿与皇兄曾经有过一段姻缘,只是那个时候青阳郡主觉得秦王兄更有帝王之姿,便乱棒打鸳鸯拆散了二人,可当时的秦王兄根本看不上青阳郡主女儿这个没有助力的王妃,而接连被两位皇子摒弃,也让青阳郡主的女儿一直至今也没有议亲!”
宁王妃早在倪孜出现的时候也过来了,不过一直没有言声,可听到这里,也让她忽然想起了些什么:“当年梧儿的母亲正值壮年,也从未听说过有什么隐疾,却在大皇兄奉旨巡盐之前暴毙,这么说来的话,她的死怕也是有蹊跷的!”
宁王:“当年皇兄对青阳郡主的女儿可是一往情深深,此事要是让皇兄知道了,怕是要多一位受青阳郡主所控制的宠妃了!”
常逾垂眸:“或许还有一个法子!”
众人看着常逾,似乎在等着常逾的法子。
常逾:“梧儿已经是太子了,也是该主事的年纪了,要是他知道,自己亲生母亲的死与青阳郡主有关,一定不会像皇兄一样手下留情!”
宁王还是有些不忍心:“真的要让梧儿知道吗?”
常逾:“我和你一样,希望梧儿有着帝王之仁,可若事事仁慈,反倒是会被人利用,帝王之威亦是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