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就别打趣奴才了,奴才看啊,殿下们都是文武双全,少年英才,这回说不定也只是自家兄弟打架而已。”
“倒也是,只要是不再争出个人命,随他们去吧。”老皇帝长吁了口气,似是放下了心结。
“正是呢,陛下您是天子,殿下们争宠也是常事,寻常百姓家儿子多了,打个架再正常不过了,您就放宽心。
若是打得凶了,您再抖几下天威,他们啊,就都不敢动弹了。
奴才没什么学问,也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只知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是自古传下来的,任谁违了这个都是不行的。”
张显仁垂首说着宽慰皇帝的话,句句说到了皇帝的心坎上。
老皇帝回头瞧了眼张显仁,忽地笑道,“你虽话糙,却是句好话,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朕是天子,朕的儿子们,都需费心经营,彩衣娱朕,才能立足朝堂。
那些臣子们,却仗着些读书人的风骨,便想着左右朕,这些年屡屡谏言,朕都容忍着,因着祖训,也念着他们对朕对天下还有那点忠心赤诚。
可如今,却又与朕的儿子们搅在一起,随意搅和朕的家事,失了忠心风骨,还想借党争,好好分一杯羹,朕绝断不能姑息他们。”
张显仁不住地点头道,“陛下说得是,定是您平日仁慈待人,惯得他们恃宠生娇,不知天高地厚。”
老皇帝思索片刻,不发一言,过了会儿,天似渐渐亮起,漫天金光,甚是耀眼,他才说道,“上朝去吧。”
朝堂上,李明如将昨日那套说辞又添油加醋地说上了一说,将将说完,礼部户部两位尚书就出来连连称赞,赞九皇子雄才大略,所谋甚是远大。
兵部尚书赵茂本想跳出来反对,可话到嘴边也是没了理由,面有迟疑,左右为难。
这会子,二皇子还在那禁足呢,赵茂虽得了命令,可此刻全然不占理,若是强行辩驳,怕是也伤了自己啊。
五皇子死死盯住赵茂,见这厮久未有动作,十分狠辣地偏头转向另一侧,一个眼神使了过去,昨日那位年轻的御史倒是乖觉,站了出来。
“陛下,九皇子所说种种,看似有理有据,却是掩盖不了他要归还我军将士血战沙场打下来的三座城池。
陛下莫要被这些说辞蒙蔽,百万赔款,边疆驻兵,也是比不过那三座城池的,若是归还,我朝天威何在。”
御史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还未等皇帝说些什么,这些时日帮着李明如和谈的萧墨扑通跪了下来。
“陛下,臣自幼长在边疆,二十年来,北戎屡屡挑衅滋事,百姓苦不堪言,凉州幅员辽阔,本应好好经营,定不比江南富庶之地差。
可就是因这战事,多少百姓逃离故土,只为求个安生日子。求陛下怜悯凉州,与这三座城池相比,几十年的太平于百姓而言,更为重要。”
萧墨双眸中皆是连绵战乱的苦涩与对百姓的怜悯之情,如何能不叫人动容。
“萧将军这番说辞不像是个打了胜仗的大将军说出来的,倒像是怕了北戎,不愿兵戎相见,只想化干戈为玉帛。
臣万万没想到,我朝武将之流竟是这等贪生怕死之辈。”
御史字字锋利,将朝堂上一众武将得罪了个遍,就连那军中出身的兵部尚书,都悄悄攥紧了拳头,恨不得上去揍这御史一拳,让他瞧瞧什么人该惹,什么人不该惹。
萧墨闻了此话,顿时满目通红,热血沙场男儿事,拼死拼活换来的太平日子,竟被说成了贪生怕死,他声音嘶哑地说道,
“陛下,臣绝无贪生怕死之心,臣是个粗人,说不过御史大人,不过臣只明白一个理,经年不断地杀戮带不来太平盛世。
将士们皆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许多人早已不求升官发财,他们在沙场上豁出性命,也只是为了守住城中的老弱妇孺,谁人没有幼子娇妻呢。
从军者不是为了些功名利禄,不过是有一腔热血,舍了命也要护着身后的城池,百姓,国土罢了。”
皇帝坐于龙椅之上,眼底还有些泛青,本就有些血丝的双目,更是泛红,他有一瞬出神,忆起了儿时挡在他前面的父亲兄长,父亲兄长不怕吗?
定是怕的,可怕也要挡在前面,舍弃性命,不过是有远比自身性命更为重要的东西。
“萧将军不必在此惺惺作态,两国交战,胜者为王,若是为了来日未发生的叛乱战争,就将到手的东西,归还他人,那才是愚蠢至极。”五皇子也站了出来。
“五哥,你这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最终大厦倾覆,你来收拾残局吗?”
李明如也咄咄逼人了起来,君子虽端方,却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牛羊。
“行了,吵吵个没完,你们都闭嘴,其余爱卿们,有何高见啊?”老皇帝现下一瞅那御史,就气不打一处来。
满朝文武俱不敢吱声,神仙打架,小虾米们只能眯着,怕一不小心触了霉头。
老皇帝见无人回话,他也是懒得再去问那些文臣了,一个个慷慨激昂,话说得漂亮,真刀真枪的时候,却无人敢站出来。
“既如此,老九你去和北戎谈,城池归还可以,一百万纹银少了点,他们肯翻个五倍,我大乾就做了这桩买卖。”
“儿臣领命。”李明如顿时喜笑颜开,磕头领旨。
待下了朝,李明如与十皇子快马两匹往府上赶去。
谢清安一大早就来了九皇子府,虽是来了好几回了,可还是觉着,这里布置装点甚是雅致古朴,所用金银器不多,珐琅更是少见。
反倒是处处玉石点缀,就连主厅外铺路的大理石都嵌了翠玉。
整座府邸,乌衣卫牢牢把着,来往侍候的随从,也没什么婢女,都是些小厮仆从,故而这地方也是没什么人情味烟火气的。
连遮光窗纱都是天青绢纱,清雅倒是清雅,就是不似王子王孙的居所,更像是个下了凡尘的仙人,偶然停留所居之地。
谢清安叫人搬了个绿竹编椅,又放上了些鸭绒垫,她大摇大摆地躺在那,还未到正午,日光还算柔和,催得她和上眼眸,昏昏欲睡,偶有微风拂过,潇洒惬意。
她微微有些手痒,思量着若是此时有只乖巧的猫儿,那定是愈加闲适,猫儿多毛,软而细密,抚弄起来,最是令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李明如大清早在朝堂上,口若悬河了一番,终是让皇帝松了口,知清安在府上等他,可给他急坏了,急三火四往回赶,累得十皇子在后面直喘粗气。
等他进了府,就见了这幅美人浅眠绿竹图,谢清安今日并未怎么精心捯饬,一身月白轻纱,只在袖口腰肢处着金线绣了些连理枝。
小小单螺髻下,青丝缠绕,垂于腰后,独独一只碧玉簪,周身再无装饰。
美人横卧,光影撒金,如此赏心悦目,却又见这女郎纤纤玉指悬于空中,似是随风摆动,却有往复来回。
李明如哪舍得上前扰了谢清安,就站在不出十步的院中,静悄悄地望着她,一动不动。
待十皇子终于赶上他那跑得飞快的九哥时,他真是无话可说了,英明睿智的九皇子又成了个望“妻”石。
他大步走上前去,李明如还未来得及阻拦,“谢小姐!我们大胜回来了!”
十皇子这叫嚷声属实是有些大的,本就只是合眼休憩的谢清安刹那便睁开了眼。
虽是被扰了清净,也不气愤,只是懒洋洋地说道,“那就恭喜二位殿下了。”
十皇子这下更是好奇道,“你怎么一点都不惊讶?”
“这有什么意外的,九殿下昨日便说通了圣上,又用好处堵住了那些反对者的嘴,我们不大胜,难道还是禁足的二皇子胜了啊。”
谢清安说这话时,颇有些骄矜,也不起身,在那竹椅上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倒确实是,只不过你不在场,今日那御史可真是太气人了,将萧将军说成贪生怕死之辈,也不知收了老二多少好处,昧着良心说这许多话。”十皇子气愤说道。
李明如未发一言,只是默默搬了两个椅子过来,自己坐在了谢清安旁边,一同晒起了太阳。
谢清安微微皱眉,转头看向了坐在竹椅上,依旧板直端坐的李明如,很是疑惑。
“十殿下,不知道吗?”这话是对着李明如说的。
只见那矜贵清雅的郎君,一绽笑颜,芳华尽显,“他不知道啊。”
“我不知道啥啊?”十皇子更是纳闷,一个劲的追问道。
谢清安顿时觉着甚是无力,果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李明如这么个清贵人,也学会了自己那些捉弄人的鬼把戏。
她不禁抚额,随后叹气道,“那御史是我们的人啊。”
十皇子闻之,一下子就站了起来,差点将竹椅踹翻,这些时日种种谋划在他脑中闪过。
他忽的明白了过来,这竟是个计中计中计。
“倒也是,只要是不再争出个人命,随他们去吧。”老皇帝长吁了口气,似是放下了心结。
“正是呢,陛下您是天子,殿下们争宠也是常事,寻常百姓家儿子多了,打个架再正常不过了,您就放宽心。
若是打得凶了,您再抖几下天威,他们啊,就都不敢动弹了。
奴才没什么学问,也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只知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是自古传下来的,任谁违了这个都是不行的。”
张显仁垂首说着宽慰皇帝的话,句句说到了皇帝的心坎上。
老皇帝回头瞧了眼张显仁,忽地笑道,“你虽话糙,却是句好话,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朕是天子,朕的儿子们,都需费心经营,彩衣娱朕,才能立足朝堂。
那些臣子们,却仗着些读书人的风骨,便想着左右朕,这些年屡屡谏言,朕都容忍着,因着祖训,也念着他们对朕对天下还有那点忠心赤诚。
可如今,却又与朕的儿子们搅在一起,随意搅和朕的家事,失了忠心风骨,还想借党争,好好分一杯羹,朕绝断不能姑息他们。”
张显仁不住地点头道,“陛下说得是,定是您平日仁慈待人,惯得他们恃宠生娇,不知天高地厚。”
老皇帝思索片刻,不发一言,过了会儿,天似渐渐亮起,漫天金光,甚是耀眼,他才说道,“上朝去吧。”
朝堂上,李明如将昨日那套说辞又添油加醋地说上了一说,将将说完,礼部户部两位尚书就出来连连称赞,赞九皇子雄才大略,所谋甚是远大。
兵部尚书赵茂本想跳出来反对,可话到嘴边也是没了理由,面有迟疑,左右为难。
这会子,二皇子还在那禁足呢,赵茂虽得了命令,可此刻全然不占理,若是强行辩驳,怕是也伤了自己啊。
五皇子死死盯住赵茂,见这厮久未有动作,十分狠辣地偏头转向另一侧,一个眼神使了过去,昨日那位年轻的御史倒是乖觉,站了出来。
“陛下,九皇子所说种种,看似有理有据,却是掩盖不了他要归还我军将士血战沙场打下来的三座城池。
陛下莫要被这些说辞蒙蔽,百万赔款,边疆驻兵,也是比不过那三座城池的,若是归还,我朝天威何在。”
御史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还未等皇帝说些什么,这些时日帮着李明如和谈的萧墨扑通跪了下来。
“陛下,臣自幼长在边疆,二十年来,北戎屡屡挑衅滋事,百姓苦不堪言,凉州幅员辽阔,本应好好经营,定不比江南富庶之地差。
可就是因这战事,多少百姓逃离故土,只为求个安生日子。求陛下怜悯凉州,与这三座城池相比,几十年的太平于百姓而言,更为重要。”
萧墨双眸中皆是连绵战乱的苦涩与对百姓的怜悯之情,如何能不叫人动容。
“萧将军这番说辞不像是个打了胜仗的大将军说出来的,倒像是怕了北戎,不愿兵戎相见,只想化干戈为玉帛。
臣万万没想到,我朝武将之流竟是这等贪生怕死之辈。”
御史字字锋利,将朝堂上一众武将得罪了个遍,就连那军中出身的兵部尚书,都悄悄攥紧了拳头,恨不得上去揍这御史一拳,让他瞧瞧什么人该惹,什么人不该惹。
萧墨闻了此话,顿时满目通红,热血沙场男儿事,拼死拼活换来的太平日子,竟被说成了贪生怕死,他声音嘶哑地说道,
“陛下,臣绝无贪生怕死之心,臣是个粗人,说不过御史大人,不过臣只明白一个理,经年不断地杀戮带不来太平盛世。
将士们皆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许多人早已不求升官发财,他们在沙场上豁出性命,也只是为了守住城中的老弱妇孺,谁人没有幼子娇妻呢。
从军者不是为了些功名利禄,不过是有一腔热血,舍了命也要护着身后的城池,百姓,国土罢了。”
皇帝坐于龙椅之上,眼底还有些泛青,本就有些血丝的双目,更是泛红,他有一瞬出神,忆起了儿时挡在他前面的父亲兄长,父亲兄长不怕吗?
定是怕的,可怕也要挡在前面,舍弃性命,不过是有远比自身性命更为重要的东西。
“萧将军不必在此惺惺作态,两国交战,胜者为王,若是为了来日未发生的叛乱战争,就将到手的东西,归还他人,那才是愚蠢至极。”五皇子也站了出来。
“五哥,你这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最终大厦倾覆,你来收拾残局吗?”
李明如也咄咄逼人了起来,君子虽端方,却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牛羊。
“行了,吵吵个没完,你们都闭嘴,其余爱卿们,有何高见啊?”老皇帝现下一瞅那御史,就气不打一处来。
满朝文武俱不敢吱声,神仙打架,小虾米们只能眯着,怕一不小心触了霉头。
老皇帝见无人回话,他也是懒得再去问那些文臣了,一个个慷慨激昂,话说得漂亮,真刀真枪的时候,却无人敢站出来。
“既如此,老九你去和北戎谈,城池归还可以,一百万纹银少了点,他们肯翻个五倍,我大乾就做了这桩买卖。”
“儿臣领命。”李明如顿时喜笑颜开,磕头领旨。
待下了朝,李明如与十皇子快马两匹往府上赶去。
谢清安一大早就来了九皇子府,虽是来了好几回了,可还是觉着,这里布置装点甚是雅致古朴,所用金银器不多,珐琅更是少见。
反倒是处处玉石点缀,就连主厅外铺路的大理石都嵌了翠玉。
整座府邸,乌衣卫牢牢把着,来往侍候的随从,也没什么婢女,都是些小厮仆从,故而这地方也是没什么人情味烟火气的。
连遮光窗纱都是天青绢纱,清雅倒是清雅,就是不似王子王孙的居所,更像是个下了凡尘的仙人,偶然停留所居之地。
谢清安叫人搬了个绿竹编椅,又放上了些鸭绒垫,她大摇大摆地躺在那,还未到正午,日光还算柔和,催得她和上眼眸,昏昏欲睡,偶有微风拂过,潇洒惬意。
她微微有些手痒,思量着若是此时有只乖巧的猫儿,那定是愈加闲适,猫儿多毛,软而细密,抚弄起来,最是令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李明如大清早在朝堂上,口若悬河了一番,终是让皇帝松了口,知清安在府上等他,可给他急坏了,急三火四往回赶,累得十皇子在后面直喘粗气。
等他进了府,就见了这幅美人浅眠绿竹图,谢清安今日并未怎么精心捯饬,一身月白轻纱,只在袖口腰肢处着金线绣了些连理枝。
小小单螺髻下,青丝缠绕,垂于腰后,独独一只碧玉簪,周身再无装饰。
美人横卧,光影撒金,如此赏心悦目,却又见这女郎纤纤玉指悬于空中,似是随风摆动,却有往复来回。
李明如哪舍得上前扰了谢清安,就站在不出十步的院中,静悄悄地望着她,一动不动。
待十皇子终于赶上他那跑得飞快的九哥时,他真是无话可说了,英明睿智的九皇子又成了个望“妻”石。
他大步走上前去,李明如还未来得及阻拦,“谢小姐!我们大胜回来了!”
十皇子这叫嚷声属实是有些大的,本就只是合眼休憩的谢清安刹那便睁开了眼。
虽是被扰了清净,也不气愤,只是懒洋洋地说道,“那就恭喜二位殿下了。”
十皇子这下更是好奇道,“你怎么一点都不惊讶?”
“这有什么意外的,九殿下昨日便说通了圣上,又用好处堵住了那些反对者的嘴,我们不大胜,难道还是禁足的二皇子胜了啊。”
谢清安说这话时,颇有些骄矜,也不起身,在那竹椅上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倒确实是,只不过你不在场,今日那御史可真是太气人了,将萧将军说成贪生怕死之辈,也不知收了老二多少好处,昧着良心说这许多话。”十皇子气愤说道。
李明如未发一言,只是默默搬了两个椅子过来,自己坐在了谢清安旁边,一同晒起了太阳。
谢清安微微皱眉,转头看向了坐在竹椅上,依旧板直端坐的李明如,很是疑惑。
“十殿下,不知道吗?”这话是对着李明如说的。
只见那矜贵清雅的郎君,一绽笑颜,芳华尽显,“他不知道啊。”
“我不知道啥啊?”十皇子更是纳闷,一个劲的追问道。
谢清安顿时觉着甚是无力,果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李明如这么个清贵人,也学会了自己那些捉弄人的鬼把戏。
她不禁抚额,随后叹气道,“那御史是我们的人啊。”
十皇子闻之,一下子就站了起来,差点将竹椅踹翻,这些时日种种谋划在他脑中闪过。
他忽的明白了过来,这竟是个计中计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