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希,宣城离云县很近,你要是想姥姥了,咱们随时可以回来看姥姥。”
妈妈说完,姥姥笑盈盈地摸摸冉希的头说:“乖孩子,姥姥把好吃的给你留着。爸爸妈妈现在没有以前那么忙了,去宣城认识一些新朋友也好。”
舅舅也让冉希放心:“小丫头,你走后姥姥搬到舅舅那儿,舅舅会照顾好姥姥的。”
冉希很喜欢和姥姥在云县慢悠悠的生活,但能和爸爸妈妈团聚确实很让她心动。小时候爸爸妈妈都忙,便把刚上初中的小希送到云县和姥姥一起生活,直到去年爸爸因为胃病住院,夫妻俩才意识到忙来忙去却忘了好好生活。
今年爸爸胃病治好后,俩人安排别人接手了一些工作,打算空出时间多陪陪家人。冉希今年上高二了,十月的时候,爸爸妈妈把手里的工作交接完,开始安排给冉希转到宣城一中。
宣城一中是市里最好的高中,学习氛围浓厚,每年都有一大批学子进入各地名校。冉希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感觉,有憧憬、新鲜,也有不安和留恋。她舍不得县中的一群小伙伴,大家是一个初中升上来的,小县城的春夏秋冬记录着她们的欢声笑语。
小伙伴们最后将送别宴选在了放学常去的那家麻辣烫,平时大大咧咧的钱多多女士哭得最感天动地,还说等放假就去宣城找小希希。
到了宣城,事情都安排妥当后,爸爸妈妈约了校长、年级主任、班主任一起吃饭。地点定在宣海酒楼,离家不远,爸爸妈妈先行一步去点菜,让冉希收拾好就快来。
冉希赶到酒楼一层的时候,刚进玻璃门眼看电梯门就要关上了……里面的人偶然抬眸,注意到她,及时摁下按钮,等她进去。
她心想真幸运,赶紧小跑上了电梯,对那人道了声谢。
电梯上只有他们俩,那人站在靠按钮的位置,询问她到几楼。
“六楼,谢谢你!”
“不客气。”
淡淡的语气,音色很好听。
冉希看了一眼按钮,那人到五楼。两人全程没有再说一句话。
冉希站他身后,忍不住打量面前的人——个子高高的,应该和自己年纪差不多,但透着一种同龄人身上少见的松弛又稳重的气质。不过刚刚一闪而过,还来得还没来得及看清长相。
不知为何,刚刚一上电梯后就感觉有些不自在,心脏怦怦跳得厉害,大概因为是一路小跑着过来的吧。
这种感觉持续了很久,奇怪,以前从没感觉五层楼的电梯有那么煎熬。
终于到了五楼,那人出去了,冉希终于松了口气。
晚饭后,送走客人,一家三口打算散步回去,顺便消消食。太阳落到了天边,天还没黑,晚霞被烧得火红。傍晚的风很温柔,吹得冉希有种微醺般地不真实感,一家人有说有笑地走着。
冉希看到对面有家便利店,突然想买瓶喝的。“爸爸妈妈,你们想喝点什么吗?对面有家便利店。”
爸爸回答道:“我不喝,老婆你呢?”
“我也不喝,我们陪希希一起过去呗!”
“好。”
过了马路,冉希远远就看见电梯上那人坐在便利店门口的椅子上,穿着一身黑,指尖捏着烟蒂,缓缓吐出云雾。
快走近时,对方似乎注意到了她的目光,两人目光有一瞬交叠。
冉希赶紧将视线移开,对方默默掐灭了烟蒂,漫不经心地用手扇了扇面前的烟。
冉父冉母走到门口便停下了,冉父道:“希希,爸爸妈妈在这里等你。”
“好。”冉希说完就快步走进便利店。
冉母不明所以地笑了笑:“这丫头,怎么着急忙慌地。”
俩人等候的时候,在门口聊起了天:“希希去的是全年级最好的理科一班,我怕她压力太大了。”
“没事的老婆,咱们希希在县中的时候可是年级第一呢,这点实力还是有的。”
“可是县中的竞争压力远比不上宣城一中。”
“那先让她适应适应,不行咱再转到别的班去。罗老师不是说这周有月考嘛,咱们就等希希成绩下来再看看。”
“嗯。”明天女儿就要到一中报道了,也不知道能不能适应,想到这里,冉母微呼了口气。
一字一句都进了一旁的谢简耳朵里,当听到是宣城一中一班时,少年微微挑眉。
冉希挑了一瓶熟酸奶出来,对爸爸妈妈说:“走吧,回家。”
谢简用余光扫了一眼,低头看手机,直到一家三口走远。
第二天早晨课间,班主任领着冉希进入理科一班。一进班级门,冉希就意识到这里的氛围不同寻常——虽然是课间,班里却出奇地安静,有人趴桌子上补觉,有人在吃早餐,其余的人都在认真学习。
“同学们看这里。”罗老师拍了拍手,同学们纷纷抬起头,“我介绍一下,这位是转学来的新同学,冉希。”
“大家好,我叫冉希,冉冉升起的冉,充满希望的希,从云县转过来的。”
冉希说完,下面响起掌声,表示对她的欢迎。
她发现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坐着昨晚遇到的那个人,不同于昨晚手捏烟蒂的颓丧感,他今天穿着白T恤,戴着眼镜,一副很会解题的样子。他对她的到来毫无波澜,只是听她说到姓名时明显笑了笑,然后跟着拍了拍手,继续低头学习。
“你先坐在那儿吧,过几天月考后会换座位。”罗老师指了指中间靠前的一个空位,旁边坐着一个女孩,齐肩短发,干净利落。
冉希有些拘束地走过去坐下,边把书包里的书本缓缓拿出,边和旁边的女孩打招呼:“你好。”
女孩朝她笑着说:“你好,我叫赵娅。我去过云县,那里有条云溪很美。”
同学的友好让冉希的紧张缓解了一些:“嗯,以后有空欢迎你到云县玩。”
“好。”
上课铃声响起,冉希打起精神,端正坐好,准备迎接转学后的第一堂课。
罗老师之前就把教学进度告知了冉父冉母,冉希在转过来之前准备过,已经赶上了进度,所以课上起来也不算吃力。
转眼就到了课间,冉希合上书,一时不知道该干点什么。
旁边同桌在写作业,冉希刚转学过来,不用写这个。周围同学都在解题,讲台旁几位同学围着老师请教,偶尔有同学出门上厕所,没有人嬉笑打闹,也没有人闲聊,教室里几乎没什么噪音。
冉希有点不习惯,以前在县中的时候,一下课钱多多她们就围过来,聊电视剧里的男神、聊隔壁班的新八卦、聊放学吃什么……班里个个一下课就生龙活虎,恨不得把房顶都掀开。
可是这里完全与县中不同,大家都很成熟且沉默,仿佛两个地方的高二生根本不是同龄人。
课间很短,上课铃再次响起,课上跟着老师认真听讲,时间竟比下课过得更顺畅些。
四节课后,放学铃声响起,楼梯间出现和县中一样的为“抢饭”而响起的跑步声。老师收起课本,走出教室。
午饭和晚饭走读生也来不及回家吃饭,都是在学校食堂。冉希快速把笔装进粉色的笔袋里,拿出同色系的饭盒,准备去食堂吃饭。
她刚站起来,发现班里只有三五个人在朝外走,冉希有些疑惑,小心翼翼地询问在解题的同桌:“还有一节课吗?”
同桌开口了手还在草稿纸上演算着:“咱班在四楼,现在去食堂要排很长的队,太浪费时间了,所以大家都习惯坐一会儿再走。”
冉希愣了一下,决定还是先吃饭,端着粉色饭盒蹑手蹑脚地从后门出去了。
最后一排靠窗的谢简看到鬼鬼祟祟的冉希和她的粉色饭盒,嘴角不禁微微扬起。
晚饭过后冉希到宿舍午休,走读生在宿舍里有个床位用来午休,但班里大多都是住校生,这样能够省去校外上下学的时间。
冉希以前只知道宣城一中升学率全市第一,所以被称为全市最好的高中,这里师资强、生源优、管理严、学风好,经过一上午的深入了解,冉希意识到全市第一的升学率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背后是莘莘学子的刻苦努力。
市里排名第二的是宣城国际学校,这个学校以豪华的校园环境和应有尽有的设施而著名,那里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是打算出国留学的。
宣城国际学校的时间安排相对自由很多,冉父冉母原本想让冉希去那儿,但那儿离家有点远。
俩人询问冉希的想法,如果想去宣城国际学校的话,就在周边买套房,同样可以每天回家;如果想在宣城一中的话,离家近,爸爸妈妈也可以每天接送。冉希最后选了宣城一中。
下午、晚上和上午的情况差不多。晚上十点,冉希放学了,但学校规定住校生还要再上半小时的自习。冉希再一次突兀地站起,然后离开。
爸爸妈妈把车停在学校门口接冉希放学,冉希刚一上车,妈妈递来奶茶和章鱼小丸子:“你姥姥特意交待你有吃夜宵的习惯。”
冉希亲昵地蹭了蹭妈妈:“谢谢亲爱的姥姥和亲爱的老妈!”
一旁的爸爸转过头:“我呢?我可是司机师傅。”
冉希被逗笑了:“谢谢司机师傅!不过那么近怎么还开车呀?”
“这不是担心你学了一天,没劲儿走路了嘛。”
“还好,我正好想走走呢,都坐了一整天了。”
“下课没和同学起来活动活动吗?”
“大家都在学习,我就偶尔到教室外面的走廊上站一站。别的班走廊上也有人,但我们班没有,所以我出去的时候别班的人都偏头看我,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冉父冉母咂咂嘴,感慨孩子们不容易。
如果用特立独行来概括冉希转学后的第一天,那么第二天的关键词则是手忙脚乱。
爸爸妈妈陪着冉希天刚蒙蒙亮就起床,妈妈做好的早餐冉希甚至来不及坐下好好吃,爸爸把车从一楼车库里开出来,冉希抓起几个小馒头,再拿上妈妈装好豆浆的保温杯,就赶紧下楼往车上去,临走妈妈还塞了个鸡蛋到书包里。
学校登记过爸爸的车牌,所以冉父直接把车开进了学校,停在教学楼下。
“爸爸再见!”话刚说完,人已经冲到楼梯上了。
踩着铃声进入教室时,同学们已经站起来开始早读了。教英语的刘老师跟在冉希身后进来,冉希包也来不及打开,从书桌里拿出英语书就开始和同学们一起背单词。
好不容易早读结束,冉希刚想拿出包里没吃完的小馒头,它们正躺在饭盒里寂寞等待,物理科代表就抱着一沓空白的卷子款款而来,要求上午做完下午讲解。
罢了,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作业不负卿。
整整一个上午,每当下课冉希想拿出包里的馒头吃时,就有一位科代表抱着卷子款款而来。好极了,现在冉希已经基本将各科的科代表都认识了一遍。
今天放学铃声响起时,冉希一改昨日的扭扭捏捏,毫不犹豫冲向食堂,颇有势在必得的气势。
看到这一幕,窗边某人的笑意也比昨日更盛了,低声自言自语道:“在家不给饭吃吗?”
上午发的卷子实在太多,吃完午饭,冉希不得不回到教室,打算牺牲午休时间赶作业。
楼道里很安静,楼外树上时不时传来一两声鸟叫。
大家平时虽然争分夺秒学习,但为了保障下午的效率,基本会回到宿舍午睡,如果都留在教室,值班的老师发现还会来督促学生们回宿舍。
冉希一进门就结结实实迎面撞到别人怀里,两人同时说对不起,一抬头发现竟是电梯侠。
这次终于近距离看清他的长相,冉希眼中很快闪过一丝惊艳,但立马压下内心的雀跃。
眉骨、鼻梁、下颌线都堪称完美,毫不夸张地说,真是帅疯了!
她想和他打招呼,才发现自己压根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谢简。”对方像是听见了她心声似的,还没等她开口,先报上了大名。
“啊你好你好,我叫冉希。”
“嗯,我知道。”
两人沉默了一下。
谢简找话:“吃饭回来了?”
“哈哈……是啊。”冉希尬笑。
再次沉默。
这次冉希率先打破沉默:“还没吃呐?”
对方回答:“嗯,现在去。”
冉希不知道是哪根筋抽了,张嘴就接道:“吃饭不积极……”
还没说完,突然意识到说错话,赶紧闭嘴。
刚才好不容易打破的沉默再次恢复。
……
都怪钱多多她们几个,以前每次她想把题解完,她们就边说“……思想有问题”边把她拽去享用美食。
对方眼带笑意盯着他,似乎再等她说完,真是要命!
冉希灵机一动接着说:“吃饭不积极,都是为学习。”
说完自己先露出满意的微笑。对方为其灵活的脑子感到心服口服,接受了这个答案。
“那我先走了。”
“哦哦好…”
经过顶级神颜的洗礼,冉希顿感耳聪目明、神清气爽,解起题来也得心应手,先前不能午睡的怨气一扫而空。
下午老师讲解试卷,冉希一直感觉昏昏沉沉,看来以后还是不能牺牲午休,眼皮好沉。
美丽温柔的生物老师在讲人体的体温调节:“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
讲台上的老师不知何时停下了,突如其来的安静反而让快要睡着的冉希心惊肉跳地醒了。
老师轻声提醒:“困的同学可以起来站一会儿。”
冉希以为老师在点自己呢,谁知话音刚落,周围突然站起好几个人,看来困意会传染。冉希也自觉站起来。
后半段站着听,脑子稍稍清醒了一些。
下课铃声一响,趴倒一大片。
妈妈说完,姥姥笑盈盈地摸摸冉希的头说:“乖孩子,姥姥把好吃的给你留着。爸爸妈妈现在没有以前那么忙了,去宣城认识一些新朋友也好。”
舅舅也让冉希放心:“小丫头,你走后姥姥搬到舅舅那儿,舅舅会照顾好姥姥的。”
冉希很喜欢和姥姥在云县慢悠悠的生活,但能和爸爸妈妈团聚确实很让她心动。小时候爸爸妈妈都忙,便把刚上初中的小希送到云县和姥姥一起生活,直到去年爸爸因为胃病住院,夫妻俩才意识到忙来忙去却忘了好好生活。
今年爸爸胃病治好后,俩人安排别人接手了一些工作,打算空出时间多陪陪家人。冉希今年上高二了,十月的时候,爸爸妈妈把手里的工作交接完,开始安排给冉希转到宣城一中。
宣城一中是市里最好的高中,学习氛围浓厚,每年都有一大批学子进入各地名校。冉希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感觉,有憧憬、新鲜,也有不安和留恋。她舍不得县中的一群小伙伴,大家是一个初中升上来的,小县城的春夏秋冬记录着她们的欢声笑语。
小伙伴们最后将送别宴选在了放学常去的那家麻辣烫,平时大大咧咧的钱多多女士哭得最感天动地,还说等放假就去宣城找小希希。
到了宣城,事情都安排妥当后,爸爸妈妈约了校长、年级主任、班主任一起吃饭。地点定在宣海酒楼,离家不远,爸爸妈妈先行一步去点菜,让冉希收拾好就快来。
冉希赶到酒楼一层的时候,刚进玻璃门眼看电梯门就要关上了……里面的人偶然抬眸,注意到她,及时摁下按钮,等她进去。
她心想真幸运,赶紧小跑上了电梯,对那人道了声谢。
电梯上只有他们俩,那人站在靠按钮的位置,询问她到几楼。
“六楼,谢谢你!”
“不客气。”
淡淡的语气,音色很好听。
冉希看了一眼按钮,那人到五楼。两人全程没有再说一句话。
冉希站他身后,忍不住打量面前的人——个子高高的,应该和自己年纪差不多,但透着一种同龄人身上少见的松弛又稳重的气质。不过刚刚一闪而过,还来得还没来得及看清长相。
不知为何,刚刚一上电梯后就感觉有些不自在,心脏怦怦跳得厉害,大概因为是一路小跑着过来的吧。
这种感觉持续了很久,奇怪,以前从没感觉五层楼的电梯有那么煎熬。
终于到了五楼,那人出去了,冉希终于松了口气。
晚饭后,送走客人,一家三口打算散步回去,顺便消消食。太阳落到了天边,天还没黑,晚霞被烧得火红。傍晚的风很温柔,吹得冉希有种微醺般地不真实感,一家人有说有笑地走着。
冉希看到对面有家便利店,突然想买瓶喝的。“爸爸妈妈,你们想喝点什么吗?对面有家便利店。”
爸爸回答道:“我不喝,老婆你呢?”
“我也不喝,我们陪希希一起过去呗!”
“好。”
过了马路,冉希远远就看见电梯上那人坐在便利店门口的椅子上,穿着一身黑,指尖捏着烟蒂,缓缓吐出云雾。
快走近时,对方似乎注意到了她的目光,两人目光有一瞬交叠。
冉希赶紧将视线移开,对方默默掐灭了烟蒂,漫不经心地用手扇了扇面前的烟。
冉父冉母走到门口便停下了,冉父道:“希希,爸爸妈妈在这里等你。”
“好。”冉希说完就快步走进便利店。
冉母不明所以地笑了笑:“这丫头,怎么着急忙慌地。”
俩人等候的时候,在门口聊起了天:“希希去的是全年级最好的理科一班,我怕她压力太大了。”
“没事的老婆,咱们希希在县中的时候可是年级第一呢,这点实力还是有的。”
“可是县中的竞争压力远比不上宣城一中。”
“那先让她适应适应,不行咱再转到别的班去。罗老师不是说这周有月考嘛,咱们就等希希成绩下来再看看。”
“嗯。”明天女儿就要到一中报道了,也不知道能不能适应,想到这里,冉母微呼了口气。
一字一句都进了一旁的谢简耳朵里,当听到是宣城一中一班时,少年微微挑眉。
冉希挑了一瓶熟酸奶出来,对爸爸妈妈说:“走吧,回家。”
谢简用余光扫了一眼,低头看手机,直到一家三口走远。
第二天早晨课间,班主任领着冉希进入理科一班。一进班级门,冉希就意识到这里的氛围不同寻常——虽然是课间,班里却出奇地安静,有人趴桌子上补觉,有人在吃早餐,其余的人都在认真学习。
“同学们看这里。”罗老师拍了拍手,同学们纷纷抬起头,“我介绍一下,这位是转学来的新同学,冉希。”
“大家好,我叫冉希,冉冉升起的冉,充满希望的希,从云县转过来的。”
冉希说完,下面响起掌声,表示对她的欢迎。
她发现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坐着昨晚遇到的那个人,不同于昨晚手捏烟蒂的颓丧感,他今天穿着白T恤,戴着眼镜,一副很会解题的样子。他对她的到来毫无波澜,只是听她说到姓名时明显笑了笑,然后跟着拍了拍手,继续低头学习。
“你先坐在那儿吧,过几天月考后会换座位。”罗老师指了指中间靠前的一个空位,旁边坐着一个女孩,齐肩短发,干净利落。
冉希有些拘束地走过去坐下,边把书包里的书本缓缓拿出,边和旁边的女孩打招呼:“你好。”
女孩朝她笑着说:“你好,我叫赵娅。我去过云县,那里有条云溪很美。”
同学的友好让冉希的紧张缓解了一些:“嗯,以后有空欢迎你到云县玩。”
“好。”
上课铃声响起,冉希打起精神,端正坐好,准备迎接转学后的第一堂课。
罗老师之前就把教学进度告知了冉父冉母,冉希在转过来之前准备过,已经赶上了进度,所以课上起来也不算吃力。
转眼就到了课间,冉希合上书,一时不知道该干点什么。
旁边同桌在写作业,冉希刚转学过来,不用写这个。周围同学都在解题,讲台旁几位同学围着老师请教,偶尔有同学出门上厕所,没有人嬉笑打闹,也没有人闲聊,教室里几乎没什么噪音。
冉希有点不习惯,以前在县中的时候,一下课钱多多她们就围过来,聊电视剧里的男神、聊隔壁班的新八卦、聊放学吃什么……班里个个一下课就生龙活虎,恨不得把房顶都掀开。
可是这里完全与县中不同,大家都很成熟且沉默,仿佛两个地方的高二生根本不是同龄人。
课间很短,上课铃再次响起,课上跟着老师认真听讲,时间竟比下课过得更顺畅些。
四节课后,放学铃声响起,楼梯间出现和县中一样的为“抢饭”而响起的跑步声。老师收起课本,走出教室。
午饭和晚饭走读生也来不及回家吃饭,都是在学校食堂。冉希快速把笔装进粉色的笔袋里,拿出同色系的饭盒,准备去食堂吃饭。
她刚站起来,发现班里只有三五个人在朝外走,冉希有些疑惑,小心翼翼地询问在解题的同桌:“还有一节课吗?”
同桌开口了手还在草稿纸上演算着:“咱班在四楼,现在去食堂要排很长的队,太浪费时间了,所以大家都习惯坐一会儿再走。”
冉希愣了一下,决定还是先吃饭,端着粉色饭盒蹑手蹑脚地从后门出去了。
最后一排靠窗的谢简看到鬼鬼祟祟的冉希和她的粉色饭盒,嘴角不禁微微扬起。
晚饭过后冉希到宿舍午休,走读生在宿舍里有个床位用来午休,但班里大多都是住校生,这样能够省去校外上下学的时间。
冉希以前只知道宣城一中升学率全市第一,所以被称为全市最好的高中,这里师资强、生源优、管理严、学风好,经过一上午的深入了解,冉希意识到全市第一的升学率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背后是莘莘学子的刻苦努力。
市里排名第二的是宣城国际学校,这个学校以豪华的校园环境和应有尽有的设施而著名,那里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是打算出国留学的。
宣城国际学校的时间安排相对自由很多,冉父冉母原本想让冉希去那儿,但那儿离家有点远。
俩人询问冉希的想法,如果想去宣城国际学校的话,就在周边买套房,同样可以每天回家;如果想在宣城一中的话,离家近,爸爸妈妈也可以每天接送。冉希最后选了宣城一中。
下午、晚上和上午的情况差不多。晚上十点,冉希放学了,但学校规定住校生还要再上半小时的自习。冉希再一次突兀地站起,然后离开。
爸爸妈妈把车停在学校门口接冉希放学,冉希刚一上车,妈妈递来奶茶和章鱼小丸子:“你姥姥特意交待你有吃夜宵的习惯。”
冉希亲昵地蹭了蹭妈妈:“谢谢亲爱的姥姥和亲爱的老妈!”
一旁的爸爸转过头:“我呢?我可是司机师傅。”
冉希被逗笑了:“谢谢司机师傅!不过那么近怎么还开车呀?”
“这不是担心你学了一天,没劲儿走路了嘛。”
“还好,我正好想走走呢,都坐了一整天了。”
“下课没和同学起来活动活动吗?”
“大家都在学习,我就偶尔到教室外面的走廊上站一站。别的班走廊上也有人,但我们班没有,所以我出去的时候别班的人都偏头看我,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冉父冉母咂咂嘴,感慨孩子们不容易。
如果用特立独行来概括冉希转学后的第一天,那么第二天的关键词则是手忙脚乱。
爸爸妈妈陪着冉希天刚蒙蒙亮就起床,妈妈做好的早餐冉希甚至来不及坐下好好吃,爸爸把车从一楼车库里开出来,冉希抓起几个小馒头,再拿上妈妈装好豆浆的保温杯,就赶紧下楼往车上去,临走妈妈还塞了个鸡蛋到书包里。
学校登记过爸爸的车牌,所以冉父直接把车开进了学校,停在教学楼下。
“爸爸再见!”话刚说完,人已经冲到楼梯上了。
踩着铃声进入教室时,同学们已经站起来开始早读了。教英语的刘老师跟在冉希身后进来,冉希包也来不及打开,从书桌里拿出英语书就开始和同学们一起背单词。
好不容易早读结束,冉希刚想拿出包里没吃完的小馒头,它们正躺在饭盒里寂寞等待,物理科代表就抱着一沓空白的卷子款款而来,要求上午做完下午讲解。
罢了,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作业不负卿。
整整一个上午,每当下课冉希想拿出包里的馒头吃时,就有一位科代表抱着卷子款款而来。好极了,现在冉希已经基本将各科的科代表都认识了一遍。
今天放学铃声响起时,冉希一改昨日的扭扭捏捏,毫不犹豫冲向食堂,颇有势在必得的气势。
看到这一幕,窗边某人的笑意也比昨日更盛了,低声自言自语道:“在家不给饭吃吗?”
上午发的卷子实在太多,吃完午饭,冉希不得不回到教室,打算牺牲午休时间赶作业。
楼道里很安静,楼外树上时不时传来一两声鸟叫。
大家平时虽然争分夺秒学习,但为了保障下午的效率,基本会回到宿舍午睡,如果都留在教室,值班的老师发现还会来督促学生们回宿舍。
冉希一进门就结结实实迎面撞到别人怀里,两人同时说对不起,一抬头发现竟是电梯侠。
这次终于近距离看清他的长相,冉希眼中很快闪过一丝惊艳,但立马压下内心的雀跃。
眉骨、鼻梁、下颌线都堪称完美,毫不夸张地说,真是帅疯了!
她想和他打招呼,才发现自己压根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谢简。”对方像是听见了她心声似的,还没等她开口,先报上了大名。
“啊你好你好,我叫冉希。”
“嗯,我知道。”
两人沉默了一下。
谢简找话:“吃饭回来了?”
“哈哈……是啊。”冉希尬笑。
再次沉默。
这次冉希率先打破沉默:“还没吃呐?”
对方回答:“嗯,现在去。”
冉希不知道是哪根筋抽了,张嘴就接道:“吃饭不积极……”
还没说完,突然意识到说错话,赶紧闭嘴。
刚才好不容易打破的沉默再次恢复。
……
都怪钱多多她们几个,以前每次她想把题解完,她们就边说“……思想有问题”边把她拽去享用美食。
对方眼带笑意盯着他,似乎再等她说完,真是要命!
冉希灵机一动接着说:“吃饭不积极,都是为学习。”
说完自己先露出满意的微笑。对方为其灵活的脑子感到心服口服,接受了这个答案。
“那我先走了。”
“哦哦好…”
经过顶级神颜的洗礼,冉希顿感耳聪目明、神清气爽,解起题来也得心应手,先前不能午睡的怨气一扫而空。
下午老师讲解试卷,冉希一直感觉昏昏沉沉,看来以后还是不能牺牲午休,眼皮好沉。
美丽温柔的生物老师在讲人体的体温调节:“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
讲台上的老师不知何时停下了,突如其来的安静反而让快要睡着的冉希心惊肉跳地醒了。
老师轻声提醒:“困的同学可以起来站一会儿。”
冉希以为老师在点自己呢,谁知话音刚落,周围突然站起好几个人,看来困意会传染。冉希也自觉站起来。
后半段站着听,脑子稍稍清醒了一些。
下课铃声一响,趴倒一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