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争论

    文华殿中。

    这个结论得出来之后,在场的诸多大臣们,神色都不由得十分感慨。

    要知道,就在两年多以前,还是在这文华殿中,军报到京,太上皇被掳,文武大臣死伤殆尽,数十万大军尽数覆灭,区区瓦剌,气焰竟嚣张至要动摇社稷,紧逼京城的地步。

    但是如今,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大明国力渐起,政治清明,君明臣贤,可是草原却早已经分崩离析。

    虽然说,这当中有杨杰的功劳的,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杨杰的所作所为,更倾向于是催化剂的作用。

    毕竟,脱脱不花和也先的芥蒂早存,阿噶多尔济对汗位也早有觊觎之意,草原各部相互之间,矛盾也始终存在。

    虽然尚不清楚瓦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假若也先之死是真的,那么十有八九,也是遭人背叛,换句话说,瓦剌内部,也并不安稳。

    这殿中的诸多大臣,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当初是不赞成开放互市的,毕竟,大明自从仁宣之后,执行的一直是全线防御的保守策略。

    这种保守,不仅仅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而已。

    随着三杨时代起,彻底将精力全数转到内政当中以后,大明在最重要的边防策略上,就完全变成了依托坚城而守,绝不主动出击。

    这种策略,到底是对是错,一直以来朝堂上都争论不休,但是,它的坏处是显而易见的。

    既然不需要主动出击,那么草原上发生的所有事情,就都和大明没有关系。

    这直接导致了,大明的诸多文官,甚至包括一些重臣在内,对于边事完全不了解。

    就如现在一般,论智计筹谋,范广和在场的任何一人比,都是大有不及。

    但是,论对边境局势的判断,他才是所有人当中最准确的。

    这不是个人能力的问题,而是信息差的问题,范广出身边境,这些年以来蒙古各部和大明摩擦不断,所以对于范广来说,对蒙古部族越了解,他手下的这帮兵士活下来的可能就越大。

    即便如今已经入京为官,但是,他仍然保留了这个习惯,兵部的各种消息,军报,他总是定时查阅,所以在这种时候,才能立刻做出判断。

    与之相对的,便是这诸多文臣,在保守防御的策略之下,边境即便是有摩擦,也是小打小闹,所以,真正愿意沉下心思去研究边境局势,草原各部的情况的,寥寥无几。

    往好了说,这些大臣是把有限的精力,用到了更重要的内政上头,但是,往直白了说,这些大臣就是心中的那股傲气作祟,让他们压根不愿意去了解这些。

    不仅他们自己不愿意了解,而且,还希望大明能够彻底跟这些草原部族断绝往来。

    总结下来一句话,这帮蛮子爱怎么的怎么的,只要不没事过来打仗,他们自己爱怎么打怎么打。

    正因如此,当初天子要开放互市的时候,很多的朝臣打心底里就是抗拒的。

    这一点,或许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说什么祖宗成法,有资敌之嫌,都不过是借口而已,他们心中真正的想法,只是觉得压根没有必要。

    大家各顾各的,何必要弄这么多麻烦事,去冒可能让草原部落坐大的风险。

    这殿中的许多大臣,其实当时也隐隐有这种想法。

    只不过,天子手段高明,在朝堂上合纵连横,威逼利诱(bushi),一番拉扯之下,最终让群臣不得不捏着鼻子答应下来。

    但是,打心底里,很多大臣的想法还是没有改变,觉得天子这是在胡闹。

    然而,如今脱古思猛可的这封信,却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似乎是有些天真了。

    要知道,草原内乱的时候多了去了,那么多的部族,各种矛盾,世仇,为了生存而争夺牧场,战火几乎就没有停止过,尤其是在汗位更迭的时候,每一次都伴随着血腥和混乱的杀戮。

    但是,不论是那一次草原内乱,这些草原部族,都几乎想不起要向大明求助,哪怕,很多部族早已经对大明宣誓臣服。

    可实际上,对于他们来说,臣服并非是真正的臣服,只是一种休养生息,保持和平,甚至是骗取物资的手段。

    或许在洪武,永乐之时,大明的朝贡体系尚且还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威服万方,但是到了现在,很多的大臣心里都明白,这种朝贡体系,实质上已经名存实亡了。

    说到底,随着大明的边防策略调整,文盛武弱的格局渐渐出现,还有其他一系列的原因,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大明已经无力再庇佑这些藩属部落和国家了。

    作为宗主之国,无法尽到属于宗主之国的义务,自然,也就难以获得真正的尊重和臣服。

    现如今,诸多的部落和国家,仍旧同大明保持着名义上的朝贡关系,一是因为大多国家都还算太平,凭他们自己的力量可以镇压乱局,不需要向大明求助,所以,往日洪武,永乐时留下的遗泽威名,尚且还能维持的住。

    除此之外,像是瓦剌,鞑靼这些草原部族,早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的臣服,虽然名义上是朝贡,但是实际上,已经更趋向于关系平等的利益交换。

    这种状况,朝中并不是没有人察觉,虽然少,但还是有的,只不过,即便是察觉到了,也没有办法而已。

    但是现在,当脱古思的这封信摆在面前,他们当中有些人,终于意识到,不仅仅是只能依靠战争,通过其他的手段,一样可以取得同样的效果。

    太祖太宗之时,左右草原局势,靠的是强盛的军力,但是如今,天子重开互市,却也同样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杨杰此次在草原上的所作所为,说是胆大包天毫不为过,可他仍然能够全身而退。

    这绝不单单是靠智谋和运气能够做到的,更重要的是,他的背后有大明这座庞然大物坐镇。

    或许,如今的大明已经不会轻启战端,但是,有互市这个利器捏在手中,草原部族要对杨杰动手,就得掂量掂量,承不承受的起这个代价。

    尽管脱古思现在并不是蒙古大汗,只是有可能继任的人选之一,但是,他写来这封信,实际上就表示了,大明希望通过互市来间接控制草原局势的目的,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效。

    在场的一众大臣,只是对于草原局势的信息掌握不足,所以判断并不够迅速,但是,听了刚刚范广的解释之后,他们立刻就明白了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于是,相互对视了一眼,内阁首辅王翱率先上前,道。

    “陛下,臣以为可以答应脱古思猛可的请求,草原部族众多,内乱时有发生,但终有平息之日,待其内乱平息,休养生息后,难免再对我大明有所觊觎。”

    “现如今脱古思猛可愿意向大明寻求帮助,朝廷正可借此时机同其交好,令其占据正统名分,如此一来,其反对之人,势必会与其矛盾激化,双方一旦开战,必定是两败俱伤之局。”

    “到时候,不管是为了坐稳汗位,还是为了收拢各大部落人心,脱古思都会继续对我大明恭顺,此诚保边境安稳之良机也,不可错失。”

    脱古思此举,明显是想借大明的手,打压察哈尔部,拉拢其他同大明仍在互市的部落。

    所以,顺势而为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不过,有支持者,就有反对者,听了这番话之后,陈镒摇了摇头,道。

    “陛下,草原纷争,本与大明并无牵连,贸然介入,可能会引起其他部族的不满。”

    “此次杨杰在草原上的作为,本就让很多草原部族对大明有所敌意,如若这个时候,大明再干涉汗位继承,若被有心人利用,很有可能再次将草原矛盾,转嫁到我大明身上,反倒不美。”

    “何况,互市一道,本是我大明占据主导权,所以无论草原最终结局是何,朝廷都可随机应变,倒也不必如此着急。”

    虽然说,陈镒是科道风宪之首,但是,在朝堂上的诸多政事上,他反而是倾向于保守的。

    尤其是在边境军务上,他也是一直主张以防御为主。

    无独有偶,和陈镒持同样看法的,还有陈循。

    “陛下,臣亦觉得,此事不必着急。”

    “如今草原局势未定,倘若我大明出手,助脱古思登上汗位,其反而势如破竹,一统草原,反而易受其害。”

    “就算没有朝廷干预,鞑靼内乱之势已成,如若瓦剌内乱亦是真情,那么,至少数十年内,草原各部将纷争不止。”

    “故而臣以为,还是静观其变的好。”

    二陈都表达了反对的意见,这让首辅老王的脸色略略有些不好看,不过,很快他就得到了声援。

    “谬论!”

    一道冷哼声响起,还是熟悉的口吻,众人一抬头,就看到了黑着脸的王文。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王文和王翱是很合拍的,这和他们的经历有关,王翱曾经在边境提督军务,亲自仗剑守城,不免沾染了些武人习气,至于王文,则是天生刚硬的性格。

    同时,在许多政务上,这位天官大人,也相对激进一些。

    轻斥了一声,王文上前拱手道。

    “陛下,臣认为首辅大人所言有理,草原动乱时有,但是,能够让大明干预其中的机会,却不常有。”

    “当初陛下开互市,一是为了践诺,二也是为了借互市控制草原各部,如今鞑靼内乱,瓦剌亦不安宁,这对于大明来说,固然是好事。”

    “但是,臣以为混乱也当有度,所谓乱世造英雄,有限度的混乱是内耗,可如若是全盘混乱,极易产生雄才大略的枭雄之人。”

    “如若草原再出一个成吉思汗,那么,对于大明来说,反倒是坏事。”

    “所以,越是此时,臣以为越不能坐视其任意发展,脱古思猛可得这封信,正是介入草原局势的大好时机,万不可就此放弃。”

    随着王文出言,殿中顿时形成了两种意见。

    见此状况,朱祁钰沉吟片刻,对着一旁的沈翼问道。

    “沈卿,互市和户部息息相关,你理当最清楚其中利弊,你觉得怎么做更合适?”

    呃……

    沈尚书原本在一旁看戏,没想到突然被点了名。

    感受到二陈和双王的目光都同时投来,他立马摆正神色,沉吟道。

    “回陛下,臣以为,几位大人所言皆有道理。”

    “自互市开通以后,国库的确丰裕不少,但是,对于各部之间的关系,臣却并不算了解,所以,涉及草原局势上,臣不敢妄言。”

    这个老滑头……

    几个老大人都默默地收回了目光,心中暗骂一声,这满朝堂上下,要说最会左右逢源,两不得罪的,莫过于他沈翼莫属了。

    不过,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番话说完之后,沈翼踌躇片刻,又开口道。

    “虽然臣不敢妄言草原局势,但是,就互市一事上而言,臣以为,还是应当继续保持,毕竟,如今互市已是国库财源之一。”

    这话说的,就有点意思了。

    虽然依旧没有直接表明态度,但是,却隐隐在支持王文等人的说法。

    毕竟,各部如果相互征战,那么,肯定会影响互市的交易,或许他们不敢在大明身上打主意,但是相互使绊子,相互伏击总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想要恢复正常的互市关系,还是需要草原上相对稳定才是。

    话音落下,天子的眉头也拧了起来,迟疑片刻,天子对着一旁的胡濙问道。

    “大宗伯怎么看?”

    “臣悉听圣裁!”

    胡老大人这回倒是没有昏昏欲睡,反而听的很认真,只不过,到了最后,他也没有表达任何的看法,而是用这么简单的一句话,给应付了过去。

    于是,朱祁钰思索了片刻,很快下了决断,道。

    “传旨给金濂,就说脱古思猛可,乃是脱脱不花指定之汗位继承人,既然他有意要同大明交好,朕自无不准之理。”

    “另外让他替朕回信给脱古思猛可,就说互市一事,朕还是那句话,只要肯臣服于大明的部落,朕皆可允其参与朝贡贸易。”

    “大明向来以和为贵,海纳百川,马可古儿吉思若想入京师进学,朕亦可允其入国子监读书。”

    这……

    在场的一众大臣听了这话,有些迟疑,但是,到了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反对的意见。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天子只要不动兵,其他的事情都好说,因此,只是稍稍犹豫,一众大臣就纷纷拱手道。

    “陛下圣明!”

章节目录

皇兄何故造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月麒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月麒麟并收藏皇兄何故造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