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营这一仗打完,长戈号被敌军针对算是当场实锤,不过秦虎并没怎么放在心上,实在打不过还可以走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又不是非得跟敌人拼个你死我活。
而且长戈号已经逐步从第一线退了下来,真正冲锋在前的时候少之又少,大多数时候都是躲在舰队后面指手画脚……嗯,错了,是指挥。
总而言之,随他去吧,想那些糟心的干嘛?
海营更是松了一口气,虽然舰队损失惨重,四百多艘舰损毁四分之三,但总算是坚持下了来。
敌人全军覆没,离海营最近的敌军也在一百多光年之外,原本迫在眉睫的撤离行动不再急迫,滞留海营的民众半数撤入地下城,现在倒好,危机解除后又全都撤出地下城。
运输舰损失不少,但其他殖民星支援的运输舰仍在陆续赶来,海营会尽快将剩余的民众撤走。
没办法,敌军打穿防线的位置正对海营,而盟军正与入侵的敌军周旋,根本抽不出兵力填补这个窟窿,万一再有一支敌军打过来,海营未必还有这么好的运气。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全部撤走,在海营高层的呼吁之下,许多官兵自愿留下,负责维持海营军工体系的正常运转,接收物资照管生产线。
这里,依旧是联盟防线的大后方之一!
另外,海营高层以最正式的外交礼节,向出生入死的长戈号表示感谢。
虽然绝大多数海营人看长戈号的时候依然戴着有色眼镜,虽然他们仍然认为长戈号必须为敌军打穿联盟防线负责,但一码归一码,海营高层再狭隘,也不会在长戈号帮了大忙的时候使小性子。
如果连这点心胸和包容都没有,还算什么高层?
感不感激且不说,感谢肯定是给了。
除此之外,海营还承诺给予长戈号一切必要的便利,包括但不限于维修战舰、补给物资及其他需要。
秦虎也不客气,直言长戈号需要补给,特别是武器弹药,还限定了型号,如果海营没有现货,长戈号可以给图纸给技术,甚至指导海营突击生产。
啥也别说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儿,话说出去了就得认,海营高层一路绿灯,但凡长戈号的需求全部无条件答应。
长戈号一点过分的要求都没提,他们也没有不答应的理由。
限定型号的武器装备也没什么大不了,只要有合格的原料,再把图纸和相应的技术规范输入控制设备,全自动生产线就能以最快速度制造出合格的成品,海营只需要提供几条生产线,还有必要的原料。
生产线是海营的,原料是联盟其他殖民星提供的,真正落到海营头上的成本少之又少,最后还能赚到武器装备的生产程序……图纸给就给了,最后肯定不会收回去,这玩意可不是大白菜,比原料和生产线值钱多了。
有了海营的支持,长戈号以最快速度完成补给,虽然海营没有制造超光速鱼雷的条件,但其他物资全部补足,随时可以再上战场。() ()
一切准备就绪,长戈号飞离海营。
长戈号在这边又不帮忙又是上场,禾州军那边也没闲着,正在飞向下一个目标,只是因为距离比较远,直到现在还没飞到地方。
长戈号这个时候出发,差不多正好赶上。
虽说秦虎对禾州军很有信心,可信心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再多也有虚的时候,还是亲眼看着更踏实。
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不过长戈号也不是拍拍屁股就走,其他的什么也不管,离开之前,秦虎再三询问,确定附近没有敌军。
青衣的回答非常肯定:“放心,没有第二支敌军了,敌军突破联盟防线不可能没有损失,从各方面的反馈来看,这个方向已经没有更多敌军,除非他们从其他方向绕过去,但是其他方向也有类似的殖民星,海营又不是什么不可缺少的战略节点,敌人完全没必要绕那么远。”
秦虎恍然:“是这样啊!”
青衣:“根据我的计算,这一次入侵的敌军应该是两个完整的舰队,就是联盟说的大舰群,它们分散成分舰群分头行动,按我的计算,敌舰总数已经超过八万艘,基本符合敌军总数,就算还有更多敌军也不会太多,除非还有另一个从来没露过面的大舰群。”
“这就好这就好!”秦虎长出一口气,心头感慨万分,“咱们什么时候有这么大的舰队就好了。”
他的语气中,透着一股难以开解的羡慕。
截止到目前为止,盟军将敌军分成三级作战单位,最高一极即大舰群,由四万多艘敌舰组成,是全面负责某个方向的敌军作战单位,既战略作战单位。
分舰群就是基本作战单位,两千多艘敌舰那种,从人类的角度来说,两千多艘敌舰已经很难对付,攻星掠域不在话下,是敌军编制中的次级战略力量。
不过许多人都对这一点表示怀疑,因为分舰群从来都不单独行动,而是与其他分舰群密切配合,如果将所有共同行动的分舰群集中起来,必定是一个完整的大舰群。
换句话说,分舰群从来都不是单独行动,而是在大舰群的框架之下作战,如此一来,就不该将分舰群认定为战略力量,而是隶属大舰群的战术作战单位。
只不过敌人的战术单位编制有点大,其实力超过大多数人类殖民星的作战力量,所以才被误认为战略力量。
一大等于二十小,这种编制与肯定和敌人的具体战术有关,并不是随意拼凑。
当然了,抠字眼什么的,对战局毫无用处,不管分舰队到底是归属战略还是战术,本质上都是敌人的舰队,人类唯一该做的,就是送他们回姥姥家。
最后,就是数量在二百艘以下的小舰群,敌军常以这样的小编制出现,大多数时候,不是为主力前导就是四处侦察,因其数量从不固定,所以联盟普遍认为小舰队不是敌人的固定编制,而是敌军视任务情况而临时组建。
</br>
</br>
而且长戈号已经逐步从第一线退了下来,真正冲锋在前的时候少之又少,大多数时候都是躲在舰队后面指手画脚……嗯,错了,是指挥。
总而言之,随他去吧,想那些糟心的干嘛?
海营更是松了一口气,虽然舰队损失惨重,四百多艘舰损毁四分之三,但总算是坚持下了来。
敌人全军覆没,离海营最近的敌军也在一百多光年之外,原本迫在眉睫的撤离行动不再急迫,滞留海营的民众半数撤入地下城,现在倒好,危机解除后又全都撤出地下城。
运输舰损失不少,但其他殖民星支援的运输舰仍在陆续赶来,海营会尽快将剩余的民众撤走。
没办法,敌军打穿防线的位置正对海营,而盟军正与入侵的敌军周旋,根本抽不出兵力填补这个窟窿,万一再有一支敌军打过来,海营未必还有这么好的运气。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全部撤走,在海营高层的呼吁之下,许多官兵自愿留下,负责维持海营军工体系的正常运转,接收物资照管生产线。
这里,依旧是联盟防线的大后方之一!
另外,海营高层以最正式的外交礼节,向出生入死的长戈号表示感谢。
虽然绝大多数海营人看长戈号的时候依然戴着有色眼镜,虽然他们仍然认为长戈号必须为敌军打穿联盟防线负责,但一码归一码,海营高层再狭隘,也不会在长戈号帮了大忙的时候使小性子。
如果连这点心胸和包容都没有,还算什么高层?
感不感激且不说,感谢肯定是给了。
除此之外,海营还承诺给予长戈号一切必要的便利,包括但不限于维修战舰、补给物资及其他需要。
秦虎也不客气,直言长戈号需要补给,特别是武器弹药,还限定了型号,如果海营没有现货,长戈号可以给图纸给技术,甚至指导海营突击生产。
啥也别说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儿,话说出去了就得认,海营高层一路绿灯,但凡长戈号的需求全部无条件答应。
长戈号一点过分的要求都没提,他们也没有不答应的理由。
限定型号的武器装备也没什么大不了,只要有合格的原料,再把图纸和相应的技术规范输入控制设备,全自动生产线就能以最快速度制造出合格的成品,海营只需要提供几条生产线,还有必要的原料。
生产线是海营的,原料是联盟其他殖民星提供的,真正落到海营头上的成本少之又少,最后还能赚到武器装备的生产程序……图纸给就给了,最后肯定不会收回去,这玩意可不是大白菜,比原料和生产线值钱多了。
有了海营的支持,长戈号以最快速度完成补给,虽然海营没有制造超光速鱼雷的条件,但其他物资全部补足,随时可以再上战场。() ()
一切准备就绪,长戈号飞离海营。
长戈号在这边又不帮忙又是上场,禾州军那边也没闲着,正在飞向下一个目标,只是因为距离比较远,直到现在还没飞到地方。
长戈号这个时候出发,差不多正好赶上。
虽说秦虎对禾州军很有信心,可信心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再多也有虚的时候,还是亲眼看着更踏实。
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不过长戈号也不是拍拍屁股就走,其他的什么也不管,离开之前,秦虎再三询问,确定附近没有敌军。
青衣的回答非常肯定:“放心,没有第二支敌军了,敌军突破联盟防线不可能没有损失,从各方面的反馈来看,这个方向已经没有更多敌军,除非他们从其他方向绕过去,但是其他方向也有类似的殖民星,海营又不是什么不可缺少的战略节点,敌人完全没必要绕那么远。”
秦虎恍然:“是这样啊!”
青衣:“根据我的计算,这一次入侵的敌军应该是两个完整的舰队,就是联盟说的大舰群,它们分散成分舰群分头行动,按我的计算,敌舰总数已经超过八万艘,基本符合敌军总数,就算还有更多敌军也不会太多,除非还有另一个从来没露过面的大舰群。”
“这就好这就好!”秦虎长出一口气,心头感慨万分,“咱们什么时候有这么大的舰队就好了。”
他的语气中,透着一股难以开解的羡慕。
截止到目前为止,盟军将敌军分成三级作战单位,最高一极即大舰群,由四万多艘敌舰组成,是全面负责某个方向的敌军作战单位,既战略作战单位。
分舰群就是基本作战单位,两千多艘敌舰那种,从人类的角度来说,两千多艘敌舰已经很难对付,攻星掠域不在话下,是敌军编制中的次级战略力量。
不过许多人都对这一点表示怀疑,因为分舰群从来都不单独行动,而是与其他分舰群密切配合,如果将所有共同行动的分舰群集中起来,必定是一个完整的大舰群。
换句话说,分舰群从来都不是单独行动,而是在大舰群的框架之下作战,如此一来,就不该将分舰群认定为战略力量,而是隶属大舰群的战术作战单位。
只不过敌人的战术单位编制有点大,其实力超过大多数人类殖民星的作战力量,所以才被误认为战略力量。
一大等于二十小,这种编制与肯定和敌人的具体战术有关,并不是随意拼凑。
当然了,抠字眼什么的,对战局毫无用处,不管分舰队到底是归属战略还是战术,本质上都是敌人的舰队,人类唯一该做的,就是送他们回姥姥家。
最后,就是数量在二百艘以下的小舰群,敌军常以这样的小编制出现,大多数时候,不是为主力前导就是四处侦察,因其数量从不固定,所以联盟普遍认为小舰队不是敌人的固定编制,而是敌军视任务情况而临时组建。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