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林烟变得很难感受到快乐。
快乐好像出逃了,从她的世界。
她尝试着走进人群,走进自然,可一切都只是徒劳。
她只能向内去探寻,探寻心底的声音,想做什么,便去做什么。可结果仍是,徒劳无功。
原来,她早已没了想做的事情,也没了喜欢的事情。
于是,只剩下静坐,发呆。
漫无目的,看云卷云舒,日出日落。
就这么消磨着时光。
人生啊——
真是一场盛大的无意义。
她在这场无意义中,变得越发麻木。
直到,重新遇见了他。
每日好像多了一点期盼。
期盼一声问候。
哪怕只是一句:今天的天,是潮蓝色的。
就足以令她,重新找回知觉。
她没有青春。
她的青春只有一片狼藉。
潦草收场,甚至来不及捕捉。
想象中,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应该也是潮蓝色的,像潮水一般清澈,悸动。
——
翻看他们的聊天记录,从来不是有来有往,有问有答。
很多时候,都只是自说自话。
徐行的工作,时常日夜颠倒,十条消息,有九条都不能及时看到。
消息是早上收到的,或许晚上才能看到。
而林烟呢,似乎比他更忙。
两天前发出的消息,常常要等到两天后才能收到回复。
因此,他们好像又回到了七年前,那段青涩又平静的时光。
日子很慢,又很长。
可以慢慢消磨。
徐行每日除了工作,便是点进对话框,发着一段段,没有回应的文字。
他们都不爱发语音。
文字,便成了彼此间唯一的连结。
他们的对话框,成了他记录生活的地方。
吃了什么饭,看了什么书,听了什么歌,做了什么事……
有些想不起来的事情,只需要在他们的聊天记录中搜索关键词,就可以找到答案。
于是,他越来越依赖她,依赖他们的聊天记录。
可是,他也越来越陷入迷茫中。
因为,他恍然发现,自己完全不了解林烟。
即便他们已经重逢一年了。
他依旧不了解林烟,不了解现在的她,不了解断联的那六年间的她。
她的人生,似乎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她却绝口不提。
——
林烟越来越了解徐行了,从他们的聊天记录中。
她不爱表达,也不会表达,所以很少回复他。
但她很喜欢收到他发来的消息,喜欢看他讲点滴日常。
每一条消息,都像音符。
悦耳,动听。
能振动她的灵魂。
就像那“潮蓝”的天空,点亮了她的无边黑暗。
她盯着那两个字,坐在画板前,发了一下午的呆。
直到夜幕降临。
凌晨三点,她在社交平台发了一条动态,没有配图,只有一行文字:
今晚没有星星,也没有灵感。
林烟的社交帐户没有粉丝,也没有关注任何人。
可动态刚发出,就收到了徐行从聊天软件发来的消息。
徐行问她:方便接电话吗?
林烟心底一颤,只犹豫了半秒,便主动拨了过去。
语音电话被他切换成了视频。
一片星空,毫无征兆地闯入她的世界。
并不耀眼,却能蛊惑人心,令她沉沦其中,忘怀古今。
含笑的男声,从漫天星空之后传来,像夜空的低吟:“很美的星空,想让你看看,或许会有灵感。”
林烟被怔得,忘了回应,就这样默默地盯着屏幕。
“怎么没声?断线了?”一张清朗的面庞忽然闯入星空,漆黑的眸子应着泛红的眼角,顶着一头略显凌乱的黑发。
他们都定住了,被眼前这个只有数面之缘,陌生又熟悉的人。
“真好看。”林烟的声音有些沙哑,“好看”的既是夜空,也是“他”,她尽可能压低声音,让自己显得不那么慌乱,偷偷将视线从他的眼睛移到背景的星空中,“你还在片场?”
“嗯。”徐行很快也恢复了神情,收回相对的视线,含笑应道,“夜戏。”
“几点收工?”
“九点。”
他们之间,又是沉默。
夜空,成了彼此视线的落点。
还好,有漫天的繁星。
化解了莫名的情愫。
“我做了一首歌,想让你听听demo。”
“你还有时间做音乐?”
“我答应他们了,今年要出一张专辑。这首歌酝酿了很久,我想用它来当主打歌,你帮我把把关。”
“好。”
挂断电话前,林烟对徐行说:“别看手机了,有时间就休息一会儿吧。”
徐行应下了,但林烟知道,那只是口头答应。
他正在浏览社交软件,所以才能第一时间看到她的动态。
徐行的第一部戏刚播出,毁誉参半。
他看上去好像没有受到影响,每日还是笑呵呵地出现在公众面前。
林烟也这样以为。
直到,她看到了一张照片:徐行穿着戏服,在拍戏间隙看手机。
他眉头紧锁,表情沉重,瞧着有些生气。
照片里的手机屏幕虽然模糊,但有心人仍能发现,他正在浏览社交软件,页面中有一张黑粉P的,他的黑图。
林烟看到网友的分析后,随即打开了社交软件,在搜索框输入了“亦奇”二字。
只是一瞥,便慌乱地退了出去。
原来,这个世界的恶意,远比她想象的还要多。
那些来自世界另一端的,毫不相干的陌生人,毫无缘由的恶意。
那些如潮水般,无边无际,没日没夜,冰冷刺骨的恶意。
把她喜欢的,蓝色的潮水,染成了墨色。
作为一位旁观者,她只是看了一眼,便觉得身心不适,久久不能平息。
作为一位亲历者,他每日都要面对这些。
面对恶意,她选择逃避。
而他,却毅然选择了迎难而上。
并且,仍能透过墨色,看到潮蓝。
那张照片,让她第一次真正了解他的职业,了解他。
他有一个强大的内心,支撑着他踏入这个行业。
他是天生的“明星”。
作为昔日的“粉丝”,她为他感到骄傲。
她曾经喜欢的,那个默默无名的小歌手,终于真正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毁誉从来都是相伴而生的。
他在收获恶意的同时,也收获了奔涌而来的善意。
他感受到了,也回应了。
他发给她的新歌以“奇乐”为名——那是他的粉丝名。
这是一首温柔的歌,像蓝色的潮水,拍打着海岸,回应着远方的海鸥。
也回应着,那星星点点,终将汇成繁星的夜空。
快乐好像出逃了,从她的世界。
她尝试着走进人群,走进自然,可一切都只是徒劳。
她只能向内去探寻,探寻心底的声音,想做什么,便去做什么。可结果仍是,徒劳无功。
原来,她早已没了想做的事情,也没了喜欢的事情。
于是,只剩下静坐,发呆。
漫无目的,看云卷云舒,日出日落。
就这么消磨着时光。
人生啊——
真是一场盛大的无意义。
她在这场无意义中,变得越发麻木。
直到,重新遇见了他。
每日好像多了一点期盼。
期盼一声问候。
哪怕只是一句:今天的天,是潮蓝色的。
就足以令她,重新找回知觉。
她没有青春。
她的青春只有一片狼藉。
潦草收场,甚至来不及捕捉。
想象中,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应该也是潮蓝色的,像潮水一般清澈,悸动。
——
翻看他们的聊天记录,从来不是有来有往,有问有答。
很多时候,都只是自说自话。
徐行的工作,时常日夜颠倒,十条消息,有九条都不能及时看到。
消息是早上收到的,或许晚上才能看到。
而林烟呢,似乎比他更忙。
两天前发出的消息,常常要等到两天后才能收到回复。
因此,他们好像又回到了七年前,那段青涩又平静的时光。
日子很慢,又很长。
可以慢慢消磨。
徐行每日除了工作,便是点进对话框,发着一段段,没有回应的文字。
他们都不爱发语音。
文字,便成了彼此间唯一的连结。
他们的对话框,成了他记录生活的地方。
吃了什么饭,看了什么书,听了什么歌,做了什么事……
有些想不起来的事情,只需要在他们的聊天记录中搜索关键词,就可以找到答案。
于是,他越来越依赖她,依赖他们的聊天记录。
可是,他也越来越陷入迷茫中。
因为,他恍然发现,自己完全不了解林烟。
即便他们已经重逢一年了。
他依旧不了解林烟,不了解现在的她,不了解断联的那六年间的她。
她的人生,似乎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她却绝口不提。
——
林烟越来越了解徐行了,从他们的聊天记录中。
她不爱表达,也不会表达,所以很少回复他。
但她很喜欢收到他发来的消息,喜欢看他讲点滴日常。
每一条消息,都像音符。
悦耳,动听。
能振动她的灵魂。
就像那“潮蓝”的天空,点亮了她的无边黑暗。
她盯着那两个字,坐在画板前,发了一下午的呆。
直到夜幕降临。
凌晨三点,她在社交平台发了一条动态,没有配图,只有一行文字:
今晚没有星星,也没有灵感。
林烟的社交帐户没有粉丝,也没有关注任何人。
可动态刚发出,就收到了徐行从聊天软件发来的消息。
徐行问她:方便接电话吗?
林烟心底一颤,只犹豫了半秒,便主动拨了过去。
语音电话被他切换成了视频。
一片星空,毫无征兆地闯入她的世界。
并不耀眼,却能蛊惑人心,令她沉沦其中,忘怀古今。
含笑的男声,从漫天星空之后传来,像夜空的低吟:“很美的星空,想让你看看,或许会有灵感。”
林烟被怔得,忘了回应,就这样默默地盯着屏幕。
“怎么没声?断线了?”一张清朗的面庞忽然闯入星空,漆黑的眸子应着泛红的眼角,顶着一头略显凌乱的黑发。
他们都定住了,被眼前这个只有数面之缘,陌生又熟悉的人。
“真好看。”林烟的声音有些沙哑,“好看”的既是夜空,也是“他”,她尽可能压低声音,让自己显得不那么慌乱,偷偷将视线从他的眼睛移到背景的星空中,“你还在片场?”
“嗯。”徐行很快也恢复了神情,收回相对的视线,含笑应道,“夜戏。”
“几点收工?”
“九点。”
他们之间,又是沉默。
夜空,成了彼此视线的落点。
还好,有漫天的繁星。
化解了莫名的情愫。
“我做了一首歌,想让你听听demo。”
“你还有时间做音乐?”
“我答应他们了,今年要出一张专辑。这首歌酝酿了很久,我想用它来当主打歌,你帮我把把关。”
“好。”
挂断电话前,林烟对徐行说:“别看手机了,有时间就休息一会儿吧。”
徐行应下了,但林烟知道,那只是口头答应。
他正在浏览社交软件,所以才能第一时间看到她的动态。
徐行的第一部戏刚播出,毁誉参半。
他看上去好像没有受到影响,每日还是笑呵呵地出现在公众面前。
林烟也这样以为。
直到,她看到了一张照片:徐行穿着戏服,在拍戏间隙看手机。
他眉头紧锁,表情沉重,瞧着有些生气。
照片里的手机屏幕虽然模糊,但有心人仍能发现,他正在浏览社交软件,页面中有一张黑粉P的,他的黑图。
林烟看到网友的分析后,随即打开了社交软件,在搜索框输入了“亦奇”二字。
只是一瞥,便慌乱地退了出去。
原来,这个世界的恶意,远比她想象的还要多。
那些来自世界另一端的,毫不相干的陌生人,毫无缘由的恶意。
那些如潮水般,无边无际,没日没夜,冰冷刺骨的恶意。
把她喜欢的,蓝色的潮水,染成了墨色。
作为一位旁观者,她只是看了一眼,便觉得身心不适,久久不能平息。
作为一位亲历者,他每日都要面对这些。
面对恶意,她选择逃避。
而他,却毅然选择了迎难而上。
并且,仍能透过墨色,看到潮蓝。
那张照片,让她第一次真正了解他的职业,了解他。
他有一个强大的内心,支撑着他踏入这个行业。
他是天生的“明星”。
作为昔日的“粉丝”,她为他感到骄傲。
她曾经喜欢的,那个默默无名的小歌手,终于真正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毁誉从来都是相伴而生的。
他在收获恶意的同时,也收获了奔涌而来的善意。
他感受到了,也回应了。
他发给她的新歌以“奇乐”为名——那是他的粉丝名。
这是一首温柔的歌,像蓝色的潮水,拍打着海岸,回应着远方的海鸥。
也回应着,那星星点点,终将汇成繁星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