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回了侯府,萧承景难得沉下了脸道:“为何在殿中时你下杀手,不事先告知与我?”
这么危险的事情,若是不成,雅科达必然会对她有杀意,她要是真想杀,换他来岂不是更好。
颜乔叹了口气道:“若真告诉你,你还会让我动手?”
他骨子里最为传统,杀和这种事情,做不来。
“说到底,你还是不相信我?”萧承景不免有些激动。
“不是。”颜乔想解释,可却不知该如何解释。
“你的事情,不管什么事,都会告知宋王,连着杀雅科达也是,”他不是看不出来,赵观澜在殿上的部署,分明是早有所谋,“为何你就这么信任他,而不相信我?”
颜乔咬着唇,不知该说些什么。
为什么?因为他们一起死过,杀了雅科达,也只是为了自保而已。
看着她说不出话,萧承景失望地摇头,大步离开了。
怎么也没有想到,萧承景竟然会为了这件事情和自己起了争执。
当夜,萧承景没有回房,一直歇息在书房当中。
颜乔想去看他,却被告知他谁也不见。
书房的烛光大亮,她却是不敢进。
后日便要离开都城,她也是不知,还能跟他见上几面。
独坐在房中,亦是久久睡不着。
天光刚亮,颜媚便来了侯府,楚临风这次也要上战场,她心中忐忑,想来带着她一起去寺中求个平安符。
她如今怀有身孕,颜乔放心不下,便随着她一道去了龙华寺。
“从前总是看着母亲弄这些,我是不信的,可这今日到了自己,好似除了做这些事情,倒是没旁的事情可做。”颜媚笑道。
“阿姐若是相求,等会儿多求几个,总会有一个能如愿。”
颜媚失笑:“求平安要的是诚心,怎能多求几个。”
颜乔不同意道:“佛祖慈悲,怎么会有怪罪。”
可颜媚还是没有听她的,为楚临风只求了一个,颜乔也没有事情,也为着萧承景和颜正各求了一个。
快要临出门,颜媚看着门边的抽签临时起意,要去抽个签。
等到了桌前,颜乔才看清,是当初给自己解签的骗子,当即拦住颜媚小声道:“阿姐,咱们走吧,这人是个骗子。”
她这话虽说得小声,可还是被一旁的静缘听得清清楚楚,却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在旁含笑。
颜媚却是笑道:“我和母亲常来礼佛,怎么会不知静缘师傅的能耐,怎么可能会是个骗子?”
颜乔呆愣在地,静缘师傅?
不可置信地看着丝毫没有和尚模样的人。
他?
会是名誉荆南的圣僧?
颜媚抽了根签,放在静缘面前道:“舍妹没见过圣僧,嘴上没有遮拦,多有得罪,还请圣僧见谅。”
静缘笑道:“无事,贫僧与这位姑娘,也是颇有缘分。”
颜乔看着静缘,他们是在上辈子见过的面,这辈子还是头一回见面,难道他也是重生的?
静缘没有看颜媚放置的签文,只是对着颜媚道:“夫人所求,定当顺遂,安心养胎便是。”
“多谢大师。”颜媚心中高兴,又为着寺里添了不少的香油钱。
专会拣好听地说,颜乔心中鄙夷,刚想跟着颜媚走,却被静缘给拦了下来,颜媚见状便对着颜乔道:“你也抽个签瞧瞧吧,我先去其他地方拜拜。”
颜乔警惕地看着静缘,反倒是静缘笑笑道:“我与施主确有缘分,初见时施主命格不佳,没有可解之法,如今施主命格无异,想来所念所望皆有回应。”
颜乔久久才回神过来:“你的意思是说,今次皆能如我所愿?”
静缘笑笑:“方才我同颜二姑娘说的话,可都是真话。”
这怕是颜乔这辈子听过最好听的话了。
顿时对着静缘笑道:“多谢大师。”想着方才还对他的敌对,觉得有些好笑。
静缘又是一笑,神秘道:“施主可知,能造成你如此命格的缘由?”
他的这话,是真说到颜乔的心坎里了,活了一次又一次,她最担心的,是不是自己会无休止地重生下去,怎么才算是个头。
“我佛慈悲,总是不忍我等凡人忧苦,凡有所思有所念之人,终究会见到自己想见之人。”
“有所思、有所念?”颜乔重复了一遍静缘的话。
静缘哈哈一笑:“听闻颜三姑娘和临安侯小侯爷刚刚成婚,倒是一对璧人。”
颜乔立刻震惊在地,他说得已经明显。
自己能活着一次次,全是因为萧承景?
赵观澜是因为林清也吗?
可管堰呢?
像是看出她的疑虑,静缘又是一声笑:“世间真情,不只唯有爱情,友情、亲情皆是所念,阿弥陀佛。”
颜乔也不知道自己最后是怎么离开护国寺的,满心欢喜地回到了侯府,心里是又高兴、又有些怅然。
萧承景出门议事,还未曾归家,颜乔拿着护身符就回了颜家。
此时萧承景正在回来的路上,明日寅时便要离开都城,他的心中也有些许舍不得。
刚到府前,就问着守门的小厮道:“少夫人呢?”
“少夫人刚刚带了东西,说要回颜家。”
小厮如实道,萧承景心里一阵咯噔,想要转身前去颜府,可没走两步却又停了下来。
他这要是去了,便是向她在战事上妥协,换她去战场,自己又怎么能放心。
萧承景想想,又重新折了回来,生着闷气般,去了书房里。
颜乔见着颜正,便将求的护身符交给了他:“哥哥此番定能平安归来。”
颜正笑笑:“什么时候你也同母亲一样,爱信这些了。”
颜乔笑道:“母亲如此,心里也有个念想不是,也或许是因为母亲,咱们家才能现在的样子呢。”
“也是。”颜正从她手中接过护身符,紧紧地系在腰间。
“哥哥方才从宫中回来?”颜乔问着。
“是,宋王要我和临风守住滦县和青州,”颜正说着,看了她一眼,“承景去守淮州。”
“天门关呢?”颜乔惊讶,最重要的位置,却是无人值守?
还是说,赵观澜他准备自己去?
颜正摇头:“宋王没有说,只说已经另有安排。”
他能有什么安排,不过是硬抗罢了。
“你是不是和承景吵架了?”颜正看了她一眼,颇为担心道。
“没有。”
颜正道:“这件事也不怪承景,他终究是担心你多一些,我也是赞同他的。”
他也是怕着,他们二人真的会生出矛盾来。
虽然他面上还是对萧承景冷冷的,但心里早就不怪他了,自己能看得出来,他是真心喜欢颜乔的,这就够了。
颜乔笑道:“我怎么会同他生气,这些我都懂,只是担心你们罢了。”
颜正看着她大箱小箱带回来的东西,看着一副生气回娘家的模样。
颜乔才笑道:“这些都是出嫁的时候,从家里带走的东西,我总要回来小住才是,都带走了,我以后用什么?”
颜正顿时觉得好笑:“你这番阵战,我还以为你要在家中住到承景回来为止,只怕是你这动静声儿,已经到了他的耳朵里,他虽不会说什么,可这心里只怕是不好过。”
颜乔当时没有想这么多,自己也不会同萧承景置气,愣了番后,急忙转身就走了,边走边吩咐着:“这些东西放到我房里去,我先回去看看。”
可别生出什么误会来。
颜正看着她匆匆离开的背影,连连摇头。
等回了侯府,颜乔听着萧承景已经回来,连忙去房间,可却没见着萧承景的人影。
双寿正巧帮着他收拾着离京的衣物,看着颜乔连连摇头:“少夫人是没有见着小侯爷当时那脸黑得跟个什么似的,这要走连个招呼也不打一声,可是让小侯爷心急得厉害。”
“小侯爷人呢?”颜乔叹了口气。
双寿撇嘴:“在书房生闷气呢,说呢,谁都不许打扰。”
说着,着重加重了谁的音调,似乎格外地埋怨颜乔。
连着晚饭的时候,萧承景都没有出来吃饭,这马上要走了,竟是连面也没见上一面。
叫了人给他送了饭去,也不知他吃了没有。
心里实在担心,颜乔便去了萧承景的书房。
侍卫守在他的屋前,像是特意防着自己似的。
萧承景正在屋里看着书,坐了一下午,却是什么都没有看进去,脑子里只觉得杂乱无章。
心乱得厉害。
也不知她怎么样了,是不是还在生气。
正想着,房间的烛光微微晃动,耳边响起一阵轻笑:“不知小侯爷看的什么书,这么入神?”
萧承景一愣,方才脑海中想起的人已经到了眼前,正坐在窗户边上,对着自己笑意晏晏。
难过了半晌的心,瞬间就化了。
听着她的打趣,看了眼手中的书籍,连着倒了都不曾发觉。
随即将书本放下,起身走到她的身边:“怎么爬起窗户来了?”将她扶了下来。
颜乔笑道:“从前总是见你爬窗,倒是想体验一番,更何况,你门前的人,不就是防着我的吗?”
萧承景摇头:“你若是要进,怎么会有人拦你,他们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巴不得你来。”
“那你呢,可想让我来?”
如今说起这些话,萧承景已经不觉得有什么,反而这些话憋在心里,才觉得难受得很。
“我比起任何人,都希望能见到你。”
颜乔听后只觉得心里暖暖的,从袖中拿出符系在他的腰间道:“今日我同阿姐去了龙华寺,求了几个平安符给你们,静缘大师同我说了许多话,倒是让我觉得从前小看你了。”
“静缘大师?能说我什么?”
萧承景也只是幼时见过静缘一面,倒是没有什么交情,更何况,他从不信这些。
“他说,”颜乔卖起了关子,“他说咱们俩,倒是一对璧人。”
萧承景轻声一笑:“不愧是大师,这倒是没有说错。”
“大师还说,此番咱们定能得胜归来。”
颜乔这话刚说出口,萧承景的脸色就变了,咱们?
她还是不死心。
颜乔继续道:“若真想要得胜,凭着宋王的计划,如何能得胜?”
“颜正同你说了?”
她去过颜府,能同她说的,也就只有颜正了。
“除了你们,宋王再无其他可信之人,天门关难守,你说荆南还能有谁?”
萧承景也曾担心这个问题:“或许是安和郡主。”
颜乔摇头:“鲁王这个人,又岂是因为郡主,就会全力帮助宋王的人,更何况我敢打赌,他连这件事情都不曾告诉林清也,他这是想要去送死。”
“怎么会。”萧承景下意识地反驳着,可心里却找不到合适的话。
“我不能见他如此,天门关,我必须去。”
“可你去,又怎么知道不是去送死?”萧承景却是不肯。
“荆南一役,胜算只有一半,景哥哥,我需要你的帮助。”颜乔说得真挚。
萧承景愣住。
“唯有鲁王出兵,才有十足的把握。”
能让鲁王出兵的,只有他。
“我只有相信你。”
寅时刚过,大军便准备出征,颜正和楚临风等了片刻,才见着姗姗来迟的颜乔,可在她的身后,并未见着萧承景的人影。
颜正有些担心:“你不会将承景给打晕了吧,然后想替他前去?”
颜乔笑着,这好似也是她能做出来的事情:“放心,他好得很。”
“只是按我的计划,需要哥哥改变一下去处了。”
等到颜乔赶到天门关的时候,见着赵观澜人已经到了,并不意外。
赵观澜看着她,连连摇头:“本是想让你逃过一劫,你为何偏生要前来送死。”
颜乔却是一笑道:“你又怎知我不是来救你?”
赵观澜不说话。
颜乔叹了口气:“你心中明明没有把握,却仍是将最难的位置,留给了自己,叫我怎么能放心,倒不如你我二人,再一起守它一次。”
“更何况,我来时见过静缘大师,他说,咱们一定会胜。”
赵观澜也跟着她笑道:“好,此战咱们必胜。”
和顺二十一年,深秋。
荆南大败羌族,鲁郡王在萧承景的游说下出征救援,由安和郡主亲自领兵前往。
羌族王庭归顺荆南,举国欢庆至年关。
后来听得胜归来的战士说着,那日羌族最后突袭,殿下和将军苦守,饶是在最后关头等来了安和郡主。
只是这场战事上,唯一不好的,便是宋王在战场上受伤,药石无医,再来年后开春之时,宋王终究是走了。
出殡那日,都城中的百姓,久久跟随灵柩不愿离去。
和顺二十二年,夏。
圣帝身体孱弱退位,由年幼的十七皇子继位,临安侯萧阳封为太师监国,江有汜为官拜宰相,管堰向新帝辞官,新帝不肯,放他至青州担任州府一职,至于其他众人皆身居高位。
管堰临行时,颜乔挺着肚子,前来送行。
看着在她身后不远处地方的萧承景,管堰颇为羡慕:“就送到这里吧,在送有人难免会心疼。”
“凭你的能耐,在都城之中会有一席之地,留下不好吗?”
管堰倒是满不在乎:“你我这样的人,权势早已看得不重要了,都城之中没了执念,倒不如青州来得自在。”
颜乔笑笑,也是,曾经一直想拥有的,都已经有过了,还有什么割舍不掉的。
比起都城来说,他更愿意留在青州。
青州的回忆,总是要比都城的多。
“听说管姝如今和祝良过得不错,替我向她问声好,就说有个不认识的姑娘,很是喜欢她。”
管堰看了她半晌,才道出一句:“好。”
直到管堰转身离开,颜乔看着他的背影轻声而道:“当年的红缨枪,谢了。”
管堰身体一顿,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没有回头,背对着她挥挥手,大步离开。
直到船只消失在视野当中,萧承景才朝着她走了过来,颇为吃味道:“舍不得了。”
颜乔听着肚子道:“认识许久,看着他放下心中的执念,总归是有些感慨。”
他曾经死命想要在都城中站稳脚跟,到如今,却是一心要走。
萧承景看了一眼远方道:“每个阶段,人想要的都不一样,他总归是自己想明白了。”
颜乔看了他一眼,好笑道:“不知临安侯小侯爷,这个阶段想要什么?”
萧承景稍稍弯腰,停留在她的耳边,小声道:“等这胎出来,咱们再要一个?”
颜乔顿时红了脸,转身就要离开:“懒得理你,我去看看,等有汜和嘉裕郡主成婚的时候,送什么礼物比较好。”
萧承景跟上她的脚步:“只要是你送的,他都不敢说什么。”
二人越走越远。
天边彩霞艳艳,给大地朦上一层夺目的光辉。
这么危险的事情,若是不成,雅科达必然会对她有杀意,她要是真想杀,换他来岂不是更好。
颜乔叹了口气道:“若真告诉你,你还会让我动手?”
他骨子里最为传统,杀和这种事情,做不来。
“说到底,你还是不相信我?”萧承景不免有些激动。
“不是。”颜乔想解释,可却不知该如何解释。
“你的事情,不管什么事,都会告知宋王,连着杀雅科达也是,”他不是看不出来,赵观澜在殿上的部署,分明是早有所谋,“为何你就这么信任他,而不相信我?”
颜乔咬着唇,不知该说些什么。
为什么?因为他们一起死过,杀了雅科达,也只是为了自保而已。
看着她说不出话,萧承景失望地摇头,大步离开了。
怎么也没有想到,萧承景竟然会为了这件事情和自己起了争执。
当夜,萧承景没有回房,一直歇息在书房当中。
颜乔想去看他,却被告知他谁也不见。
书房的烛光大亮,她却是不敢进。
后日便要离开都城,她也是不知,还能跟他见上几面。
独坐在房中,亦是久久睡不着。
天光刚亮,颜媚便来了侯府,楚临风这次也要上战场,她心中忐忑,想来带着她一起去寺中求个平安符。
她如今怀有身孕,颜乔放心不下,便随着她一道去了龙华寺。
“从前总是看着母亲弄这些,我是不信的,可这今日到了自己,好似除了做这些事情,倒是没旁的事情可做。”颜媚笑道。
“阿姐若是相求,等会儿多求几个,总会有一个能如愿。”
颜媚失笑:“求平安要的是诚心,怎能多求几个。”
颜乔不同意道:“佛祖慈悲,怎么会有怪罪。”
可颜媚还是没有听她的,为楚临风只求了一个,颜乔也没有事情,也为着萧承景和颜正各求了一个。
快要临出门,颜媚看着门边的抽签临时起意,要去抽个签。
等到了桌前,颜乔才看清,是当初给自己解签的骗子,当即拦住颜媚小声道:“阿姐,咱们走吧,这人是个骗子。”
她这话虽说得小声,可还是被一旁的静缘听得清清楚楚,却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在旁含笑。
颜媚却是笑道:“我和母亲常来礼佛,怎么会不知静缘师傅的能耐,怎么可能会是个骗子?”
颜乔呆愣在地,静缘师傅?
不可置信地看着丝毫没有和尚模样的人。
他?
会是名誉荆南的圣僧?
颜媚抽了根签,放在静缘面前道:“舍妹没见过圣僧,嘴上没有遮拦,多有得罪,还请圣僧见谅。”
静缘笑道:“无事,贫僧与这位姑娘,也是颇有缘分。”
颜乔看着静缘,他们是在上辈子见过的面,这辈子还是头一回见面,难道他也是重生的?
静缘没有看颜媚放置的签文,只是对着颜媚道:“夫人所求,定当顺遂,安心养胎便是。”
“多谢大师。”颜媚心中高兴,又为着寺里添了不少的香油钱。
专会拣好听地说,颜乔心中鄙夷,刚想跟着颜媚走,却被静缘给拦了下来,颜媚见状便对着颜乔道:“你也抽个签瞧瞧吧,我先去其他地方拜拜。”
颜乔警惕地看着静缘,反倒是静缘笑笑道:“我与施主确有缘分,初见时施主命格不佳,没有可解之法,如今施主命格无异,想来所念所望皆有回应。”
颜乔久久才回神过来:“你的意思是说,今次皆能如我所愿?”
静缘笑笑:“方才我同颜二姑娘说的话,可都是真话。”
这怕是颜乔这辈子听过最好听的话了。
顿时对着静缘笑道:“多谢大师。”想着方才还对他的敌对,觉得有些好笑。
静缘又是一笑,神秘道:“施主可知,能造成你如此命格的缘由?”
他的这话,是真说到颜乔的心坎里了,活了一次又一次,她最担心的,是不是自己会无休止地重生下去,怎么才算是个头。
“我佛慈悲,总是不忍我等凡人忧苦,凡有所思有所念之人,终究会见到自己想见之人。”
“有所思、有所念?”颜乔重复了一遍静缘的话。
静缘哈哈一笑:“听闻颜三姑娘和临安侯小侯爷刚刚成婚,倒是一对璧人。”
颜乔立刻震惊在地,他说得已经明显。
自己能活着一次次,全是因为萧承景?
赵观澜是因为林清也吗?
可管堰呢?
像是看出她的疑虑,静缘又是一声笑:“世间真情,不只唯有爱情,友情、亲情皆是所念,阿弥陀佛。”
颜乔也不知道自己最后是怎么离开护国寺的,满心欢喜地回到了侯府,心里是又高兴、又有些怅然。
萧承景出门议事,还未曾归家,颜乔拿着护身符就回了颜家。
此时萧承景正在回来的路上,明日寅时便要离开都城,他的心中也有些许舍不得。
刚到府前,就问着守门的小厮道:“少夫人呢?”
“少夫人刚刚带了东西,说要回颜家。”
小厮如实道,萧承景心里一阵咯噔,想要转身前去颜府,可没走两步却又停了下来。
他这要是去了,便是向她在战事上妥协,换她去战场,自己又怎么能放心。
萧承景想想,又重新折了回来,生着闷气般,去了书房里。
颜乔见着颜正,便将求的护身符交给了他:“哥哥此番定能平安归来。”
颜正笑笑:“什么时候你也同母亲一样,爱信这些了。”
颜乔笑道:“母亲如此,心里也有个念想不是,也或许是因为母亲,咱们家才能现在的样子呢。”
“也是。”颜正从她手中接过护身符,紧紧地系在腰间。
“哥哥方才从宫中回来?”颜乔问着。
“是,宋王要我和临风守住滦县和青州,”颜正说着,看了她一眼,“承景去守淮州。”
“天门关呢?”颜乔惊讶,最重要的位置,却是无人值守?
还是说,赵观澜他准备自己去?
颜正摇头:“宋王没有说,只说已经另有安排。”
他能有什么安排,不过是硬抗罢了。
“你是不是和承景吵架了?”颜正看了她一眼,颇为担心道。
“没有。”
颜正道:“这件事也不怪承景,他终究是担心你多一些,我也是赞同他的。”
他也是怕着,他们二人真的会生出矛盾来。
虽然他面上还是对萧承景冷冷的,但心里早就不怪他了,自己能看得出来,他是真心喜欢颜乔的,这就够了。
颜乔笑道:“我怎么会同他生气,这些我都懂,只是担心你们罢了。”
颜正看着她大箱小箱带回来的东西,看着一副生气回娘家的模样。
颜乔才笑道:“这些都是出嫁的时候,从家里带走的东西,我总要回来小住才是,都带走了,我以后用什么?”
颜正顿时觉得好笑:“你这番阵战,我还以为你要在家中住到承景回来为止,只怕是你这动静声儿,已经到了他的耳朵里,他虽不会说什么,可这心里只怕是不好过。”
颜乔当时没有想这么多,自己也不会同萧承景置气,愣了番后,急忙转身就走了,边走边吩咐着:“这些东西放到我房里去,我先回去看看。”
可别生出什么误会来。
颜正看着她匆匆离开的背影,连连摇头。
等回了侯府,颜乔听着萧承景已经回来,连忙去房间,可却没见着萧承景的人影。
双寿正巧帮着他收拾着离京的衣物,看着颜乔连连摇头:“少夫人是没有见着小侯爷当时那脸黑得跟个什么似的,这要走连个招呼也不打一声,可是让小侯爷心急得厉害。”
“小侯爷人呢?”颜乔叹了口气。
双寿撇嘴:“在书房生闷气呢,说呢,谁都不许打扰。”
说着,着重加重了谁的音调,似乎格外地埋怨颜乔。
连着晚饭的时候,萧承景都没有出来吃饭,这马上要走了,竟是连面也没见上一面。
叫了人给他送了饭去,也不知他吃了没有。
心里实在担心,颜乔便去了萧承景的书房。
侍卫守在他的屋前,像是特意防着自己似的。
萧承景正在屋里看着书,坐了一下午,却是什么都没有看进去,脑子里只觉得杂乱无章。
心乱得厉害。
也不知她怎么样了,是不是还在生气。
正想着,房间的烛光微微晃动,耳边响起一阵轻笑:“不知小侯爷看的什么书,这么入神?”
萧承景一愣,方才脑海中想起的人已经到了眼前,正坐在窗户边上,对着自己笑意晏晏。
难过了半晌的心,瞬间就化了。
听着她的打趣,看了眼手中的书籍,连着倒了都不曾发觉。
随即将书本放下,起身走到她的身边:“怎么爬起窗户来了?”将她扶了下来。
颜乔笑道:“从前总是见你爬窗,倒是想体验一番,更何况,你门前的人,不就是防着我的吗?”
萧承景摇头:“你若是要进,怎么会有人拦你,他们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巴不得你来。”
“那你呢,可想让我来?”
如今说起这些话,萧承景已经不觉得有什么,反而这些话憋在心里,才觉得难受得很。
“我比起任何人,都希望能见到你。”
颜乔听后只觉得心里暖暖的,从袖中拿出符系在他的腰间道:“今日我同阿姐去了龙华寺,求了几个平安符给你们,静缘大师同我说了许多话,倒是让我觉得从前小看你了。”
“静缘大师?能说我什么?”
萧承景也只是幼时见过静缘一面,倒是没有什么交情,更何况,他从不信这些。
“他说,”颜乔卖起了关子,“他说咱们俩,倒是一对璧人。”
萧承景轻声一笑:“不愧是大师,这倒是没有说错。”
“大师还说,此番咱们定能得胜归来。”
颜乔这话刚说出口,萧承景的脸色就变了,咱们?
她还是不死心。
颜乔继续道:“若真想要得胜,凭着宋王的计划,如何能得胜?”
“颜正同你说了?”
她去过颜府,能同她说的,也就只有颜正了。
“除了你们,宋王再无其他可信之人,天门关难守,你说荆南还能有谁?”
萧承景也曾担心这个问题:“或许是安和郡主。”
颜乔摇头:“鲁王这个人,又岂是因为郡主,就会全力帮助宋王的人,更何况我敢打赌,他连这件事情都不曾告诉林清也,他这是想要去送死。”
“怎么会。”萧承景下意识地反驳着,可心里却找不到合适的话。
“我不能见他如此,天门关,我必须去。”
“可你去,又怎么知道不是去送死?”萧承景却是不肯。
“荆南一役,胜算只有一半,景哥哥,我需要你的帮助。”颜乔说得真挚。
萧承景愣住。
“唯有鲁王出兵,才有十足的把握。”
能让鲁王出兵的,只有他。
“我只有相信你。”
寅时刚过,大军便准备出征,颜正和楚临风等了片刻,才见着姗姗来迟的颜乔,可在她的身后,并未见着萧承景的人影。
颜正有些担心:“你不会将承景给打晕了吧,然后想替他前去?”
颜乔笑着,这好似也是她能做出来的事情:“放心,他好得很。”
“只是按我的计划,需要哥哥改变一下去处了。”
等到颜乔赶到天门关的时候,见着赵观澜人已经到了,并不意外。
赵观澜看着她,连连摇头:“本是想让你逃过一劫,你为何偏生要前来送死。”
颜乔却是一笑道:“你又怎知我不是来救你?”
赵观澜不说话。
颜乔叹了口气:“你心中明明没有把握,却仍是将最难的位置,留给了自己,叫我怎么能放心,倒不如你我二人,再一起守它一次。”
“更何况,我来时见过静缘大师,他说,咱们一定会胜。”
赵观澜也跟着她笑道:“好,此战咱们必胜。”
和顺二十一年,深秋。
荆南大败羌族,鲁郡王在萧承景的游说下出征救援,由安和郡主亲自领兵前往。
羌族王庭归顺荆南,举国欢庆至年关。
后来听得胜归来的战士说着,那日羌族最后突袭,殿下和将军苦守,饶是在最后关头等来了安和郡主。
只是这场战事上,唯一不好的,便是宋王在战场上受伤,药石无医,再来年后开春之时,宋王终究是走了。
出殡那日,都城中的百姓,久久跟随灵柩不愿离去。
和顺二十二年,夏。
圣帝身体孱弱退位,由年幼的十七皇子继位,临安侯萧阳封为太师监国,江有汜为官拜宰相,管堰向新帝辞官,新帝不肯,放他至青州担任州府一职,至于其他众人皆身居高位。
管堰临行时,颜乔挺着肚子,前来送行。
看着在她身后不远处地方的萧承景,管堰颇为羡慕:“就送到这里吧,在送有人难免会心疼。”
“凭你的能耐,在都城之中会有一席之地,留下不好吗?”
管堰倒是满不在乎:“你我这样的人,权势早已看得不重要了,都城之中没了执念,倒不如青州来得自在。”
颜乔笑笑,也是,曾经一直想拥有的,都已经有过了,还有什么割舍不掉的。
比起都城来说,他更愿意留在青州。
青州的回忆,总是要比都城的多。
“听说管姝如今和祝良过得不错,替我向她问声好,就说有个不认识的姑娘,很是喜欢她。”
管堰看了她半晌,才道出一句:“好。”
直到管堰转身离开,颜乔看着他的背影轻声而道:“当年的红缨枪,谢了。”
管堰身体一顿,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没有回头,背对着她挥挥手,大步离开。
直到船只消失在视野当中,萧承景才朝着她走了过来,颇为吃味道:“舍不得了。”
颜乔听着肚子道:“认识许久,看着他放下心中的执念,总归是有些感慨。”
他曾经死命想要在都城中站稳脚跟,到如今,却是一心要走。
萧承景看了一眼远方道:“每个阶段,人想要的都不一样,他总归是自己想明白了。”
颜乔看了他一眼,好笑道:“不知临安侯小侯爷,这个阶段想要什么?”
萧承景稍稍弯腰,停留在她的耳边,小声道:“等这胎出来,咱们再要一个?”
颜乔顿时红了脸,转身就要离开:“懒得理你,我去看看,等有汜和嘉裕郡主成婚的时候,送什么礼物比较好。”
萧承景跟上她的脚步:“只要是你送的,他都不敢说什么。”
二人越走越远。
天边彩霞艳艳,给大地朦上一层夺目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