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9章 浮力原理
钢铁……当真能够造船?
在座皆兵部官员,对于各种军械在军事战争当中的用途了如指掌,即便尚未有实物,却也能够脑补出某一些军械的用途以及影响。
抛去钢铁能否造船的疑问,假如当真能够造出,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大唐的战船再不惧风浪之侵袭,无惧于惊涛骇浪之拍打,无惧于敌人之火攻,每一艘战船,都是一座漂浮于海上永不沉没的堡垒!
海战的模式,将再一次被打破!
而每一次技术领先的后果,都是唐军对敌人的碾压,当技术领先两个时代……
天下间,何人可与之匹敌?
诸人呼吸都粗重起来。
房俊则耐心解释:“物体之所以能够浮在水面,不仅在于其本身之材质,也在于其形状结构……下面这句话,你记下来。”
他指着柳奭说道。
柳奭一愣,忙起身快步站在书案一旁,铺好纸,取过毛笔蘸了墨汁,看向房俊,准备就绪。
房俊喝了口茶水,这才在诸人期待的目光之中悠悠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重量!”
柳奭未及思索,便挥毫将这句话记录于纸上。
崔敦礼等人思索片刻,有些难以理解,疑惑道:“这是‘物理’知识?可在太尉编撰的《物理》一书中,却并未得见。”
当今,无论儒、法、道、佛等等学派,几乎人手一本《几何》《数学》《物理》《化学》,对其中之学识惊为天人,虚心学习、潜心钻研。
房俊感叹道:“任何一门学科,都永无止境,岂是区区一本书册便可讲述详尽?自然之道,穷极天理,而宇宙浩瀚、无边无垠,亟待吾等孜孜不倦、永无休止之探索、追求。这两年我会沉下心来,将《物理》当中的一个分支《力学》编撰成书,刊发天下。”
什么“阿基米德原理”、“帕斯卡定律”、“波马定律”,甚至于“牛顿运动定律”,都全部提前在大唐面世。
只是尚未想好这些定律、原理的名字是否冠以自己之名。
若是那般,他有可能成为千年之后最牛之物理学家,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
*
皇城在承天门外、朱雀门内,南北向街道五条、东西向街道七条,将长方形的皇城分割成若干区域,以朱雀大街为中心,向东西两侧铺陈开去。
由朱雀门而内,西侧第一为鸿胪寺,第二为宗正寺,沿着鸿胪寺、宗正寺之间的第六横街向西而行,过了宗正寺,便是大名鼎鼎的御史台,再行数百步,有一座庭院森森、古树繁茂,看上去略显破败的官衙,便是整座皇城最为神秘的太史局。
由古至今,堪舆皇陵、制定历法、观测形象、占卜吉凶的衙门都极其神秘且隐晦,等闲人绝对不会沾边,以免犯下“觊觎皇权”之大罪,故而与一墙之隔的御史台人来人往、兴盛非凡相比,太史局这边门可罗雀、无人问津。
不过今日,却有人登门拜访。
阳光照在衙门前的古树上,树影斑驳,一位六旬左右的老者信步而来,深绯色官袍略显陈旧,头戴幞头,胡须花白,容貌清癯,宽大的骨架撑起衣袍很有几分将军武夫之风范,走路之时昂首阔步、气势十足。
太史局门前甚至并无门子把守,老者登上台阶一手推开虚掩的大门,便走了进去。
绕过影壁,便见到树木环绕的庭院里有一方载满莲花的水池,一个道袍木簪的中年道士正将一个石槽搬到水池边,然后俯身鼓捣着什么,听闻脚步声,一抬头便见到走进庭院的老者。
“原来是吕太常,上次酒宴之上借助尿遁,别来无恙乎?”
李淳风直起身,拿起一旁的帕子擦擦手,笑呵呵迎上前去。
老者笑容有些僵硬,辩解道:“什么叫‘尿遁’?粗俗!污蔑!那日适逢老夫肠胃不好,故而不得不中途离席。你堂堂太史令,焉能是非不分、黑白颠倒,这般污人清白?”
“哈哈,好好好,这么说是吧?那就等吕太常那一日肠胃好了,咱们再行斗酒!且看你还有什么借口!”
“老夫酒场纵横半生,焉能怕你这个牛鼻子?”
老者吹胡子瞪眼,表达不满,然后指着那个石槽:“太史令莫不是人间美味享尽,意欲尝一尝豚彘之食?”
那石槽方方正正,看上去确实很像乡间农家用来饲养家猪的器具……
李淳风却是不恼,笑呵呵的招招手:“来来来,吕太常素来自诩学究天人、百家精通,今日且随我来做一个实验,验证一个原理,看你能否懂得其中道理。”
“实验?原理?”
老者一头雾水,好奇的跟着李淳风来到石槽旁。
见李淳风用水瓢从池中舀水倒入石槽,遂提醒道:“莫要整日太常、太常的称呼,某不过是太常少卿而已,等到哪一日荣升太常卿,你再这般称呼不迟。如今若是被旁人听到还以为某官迷心窍,徒惹人耻笑。”
李淳风一边舀水,一边不以为然道:“韦挺那老贼不过是个纨绔子弟罢了,挤走了郑伯龄占据太常卿的高位,以往仗着韦贵妃之庇佑胡作非为,无人与之计较,使他逍遥至今。不过眼下朝廷六部九寺考核严谨、人多官少,迟早被弹劾罢官,到时候这太常卿一职舍你其谁?”
吕才闻言,颇为赞许的点点头,半点谦虚之意都没有:“要说这太常寺啊,没我就得散!”
李淳风丢掉水瓢,大笑道:“旁人听闻此言,怕是要耻笑你不懂谦虚、不自量力,我却知此言非虚!”
其人贞观初年曾为太宗皇帝起居郎,之后征直弘文馆,受命勘正《阴阳书》,书成之后,拜太常少卿,其中《叙宅经》《叙禄命》及《叙葬书》广为流传,被开国至今的阴阳家奉为圭臬。
此人喜好破杂,年少之时便精通阴阳、方技之术,博学多才,尤其对于音律造诣精深,当年奉太宗御诏参论乐事,此后每逢太宗皇帝宴代从臣、赏赐闾里、赋诗抒怀之时,即命吕才依诗谱曲编舞。
其最著名的作品有一篇名为《七德舞》,太宗皇帝觉得名字不好,改名为《秦王破阵乐》,一度成为唐军的军歌……
“呦,居然是吕太常登门,蓬荜生辉啊!”
一声招呼在身后响起,吕才回头,便见到一鹤发童颜、一身道袍的老道士一手拎着铜秤,一手拿着一个兜子,笑呵呵的从正堂里走出来。
吕才哈哈一笑,揶揄道:“今日闲暇,过来瞅瞅你这老道士死了没有!分明已经致仕多年,却依旧赖着太史局这几间官廨不肯走,某些人贵为太史令却头顶上还压着道君,怕是早就咒你赶快咽气。”
时至当今,举凡奇门异技、阴阳术数,造诣最深皆道家传人。
譬如这太史局内,八成都是道士出身……
老道士走到近前,将手里的兄弟丢给李淳风,笑骂道:“我便是死了,也还有天罡道兄压着他,想要当家做主,再等一百年吧,哈哈!”
自从武德初年受高祖皇帝之命造《戊寅历》,其后被李淳风指出多处错误,他便一直在这太史局内重新演算,只不过收效甚微。这两年得了一本《数学》,顿时惊为天人,钻研之后改进了自己的算法,收获颇丰。
吕才也大笑,旋即叹口气:“与天罡道兄上次一别,许是有十余载了吧?也不知道兄如今何处。云游天下,餐风饮露,清风入怀,明月相伴,真是羡煞吾辈!”
寒暄几句,见李淳风将石槽刷得干干净净后将槽中水倒空,取过一旁的一个小铜盆放在石槽内,又用水瓢舀水将铜盆注满,点滴不曾外溢,遂奇道:“你俩究竟是在作甚?”
李淳风打开那个兜子,取出一个拳头大的铁块,一个差不多大的木块,还有另外一个小铜盆,用帕子仔仔细细擦干净:“吕太常可曾听闻今日长安最为盛行的一句话?”
吕才一脸懵然。
老道士傅仁均捋着白胡子,悠然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重量。”
吕才:“……”
他今日在太常寺内编撰礼书,整日里昏天暗地多日未曾回家,今日好不容易得闲便来太史局逛一逛、打算与老友小酌一顿散散心,哪里知道长安城中发生何事?
这句话如此浅白易懂,但是……似懂又非懂。
浮力?
重量?
什么意思?!
李淳风挽起袖子,道:“吕太常,且看我做实验!”
吕才目光炯炯的盯着李淳风操作。
但凡博学多才之人,必定精力充沛,爱好广泛且好奇心极重,听闻那句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话语,再见到李淳风准备充分的摆弄这些器具,好奇心早已被彻底勾起。
遂与傅仁均一起,背着手站在石槽旁。
只见李淳风拿起铁块,小心翼翼的放入盛满水的铜盆里,铁块沉底,水满溢出。
李淳风大叫一声:“噫!沉了!”
吕才:“……”
你癔症了吗?
不沉才有鬼吧!
钢铁……当真能够造船?
在座皆兵部官员,对于各种军械在军事战争当中的用途了如指掌,即便尚未有实物,却也能够脑补出某一些军械的用途以及影响。
抛去钢铁能否造船的疑问,假如当真能够造出,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大唐的战船再不惧风浪之侵袭,无惧于惊涛骇浪之拍打,无惧于敌人之火攻,每一艘战船,都是一座漂浮于海上永不沉没的堡垒!
海战的模式,将再一次被打破!
而每一次技术领先的后果,都是唐军对敌人的碾压,当技术领先两个时代……
天下间,何人可与之匹敌?
诸人呼吸都粗重起来。
房俊则耐心解释:“物体之所以能够浮在水面,不仅在于其本身之材质,也在于其形状结构……下面这句话,你记下来。”
他指着柳奭说道。
柳奭一愣,忙起身快步站在书案一旁,铺好纸,取过毛笔蘸了墨汁,看向房俊,准备就绪。
房俊喝了口茶水,这才在诸人期待的目光之中悠悠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重量!”
柳奭未及思索,便挥毫将这句话记录于纸上。
崔敦礼等人思索片刻,有些难以理解,疑惑道:“这是‘物理’知识?可在太尉编撰的《物理》一书中,却并未得见。”
当今,无论儒、法、道、佛等等学派,几乎人手一本《几何》《数学》《物理》《化学》,对其中之学识惊为天人,虚心学习、潜心钻研。
房俊感叹道:“任何一门学科,都永无止境,岂是区区一本书册便可讲述详尽?自然之道,穷极天理,而宇宙浩瀚、无边无垠,亟待吾等孜孜不倦、永无休止之探索、追求。这两年我会沉下心来,将《物理》当中的一个分支《力学》编撰成书,刊发天下。”
什么“阿基米德原理”、“帕斯卡定律”、“波马定律”,甚至于“牛顿运动定律”,都全部提前在大唐面世。
只是尚未想好这些定律、原理的名字是否冠以自己之名。
若是那般,他有可能成为千年之后最牛之物理学家,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
*
皇城在承天门外、朱雀门内,南北向街道五条、东西向街道七条,将长方形的皇城分割成若干区域,以朱雀大街为中心,向东西两侧铺陈开去。
由朱雀门而内,西侧第一为鸿胪寺,第二为宗正寺,沿着鸿胪寺、宗正寺之间的第六横街向西而行,过了宗正寺,便是大名鼎鼎的御史台,再行数百步,有一座庭院森森、古树繁茂,看上去略显破败的官衙,便是整座皇城最为神秘的太史局。
由古至今,堪舆皇陵、制定历法、观测形象、占卜吉凶的衙门都极其神秘且隐晦,等闲人绝对不会沾边,以免犯下“觊觎皇权”之大罪,故而与一墙之隔的御史台人来人往、兴盛非凡相比,太史局这边门可罗雀、无人问津。
不过今日,却有人登门拜访。
阳光照在衙门前的古树上,树影斑驳,一位六旬左右的老者信步而来,深绯色官袍略显陈旧,头戴幞头,胡须花白,容貌清癯,宽大的骨架撑起衣袍很有几分将军武夫之风范,走路之时昂首阔步、气势十足。
太史局门前甚至并无门子把守,老者登上台阶一手推开虚掩的大门,便走了进去。
绕过影壁,便见到树木环绕的庭院里有一方载满莲花的水池,一个道袍木簪的中年道士正将一个石槽搬到水池边,然后俯身鼓捣着什么,听闻脚步声,一抬头便见到走进庭院的老者。
“原来是吕太常,上次酒宴之上借助尿遁,别来无恙乎?”
李淳风直起身,拿起一旁的帕子擦擦手,笑呵呵迎上前去。
老者笑容有些僵硬,辩解道:“什么叫‘尿遁’?粗俗!污蔑!那日适逢老夫肠胃不好,故而不得不中途离席。你堂堂太史令,焉能是非不分、黑白颠倒,这般污人清白?”
“哈哈,好好好,这么说是吧?那就等吕太常那一日肠胃好了,咱们再行斗酒!且看你还有什么借口!”
“老夫酒场纵横半生,焉能怕你这个牛鼻子?”
老者吹胡子瞪眼,表达不满,然后指着那个石槽:“太史令莫不是人间美味享尽,意欲尝一尝豚彘之食?”
那石槽方方正正,看上去确实很像乡间农家用来饲养家猪的器具……
李淳风却是不恼,笑呵呵的招招手:“来来来,吕太常素来自诩学究天人、百家精通,今日且随我来做一个实验,验证一个原理,看你能否懂得其中道理。”
“实验?原理?”
老者一头雾水,好奇的跟着李淳风来到石槽旁。
见李淳风用水瓢从池中舀水倒入石槽,遂提醒道:“莫要整日太常、太常的称呼,某不过是太常少卿而已,等到哪一日荣升太常卿,你再这般称呼不迟。如今若是被旁人听到还以为某官迷心窍,徒惹人耻笑。”
李淳风一边舀水,一边不以为然道:“韦挺那老贼不过是个纨绔子弟罢了,挤走了郑伯龄占据太常卿的高位,以往仗着韦贵妃之庇佑胡作非为,无人与之计较,使他逍遥至今。不过眼下朝廷六部九寺考核严谨、人多官少,迟早被弹劾罢官,到时候这太常卿一职舍你其谁?”
吕才闻言,颇为赞许的点点头,半点谦虚之意都没有:“要说这太常寺啊,没我就得散!”
李淳风丢掉水瓢,大笑道:“旁人听闻此言,怕是要耻笑你不懂谦虚、不自量力,我却知此言非虚!”
其人贞观初年曾为太宗皇帝起居郎,之后征直弘文馆,受命勘正《阴阳书》,书成之后,拜太常少卿,其中《叙宅经》《叙禄命》及《叙葬书》广为流传,被开国至今的阴阳家奉为圭臬。
此人喜好破杂,年少之时便精通阴阳、方技之术,博学多才,尤其对于音律造诣精深,当年奉太宗御诏参论乐事,此后每逢太宗皇帝宴代从臣、赏赐闾里、赋诗抒怀之时,即命吕才依诗谱曲编舞。
其最著名的作品有一篇名为《七德舞》,太宗皇帝觉得名字不好,改名为《秦王破阵乐》,一度成为唐军的军歌……
“呦,居然是吕太常登门,蓬荜生辉啊!”
一声招呼在身后响起,吕才回头,便见到一鹤发童颜、一身道袍的老道士一手拎着铜秤,一手拿着一个兜子,笑呵呵的从正堂里走出来。
吕才哈哈一笑,揶揄道:“今日闲暇,过来瞅瞅你这老道士死了没有!分明已经致仕多年,却依旧赖着太史局这几间官廨不肯走,某些人贵为太史令却头顶上还压着道君,怕是早就咒你赶快咽气。”
时至当今,举凡奇门异技、阴阳术数,造诣最深皆道家传人。
譬如这太史局内,八成都是道士出身……
老道士走到近前,将手里的兄弟丢给李淳风,笑骂道:“我便是死了,也还有天罡道兄压着他,想要当家做主,再等一百年吧,哈哈!”
自从武德初年受高祖皇帝之命造《戊寅历》,其后被李淳风指出多处错误,他便一直在这太史局内重新演算,只不过收效甚微。这两年得了一本《数学》,顿时惊为天人,钻研之后改进了自己的算法,收获颇丰。
吕才也大笑,旋即叹口气:“与天罡道兄上次一别,许是有十余载了吧?也不知道兄如今何处。云游天下,餐风饮露,清风入怀,明月相伴,真是羡煞吾辈!”
寒暄几句,见李淳风将石槽刷得干干净净后将槽中水倒空,取过一旁的一个小铜盆放在石槽内,又用水瓢舀水将铜盆注满,点滴不曾外溢,遂奇道:“你俩究竟是在作甚?”
李淳风打开那个兜子,取出一个拳头大的铁块,一个差不多大的木块,还有另外一个小铜盆,用帕子仔仔细细擦干净:“吕太常可曾听闻今日长安最为盛行的一句话?”
吕才一脸懵然。
老道士傅仁均捋着白胡子,悠然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重量。”
吕才:“……”
他今日在太常寺内编撰礼书,整日里昏天暗地多日未曾回家,今日好不容易得闲便来太史局逛一逛、打算与老友小酌一顿散散心,哪里知道长安城中发生何事?
这句话如此浅白易懂,但是……似懂又非懂。
浮力?
重量?
什么意思?!
李淳风挽起袖子,道:“吕太常,且看我做实验!”
吕才目光炯炯的盯着李淳风操作。
但凡博学多才之人,必定精力充沛,爱好广泛且好奇心极重,听闻那句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话语,再见到李淳风准备充分的摆弄这些器具,好奇心早已被彻底勾起。
遂与傅仁均一起,背着手站在石槽旁。
只见李淳风拿起铁块,小心翼翼的放入盛满水的铜盆里,铁块沉底,水满溢出。
李淳风大叫一声:“噫!沉了!”
吕才:“……”
你癔症了吗?
不沉才有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