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花仁马皇后
无数人羡慕皇帝的后宫佳丽三千,然而在华夏历史上,有这么一对模范夫妻。
规避了封建社会一夫多妻制可能引发的各种矛盾,他们是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
两人相识于战乱之中,相守于盛世华年,他们同甘共苦,相敬如宾。
都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女人。
而明太祖朱元璋从一个草根到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也离不开自己的妻子马皇后的支持。
在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终身不立新皇后,以示对发妻独一无二的惦念与尊宠。
那大脚马皇后之所以能获此殊荣,怕是源于一个爱字。
马皇后作为大明一国之母,不仅凭借她的爱赢得了铁汉皇帝朱元璋的所有柔情,更是赢得大明子民的敬仰。
三生有幸遇见你,纵使悲凉也是情。
马皇后的怀饼救夫,马皇后的仁德贤慧,马皇后的大度坚贞,影响着千年万代。
女人,做到如此,实属不易,实在难得,实在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这个被明太祖一生至爱的女人,一辈子真正做到了一个字,爱。
夫妻恩爱,家庭有爱,爱民如子,大爱无疆……
“元朝末年,因民族等级压迫制度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在元朝统治的百年时间里,各种反抗斗争数不胜数,仅汉族聚居的江南地区就有二百余起。”
“公元年,马皇后出生在安徽马公家。”
“马公名讳不详,因排行老二,乡邻皆称其为马二公。”
“马氏祖上并非宿州闵子乡新丰里人氏,宋代举家迁居至此。”
“原本马家称得上是新丰里村的富豪之家,但人丁却不兴旺。”
“到马公这代时,家境也逐渐衰败。”
“郑媪生下马皇后不久就去世了,故马公对马皇后更加疼爱。”
“后马公因替人抱打不平,而惹上人命官司。”
“为躲避仇家追杀及官府缉拿,马公携带家眷远避他乡。”
“途中,马公把年幼的马皇后托付给濠州的至交好友郭子兴。”
“托付完马皇后,马公继续逃亡,最终客死他乡。”
“马公死后,郭子兴夫妇怜惜马皇后孤苦,随把她收为义女继续抚育。”
“马皇后精通女红,还能读书写字。”
“父母早亡、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令马皇后学会了察言观色且善解人意,因此深得郭子兴夫妇喜爱。”
“红巾军起义爆发的第二年,郭子兴率众起事,并自称濠州制节元帅。”
“朱重八投到郭子兴旗下,很快从普通的步卒,成为郭子兴帅府的九夫长。”
“有勇有谋的朱重八,深得郭子兴赏识。”
“郭子兴夫妇为笼络人心及巩固自己在起义军中领导地位,于是做主把养女马皇后嫁于朱重八为妻。”
“此时,朱元璋二十五岁,马皇后二十岁。”
“郭子兴还给朱重八赐名朱元璋,字国瑞。”
“郭子兴的起义军中派系林立,朱元璋作战勇敢。”
“郭子兴想重用朱元璋,又担心他有二心,屡次听信谗言猜忌责罚朱元璋。”
“为了化解翁婿之间矛盾,马皇后事事顺从郭子兴夫妇,越发孝顺郭子兴夫人张氏。”
“时常拿出私房钱孝敬郭子兴夫妇,终于使得郭子兴和朱元璋二人之间的嫌隙得以释怀。”
柳如是:马皇后和吕雉的经历相似,但两人却有完全不同的结局。
皇帝有三宫六院,后宫佳丽三千人。
但是这些人往往都是出于各种各样的政治考量纳进后宫,为的是制衡前朝大臣。
皇帝就是处于这样一个位置,每天连枕边人都要提防着。
毕竟皇帝的喜好决定影响的是整个天下,所以谁都不能完全相信。
皇帝是皇后的夫君,但是皇后不能只把皇帝当夫君,也不能只把皇帝当君王。
这中间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度,马皇后就将这个度把握的很好。
马皇后与太祖相识于微时,见证着太祖从一个一无所有的无名小卒一步步创建了明朝,摇身一变成了皇帝。
马皇后的角色也从一个田野汉子的妻子,一步步转变成皇后。
跟马皇后有同样身份转变的还有一个人,就是心狠手辣的吕雉。
两人之所以结局完全不同,自然与太祖和高祖这两个人本身就有很大的不同有关系。
太祖在遇到马皇后之前,父母兄弟都死了。
太祖过了很长一段颠肺流离的日子,遭人白眼受人欺压,遇到了马皇后才算是重新有了一个家。
而高祖自己有家,即便没有吕雉在身后撑着,还有刘老太公顶着。
更何况,郭子兴把马皇后嫁给太祖,是上级对下级的赏识。
而吕雉,对高祖来说这就是吕老太爷硬塞给他的。
如此一来,两位开国帝王首先从心理上对待自己的妻子就不同。
再说,吕雉从来都是一个救急和安稳后方的角色。
在高祖打天下的过程中,吕雉并没有做出太多的能让高祖看见的贡献。
吕雉将刘老太公照顾的很好,将一双儿女照顾的很好了,甚至连私生子都照顾的很好,甚至还为高祖被项羽生擒被羞辱。
这些对一个女人来说都是非常难的事情,但是对高祖的大业来说没有什么关系。
在高祖打天下的过程中,一直是戚夫人陪在身边温言软语善解人意的,所以高祖后来才会那么宠爱戚夫人。
在太祖打天下的过程中,马皇后就是那个一直陪在身边的女人。
马皇后自小就娴静温柔,懂史知礼,进退有度,她的涵养完全配得上皇后之位。
而吕雉一开始也是这样一个女子,可是在高祖朝着称帝的大路上越走越远的时候。
吕雉没跟上高祖的脚步,疏于打理自己。
等高祖当皇帝了嫌弃她了才幡然醒悟,从此手段越来越狠,比高祖还狠。
高祖要做的,她先替高祖做了。
即便高祖要杀功臣,她也在一旁出谋划策。
因为这个时候,她首先要在这个深宫里带着她的一双儿女活下去。
“一次,郭子兴听信谗言关了朱元璋的禁闭。”
“郭子兴两个儿子暗中命人不许给朱元璋送饭,朱元璋饥渴难耐。”
“马皇后瞅机会到伙房里偷了两个馒头揣在怀里,准备送给朱元璋。”
“出门遇到郭子兴夫人张氏拦住她说话,等到把馒头拿出来时,马皇后的胸口早已烫得红肿一片。”
“马皇后跟随朱元璋生活在军营,生活条件很艰苦,每人每天供应的口粮有限。”
“马皇后就极尽可能地储备一些炒熟的米面等易存储的食物,以保证朱元璋的需要,自己却经常饿肚子。”
“马皇后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朱元璋行军打仗所需的各种文书资料。”
“以及朱元璋随手写下的备忘录,马皇后都亲自分门别类整理得井井有条。”
“即便朱元璋仓促间需要,也能立刻找出来,从未出过任何差错。”
“马皇后还能经常给朱元璋提出一些很有建设性的建议,她认为得人心者得天下,用兵可以杀人,但不能嗜杀。”
“朱元璋率军攻打南京时,马皇后带领将士们的家属,日夜不停地给将士们制作衣服和鞋袜。”
“战事紧张的时候,马皇后自己也穿上军装,身先士卒。”
“由于马皇后和士兵们一起冲锋陷阵,极大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
“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于南京应天府称帝,定国号为明,册封马氏为皇后。”
“册封为皇后的马氏,勤于内治,认为仁厚胜于刻薄。”
“马皇后常常告诫六宫,多多向宋代贤后学习。”
“朱元璋每日的膳食,马皇后都亲自照看。”() ()
“一为表示对皇上的敬意,二是为宫人们免于责罚,令宫人们感极而涕。”
“马皇后对嫔妃宫人特别优待,时常赏赐食品衣物表示关心。”
“对于功臣勋爵的家眷也十分体恤,经常送些礼物以示皇恩。”
“马皇后还时常命人把旧衣服改造成被褥,送给孤苦无依的百姓。”
“马皇后在宫中大力提倡节俭之风,命人把宫内丝绸织物的下脚料,收集起来做成衣服给王妃公主们。”
“马皇后发现朝臣聚餐的食物不可口,便建议朱元璋节省日常开支,以改善朝中贤能之士的伙食。”
“在马皇后建议下,朱元璋下令设立红板仓,专门负责给太学院的家人们提供粮食。”
陈圆圆:太祖皇帝能够称帝,马皇后居功至伟。
太祖皇帝以弱胜强,打败了陈友谅,这才得以统一天下。
这场战争,让人们认识了诸多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但别忘了,还有一个幕后的大功臣就是马皇后。
太祖在前线作战的时候,马皇后在大后方做的同样不少。
其一,马皇后亲手给将士们做军衣、军鞋,做好后勤保障。
其二,马皇后将自己手中所有的金银珠宝,全部拿了出来犒赏将士,鼓舞将士的斗志。
一般贫苦出身的妇女,只能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
而马皇后清楚地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真正的需要,可见马皇后的格局有多大。
马皇后私下多次对太祖说过一句话,得人心者得天下。
当时,太祖不论是在军队上,还是作战武器上,处处都比陈友谅弱了很多。
而最终却是太祖取得了胜利,原因正是因为太祖更得人心。
因为得人心,获得了众人的拥护。
因为得人心,很多有才华的人愿意投靠太祖。
因为得人心,战场上无数将士愿意替太祖去死。
所以在与陈友谅决战的鄱阳湖大战中,太祖最终以少胜多,奇迹般的获得了胜利。
可以说,太祖能打下天下建立明朝,无疑有马皇后的一半功劳。
马皇后本是一位平凡的女性,是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成就了她高贵的人生。
在太祖困难时,马皇后拼尽全力保全太祖。
在太祖创业时,马皇后付出所有成就太祖。
在太祖成功时,马皇后为天下苍生耗尽心力。
马皇后是一个伟大的女人,一生都在奉献。
人活着,有三层境界。
第一层为了生存而奔波,正如马皇后刚嫁给太祖时,能让太祖活下去便是她最大的愿望。
第二层为了理想而活,当能够解决生存问题后,人便有了更高的追求。
马皇后那时的追求是辅助太祖成就事业,守住江山。
第三层以天下为己任,心系天下,达到了忘我的状态。
人到了这一层就是伟人了,马皇后显然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
摆脱了狭隘的小我,懂得付出、奉献、度几度人。
马皇后以贤德之名永垂青史,但她无私奉献的大格局更值得称赞。
“马皇后身居深宫,心系天下子民。”
“每逢灾荒年月,马皇后总是带领宫里人吃素,甚至吃粗麦饭野菜羹,以助祈祷上天降雨度过荒年。”
“朱元璋不忍,说已经采取了救荒赈灾的措施。”
“马皇后叹息与其每次去救济灾荒,还不如平时就预先积蓄储备。”
“参军郭景祥驻守和州时,有人说他的儿子要杀父亲,朱元璋获悉后打算要处死郭景祥的儿子。”
“马皇后请朱元璋核实事件真实性,以免误杀郭景祥独子,致使郭家绝后。”
“朱元璋命人查访此事,果然是被人冤枉的。”
“李文忠镇守严州时,杨宪诬告他有违法行为,朱元璋便要立即将李文忠召回治罪。”
“马皇后认为严州在敌境内,不易轻易撤换守将。”
“而且李文忠一向贤能,劝朱元璋不要轻信杨宪的话。”
“朱元璋这才没将李文忠治罪,后来李文忠果然建立功勋。”
“翰林学士宋濂受其长孙牵连而获罪,被逮捕至京城,判以死刑。”
“马皇后恳请朱元璋,像普通百姓一样善待老师,朱元璋不肯听从马皇后建议。”
“马皇后陪朱元璋吃饭时,既不吃肉也不喝酒,称在为宋先生做福事。”
“朱元璋听后顿觉伤感,放下筷子站起身。”
“第二天,便赦免了宋濂的死罪,将宋濂安置在茂州。”
“洪武十三年爆发胡惟庸案,在马皇后干预下,朱元璋诛杀了一批人,但没有牵连太多。”
“十年后,胡惟庸案再起波澜,此时马皇后已经病逝。”
“朱元璋大开杀戒,有三万多人因胡惟庸牵连遭到诛杀。”
“马皇后不仅保护了明朝开国功臣,同时也荫及了平民百姓。”
“明初富可敌国的富豪沈万三,就是得益于马皇后的护佑而免于一死的。”
“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患重病卧床不起,朱元璋遍寻天下名医为皇后诊治。”
“马皇后深知自己病重难医,唯恐朱元璋因为自己服药后病情没有好转,而迁怒降罪于名医,故坚决不肯服药。”
“马皇后当月溘然长逝,享年五十一岁,谥号孝慈高皇后。”
赛金花:马皇后能和明太祖相守一生,靠的不是共患难的情分。
马皇后的一生,受尽太祖朱元璋的宠爱。
马皇后死后,太祖还特别伤心,从此不再立后。
作为相貌并不出众的马皇后,在美女如云的后宫中受尽太祖皇帝的宠爱是有原因的。
首先,作为后宫之主,马皇后勤俭持家,以身作则。
同时,马皇后关心爱护着后宫的每一份子。
宫人被临幸得孕,马皇后总是倍加体恤她们,没有丝毫的羡慕嫉妒恨。
嫔妃们惹怒了太祖,马皇后总是设法从中调停。
甚至是对地位低下的宫女,马皇后也能一视同仁。
每当太祖要处罚犯了错的宫女,只要无大错,马皇后总是竭尽全力地去周旋,尽可能保护好她们不受伤害。
这样仁爱的一个人,在后宫当中威信自然很高,大家都服她。
所以后宫总是治理得井井有条的,这也给太祖免去了很多麻烦。
不至于每天处理完繁忙的政务后,还要腾出手来处理这些琐碎的家事。
其次,作为妻子、母亲、祖母,马皇后总是悉心的照料着丈夫和皇子皇孙们。
虽然贵为皇后,但她每日都要操持太祖的膳食。
连皇子皇孙的饭食穿戴,马皇后也要亲自过问,无微不至。
太祖还在郭子兴手下时,有次由于被人陷害被打入牢房,想饿死太祖。
马皇后为了救丈夫,便偷偷地把滚烫的烙饼藏在怀中给丈夫送去,导致自己身体被烫伤。
以身作则,教育引导好皇子皇孙们,生怕他们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马皇后总是这样,事无巨细地照料着朱氏家族的每一个人。
最后,作为一国之母,马皇后爱民如子。
太祖在朝堂上处理政务,有时非常生气,回到后宫,马皇后总是委婉地、有理有据地进行劝解。
甚至在洪武后期,太祖几乎听不进去任何人的谏言。
唯独听得进去马皇后的话,这也使得很多大臣因此而免受处罚。
甚至在自己临终之际,马皇后也拒绝了医治。
马皇后给出的理由竟然是自古医者医病不医命,如果太医医不好,怕太祖降罪太医。
马皇后就是这样,尽己所能,关心爱护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规避了封建社会一夫多妻制可能引发的各种矛盾,他们是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
两人相识于战乱之中,相守于盛世华年,他们同甘共苦,相敬如宾。
都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女人。
而明太祖朱元璋从一个草根到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也离不开自己的妻子马皇后的支持。
在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终身不立新皇后,以示对发妻独一无二的惦念与尊宠。
那大脚马皇后之所以能获此殊荣,怕是源于一个爱字。
马皇后作为大明一国之母,不仅凭借她的爱赢得了铁汉皇帝朱元璋的所有柔情,更是赢得大明子民的敬仰。
三生有幸遇见你,纵使悲凉也是情。
马皇后的怀饼救夫,马皇后的仁德贤慧,马皇后的大度坚贞,影响着千年万代。
女人,做到如此,实属不易,实在难得,实在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这个被明太祖一生至爱的女人,一辈子真正做到了一个字,爱。
夫妻恩爱,家庭有爱,爱民如子,大爱无疆……
“元朝末年,因民族等级压迫制度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在元朝统治的百年时间里,各种反抗斗争数不胜数,仅汉族聚居的江南地区就有二百余起。”
“公元年,马皇后出生在安徽马公家。”
“马公名讳不详,因排行老二,乡邻皆称其为马二公。”
“马氏祖上并非宿州闵子乡新丰里人氏,宋代举家迁居至此。”
“原本马家称得上是新丰里村的富豪之家,但人丁却不兴旺。”
“到马公这代时,家境也逐渐衰败。”
“郑媪生下马皇后不久就去世了,故马公对马皇后更加疼爱。”
“后马公因替人抱打不平,而惹上人命官司。”
“为躲避仇家追杀及官府缉拿,马公携带家眷远避他乡。”
“途中,马公把年幼的马皇后托付给濠州的至交好友郭子兴。”
“托付完马皇后,马公继续逃亡,最终客死他乡。”
“马公死后,郭子兴夫妇怜惜马皇后孤苦,随把她收为义女继续抚育。”
“马皇后精通女红,还能读书写字。”
“父母早亡、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令马皇后学会了察言观色且善解人意,因此深得郭子兴夫妇喜爱。”
“红巾军起义爆发的第二年,郭子兴率众起事,并自称濠州制节元帅。”
“朱重八投到郭子兴旗下,很快从普通的步卒,成为郭子兴帅府的九夫长。”
“有勇有谋的朱重八,深得郭子兴赏识。”
“郭子兴夫妇为笼络人心及巩固自己在起义军中领导地位,于是做主把养女马皇后嫁于朱重八为妻。”
“此时,朱元璋二十五岁,马皇后二十岁。”
“郭子兴还给朱重八赐名朱元璋,字国瑞。”
“郭子兴的起义军中派系林立,朱元璋作战勇敢。”
“郭子兴想重用朱元璋,又担心他有二心,屡次听信谗言猜忌责罚朱元璋。”
“为了化解翁婿之间矛盾,马皇后事事顺从郭子兴夫妇,越发孝顺郭子兴夫人张氏。”
“时常拿出私房钱孝敬郭子兴夫妇,终于使得郭子兴和朱元璋二人之间的嫌隙得以释怀。”
柳如是:马皇后和吕雉的经历相似,但两人却有完全不同的结局。
皇帝有三宫六院,后宫佳丽三千人。
但是这些人往往都是出于各种各样的政治考量纳进后宫,为的是制衡前朝大臣。
皇帝就是处于这样一个位置,每天连枕边人都要提防着。
毕竟皇帝的喜好决定影响的是整个天下,所以谁都不能完全相信。
皇帝是皇后的夫君,但是皇后不能只把皇帝当夫君,也不能只把皇帝当君王。
这中间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度,马皇后就将这个度把握的很好。
马皇后与太祖相识于微时,见证着太祖从一个一无所有的无名小卒一步步创建了明朝,摇身一变成了皇帝。
马皇后的角色也从一个田野汉子的妻子,一步步转变成皇后。
跟马皇后有同样身份转变的还有一个人,就是心狠手辣的吕雉。
两人之所以结局完全不同,自然与太祖和高祖这两个人本身就有很大的不同有关系。
太祖在遇到马皇后之前,父母兄弟都死了。
太祖过了很长一段颠肺流离的日子,遭人白眼受人欺压,遇到了马皇后才算是重新有了一个家。
而高祖自己有家,即便没有吕雉在身后撑着,还有刘老太公顶着。
更何况,郭子兴把马皇后嫁给太祖,是上级对下级的赏识。
而吕雉,对高祖来说这就是吕老太爷硬塞给他的。
如此一来,两位开国帝王首先从心理上对待自己的妻子就不同。
再说,吕雉从来都是一个救急和安稳后方的角色。
在高祖打天下的过程中,吕雉并没有做出太多的能让高祖看见的贡献。
吕雉将刘老太公照顾的很好,将一双儿女照顾的很好了,甚至连私生子都照顾的很好,甚至还为高祖被项羽生擒被羞辱。
这些对一个女人来说都是非常难的事情,但是对高祖的大业来说没有什么关系。
在高祖打天下的过程中,一直是戚夫人陪在身边温言软语善解人意的,所以高祖后来才会那么宠爱戚夫人。
在太祖打天下的过程中,马皇后就是那个一直陪在身边的女人。
马皇后自小就娴静温柔,懂史知礼,进退有度,她的涵养完全配得上皇后之位。
而吕雉一开始也是这样一个女子,可是在高祖朝着称帝的大路上越走越远的时候。
吕雉没跟上高祖的脚步,疏于打理自己。
等高祖当皇帝了嫌弃她了才幡然醒悟,从此手段越来越狠,比高祖还狠。
高祖要做的,她先替高祖做了。
即便高祖要杀功臣,她也在一旁出谋划策。
因为这个时候,她首先要在这个深宫里带着她的一双儿女活下去。
“一次,郭子兴听信谗言关了朱元璋的禁闭。”
“郭子兴两个儿子暗中命人不许给朱元璋送饭,朱元璋饥渴难耐。”
“马皇后瞅机会到伙房里偷了两个馒头揣在怀里,准备送给朱元璋。”
“出门遇到郭子兴夫人张氏拦住她说话,等到把馒头拿出来时,马皇后的胸口早已烫得红肿一片。”
“马皇后跟随朱元璋生活在军营,生活条件很艰苦,每人每天供应的口粮有限。”
“马皇后就极尽可能地储备一些炒熟的米面等易存储的食物,以保证朱元璋的需要,自己却经常饿肚子。”
“马皇后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朱元璋行军打仗所需的各种文书资料。”
“以及朱元璋随手写下的备忘录,马皇后都亲自分门别类整理得井井有条。”
“即便朱元璋仓促间需要,也能立刻找出来,从未出过任何差错。”
“马皇后还能经常给朱元璋提出一些很有建设性的建议,她认为得人心者得天下,用兵可以杀人,但不能嗜杀。”
“朱元璋率军攻打南京时,马皇后带领将士们的家属,日夜不停地给将士们制作衣服和鞋袜。”
“战事紧张的时候,马皇后自己也穿上军装,身先士卒。”
“由于马皇后和士兵们一起冲锋陷阵,极大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
“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于南京应天府称帝,定国号为明,册封马氏为皇后。”
“册封为皇后的马氏,勤于内治,认为仁厚胜于刻薄。”
“马皇后常常告诫六宫,多多向宋代贤后学习。”
“朱元璋每日的膳食,马皇后都亲自照看。”() ()
“一为表示对皇上的敬意,二是为宫人们免于责罚,令宫人们感极而涕。”
“马皇后对嫔妃宫人特别优待,时常赏赐食品衣物表示关心。”
“对于功臣勋爵的家眷也十分体恤,经常送些礼物以示皇恩。”
“马皇后还时常命人把旧衣服改造成被褥,送给孤苦无依的百姓。”
“马皇后在宫中大力提倡节俭之风,命人把宫内丝绸织物的下脚料,收集起来做成衣服给王妃公主们。”
“马皇后发现朝臣聚餐的食物不可口,便建议朱元璋节省日常开支,以改善朝中贤能之士的伙食。”
“在马皇后建议下,朱元璋下令设立红板仓,专门负责给太学院的家人们提供粮食。”
陈圆圆:太祖皇帝能够称帝,马皇后居功至伟。
太祖皇帝以弱胜强,打败了陈友谅,这才得以统一天下。
这场战争,让人们认识了诸多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但别忘了,还有一个幕后的大功臣就是马皇后。
太祖在前线作战的时候,马皇后在大后方做的同样不少。
其一,马皇后亲手给将士们做军衣、军鞋,做好后勤保障。
其二,马皇后将自己手中所有的金银珠宝,全部拿了出来犒赏将士,鼓舞将士的斗志。
一般贫苦出身的妇女,只能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
而马皇后清楚地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真正的需要,可见马皇后的格局有多大。
马皇后私下多次对太祖说过一句话,得人心者得天下。
当时,太祖不论是在军队上,还是作战武器上,处处都比陈友谅弱了很多。
而最终却是太祖取得了胜利,原因正是因为太祖更得人心。
因为得人心,获得了众人的拥护。
因为得人心,很多有才华的人愿意投靠太祖。
因为得人心,战场上无数将士愿意替太祖去死。
所以在与陈友谅决战的鄱阳湖大战中,太祖最终以少胜多,奇迹般的获得了胜利。
可以说,太祖能打下天下建立明朝,无疑有马皇后的一半功劳。
马皇后本是一位平凡的女性,是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成就了她高贵的人生。
在太祖困难时,马皇后拼尽全力保全太祖。
在太祖创业时,马皇后付出所有成就太祖。
在太祖成功时,马皇后为天下苍生耗尽心力。
马皇后是一个伟大的女人,一生都在奉献。
人活着,有三层境界。
第一层为了生存而奔波,正如马皇后刚嫁给太祖时,能让太祖活下去便是她最大的愿望。
第二层为了理想而活,当能够解决生存问题后,人便有了更高的追求。
马皇后那时的追求是辅助太祖成就事业,守住江山。
第三层以天下为己任,心系天下,达到了忘我的状态。
人到了这一层就是伟人了,马皇后显然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
摆脱了狭隘的小我,懂得付出、奉献、度几度人。
马皇后以贤德之名永垂青史,但她无私奉献的大格局更值得称赞。
“马皇后身居深宫,心系天下子民。”
“每逢灾荒年月,马皇后总是带领宫里人吃素,甚至吃粗麦饭野菜羹,以助祈祷上天降雨度过荒年。”
“朱元璋不忍,说已经采取了救荒赈灾的措施。”
“马皇后叹息与其每次去救济灾荒,还不如平时就预先积蓄储备。”
“参军郭景祥驻守和州时,有人说他的儿子要杀父亲,朱元璋获悉后打算要处死郭景祥的儿子。”
“马皇后请朱元璋核实事件真实性,以免误杀郭景祥独子,致使郭家绝后。”
“朱元璋命人查访此事,果然是被人冤枉的。”
“李文忠镇守严州时,杨宪诬告他有违法行为,朱元璋便要立即将李文忠召回治罪。”
“马皇后认为严州在敌境内,不易轻易撤换守将。”
“而且李文忠一向贤能,劝朱元璋不要轻信杨宪的话。”
“朱元璋这才没将李文忠治罪,后来李文忠果然建立功勋。”
“翰林学士宋濂受其长孙牵连而获罪,被逮捕至京城,判以死刑。”
“马皇后恳请朱元璋,像普通百姓一样善待老师,朱元璋不肯听从马皇后建议。”
“马皇后陪朱元璋吃饭时,既不吃肉也不喝酒,称在为宋先生做福事。”
“朱元璋听后顿觉伤感,放下筷子站起身。”
“第二天,便赦免了宋濂的死罪,将宋濂安置在茂州。”
“洪武十三年爆发胡惟庸案,在马皇后干预下,朱元璋诛杀了一批人,但没有牵连太多。”
“十年后,胡惟庸案再起波澜,此时马皇后已经病逝。”
“朱元璋大开杀戒,有三万多人因胡惟庸牵连遭到诛杀。”
“马皇后不仅保护了明朝开国功臣,同时也荫及了平民百姓。”
“明初富可敌国的富豪沈万三,就是得益于马皇后的护佑而免于一死的。”
“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患重病卧床不起,朱元璋遍寻天下名医为皇后诊治。”
“马皇后深知自己病重难医,唯恐朱元璋因为自己服药后病情没有好转,而迁怒降罪于名医,故坚决不肯服药。”
“马皇后当月溘然长逝,享年五十一岁,谥号孝慈高皇后。”
赛金花:马皇后能和明太祖相守一生,靠的不是共患难的情分。
马皇后的一生,受尽太祖朱元璋的宠爱。
马皇后死后,太祖还特别伤心,从此不再立后。
作为相貌并不出众的马皇后,在美女如云的后宫中受尽太祖皇帝的宠爱是有原因的。
首先,作为后宫之主,马皇后勤俭持家,以身作则。
同时,马皇后关心爱护着后宫的每一份子。
宫人被临幸得孕,马皇后总是倍加体恤她们,没有丝毫的羡慕嫉妒恨。
嫔妃们惹怒了太祖,马皇后总是设法从中调停。
甚至是对地位低下的宫女,马皇后也能一视同仁。
每当太祖要处罚犯了错的宫女,只要无大错,马皇后总是竭尽全力地去周旋,尽可能保护好她们不受伤害。
这样仁爱的一个人,在后宫当中威信自然很高,大家都服她。
所以后宫总是治理得井井有条的,这也给太祖免去了很多麻烦。
不至于每天处理完繁忙的政务后,还要腾出手来处理这些琐碎的家事。
其次,作为妻子、母亲、祖母,马皇后总是悉心的照料着丈夫和皇子皇孙们。
虽然贵为皇后,但她每日都要操持太祖的膳食。
连皇子皇孙的饭食穿戴,马皇后也要亲自过问,无微不至。
太祖还在郭子兴手下时,有次由于被人陷害被打入牢房,想饿死太祖。
马皇后为了救丈夫,便偷偷地把滚烫的烙饼藏在怀中给丈夫送去,导致自己身体被烫伤。
以身作则,教育引导好皇子皇孙们,生怕他们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马皇后总是这样,事无巨细地照料着朱氏家族的每一个人。
最后,作为一国之母,马皇后爱民如子。
太祖在朝堂上处理政务,有时非常生气,回到后宫,马皇后总是委婉地、有理有据地进行劝解。
甚至在洪武后期,太祖几乎听不进去任何人的谏言。
唯独听得进去马皇后的话,这也使得很多大臣因此而免受处罚。
甚至在自己临终之际,马皇后也拒绝了医治。
马皇后给出的理由竟然是自古医者医病不医命,如果太医医不好,怕太祖降罪太医。
马皇后就是这样,尽己所能,关心爱护着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