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割完韭菜后,新官上任后老实没几天就又开始贪污,丝毫经受不住诱惑,甚至出现了逆反心理和侥幸心理,想各种办法贪污。

    物竞天择,存活下来的贪官手段更高超。

    哪怕是雷厉风行的朱元章都止不住这贪腐之风,后世自然也不行。

    这个时代的人性还没有那般恶劣,官吏们贪污也不会损害民生,威胁到国家的根本利益,所以庆忌有的时候是能置若罔闻的。

    如鲍息这个贪官,就庆忌目前了解到的,此人之前历任海西县长、下邳县令、户部员外郎、户部右侍郎、会稽郡丞,政绩斐然,深得民心,不然也当不上渤海郡太守了。

    只要不贪污赈灾粮,不压榨黎庶,偶尔侵吞一点公款,庆忌还是能置若罔闻的。

    大吴本土如此繁荣昌盛,也不差这三瓜两枣的。

    庆忌也并非不知道吏治清明的重要性。

    吏治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兴衰和存亡。

    所以,大吴在吏治问题上,设立了官吏的教育、选拔、任免、考核、监察和奖惩等诸多方面的制度。

    如地方父母官,郡守、县令、县长这样的,每隔五年就要轮换一次,到帝都金陵考核,考核的主要是他们的政绩、才学、品行等等。

    强者上,弱者下。

    一旦发现有贪污腐败问题,该官员就可能被罢官夺职,永不叙用。

    德才兼备之人,可以被提拔上去。

    至于那些中规中矩的人,则是会被调任到另一个地方做父母官,或者是到朝中为官。

    这其中涉及到很多问题。

    像是鲍息这样的贪官,贪污的方法很是“巧妙”,没有损害到国家利益,以及黎庶的利益,所以不会被国人检举,他的贪污腐败之事也没有暴露出来……

    众所周知,那些敢于贪污赈灾粮,以及侵占国家财产的官吏,都被严惩不贷了。

    官吏之间贿赂,私相授受,这是庆忌允许的事情。

    结党营私,党同伐异则是庆忌不能容忍的。

    他察觉到鲍息似乎是触及到了这一底线,所以想除掉鲍息了。

    “基儿,你派人去牢里看着晏弘,好生保护。没有朕的手谕,任何人不得探视他。”

    “诺。”

    吴基答应了下来。

    庆忌这是想要保护晏弘吗?

    ……

    翌日清晨,吴基就急匆匆的进入临淄宫殿,来到庆忌的面前禀告道:“皇祖父,不出你所料,昨夜真的有人想探视晏弘,还带了毒酒,是想把晏弘毒死,然后作出他畏罪自尽的假象。”

    庆忌闻言,澹澹的笑道:“鲍息的狐狸尾巴已经露出来了。”

    “基儿,走,咱们去鲍息家里做客。”

    “诺。”

    不多时,庆忌便摆驾鲍息的府上。

    作为一个郡守,鲍息的府邸实在是太过寒碜了,看起来就跟普通的宅子差不多。

    见到庆忌大驾光临,鲍息忙不迭的招待庆忌、吴基,只是简简单单的八菜两汤,他的妻妾、儿女都远远的坐着。

    鲍息很是受宠若惊的道:“陛下光临寒舍,使寒舍蓬荜生辉。”

    “不过臣家中已无多少余粮,已经吩咐下人去买了。”

    “粗茶澹饭的,还请陛下见谅,多多包涵……”

    “无妨。”

    庆忌和颜悦色的道:“鲍息,朕早就听说你是两袖清风的好官,只是没想到家中如此清贫。”

    “真乃是我大吴官吏之楷模。”

    “陛下谬赞了。”

    鲍息的心里忍不住直犯滴咕。

    他都表现得这般“一贫如洗”了,为何庆忌就是不给他加官进爵,赏赐一些金银财物?

    如此小气?

    庆忌可不管鲍息心里在想什么,跟吴基饱餐一顿后,就告辞离开了鲍府。

    但,庆忌并没有直接返回临淄行宫,而是带上吴基,换了一身朴素的衣裳,准备在临淄城中微服私访。

    庆忌一向是非常重视对子孙的培养。

    如吴基一般,庆忌就没少带着他外出,微服私访。

    一个皇帝,若是长于深宫妇人之手,两耳不闻宫外事,终究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谁都不敢保证,臣子们会不会欺骗皇帝。

    古往今来,善于欺上瞒下的臣子,还少吗?

    真正的明君一般都是能体察民情,知道民间疾苦的。

    如果是晋惠帝那种“何不食肉糜”的君主,就活该成为亡国之君了。

    这个时候,庆忌、吴基祖孙二人一路在大街上闲逛着。

    吴基的脸上还有些迟疑不定的道:“皇祖父,以孙儿看,鲍息不像是贪官。究竟是他藏得太深,还是孙儿的阅览短浅,看不出来?”

    闻言,庆忌莞尔一笑道:“基儿,你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有的时候你的眼睛是会欺骗你自己的。”

    “临淄城里的官吏,大多受过鲍息的恩惠,跟他沆瀣一气,这些人自然是跟朕说鲍息的好话。”

    “城里的黎庶,也似乎没有被鲍息欺压过,所以无人检举。”

    “甚至还有一些人,给鲍息歌功颂德,朕估计是鲍息请来的托。”

    “啊,这……”

    吴基有些发懵。

    庆忌带着吴基来到了集市中,集市这边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在粮行那里,还排起了长龙一般的队伍,正在买粮食,也就是粟米。

    这粮行是公家的粮行,价格跟私人的粮行也差不多。

    在大吴,为了防止“谷贱伤民、谷贵伤末”的问题,一直以来使用的就是“平粜法”。

    平粜法最早是计然、范蠡提出来的。

    丰收年国家把粮收购储藏起来,在歉收年缺粮时国家再把粮食平价粜出,这样才能起到平定粮食和其他物价的作用,这就叫做”平粜齐物”。

    这两年渤海郡有着不少的自然灾害,所以粮食歉收,为稳定粮价,所以官府就要拿出屯粮卖出去,保证物价稳定。

    “走,上去看看。”

    庆忌和吴基旋即在粮行外边排队。

    “什么?”

    “一斗米四百钱?前两天不是才买三百五十钱一斗吗?”

    “前天是前天,今天是今天。你现在不买,说不定过几天还会接着涨价。”

章节目录

重生之吴霸春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迷惘的小羊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迷惘的小羊羔并收藏重生之吴霸春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