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帝王亲政的第一步,就是收回批阅奏折的权利。
前八年里,奏折送去的地方一直是丞相府,那里俨然成了景国的小朝廷。
而今,奏折铺满在勤政殿的御案上,摞的半人高,分成六堆。堆积成山的,一看就是不安好心。
“这都是丞相送过来的。”景庸憋的一肚子气:“老贼猖獗,竟说这是一日之量。若朕不能今日批阅完,便是朕之无能。”
小皇帝气的满脸通红,花萦随手拿过一本奏折,翻了翻,没看懂。
她若无其事的把奏折又放回去:“你是皇帝他是皇帝?听他的作甚。”
“军国大事,岂能任性。朕若不看完这些,如何知治下民生。君王死于社稷,朕就是彻夜不眠,也绝不放弃任何一本奏折。”
景庸咬牙握拳,他和丞相的争权,绝不能让百姓成为牺牲品。
花萦赞赏的看着景庸,小皇帝也不是一无是处。瞧这觉悟劲头,通宵加班的好苗子!
“好!”花萦手掌拍的清脆,声音突然,吓得景庸跳飞起来。
“你是皇后,一国之母应当端正庄重,别总是一惊一乍。”景庸羞恼的瞪她一眼。
理了理衣袖,宽袖一甩,景庸雄赳赳气昂昂,阔步迈向御案,拿起奏折埋头苦看。
良久后,景庸道:“皇后,不如陪朕一同看奏折吧。花将军和几位公子都是文武全才,皇后应当不差吧。”
花萦冷笑一声:“景国历代皇帝,具是贤明之君。皇上,您应当也不差的吧。”
她扬着下巴,挑衅的勾起唇角,轻嗤一声,那模样属实欠揍。
景庸气的双眼瞪大,花萦从没见过如此圆溜的桃花眼。托景庸的福,她长见识了。
“你费尽心机跟着朕来勤政殿,难道不是为了参政?你既然有心,朕满足你又何妨。盯着朕这位子的眼睛,不多你一双。”景庸平静下来,眼神冷冽讥讽。
“您当我疯了?我是嫁进宫享福的,不是替皇上您偷懒的。这种白干事儿没酬劳的活计,傻子才往上凑。”
戴了半天花树冠,花萦脖子又酸又胀。
她对着皇帝身旁的大太监招招手:“劳烦给本宫搬一个美人榻来。别左张右望,叫的就是你。”
大太监陈英,突然被皇后点名,他无措的看向景庸。
景庸眯着眼睛,磨了磨牙,硬生生忍住涌上胸腔的怒气。
“给她搬!”景庸低声怒道。
“除了美人榻,再给皇后备上吃食,务必让皇后在勤政殿宾至如归。”景庸一个字一个字的,从牙缝里吐出来。
若有一天,他英年早逝,皇后罪责首当其冲。
花萦状若未闻,她高兴笑道:“皇上您真好。皇上,您该继续看奏折了,时不我待,得争朝夕。”
“朕这都是为了谁?皇后若不去太庙,若不来勤政殿,朕这奏折早……”
“早改完了吗?不可能。您看着这东西就头疼,不枯坐一两个时辰,是不会动手的。”花萦笃定道。
景庸闭上眼,深呼吸一口气,而后睁开眼认真的看着奏折。
“皇后,当真不替朕分担一二?你并非嫔妃,是与朕同肩共行之人,可涉政。”景庸放下奏折,再次问道。
和密密麻麻满是字的奏折相比,皇后显得可亲许多。
花萦翘首盼着她的美人榻,对他的话充耳不闻。
四个太监抬着宽长精致的美人榻,从侧门走进来。青橘和勤政殿的宫女,手里分别端着果盘点心和一个金色酒壶。
隔得老远,花萦已经闻到甜腻的香味,令人满足。
“在勤政殿饮酒,不好吧?”花萦悄悄舔了舔唇,凑到青橘耳边问道。
青橘温婉笑道:“是热奶茶,加了红枣桂圆,还有晒干的桂花。知道姑娘冬天喜欢这个,特意给您做了盛过来。”
“好青橘,等回去你们也吃。”花萦笑得愈发欢快。
青橘抿嘴一笑,细心的将吃食摆好,又把美人榻再整理一番。
花萦坐上美人榻后,才看向景庸:“皇上方才说什么了?搬东西的动静大,一时没听清。”
花萦双眸无辜又真诚,可信她的话就有鬼了。
景庸面无表情:“皇后陪朕一起批奏折。”
花萦摆手拒绝道:“您别总想着这事儿了。您看,我也不曾让您替我管理后宫啊。后宫嫔妃数十人,太妃们也有几十,还有宫中奴仆千人,我也不轻松的。”
“您就好生写着吧,无非是批红画叉的事儿。这些奏折,大概没一本是急奏,不必严阵以待。再不济,还有丞相兜着。他好强恋权,不会真撒手不管。指不定这些奏折,一式两份,另一份正堆在丞相书桌上。”
花萦小嘴叭叭的,特别能说。
景庸回想着花将军和花萦几位弟兄的禀性,没一个如此能说,且厚脸皮擅诡辩的。
但是,花萦说的确实有道理。
拨开云雾见天日,景庸再拿起奏折时,轻松了许多。
一本本奏折看过去,果真大半是满篇废话,奏安折、谢恩折占了七成。剩下三成奏事折,要么是鸡毛蒜皮之事,要么非一日能决的大事,不争辩十天半月没有结果。
景庸并非真的庸才,抓住规律后,他批改的速度愈发快。
天色渐晚,安静的大殿内,只余奏折翻看声,和绵密的呼吸声。
花萦她睡着了,吃饱喝足,盖着柔软厚实的毯子,在烧着地龙的勤政殿,她睡的舒服安稳,没有半分防备。
景庸偶然从奏折堆里抬起头,看到一张恬静的睡颜正对着自己,嘴角不自觉漾出一抹笑意。
也不是不能乖巧的么。
右手拿着笔,景庸走到了花萦身边,蹲下。
他提起手,笔对着花萦的脸,在半空中画了画。细心看着,便知道他画的是一只大乌龟。
青橘、红柿站在一旁,凝神屏气。
想着花萦脸上画着一只大乌龟,景庸忍不住乐的噗嗤一笑。
花萦睁开眼,对上傻乐的景庸。景庸手里的毛笔,离她只有一掌之距。
“皇上,劳烦让一让。”花萦看着墨汁浸染的毛笔,淡定道。
景庸尴尬的收回手:“朕是看皇后你脸上有个蚊子停住。”
“现在是冬天。寒冬腊月,蚊子都死绝了。”花萦道。
“幼稚。”花萦又道。
景庸瞪着她:“你再说一遍,朕幼稚?朕长你一岁,个头比高,身体比你强壮,你居然说朕幼稚。大胆!”
花萦沉默的望着他,黑黝黝的眼珠子,照着景庸的倒影。
好看,但是个爱炸毛的蠢美人。
“朕其实是累了,起来活动活动筋骨,顺道看看你。”景庸解释苍白,连他自己都听不下去。
花萦裹着被子,望了望窗外,已经没了亮光,想来是晚上了。
她吃了东西,腹中不饿,可青橘、红柿,还有等在外面的奴才们,大半天没有进食。
“皇上还没用晚膳吧。”花萦环视四周,吸吸鼻子,主动问道。
得了台阶下的景庸,立马回道:“皇后饿了?朕这儿可没有皇后的晚膳。”
话音落下,他脸唰的红了。他似乎真的有些幼稚,方才皇后是在关心他吧。
花萦包容一笑,撇去帝王身份,他还是个大男孩呢。
“虽然国事要紧,但并非一日之功。皇上徐徐图之,以龙体为重。我在这儿也是打扰皇上,告退。”
花萦说走就走,当真是头也不回,毫无留恋。
勤政殿的门开了又关,原本热热闹闹的大殿,只剩下皇帝和大太监陈英。
景庸摸了摸花萦躺过的位置,还有着暖暖的余温和淡淡的香味,一言不发,不知在想什么。
“陈英,你说皇后今日之举,到底是有何目的。”
陈英垂首躬着腰,面白无须的脸,颇为秀丽。
“奴不敢议论皇后。”陈英道。
“朕准你无罪。”
陈英忖度一二后道:“娘娘自幼娇生惯养,被将军府大人们宠的烂漫自在,与寻常贵女不同。无论如何,花家忠心不用疑,娘娘言辞直率,却也是一片真心,为了皇上和景国好。”
低沉的笑声,零碎成串的从景庸喉中溢出。
“你觉得皇后是个好的?”景庸道。
“将军府满门忠臣。”陈英道。
“是啊,将军府满门忠臣,是朕能将后背托付的人。可是,朕还是给了皇后没脸。”景庸低着头,看不清他的神色。
陈英自四岁进宫,学好了规矩,就被安排在景庸身边伺候。主仆二人,相伴二十载,共度无数险境。
这份情谊,无人能比。
“皇后娘娘大度。委屈是真委屈了,可不也去太庙告状了吗?孩子闹完脾气就好,告完状也不气了。”陈英安慰道。
“带上奏折,朕今夜歇在椒房殿。明日,你开库房,挑些东西送给皇后。若是拿不准皇后喜欢什么,先问她身边的大宫女。那两个丫头,都是练家子,将军府满门借兵,这话不假。”景庸走回御案,弯腰拿起一张奏折。
那本奏折赫然是花萦先前随手拿了又放回去的,景庸翻开奏折,细细看了一遍后,合上放在一旁。
“这本奏折不必带过去,拿盒子收起来,放在右边架子最上面一层。”景庸道。
前八年里,奏折送去的地方一直是丞相府,那里俨然成了景国的小朝廷。
而今,奏折铺满在勤政殿的御案上,摞的半人高,分成六堆。堆积成山的,一看就是不安好心。
“这都是丞相送过来的。”景庸憋的一肚子气:“老贼猖獗,竟说这是一日之量。若朕不能今日批阅完,便是朕之无能。”
小皇帝气的满脸通红,花萦随手拿过一本奏折,翻了翻,没看懂。
她若无其事的把奏折又放回去:“你是皇帝他是皇帝?听他的作甚。”
“军国大事,岂能任性。朕若不看完这些,如何知治下民生。君王死于社稷,朕就是彻夜不眠,也绝不放弃任何一本奏折。”
景庸咬牙握拳,他和丞相的争权,绝不能让百姓成为牺牲品。
花萦赞赏的看着景庸,小皇帝也不是一无是处。瞧这觉悟劲头,通宵加班的好苗子!
“好!”花萦手掌拍的清脆,声音突然,吓得景庸跳飞起来。
“你是皇后,一国之母应当端正庄重,别总是一惊一乍。”景庸羞恼的瞪她一眼。
理了理衣袖,宽袖一甩,景庸雄赳赳气昂昂,阔步迈向御案,拿起奏折埋头苦看。
良久后,景庸道:“皇后,不如陪朕一同看奏折吧。花将军和几位公子都是文武全才,皇后应当不差吧。”
花萦冷笑一声:“景国历代皇帝,具是贤明之君。皇上,您应当也不差的吧。”
她扬着下巴,挑衅的勾起唇角,轻嗤一声,那模样属实欠揍。
景庸气的双眼瞪大,花萦从没见过如此圆溜的桃花眼。托景庸的福,她长见识了。
“你费尽心机跟着朕来勤政殿,难道不是为了参政?你既然有心,朕满足你又何妨。盯着朕这位子的眼睛,不多你一双。”景庸平静下来,眼神冷冽讥讽。
“您当我疯了?我是嫁进宫享福的,不是替皇上您偷懒的。这种白干事儿没酬劳的活计,傻子才往上凑。”
戴了半天花树冠,花萦脖子又酸又胀。
她对着皇帝身旁的大太监招招手:“劳烦给本宫搬一个美人榻来。别左张右望,叫的就是你。”
大太监陈英,突然被皇后点名,他无措的看向景庸。
景庸眯着眼睛,磨了磨牙,硬生生忍住涌上胸腔的怒气。
“给她搬!”景庸低声怒道。
“除了美人榻,再给皇后备上吃食,务必让皇后在勤政殿宾至如归。”景庸一个字一个字的,从牙缝里吐出来。
若有一天,他英年早逝,皇后罪责首当其冲。
花萦状若未闻,她高兴笑道:“皇上您真好。皇上,您该继续看奏折了,时不我待,得争朝夕。”
“朕这都是为了谁?皇后若不去太庙,若不来勤政殿,朕这奏折早……”
“早改完了吗?不可能。您看着这东西就头疼,不枯坐一两个时辰,是不会动手的。”花萦笃定道。
景庸闭上眼,深呼吸一口气,而后睁开眼认真的看着奏折。
“皇后,当真不替朕分担一二?你并非嫔妃,是与朕同肩共行之人,可涉政。”景庸放下奏折,再次问道。
和密密麻麻满是字的奏折相比,皇后显得可亲许多。
花萦翘首盼着她的美人榻,对他的话充耳不闻。
四个太监抬着宽长精致的美人榻,从侧门走进来。青橘和勤政殿的宫女,手里分别端着果盘点心和一个金色酒壶。
隔得老远,花萦已经闻到甜腻的香味,令人满足。
“在勤政殿饮酒,不好吧?”花萦悄悄舔了舔唇,凑到青橘耳边问道。
青橘温婉笑道:“是热奶茶,加了红枣桂圆,还有晒干的桂花。知道姑娘冬天喜欢这个,特意给您做了盛过来。”
“好青橘,等回去你们也吃。”花萦笑得愈发欢快。
青橘抿嘴一笑,细心的将吃食摆好,又把美人榻再整理一番。
花萦坐上美人榻后,才看向景庸:“皇上方才说什么了?搬东西的动静大,一时没听清。”
花萦双眸无辜又真诚,可信她的话就有鬼了。
景庸面无表情:“皇后陪朕一起批奏折。”
花萦摆手拒绝道:“您别总想着这事儿了。您看,我也不曾让您替我管理后宫啊。后宫嫔妃数十人,太妃们也有几十,还有宫中奴仆千人,我也不轻松的。”
“您就好生写着吧,无非是批红画叉的事儿。这些奏折,大概没一本是急奏,不必严阵以待。再不济,还有丞相兜着。他好强恋权,不会真撒手不管。指不定这些奏折,一式两份,另一份正堆在丞相书桌上。”
花萦小嘴叭叭的,特别能说。
景庸回想着花将军和花萦几位弟兄的禀性,没一个如此能说,且厚脸皮擅诡辩的。
但是,花萦说的确实有道理。
拨开云雾见天日,景庸再拿起奏折时,轻松了许多。
一本本奏折看过去,果真大半是满篇废话,奏安折、谢恩折占了七成。剩下三成奏事折,要么是鸡毛蒜皮之事,要么非一日能决的大事,不争辩十天半月没有结果。
景庸并非真的庸才,抓住规律后,他批改的速度愈发快。
天色渐晚,安静的大殿内,只余奏折翻看声,和绵密的呼吸声。
花萦她睡着了,吃饱喝足,盖着柔软厚实的毯子,在烧着地龙的勤政殿,她睡的舒服安稳,没有半分防备。
景庸偶然从奏折堆里抬起头,看到一张恬静的睡颜正对着自己,嘴角不自觉漾出一抹笑意。
也不是不能乖巧的么。
右手拿着笔,景庸走到了花萦身边,蹲下。
他提起手,笔对着花萦的脸,在半空中画了画。细心看着,便知道他画的是一只大乌龟。
青橘、红柿站在一旁,凝神屏气。
想着花萦脸上画着一只大乌龟,景庸忍不住乐的噗嗤一笑。
花萦睁开眼,对上傻乐的景庸。景庸手里的毛笔,离她只有一掌之距。
“皇上,劳烦让一让。”花萦看着墨汁浸染的毛笔,淡定道。
景庸尴尬的收回手:“朕是看皇后你脸上有个蚊子停住。”
“现在是冬天。寒冬腊月,蚊子都死绝了。”花萦道。
“幼稚。”花萦又道。
景庸瞪着她:“你再说一遍,朕幼稚?朕长你一岁,个头比高,身体比你强壮,你居然说朕幼稚。大胆!”
花萦沉默的望着他,黑黝黝的眼珠子,照着景庸的倒影。
好看,但是个爱炸毛的蠢美人。
“朕其实是累了,起来活动活动筋骨,顺道看看你。”景庸解释苍白,连他自己都听不下去。
花萦裹着被子,望了望窗外,已经没了亮光,想来是晚上了。
她吃了东西,腹中不饿,可青橘、红柿,还有等在外面的奴才们,大半天没有进食。
“皇上还没用晚膳吧。”花萦环视四周,吸吸鼻子,主动问道。
得了台阶下的景庸,立马回道:“皇后饿了?朕这儿可没有皇后的晚膳。”
话音落下,他脸唰的红了。他似乎真的有些幼稚,方才皇后是在关心他吧。
花萦包容一笑,撇去帝王身份,他还是个大男孩呢。
“虽然国事要紧,但并非一日之功。皇上徐徐图之,以龙体为重。我在这儿也是打扰皇上,告退。”
花萦说走就走,当真是头也不回,毫无留恋。
勤政殿的门开了又关,原本热热闹闹的大殿,只剩下皇帝和大太监陈英。
景庸摸了摸花萦躺过的位置,还有着暖暖的余温和淡淡的香味,一言不发,不知在想什么。
“陈英,你说皇后今日之举,到底是有何目的。”
陈英垂首躬着腰,面白无须的脸,颇为秀丽。
“奴不敢议论皇后。”陈英道。
“朕准你无罪。”
陈英忖度一二后道:“娘娘自幼娇生惯养,被将军府大人们宠的烂漫自在,与寻常贵女不同。无论如何,花家忠心不用疑,娘娘言辞直率,却也是一片真心,为了皇上和景国好。”
低沉的笑声,零碎成串的从景庸喉中溢出。
“你觉得皇后是个好的?”景庸道。
“将军府满门忠臣。”陈英道。
“是啊,将军府满门忠臣,是朕能将后背托付的人。可是,朕还是给了皇后没脸。”景庸低着头,看不清他的神色。
陈英自四岁进宫,学好了规矩,就被安排在景庸身边伺候。主仆二人,相伴二十载,共度无数险境。
这份情谊,无人能比。
“皇后娘娘大度。委屈是真委屈了,可不也去太庙告状了吗?孩子闹完脾气就好,告完状也不气了。”陈英安慰道。
“带上奏折,朕今夜歇在椒房殿。明日,你开库房,挑些东西送给皇后。若是拿不准皇后喜欢什么,先问她身边的大宫女。那两个丫头,都是练家子,将军府满门借兵,这话不假。”景庸走回御案,弯腰拿起一张奏折。
那本奏折赫然是花萦先前随手拿了又放回去的,景庸翻开奏折,细细看了一遍后,合上放在一旁。
“这本奏折不必带过去,拿盒子收起来,放在右边架子最上面一层。”景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