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衡出了诸葛亮的营帐,外面灯火通明,巡逻士兵来回走动,后方的秦岭在夜幕中壮阔而神秘。
李衡心中情绪起伏,自己通过这件事,进入了诸葛亮的视野。
按照接下来的一系列的规划,若是能有成效,是可以走进季汉高层的,不过需要时间。
但若走到那一步,也必然经历许多风险,再面临更多风险。
想到这里,李衡有些烦躁。
仅仅季汉内部就一大堆的破事,成都本地势力和刘备带过去的外来势力的角逐。
季汉与魏国的持续对峙,秦岭山道的阻隔,让汉军北伐只能快攻快打,每次都因为后勤无疾而终。
最要命的是,季汉本身地盘不大,人口不多,综合实力的天花板就摆在那里了。
想要拉起来,必然不能走常规路线了!
还有这第五次北伐,司马懿老奸巨猾,曹叡又非昏主,东线的孙十万一打就跑。
李亨叹了口气,丞相想要在关中屯田,不是那么容易的!
此时,杨仪到诸葛亮的营帐,看到了诸葛亮给他的纸,不由得愣了一下:“丞相,这是……纸?”
“不用怀疑,是纸。”
“我第一次见到如此细滑的纸!”杨仪大感惊讶,等反应过来后忍不住问道,“这纸从何人来?”
“李衡给我的。”
“李衡?”杨仪顿了一下,有些不敢相信,“给您献药的李衡?”
“是的。”
“他还会造纸?”杨仪蹙起眉头来,顿觉奇怪。
又是献药,又的献纸,这个李衡想干什么?
诸葛亮却不理会杨仪的怀疑,说道:“威公,你去协助他,他现在需要人手。”
“造纸吗?”
“是的。”
“可是现在粮食才是最重要的,造纸是浪费人力……”
“先给他一批人,其他的你不要多想。”
“丞相,下官有一句话不知该说不该说?”
“但说无妨。”
“这李衡献完药又献纸,恐怕别有目的。”
“有没有其他目的,暂且不论,你先去协助他便是。”
见诸葛亮如此决定,杨仪也不再多言,但心中却对李衡的印象不怎么样。
“是,丞相放心,下官会尽力去做。”
等出了诸葛亮的营帐后,杨仪出去急匆匆就找到了李衡。
“造纸要多少人?”杨仪开门见山地问道。
“先来一百人。”
“什么叫先来一百人,后面还要加?”
“后面加不加,看一个多月之后,现在一口气要太多人,杨长史恐怕也不愿意,毕竟屯田在即。”
“你知道就好!”杨仪点了点头,“虽然你造的纸很不错,但不要天真地以为造纸就能得到重用,纸很好,可不能改变什么,现在我们需要粮食。”
杨仪是诸葛亮的心腹,李衡只是太医之子,两者身份差距巨大。
杨仪的语气中多少带着几分高傲。
他觉得李衡在这个时候献纸,有自己的小心思,是想做政治投机。
李衡也不在意杨仪的态度,问道:“那这一百人,杨长史给还是不给呢?”
“给。”
“多谢杨长史。”
杨仪没有多停留,而是转身离去,走了几步,又转身说道:“你的时间不多,我会盯着你的,最好不要耍小聪明!”
李衡没有理会杨仪。
他觉得杨仪的认知也没什么问题,后勤不仅仅只是统计要严密,本身的粮食数量才是根本。
对于后勤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屯田。
但屯田,需要大量的统计和管理工作,想要快速且高效地屯田,是离不开纸的。
可是批量大规模造纸,即便是后来大唐都无法解决。
直到利用竹子造纸,才解决了大规模造纸的问题。() ()
那要等到宋朝了,宋朝竹纸造就了蜀地为全国造纸中心的位置。
杨仪不相信就再正常不过了。
恐怕诸葛亮也不相信,诸葛亮之所以愿意给自己一批人,可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反正无伤大雅。
等他回到营帐,李如寄急忙问道:“丞相病情如何?”
回想起营帐中所经历的事,李如寄仍然心有余悸。
“一切稳定。”
“你确定?”
“我确定。”
“要是丞相有个三长两短,咱全家都得死,你知道吧?”
“我知道啊!”
李如寄擦了擦额头的汗,还在那里嘀咕着:“早知道之前把毒药伴在饭里给你吃了算了,这样今天就不会惹这件事,免得都痛苦。”
“父亲,瞧你这话说的,给丞相治病不是一件大好事吗!”
“是大好事,但还轮不到你和我!丞相的病没那么好治的,伱那个止咳糖浆是不是只能管一时?”
哟呵,这老家伙居然还能看出来止咳糖浆只能管一时?
“丞相对我的态度很好。”
“世事无常啊,你出了这個头,现在众人都将治好丞相的病放在你身上,稍有差池,你难辞其咎!丞相的病一日未根除,你这个脑袋,就一日不得安稳!还有我这颗脑袋……”
越说,李如寄越害怕。
李衡却打趣道:“丞相的病好了,咱老李家不就飞黄腾达了?”
“飞黄腾达还算了,我已经想好了,万一丞相有个三长两短,我们赶紧服毒自杀。”
卧槽!
这个老家伙!
张嘴闭嘴就要喝毒药!
李衡心里不禁暗骂了一句,你丫的就不能盼点好的?
“父亲,你就先在这里待着,我还有事。”
“你又有什么事?”李如寄拉着长脸问道。
“你就别管了。”
说完,李衡坐下开始吃饭。
三国时期的饭菜比较粗糙,而且一天只有两顿,李衡这个时候还有吃的是因为李如寄是御医。
吃完饭后,刚要睡觉,外面有人唤道:“李衡可在?”
李衡闻声出去,看见一个年轻人。
“阁下是?”
“在下张厝,是杨长史让我来的,给你挑了一百人。”张厝语气中带着傲慢。
李衡瞄了一眼,火光下确实有一百人。
但这一百人,各个身形消瘦,怕是杨仪给自己挑的最弱的一批。
不过也没关系,造纸足够了。
在汉军出秦岭之前,魏军也已经行动起来。
司马懿营帐内,众魏将分坐两边,司马懿坐主座。
“诸葛亮准备了三年,此次来势汹汹,我们不可小觑。”
司马懿耷拉着眼皮,语气淡然,但手里却不停地把玩着酒杯。
其他人都沉默着。
不可小觑?
这不是废话吗!
诸葛亮四次北伐,魏军在正面战场就没有占到过便宜。
前四次北伐,每一次看起来似乎有特殊的巧合导致诸葛亮退兵。
但深究根本,就一个原因:汉军粮草不足!
这一年的魏军,都患有“恐诸葛症”,别说不敢小觑了,恐怕没有一个人敢真的跟诸葛亮正面打。
连司马懿本人都如履薄冰。
夏侯霸说道:“大都督,我们应该在渭河以北安营扎寨,与蜀军隔河对峙,而不是到渭河以南!”
司马懿说道:“不!渭河以南人丁繁密,诸葛亮此次前来,绝不仅仅只是打仗那么简单,他必然吸引之前的教训,在渭河以南屯田,若是我们把渭河以南交给他,以诸葛亮的能力,不出半年,渭河以南就全是蜀军的地盘了!”
李衡心中情绪起伏,自己通过这件事,进入了诸葛亮的视野。
按照接下来的一系列的规划,若是能有成效,是可以走进季汉高层的,不过需要时间。
但若走到那一步,也必然经历许多风险,再面临更多风险。
想到这里,李衡有些烦躁。
仅仅季汉内部就一大堆的破事,成都本地势力和刘备带过去的外来势力的角逐。
季汉与魏国的持续对峙,秦岭山道的阻隔,让汉军北伐只能快攻快打,每次都因为后勤无疾而终。
最要命的是,季汉本身地盘不大,人口不多,综合实力的天花板就摆在那里了。
想要拉起来,必然不能走常规路线了!
还有这第五次北伐,司马懿老奸巨猾,曹叡又非昏主,东线的孙十万一打就跑。
李亨叹了口气,丞相想要在关中屯田,不是那么容易的!
此时,杨仪到诸葛亮的营帐,看到了诸葛亮给他的纸,不由得愣了一下:“丞相,这是……纸?”
“不用怀疑,是纸。”
“我第一次见到如此细滑的纸!”杨仪大感惊讶,等反应过来后忍不住问道,“这纸从何人来?”
“李衡给我的。”
“李衡?”杨仪顿了一下,有些不敢相信,“给您献药的李衡?”
“是的。”
“他还会造纸?”杨仪蹙起眉头来,顿觉奇怪。
又是献药,又的献纸,这个李衡想干什么?
诸葛亮却不理会杨仪的怀疑,说道:“威公,你去协助他,他现在需要人手。”
“造纸吗?”
“是的。”
“可是现在粮食才是最重要的,造纸是浪费人力……”
“先给他一批人,其他的你不要多想。”
“丞相,下官有一句话不知该说不该说?”
“但说无妨。”
“这李衡献完药又献纸,恐怕别有目的。”
“有没有其他目的,暂且不论,你先去协助他便是。”
见诸葛亮如此决定,杨仪也不再多言,但心中却对李衡的印象不怎么样。
“是,丞相放心,下官会尽力去做。”
等出了诸葛亮的营帐后,杨仪出去急匆匆就找到了李衡。
“造纸要多少人?”杨仪开门见山地问道。
“先来一百人。”
“什么叫先来一百人,后面还要加?”
“后面加不加,看一个多月之后,现在一口气要太多人,杨长史恐怕也不愿意,毕竟屯田在即。”
“你知道就好!”杨仪点了点头,“虽然你造的纸很不错,但不要天真地以为造纸就能得到重用,纸很好,可不能改变什么,现在我们需要粮食。”
杨仪是诸葛亮的心腹,李衡只是太医之子,两者身份差距巨大。
杨仪的语气中多少带着几分高傲。
他觉得李衡在这个时候献纸,有自己的小心思,是想做政治投机。
李衡也不在意杨仪的态度,问道:“那这一百人,杨长史给还是不给呢?”
“给。”
“多谢杨长史。”
杨仪没有多停留,而是转身离去,走了几步,又转身说道:“你的时间不多,我会盯着你的,最好不要耍小聪明!”
李衡没有理会杨仪。
他觉得杨仪的认知也没什么问题,后勤不仅仅只是统计要严密,本身的粮食数量才是根本。
对于后勤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屯田。
但屯田,需要大量的统计和管理工作,想要快速且高效地屯田,是离不开纸的。
可是批量大规模造纸,即便是后来大唐都无法解决。
直到利用竹子造纸,才解决了大规模造纸的问题。() ()
那要等到宋朝了,宋朝竹纸造就了蜀地为全国造纸中心的位置。
杨仪不相信就再正常不过了。
恐怕诸葛亮也不相信,诸葛亮之所以愿意给自己一批人,可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反正无伤大雅。
等他回到营帐,李如寄急忙问道:“丞相病情如何?”
回想起营帐中所经历的事,李如寄仍然心有余悸。
“一切稳定。”
“你确定?”
“我确定。”
“要是丞相有个三长两短,咱全家都得死,你知道吧?”
“我知道啊!”
李如寄擦了擦额头的汗,还在那里嘀咕着:“早知道之前把毒药伴在饭里给你吃了算了,这样今天就不会惹这件事,免得都痛苦。”
“父亲,瞧你这话说的,给丞相治病不是一件大好事吗!”
“是大好事,但还轮不到你和我!丞相的病没那么好治的,伱那个止咳糖浆是不是只能管一时?”
哟呵,这老家伙居然还能看出来止咳糖浆只能管一时?
“丞相对我的态度很好。”
“世事无常啊,你出了这個头,现在众人都将治好丞相的病放在你身上,稍有差池,你难辞其咎!丞相的病一日未根除,你这个脑袋,就一日不得安稳!还有我这颗脑袋……”
越说,李如寄越害怕。
李衡却打趣道:“丞相的病好了,咱老李家不就飞黄腾达了?”
“飞黄腾达还算了,我已经想好了,万一丞相有个三长两短,我们赶紧服毒自杀。”
卧槽!
这个老家伙!
张嘴闭嘴就要喝毒药!
李衡心里不禁暗骂了一句,你丫的就不能盼点好的?
“父亲,你就先在这里待着,我还有事。”
“你又有什么事?”李如寄拉着长脸问道。
“你就别管了。”
说完,李衡坐下开始吃饭。
三国时期的饭菜比较粗糙,而且一天只有两顿,李衡这个时候还有吃的是因为李如寄是御医。
吃完饭后,刚要睡觉,外面有人唤道:“李衡可在?”
李衡闻声出去,看见一个年轻人。
“阁下是?”
“在下张厝,是杨长史让我来的,给你挑了一百人。”张厝语气中带着傲慢。
李衡瞄了一眼,火光下确实有一百人。
但这一百人,各个身形消瘦,怕是杨仪给自己挑的最弱的一批。
不过也没关系,造纸足够了。
在汉军出秦岭之前,魏军也已经行动起来。
司马懿营帐内,众魏将分坐两边,司马懿坐主座。
“诸葛亮准备了三年,此次来势汹汹,我们不可小觑。”
司马懿耷拉着眼皮,语气淡然,但手里却不停地把玩着酒杯。
其他人都沉默着。
不可小觑?
这不是废话吗!
诸葛亮四次北伐,魏军在正面战场就没有占到过便宜。
前四次北伐,每一次看起来似乎有特殊的巧合导致诸葛亮退兵。
但深究根本,就一个原因:汉军粮草不足!
这一年的魏军,都患有“恐诸葛症”,别说不敢小觑了,恐怕没有一个人敢真的跟诸葛亮正面打。
连司马懿本人都如履薄冰。
夏侯霸说道:“大都督,我们应该在渭河以北安营扎寨,与蜀军隔河对峙,而不是到渭河以南!”
司马懿说道:“不!渭河以南人丁繁密,诸葛亮此次前来,绝不仅仅只是打仗那么简单,他必然吸引之前的教训,在渭河以南屯田,若是我们把渭河以南交给他,以诸葛亮的能力,不出半年,渭河以南就全是蜀军的地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