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
木棠开口,打破了刚刚有些奇怪的气氛。
“你究竟为什么要来这里......”
她不解地环视着荒芜一物的四周。
“我从小在源宁长大,都没有来过这里。”
虞城收回看向木棠的视线,目光停留在那一方池塘上。
“因为觉得很熟悉。”
他道。
“总觉得我来过这里,又或者说......”
他的眼睛罕见地闪现出迷茫和困惑。
“我在梦里来过这里。”
“这样的感觉已经不止出现过一次了。”他走向池塘边,望向底下的一池清水,“甚至在最近一段时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不过,你会认为我在说胡话吧。”
他的嘴角勾勒出一抹轻笑。
“毕竟......”
“我相信你。”
虞城想要说出口的话瞬间停留在了喉口处,他望向木棠,眼里闪过一丝惊讶。
“我好像也有相同的感觉。”
木棠走到虞城的旁边,打量着周围的环境。
像是想要抓住什么一闪而过的东西,却最终失望地皱了皱眉。
“但我确定的是,我从没来过这里。”
无论是这一世,还是上一世。
虞城听闻木棠的话,眉骨挑了挑。
他的眼眸中多了一份打量,不仅是对木棠,更是对周围熟悉又陌生的环境。
“木棠,其实我有一个问题,很早就想问了。”
虞城的声音少了些懒散,变得越发低沉。
“你第一次见我的时候,很害怕我。”
不是疑问句,而是肯定句。
木棠瞬间语塞。
她不自觉地摩挲指腹,这些小动作毫无例外地被虞城观察到。
“平常人看到我,即使忌惮,也不会那么害怕。”
“而你,在我不知道我身份的情况下,却害怕得好像......”
他殷红的薄唇勾勒出一抹无奈的弧度,扶额想了半晌,才找到合适的修饰词。
“我要杀了你一样。”
心脏似乎跳得越发快了。
木棠想过也许虞城会察觉到自己的不对劲,却没想到原来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就观察到了这样细微的程度。
“我......”
她应该怎么说,说他在上一世杀了她让她心有余悸?
可除了这个荒谬到会被误认为疯子的答案,她确实没有理由在见他的第一面就流露出名为恐惧的情绪。
就在木棠不知该如何回答的时候,虞城叹了一口气。
“但如果我说......”
虞城侧过身来正对木棠,往日随意散漫的笑容消失殆尽。
“我在第一次见到你,也感觉到了熟悉的感觉呢?”
!!!
木棠试图在虞城眼里找到一丝吓唬她或者开玩笑的痕迹。
但很遗憾的是,完全没有。
往日里揶揄调笑的神色在此时此刻全然消失,他露出了最真实的情感与思绪。
暴露在空气中,蒸发在对峙里。
“如果梦里的场景变成了现实,如果从未见过的人曾经见过。”
虞城嘴里说着惊世骇俗的话,表情却始终波澜不变。
“这么多非自然因素在我们中间出现,你不觉得......”
“太奇怪了吗?”
怎么可能不奇怪。
从上一世虞城莫名其妙认识她开始,又或许是更早,她的一举一动就像是被人规划好了一般,被牵引着做了各种各样出格的事情。
她现在回想起来,甚至连父亲木志恒的面容都变得越发模糊。
更不用提上高中时的同学和老师、交过的朋友,这些人似乎只是她人生中一闪而过的流星,她根本无法捕捉得到。
甚至,甚至......
一个极端的想法在她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上一世,她的世界在遇到了陈清焰后才有了颜色。
于是她把陈清焰当成一切,变得激进、善妒,最后落得个什么也没有得到的下场。
“两位施主,在这里待着干甚?”
就在这时,一位含笑的老者声音出现在了他们的身后。
木棠和虞城几乎同一时间回过头,看到一位穿着百衲衣的老人朝着他们微笑。
“可是来找观音庙,迷了路?”
老人苍老的手熟练地往左一指。
“若是迷了路,施主们随我来,我带你们去。”
施主......
木棠想起了先前罗福音说过的话。
“您是观音庙里的僧人?”她问。
“是。”老者回道,“叫我玄德便好。”
老者的声音似乎自带让人安心的特质。
木棠不由朝玄德的方向走了几步,像是想到了什么,她回过头看向虞城。
“虞城,”她喊他,“你要一起来吗?”
虞城似是不知为何愣了几秒。
他望向树林之外的观音庙,恰有几只鸟雀屹立于房顶,在月光下宛如神塑。
“走吧。”
木棠和虞城跟随者玄德走过狭窄寂静的小道。
待到树木渐稀,视野开阔,一扇朱红却老旧的门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玄德轻轻将门推开,里面的一片光景瞬间敞开。
空旷森寂的空地,偶尔有几只鸦雀飞过,带过周围的梧桐,发出若有若无的沙沙声。
在他们正对面的是一座宏伟的大殿,却因为四周太过黑暗而看不清牌匾上的名字,只有门口两簇可怜的火把坠坠欲灭,将身旁的两道清池照得忽隐忽现。
木棠看着眼前萧条的景象,不禁皱了皱眉。
“这庙不过多久就要拆了。”
玄德的声音缓慢,如大殿前潺潺而流的清池。
“这寺庙原本晚上是不对香客开的。”
玄德轻轻摇了摇头:“但如今只有我和玄明两个和尚,便不立这些规矩了。”
“快要拆了?”
不知为何,木棠感受到一股莫名的慌张感。
“为什么?”
“孩子,这里是源宁最偏僻的地区之一。”玄德道,“几年前还有人愿意跑几十公里来这里祈一次愿,可如今......”
玄德凝望着最中央的大殿。
“佛像多了,为何不选择方便的那一处呢。”
虞城顺着玄德的视线望向那座观音殿,黑眸微闪。
“您说得有一定道理。”
他开口。
“源宁这几年建设得的确很快,也建造了很多利民便民的公共建筑与设施。”
“可它们却又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忽略了传统建筑的保护。”
“无论是庆宁中学对教堂的忽视,还是有关部门对于这座观音庙的拆毁处理,都没有考虑到保护独属源宁的历史文脉。”
木棠顺势看向虞城。
原来他也发现了。
那个被她写在调研问卷上的调查结果,那个让她既感到意外又感到纠结的无解之题,就这样被虞城轻松地脱口而出。
“施主,你......”
玄德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看向虞城的眼神多了几分敬畏。
虞城:“您若是不介意,可否让我们到观音殿里参观一二?”
玄德思索片刻,解开殿门的门锁。
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铜色的观音像。像身高大,低垂着头看向世人,眼神既怜悯又宽容,好似世人时过境迁,如何对待它,都任由其愿,放纵其流。
木棠眼神微动,走到佛像的面前,抬颈望向那高大的观音像。
观音像雕刻得无比细致,足以见工匠雕刻时的匠心。
只是大概年岁已久,已有几处斑驳脱落,让原本清晰的佛像蒙上了一层尘埃。
木棠目有所动,却见身旁一向毫无顾忌的男人微微低下头颅,虔诚地合起双掌,双目微阖。
“......”
也许是身旁的虞城太过陌生,连木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盯了虞城多久,直到阂眼的男人睁开黑眸,平静地将目光注视到她的身上。
那一刻,木棠像是被当场抓包的孩子,慌忙地瞥开视线。
“木棠。”
耳边传来男人低沉的带笑的嗓音。
“你究竟是在看佛......”
“还是在看我。”
滴答、滴答。
外面的雨声由小到大,直至大雨倾盆,打在殿外的芭蕉叶上,一下又一下。
“虞城,”木棠的倩眸由殿外滂沱的大雨移向一旁的虞城,“你信佛吗?”
虞城只是笑,惹人心魄的笑容在昏暗的灯光下忽明忽暗。
他似是并没有直接回答木棠的问题。
“神佛被创造出来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夙愿。”
他放下合十的双手。
“可人们忽视了一点,欲.望是无穷无尽的。”
后半句话,他说得极轻,像是殿外随风雨飘摇的芭蕉叶。
木棠问:“事业、爱情、名利,这些如果都有,是不是就算满足人的私欲了?”
“如果私欲这么容易被满足,就不会有那么多佛像、那么多庙宇了。”
虞城只是意味深长地说了这么一句,便转过头看向不知何时站在门口的玄德。
“您说我说得对吗?”
玄德对上虞城的眼神,平和的笑容浮现在他的脸上。
他用僧杖指向殿外:“你看这雨,滂沱不止,你不知它何时下,又何时停。”
“于是,便有了雨神庙,求雨祈雨,而成传统。”
“同样的,人心中的欲望,不知何时涨,又何时消。”
“于是,便有了观音庙。”
木棠开口,打破了刚刚有些奇怪的气氛。
“你究竟为什么要来这里......”
她不解地环视着荒芜一物的四周。
“我从小在源宁长大,都没有来过这里。”
虞城收回看向木棠的视线,目光停留在那一方池塘上。
“因为觉得很熟悉。”
他道。
“总觉得我来过这里,又或者说......”
他的眼睛罕见地闪现出迷茫和困惑。
“我在梦里来过这里。”
“这样的感觉已经不止出现过一次了。”他走向池塘边,望向底下的一池清水,“甚至在最近一段时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不过,你会认为我在说胡话吧。”
他的嘴角勾勒出一抹轻笑。
“毕竟......”
“我相信你。”
虞城想要说出口的话瞬间停留在了喉口处,他望向木棠,眼里闪过一丝惊讶。
“我好像也有相同的感觉。”
木棠走到虞城的旁边,打量着周围的环境。
像是想要抓住什么一闪而过的东西,却最终失望地皱了皱眉。
“但我确定的是,我从没来过这里。”
无论是这一世,还是上一世。
虞城听闻木棠的话,眉骨挑了挑。
他的眼眸中多了一份打量,不仅是对木棠,更是对周围熟悉又陌生的环境。
“木棠,其实我有一个问题,很早就想问了。”
虞城的声音少了些懒散,变得越发低沉。
“你第一次见我的时候,很害怕我。”
不是疑问句,而是肯定句。
木棠瞬间语塞。
她不自觉地摩挲指腹,这些小动作毫无例外地被虞城观察到。
“平常人看到我,即使忌惮,也不会那么害怕。”
“而你,在我不知道我身份的情况下,却害怕得好像......”
他殷红的薄唇勾勒出一抹无奈的弧度,扶额想了半晌,才找到合适的修饰词。
“我要杀了你一样。”
心脏似乎跳得越发快了。
木棠想过也许虞城会察觉到自己的不对劲,却没想到原来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就观察到了这样细微的程度。
“我......”
她应该怎么说,说他在上一世杀了她让她心有余悸?
可除了这个荒谬到会被误认为疯子的答案,她确实没有理由在见他的第一面就流露出名为恐惧的情绪。
就在木棠不知该如何回答的时候,虞城叹了一口气。
“但如果我说......”
虞城侧过身来正对木棠,往日随意散漫的笑容消失殆尽。
“我在第一次见到你,也感觉到了熟悉的感觉呢?”
!!!
木棠试图在虞城眼里找到一丝吓唬她或者开玩笑的痕迹。
但很遗憾的是,完全没有。
往日里揶揄调笑的神色在此时此刻全然消失,他露出了最真实的情感与思绪。
暴露在空气中,蒸发在对峙里。
“如果梦里的场景变成了现实,如果从未见过的人曾经见过。”
虞城嘴里说着惊世骇俗的话,表情却始终波澜不变。
“这么多非自然因素在我们中间出现,你不觉得......”
“太奇怪了吗?”
怎么可能不奇怪。
从上一世虞城莫名其妙认识她开始,又或许是更早,她的一举一动就像是被人规划好了一般,被牵引着做了各种各样出格的事情。
她现在回想起来,甚至连父亲木志恒的面容都变得越发模糊。
更不用提上高中时的同学和老师、交过的朋友,这些人似乎只是她人生中一闪而过的流星,她根本无法捕捉得到。
甚至,甚至......
一个极端的想法在她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上一世,她的世界在遇到了陈清焰后才有了颜色。
于是她把陈清焰当成一切,变得激进、善妒,最后落得个什么也没有得到的下场。
“两位施主,在这里待着干甚?”
就在这时,一位含笑的老者声音出现在了他们的身后。
木棠和虞城几乎同一时间回过头,看到一位穿着百衲衣的老人朝着他们微笑。
“可是来找观音庙,迷了路?”
老人苍老的手熟练地往左一指。
“若是迷了路,施主们随我来,我带你们去。”
施主......
木棠想起了先前罗福音说过的话。
“您是观音庙里的僧人?”她问。
“是。”老者回道,“叫我玄德便好。”
老者的声音似乎自带让人安心的特质。
木棠不由朝玄德的方向走了几步,像是想到了什么,她回过头看向虞城。
“虞城,”她喊他,“你要一起来吗?”
虞城似是不知为何愣了几秒。
他望向树林之外的观音庙,恰有几只鸟雀屹立于房顶,在月光下宛如神塑。
“走吧。”
木棠和虞城跟随者玄德走过狭窄寂静的小道。
待到树木渐稀,视野开阔,一扇朱红却老旧的门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玄德轻轻将门推开,里面的一片光景瞬间敞开。
空旷森寂的空地,偶尔有几只鸦雀飞过,带过周围的梧桐,发出若有若无的沙沙声。
在他们正对面的是一座宏伟的大殿,却因为四周太过黑暗而看不清牌匾上的名字,只有门口两簇可怜的火把坠坠欲灭,将身旁的两道清池照得忽隐忽现。
木棠看着眼前萧条的景象,不禁皱了皱眉。
“这庙不过多久就要拆了。”
玄德的声音缓慢,如大殿前潺潺而流的清池。
“这寺庙原本晚上是不对香客开的。”
玄德轻轻摇了摇头:“但如今只有我和玄明两个和尚,便不立这些规矩了。”
“快要拆了?”
不知为何,木棠感受到一股莫名的慌张感。
“为什么?”
“孩子,这里是源宁最偏僻的地区之一。”玄德道,“几年前还有人愿意跑几十公里来这里祈一次愿,可如今......”
玄德凝望着最中央的大殿。
“佛像多了,为何不选择方便的那一处呢。”
虞城顺着玄德的视线望向那座观音殿,黑眸微闪。
“您说得有一定道理。”
他开口。
“源宁这几年建设得的确很快,也建造了很多利民便民的公共建筑与设施。”
“可它们却又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忽略了传统建筑的保护。”
“无论是庆宁中学对教堂的忽视,还是有关部门对于这座观音庙的拆毁处理,都没有考虑到保护独属源宁的历史文脉。”
木棠顺势看向虞城。
原来他也发现了。
那个被她写在调研问卷上的调查结果,那个让她既感到意外又感到纠结的无解之题,就这样被虞城轻松地脱口而出。
“施主,你......”
玄德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看向虞城的眼神多了几分敬畏。
虞城:“您若是不介意,可否让我们到观音殿里参观一二?”
玄德思索片刻,解开殿门的门锁。
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铜色的观音像。像身高大,低垂着头看向世人,眼神既怜悯又宽容,好似世人时过境迁,如何对待它,都任由其愿,放纵其流。
木棠眼神微动,走到佛像的面前,抬颈望向那高大的观音像。
观音像雕刻得无比细致,足以见工匠雕刻时的匠心。
只是大概年岁已久,已有几处斑驳脱落,让原本清晰的佛像蒙上了一层尘埃。
木棠目有所动,却见身旁一向毫无顾忌的男人微微低下头颅,虔诚地合起双掌,双目微阖。
“......”
也许是身旁的虞城太过陌生,连木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盯了虞城多久,直到阂眼的男人睁开黑眸,平静地将目光注视到她的身上。
那一刻,木棠像是被当场抓包的孩子,慌忙地瞥开视线。
“木棠。”
耳边传来男人低沉的带笑的嗓音。
“你究竟是在看佛......”
“还是在看我。”
滴答、滴答。
外面的雨声由小到大,直至大雨倾盆,打在殿外的芭蕉叶上,一下又一下。
“虞城,”木棠的倩眸由殿外滂沱的大雨移向一旁的虞城,“你信佛吗?”
虞城只是笑,惹人心魄的笑容在昏暗的灯光下忽明忽暗。
他似是并没有直接回答木棠的问题。
“神佛被创造出来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夙愿。”
他放下合十的双手。
“可人们忽视了一点,欲.望是无穷无尽的。”
后半句话,他说得极轻,像是殿外随风雨飘摇的芭蕉叶。
木棠问:“事业、爱情、名利,这些如果都有,是不是就算满足人的私欲了?”
“如果私欲这么容易被满足,就不会有那么多佛像、那么多庙宇了。”
虞城只是意味深长地说了这么一句,便转过头看向不知何时站在门口的玄德。
“您说我说得对吗?”
玄德对上虞城的眼神,平和的笑容浮现在他的脸上。
他用僧杖指向殿外:“你看这雨,滂沱不止,你不知它何时下,又何时停。”
“于是,便有了雨神庙,求雨祈雨,而成传统。”
“同样的,人心中的欲望,不知何时涨,又何时消。”
“于是,便有了观音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