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尚书府
“哪里来的毛贼,胆敢偷东西。”
来人大喝一声,朝着渔船快速跑了过来。
这一声呵斥,把顾清语抱着的孩子吓得哇哇大哭。
顾清语柔声哄着孩子,抬头朝船主看去。
船主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叔,戴着个斗笠,后面还跟着个十来岁的少年。
少年皮肤黑黝,身材消瘦,嘴里咬着半块糙米饼子,顾清语看过去时,他正抄起一根船桨朝她打下来。
却在孩子哭声响起的时候,生生的停住了。
大叔的喊声,引来了很多人,也有人举着棍子冲过来。
在看清船里是个女子后,所有人都愣住了。
估计都没想到毛贼是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而且还抱着个小奶娃。
船主抬手揉揉眼睛,确定自己没眼花,才狐疑的问道:“姑娘这是要过河?”
顾清语昂首,顺势高声道:“对,本姑娘要到对面去,船家快些开船吧。”
一副很有底气的样子,可内心却慌得很,不过声音却也把那些冲上来的人呵退了。
不过是个要过河的女娃娃,别人也没了兴致,纷纷退开忙活去了。
刚经历了追杀,又被当成贼,这个朝代在历史书上也没见过,这儿的律法自己也不是很熟。
万一来人不分青红皂白,真带她见了官,自己面临什么暂且不提,但这孩子的异常若被人瞧了去,怕是会给她和自家都招来祸端。
更何况这孩子还送了她一个空间呢,顾清语心底早已决定要护他一辈子。
眼下只有快些回去才是妥善之策。
孰轻孰重,顾清语还是分得清的。
大叔上下打量着顾清语,这姑娘的穿着不一般,一身淡蓝色的云锦,应该是京中富贵人家的女儿,只是这怀里还抱着个孩子......
不过,这些都不是他该打听的,他收回目光,“好勒,这就走。”
得到回应,顾清语转身又往船里走了两步,找了个位置坐下。
船行很快,除了那个站在船尾偷偷打量她的少年,让她有些不自在外,一切都很顺利。
船靠了岸,顾清语取下耳环,抵了船费,便雇了马车回去。
上了马车后,她悄悄进了次空间,倒了半碗温水端了出来,喂给孩子。
没办法,孩子一直哭,引得车夫和路人总用奇怪的眼神看她。
好在喝了些水后,在顾清语的轻声安抚后,孩子不哭了,眯着眼睛看了会又闭上了。
马车进城后放慢了速度,顾清语掀了帘子的一角,好奇的往外张望。
这金陵城是大凉的都城,城中繁华自不必说,清晨早市的叫卖声传来,勾起顾清语无限的好奇心。
虽然原身也经常在城中行走,但原身去的都是些“富人区”,这样的小贩叫卖,只会让她觉得聒噪,掉身价。
顾清语前世最爱去那些摆地摊的地方,东西不仅便宜,还好吃。
这会倒是觉得古代也没想象的那么差,以后可以在城中多逛逛,感受一下京城的别样风光。
而且这古代别的先不论,但是空气好啊,不用每天出门带着口罩,更不会捂得一脸的痱子和痘痘。
正闻着街边香喷喷的包子味,有两人骑马飞驰而过,掀起一阵冷风,吹得顾清语一个激灵。
不是说京城内不给跑马吗?以前的小说白看的?
再看去,居然是自家亲人,原身的大哥顾清晖和他的侍从风清。
“大哥哥,大哥哥……”
顾清语把整个头伸了出去,冲着前面骑马的人大声叫道。
虽只看见两个背影,不过对于原身内心深刻的记忆,顾清语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
马上的人听见喊声,勒停了缰绳,回头一看,竟是自己提心吊胆找了一整夜的妹妹,正冲着他笑呢。
一时间,百感交集,一晚上的奔波和劳累,在看见妹妹那一刻,整个人都轻松了。
马车靠近,顾清语让车夫停了车,却没下去,毕竟京中认识哥哥的人多,孩子暂时还是不要让太多人知道。
“大妹妹,你昨晚……有没有受伤?”
马车还未停稳,马上的人却早已急不可耐的冲了过来。
一句“去了哪里?”将要问出,却在意识到此时身处大街上,生生转了个弯。
顾清语摇摇头,给以对方一个放心的眼神,笑着道:“大哥哥,我没事,咱们回府再说吧。”
其实,从那么高的地方掉下去,树枝刮蹭是免不了的,不过已经抹了药,就不要让家人担心了。
说完,顾清语让车夫继续走了。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马车外,十七岁的少年翻身上了马,跟在马车旁,和这个差点失去的妹妹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两人也不聊昨日发生的事,只讨论着这长街上的所见所闻。
顾清语看着车窗外马上的健朗少年脸上竟显疲惫,一袭白衣,上面沾染的厚厚泥污格外醒目。
一双靴子也磨破了皮,凌乱的发丝上还沾着些芦苇絮,不免有些感动。
这样温润如玉的少年,老天爷怎么舍得让他的妹妹走了呢?
顾清晖见妹妹看着自己发呆,忙问道:“妹妹,哥哥有何不妥吗?”
顾清语摇摇头,笑得更欢了,一路上提着的那颗心也总算是踏实了。
期间,顾清语还让哥哥给买了小摊上的包子、炊饼、甜汤。
“大妹妹,以前不是从来不吃这些的吗?今日怎地如此感兴趣了?”
看着一口吃进半个包子,腮帮子鼓得如同青蛙的妹妹,顾清晖惊得目瞪口呆,疑惑问道。
自家这个大妹妹什么都好,就是母亲对其要求太严格,从小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极为在意的。
如今不仅吃了路边摊,吃个包子还狼吞虎咽的,一定是昨日遭了罪,日后定要加倍对她好。
听得自家哥哥问话,顾清语愣了下,想来是自己吃相太“豪迈”了,引起了怀疑,忙打马虎眼,囫囵着道:“我太饿了。”
随后递了一个出去,“大哥哥,你也尝尝,味道不错。”
顾清晖心疼的看着妹妹,再看看她手中的包子和期待的眼神,接过咬了一口,一股肉膻味传来,却还是在妹妹的注视下咽了下去。
小半个时辰后,马车停在了顾府门外,早得了消息的顾家主母苏漪,带着大儿媳林知禾在门口等着。
马车才停稳,顾家主母苏漪就在大丫鬟春梅和林知禾的搀扶下扑了过来,“阿语,阿语,娘的宝贝疙瘩,你总算回来了。”
顾清语跳下马车,看着眼前这个三十多岁的美艳妇人,拉着自己垂泪,赶忙安慰道:“母亲,阿语没事。”
说着轻快的转了一圈,接着道:“你看,阿语一点事儿没有,母亲不必担心。”
昨日噩耗传回来时,苏漪悲痛得几欲晕厥,如今看着女儿轻松的姿态,止了啜泣,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了。
大嫂林知禾上前道:“大妹妹昨日遇险,可把家里人担忧坏了,尤其是母亲,一夜未眠,忍着腹痛在祠堂求了半宿,直到风清回来禀报,母亲才着人扶她到这府门口等着。”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顾清语听得心里一阵酸楚,反握住苏漪的手心,“阿语不孝,让母亲担心了。”
苏漪身子不适已有大半年,看了好多大夫都没看好,就连宫里的御医都来看过几次,汤药一碗接一碗吃下去,可小腹依然断断续续的发痛,有时疼得全身蜷缩、无法入睡。
顾清语依着原身的记忆,初判苏漪可能是子宫方面的问题,但现在无法下结论,想着后面帮她检查下。
此时,林知禾踮着脚尖往顾清语身后张望,“阿语,风清回来说你大哥护送你一块回来的,怎地没见?”
顾清语这才细细打量起自家大嫂,是个非常标致的古典美人,瓜子脸,娇小玲珑,十六岁的人儿,身量看着和自己差不多,此时一张小脸上尽显担忧。
“大嫂,大哥哥帮我办事去了,一会就回,外面天凉,咱们进去说吧!”
顾清语说着,就和林知禾一人一边扶着苏漪小心翼翼的上着台阶。
三人刚跨过门槛,就见内院疾步走来两个小姑娘,一个身着蝶恋花的粉色罗裙,淡粉色短袄,耳带菱花,一张鹅蛋脸有些发白。
另一个稍小些的,穿着淡紫色的长袄,头顶双平髻,圆圆的脸蛋总让人想伸手捏一把。
来的是顾清语的两个妹妹,二妹妹顾清婉和三妹妹顾清欢。
顾清婉今年十三岁,顾清欢今年八岁,两人均是府中秦姨娘所出。
顾清婉因年龄和顾清语相近,平日里二人关系不错,虽是庶出,但顾清语有的也几乎不会少了她。
昨日本来是要和原身一块去皇觉寺上香的,可是临出门前,顾清婉却让丫鬟来说身体不适,无法前去。
顾清语嘱咐丫鬟好好照顾她,便自己去了。
顾清婉看见顾清语时,三步并作两步的跑了过来,关切的问道:“大姐姐,你昨晚一夜未归,可把妹妹急坏了,昨晚你在哪儿过的啊?有没有遭罪?”
顾清欢也走近唤了声:“大姐姐,你没事真是太好了。”
顾清语点头应了。
然后抬头看向顾清婉,正打算跟她好好说说昨晚的遭遇,却瞥见她眼里闪过一丝失望,而后又换了副笑脸。
顾清语留了个心眼,咽下了即将脱口的话,浅浅回了句:“没事,我累了,先回去休息了。”
说完,扶着苏漪继续往内院走,心里却起了一丝猜疑。
难道昨日不是巧合,而是有人蓄意安排。
如今想来昨日那丫鬟禀报时眼神闪躲,再结合匪徒口中的“今年过年不愁了”的话,顾清语突然升起一股后怕感。
转过八角亭时,顾清语回头看了一眼原身当闺蜜的这个妹妹,看着她眼里的关切不似作假,莫非自己刚刚看错了?
苏漪察觉到女儿有些心不在焉,问道:“阿语,在想什么?”
顾清语正要回答,却听见府门外跌跌撞撞跑进来一人,嘴里嚷着:“不好了,夫人,不好了,老爷今日下朝后被扣下了......”
来人大喝一声,朝着渔船快速跑了过来。
这一声呵斥,把顾清语抱着的孩子吓得哇哇大哭。
顾清语柔声哄着孩子,抬头朝船主看去。
船主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叔,戴着个斗笠,后面还跟着个十来岁的少年。
少年皮肤黑黝,身材消瘦,嘴里咬着半块糙米饼子,顾清语看过去时,他正抄起一根船桨朝她打下来。
却在孩子哭声响起的时候,生生的停住了。
大叔的喊声,引来了很多人,也有人举着棍子冲过来。
在看清船里是个女子后,所有人都愣住了。
估计都没想到毛贼是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而且还抱着个小奶娃。
船主抬手揉揉眼睛,确定自己没眼花,才狐疑的问道:“姑娘这是要过河?”
顾清语昂首,顺势高声道:“对,本姑娘要到对面去,船家快些开船吧。”
一副很有底气的样子,可内心却慌得很,不过声音却也把那些冲上来的人呵退了。
不过是个要过河的女娃娃,别人也没了兴致,纷纷退开忙活去了。
刚经历了追杀,又被当成贼,这个朝代在历史书上也没见过,这儿的律法自己也不是很熟。
万一来人不分青红皂白,真带她见了官,自己面临什么暂且不提,但这孩子的异常若被人瞧了去,怕是会给她和自家都招来祸端。
更何况这孩子还送了她一个空间呢,顾清语心底早已决定要护他一辈子。
眼下只有快些回去才是妥善之策。
孰轻孰重,顾清语还是分得清的。
大叔上下打量着顾清语,这姑娘的穿着不一般,一身淡蓝色的云锦,应该是京中富贵人家的女儿,只是这怀里还抱着个孩子......
不过,这些都不是他该打听的,他收回目光,“好勒,这就走。”
得到回应,顾清语转身又往船里走了两步,找了个位置坐下。
船行很快,除了那个站在船尾偷偷打量她的少年,让她有些不自在外,一切都很顺利。
船靠了岸,顾清语取下耳环,抵了船费,便雇了马车回去。
上了马车后,她悄悄进了次空间,倒了半碗温水端了出来,喂给孩子。
没办法,孩子一直哭,引得车夫和路人总用奇怪的眼神看她。
好在喝了些水后,在顾清语的轻声安抚后,孩子不哭了,眯着眼睛看了会又闭上了。
马车进城后放慢了速度,顾清语掀了帘子的一角,好奇的往外张望。
这金陵城是大凉的都城,城中繁华自不必说,清晨早市的叫卖声传来,勾起顾清语无限的好奇心。
虽然原身也经常在城中行走,但原身去的都是些“富人区”,这样的小贩叫卖,只会让她觉得聒噪,掉身价。
顾清语前世最爱去那些摆地摊的地方,东西不仅便宜,还好吃。
这会倒是觉得古代也没想象的那么差,以后可以在城中多逛逛,感受一下京城的别样风光。
而且这古代别的先不论,但是空气好啊,不用每天出门带着口罩,更不会捂得一脸的痱子和痘痘。
正闻着街边香喷喷的包子味,有两人骑马飞驰而过,掀起一阵冷风,吹得顾清语一个激灵。
不是说京城内不给跑马吗?以前的小说白看的?
再看去,居然是自家亲人,原身的大哥顾清晖和他的侍从风清。
“大哥哥,大哥哥……”
顾清语把整个头伸了出去,冲着前面骑马的人大声叫道。
虽只看见两个背影,不过对于原身内心深刻的记忆,顾清语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
马上的人听见喊声,勒停了缰绳,回头一看,竟是自己提心吊胆找了一整夜的妹妹,正冲着他笑呢。
一时间,百感交集,一晚上的奔波和劳累,在看见妹妹那一刻,整个人都轻松了。
马车靠近,顾清语让车夫停了车,却没下去,毕竟京中认识哥哥的人多,孩子暂时还是不要让太多人知道。
“大妹妹,你昨晚……有没有受伤?”
马车还未停稳,马上的人却早已急不可耐的冲了过来。
一句“去了哪里?”将要问出,却在意识到此时身处大街上,生生转了个弯。
顾清语摇摇头,给以对方一个放心的眼神,笑着道:“大哥哥,我没事,咱们回府再说吧。”
其实,从那么高的地方掉下去,树枝刮蹭是免不了的,不过已经抹了药,就不要让家人担心了。
说完,顾清语让车夫继续走了。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马车外,十七岁的少年翻身上了马,跟在马车旁,和这个差点失去的妹妹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两人也不聊昨日发生的事,只讨论着这长街上的所见所闻。
顾清语看着车窗外马上的健朗少年脸上竟显疲惫,一袭白衣,上面沾染的厚厚泥污格外醒目。
一双靴子也磨破了皮,凌乱的发丝上还沾着些芦苇絮,不免有些感动。
这样温润如玉的少年,老天爷怎么舍得让他的妹妹走了呢?
顾清晖见妹妹看着自己发呆,忙问道:“妹妹,哥哥有何不妥吗?”
顾清语摇摇头,笑得更欢了,一路上提着的那颗心也总算是踏实了。
期间,顾清语还让哥哥给买了小摊上的包子、炊饼、甜汤。
“大妹妹,以前不是从来不吃这些的吗?今日怎地如此感兴趣了?”
看着一口吃进半个包子,腮帮子鼓得如同青蛙的妹妹,顾清晖惊得目瞪口呆,疑惑问道。
自家这个大妹妹什么都好,就是母亲对其要求太严格,从小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极为在意的。
如今不仅吃了路边摊,吃个包子还狼吞虎咽的,一定是昨日遭了罪,日后定要加倍对她好。
听得自家哥哥问话,顾清语愣了下,想来是自己吃相太“豪迈”了,引起了怀疑,忙打马虎眼,囫囵着道:“我太饿了。”
随后递了一个出去,“大哥哥,你也尝尝,味道不错。”
顾清晖心疼的看着妹妹,再看看她手中的包子和期待的眼神,接过咬了一口,一股肉膻味传来,却还是在妹妹的注视下咽了下去。
小半个时辰后,马车停在了顾府门外,早得了消息的顾家主母苏漪,带着大儿媳林知禾在门口等着。
马车才停稳,顾家主母苏漪就在大丫鬟春梅和林知禾的搀扶下扑了过来,“阿语,阿语,娘的宝贝疙瘩,你总算回来了。”
顾清语跳下马车,看着眼前这个三十多岁的美艳妇人,拉着自己垂泪,赶忙安慰道:“母亲,阿语没事。”
说着轻快的转了一圈,接着道:“你看,阿语一点事儿没有,母亲不必担心。”
昨日噩耗传回来时,苏漪悲痛得几欲晕厥,如今看着女儿轻松的姿态,止了啜泣,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了。
大嫂林知禾上前道:“大妹妹昨日遇险,可把家里人担忧坏了,尤其是母亲,一夜未眠,忍着腹痛在祠堂求了半宿,直到风清回来禀报,母亲才着人扶她到这府门口等着。”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顾清语听得心里一阵酸楚,反握住苏漪的手心,“阿语不孝,让母亲担心了。”
苏漪身子不适已有大半年,看了好多大夫都没看好,就连宫里的御医都来看过几次,汤药一碗接一碗吃下去,可小腹依然断断续续的发痛,有时疼得全身蜷缩、无法入睡。
顾清语依着原身的记忆,初判苏漪可能是子宫方面的问题,但现在无法下结论,想着后面帮她检查下。
此时,林知禾踮着脚尖往顾清语身后张望,“阿语,风清回来说你大哥护送你一块回来的,怎地没见?”
顾清语这才细细打量起自家大嫂,是个非常标致的古典美人,瓜子脸,娇小玲珑,十六岁的人儿,身量看着和自己差不多,此时一张小脸上尽显担忧。
“大嫂,大哥哥帮我办事去了,一会就回,外面天凉,咱们进去说吧!”
顾清语说着,就和林知禾一人一边扶着苏漪小心翼翼的上着台阶。
三人刚跨过门槛,就见内院疾步走来两个小姑娘,一个身着蝶恋花的粉色罗裙,淡粉色短袄,耳带菱花,一张鹅蛋脸有些发白。
另一个稍小些的,穿着淡紫色的长袄,头顶双平髻,圆圆的脸蛋总让人想伸手捏一把。
来的是顾清语的两个妹妹,二妹妹顾清婉和三妹妹顾清欢。
顾清婉今年十三岁,顾清欢今年八岁,两人均是府中秦姨娘所出。
顾清婉因年龄和顾清语相近,平日里二人关系不错,虽是庶出,但顾清语有的也几乎不会少了她。
昨日本来是要和原身一块去皇觉寺上香的,可是临出门前,顾清婉却让丫鬟来说身体不适,无法前去。
顾清语嘱咐丫鬟好好照顾她,便自己去了。
顾清婉看见顾清语时,三步并作两步的跑了过来,关切的问道:“大姐姐,你昨晚一夜未归,可把妹妹急坏了,昨晚你在哪儿过的啊?有没有遭罪?”
顾清欢也走近唤了声:“大姐姐,你没事真是太好了。”
顾清语点头应了。
然后抬头看向顾清婉,正打算跟她好好说说昨晚的遭遇,却瞥见她眼里闪过一丝失望,而后又换了副笑脸。
顾清语留了个心眼,咽下了即将脱口的话,浅浅回了句:“没事,我累了,先回去休息了。”
说完,扶着苏漪继续往内院走,心里却起了一丝猜疑。
难道昨日不是巧合,而是有人蓄意安排。
如今想来昨日那丫鬟禀报时眼神闪躲,再结合匪徒口中的“今年过年不愁了”的话,顾清语突然升起一股后怕感。
转过八角亭时,顾清语回头看了一眼原身当闺蜜的这个妹妹,看着她眼里的关切不似作假,莫非自己刚刚看错了?
苏漪察觉到女儿有些心不在焉,问道:“阿语,在想什么?”
顾清语正要回答,却听见府门外跌跌撞撞跑进来一人,嘴里嚷着:“不好了,夫人,不好了,老爷今日下朝后被扣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