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楚国单独对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优势,可是楚国若是对上三个及以上的国家,没有险要之地防守,八成会输。
没有险要之地,只能用兵力来弥补,又回到了刚刚的那个问题,楚国当下的兵力太少,不足以支撑楚国打一场全面战争。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肯定会有一场六国连横攻楚迎接着熊槐。
提升国力,储备粮食,剿除封君贵族,吸纳人口,扩充兵力!
越是想到未来可能会爆发的那一场或者是几场六国连横攻楚,这几个念头在熊槐脑海中就越强烈。
时间!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他要在可以预见的六国连横攻楚前把楚国内患清除,并且做好应对措施。将国力提升到足以抗住六国的进攻的程度,当然,只是抗住,就很困难。但是他又不能太急,急功近利的危害比什么都不做的危害还要大。王安石就是个例子。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在于急功近利,对变法困难的预估的不足。从熙宁二年七月六路均输法开始,到熙宁六年六月的短短四年间,共颁布了大小十一项新的立法,其中像、保甲法、免役法、市易法等等,在宋王统治区都是全面推行。但凡是一个成熟的改革家,都知道变法需要的是循序渐进,试点进行。
王安石丝毫没考虑到这一点,在得到宋神宗的支持之后,便一股脑地在全国推行他的变法。这样的后果便是这些变法措施在推行过程中困难重重,面对这些困难之时,王安石等变法家不是想着如何解决困难,而是一致认为这是反对派在背后使绊子,将矛头指向了反对派。两派的权力斗争最终依旧解决不了这些变法遇到的困难。
变法需要循序渐进,何况是在楚国这个积弊深重的国家。可是不变,楚国就只有跟历史上一样慢性死亡。
想到这,熊槐有些忧虑,自己现在二十岁,假如七十岁死掉,那么只有五十年的时间,五十年,能够改革成功并且一统天下么?
商鞅变法进行了十八年,商鞅变法后,秦国打天下花费了一百一十七年。
还有可能!
跟秦国不同,楚国国力比秦国强太多,一旦改革成功,有着如此强大的基本盘的楚国其爆发出来的能量将会是秦国十几倍!
再者,不同于秦国,熊槐可是穿越过来的!
穿越者的优势是什么?是政斗能力军事能力么?并不是,相反,穿越者的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极大可能会比所面临的臣子要差很多。
就拿熊槐来说,前世他只是一个精通历史的学生,他有过政治斗争经验么?他有过指挥作战的经验么?没有!而他面临的是什么,是一个时代的顶层政治家、军事家。一个普通的穿越者能争斗过他们么?打仗能打赢他们么?
熊槐深刻的认识到了这点,所以他做事一直很低调,唯二高调的就是设立东西禁军和设立江夏郡。其他的诸如皇城司都是在宫墙之内秘密完成的。() ()
虽然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不行,但是熊槐有一个绝无仅有的优势,那就是作为穿越者的他精通历史!
他能预知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比如这个六国连横,就是他根据六国合纵讨伐秦国而判断出来的,他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应对这个未来的大危机。并且他还能知晓大部分人的忠奸,历史上昭阳就是大公无私的令尹,所以他敢放心去用;历史上上官大夫就是没有昭睢节操高,所以巡抚司是昭睢在掌管而不是上官大夫。
还有一点,就是熊槐知道哪些人是能力出色的将领、文臣,能够提前提拔一些名臣武将,并且尽量避免这些人才的流失。
这个优势能够让熊槐获取一个绝大部分君王都不可能实施的事情——放权。
对,放权。
古往今来大军出征,统军将领绝大部分都会受到君王的猜忌,作战的时候会因此而畏手畏脚或者作出看似错误的决策。君王不信任统领数十万大军的将领,将领也担心君王猜忌,根本不可能达到“将能而君不御”这个条件。
再者,一个统兵数十万的将领出征,朝廷当中必定会有人因为平日矛盾或者观点不合而弹劾这个将领,到时候迎接君王的就是铺天盖地的弹劾折子,君王能顶得住?历史上这种例子还少?
近点的有白起跟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听信范睢的话赐死白起,不听白起的话打邯郸之战结果损兵折将。
远点的有唐玄宗和高仙芝封常清,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便不再信任边臣,高仙芝封常清手底下本来就是新兵没有战斗力,屯兵潼关拱卫长安本就是最佳选择,结果他听信宦官边令诚的话,轻信高仙芝封常清怯战畏敌、克扣粮草赏赐,把两个重将杀了。传言高仙芝封常清被处刑之日,潼关城中将士大喊“枉”字,凄惨之声传之千里。
还有孙传庭和崇祯帝,本来在没有粮草兵力又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孙传庭死守潼关就是最正确的决定,结果崇祯不满意,逼孙传庭出战,孙传庭战死。
古往今来真正能达到“将能而君不御者”的人又有多少?这种情况归根到底就是不清楚臣子的忠诚度。
熊槐不一样,他是穿越过来的,他能够知道臣子的忠诚度。所以他能够做到“将能而君不御”这个至关重要的条件。他派出去领兵打仗的将领他能够做到彻底的信任,彻底的放权,能够给予最大的支持。并且也能够顶住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对这个将领的攻击!
领兵作战如此,变法改革更是如此。正是因为穿越过来熟知历史,熊槐改革变法的决心要比所有君主都要坚定。
历史没有变法的楚国被灭亡,所以他明白,变则通不变则死!
熊槐的优势,说白了,就是知道一个国家正确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能够引领这个国家去发展!
想到这,熊槐目光炯炯,不知是有了什么雄心壮志。
(本章完)
没有险要之地,只能用兵力来弥补,又回到了刚刚的那个问题,楚国当下的兵力太少,不足以支撑楚国打一场全面战争。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肯定会有一场六国连横攻楚迎接着熊槐。
提升国力,储备粮食,剿除封君贵族,吸纳人口,扩充兵力!
越是想到未来可能会爆发的那一场或者是几场六国连横攻楚,这几个念头在熊槐脑海中就越强烈。
时间!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他要在可以预见的六国连横攻楚前把楚国内患清除,并且做好应对措施。将国力提升到足以抗住六国的进攻的程度,当然,只是抗住,就很困难。但是他又不能太急,急功近利的危害比什么都不做的危害还要大。王安石就是个例子。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在于急功近利,对变法困难的预估的不足。从熙宁二年七月六路均输法开始,到熙宁六年六月的短短四年间,共颁布了大小十一项新的立法,其中像、保甲法、免役法、市易法等等,在宋王统治区都是全面推行。但凡是一个成熟的改革家,都知道变法需要的是循序渐进,试点进行。
王安石丝毫没考虑到这一点,在得到宋神宗的支持之后,便一股脑地在全国推行他的变法。这样的后果便是这些变法措施在推行过程中困难重重,面对这些困难之时,王安石等变法家不是想着如何解决困难,而是一致认为这是反对派在背后使绊子,将矛头指向了反对派。两派的权力斗争最终依旧解决不了这些变法遇到的困难。
变法需要循序渐进,何况是在楚国这个积弊深重的国家。可是不变,楚国就只有跟历史上一样慢性死亡。
想到这,熊槐有些忧虑,自己现在二十岁,假如七十岁死掉,那么只有五十年的时间,五十年,能够改革成功并且一统天下么?
商鞅变法进行了十八年,商鞅变法后,秦国打天下花费了一百一十七年。
还有可能!
跟秦国不同,楚国国力比秦国强太多,一旦改革成功,有着如此强大的基本盘的楚国其爆发出来的能量将会是秦国十几倍!
再者,不同于秦国,熊槐可是穿越过来的!
穿越者的优势是什么?是政斗能力军事能力么?并不是,相反,穿越者的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极大可能会比所面临的臣子要差很多。
就拿熊槐来说,前世他只是一个精通历史的学生,他有过政治斗争经验么?他有过指挥作战的经验么?没有!而他面临的是什么,是一个时代的顶层政治家、军事家。一个普通的穿越者能争斗过他们么?打仗能打赢他们么?
熊槐深刻的认识到了这点,所以他做事一直很低调,唯二高调的就是设立东西禁军和设立江夏郡。其他的诸如皇城司都是在宫墙之内秘密完成的。() ()
虽然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不行,但是熊槐有一个绝无仅有的优势,那就是作为穿越者的他精通历史!
他能预知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比如这个六国连横,就是他根据六国合纵讨伐秦国而判断出来的,他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应对这个未来的大危机。并且他还能知晓大部分人的忠奸,历史上昭阳就是大公无私的令尹,所以他敢放心去用;历史上上官大夫就是没有昭睢节操高,所以巡抚司是昭睢在掌管而不是上官大夫。
还有一点,就是熊槐知道哪些人是能力出色的将领、文臣,能够提前提拔一些名臣武将,并且尽量避免这些人才的流失。
这个优势能够让熊槐获取一个绝大部分君王都不可能实施的事情——放权。
对,放权。
古往今来大军出征,统军将领绝大部分都会受到君王的猜忌,作战的时候会因此而畏手畏脚或者作出看似错误的决策。君王不信任统领数十万大军的将领,将领也担心君王猜忌,根本不可能达到“将能而君不御”这个条件。
再者,一个统兵数十万的将领出征,朝廷当中必定会有人因为平日矛盾或者观点不合而弹劾这个将领,到时候迎接君王的就是铺天盖地的弹劾折子,君王能顶得住?历史上这种例子还少?
近点的有白起跟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听信范睢的话赐死白起,不听白起的话打邯郸之战结果损兵折将。
远点的有唐玄宗和高仙芝封常清,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便不再信任边臣,高仙芝封常清手底下本来就是新兵没有战斗力,屯兵潼关拱卫长安本就是最佳选择,结果他听信宦官边令诚的话,轻信高仙芝封常清怯战畏敌、克扣粮草赏赐,把两个重将杀了。传言高仙芝封常清被处刑之日,潼关城中将士大喊“枉”字,凄惨之声传之千里。
还有孙传庭和崇祯帝,本来在没有粮草兵力又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孙传庭死守潼关就是最正确的决定,结果崇祯不满意,逼孙传庭出战,孙传庭战死。
古往今来真正能达到“将能而君不御者”的人又有多少?这种情况归根到底就是不清楚臣子的忠诚度。
熊槐不一样,他是穿越过来的,他能够知道臣子的忠诚度。所以他能够做到“将能而君不御”这个至关重要的条件。他派出去领兵打仗的将领他能够做到彻底的信任,彻底的放权,能够给予最大的支持。并且也能够顶住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对这个将领的攻击!
领兵作战如此,变法改革更是如此。正是因为穿越过来熟知历史,熊槐改革变法的决心要比所有君主都要坚定。
历史没有变法的楚国被灭亡,所以他明白,变则通不变则死!
熊槐的优势,说白了,就是知道一个国家正确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能够引领这个国家去发展!
想到这,熊槐目光炯炯,不知是有了什么雄心壮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