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把掀开空调被,跑到书桌前。
书架上矗立着她目前所有的学习资料,整齐码平的书本卷子,连成长长的一排,似严峻峭直的悬崖石壁。
指尖爬过书脊处大同小异的细长条色块,她识别出活页扣圈,利落地抽出笔记本,一本,两本,三本……
直到桌面摞了一丘伏起的小山。
齐全了。
季郁默数了一遍,除去借出的那本地理笔记,所有科目的笔记都在这里。
电梯数字从地下车库的负2层开始攀升。
等待期间,吴阿姨抱着叠好的衣物路过,“小郁,还不睡啊。”
季郁问声看过去,“去楼上用打印机。”
书房里有一套功能齐全的打印设备,扫描纸张很便捷。
目光触及吴阿姨抱着的衣服,“您这么晚去收衣服?”
“我看天气预报没说下雨,但窗户外边刮大风,也说不准呢。”?姨笑呵呵回,“衣服等会儿放你房间了啊。”
季郁点头,低声回了句“嗯”。
吴阿姨:“你别学到太晚,早点休息。”
季郁:“您也早点休息。”
吴阿姨笑了下,“我都睡醒了一觉呢。”
偌大的一栋房子,大部分时间就她和季郁两个人,晚上炖碗汤给放晚自习回家的姑娘喝下后,她便无事可做,在屋里清闲地刷了会儿短视频就困了,每晚基本上很早就睡。
电梯门叮的一声打开,吴阿姨示意,“快上去吧。”
按下开关,安谧昏沉的夜里,书房明亮如白昼。
打印机滚轮吞吐活页纸,唰唰声里伴着机械零件吱呀的动静。
季郁把零乱的活页纸重新圈进活页扣里,一本本叠整齐。
看了眼手机里的文件列表,扫描出来的几份pdf文件已经通过蓝牙传过来。
她倚靠在打印机旁,耐心地给这些文件重命名。
临走关机设备,显示屏熄灭成黑屏,弯腰关电源时,紧贴打印机的墙角,一团白色的物体,拦住了她要离开的脚步。
她俯首将视线凑得更近,是纸团,漏网之鱼。
上面沾了薄薄的灰尘,应该孤零零躺在这里有些日子了。
季郁抻平纸团,原本光滑平整的纸张此刻皱巴巴的,曲折纹路留在了纸面画着的那条优雅晚礼服上。
双手不断在纸面来回抚顺,但效果甚微,不见明显变化。
于是她从书柜拿了一沓爸爸的财经新闻杂志,把设计稿放在中间的夹层。
压了一晚上,第二天起皱程度果然没那么严重了。
书房里还有一台尤蓁叶买回来的塑封机,搁在这里没怎么用过,闲置很久后,反倒被季郁派上了用场。
塑封机预热得差不多,她小心翼翼把设计稿放进塑封膜,几秒的等待过塑的时间,总有一种细润的喜悦萦绕着季郁。
眼看着设计稿里的美丽衣服,挂在了属于它们明亮的“玻璃橱窗”里,她情不自禁弯起唇角。
每张尤蓁叶毫不留恋丢弃的废稿,几乎都像今天这样,被光亮透明的塑料薄膜严丝合缝地包裹起来,收藏在季郁那本厚厚的相册里。
-
国庆中秋假期前的最后一个晚自习结束,景一的学生们背着鼓囊的书包回了家。
假期头天一大早,喵612群里锣鼓喧天,礼花齐放。
电脑登录企鹅,确认所有pdf文件都传到群里,季郁动用了她群管理的权限,夹带私心地艾特了全体成员。
Tulipe:@全体成员,需要自取~*
不久前还在扪心拷问自己人性的季郁,此刻被潮涌的感谢和欢呼捧得如同高尚无私的圣人。
对月考排名的隐忧早已被抛上云端,季郁亲手把那块用来磨砺利刃的磨刀石,送给了她的假想敌。
她无法预料这样的举动对成绩名次会有多大的影响,可能会像初三送出的那一份份笔记资料,举手之劳的微小行动,最后引发了她世界里前所未有的动荡。
但已经有那么多人有她的笔记了,无所谓多几个少几个人。
说到底,是她一时脑热罢了。
一个能在逆境中顽强生长的人,势必会凭着那股精神感染到沿途的徙行者。
季郁忽然很想知道,那些潜藏在概括性叙事中的点滴细节,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又是怎么一路到现在的?也想路过的时候,伸一把手,为坚韧的灵魂加油打气。
此时,市图的自习方桌上。
熊天单手撑着下巴,颇为震惊地浏览着屏幕里的物理笔记,着实佩服季郁的大方和仗义。
他们和季郁没多熟,也就隔壁班同学的关系,后面莫名其妙多了层群友的关系。谁会想到,在月考前的假期,季郁会把自己的笔记扫描成电子版,上传到群共享里呢?
可不就是活生生的大好人嘛!
龙竹茂忙着在群里发消息,边飞快打字边感叹,“想不到啊,这季郁,真是够意思的哈!”
任凭身边的两人叽叽喳喳,孟彷舟不为所动,戴着耳机堵耳朵,写完最后一道英语阅读理解,才悠悠开机,发了个抱拳表情包到群里。
季郁这边开了个“知识共享”的头,林绿宜紧接着就把自己编的历史背诵口诀整理成文档发群里,然后邓易安就把他“独门秘籍之物理金题宝典”发给大家。
于是乎,群里每个人都亮出自己的“拿手好菜”,反正不管派不派得上用场,你这么够意思,我总得意思意思一下吧。
图书馆高大的玻璃窗外,日光杲杲,桌上书卷影刻着被切割的光影图案,孟彷舟被烘晒得脸颊微烫,偏头转了个方向,避开直射的光照。
长指灵巧地转着笔,他短促一笑,“你们不觉得,群里洋溢着一种逢年过节,左邻右舍互相送特产的热闹气氛。”
熊天哈哈笑,“你别说,还真是。”
此时,孟彷舟打了个哈欠,泪花差点飙出来,龙竹茂在他对面,黑眼圈是看得一清二楚,“你要不睡会儿?”
再怎么也是升高中后的第一次考试,没有人敢随意轻慢,更别说顶着中考状元光环进来的孟彷舟了。
“订正完这篇阅读再睡。”孟彷舟曲指,用指背揩去眼角的湿润。
龙竹茂闪过一丝顾虑,“你这样忙得过来吗?国庆两门竞赛培训课连轴转,还得复习月考。”
熊天:“舟哥,送你句话,人不睡觉,就会死。”
“看见没,已经半死不活了。”孟彷舟半开玩笑指着自己的黑眼圈,语气带着轻微的自嘲,把错了的那道选择题铺到对桌,“英语卷写了没?看着这题。”
龙竹茂凑前看,干脆道:“没写。”
得了,那没事了。
孟彷舟也干脆地抽回了卷子。
龙竹茂低头刷手机,忽地出声,“诶诶诶,官Q说景一从今年开始,每次考试前五十都有奖学金!”
孟彷舟掀眼皮,回他:“那你加把劲,别跟钱过不去。”
龙竹茂:“前五十啊!我连奖学金的边都够不着。不管,反正到时候你拿钱了要请客。”
孟彷舟:“用我的奖学金多没劲儿,有本事用自己的请我们吃饭。”
龙竹茂自我认真清晰:“没本事,我的目标是赖在竞赛班不走就行。”
孟彷舟嗤笑一声,“出息。”
-
人们在将一个人神化的过程中,势必将神话定式套用在这个人身上,并对其投注如同共识一般的胜利的期待。
他们企图神迹再现,重述英勇的故事,书写胜利的碑文。
可当预想中的遭际未曾发生,神像就坍塌了,某些信念一般的仰望转而变成冰冷的俯视。
说风凉话的眼神里,带着点高高在上的傲慢与轻蔑。
明明是二班的成绩公示墙,明明是季郁重回了第一的宝座,但这份成绩排名表上没出现的人却将目光和讨论度分走了大半。
看好戏的嘉宾粉墨登场,对此评头论足——
“诶,季郁是第一,孟彷舟这次不是第一啊。”
“就说中考他是碰运气的吧。”
“听说他报了两门竞赛,是这样吗?”
“贪心不足蛇吞象,可别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有闲心点评别人的同学,要么是考得不错,要么是心态不错,否则就得像那些考得不尽如人意的同学一般,看完成绩后,灰头土脸地回到座位,哪有什么心情说话,心里直恨不得把那张耻辱的名单撕下来毁尸灭迹。
但“撕皇榜”可是大忌,“暴君的皇榜”是万万撕不得的。
二班这次考试的平均分比一班低了0.2分,石磊在班级大发雷霆,原先就强硬苛刻的要求又加码了。
大家怨声载道,敢怒不敢言。
时彗挤出人群,喜上眉梢,朝季郁和林绿宜比了个耶,“我比入学的排名高了几名。”
林绿宜成绩中规中矩中不溜,但好歹是没退步,月考退步的同学,石磊会让他们在班会课上挨个在讲台前做检讨。
她笑言,“逃过一劫。”
而重新拿回第一的季郁暂时搁浅了先前心底的隐忧,稍稍放松下来,毕竟她再次证明了自己。
然而喜悦也不能表现得太过明显,因为身边的气氛算不上多轻松,甚至可以称得上凝重。
女孩低着头,手臂交叠,端放在桌面,双拳攥紧,背挺得如钢铁般直硬,一动不动的,死死盯着成绩条。
季郁看见,那张白色纸条上,洇开深色的水渍。
李虹上的成绩从班级前十五掉到了倒数十几,是石磊直接点名的几个退步极大的同学之一。
但她的刻苦,全班同学都有目共睹。
季郁很难去评定,这些努力到底是不是无用功,她不是老师,更不是李虹上本人,没办法厘清症结所在。
班里的氛围开始变得很古怪。
赤裸裸张贴的分数表,暗示了他们彼此都是竞争的关系,身边朝夕相处的同学才是互相比较的对象,因为要真沦落到和实验班普通班同学相提并论的份上的话,他们离降班也不远了。
平常还会互相帮忙解答问题的同学们,像是被施了禁术,不再向别人慷慨解囊,遇见请教者时,只默默摇头说自己也不懂。
大家开始藏着掖着,有所保留。
因为石磊用这张成绩表十分直白地告诉他们,你们都是对手。
-
每次月考后,做一份考试分析是惯例。
季郁把分析报告发给尤蓁叶前,已经预想到会得到怎样的反馈。
在这之前,她已经对自己每科的分数、扣分点、失分原因有了全免透彻的认知,很显然,这次考试暴露了她有些偏科的事实。
月考复习,她的重心都落在感兴趣的科目上,譬如地理、英语和语文,对于提前预习过的数物化这些理科科目,抱着一种盲目的自信,分配的复习时间并不多。
分数出来后,她得到了应有的教训,尽管她是年纪第一,但综合分析下来,许多科目的分数却并不如她的构想。
那些她自以为都提前预习过且学得不错的科目,在总分上反而是拖了她的后腿的。
当她把这份考试分析发给尤蓁叶后,果不其然,季郁预判了一切。
“宝贝真棒!”这是开场白。
“但是理科成绩好像不太突出呢,”声音里夹杂着很轻微的不满,季郁早已如敏锐的探测器,从温声细语的话中,熟练地检测到其中细微的波动,“还是得反思一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掉以轻心呢还是不够细心?”
迟疑了一会儿,尤蓁叶还是继续说:“听说景一有很多学生数理化都是可以拿满分的,妈妈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提前找老师学过,但是如果是你这种补习过的程度的话,物理拿八十几分是不是有些不合适呢?”
为什么这些反问句如此轻飘飘,总能如汹涌澎湃的巨浪,击溃她内心的防线。
季郁咬牙,紧抿双唇。
她已经对这些质问不陌生了,也在脑中预演过无数次该如何四两拨千斤地反驳,但她仅仅就是泄气地垂着头,什么也没说。
全身的骨头散架一般,很没形象地懒懒靠在椅背,要是尤蓁叶在这里,或许还要皱起眉头提醒一句,注意仪态。
接触面的受力点,支撑起气力殆尽的瘦弱躯体。她沉默地想,妈妈不过是温和地指出她的问题,希望她能越来越好,她怎么可以有小情绪?
季郁,你是过得太顺了,这点声音都听不进去吗?
“下次考试,希望这些问题不会出现了,宝贝,我们要止于至善!”
母亲如水般柔软的语气隔着电波,抚慰了她低落的心情,最后的结语是循循善诱的教导,一以贯之地为她树立臻于完美的目标和原则。
她乖巧地应声,挂了电话。可是妈妈,那什么才是“至善”的标准,做到什么程度才能停下追逐的步伐呢?
那份考试分析是季郁对照着试卷一点点整理出来的,在尤蓁叶指出她的不足之处前,她早就提前在心里鞭笞了自己无数回。
她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早就被同化了,和尤蓁叶如出一辙,习惯性分析劣势,对此耿耿于怀。
肆无忌惮地去庆祝胜果也成了一件困难的事。
因为永远都不够完美。
这两天没上新课,主要是讲这次月考的卷子,因此老师没给大家布置作业。季郁在房间什么也不想做,短暂地睡了一觉。
醒来后大脑懵懵的,周遭都是熟悉的布局,恍惚之间却萌生一种茫然的漂浮感,陌生的卧室是空茫的星系,出了这间房,是更浩瀚无垠的深不见底的宇宙。
手机安静地窝在枕侧,它只是个通讯工具,连接远方的信号,却无法消弭时空的罅隙。
她仰望着天花板,目光涣散,过了很久,换了身练功服去舞蹈房跳舞。
刚学芭蕾时,她还很小,练软度的基训课上,肌肉韧带撕裂带来尖锐的痛楚,歇斯底里的哭喊充斥整个舞蹈教室。
芭蕾成了她童年的噩梦。
可每当要放弃的念头产生,尤蓁叶脸上依旧是温柔又强硬的坚定,她只会笑着抹掉她眼角的泪水,告诉她别放弃。不容置喙的态度,让季郁放弃了反抗,也为了收获那顺从背后,满意的微笑与夸赞。
谁知道她后面竟然在这种自虐般的练习中,喜欢上了这项舞蹈。
芭蕾是完美的艺术。
舞者穷极一生去不断追求完美,她们一点点接近完美,却无法达到完美。
寻求完美,是一份纯粹的野心和追求。
像散发诱人香味的花朵,有着令人难以抗拒的魔力。
书架上矗立着她目前所有的学习资料,整齐码平的书本卷子,连成长长的一排,似严峻峭直的悬崖石壁。
指尖爬过书脊处大同小异的细长条色块,她识别出活页扣圈,利落地抽出笔记本,一本,两本,三本……
直到桌面摞了一丘伏起的小山。
齐全了。
季郁默数了一遍,除去借出的那本地理笔记,所有科目的笔记都在这里。
电梯数字从地下车库的负2层开始攀升。
等待期间,吴阿姨抱着叠好的衣物路过,“小郁,还不睡啊。”
季郁问声看过去,“去楼上用打印机。”
书房里有一套功能齐全的打印设备,扫描纸张很便捷。
目光触及吴阿姨抱着的衣服,“您这么晚去收衣服?”
“我看天气预报没说下雨,但窗户外边刮大风,也说不准呢。”?姨笑呵呵回,“衣服等会儿放你房间了啊。”
季郁点头,低声回了句“嗯”。
吴阿姨:“你别学到太晚,早点休息。”
季郁:“您也早点休息。”
吴阿姨笑了下,“我都睡醒了一觉呢。”
偌大的一栋房子,大部分时间就她和季郁两个人,晚上炖碗汤给放晚自习回家的姑娘喝下后,她便无事可做,在屋里清闲地刷了会儿短视频就困了,每晚基本上很早就睡。
电梯门叮的一声打开,吴阿姨示意,“快上去吧。”
按下开关,安谧昏沉的夜里,书房明亮如白昼。
打印机滚轮吞吐活页纸,唰唰声里伴着机械零件吱呀的动静。
季郁把零乱的活页纸重新圈进活页扣里,一本本叠整齐。
看了眼手机里的文件列表,扫描出来的几份pdf文件已经通过蓝牙传过来。
她倚靠在打印机旁,耐心地给这些文件重命名。
临走关机设备,显示屏熄灭成黑屏,弯腰关电源时,紧贴打印机的墙角,一团白色的物体,拦住了她要离开的脚步。
她俯首将视线凑得更近,是纸团,漏网之鱼。
上面沾了薄薄的灰尘,应该孤零零躺在这里有些日子了。
季郁抻平纸团,原本光滑平整的纸张此刻皱巴巴的,曲折纹路留在了纸面画着的那条优雅晚礼服上。
双手不断在纸面来回抚顺,但效果甚微,不见明显变化。
于是她从书柜拿了一沓爸爸的财经新闻杂志,把设计稿放在中间的夹层。
压了一晚上,第二天起皱程度果然没那么严重了。
书房里还有一台尤蓁叶买回来的塑封机,搁在这里没怎么用过,闲置很久后,反倒被季郁派上了用场。
塑封机预热得差不多,她小心翼翼把设计稿放进塑封膜,几秒的等待过塑的时间,总有一种细润的喜悦萦绕着季郁。
眼看着设计稿里的美丽衣服,挂在了属于它们明亮的“玻璃橱窗”里,她情不自禁弯起唇角。
每张尤蓁叶毫不留恋丢弃的废稿,几乎都像今天这样,被光亮透明的塑料薄膜严丝合缝地包裹起来,收藏在季郁那本厚厚的相册里。
-
国庆中秋假期前的最后一个晚自习结束,景一的学生们背着鼓囊的书包回了家。
假期头天一大早,喵612群里锣鼓喧天,礼花齐放。
电脑登录企鹅,确认所有pdf文件都传到群里,季郁动用了她群管理的权限,夹带私心地艾特了全体成员。
Tulipe:@全体成员,需要自取~*
不久前还在扪心拷问自己人性的季郁,此刻被潮涌的感谢和欢呼捧得如同高尚无私的圣人。
对月考排名的隐忧早已被抛上云端,季郁亲手把那块用来磨砺利刃的磨刀石,送给了她的假想敌。
她无法预料这样的举动对成绩名次会有多大的影响,可能会像初三送出的那一份份笔记资料,举手之劳的微小行动,最后引发了她世界里前所未有的动荡。
但已经有那么多人有她的笔记了,无所谓多几个少几个人。
说到底,是她一时脑热罢了。
一个能在逆境中顽强生长的人,势必会凭着那股精神感染到沿途的徙行者。
季郁忽然很想知道,那些潜藏在概括性叙事中的点滴细节,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又是怎么一路到现在的?也想路过的时候,伸一把手,为坚韧的灵魂加油打气。
此时,市图的自习方桌上。
熊天单手撑着下巴,颇为震惊地浏览着屏幕里的物理笔记,着实佩服季郁的大方和仗义。
他们和季郁没多熟,也就隔壁班同学的关系,后面莫名其妙多了层群友的关系。谁会想到,在月考前的假期,季郁会把自己的笔记扫描成电子版,上传到群共享里呢?
可不就是活生生的大好人嘛!
龙竹茂忙着在群里发消息,边飞快打字边感叹,“想不到啊,这季郁,真是够意思的哈!”
任凭身边的两人叽叽喳喳,孟彷舟不为所动,戴着耳机堵耳朵,写完最后一道英语阅读理解,才悠悠开机,发了个抱拳表情包到群里。
季郁这边开了个“知识共享”的头,林绿宜紧接着就把自己编的历史背诵口诀整理成文档发群里,然后邓易安就把他“独门秘籍之物理金题宝典”发给大家。
于是乎,群里每个人都亮出自己的“拿手好菜”,反正不管派不派得上用场,你这么够意思,我总得意思意思一下吧。
图书馆高大的玻璃窗外,日光杲杲,桌上书卷影刻着被切割的光影图案,孟彷舟被烘晒得脸颊微烫,偏头转了个方向,避开直射的光照。
长指灵巧地转着笔,他短促一笑,“你们不觉得,群里洋溢着一种逢年过节,左邻右舍互相送特产的热闹气氛。”
熊天哈哈笑,“你别说,还真是。”
此时,孟彷舟打了个哈欠,泪花差点飙出来,龙竹茂在他对面,黑眼圈是看得一清二楚,“你要不睡会儿?”
再怎么也是升高中后的第一次考试,没有人敢随意轻慢,更别说顶着中考状元光环进来的孟彷舟了。
“订正完这篇阅读再睡。”孟彷舟曲指,用指背揩去眼角的湿润。
龙竹茂闪过一丝顾虑,“你这样忙得过来吗?国庆两门竞赛培训课连轴转,还得复习月考。”
熊天:“舟哥,送你句话,人不睡觉,就会死。”
“看见没,已经半死不活了。”孟彷舟半开玩笑指着自己的黑眼圈,语气带着轻微的自嘲,把错了的那道选择题铺到对桌,“英语卷写了没?看着这题。”
龙竹茂凑前看,干脆道:“没写。”
得了,那没事了。
孟彷舟也干脆地抽回了卷子。
龙竹茂低头刷手机,忽地出声,“诶诶诶,官Q说景一从今年开始,每次考试前五十都有奖学金!”
孟彷舟掀眼皮,回他:“那你加把劲,别跟钱过不去。”
龙竹茂:“前五十啊!我连奖学金的边都够不着。不管,反正到时候你拿钱了要请客。”
孟彷舟:“用我的奖学金多没劲儿,有本事用自己的请我们吃饭。”
龙竹茂自我认真清晰:“没本事,我的目标是赖在竞赛班不走就行。”
孟彷舟嗤笑一声,“出息。”
-
人们在将一个人神化的过程中,势必将神话定式套用在这个人身上,并对其投注如同共识一般的胜利的期待。
他们企图神迹再现,重述英勇的故事,书写胜利的碑文。
可当预想中的遭际未曾发生,神像就坍塌了,某些信念一般的仰望转而变成冰冷的俯视。
说风凉话的眼神里,带着点高高在上的傲慢与轻蔑。
明明是二班的成绩公示墙,明明是季郁重回了第一的宝座,但这份成绩排名表上没出现的人却将目光和讨论度分走了大半。
看好戏的嘉宾粉墨登场,对此评头论足——
“诶,季郁是第一,孟彷舟这次不是第一啊。”
“就说中考他是碰运气的吧。”
“听说他报了两门竞赛,是这样吗?”
“贪心不足蛇吞象,可别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有闲心点评别人的同学,要么是考得不错,要么是心态不错,否则就得像那些考得不尽如人意的同学一般,看完成绩后,灰头土脸地回到座位,哪有什么心情说话,心里直恨不得把那张耻辱的名单撕下来毁尸灭迹。
但“撕皇榜”可是大忌,“暴君的皇榜”是万万撕不得的。
二班这次考试的平均分比一班低了0.2分,石磊在班级大发雷霆,原先就强硬苛刻的要求又加码了。
大家怨声载道,敢怒不敢言。
时彗挤出人群,喜上眉梢,朝季郁和林绿宜比了个耶,“我比入学的排名高了几名。”
林绿宜成绩中规中矩中不溜,但好歹是没退步,月考退步的同学,石磊会让他们在班会课上挨个在讲台前做检讨。
她笑言,“逃过一劫。”
而重新拿回第一的季郁暂时搁浅了先前心底的隐忧,稍稍放松下来,毕竟她再次证明了自己。
然而喜悦也不能表现得太过明显,因为身边的气氛算不上多轻松,甚至可以称得上凝重。
女孩低着头,手臂交叠,端放在桌面,双拳攥紧,背挺得如钢铁般直硬,一动不动的,死死盯着成绩条。
季郁看见,那张白色纸条上,洇开深色的水渍。
李虹上的成绩从班级前十五掉到了倒数十几,是石磊直接点名的几个退步极大的同学之一。
但她的刻苦,全班同学都有目共睹。
季郁很难去评定,这些努力到底是不是无用功,她不是老师,更不是李虹上本人,没办法厘清症结所在。
班里的氛围开始变得很古怪。
赤裸裸张贴的分数表,暗示了他们彼此都是竞争的关系,身边朝夕相处的同学才是互相比较的对象,因为要真沦落到和实验班普通班同学相提并论的份上的话,他们离降班也不远了。
平常还会互相帮忙解答问题的同学们,像是被施了禁术,不再向别人慷慨解囊,遇见请教者时,只默默摇头说自己也不懂。
大家开始藏着掖着,有所保留。
因为石磊用这张成绩表十分直白地告诉他们,你们都是对手。
-
每次月考后,做一份考试分析是惯例。
季郁把分析报告发给尤蓁叶前,已经预想到会得到怎样的反馈。
在这之前,她已经对自己每科的分数、扣分点、失分原因有了全免透彻的认知,很显然,这次考试暴露了她有些偏科的事实。
月考复习,她的重心都落在感兴趣的科目上,譬如地理、英语和语文,对于提前预习过的数物化这些理科科目,抱着一种盲目的自信,分配的复习时间并不多。
分数出来后,她得到了应有的教训,尽管她是年纪第一,但综合分析下来,许多科目的分数却并不如她的构想。
那些她自以为都提前预习过且学得不错的科目,在总分上反而是拖了她的后腿的。
当她把这份考试分析发给尤蓁叶后,果不其然,季郁预判了一切。
“宝贝真棒!”这是开场白。
“但是理科成绩好像不太突出呢,”声音里夹杂着很轻微的不满,季郁早已如敏锐的探测器,从温声细语的话中,熟练地检测到其中细微的波动,“还是得反思一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掉以轻心呢还是不够细心?”
迟疑了一会儿,尤蓁叶还是继续说:“听说景一有很多学生数理化都是可以拿满分的,妈妈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提前找老师学过,但是如果是你这种补习过的程度的话,物理拿八十几分是不是有些不合适呢?”
为什么这些反问句如此轻飘飘,总能如汹涌澎湃的巨浪,击溃她内心的防线。
季郁咬牙,紧抿双唇。
她已经对这些质问不陌生了,也在脑中预演过无数次该如何四两拨千斤地反驳,但她仅仅就是泄气地垂着头,什么也没说。
全身的骨头散架一般,很没形象地懒懒靠在椅背,要是尤蓁叶在这里,或许还要皱起眉头提醒一句,注意仪态。
接触面的受力点,支撑起气力殆尽的瘦弱躯体。她沉默地想,妈妈不过是温和地指出她的问题,希望她能越来越好,她怎么可以有小情绪?
季郁,你是过得太顺了,这点声音都听不进去吗?
“下次考试,希望这些问题不会出现了,宝贝,我们要止于至善!”
母亲如水般柔软的语气隔着电波,抚慰了她低落的心情,最后的结语是循循善诱的教导,一以贯之地为她树立臻于完美的目标和原则。
她乖巧地应声,挂了电话。可是妈妈,那什么才是“至善”的标准,做到什么程度才能停下追逐的步伐呢?
那份考试分析是季郁对照着试卷一点点整理出来的,在尤蓁叶指出她的不足之处前,她早就提前在心里鞭笞了自己无数回。
她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早就被同化了,和尤蓁叶如出一辙,习惯性分析劣势,对此耿耿于怀。
肆无忌惮地去庆祝胜果也成了一件困难的事。
因为永远都不够完美。
这两天没上新课,主要是讲这次月考的卷子,因此老师没给大家布置作业。季郁在房间什么也不想做,短暂地睡了一觉。
醒来后大脑懵懵的,周遭都是熟悉的布局,恍惚之间却萌生一种茫然的漂浮感,陌生的卧室是空茫的星系,出了这间房,是更浩瀚无垠的深不见底的宇宙。
手机安静地窝在枕侧,它只是个通讯工具,连接远方的信号,却无法消弭时空的罅隙。
她仰望着天花板,目光涣散,过了很久,换了身练功服去舞蹈房跳舞。
刚学芭蕾时,她还很小,练软度的基训课上,肌肉韧带撕裂带来尖锐的痛楚,歇斯底里的哭喊充斥整个舞蹈教室。
芭蕾成了她童年的噩梦。
可每当要放弃的念头产生,尤蓁叶脸上依旧是温柔又强硬的坚定,她只会笑着抹掉她眼角的泪水,告诉她别放弃。不容置喙的态度,让季郁放弃了反抗,也为了收获那顺从背后,满意的微笑与夸赞。
谁知道她后面竟然在这种自虐般的练习中,喜欢上了这项舞蹈。
芭蕾是完美的艺术。
舞者穷极一生去不断追求完美,她们一点点接近完美,却无法达到完美。
寻求完美,是一份纯粹的野心和追求。
像散发诱人香味的花朵,有着令人难以抗拒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