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太爷看向朱绍华,询问道:“绍华,你说你师尊除了道法之外,还传了你练兵之法、铸造之法等等。既然仙人传你这些本事,想来是有深意的,你是怎么想的?”

    朱绍华心中早有定计,这下正好顺着爷爷的话说出来:“爷爷,我觉得师尊传我本领,肯定是让我用起来去做事的。如果真出现宋元更替时那种惨事,我们最起码得有自保之力。”

    “而且师尊还交代了几件事情,也需我们尽心尽力去做。这第一件,就是让我去一趟南洋。师尊说,我炎黄子孙为生计所迫远赴海外,却饱受欺凌,多有被蛮夷屠戮之祸事。因此让我去镇压蛮夷解救我族同胞。”

    老太爷点头道:“这南洋的确有很多大明百姓,都是活不下去才背井离乡,拿命去闯荡的。万历年间,那佛朗机人在吕宋肆意屠杀大明百姓,可惜朝廷……哎!要是能解救南洋数万百姓,也是一桩善事。但那佛郎机人船坚炮利,要镇压他们恐非易事。”

    明朝对于葡萄园人和戏班牙人(非错字)并没有很清晰的认知,统一称为佛郎机人。

    朱绍华记得历史上西班牙人曾经对马尼剌的华人进行过三次惨无人道的屠杀,第二次大约在崇祯末年,但具体时间记不清楚了。

    “爷爷,我觉得这正是师尊传我诸多本领的原因。孙儿修为尚浅,师尊所传甲乙木真法也不擅杀伐,我们得先练兵、造枪炮、造船,有了足够的实力才能去南洋。”

    朱秉仁皱眉道:“可是你说的这些事,那都是谋反之罪,朝廷一旦得知,到时候如何应对?”

    朱绍华成竹在胸,安慰道:“爹,不必担心。真要在这定海大量的练兵造炮,朝廷势必发现,到时候我们就得跟那李自成一样了。但现在咱大明可有不少法外之地啊。”

    “你是说海岛?”朱秉仁若有所思。

    “不错,就是海岛。现在朝廷对海外可还有半分掌控?”

    老太爷点头道:“自从料罗湾一战之后,大明海路尽归郑一官。朝廷也只是要了个海上无盗匪的脸面罢了。绍华得仙人传授道法,我们家得了这天大的好处,总得有所表示,为仙人建个道场也是应有之意。不如就选个山清水秀、灵气充沛的的海岛,绍华,你觉得如何?”

    朱绍华瞬间领会爷爷的意思,笑道:“正当如此!只是在岛上营造,物料转运困难,怕是得多招些人手,特别是好的工匠,更是多多益善。”

    朱秉仁也终于明白过来,附和道:“如此甚好!”

    这话说完,三人相视一笑,祖孙三代、两对父子颇有默契之感。

    朱绍华也没想到会这么顺利的说服家人,毕竟大明两百年的统治,皇权早已深入人心。

    他只当是亲眼见到神迹,对人心态的极大冲击,特别在这个鬼神之说深入人心,人人都信但人人未见的年代,以至于朱秉仁父子谈起这近乎谋反的大事竟然也未有彷徨顾虑。

    朱老太爷又道:“绍华,这些事你打算如何着手?”() ()

    朱绍华就等着这一句呢,笑道:“爷爷,要做的事情太多,我一个人是万万做不过来的。所以,第一件事,得先找帮手,最可靠的,自然是我们族中之人,所以我准备在族中先培养一批帮手出来。”

    南岙村中,朱家是大姓,占半数人口,其余几家姓氏人口不一。

    朱家曾祖爷发家之后,也没忘了乡亲,到了现在,每次出海,家家都有份额。村中主要的收入来源,也都在海上,若是只靠着家中几亩薄田,是万万活不下去的。

    朱老太爷是朱家族长,平日里在族中威望极高,此时大手一挥道:“能学仙人的本领,那是修来的福分,他们都得抢着来。明日召集族人,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朱秉仁提醒道:“爹,要是绍华培养家中子弟,此事定是瞒不住的,其他几家呢?”

    朱秉仁说的是村里其他杂姓人家。

    老太爷笑道:“不着急,送上门的哪有自己争来的的香?且等他们找上门再说。”

    “爷爷英明!”朱绍华先竖個大拇指,又道:“这第二件事,就是招纳人手。咱们村里人口有限,若要练兵,须得再从外面招人才行。如今天灾战乱,特别是北地,流民无数,多招些人来,也能救些性命。”

    朱秉仁点头赞同:“别说是北边了,就是我们这边,活不下去的也大有人在。不过为了别太扎眼,还是分开来两边招吧。”

    朱绍华接着说第三件事:“最后是物料采买,关键是是硝石、硫磺、铁料。”

    朱秉仁思考片刻,道:“这几样官府多有管制,如果量小还好说,要是量大了怕是会有不妥。最好是分散开来,从多处慢慢采买,你三叔那边有合适的路子。这样一来,即便有人注意,查到的数量也不会很多。”

    朱绍华大喜:“这样最好不过,还可以用建道场、炼丹药的名义遮掩一二。而且一开始也用不了太多。如此一来,难题尽去!

    朱秉仁却苦着脸道:“不,还有个最大的难题。你可知道刚才说的这些事,要多少花费么?”

    欧洲的三十年战争,严重影响到了几大殖民国家对大明的海贸,这些年海上的生意远不如朱家曾祖爷那时候。

    前些年朱家的船还在海上被劫过一次,虽然找了郑家,但一直没查出什么结果。老太爷也是因为这事,气愤交加,才病情加重。

    再加上这次出海的商队还未回来,此时家中的钱财并不宽裕。

    朱老太爷也皱起眉头:“有多少出多少,我牵头让族里也都凑一凑,先把摊子支起来。等人手多了,就去郑一官那儿贷一艘船,每年海上也能多些进项。”

    朱老太爷说的郑一官就是郑芝龙,崇祯六年料罗湾之战后,郑芝龙彻底掌控海路,合法收取保护费,现在已是富可敌国。除了收取保护费之外,郑芝龙还对外出租船只,根据船的吨位大小不同收取船租。

    “爹,爷爷,不必如此,我有办法。”

章节目录

大明:我与那些奇奇怪怪的植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老香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香樟并收藏大明:我与那些奇奇怪怪的植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