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熙六年汉魏战争到十月,终于渐渐平息袭来。
继吴国被灭之后,引发了两国对濡须坞的争夺战。
魏军先发制人,占据易守难攻的濡须坞。
汉军则采取了攻击徐州,逼迫司马师调集精锐进入徐州的策略,成功切断了濡须坞的后勤,最终拿到了濡须坞。
濡须坞关于到东线两国对淮南的掌控,也就是合肥的战略地位。
曹魏在这一局中再一次失利。
不仅如此,司马懿的病故,让司马家在曹魏内部的地位遭到了反攻。
即便这种反攻被清算,曹魏内部却依然暗流涌动,那些心中不服的人,在暗中蛰伏。
转眼已经到了十一月,成都又来人了。
这一次来的不是董允,而是蒋琬。
“接受到大将军的建议,陛下已经在筹备迁都长安。”蒋琬说道。
“长安在丞相的治理下,已经渐渐恢复了不少。”李衡说道,“迁都长安是最佳选择。”
“这是这一次任命的诏书,对于大将军的引荐,陛下都同意了。”
蒋琬递过来一些文书。
那是文钦、丘俭等人的任命函。
“多谢陛下。”
“陛下又问了,何时灭魏?”
“不知道。”李衡摇了摇头,“灭魏不仅仅在于我们的准备,还要看天时。”
“天时何时到来?”
李衡笑道:“蒋公又在为难我了,既然是天时,岂是人力所能推算?”
“那依大将军看,下一步曹魏会如何做?”
“下一步吗?”李衡道,“我军既然已经拿下凉州,下一步曹魏会在太行山布置防御,还会在扬州增派兵力。”
“曹魏不可能有那么多兵吧?”
“强征壮丁还是可以做到的,但该付的代价还得付。”
“再强征壮丁,会伤及根本。”
“至少还可以大规模征集三次壮丁。”李衡道,“我们拿到了关中、襄阳、合肥,这些地方都是曹魏的边陲之地,豫州、兖州、冀州、青州等地,才是曹魏良田最多,人丁最多的地方,这些地方并未遭受战争打击。”
“那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我们依然采取疲魏之策。”李衡道,“阶段性从某一个地方进攻,逼迫曹魏调动内部资源投入到那个地方,只要执行成功,曹魏撑不了多久。”
沉默片刻,蒋琬突然说道:“大将军,还有很重要的一件事,陛下想听听您的意见。”
“何事?”
“丞相身体每况愈下,已经不能再上前线,河东、并州方面,都需要一个统筹全局的统帅,你认为谁更合适?”
不等李衡开口,蒋琬突然说道:“先跟您说一件事,魏延在并州之战,坑杀了不少无辜百姓。”
李衡看了一眼蒋琬,他知道季汉上下,没有一个人喜欢魏延。
蒋琬这话的意思是,你别推荐魏延,你推荐魏延也没有用。
“费文伟就可以。”
“费文伟擢升京兆尹,他恐怕无法担任。”
“丞相是如何说的?”
“丞相也想听听您的意见。”
“姜伯约是最合适的人。”
蒋琬站起来,行了个礼说道:“大将军的话,我已经知道,我会转告陛下,这便告辞。”
“这么快就要离开吗?”
“时值迁都,公事繁多,不能久留,还请大将军见谅。”() ()
“好,我送送蒋公。”
将蒋琬送到城外,蒋琬说道:“大将军留步。”
“蒋公一路走好。”
“大将军,还有一件事。”
“何事?”
“将来真的要在全天下推行府兵吗?”
“是的。”
“能做到吗?”
“能。”
“岂不是要得罪天下士人?”
“打仗本身就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对手,何惧再得罪?”
“告辞。”
“慢走。”
看着蒋琬离去的身影,李衡也陷入沉思中。
蒋琬今日问的那些问题,其实都是没有营养的废话,刘禅和丞相早就定好。
蒋琬问前面那些问题,目的是为了顺理成章问最后一个问题。
而且还是在临走前,给人一种最后那个问题仿佛是最不重要的感觉。
但实际上,他的目的就是问最后那个问题。
李衡预感到,成都方面对目前的局势,已经产生了一种自主的新想法。
有一拨人正在刘禅周围推动这种新的想法。
为什么李衡知道?
因为这是这个时代利益分配问题。
益州是经过李衡改造的,益州士人集团的利益从土地转嫁到商业上面。
例如荆州不少商社背后就有益州士人的身影,现在扬州正在发展的不少商社背后也有益州士人的身影。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迭加效应。
正在被大汉新模式覆盖的扬州诸多商社背后,也有荆州士人的身影。
这些人都是当初向李衡妥协的人,李衡也做出了承诺,将一部分利益给到他们。
可以说,他们是李衡在背后坚定的支持者。
按理说,一切都会按照大将军的想法来。
但这个世界有一条永远的规则:利益池是在不断改变的。
利益池说白了就是周期理论。
当益州的官僚资本逐渐站稳了扬州和荆州,他们的目光自然就投向了更广袤的中原大地。
但中原大地和长江一线的底层逻辑有点不一样。
中国的地形,越往南,山地越多。
华北大平原最南端淮南一带,也就是合肥附近。
再往南,是大片的沼泽、山地。
如果要将益州算到南方,这个时代,被长江穿过的地方,也只有益州有一大片肥沃的土地了。
以江陵为中心的江汉平原,相当一部分还被云梦泽覆盖住,露出来的那一部分,也到处都是湖泊水泽。
至于建业这一带,是由平原、水泽、丘陵组成的,肯定有田,但和华北大平原一比,那就是小虾米。
这些地方虽然田不多,可河流众多。
在这些地方要获利,商业是最快的。
但在华北大平原获利,商业却未必是最快的了。
那什么是最快的呢?
如果你是益州某个大官,手中握有十家商社的股权,有大量的资金,现在王师对曹魏已经保持很大的优势。
谁都知道在不久的将来,王师还会北伐。
你也知道现在你的同行都已经开始盯着中原这块蛋糕。
你是如何快速先撕咬一口属于自己的呢?
继吴国被灭之后,引发了两国对濡须坞的争夺战。
魏军先发制人,占据易守难攻的濡须坞。
汉军则采取了攻击徐州,逼迫司马师调集精锐进入徐州的策略,成功切断了濡须坞的后勤,最终拿到了濡须坞。
濡须坞关于到东线两国对淮南的掌控,也就是合肥的战略地位。
曹魏在这一局中再一次失利。
不仅如此,司马懿的病故,让司马家在曹魏内部的地位遭到了反攻。
即便这种反攻被清算,曹魏内部却依然暗流涌动,那些心中不服的人,在暗中蛰伏。
转眼已经到了十一月,成都又来人了。
这一次来的不是董允,而是蒋琬。
“接受到大将军的建议,陛下已经在筹备迁都长安。”蒋琬说道。
“长安在丞相的治理下,已经渐渐恢复了不少。”李衡说道,“迁都长安是最佳选择。”
“这是这一次任命的诏书,对于大将军的引荐,陛下都同意了。”
蒋琬递过来一些文书。
那是文钦、丘俭等人的任命函。
“多谢陛下。”
“陛下又问了,何时灭魏?”
“不知道。”李衡摇了摇头,“灭魏不仅仅在于我们的准备,还要看天时。”
“天时何时到来?”
李衡笑道:“蒋公又在为难我了,既然是天时,岂是人力所能推算?”
“那依大将军看,下一步曹魏会如何做?”
“下一步吗?”李衡道,“我军既然已经拿下凉州,下一步曹魏会在太行山布置防御,还会在扬州增派兵力。”
“曹魏不可能有那么多兵吧?”
“强征壮丁还是可以做到的,但该付的代价还得付。”
“再强征壮丁,会伤及根本。”
“至少还可以大规模征集三次壮丁。”李衡道,“我们拿到了关中、襄阳、合肥,这些地方都是曹魏的边陲之地,豫州、兖州、冀州、青州等地,才是曹魏良田最多,人丁最多的地方,这些地方并未遭受战争打击。”
“那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我们依然采取疲魏之策。”李衡道,“阶段性从某一个地方进攻,逼迫曹魏调动内部资源投入到那个地方,只要执行成功,曹魏撑不了多久。”
沉默片刻,蒋琬突然说道:“大将军,还有很重要的一件事,陛下想听听您的意见。”
“何事?”
“丞相身体每况愈下,已经不能再上前线,河东、并州方面,都需要一个统筹全局的统帅,你认为谁更合适?”
不等李衡开口,蒋琬突然说道:“先跟您说一件事,魏延在并州之战,坑杀了不少无辜百姓。”
李衡看了一眼蒋琬,他知道季汉上下,没有一个人喜欢魏延。
蒋琬这话的意思是,你别推荐魏延,你推荐魏延也没有用。
“费文伟就可以。”
“费文伟擢升京兆尹,他恐怕无法担任。”
“丞相是如何说的?”
“丞相也想听听您的意见。”
“姜伯约是最合适的人。”
蒋琬站起来,行了个礼说道:“大将军的话,我已经知道,我会转告陛下,这便告辞。”
“这么快就要离开吗?”
“时值迁都,公事繁多,不能久留,还请大将军见谅。”() ()
“好,我送送蒋公。”
将蒋琬送到城外,蒋琬说道:“大将军留步。”
“蒋公一路走好。”
“大将军,还有一件事。”
“何事?”
“将来真的要在全天下推行府兵吗?”
“是的。”
“能做到吗?”
“能。”
“岂不是要得罪天下士人?”
“打仗本身就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对手,何惧再得罪?”
“告辞。”
“慢走。”
看着蒋琬离去的身影,李衡也陷入沉思中。
蒋琬今日问的那些问题,其实都是没有营养的废话,刘禅和丞相早就定好。
蒋琬问前面那些问题,目的是为了顺理成章问最后一个问题。
而且还是在临走前,给人一种最后那个问题仿佛是最不重要的感觉。
但实际上,他的目的就是问最后那个问题。
李衡预感到,成都方面对目前的局势,已经产生了一种自主的新想法。
有一拨人正在刘禅周围推动这种新的想法。
为什么李衡知道?
因为这是这个时代利益分配问题。
益州是经过李衡改造的,益州士人集团的利益从土地转嫁到商业上面。
例如荆州不少商社背后就有益州士人的身影,现在扬州正在发展的不少商社背后也有益州士人的身影。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迭加效应。
正在被大汉新模式覆盖的扬州诸多商社背后,也有荆州士人的身影。
这些人都是当初向李衡妥协的人,李衡也做出了承诺,将一部分利益给到他们。
可以说,他们是李衡在背后坚定的支持者。
按理说,一切都会按照大将军的想法来。
但这个世界有一条永远的规则:利益池是在不断改变的。
利益池说白了就是周期理论。
当益州的官僚资本逐渐站稳了扬州和荆州,他们的目光自然就投向了更广袤的中原大地。
但中原大地和长江一线的底层逻辑有点不一样。
中国的地形,越往南,山地越多。
华北大平原最南端淮南一带,也就是合肥附近。
再往南,是大片的沼泽、山地。
如果要将益州算到南方,这个时代,被长江穿过的地方,也只有益州有一大片肥沃的土地了。
以江陵为中心的江汉平原,相当一部分还被云梦泽覆盖住,露出来的那一部分,也到处都是湖泊水泽。
至于建业这一带,是由平原、水泽、丘陵组成的,肯定有田,但和华北大平原一比,那就是小虾米。
这些地方虽然田不多,可河流众多。
在这些地方要获利,商业是最快的。
但在华北大平原获利,商业却未必是最快的了。
那什么是最快的呢?
如果你是益州某个大官,手中握有十家商社的股权,有大量的资金,现在王师对曹魏已经保持很大的优势。
谁都知道在不久的将来,王师还会北伐。
你也知道现在你的同行都已经开始盯着中原这块蛋糕。
你是如何快速先撕咬一口属于自己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