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过初步试探之后,赵俊臣已是可以确定,德庆皇帝是希望左兰山进入内阁的。
但仅只是这么一点信息,赵俊臣依然无法猜到德庆皇帝的具体计划与真实心意。
毕竟,在今天早朝上,有许多“帝党”官员纷纷表态支持三边总督梁辅臣进入内阁,这显然同样是出自于德庆皇帝的暗中示意,但这般情况明显与左兰山入阁相冲突,却又是为何?
要知道,以梁辅臣的功绩少有人及、声势无与伦比,一旦他加入了内阁空位的角逐,左兰山入阁的希望就要大幅降低了。
依照赵俊臣的猜想,德庆皇帝突然间将梁辅臣推出来,共有两种可能:或许梁辅臣只是德庆皇帝抛出的一个幌子、为了转移朝中各派系的注意力罢了;再或者,德庆皇帝打算毕其功于一役,想要让左兰山与梁辅臣二人一同入阁!
在这两种可能之中,后一种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毕竟,在黄有容垮台之后,内阁看似只是出现了一个空位,但实际上,明朝从未明文规定过内阁辅臣的具体人数,自从内阁出现之后,数百年来,明朝内阁人数最少的时候只有一人,人数最多的时候则是高达七人。
也就是说,一人至七人乃是皇帝与百官们所默认的内阁人数范围。
而如今的内阁,若是抛开即将要致仕还乡的黄有容不谈,也只有沈常茂、黄有容、程远道三位辅臣罢了,哪怕是再同时增加两人,也只是五人而已,并未超过君臣们所默许的范围。
若是左兰山与梁辅臣可以同时入阁的话,德庆皇帝显然是可以收获极多好处。
首先,左兰山入阁之后,这位“赵党”二号人物的地位就会超过“赵党”一号人物赵俊臣,能够极大的增加“赵党”内部分裂的可能性,以此来限制赵俊臣的权势增涨。
其次,梁辅臣入阁之后,德庆皇帝也可以借助于梁辅臣之手插手内阁事务,瓜分内阁的权柄。
再次,借机将梁辅臣这位“帝党”重臣调回京城、委以重任,也可以极大的增强“帝党”在京城中枢的势力影响。
最后,内阁人数越多,就愈是难以团结,内斗内耗也就愈是严重,内阁的权势影响也就会受到限制,这样一来,也就等同于变相的增强了皇权。
如此种种,皆是大大有助于德庆皇帝增强皇权的目标,以德庆皇帝向来是好大喜功的性格来看,是绝不会轻易舍弃这些好处的。
所以,依照赵俊臣的猜想,后一种可能性明显要更大一些。
然而,猜想终究只是猜想,接下来的局势变化直接关系到赵俊臣最终计划的成败,赵俊臣自然是无比的慎重,绝不会凭借一时的猜想就断定德庆皇帝的想法,否则一旦是稍有偏差,赵俊臣就要迎来功败垂成的下场。
所以,赵俊臣还需要进一步的试探。
*
暗思之际,赵俊臣就打算进一步的试探德庆皇帝。
不过,为了防止德庆皇帝看出破绽,赵俊臣并没有马上试探,而是先与德庆皇帝商议了一些朝廷政务。
比如通达船行的未来前景、比如户部的近况、再比如内帑与西厂的接收事宜……赵俊臣甚至还坦然与德庆皇帝交流了关于内阁空位的看法。
然后,在“不经意”之间,赵俊臣与德庆皇帝聊到了明年户部库银的用度支出。
只见赵俊臣神色之间满是得意,向德庆皇帝禀报道:“陛下,近年以来,户部的收支状况渐渐好转,尤其是到了今年,户部的国库存银数目已是达到了近十年以来的新高,抛开必要的用度支出,仅只是今年上半年,户部的结余就达到了五十三万两白银……依照臣的预估,随着下半年通达船行进入正轨,结余数字至少还能再翻两番,或许能够达到两百万两之巨!”
说实话,户部掌管着天下税赋钱粮,一年下来能够结余两百万两银子,其实并不算多。
然而,正如赵俊臣所讲的那样,这已是户部十余年来最好的状况了,在赵俊臣掌控户部之前,户部每年别说是结余了,往往都是收不抵支的。
这一切,全是凭借着赵俊臣的手段,也难怪赵俊臣会神色得意了。
所以,听到赵俊臣的禀报、再看到赵俊臣神色间的得意之后,德庆皇帝也很配合的笑道:“是啊,见到户部的近况,朕也是心中甚慰,这一切全是赵爱卿的经营之功!”
赵俊臣连忙谦逊道:“臣不敢居功,一切全凭陛下您的英明圣断。”
虽然口中谦逊,但赵俊臣脸上的得意表情却是无论如何也遮掩不住。() ()
见到赵俊臣这般表情,德庆皇帝的眉头轻轻一皱。
在德庆皇帝眼中,居功自傲绝不是一个良好品质。
但与此同时,见到赵俊臣一如既往的城府浅薄,德庆皇帝心中对赵俊臣的防备也愈加少了一些。
说起来,赵俊臣之所以可以屡屡成功算计德庆皇帝,并不是因为德庆皇帝戒心低、城府浅、又或者是谋略不足,而是在德庆皇帝的眼中,赵俊臣只是一个有点小聪明的弄臣罢了,这般形象太过坚固,以至于德庆皇帝一直没有真正重视过赵俊臣,哪怕是德庆皇帝如今渐渐有些忌惮赵俊臣了,也只是忌惮赵俊臣的权势增涨,而不是忌惮赵俊臣的城府心机。
赵俊臣很清楚,这是自己之于德庆皇帝的最大优势,所以赵俊臣在德庆皇帝面前,总是会抓住一切机会稳固自己的弄臣形象,哪怕是装扮小丑,也是在所不惜。
如今也正是如此。
眼见德庆皇帝的戒心进一步的降低,赵俊臣终于开口问道:“陛下,眼见秋收将至,每年往往这个时候,北边的建州女真、蒙古各部就会南下劫掠,也正是朝廷为北疆各镇拨放助饷的时候,今年户部的结余较多,拨放助饷之际也不似往年那般窘迫,还请陛下示下,户部今年可还要按照往年规矩拨放助饷?得到陛下的吩咐后,臣也可以吩咐户部早做准备,省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听到赵俊臣的询问之后,德庆皇帝并未多想,只是沉吟片刻后,说道:“还不急,此事还是等到朕与内阁几位阁老详细商议之后再做安排吧。”
“臣知道了。”
答应之际,赵俊臣的眼神闪过了一丝异色。
明朝的粮饷发放,也同样是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利益。
其中,辽边军镇与三边军镇的粮饷,更是重中之重!
自从建州女真渐渐崛起之后,每年的辽饷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虽然辽饷实际上并不需要这么多银子,但朝中许多大臣都通过辽饷受益,所以自然是纷纷为辽边军镇说话,从这方面而言,辽饷所涉及到的利益关系,甚至是完全不逊色于京杭运河的商税!
而相比较辽饷,三边军镇统辖陕西、甘肃、延绥、宁夏等地军务,每年同样面临着异族南下劫掠的威胁,重要性丝毫不逊于辽边,但每年所得到的助饷,却是远远不如辽饷了。
但近十年来,因为三边总督梁辅臣乃是铁杆“帝党”大臣,德庆皇帝有心想让梁辅臣在三边总督任上干出一番功绩,却是想方设法的增加三边军饷的数目!时至今日,三边军饷的数目也渐渐可观了。
而赵俊臣此时的询问,看似是为了边疆军饷的事情,但实际上则是试探德庆皇帝对三边军镇的态度,若是德庆皇帝一如既往的要为三边军镇争取更大数目的军饷,就代表着三边总督梁辅臣短时间内并不会移位,但若是德庆皇帝不那么重视三边军镇的军饷了,就意味着梁辅臣即将要任满回京了,所以德庆皇帝也不愿意再因为三边军饷的事情与朝中百官反复扯皮。
如今,听到赵俊臣的询问之后,德庆皇帝并没有任何的特别表态,这就意味着……
“终于可以确定了,梁辅臣果然是要回京城了,看来德庆皇帝确实是想要将梁辅臣推入内阁……这个梁辅臣,不论是心机、手段、城府,在‘帝党’之中皆是首屈一指,若是他回到京城,对德庆皇帝而言不啻于如虎添翼,这样一来,未来的中枢局势也会愈加复杂,我却也要提前做出准备了……此外,还要暗中联络周尚景、沈常茂等人,他们恐怕也同样不愿意看到梁辅臣回京,要看看他们有没有办法可以暗中阻止此事……还有,三边军镇如今颇是糜烂,也确实离不开梁辅臣的支撑,否则说不定就会出现大乱子……”
赵俊臣暗暗想到。
其实,德庆皇帝之前就已是隐约透漏了要召梁辅臣回京的想法,赵俊臣也早就准备要暗中阻止此事了,只是直到今日,赵俊臣才终于确定了德庆皇帝的想法。
*
接下来,赵俊臣与德庆皇帝继续商议了一些朝廷政务之后,就告辞离开了。
离开了御书房之后,赵俊臣返回府邸的路上颇是沉默,只是暗暗思考着自己接下来的计划。
但赵俊臣却不知道,就在他试探德庆皇帝的时候,朝中各大派系之中,有两个派系正在暗中商议着联手之事。
而这两个派系之所以会联手,只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敌人——那就是赵俊臣!
……
……
……
经过初步试探之后,赵俊臣已是可以确定,德庆皇帝是希望左兰山进入内阁的。
但仅只是这么一点信息,赵俊臣依然无法猜到德庆皇帝的具体计划与真实心意。
毕竟,在今天早朝上,有许多“帝党”官员纷纷表态支持三边总督梁辅臣进入内阁,这显然同样是出自于德庆皇帝的暗中示意,但这般情况明显与左兰山入阁相冲突,却又是为何?
要知道,以梁辅臣的功绩少有人及、声势无与伦比,一旦他加入了内阁空位的角逐,左兰山入阁的希望就要大幅降低了。
依照赵俊臣的猜想,德庆皇帝突然间将梁辅臣推出来,共有两种可能:或许梁辅臣只是德庆皇帝抛出的一个幌子、为了转移朝中各派系的注意力罢了;再或者,德庆皇帝打算毕其功于一役,想要让左兰山与梁辅臣二人一同入阁!
在这两种可能之中,后一种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毕竟,在黄有容垮台之后,内阁看似只是出现了一个空位,但实际上,明朝从未明文规定过内阁辅臣的具体人数,自从内阁出现之后,数百年来,明朝内阁人数最少的时候只有一人,人数最多的时候则是高达七人。
也就是说,一人至七人乃是皇帝与百官们所默认的内阁人数范围。
而如今的内阁,若是抛开即将要致仕还乡的黄有容不谈,也只有沈常茂、黄有容、程远道三位辅臣罢了,哪怕是再同时增加两人,也只是五人而已,并未超过君臣们所默许的范围。
若是左兰山与梁辅臣可以同时入阁的话,德庆皇帝显然是可以收获极多好处。
首先,左兰山入阁之后,这位“赵党”二号人物的地位就会超过“赵党”一号人物赵俊臣,能够极大的增加“赵党”内部分裂的可能性,以此来限制赵俊臣的权势增涨。
其次,梁辅臣入阁之后,德庆皇帝也可以借助于梁辅臣之手插手内阁事务,瓜分内阁的权柄。
再次,借机将梁辅臣这位“帝党”重臣调回京城、委以重任,也可以极大的增强“帝党”在京城中枢的势力影响。
最后,内阁人数越多,就愈是难以团结,内斗内耗也就愈是严重,内阁的权势影响也就会受到限制,这样一来,也就等同于变相的增强了皇权。
如此种种,皆是大大有助于德庆皇帝增强皇权的目标,以德庆皇帝向来是好大喜功的性格来看,是绝不会轻易舍弃这些好处的。
所以,依照赵俊臣的猜想,后一种可能性明显要更大一些。
然而,猜想终究只是猜想,接下来的局势变化直接关系到赵俊臣最终计划的成败,赵俊臣自然是无比的慎重,绝不会凭借一时的猜想就断定德庆皇帝的想法,否则一旦是稍有偏差,赵俊臣就要迎来功败垂成的下场。
所以,赵俊臣还需要进一步的试探。
*
暗思之际,赵俊臣就打算进一步的试探德庆皇帝。
不过,为了防止德庆皇帝看出破绽,赵俊臣并没有马上试探,而是先与德庆皇帝商议了一些朝廷政务。
比如通达船行的未来前景、比如户部的近况、再比如内帑与西厂的接收事宜……赵俊臣甚至还坦然与德庆皇帝交流了关于内阁空位的看法。
然后,在“不经意”之间,赵俊臣与德庆皇帝聊到了明年户部库银的用度支出。
只见赵俊臣神色之间满是得意,向德庆皇帝禀报道:“陛下,近年以来,户部的收支状况渐渐好转,尤其是到了今年,户部的国库存银数目已是达到了近十年以来的新高,抛开必要的用度支出,仅只是今年上半年,户部的结余就达到了五十三万两白银……依照臣的预估,随着下半年通达船行进入正轨,结余数字至少还能再翻两番,或许能够达到两百万两之巨!”
说实话,户部掌管着天下税赋钱粮,一年下来能够结余两百万两银子,其实并不算多。
然而,正如赵俊臣所讲的那样,这已是户部十余年来最好的状况了,在赵俊臣掌控户部之前,户部每年别说是结余了,往往都是收不抵支的。
这一切,全是凭借着赵俊臣的手段,也难怪赵俊臣会神色得意了。
所以,听到赵俊臣的禀报、再看到赵俊臣神色间的得意之后,德庆皇帝也很配合的笑道:“是啊,见到户部的近况,朕也是心中甚慰,这一切全是赵爱卿的经营之功!”
赵俊臣连忙谦逊道:“臣不敢居功,一切全凭陛下您的英明圣断。”
虽然口中谦逊,但赵俊臣脸上的得意表情却是无论如何也遮掩不住。() ()
见到赵俊臣这般表情,德庆皇帝的眉头轻轻一皱。
在德庆皇帝眼中,居功自傲绝不是一个良好品质。
但与此同时,见到赵俊臣一如既往的城府浅薄,德庆皇帝心中对赵俊臣的防备也愈加少了一些。
说起来,赵俊臣之所以可以屡屡成功算计德庆皇帝,并不是因为德庆皇帝戒心低、城府浅、又或者是谋略不足,而是在德庆皇帝的眼中,赵俊臣只是一个有点小聪明的弄臣罢了,这般形象太过坚固,以至于德庆皇帝一直没有真正重视过赵俊臣,哪怕是德庆皇帝如今渐渐有些忌惮赵俊臣了,也只是忌惮赵俊臣的权势增涨,而不是忌惮赵俊臣的城府心机。
赵俊臣很清楚,这是自己之于德庆皇帝的最大优势,所以赵俊臣在德庆皇帝面前,总是会抓住一切机会稳固自己的弄臣形象,哪怕是装扮小丑,也是在所不惜。
如今也正是如此。
眼见德庆皇帝的戒心进一步的降低,赵俊臣终于开口问道:“陛下,眼见秋收将至,每年往往这个时候,北边的建州女真、蒙古各部就会南下劫掠,也正是朝廷为北疆各镇拨放助饷的时候,今年户部的结余较多,拨放助饷之际也不似往年那般窘迫,还请陛下示下,户部今年可还要按照往年规矩拨放助饷?得到陛下的吩咐后,臣也可以吩咐户部早做准备,省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听到赵俊臣的询问之后,德庆皇帝并未多想,只是沉吟片刻后,说道:“还不急,此事还是等到朕与内阁几位阁老详细商议之后再做安排吧。”
“臣知道了。”
答应之际,赵俊臣的眼神闪过了一丝异色。
明朝的粮饷发放,也同样是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利益。
其中,辽边军镇与三边军镇的粮饷,更是重中之重!
自从建州女真渐渐崛起之后,每年的辽饷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虽然辽饷实际上并不需要这么多银子,但朝中许多大臣都通过辽饷受益,所以自然是纷纷为辽边军镇说话,从这方面而言,辽饷所涉及到的利益关系,甚至是完全不逊色于京杭运河的商税!
而相比较辽饷,三边军镇统辖陕西、甘肃、延绥、宁夏等地军务,每年同样面临着异族南下劫掠的威胁,重要性丝毫不逊于辽边,但每年所得到的助饷,却是远远不如辽饷了。
但近十年来,因为三边总督梁辅臣乃是铁杆“帝党”大臣,德庆皇帝有心想让梁辅臣在三边总督任上干出一番功绩,却是想方设法的增加三边军饷的数目!时至今日,三边军饷的数目也渐渐可观了。
而赵俊臣此时的询问,看似是为了边疆军饷的事情,但实际上则是试探德庆皇帝对三边军镇的态度,若是德庆皇帝一如既往的要为三边军镇争取更大数目的军饷,就代表着三边总督梁辅臣短时间内并不会移位,但若是德庆皇帝不那么重视三边军镇的军饷了,就意味着梁辅臣即将要任满回京了,所以德庆皇帝也不愿意再因为三边军饷的事情与朝中百官反复扯皮。
如今,听到赵俊臣的询问之后,德庆皇帝并没有任何的特别表态,这就意味着……
“终于可以确定了,梁辅臣果然是要回京城了,看来德庆皇帝确实是想要将梁辅臣推入内阁……这个梁辅臣,不论是心机、手段、城府,在‘帝党’之中皆是首屈一指,若是他回到京城,对德庆皇帝而言不啻于如虎添翼,这样一来,未来的中枢局势也会愈加复杂,我却也要提前做出准备了……此外,还要暗中联络周尚景、沈常茂等人,他们恐怕也同样不愿意看到梁辅臣回京,要看看他们有没有办法可以暗中阻止此事……还有,三边军镇如今颇是糜烂,也确实离不开梁辅臣的支撑,否则说不定就会出现大乱子……”
赵俊臣暗暗想到。
其实,德庆皇帝之前就已是隐约透漏了要召梁辅臣回京的想法,赵俊臣也早就准备要暗中阻止此事了,只是直到今日,赵俊臣才终于确定了德庆皇帝的想法。
*
接下来,赵俊臣与德庆皇帝继续商议了一些朝廷政务之后,就告辞离开了。
离开了御书房之后,赵俊臣返回府邸的路上颇是沉默,只是暗暗思考着自己接下来的计划。
但赵俊臣却不知道,就在他试探德庆皇帝的时候,朝中各大派系之中,有两个派系正在暗中商议着联手之事。
而这两个派系之所以会联手,只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敌人——那就是赵俊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