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讽
听到温泽晏说他要辞官,陆溪一时没反应过来,待回过神来,看见温泽晏委屈的神情,劝阻的话淹没在喉咙里,终究没说出口。
“先离开这里,有什么想法回去再说。”
陆溪拉着温泽晏离开天牢,顺利跟杜常武汇合。
为照顾温泽晏的情绪,陆溪摇头示意杜常武不要说话,回去的途中,陆溪跟温泽晏共乘一骥。
回到温府,温泽晏一头扎进书房,趴在书桌上奋笔疾书。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温泽晏推开房门,对众人道:“我要出去一趟。”
陆溪看到温泽晏手里拿着纸张,联想到方才的话语,猜到他出去的目的,怕温泽晏日后会后悔,上前拦住温泽晏:“你想清楚了吗?”
温泽晏不自觉将手中的纸张捏皱,避开陆溪的视线:“想清楚了。”
其他人被两人的对话弄得一头雾水,没等众人开口,温泽晏已经越过他们,走出书房。
“陆女侠,大人这是要去哪?”
“你刚刚的话是什么意思啊?”
杜常平他们围绕着陆溪,七嘴八舌的问道。
陆溪欲言又止,看着杜常平他们脸上关心的神色,一咬牙说出来:“他要去辞官。”
温泽晏辞官的消息,震的众人迟迟回不过神来。
另一边,温泽晏走出温府后,步伐逐渐变快,拿着申状,不一会儿就走到吏部。
尽管昨日皇上提拔温泽晏为太史令,但由于时间太过仓促,吏部还未处理好相关文书事宜,以至于温泽晏现在依旧是翰林学士。
身为五品翰林学士辞官,可比三品太史令要简单许多。
温泽晏进入吏部说明来意,很快就被领到吏部尚书面前。
吏部尚书将申状搁置一旁:“待处理好文书事宜,温大人就是太史令了,何必要辞官呢?”
温泽晏拱手:“多谢大人好意,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温某自入仕以来,许久未收到妻子音讯,心中实在担心不已,万般无奈之下才选择辞官。”
吏部尚书听后,不再继续劝说,只是道:“眼下圣旨已下,太史令官居三品,你辞官一事需由陛下抉择。”
“温某晓得,但温某入宫面圣有些困难,所以劳烦大人将温某苦衷转告陛下。”
吏部尚书答应后,温泽晏没再继续逗留,拐了个弯,去往刑部。
房内,潘侍郎埋头于一堆文书中,翻找线索。
温泽晏进入房间,敲了敲桌面。
潘侍郎听到声音,抬起头,见是温泽晏,惊喜道:“温兄。”
温泽晏扫了眼堆积如山的文书:“可会打扰?”
潘侍郎把文书放置一旁,站起身来:“怎会,对了,还未来得及恭喜温兄高升,不如等会你我去小酌几杯,由我作东!”
温泽晏唇角微微下弯:“于我而言这并不算喜事,潘兄不必麻烦。”
潘侍郎看出温泽晏心情不虞,大致也猜到原因,想到之前给温泽晏的承诺,心中亦感到惋惜:“也罢,你今日前来不仅是为了找我叙旧吧?”
温泽晏颔首:“我是为雲族王子中毒一案前来。”
尽管在大殿上,铎尔格亲口承认中毒是由于侍从抓错药所致,但不知刑部这边有没有销案,还陆溪她们一个清白。
“温兄放心,前几日雲族人已来刑部说明情况,眼下陆女侠和萧少侠不再是嫌疑人了。”
潘侍郎说起来有些唏嘘,他投入许多精力在这起案件中,自然知道些许内情,真相或许并不如雲族王子说的那样,可受害者自己都承认了,他们又能干什么呢。
温泽晏听到陆溪和萧清逸已摆脱嫌疑,心下松了一口气,朝潘侍郎拱手道:“这段时间劳烦潘兄了,我回去向陆溪她们说一声。”
回到温府,温泽晏准备去找陆溪,却被杜常平他们堵住。
看着杜常平他们怪异的神色,温泽晏叹了一口气:“想问什么就问吧?不用憋着。”
杜常平率先开口:“大人,你要放弃复仇吗?”
他们是晏府的家仆,如果当初晏府没有反应出事,他们会被培养成温泽晏的贴身侍从。
晏府出事后,家仆均被遣散,忠心的仆从隐姓埋名待在京城,等待晏家后人回归,为晏家平反。
几年时间,他们为晏家平反做了许多努力,陪着少爷从偏远县令到京官,哪怕前几日面圣陈冤失败,他们也并未气馁。
可眼下,他们的主子,晏家的后人打算辞官,这岂不是意味着他们前面所做的努力全部白费。
温泽晏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进书房说。”
温泽晏跟杜常平他们谈了很多,等出书房时,天色已晚,温泽晏犹豫还要不要去陆溪院中,思索片刻,抬脚往陆溪院子走去。
院中,陆溪正津津有味地吃着街上小摊买来的烧饼,见温泽晏走近,有些心虚地侧了侧身,装作没看见温泽晏。
温泽晏察觉到陆溪的动作,觉得有些可爱,故意放轻脚步走到陆溪身旁,低声道:“在吃什么呢?这么香。”
陆溪没想到温泽晏会靠这么近,眼睛不自觉瞪圆,努力咽下口中的烧饼。
温泽晏发现陆溪似乎被噎到,忙进屋倒了杯水,递给陆溪。
陆溪喝下水,觉得喉咙舒服许多:“街上买的烧饼,味道不错,要来一块吗?”
温泽晏也不推辞,拿了一块烧饼吃起来。
陆溪看着温泽晏,欲言又止,不知道该不该问他辞官的事。
“是想问辞官的事吧!”温泽晏看着陆溪纠结的小表情,一下猜到陆溪心中的想法。
陆溪见温泽晏主动提起,直接点头承认。
“如果不出差错,我很快就会变成白身。”
“那你接下来怎么打算的?”
温泽晏眸光带着意味不明,看着陆溪半响,岔开话题:“暂时没想好,我今天来是告诉你,雲族王子一案已经结束,你和萧兄已恢复清白。”
陆溪听到这个消息,没有预想的那么开心,心中反而生出一股……不舍。
恢复清白意味着她们行动自由,可以不用担心何时会被通缉,她们也可以……离开京城。
这下轮到温泽晏询问陆溪:“你接下来怎么打算?”
“先等萧清逸回来,我们再仔细商量。”
听到陆溪这么说,温泽晏有些吃醋,但他面上不显:“你们放心在这住,不过在离开前,一定要跟我说一声。”
陆溪觉得这不算什么大事,点头答应下来。
…………
如温泽晏所说,他辞官一事很是顺畅。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皇帝居然要召见他。
温泽晏跟着传召太监进入皇宫,在偏殿等待皇上传召,没想到先来偏殿的是武安侯。
武安侯大摇大摆地走进偏殿,仿佛是自家后花园那样自在,上下打量一番,随后毫不犹豫嗤笑出声:“怀远的后代也不过如此。”
听到这轻蔑的语气,温泽晏攥紧拳头,强忍心中的怒火,向武安侯行礼:“下官拜见侯爷。”
武安侯将温泽晏的反应尽收眼底,冷哼一声:“当年你母亲主动献上晏家祖产,我这才留你们母子一命,没想到给我留出个祸患来。”
听了武安侯的话,往事慢慢浮现在温泽晏眼前,十几年前父亲出事,母亲短时间内散尽众多家财,带着年幼的自己匆忙离京,不知道母亲经历了什么,她一再嘱咐自己安稳待在江家村,远离京城和官场。
要不是遇到陆溪,他恐怕会听从母亲遗命,在江家村苟且偷安。
温泽晏深吸一口气,平复自己的情绪,不打算逞口舌之快。
但武安侯并不打算这么简单放过他:“你倒是比你父亲有自知之明,知道主动请辞,待会儿见到皇上,可要记得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否则,我可不敢保证你能不能顺利离京。”
“下官知晓。”温泽晏努力让自己保持镇静。
武安侯见温泽晏如此识相,不再多做逗留,拂袖离开偏殿。
武安侯离开不久,就有小太监进来,将温泽晏请进大殿。
“微臣叩见陛下。”温泽晏朝皇帝行礼。
“起来吧,听说你要辞官去寻妻?”
温泽晏听到皇帝的问话,脑海中浮现出武安侯警告自己的嚣张模样,刚想告武安侯一状,但想到武安侯在偏殿的话,估摸殿中怕是有武安侯的眼线,只好避重就轻:“臣不敢欺瞒陛下,臣久未听到妻子消息,心中担忧不已,又害怕辜负陛下的期待,无奈之下才选择辞官。”
“爱卿也是情有可原,擢升太史令一事作罢,但浪费一身才能也实属可惜,待找到妻子,继续待在翰林院吧。”
见皇帝并不生气,还保留自己的职位,温泽晏心中另一个念头悄然升起:“谢陛下隆恩,微臣还有一个请求,望陛下恩准。”
“但说无妨。”
“臣入朝为官,主要是想为陛下玄朝百姓做贡献,待臣携妻归京,想从六部官吏做起。”
皇帝沉吟片刻,恩准温泽晏的请求。
温泽晏回到府邸,发现陆溪在他的院外等候。
陆溪坐在温泽晏院子的石凳上。
这是她第一次来温泽晏院子,简朴甚至称得上简陋的院子让陆溪有些惊讶,她没想到温泽晏自己居住的院子比她居住的客房还要简陋。
转念一想,这怕不是温泽晏的特意安排。
今早,萧清逸出现在院中,说明他的任务已经完成,陆溪知道自己离开温府的时间到了。
按照以往的习惯,陆溪会收拾行囊,继续游历。
但在收拾行囊的过程中,陆溪脑海中莫名出现温泽晏失落的神情。
想起温泽晏特意嘱咐过,在离开前告诉他一声。
找到院子时,却扑了个空,而且杜常平他们也不知去了哪里,整座府邸仿佛只剩陆溪一人。
温泽晏的脚步声让陆溪回过神来。
“要离开了?”温泽晏一下猜出陆溪的来意。
陆溪点头:“嗯,离开前来跟你道别。”
第一次正面跟人道别,愁绪涌上心头,连带着出口的话语都不自觉带着些许涩意。
“还记得你上次问我辞官后有什么打算吗?”温泽晏突然问道。
陆溪一愣,不知温泽晏为什么提起这件事。
温泽晏不肯错过陆溪丝毫异常,盯着陆溪一字一句道:“我打算出京寻妻,陆女侠见多识广,可否帮我想想我家娘子去往何处?”
“先离开这里,有什么想法回去再说。”
陆溪拉着温泽晏离开天牢,顺利跟杜常武汇合。
为照顾温泽晏的情绪,陆溪摇头示意杜常武不要说话,回去的途中,陆溪跟温泽晏共乘一骥。
回到温府,温泽晏一头扎进书房,趴在书桌上奋笔疾书。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温泽晏推开房门,对众人道:“我要出去一趟。”
陆溪看到温泽晏手里拿着纸张,联想到方才的话语,猜到他出去的目的,怕温泽晏日后会后悔,上前拦住温泽晏:“你想清楚了吗?”
温泽晏不自觉将手中的纸张捏皱,避开陆溪的视线:“想清楚了。”
其他人被两人的对话弄得一头雾水,没等众人开口,温泽晏已经越过他们,走出书房。
“陆女侠,大人这是要去哪?”
“你刚刚的话是什么意思啊?”
杜常平他们围绕着陆溪,七嘴八舌的问道。
陆溪欲言又止,看着杜常平他们脸上关心的神色,一咬牙说出来:“他要去辞官。”
温泽晏辞官的消息,震的众人迟迟回不过神来。
另一边,温泽晏走出温府后,步伐逐渐变快,拿着申状,不一会儿就走到吏部。
尽管昨日皇上提拔温泽晏为太史令,但由于时间太过仓促,吏部还未处理好相关文书事宜,以至于温泽晏现在依旧是翰林学士。
身为五品翰林学士辞官,可比三品太史令要简单许多。
温泽晏进入吏部说明来意,很快就被领到吏部尚书面前。
吏部尚书将申状搁置一旁:“待处理好文书事宜,温大人就是太史令了,何必要辞官呢?”
温泽晏拱手:“多谢大人好意,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温某自入仕以来,许久未收到妻子音讯,心中实在担心不已,万般无奈之下才选择辞官。”
吏部尚书听后,不再继续劝说,只是道:“眼下圣旨已下,太史令官居三品,你辞官一事需由陛下抉择。”
“温某晓得,但温某入宫面圣有些困难,所以劳烦大人将温某苦衷转告陛下。”
吏部尚书答应后,温泽晏没再继续逗留,拐了个弯,去往刑部。
房内,潘侍郎埋头于一堆文书中,翻找线索。
温泽晏进入房间,敲了敲桌面。
潘侍郎听到声音,抬起头,见是温泽晏,惊喜道:“温兄。”
温泽晏扫了眼堆积如山的文书:“可会打扰?”
潘侍郎把文书放置一旁,站起身来:“怎会,对了,还未来得及恭喜温兄高升,不如等会你我去小酌几杯,由我作东!”
温泽晏唇角微微下弯:“于我而言这并不算喜事,潘兄不必麻烦。”
潘侍郎看出温泽晏心情不虞,大致也猜到原因,想到之前给温泽晏的承诺,心中亦感到惋惜:“也罢,你今日前来不仅是为了找我叙旧吧?”
温泽晏颔首:“我是为雲族王子中毒一案前来。”
尽管在大殿上,铎尔格亲口承认中毒是由于侍从抓错药所致,但不知刑部这边有没有销案,还陆溪她们一个清白。
“温兄放心,前几日雲族人已来刑部说明情况,眼下陆女侠和萧少侠不再是嫌疑人了。”
潘侍郎说起来有些唏嘘,他投入许多精力在这起案件中,自然知道些许内情,真相或许并不如雲族王子说的那样,可受害者自己都承认了,他们又能干什么呢。
温泽晏听到陆溪和萧清逸已摆脱嫌疑,心下松了一口气,朝潘侍郎拱手道:“这段时间劳烦潘兄了,我回去向陆溪她们说一声。”
回到温府,温泽晏准备去找陆溪,却被杜常平他们堵住。
看着杜常平他们怪异的神色,温泽晏叹了一口气:“想问什么就问吧?不用憋着。”
杜常平率先开口:“大人,你要放弃复仇吗?”
他们是晏府的家仆,如果当初晏府没有反应出事,他们会被培养成温泽晏的贴身侍从。
晏府出事后,家仆均被遣散,忠心的仆从隐姓埋名待在京城,等待晏家后人回归,为晏家平反。
几年时间,他们为晏家平反做了许多努力,陪着少爷从偏远县令到京官,哪怕前几日面圣陈冤失败,他们也并未气馁。
可眼下,他们的主子,晏家的后人打算辞官,这岂不是意味着他们前面所做的努力全部白费。
温泽晏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进书房说。”
温泽晏跟杜常平他们谈了很多,等出书房时,天色已晚,温泽晏犹豫还要不要去陆溪院中,思索片刻,抬脚往陆溪院子走去。
院中,陆溪正津津有味地吃着街上小摊买来的烧饼,见温泽晏走近,有些心虚地侧了侧身,装作没看见温泽晏。
温泽晏察觉到陆溪的动作,觉得有些可爱,故意放轻脚步走到陆溪身旁,低声道:“在吃什么呢?这么香。”
陆溪没想到温泽晏会靠这么近,眼睛不自觉瞪圆,努力咽下口中的烧饼。
温泽晏发现陆溪似乎被噎到,忙进屋倒了杯水,递给陆溪。
陆溪喝下水,觉得喉咙舒服许多:“街上买的烧饼,味道不错,要来一块吗?”
温泽晏也不推辞,拿了一块烧饼吃起来。
陆溪看着温泽晏,欲言又止,不知道该不该问他辞官的事。
“是想问辞官的事吧!”温泽晏看着陆溪纠结的小表情,一下猜到陆溪心中的想法。
陆溪见温泽晏主动提起,直接点头承认。
“如果不出差错,我很快就会变成白身。”
“那你接下来怎么打算的?”
温泽晏眸光带着意味不明,看着陆溪半响,岔开话题:“暂时没想好,我今天来是告诉你,雲族王子一案已经结束,你和萧兄已恢复清白。”
陆溪听到这个消息,没有预想的那么开心,心中反而生出一股……不舍。
恢复清白意味着她们行动自由,可以不用担心何时会被通缉,她们也可以……离开京城。
这下轮到温泽晏询问陆溪:“你接下来怎么打算?”
“先等萧清逸回来,我们再仔细商量。”
听到陆溪这么说,温泽晏有些吃醋,但他面上不显:“你们放心在这住,不过在离开前,一定要跟我说一声。”
陆溪觉得这不算什么大事,点头答应下来。
…………
如温泽晏所说,他辞官一事很是顺畅。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皇帝居然要召见他。
温泽晏跟着传召太监进入皇宫,在偏殿等待皇上传召,没想到先来偏殿的是武安侯。
武安侯大摇大摆地走进偏殿,仿佛是自家后花园那样自在,上下打量一番,随后毫不犹豫嗤笑出声:“怀远的后代也不过如此。”
听到这轻蔑的语气,温泽晏攥紧拳头,强忍心中的怒火,向武安侯行礼:“下官拜见侯爷。”
武安侯将温泽晏的反应尽收眼底,冷哼一声:“当年你母亲主动献上晏家祖产,我这才留你们母子一命,没想到给我留出个祸患来。”
听了武安侯的话,往事慢慢浮现在温泽晏眼前,十几年前父亲出事,母亲短时间内散尽众多家财,带着年幼的自己匆忙离京,不知道母亲经历了什么,她一再嘱咐自己安稳待在江家村,远离京城和官场。
要不是遇到陆溪,他恐怕会听从母亲遗命,在江家村苟且偷安。
温泽晏深吸一口气,平复自己的情绪,不打算逞口舌之快。
但武安侯并不打算这么简单放过他:“你倒是比你父亲有自知之明,知道主动请辞,待会儿见到皇上,可要记得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否则,我可不敢保证你能不能顺利离京。”
“下官知晓。”温泽晏努力让自己保持镇静。
武安侯见温泽晏如此识相,不再多做逗留,拂袖离开偏殿。
武安侯离开不久,就有小太监进来,将温泽晏请进大殿。
“微臣叩见陛下。”温泽晏朝皇帝行礼。
“起来吧,听说你要辞官去寻妻?”
温泽晏听到皇帝的问话,脑海中浮现出武安侯警告自己的嚣张模样,刚想告武安侯一状,但想到武安侯在偏殿的话,估摸殿中怕是有武安侯的眼线,只好避重就轻:“臣不敢欺瞒陛下,臣久未听到妻子消息,心中担忧不已,又害怕辜负陛下的期待,无奈之下才选择辞官。”
“爱卿也是情有可原,擢升太史令一事作罢,但浪费一身才能也实属可惜,待找到妻子,继续待在翰林院吧。”
见皇帝并不生气,还保留自己的职位,温泽晏心中另一个念头悄然升起:“谢陛下隆恩,微臣还有一个请求,望陛下恩准。”
“但说无妨。”
“臣入朝为官,主要是想为陛下玄朝百姓做贡献,待臣携妻归京,想从六部官吏做起。”
皇帝沉吟片刻,恩准温泽晏的请求。
温泽晏回到府邸,发现陆溪在他的院外等候。
陆溪坐在温泽晏院子的石凳上。
这是她第一次来温泽晏院子,简朴甚至称得上简陋的院子让陆溪有些惊讶,她没想到温泽晏自己居住的院子比她居住的客房还要简陋。
转念一想,这怕不是温泽晏的特意安排。
今早,萧清逸出现在院中,说明他的任务已经完成,陆溪知道自己离开温府的时间到了。
按照以往的习惯,陆溪会收拾行囊,继续游历。
但在收拾行囊的过程中,陆溪脑海中莫名出现温泽晏失落的神情。
想起温泽晏特意嘱咐过,在离开前告诉他一声。
找到院子时,却扑了个空,而且杜常平他们也不知去了哪里,整座府邸仿佛只剩陆溪一人。
温泽晏的脚步声让陆溪回过神来。
“要离开了?”温泽晏一下猜出陆溪的来意。
陆溪点头:“嗯,离开前来跟你道别。”
第一次正面跟人道别,愁绪涌上心头,连带着出口的话语都不自觉带着些许涩意。
“还记得你上次问我辞官后有什么打算吗?”温泽晏突然问道。
陆溪一愣,不知温泽晏为什么提起这件事。
温泽晏不肯错过陆溪丝毫异常,盯着陆溪一字一句道:“我打算出京寻妻,陆女侠见多识广,可否帮我想想我家娘子去往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