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研习脉络 整理诊籍
因父亲在齐王宫中候医,随时救治齐王,一时不能回家,缇萦也不能随父亲长时留在宫中,她就在家里和二姐蓝月二姐夫王禹一起研习医术。
王禹本是济北王刘兴居的太医,仓公为济北王治病时,王禹被仓公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择服,便仓公为师,时来向仓公学医。后因为济北王谋反,被除国后,王禹便离开济北,一直追随仓公左右学医,仓公教他经脉上下及一些奇特的脉络和各种俞穴的位置,以及各种经脉之间相互表里关系的诊治,又教他如何根据脉气运行时顺逆邪正的不同反应,选用适合的石针、砭灸来进行治疗。经过一年多的勤苦学习,王禹的医术大有长进。其人品行高洁,温良仁善,深得仓公爱戴,二女蓝月又与王禹相互幕,仓公便招王禹为婿,仓公外出行医时,常留家中为上门求医的人医治。
这天缇萦和二姐蓝月正在后房研习经脉俞穴,忽然四姐青屏从前堂跑来叫道:“快去看看,快……有病人来了……”
蓝月带着两个妹妹来到前堂,只见一对夫妻坐在一旁,王禹正在给一个少年男子把脉。
少年男子十七八岁,正值青春年少之纪,但是放眼一看,却是忧苦满面,神形瘦削。王禹把了一会脉,说道:“全身发高热,又吃不下饭,还经常会呕吐。这是肠胃不和,胃不和则睡不安,是不是夜里睡觉也不安适呀?”
少年机械地点了点头。旁边其母答道:“何止吃不下饭,有时呕吐起来,把胃液胆汁都吐了出来呢。”
王禹道:“这是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我给他调制些汤药吃上三天就会好的。”说着便列出几份药料,让蓝月去称取。
缇萦细细地观察了一下那位少年,她走到王禹身边小声说道:“二哥,这位小哥的病,主因我看不是在胃肠,而是在心。”
王禹听了,心中一惊,忙追问道:“何以见得?我把他脉,脉象浊躁,胃气上逆,烦闷厌食,时常呕吐,这不是胃肠不和所致吗。”
缇萦道:“我想学着把脉,可否让我试着把一下他的脉?”
王禹笑了一下道:“有何不可,小妹请便。”
缇萦便走到那少年身旁,羞羞地坐下,拉过少年的左手放在案上,伸出自己三个纤细的小手指,轻轻地按放在那少年的脉口上……她静下心来,慢慢地感受少年血脉的调动……
过了一会,缇萦站起身,向那两位夫妻深施一礼问道:“敢问伯伯和大婶,小哥哥可否有婚约姻缘?”
那两位听缇萦这突如其来的一问,一时面面相 不知如何回答。
二姐蓝月以为缇萦在玩闹,忙上前拉住缇萦道:“小妹不可无礼,此与病情无关,不要玩闹。”
缇萦正言道:“怎么会无关呢?爹爹常言:百病心生,病由心生。我看小哥哥面色忧郁,心中烦闷,把他脉搏,浊重急躁,这是心气方面的问题。阳气郁结,脉气旺盛,称作重阳,所以他全身发热。重阳的结果是扰乱心神,所以他心中烦闷吃不下东西。长期厌食,致使他胃肠紊乱,传导到脉络上又导致脉络不通。这一切都是内心悲伤所导致的,所以我说他这是心病。而少年心病必有情结,这是我问两位长辈的原因,不知对也不对?”
那两位长辈听后,相对一愣,忙起身向缇萦深施一礼道:“姑娘所言极是啊,快想法救救小子。”言罢,那位大婶哭泣道:“小子确有婚约,自小相约婚姻与邻家小女,两人青梅竹马,相爱难分。还未到婚嫁,不想去年那家长子在京城长安谋得高官,去年其家举西迁长安。至今了无音信,可怜我儿自此便郁郁寡欢,寝食不安,身形一天比一天消瘦,看得母亲我心痛难奈啊。长此一往,性命怎保啊。求神医救救小儿,大恩永世不忘啊……”言罢,就要给缇跪下。
缇萦忙扶着大婶,安慰道:“大婶莫急,也不必担心,小哥的病不重,很好调治的。你们放心吧,我们几个合计一下看看怎样给小哥调药,保证药到病除。”
王禹和蓝月在旁听缇萦讲的头头是道,不免对缇萦暗暗称赞,但是,是否果如缇萦所言呢?王禹和蓝月心中都有疑问,因为他们俩个都还没见过小妹参于过给病人看病呢。她虽然时常随爹爹行医,但是那只是在旁帮忙,调制汤药啊。所以他俩不能完全相信缇萦说的。王禹道:“小妹说的确实有理,容我再给小弟细细把一下脉,我们细心诊断最好。”
把了一会脉,王禹默默地点了几下头,对缇萦说:“果如小妹所言,其病在心,就如小妹之言,我们当主治其心。”
蓝月向缇萦树起了大拇指。
缇萦道:“我随爹爹在济北就遇到过这样的病人,所以才能略知一二。爹爹称这病为‘气鬲病’,我们可以给他调制一种‘下气汤’让他饮食,饮食一日便可下气,饮食二日便能吃饭,饮食三日便可痊愈。”
两位老人听后心中稍喜,又施礼谢道:“小姐姐真是小菩萨啊,说的太对了,太对了。”
缇萦道:“病从心,最终还是要从心治才能除却病根,小哥哥也要宽心舒怀,那位小姐姐只是不得已随亲人西迁,对小哥哥也是难以忘念的,也许是家里刚到都城,万事没有安好,还没来得及书信。过一些时日,也许就有书信寄来。如果小哥牵念不得,也可使人到京城探问一下,切不可再忧郁不安,折坏了身子,一旦小姐姐家来信续结婚姻,岂不是害了小姐姐的一厢情缘。”说完,缇萦走到蓝月跟前,上前抱着姐姐羞羞地笑了起来。众人也都笑了,那位少年脸上也漾起了一朵快乐的浪花,心中的忧闷和郁结都烟消云散了……
蓝月和缇萦为这少年备好药料,教他们如何熬制,饮食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一家三口快快乐乐走了。缇萦送他们出了家门,对二姐道:“少年病虽在心,但是已侵筋脉,如果再入五脏,便会血从上出,血从上出,便会吐血而亡,幸好来的及时,否则后果难想啊。”
王禹吓的倒吸了一口冷气,自责道:“幸好小妹细诊神断,否则我便害人性命也。”
缇萦道:“爹爹常教导我,治病色脉为主,先观其色,再把其脉。色脉相合,探其病源。医书有‘移精变气论’的治法,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就是精神心理上的治疗。我在随爹爹行医时,有很多病是相同的,但是也会因病人身体的不同而用药不同,有些病病理都是相同,我有心把这些病理相同的病都记录下来,这样在以后遇到相同的病人,也可做为调制汤药的参考,不至于一时手足无措。你们看怎么样?”
蓝月听后,大喜道:“这样太好了,把相同病理的病例都记录在一起,这样我们诊治病人时就有了很好的参考,也就不至于出现大的差错了。小妹你想的太好了,我们都大力支持你。”
王禹赞道:“没想到小妹如此高明,想的如此深远。编辑成则后,可以成为一个医学典籍,传于后世,也是一大功德啊。”
于是缇萦便开始用心整理记录她们诊治病人时遇到的各种病例,有些没有得到实证的亲自品尝汤药,知味苦重,体药疗效。有时齐王宫里会传话让她进宫,帮爹爹为齐王买药村,调制汤药。
一天一天忙忙录录,转眼十几天过去了。深秋的寒风吹卷起大地的落叶,满天的飞舞。齐王的病经过十几天的治疗,终于好转了,仓公也被恩准回家。但是王后还是担心齐王病情不定,要仓公不得离家外出,随时听候王命。
因父亲在齐王宫中候医,随时救治齐王,一时不能回家,缇萦也不能随父亲长时留在宫中,她就在家里和二姐蓝月二姐夫王禹一起研习医术。
王禹本是济北王刘兴居的太医,仓公为济北王治病时,王禹被仓公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择服,便仓公为师,时来向仓公学医。后因为济北王谋反,被除国后,王禹便离开济北,一直追随仓公左右学医,仓公教他经脉上下及一些奇特的脉络和各种俞穴的位置,以及各种经脉之间相互表里关系的诊治,又教他如何根据脉气运行时顺逆邪正的不同反应,选用适合的石针、砭灸来进行治疗。经过一年多的勤苦学习,王禹的医术大有长进。其人品行高洁,温良仁善,深得仓公爱戴,二女蓝月又与王禹相互幕,仓公便招王禹为婿,仓公外出行医时,常留家中为上门求医的人医治。
这天缇萦和二姐蓝月正在后房研习经脉俞穴,忽然四姐青屏从前堂跑来叫道:“快去看看,快……有病人来了……”
蓝月带着两个妹妹来到前堂,只见一对夫妻坐在一旁,王禹正在给一个少年男子把脉。
少年男子十七八岁,正值青春年少之纪,但是放眼一看,却是忧苦满面,神形瘦削。王禹把了一会脉,说道:“全身发高热,又吃不下饭,还经常会呕吐。这是肠胃不和,胃不和则睡不安,是不是夜里睡觉也不安适呀?”
少年机械地点了点头。旁边其母答道:“何止吃不下饭,有时呕吐起来,把胃液胆汁都吐了出来呢。”
王禹道:“这是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我给他调制些汤药吃上三天就会好的。”说着便列出几份药料,让蓝月去称取。
缇萦细细地观察了一下那位少年,她走到王禹身边小声说道:“二哥,这位小哥的病,主因我看不是在胃肠,而是在心。”
王禹听了,心中一惊,忙追问道:“何以见得?我把他脉,脉象浊躁,胃气上逆,烦闷厌食,时常呕吐,这不是胃肠不和所致吗。”
缇萦道:“我想学着把脉,可否让我试着把一下他的脉?”
王禹笑了一下道:“有何不可,小妹请便。”
缇萦便走到那少年身旁,羞羞地坐下,拉过少年的左手放在案上,伸出自己三个纤细的小手指,轻轻地按放在那少年的脉口上……她静下心来,慢慢地感受少年血脉的调动……
过了一会,缇萦站起身,向那两位夫妻深施一礼问道:“敢问伯伯和大婶,小哥哥可否有婚约姻缘?”
那两位听缇萦这突如其来的一问,一时面面相 不知如何回答。
二姐蓝月以为缇萦在玩闹,忙上前拉住缇萦道:“小妹不可无礼,此与病情无关,不要玩闹。”
缇萦正言道:“怎么会无关呢?爹爹常言:百病心生,病由心生。我看小哥哥面色忧郁,心中烦闷,把他脉搏,浊重急躁,这是心气方面的问题。阳气郁结,脉气旺盛,称作重阳,所以他全身发热。重阳的结果是扰乱心神,所以他心中烦闷吃不下东西。长期厌食,致使他胃肠紊乱,传导到脉络上又导致脉络不通。这一切都是内心悲伤所导致的,所以我说他这是心病。而少年心病必有情结,这是我问两位长辈的原因,不知对也不对?”
那两位长辈听后,相对一愣,忙起身向缇萦深施一礼道:“姑娘所言极是啊,快想法救救小子。”言罢,那位大婶哭泣道:“小子确有婚约,自小相约婚姻与邻家小女,两人青梅竹马,相爱难分。还未到婚嫁,不想去年那家长子在京城长安谋得高官,去年其家举西迁长安。至今了无音信,可怜我儿自此便郁郁寡欢,寝食不安,身形一天比一天消瘦,看得母亲我心痛难奈啊。长此一往,性命怎保啊。求神医救救小儿,大恩永世不忘啊……”言罢,就要给缇跪下。
缇萦忙扶着大婶,安慰道:“大婶莫急,也不必担心,小哥的病不重,很好调治的。你们放心吧,我们几个合计一下看看怎样给小哥调药,保证药到病除。”
王禹和蓝月在旁听缇萦讲的头头是道,不免对缇萦暗暗称赞,但是,是否果如缇萦所言呢?王禹和蓝月心中都有疑问,因为他们俩个都还没见过小妹参于过给病人看病呢。她虽然时常随爹爹行医,但是那只是在旁帮忙,调制汤药啊。所以他俩不能完全相信缇萦说的。王禹道:“小妹说的确实有理,容我再给小弟细细把一下脉,我们细心诊断最好。”
把了一会脉,王禹默默地点了几下头,对缇萦说:“果如小妹所言,其病在心,就如小妹之言,我们当主治其心。”
蓝月向缇萦树起了大拇指。
缇萦道:“我随爹爹在济北就遇到过这样的病人,所以才能略知一二。爹爹称这病为‘气鬲病’,我们可以给他调制一种‘下气汤’让他饮食,饮食一日便可下气,饮食二日便能吃饭,饮食三日便可痊愈。”
两位老人听后心中稍喜,又施礼谢道:“小姐姐真是小菩萨啊,说的太对了,太对了。”
缇萦道:“病从心,最终还是要从心治才能除却病根,小哥哥也要宽心舒怀,那位小姐姐只是不得已随亲人西迁,对小哥哥也是难以忘念的,也许是家里刚到都城,万事没有安好,还没来得及书信。过一些时日,也许就有书信寄来。如果小哥牵念不得,也可使人到京城探问一下,切不可再忧郁不安,折坏了身子,一旦小姐姐家来信续结婚姻,岂不是害了小姐姐的一厢情缘。”说完,缇萦走到蓝月跟前,上前抱着姐姐羞羞地笑了起来。众人也都笑了,那位少年脸上也漾起了一朵快乐的浪花,心中的忧闷和郁结都烟消云散了……
蓝月和缇萦为这少年备好药料,教他们如何熬制,饮食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一家三口快快乐乐走了。缇萦送他们出了家门,对二姐道:“少年病虽在心,但是已侵筋脉,如果再入五脏,便会血从上出,血从上出,便会吐血而亡,幸好来的及时,否则后果难想啊。”
王禹吓的倒吸了一口冷气,自责道:“幸好小妹细诊神断,否则我便害人性命也。”
缇萦道:“爹爹常教导我,治病色脉为主,先观其色,再把其脉。色脉相合,探其病源。医书有‘移精变气论’的治法,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就是精神心理上的治疗。我在随爹爹行医时,有很多病是相同的,但是也会因病人身体的不同而用药不同,有些病病理都是相同,我有心把这些病理相同的病都记录下来,这样在以后遇到相同的病人,也可做为调制汤药的参考,不至于一时手足无措。你们看怎么样?”
蓝月听后,大喜道:“这样太好了,把相同病理的病例都记录在一起,这样我们诊治病人时就有了很好的参考,也就不至于出现大的差错了。小妹你想的太好了,我们都大力支持你。”
王禹赞道:“没想到小妹如此高明,想的如此深远。编辑成则后,可以成为一个医学典籍,传于后世,也是一大功德啊。”
于是缇萦便开始用心整理记录她们诊治病人时遇到的各种病例,有些没有得到实证的亲自品尝汤药,知味苦重,体药疗效。有时齐王宫里会传话让她进宫,帮爹爹为齐王买药村,调制汤药。
一天一天忙忙录录,转眼十几天过去了。深秋的寒风吹卷起大地的落叶,满天的飞舞。齐王的病经过十几天的治疗,终于好转了,仓公也被恩准回家。但是王后还是担心齐王病情不定,要仓公不得离家外出,随时听候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