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看了一眼俞士悦,神色有些复杂。
其实,从利弊得失的角度来说,这个时候,俞士悦是不应该开口的。
要知道,这段时间一来,他这个次辅已经足够出风头了,所以,如今正是应该以低调为主。
在抽调御史这件事情上,刚刚王翺这个首辅已经旗帜鲜明的表示了反对。
这个时候,俞士悦站出来和他呛声,传扬出去,必然会遭人议论,说他恃宠而骄。
但是,俞士悦还是站出来了。
念及于此,于谦默默的递给俞士悦一个歉意的眼神,心中暗暗将这份情谊记下。
不过,让他没有料到的是,俞士悦看到他的神色,却反过来对他轻轻挑了挑眉,随后,平静但认真的望着他,让于谦微微一愣。
这种神情,他很熟悉。
几乎是一瞬间,于谦便想起了自己刚刚归京的时候,二人的那次深谈。
当时,他就是这般神色,严肃的对俞士悦开口,说。
……持正身,立正言,行正事,走正途……
这位老友,是在告诉自己。
他此时发此言,非为私情,而出于公心!
于是,于谦心中释然,看了一眼身旁的陈镒,二人相互交换了个眼神,随后看着王文三人开口,道。
“只要能够抽出官员,兵部自然会妥善安排。”
“在派出御史赶赴边境之前,老夫会亲自跟所有人逐一面谈,交代事项,若不合格或能力不足,老夫自己就会将人送回都察院,整饬军屯,毕竟是兵部牵头做的,所以,这一点,诸位且请放心。”
与此同时,陈镒也肃然开口道。
“不错,如今的问题是朝廷人手紧缺,只要吏部能够解决人手的问题,经验不足不是什么难事,新晋的御史,老夫也会严加考核,择其优者派去协助兵部。”
“不够沉稳或能力不足者,便让其留在都察院主持日常事务,替换出来有经验的科道官员,前去协助兵部。”
“都察院里,有老夫亲自坐镇,即便这些人经验稍稍欠缺,也出不了乱子。”
王文的脸色有些发黑。
这两个人……还真是配合默契。
于谦的话,无非就一个意思,整饬军屯是兵部牵头做的,所以,兵部肯定对这件事情是最上心的,不会让这么大的事情,因为选出来的官员没有经验而弄砸的。
陈镒则更进一步,给出了具体的方案。
只要你吏部肯给人,他宁愿把现在用的正顺手的科道官员都派出去,自己带一帮没有经验的新兵主持都察院的日常事务。
这一唱一和之间,把王文的摆出来的理由堵得死死的。
于是,思忖了片刻,王文问道。
“于少保,不知兵部此次整饬军屯,打算花费多久的时间?”
于谦愣了愣,但是也没有过多犹豫,道。
“此事牵连重大,事务繁杂,但又不能拖延,所以,兵部初步打算,在年底之前基本完成。”
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应该说,放在整饬军屯这样的大事上,还是算快的。
王文听完了之后,轻轻点了点头,道。
“那老夫有一句话想问于少保,五十名的科道官员,加上都察院原有的御史,远超朝廷核定的员额,这些官员在军屯之事上固然有大用,但是,待一年之后,军屯之事结束呢?”
“难道说,不过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吏部要再次大规模的调整官员,这未免说不过去吧!”
“若放置不管,必将产生冗官冗员之事,对朝廷亦有害无益。”
“军屯固然重要,但是,吏治一道,也同样是国之大事,不可不虑啊!”
这番话说出来,气氛就稍稍有些不对了。
言下之意,你兵部的军屯固然重要,可吏部的吏治一样重要,总不能为了你兵部,而连累我吏部担责任吧。
眼瞧着于谦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老大人们心中忽而升起一阵期待,终于,要看到两个硬脾气对撞了吗?
但是,这种场面老大人们注定是看不到了。
因为,天子开口了。
“军屯是明年最重要的政务,其他各个衙门,皆要以此为主!”
望着底下争论不休的一众大臣,天子的脸色平静,但是,说出的话,却不容置疑,且没有丝毫的摇摆。
于是,王老大人一下子就蔫了。
众人当中,他虽然不是和天子交往最多的,但是,却是最了解天子脾性的。
他老人家要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当初,天子说互市与水利是景泰元年最紧要的政务。
现在,工部的大渠已经修筑完成,沙堤决口算是被彻底解决,互市也顺顺利利的开展了小半年,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但是,可别忘了,当初修渠的时候,除了工部,满朝上下都是反对的,至于互市,围绕着这件事情,差点连扣阙都闹出来了,罗通这个倒霉虫,到现在都还在诏狱里头关着呢。
天子下了决心的事,无论底下有多少非议,闹出多大的乱子来,都是一定要做成的。
这一点,王文从无怀疑。
如今,既然天子态度如今鲜明的表示,各个衙门皆要以军屯为主,那么,王文也只能接受。
于是,王老大人率先起身,拱手道。
“臣谨遵陛下旨意。”
其他的一干大臣,也随之起身,道。
“谨遵陛下旨意。”
随后,众人重新落座,王文捻着胡须沉吟片刻,道。
“既然于少保觉得,非要这么多的科道官员不可,都察院这边,又实在无法抽调出更多的人手,那么,也只能吏部这边想办法了。”
略一思忖,王文继续道。
“明年春闱的情况不好说,就算是要从中选得力的新科进士担任御史,只怕也不宜过多,以十名为宜。”
“翰林院这边,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要散馆,如今科道既然急缺官员,不妨提早散馆。”
“老夫没记错的话,如今翰林院中庶吉士共有十八名,宜选三名优秀者授编修,其余由吏部重新进行铨选,视其才能授予科道之职,如何?”
听到这番话,萧镃不由一阵无语,反应过来之后,心。
这个没骨气的老货!
在别人面前张牙舞爪的,结果天子轻飘飘的一句话,立刻就改弦更张。
三名?你打发叫花子呢?
其实,从利弊得失的角度来说,这个时候,俞士悦是不应该开口的。
要知道,这段时间一来,他这个次辅已经足够出风头了,所以,如今正是应该以低调为主。
在抽调御史这件事情上,刚刚王翺这个首辅已经旗帜鲜明的表示了反对。
这个时候,俞士悦站出来和他呛声,传扬出去,必然会遭人议论,说他恃宠而骄。
但是,俞士悦还是站出来了。
念及于此,于谦默默的递给俞士悦一个歉意的眼神,心中暗暗将这份情谊记下。
不过,让他没有料到的是,俞士悦看到他的神色,却反过来对他轻轻挑了挑眉,随后,平静但认真的望着他,让于谦微微一愣。
这种神情,他很熟悉。
几乎是一瞬间,于谦便想起了自己刚刚归京的时候,二人的那次深谈。
当时,他就是这般神色,严肃的对俞士悦开口,说。
……持正身,立正言,行正事,走正途……
这位老友,是在告诉自己。
他此时发此言,非为私情,而出于公心!
于是,于谦心中释然,看了一眼身旁的陈镒,二人相互交换了个眼神,随后看着王文三人开口,道。
“只要能够抽出官员,兵部自然会妥善安排。”
“在派出御史赶赴边境之前,老夫会亲自跟所有人逐一面谈,交代事项,若不合格或能力不足,老夫自己就会将人送回都察院,整饬军屯,毕竟是兵部牵头做的,所以,这一点,诸位且请放心。”
与此同时,陈镒也肃然开口道。
“不错,如今的问题是朝廷人手紧缺,只要吏部能够解决人手的问题,经验不足不是什么难事,新晋的御史,老夫也会严加考核,择其优者派去协助兵部。”
“不够沉稳或能力不足者,便让其留在都察院主持日常事务,替换出来有经验的科道官员,前去协助兵部。”
“都察院里,有老夫亲自坐镇,即便这些人经验稍稍欠缺,也出不了乱子。”
王文的脸色有些发黑。
这两个人……还真是配合默契。
于谦的话,无非就一个意思,整饬军屯是兵部牵头做的,所以,兵部肯定对这件事情是最上心的,不会让这么大的事情,因为选出来的官员没有经验而弄砸的。
陈镒则更进一步,给出了具体的方案。
只要你吏部肯给人,他宁愿把现在用的正顺手的科道官员都派出去,自己带一帮没有经验的新兵主持都察院的日常事务。
这一唱一和之间,把王文的摆出来的理由堵得死死的。
于是,思忖了片刻,王文问道。
“于少保,不知兵部此次整饬军屯,打算花费多久的时间?”
于谦愣了愣,但是也没有过多犹豫,道。
“此事牵连重大,事务繁杂,但又不能拖延,所以,兵部初步打算,在年底之前基本完成。”
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应该说,放在整饬军屯这样的大事上,还是算快的。
王文听完了之后,轻轻点了点头,道。
“那老夫有一句话想问于少保,五十名的科道官员,加上都察院原有的御史,远超朝廷核定的员额,这些官员在军屯之事上固然有大用,但是,待一年之后,军屯之事结束呢?”
“难道说,不过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吏部要再次大规模的调整官员,这未免说不过去吧!”
“若放置不管,必将产生冗官冗员之事,对朝廷亦有害无益。”
“军屯固然重要,但是,吏治一道,也同样是国之大事,不可不虑啊!”
这番话说出来,气氛就稍稍有些不对了。
言下之意,你兵部的军屯固然重要,可吏部的吏治一样重要,总不能为了你兵部,而连累我吏部担责任吧。
眼瞧着于谦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老大人们心中忽而升起一阵期待,终于,要看到两个硬脾气对撞了吗?
但是,这种场面老大人们注定是看不到了。
因为,天子开口了。
“军屯是明年最重要的政务,其他各个衙门,皆要以此为主!”
望着底下争论不休的一众大臣,天子的脸色平静,但是,说出的话,却不容置疑,且没有丝毫的摇摆。
于是,王老大人一下子就蔫了。
众人当中,他虽然不是和天子交往最多的,但是,却是最了解天子脾性的。
他老人家要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当初,天子说互市与水利是景泰元年最紧要的政务。
现在,工部的大渠已经修筑完成,沙堤决口算是被彻底解决,互市也顺顺利利的开展了小半年,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但是,可别忘了,当初修渠的时候,除了工部,满朝上下都是反对的,至于互市,围绕着这件事情,差点连扣阙都闹出来了,罗通这个倒霉虫,到现在都还在诏狱里头关着呢。
天子下了决心的事,无论底下有多少非议,闹出多大的乱子来,都是一定要做成的。
这一点,王文从无怀疑。
如今,既然天子态度如今鲜明的表示,各个衙门皆要以军屯为主,那么,王文也只能接受。
于是,王老大人率先起身,拱手道。
“臣谨遵陛下旨意。”
其他的一干大臣,也随之起身,道。
“谨遵陛下旨意。”
随后,众人重新落座,王文捻着胡须沉吟片刻,道。
“既然于少保觉得,非要这么多的科道官员不可,都察院这边,又实在无法抽调出更多的人手,那么,也只能吏部这边想办法了。”
略一思忖,王文继续道。
“明年春闱的情况不好说,就算是要从中选得力的新科进士担任御史,只怕也不宜过多,以十名为宜。”
“翰林院这边,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要散馆,如今科道既然急缺官员,不妨提早散馆。”
“老夫没记错的话,如今翰林院中庶吉士共有十八名,宜选三名优秀者授编修,其余由吏部重新进行铨选,视其才能授予科道之职,如何?”
听到这番话,萧镃不由一阵无语,反应过来之后,心。
这个没骨气的老货!
在别人面前张牙舞爪的,结果天子轻飘飘的一句话,立刻就改弦更张。
三名?你打发叫花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