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凌与韩增都留在了军中。
刘据让韩增暂行司马之事,自然要留在建章营中,不过这只是刘据的意思,而并非刘彻的任命,因此暂时也只是虚职,充其量也就是刘据的个人顾问。
而韩凌则暂时安排在了和亲队伍中,与刘细君待在一起。
毕竟刘据此行可是出来自立的,出入带着个女眷,还安置在全是男子的军营之中,非但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带来的影响也不怎么好。
现在的刘据和以前只想被废时不一样了,还是需要以身作则,方才能够服众。
至于洞房的事。
刘据倒也不是不想,而是觉得还不到时候。
虽然韩凌应该不会介意,但刘据还是觉得应该给她一个正式的婚典和名分,而不是不清不楚的野合,毕竟这个时代还是比较看重名正言顺的,否则日后可能成为她与韩家遭人置喙的黑历史。
然而得知此事的司马迁却不这么想。
他将此事视作一桩美谈,已经下定决心记录下来,在自己未来编撰的史书中大书特书,甚至有心再开一列传,就叫做“烈女列传”。
四千里寻夫,生死与共,沙场定情。
这是多么唯美的故事啊!
如果可能的话,他还希望多了解一下两人的往事,至少从刘彻赐婚开始,逐步解析两人的心路历程,顺便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增添几分家国情怀元素,让这个故事完全超越男欢女爱的世俗境界,说不定可以传唱千年。
史书未必需要太过严谨,也可以兼顾一下艺术性嘛。
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司马迁坚持认为自己的辞赋天赋更加突出,决不能浪费了自己的艺术细菌。
至于父亲司马谈的严谨要求,许多时候都在束缚他的发挥。
这也是司马迁迟迟没有动笔的原因,因为之前编著的部分内容,已经全部被司马谈给焚烧了,还大骂他不尊重事实,侮辱了史官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
但司马迁却坚持认为,是父亲司马谈不懂独属于史官的浪漫。
先秦时便有许多只专注记实的史官和史书,除了被秦嬴政焚毁的六国史书,又有几部流芳百世,为人们所传唱,或有几个史官留下了姓名?
不能为人们所传唱,不能脍炙人口的史书,终究会被人们遗忘,无法长远留存。
而经过了一定艺术加工的史书,才是人们爱看的,才是受众最广的,才有可能被人们口口相传、津津乐道,顺便也就记住了穿插于期间的真正存在过的历史,记住这部史书,记住编撰史书的作者。
如果刘据知道司马迁有这个想法,或许也会感叹司马迁悟性过人,居然这么早就领悟到了“新闻学的魅力”。
所以司马迁知道。
他真正能够编撰史书而不受影响的时候,应该在父亲司马谈过世之后,否则他写多少,司马谈就会烧多少,不过是空费精力、笔墨和竹简罢了……
这可不是不孝,只是理念不同,不与为谋罢了。
他又没有公然忤逆父亲,今后厚葬和守孝也绝不会打折扣,而且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光宗耀祖。
这难道还不是孝子?
……
数日后,大军顺利抵达玉门关。
众将士先在玉门关休整几日,指定出征安排和粮草供应方面的问题。
尤其是粮草供应的问题,毕竟就算最近的楼兰国,距离玉门关也有一千六百里的距离,并且途中还大多都是荒凉干旱的无人区,补给才是重中之重。() ()
据王恢介绍,他们此行还要经过一片被称作白龙堆的区域。
此处可不仅仅是无人,而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极目四望,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的绝境,经常有整支上百人的商队因迷路或补给断绝而死在途中。
许多年下来,这些商队已经达成了共识。
倘若有人不幸陷入困境,一定会尽力在死前朝向正确的方向躺下,以遗体为后来者指明方向,而后来者见到这样的尸首,也不必将其入土为安,只需施礼祭拜表达敬意即可。
好在王恢的经验还算丰富。
他已经有多次成功穿越白龙堆的经验。
诸如利用骆驼寻找绿洲,烈日下行军用牛皮包裹马蹄,可防止马蹄灼伤,尽量昼伏夜行之类的方法提了很多,再加上前不久刘据搞出来的“指南针”,也将行军途中迷失方向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至于攻打楼兰的方式。
赵破奴则提了自己的意见,他根据王恢对楼兰王城那城池不大、城墙不高,王城内王族和贵族不上千,大部分居民、军队和商旅都在王城外围,以石楼为家拱卫王城的描述,认为可以像此前霍去病突袭匈奴王庭一样,以少量轻骑发起突袭,打楼兰国一个措手不及。
这正是赵破奴在历史上使用的战术。
那次他便只带了七百轻骑突袭楼兰取胜,一举俘虏了楼兰国王,还将他押送回了长安。
不过刘彻却只是让楼兰国王在长安亲眼领略了一番大汉的强盛,然后命他送来一个王子作为人质,便将他放了回去。
楼兰国王的确俯首称臣,王子的确是送回来了,后来还在长安犯法,被刘彻给阉了。
但楼兰国王回去之后还做了另外一件事。
在把一个王子送来长安为质的同时,他还立刻将另外一个王子也送去了匈奴为质,向匈奴人表达忠心……由此可见,此战大汉虽在西域展示了充沛的武德,但却并未真正达到战略目标,依旧没能令楼兰真正臣服,照样两面三刀,甚至有些出力不讨好。
而这两个王子在现任楼兰国王死后,也的确重新成为大汉的麻烦,影响大汉的西域大计……
不过刘据既然来了。
便不会让事情再次向这个方向发展,否则又怎能对得起战死沙场的大汉儿郎?
刘据记得。
汉朝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虽然自译长、域长、君、监、吏、大禄、百长、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皆为汉臣。
但实际上实施的一直都是“一国两政”的间接统治手段,而各国国王也始终是大汉的代理人,这才使得这些小国有了左右逢源的操作。
而等到了大唐,设立安西都护府的时候。
虽然对这些小国依旧是间接统治,但已经不用这些小国国王作为代理人,因此统治也更加稳固,直到唐朝衰落为止。
即是说,这些西域小国不需要国王代理也完全可以实现统治,至少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于是刘据沉吟片刻之后。
开口问了与会将领一个问题:
“你们认为我父皇心中的‘大一统’,应该是什么样子?”
刘据让韩增暂行司马之事,自然要留在建章营中,不过这只是刘据的意思,而并非刘彻的任命,因此暂时也只是虚职,充其量也就是刘据的个人顾问。
而韩凌则暂时安排在了和亲队伍中,与刘细君待在一起。
毕竟刘据此行可是出来自立的,出入带着个女眷,还安置在全是男子的军营之中,非但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带来的影响也不怎么好。
现在的刘据和以前只想被废时不一样了,还是需要以身作则,方才能够服众。
至于洞房的事。
刘据倒也不是不想,而是觉得还不到时候。
虽然韩凌应该不会介意,但刘据还是觉得应该给她一个正式的婚典和名分,而不是不清不楚的野合,毕竟这个时代还是比较看重名正言顺的,否则日后可能成为她与韩家遭人置喙的黑历史。
然而得知此事的司马迁却不这么想。
他将此事视作一桩美谈,已经下定决心记录下来,在自己未来编撰的史书中大书特书,甚至有心再开一列传,就叫做“烈女列传”。
四千里寻夫,生死与共,沙场定情。
这是多么唯美的故事啊!
如果可能的话,他还希望多了解一下两人的往事,至少从刘彻赐婚开始,逐步解析两人的心路历程,顺便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增添几分家国情怀元素,让这个故事完全超越男欢女爱的世俗境界,说不定可以传唱千年。
史书未必需要太过严谨,也可以兼顾一下艺术性嘛。
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司马迁坚持认为自己的辞赋天赋更加突出,决不能浪费了自己的艺术细菌。
至于父亲司马谈的严谨要求,许多时候都在束缚他的发挥。
这也是司马迁迟迟没有动笔的原因,因为之前编著的部分内容,已经全部被司马谈给焚烧了,还大骂他不尊重事实,侮辱了史官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
但司马迁却坚持认为,是父亲司马谈不懂独属于史官的浪漫。
先秦时便有许多只专注记实的史官和史书,除了被秦嬴政焚毁的六国史书,又有几部流芳百世,为人们所传唱,或有几个史官留下了姓名?
不能为人们所传唱,不能脍炙人口的史书,终究会被人们遗忘,无法长远留存。
而经过了一定艺术加工的史书,才是人们爱看的,才是受众最广的,才有可能被人们口口相传、津津乐道,顺便也就记住了穿插于期间的真正存在过的历史,记住这部史书,记住编撰史书的作者。
如果刘据知道司马迁有这个想法,或许也会感叹司马迁悟性过人,居然这么早就领悟到了“新闻学的魅力”。
所以司马迁知道。
他真正能够编撰史书而不受影响的时候,应该在父亲司马谈过世之后,否则他写多少,司马谈就会烧多少,不过是空费精力、笔墨和竹简罢了……
这可不是不孝,只是理念不同,不与为谋罢了。
他又没有公然忤逆父亲,今后厚葬和守孝也绝不会打折扣,而且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光宗耀祖。
这难道还不是孝子?
……
数日后,大军顺利抵达玉门关。
众将士先在玉门关休整几日,指定出征安排和粮草供应方面的问题。
尤其是粮草供应的问题,毕竟就算最近的楼兰国,距离玉门关也有一千六百里的距离,并且途中还大多都是荒凉干旱的无人区,补给才是重中之重。() ()
据王恢介绍,他们此行还要经过一片被称作白龙堆的区域。
此处可不仅仅是无人,而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极目四望,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的绝境,经常有整支上百人的商队因迷路或补给断绝而死在途中。
许多年下来,这些商队已经达成了共识。
倘若有人不幸陷入困境,一定会尽力在死前朝向正确的方向躺下,以遗体为后来者指明方向,而后来者见到这样的尸首,也不必将其入土为安,只需施礼祭拜表达敬意即可。
好在王恢的经验还算丰富。
他已经有多次成功穿越白龙堆的经验。
诸如利用骆驼寻找绿洲,烈日下行军用牛皮包裹马蹄,可防止马蹄灼伤,尽量昼伏夜行之类的方法提了很多,再加上前不久刘据搞出来的“指南针”,也将行军途中迷失方向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至于攻打楼兰的方式。
赵破奴则提了自己的意见,他根据王恢对楼兰王城那城池不大、城墙不高,王城内王族和贵族不上千,大部分居民、军队和商旅都在王城外围,以石楼为家拱卫王城的描述,认为可以像此前霍去病突袭匈奴王庭一样,以少量轻骑发起突袭,打楼兰国一个措手不及。
这正是赵破奴在历史上使用的战术。
那次他便只带了七百轻骑突袭楼兰取胜,一举俘虏了楼兰国王,还将他押送回了长安。
不过刘彻却只是让楼兰国王在长安亲眼领略了一番大汉的强盛,然后命他送来一个王子作为人质,便将他放了回去。
楼兰国王的确俯首称臣,王子的确是送回来了,后来还在长安犯法,被刘彻给阉了。
但楼兰国王回去之后还做了另外一件事。
在把一个王子送来长安为质的同时,他还立刻将另外一个王子也送去了匈奴为质,向匈奴人表达忠心……由此可见,此战大汉虽在西域展示了充沛的武德,但却并未真正达到战略目标,依旧没能令楼兰真正臣服,照样两面三刀,甚至有些出力不讨好。
而这两个王子在现任楼兰国王死后,也的确重新成为大汉的麻烦,影响大汉的西域大计……
不过刘据既然来了。
便不会让事情再次向这个方向发展,否则又怎能对得起战死沙场的大汉儿郎?
刘据记得。
汉朝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虽然自译长、域长、君、监、吏、大禄、百长、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皆为汉臣。
但实际上实施的一直都是“一国两政”的间接统治手段,而各国国王也始终是大汉的代理人,这才使得这些小国有了左右逢源的操作。
而等到了大唐,设立安西都护府的时候。
虽然对这些小国依旧是间接统治,但已经不用这些小国国王作为代理人,因此统治也更加稳固,直到唐朝衰落为止。
即是说,这些西域小国不需要国王代理也完全可以实现统治,至少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于是刘据沉吟片刻之后。
开口问了与会将领一个问题:
“你们认为我父皇心中的‘大一统’,应该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