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战事(二)
三日后,贺祈令苏木回来送信。
信写的很短,寥寥几句。郑清淮拆开信,飞快地看了一遍,顿时喜上眉梢。
坐在床榻上的晋宁侯夫人,吃力地挪动身子,张口问道:“清淮,是谁的信?”
郑清淮将信收起,上前扶着亲娘下榻,慢慢来回走动:“是贺祈给我的信。现在边关正在打仗,他身边缺可用之人。我主动请缨去军营。”
晋宁侯夫人眼睛一亮,立刻抓住郑清淮的衣袖,费力地说着:“能、不能带着你大哥……”
“不能!”郑清淮早料到晋宁侯夫人会说什么,飞快地打断她:“贺祈肯给我一个机会,我感激不尽。我做不出得寸进尺的事情来。”
“母亲心中惦记大哥,我立刻就送母亲回去,然后再去军营。”
晋宁侯夫人:“……”
惜命如金的晋宁侯夫人立刻闭了嘴。
一旁的朱启瑄心里暗暗好笑。
晋宁侯夫人嘴上常念叨着长子。他们夫妻两个也有法子回敬,只要她一张口,他们就说送她回去。
晋宁侯夫人病症是有了起色,不过,也仅限于被扶着在床榻边走上两步。说话断断续续,说不了两句就气喘吁吁。
程锦容每日在医馆里坐诊,顺便来复诊施针,方便得很。一旦回了家,程锦容绝不可能奔波大半日去给她施针。她怎么敢回去?
过了片刻,晋宁侯夫人又低声道:“清淮,你多保重自己。”
这还算亲娘说的话。
郑清淮面色一缓,温声说道:“我会保重自己。母亲也放心,启瑄一定会好好照顾你。”
朱启瑄温柔一笑:“是啊,我一定好好照顾婆婆。”
装模作样。
晋宁侯夫人硬生生将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挤出一个笑容:“朱氏素来孝顺。”
儿子一走,她就得靠着儿媳照料伺候了。不低头也不行哪!
朱启瑄一看婆婆这副口不对心的模样,心里就觉痛快解气。
以她的性子,做不出苛待老人的事情来。不过,闲着无事收拾婆婆几句,也是常有的。
……
郑清淮简单收拾两身衣物,骑着骏马,随苏木一起去了军营。
贺祈是军中主将,五品以下的武将连进中军营帐的资格都没有。郑清淮身为罪臣之子,无官无职,能进中军营帐拜见主将,完全是因为私交情谊之故。
贺祈身着银甲,面色沉凝,目光一扫,锐利逼人。
便是熟悉贺祈的郑清淮,看着不怒自威的好友也觉心惊。
郑清淮定定心神,迈步上前,正要拱手行礼。
“行了,快些过来。”贺祈笑骂一句:“你身上长几根毛我都知道。在我面前装什么!”
这一笑一骂,些许生疏隔阂不翼而飞。
郑清淮心情一松,咧嘴笑了起来。
他走上前,在贺祈身边坐下,低声说道:“现在战事如何了?”
贺祈收敛笑容,将战事情形简单道来:“……最近半个月,打了三仗。我们略占上风,但是死伤也不在少数。”() ()
“鞑靼的老可汗卜赤在几年前就病死了,新任可汗是卜赤的第四个儿子巴图。这个巴图,身手骁勇,号称鞑靼第一勇士,更胜当年的元思兰。”
“这几年,巴图以武力收服了许多游牧部落,也训出了五万鞑靼精兵。”
“巴图年轻气盛,野心勃勃,此次是他亲自领兵前来。不过,现在动手的,都是鞑靼部落的骑兵。他麾下的三万精兵尚未出动。”
“所以,我们和鞑靼之间的大战,尚未开始。”
郑清淮听得热血沸腾,下意识地握紧拳头。
贺祈用力一拍郑清淮地肩头,目中闪着光芒:“郑三,你要想清楚了。战场上刀剑无眼,谁也不敢担保能在战场上安然活下来。”
“你要是顾惜性命,现在就回去。我半点都不怪你。”
“如果你想洗清罪臣之子的身份,想建功立业,就得豁出这条命!我问你,你要选哪一条路?”
郑清淮不客气地瞪了贺祈一眼:“这说的是什么废话!我要是怕死就不来了。我既是来了,这条命就交给你了。你打算让我去哪个军营,我二话不说,立刻就去!”
“说得好!”贺祈再次用力拍了一掌:“那你就去先锋营!”
中军共有十个先锋营,每个先锋营有一千人。加起来共有一万骑兵。这一万骑兵,要率先冲锋陷阵,和鞑靼骑兵交手。
在先锋营,最易立下军功,也最危险。
郑清淮毫不犹豫地应下:“好。”
贺祈当然不会亏待了他,压低声音说道:“你初进军营,身份又特殊,一开始不宜有太高官职。你去先锋一营,先做一个总旗。”
每十个人一棋,每十棋一个总旗。也就是说,郑清淮可以管着一百个士兵。
如果郑家没出事,郑清淮以晋宁侯嫡子的身份进军营,少说也得从先锋营统领做起。如今这样的身份,一开始就做总旗,也是贺祈格外照顾了。
郑清淮目中露出感激之色:“贺三,谢谢你。”
贺祈挑眉一笑:“这些废话就别说了。要真得感激我,就好好领兵打仗,多拿些敌人的首级回来,我也可以在请功折子上多写几笔。”
郑清淮豪情万丈,不假思索地应道:“你就等着吧!”
……
边关战报一封接着一封送到京城。
一个月后,鞑靼可汗巴图亲自领着三万精兵攻打边关。左军吃了一场败仗,死伤数千。
战败的消息一传到京城,顿时引起一阵惊慌。
卫国公靖国公一同上了奏折,奏请天子增派援兵。宣平帝准了两人所请,下旨令平西侯两万士兵前去。圣旨一下,大军十日内开拔。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户部梁尚书最后几根头发也彻底掉光了,连回家的时间也没有,直接就在户部官署住下了。
没等平西侯启程,边军又送来战报。
贺祈亲自领兵,击退了鞑靼骑兵。
鞑靼可汗巴图今年二十三岁,比年轻的宣平帝大了一岁。吃了败仗,巴图心有不甘,退了没几日,再次领兵来袭。
信写的很短,寥寥几句。郑清淮拆开信,飞快地看了一遍,顿时喜上眉梢。
坐在床榻上的晋宁侯夫人,吃力地挪动身子,张口问道:“清淮,是谁的信?”
郑清淮将信收起,上前扶着亲娘下榻,慢慢来回走动:“是贺祈给我的信。现在边关正在打仗,他身边缺可用之人。我主动请缨去军营。”
晋宁侯夫人眼睛一亮,立刻抓住郑清淮的衣袖,费力地说着:“能、不能带着你大哥……”
“不能!”郑清淮早料到晋宁侯夫人会说什么,飞快地打断她:“贺祈肯给我一个机会,我感激不尽。我做不出得寸进尺的事情来。”
“母亲心中惦记大哥,我立刻就送母亲回去,然后再去军营。”
晋宁侯夫人:“……”
惜命如金的晋宁侯夫人立刻闭了嘴。
一旁的朱启瑄心里暗暗好笑。
晋宁侯夫人嘴上常念叨着长子。他们夫妻两个也有法子回敬,只要她一张口,他们就说送她回去。
晋宁侯夫人病症是有了起色,不过,也仅限于被扶着在床榻边走上两步。说话断断续续,说不了两句就气喘吁吁。
程锦容每日在医馆里坐诊,顺便来复诊施针,方便得很。一旦回了家,程锦容绝不可能奔波大半日去给她施针。她怎么敢回去?
过了片刻,晋宁侯夫人又低声道:“清淮,你多保重自己。”
这还算亲娘说的话。
郑清淮面色一缓,温声说道:“我会保重自己。母亲也放心,启瑄一定会好好照顾你。”
朱启瑄温柔一笑:“是啊,我一定好好照顾婆婆。”
装模作样。
晋宁侯夫人硬生生将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挤出一个笑容:“朱氏素来孝顺。”
儿子一走,她就得靠着儿媳照料伺候了。不低头也不行哪!
朱启瑄一看婆婆这副口不对心的模样,心里就觉痛快解气。
以她的性子,做不出苛待老人的事情来。不过,闲着无事收拾婆婆几句,也是常有的。
……
郑清淮简单收拾两身衣物,骑着骏马,随苏木一起去了军营。
贺祈是军中主将,五品以下的武将连进中军营帐的资格都没有。郑清淮身为罪臣之子,无官无职,能进中军营帐拜见主将,完全是因为私交情谊之故。
贺祈身着银甲,面色沉凝,目光一扫,锐利逼人。
便是熟悉贺祈的郑清淮,看着不怒自威的好友也觉心惊。
郑清淮定定心神,迈步上前,正要拱手行礼。
“行了,快些过来。”贺祈笑骂一句:“你身上长几根毛我都知道。在我面前装什么!”
这一笑一骂,些许生疏隔阂不翼而飞。
郑清淮心情一松,咧嘴笑了起来。
他走上前,在贺祈身边坐下,低声说道:“现在战事如何了?”
贺祈收敛笑容,将战事情形简单道来:“……最近半个月,打了三仗。我们略占上风,但是死伤也不在少数。”() ()
“鞑靼的老可汗卜赤在几年前就病死了,新任可汗是卜赤的第四个儿子巴图。这个巴图,身手骁勇,号称鞑靼第一勇士,更胜当年的元思兰。”
“这几年,巴图以武力收服了许多游牧部落,也训出了五万鞑靼精兵。”
“巴图年轻气盛,野心勃勃,此次是他亲自领兵前来。不过,现在动手的,都是鞑靼部落的骑兵。他麾下的三万精兵尚未出动。”
“所以,我们和鞑靼之间的大战,尚未开始。”
郑清淮听得热血沸腾,下意识地握紧拳头。
贺祈用力一拍郑清淮地肩头,目中闪着光芒:“郑三,你要想清楚了。战场上刀剑无眼,谁也不敢担保能在战场上安然活下来。”
“你要是顾惜性命,现在就回去。我半点都不怪你。”
“如果你想洗清罪臣之子的身份,想建功立业,就得豁出这条命!我问你,你要选哪一条路?”
郑清淮不客气地瞪了贺祈一眼:“这说的是什么废话!我要是怕死就不来了。我既是来了,这条命就交给你了。你打算让我去哪个军营,我二话不说,立刻就去!”
“说得好!”贺祈再次用力拍了一掌:“那你就去先锋营!”
中军共有十个先锋营,每个先锋营有一千人。加起来共有一万骑兵。这一万骑兵,要率先冲锋陷阵,和鞑靼骑兵交手。
在先锋营,最易立下军功,也最危险。
郑清淮毫不犹豫地应下:“好。”
贺祈当然不会亏待了他,压低声音说道:“你初进军营,身份又特殊,一开始不宜有太高官职。你去先锋一营,先做一个总旗。”
每十个人一棋,每十棋一个总旗。也就是说,郑清淮可以管着一百个士兵。
如果郑家没出事,郑清淮以晋宁侯嫡子的身份进军营,少说也得从先锋营统领做起。如今这样的身份,一开始就做总旗,也是贺祈格外照顾了。
郑清淮目中露出感激之色:“贺三,谢谢你。”
贺祈挑眉一笑:“这些废话就别说了。要真得感激我,就好好领兵打仗,多拿些敌人的首级回来,我也可以在请功折子上多写几笔。”
郑清淮豪情万丈,不假思索地应道:“你就等着吧!”
……
边关战报一封接着一封送到京城。
一个月后,鞑靼可汗巴图亲自领着三万精兵攻打边关。左军吃了一场败仗,死伤数千。
战败的消息一传到京城,顿时引起一阵惊慌。
卫国公靖国公一同上了奏折,奏请天子增派援兵。宣平帝准了两人所请,下旨令平西侯两万士兵前去。圣旨一下,大军十日内开拔。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户部梁尚书最后几根头发也彻底掉光了,连回家的时间也没有,直接就在户部官署住下了。
没等平西侯启程,边军又送来战报。
贺祈亲自领兵,击退了鞑靼骑兵。
鞑靼可汗巴图今年二十三岁,比年轻的宣平帝大了一岁。吃了败仗,巴图心有不甘,退了没几日,再次领兵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