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儿,那以你之见,这个韩循可能够杀掉?”
刘备原先想直接一刀砍了韩循,可发现刘封并没有赞同的意思,话到嘴边,就改成了疑问句。
“可以杀,但不能现在就杀。”
刘封心里也来气了,他想看看究竟是这个韩循自己谋划的,还是有高人指点。
“父亲可答应他,只是拖着不办,以观其变,另外暗中派人监视韩循,看他同谁往来密切。”
刘备明白过来,知道刘封的计划是引蛇出洞,顿时大为心动。
“好!就依封儿之言。”
商定完这事,刘备得知刘封午饭都只吃了一半,便让他留下陪自己一起用膳。
“正好孩儿也有事想要来找父亲。”
“哦?”
刘备一边吩咐近侍把饭食端上来,一边问道:“是有何事?”
刘封答道:“孩儿知道父亲身边缺少人才,求贤若渴。于是这几日一直在苦思冥想,想要替父亲解忧。
所幸还真让孩儿想起了几人,才能卓著,刚正不阿。
父亲此时正缺才俊,当可征辟他们以补不足。”
“哦?”
一提到人才,大耳哥总是特别兴奋,面露喜色:“封儿快快道来,为父无有不准。”
刘封从怀中取出几封信件:“这为首一人,父亲也曾经见过。”
“哦?”
刘备思索了了起来:“不知是哪位高士?”
“东莱太史慈!”
刘封第一个说的就是太史慈,眼下是他的最后窗口期,今年下半年,孙策破刘繇部将樊能、于麋于横江津,突破江防,进逼东阿的时候,太史慈就正好到了。
算算时间,太史慈应该就在年中的时候自东莱出发,倘若现在还不征辟他的话,等他去了江东,就再不会有机会了。
太史慈虽然只是过去访友刘繇,可连他自己也想不到,这一去,就再也没有返回过北地,从此以后,终老江东了。
“太史子义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宛如由基再世。更喜此人性格豪雄,忠肝义胆,谦恭孝顺,文武双全,将来必能为父亲独当一面。”
太史慈的名声,在后世曾经经过一个巨大的起伏。
最早的时候,太史慈可是与赵云一样的赤胆忠臣,喜欢他的人也很多,也都认可他的忠心。
尤其是和孙策的那一段化敌为友,以及如期而返的信誉,更是被抬高到了一个极高的程度。
只是后来,很多人翻阅到了吴书里记载的一句话。
“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
这句话的问题看起来很大,尤其是七尺之剑,更被人当做了铁证,用以证明太史慈何等狂悖,居然想当皇帝。
这些人最根本的逻辑,就是七尺之剑,非人臣所能佩戴的,这是帝王之礼。
咱们姑且不谈,太史慈死之前还会不会坑儿子一大把,他可是有儿子太史亨的。
也不说吴书整段话里,最后还有孙权甚至还有“权甚悼惜之的后缀。”
难道说孙权是在可惜太史慈死的早,不能和自己抢皇位了?() ()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七尺之剑的问题。
这一点如果不能解释,那太史慈确实是洗不干净的。
可史书中有一件事,完美的解释了这一点。
后汉书,冯异传记载:时赤眉、延岑暴乱三辅,郡县大姓各拥兵众,大司徒邓禹不能定,乃遣异代禹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具剑。
这里说的是,在后汉光武讨伐赤眉军的时候,为了增加冯异的威信和宣扬他的功绩,刘秀亲自派车架将七尺具剑送到河南,赐予冯异。
这里能说冯异想当皇帝了吗?
能说光武帝是想让位给冯异了吗?
而且太史慈正是东汉末年人,两汉最重典故,太史慈死前的话,很可能是表达自己的志向,曾经想像大树将军冯异一样,为天子建立不世之功,佩戴着天子赐予的七尺具剑,让天子降阶而迎,达成自己成为王佐的志向。
这里的七尺具剑,正是礼仪用剑,某种程度上可以参考日后的尚方宝剑的性质,而不是表达想当皇帝的意思。
因此,刘封坚信太史慈还是那個忠肝义胆,箭术超群,义气过人,又忠君爱主的神将。
听到太史慈这个名字,刘备猛的想起了当初还在平原国内,那一位自孔融处破围而出,突围来找自己求援的山东大汉。
刘备当时也是印象深刻,当时就曾经动心过,只恨自己那时名微官低,无法招揽对方。
现在让刘封一说,顿时心中大动,昔日不行,可今日我已贵为州牧,太史子义未必会再拒绝于我啊。
“好!好!好!”
刘备连连点头,有些后悔起来:“幸有封儿提醒,若不是你,我竟没能想起子义来。”
刘备也是忙昏头了,虽然之前想要招揽太史慈,但真当他有这能力了,却一时之间没能想起来。
也亏了刘封帮他弥补了疏漏。
刘封推荐的第一人,就让刘备大为动心,这也让刘备对后面的两人更为期待起来。
“父亲,我推荐的第二人,名为是仪。”
刘封举荐道:“此人名为是仪,仪清恪贞素,详数通使命,综文采才用,足以让您对他托付信任,如能征辟其用,这将会是一位如同架屋承瓦的木头一样重要的人才!”
刘备从来没有听说过是仪的名字,但既然刘封如此夸赞他,那么刘备就愿意将信任交托给是仪。
“此事可也!”
刘封最后道出了第三人:“营陵王脩,字叔治,北海郡营陵人,乃是孔北海挚友,几次三番救助孔北海,其刚正不阿,目光远大,现任胶东县令,治理胶东,抑制豪强,鼓励农桑,赏罚分明,深为胶东士民爱戴。王脩之才,州郡不可限量也,当速征辟之!”
王脩的名字不像是仪,因为贤明和孝行,在北海的名气很大,更是差点被孔融举荐为孝廉。
虽然王脩几次三番的推让,想将孝廉让给邴原,但孔融坚持不许,几次写信劝说。
这个邴原可不是一般人,这一位可是与管宁、华歆并列,被称为建安一龙的贤者。
王脩都能压住邴原,可见他的才能和名声有多好了。
刘备原先想直接一刀砍了韩循,可发现刘封并没有赞同的意思,话到嘴边,就改成了疑问句。
“可以杀,但不能现在就杀。”
刘封心里也来气了,他想看看究竟是这个韩循自己谋划的,还是有高人指点。
“父亲可答应他,只是拖着不办,以观其变,另外暗中派人监视韩循,看他同谁往来密切。”
刘备明白过来,知道刘封的计划是引蛇出洞,顿时大为心动。
“好!就依封儿之言。”
商定完这事,刘备得知刘封午饭都只吃了一半,便让他留下陪自己一起用膳。
“正好孩儿也有事想要来找父亲。”
“哦?”
刘备一边吩咐近侍把饭食端上来,一边问道:“是有何事?”
刘封答道:“孩儿知道父亲身边缺少人才,求贤若渴。于是这几日一直在苦思冥想,想要替父亲解忧。
所幸还真让孩儿想起了几人,才能卓著,刚正不阿。
父亲此时正缺才俊,当可征辟他们以补不足。”
“哦?”
一提到人才,大耳哥总是特别兴奋,面露喜色:“封儿快快道来,为父无有不准。”
刘封从怀中取出几封信件:“这为首一人,父亲也曾经见过。”
“哦?”
刘备思索了了起来:“不知是哪位高士?”
“东莱太史慈!”
刘封第一个说的就是太史慈,眼下是他的最后窗口期,今年下半年,孙策破刘繇部将樊能、于麋于横江津,突破江防,进逼东阿的时候,太史慈就正好到了。
算算时间,太史慈应该就在年中的时候自东莱出发,倘若现在还不征辟他的话,等他去了江东,就再不会有机会了。
太史慈虽然只是过去访友刘繇,可连他自己也想不到,这一去,就再也没有返回过北地,从此以后,终老江东了。
“太史子义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宛如由基再世。更喜此人性格豪雄,忠肝义胆,谦恭孝顺,文武双全,将来必能为父亲独当一面。”
太史慈的名声,在后世曾经经过一个巨大的起伏。
最早的时候,太史慈可是与赵云一样的赤胆忠臣,喜欢他的人也很多,也都认可他的忠心。
尤其是和孙策的那一段化敌为友,以及如期而返的信誉,更是被抬高到了一个极高的程度。
只是后来,很多人翻阅到了吴书里记载的一句话。
“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
这句话的问题看起来很大,尤其是七尺之剑,更被人当做了铁证,用以证明太史慈何等狂悖,居然想当皇帝。
这些人最根本的逻辑,就是七尺之剑,非人臣所能佩戴的,这是帝王之礼。
咱们姑且不谈,太史慈死之前还会不会坑儿子一大把,他可是有儿子太史亨的。
也不说吴书整段话里,最后还有孙权甚至还有“权甚悼惜之的后缀。”
难道说孙权是在可惜太史慈死的早,不能和自己抢皇位了?() ()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七尺之剑的问题。
这一点如果不能解释,那太史慈确实是洗不干净的。
可史书中有一件事,完美的解释了这一点。
后汉书,冯异传记载:时赤眉、延岑暴乱三辅,郡县大姓各拥兵众,大司徒邓禹不能定,乃遣异代禹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具剑。
这里说的是,在后汉光武讨伐赤眉军的时候,为了增加冯异的威信和宣扬他的功绩,刘秀亲自派车架将七尺具剑送到河南,赐予冯异。
这里能说冯异想当皇帝了吗?
能说光武帝是想让位给冯异了吗?
而且太史慈正是东汉末年人,两汉最重典故,太史慈死前的话,很可能是表达自己的志向,曾经想像大树将军冯异一样,为天子建立不世之功,佩戴着天子赐予的七尺具剑,让天子降阶而迎,达成自己成为王佐的志向。
这里的七尺具剑,正是礼仪用剑,某种程度上可以参考日后的尚方宝剑的性质,而不是表达想当皇帝的意思。
因此,刘封坚信太史慈还是那個忠肝义胆,箭术超群,义气过人,又忠君爱主的神将。
听到太史慈这个名字,刘备猛的想起了当初还在平原国内,那一位自孔融处破围而出,突围来找自己求援的山东大汉。
刘备当时也是印象深刻,当时就曾经动心过,只恨自己那时名微官低,无法招揽对方。
现在让刘封一说,顿时心中大动,昔日不行,可今日我已贵为州牧,太史子义未必会再拒绝于我啊。
“好!好!好!”
刘备连连点头,有些后悔起来:“幸有封儿提醒,若不是你,我竟没能想起子义来。”
刘备也是忙昏头了,虽然之前想要招揽太史慈,但真当他有这能力了,却一时之间没能想起来。
也亏了刘封帮他弥补了疏漏。
刘封推荐的第一人,就让刘备大为动心,这也让刘备对后面的两人更为期待起来。
“父亲,我推荐的第二人,名为是仪。”
刘封举荐道:“此人名为是仪,仪清恪贞素,详数通使命,综文采才用,足以让您对他托付信任,如能征辟其用,这将会是一位如同架屋承瓦的木头一样重要的人才!”
刘备从来没有听说过是仪的名字,但既然刘封如此夸赞他,那么刘备就愿意将信任交托给是仪。
“此事可也!”
刘封最后道出了第三人:“营陵王脩,字叔治,北海郡营陵人,乃是孔北海挚友,几次三番救助孔北海,其刚正不阿,目光远大,现任胶东县令,治理胶东,抑制豪强,鼓励农桑,赏罚分明,深为胶东士民爱戴。王脩之才,州郡不可限量也,当速征辟之!”
王脩的名字不像是仪,因为贤明和孝行,在北海的名气很大,更是差点被孔融举荐为孝廉。
虽然王脩几次三番的推让,想将孝廉让给邴原,但孔融坚持不许,几次写信劝说。
这个邴原可不是一般人,这一位可是与管宁、华歆并列,被称为建安一龙的贤者。
王脩都能压住邴原,可见他的才能和名声有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