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
沈念已经确认四皇子是策划江州动乱的主谋,不断地抽丝剥茧,终于揭开了真相的冰山一角。
江州城一带,曾有预言今年的天灾,消息一出,商家们纷纷囤积米粮,趁机哄抬物价。在旱灾发生后,赈灾款项被不作为的官员层层剥削,导致百姓苦不堪言,许多流民被迫涌向京师。
然而,在这些流民之中,隐藏着不少假扮成流民的细作,为的就是煽动百姓的情绪,激起更大的动乱。
后来,江州主事的南阳王察觉事情有异,派手下着手调查,却被四皇子等人设计陷害谋反,惹得皇帝震怒。魏国公府的长子也被此事牵连,丢了性命。
如此一来,许多事情便都能连贯起来,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接下来,要搜查的是与四皇子一同策划江州之事的同谋。敢利用宣德帝的想法行事,说明此人对宣德帝了如指掌。
沈念隐隐觉得,这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阴谋,从幽冥蛇图腾查起,这显然是一个存在已久的神秘组织,势力庞大,错综复杂。
她必须找到背后操纵一切的人,凡是有碍计划的人都要铲除。
书房的灯火通明。
燕北辰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不由得问:“幽冥的势力盘根错节,殿下觉得该从哪里入手?”
沈念微微勾唇,俯身将手指放在舆图上,指尖精准地划过几个关键地点:“从四皇子入手,顺藤摸瓜,那些与江州官员有密切联系的人,必定知道些内幕。”
太子大婚在即,四皇子必定设置重重障碍,只有把所有不安定的因素都除掉,才可确保大婚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谢钰离京的日子里,也追查到一些关键线索,踩到了四皇子的痛楚。
这样看,谢钰和她倒是站在了一起。
沈念挑了挑眉,暗自思量,蛊虫之事或许可以暂且放一放。
谢府的北苑近来很是热闹,当夜色深沉,偶有武艺高强的蒙面人悄悄潜入。
谢钰早已见惯了这种情形,他静静站在宣纸前,手中握着纤细的画笔,神情专注从容。
画笔在纸上游走,时而轻描淡写,时而重墨勾勒,将画中的景物勾勒得栩栩如生。
当细微脚步声传来,他的唇边浮现出淡淡笑意。
谢府北苑的布置犹如铜墙铁壁,每处角落都暗藏机关,那些机关设计精妙,稍有不慎便会触发。蒙面人可以躲过机关,但想着活捉谢钰,却实属不易。
另一边,魏国公府。
整座府邸笼罩在一片沉重的哀伤中,松柏在风中摇曳,增添几丝肃穆的气氛。
魏大公子已经下葬,许多人前来吊唁。魏国公镇守边关多年,又待人和善,素有美名,此时府门外挤满了穿戴素服的宾客,脸上都挂着沉痛之色。
宣德帝对魏大公子的离世心怀愧疚,特意派人从边关亲自迎回魏国公。
魏国公及其夫人在灵堂前方,魏琉璃站在灵堂一角,身形消瘦很多,眼睛红红的,显然是哭过。往常明亮动人的眸子,如今布满血丝,脸上的泪痕还没干。
四皇子一身素服,神色冷峻,眼底情绪复杂。
不久后,他似乎感受落在身上的注视,缓缓抬眼,与谢钰的目光在空中交汇。
四皇子心底一动,脸上却没有显露半分情绪,心底却在思忖,难不成那晚出现巷中的是谢钰的人?
谢钰眼眸泛着琉璃色,眼尾上挑,盯着人看时,仿佛一把无形刀锋。他像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唇边露出一丝玩味笑意。
四皇子不动声色地移开眼。
离开时,谢钰驾马穿过街道。前方车马众多,但他一眼就认出了沈念的那辆。
当他经过沈念的马车时,疾驰的风扬起车窗的帘子,谢钰下意识地转过头,正好对上车内那双熟悉的眼睛,沈念也正在看他。
车外,明媚阳光洒在谢钰身上,衣袂扬起,腰间挂着的玄色墨玉泛着光泽。而沈念则隐于车内昏暗之中,唯有那双桃花眼看得真切,目光清澈而冷静。
谢钰稍有出神,唇角含笑道:“公主殿下,看来四殿下把你的人错认成了我的?”
沈念的视线从他身上划过,眼眸无辜地眨了眨:“哦?谢世子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驾马的付叔察觉动静,回头看了一眼,车速放慢,却听沈念道:“付叔,不用停。”
谢钰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对于沈念的做的事了如指掌,好心劝道:“不过公主,在四殿下身上花费心思,很难查出什么,没有确凿的证据,一切可都不作数。”
“嗯,好。”沈念礼貌点头,这是不想理会他,随后将帘子放下,隔绝外界的视线。
谢钰低头一笑,只看着马车越走越远。
太医院内,药香弥漫,四周摆满了各种名贵的药材。
姜游年站在木桌前,眯起眼睛盯着桌上的药材。每一味药材都经过了仔细的分类和标记,他的手指在药材间轻柔地滑动,时不时拿起一片药材,仔细端详其色泽和纹理。
少许,他从旁边的架子上取下一个干净的药杵,将几味药材轻轻放入药钵中,熟练地用药杵研磨,动作轻盈而有力。
药材在逐渐被碾碎,发出细微的摩擦声。研磨完毕后,他将药粉倒在一块洁净的白布上,用手指轻轻捻起一些药粉,放在鼻尖轻嗅。
药香扑鼻而来,但姜游年眉头微皱,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异常,脑中忽然闪过着沈念留给他的提醒。
“姜太医可觉得父皇头疼的症状有些蹊跷,可是有下毒的迹象?”
既然公主这么说,定是有她的依据。
姜游年不动声色地将白布上的药粉轻轻包起来,小心翼翼地放入一个小瓷瓶中。
他要尽快给公主殿下拿去。
公主猜得不错,燃的香料的确有问题。
姜游年站在太医院内,手中捧着刚查验完的香料碎屑。
这些香料看似普通,但经过仔细查验,能发现其中含有微弱的毒性。若不是极其精通香料之人,根本不会发现其中的毒性。
然而,这仅仅还只是一半的引子,另一半毒源还未找到。
陛下所用之物都是通过重重检验,才能使用,背后之人能将手能伸到宸光殿,仿佛布好了一张严密无比的网。
姜游年知道,要彻底查明陛下的病因,必须仔细排查所有可能的毒源。
此事若是要查,首先要问清陛下身边的刘培全。作为宣德帝最亲近的太监,他最清楚陛下的起居饮食情况。
他想,已经把所有的潜在原因一一筛查,剩下的就只有起居饮食了。
正当姜游年准备前往刘培全处询问时,突然有人急匆匆地跑来报信:“姜太医!姜太医,快随我去宸光殿,陛下晕过去了!”
闻言,姜游年脸色骤变,手中的瓷瓶失手掉落,碎屑撒了一地。
这下坏了,出大事了。
姜游年蹲下身子,手忙脚乱地捡起地上的瓷瓶,立刻提起药匣,跟随报信的人快步赶往宸光殿。
一路上,他脑海中飞速思索着可能的解毒方法,以及如何稳定陛下的情况。他深知,这次晕倒可能与那半未查明的毒源有关。
宸光殿内,灯火通明,宫女和太监们个个神色慌张,宣德帝倒在龙榻上,脸色苍白,呼吸微弱。姜游年迅速上前,细心诊脉,发现陛下的脉象极其紊乱。
左相和右相被紧急召进宫,正在殿中等候。
由于宣德帝都卧病在床,昏迷不醒,太子奉命监国。好在太子熟知政务,处理起诸多事宜来井井有条,使得朝政依然稳定。然而,宫中的气氛依旧紧张。
几日之后,宣德帝终于睁开了眼睛,但仍未完全恢复,说话断断续续,气息虚弱。皇后昼夜服侍在侧,疲惫不堪,去休息时便由沈汐守在宸光殿。
床上的宣德帝睁着眼,看到来人欣慰,但沈汐低着头,眼神是冷的,等再次抬头时,却满眼温柔。
她暗自想,父皇为大周操劳多年,也该休息休息了。
宫人们看着沈汐亲自给陛下喂药,无不感叹她的孝顺体贴。然而,只有沈汐自己知道,她心中的决心有多么坚定,必须狠下心来,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为了给宣德帝祈福,后宫那些曾犯了事的妃子们都免除了责罚,享受到更好的待遇。
又隔了几日,不知谁在宣德帝耳边说了什么,竟为鄢美人换了一处宫殿,算是放出了冷宫。
皇后得知此事,心中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她绝不允许鄢美人从冷宫出来,尤其是在这个关键时刻。
她的额角开始隐隐作痛,一边揉着额头,一边听着手下人的回禀。
忽然,皇后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愤怒和不安,狠狠瞪过去:“你方才说什么,大皇子突然从边关回来了?他回来是想做什么!”
边关向来是大皇子镇守的地方,他突然回京,必定有所图谋。尤其是在太子大婚这个节点,大皇子的回归可能带来诸多变数。
皇后指尖掐入手心,她绝不能让这些变数影响到太子的大事。
江州城一带,曾有预言今年的天灾,消息一出,商家们纷纷囤积米粮,趁机哄抬物价。在旱灾发生后,赈灾款项被不作为的官员层层剥削,导致百姓苦不堪言,许多流民被迫涌向京师。
然而,在这些流民之中,隐藏着不少假扮成流民的细作,为的就是煽动百姓的情绪,激起更大的动乱。
后来,江州主事的南阳王察觉事情有异,派手下着手调查,却被四皇子等人设计陷害谋反,惹得皇帝震怒。魏国公府的长子也被此事牵连,丢了性命。
如此一来,许多事情便都能连贯起来,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接下来,要搜查的是与四皇子一同策划江州之事的同谋。敢利用宣德帝的想法行事,说明此人对宣德帝了如指掌。
沈念隐隐觉得,这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阴谋,从幽冥蛇图腾查起,这显然是一个存在已久的神秘组织,势力庞大,错综复杂。
她必须找到背后操纵一切的人,凡是有碍计划的人都要铲除。
书房的灯火通明。
燕北辰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不由得问:“幽冥的势力盘根错节,殿下觉得该从哪里入手?”
沈念微微勾唇,俯身将手指放在舆图上,指尖精准地划过几个关键地点:“从四皇子入手,顺藤摸瓜,那些与江州官员有密切联系的人,必定知道些内幕。”
太子大婚在即,四皇子必定设置重重障碍,只有把所有不安定的因素都除掉,才可确保大婚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谢钰离京的日子里,也追查到一些关键线索,踩到了四皇子的痛楚。
这样看,谢钰和她倒是站在了一起。
沈念挑了挑眉,暗自思量,蛊虫之事或许可以暂且放一放。
谢府的北苑近来很是热闹,当夜色深沉,偶有武艺高强的蒙面人悄悄潜入。
谢钰早已见惯了这种情形,他静静站在宣纸前,手中握着纤细的画笔,神情专注从容。
画笔在纸上游走,时而轻描淡写,时而重墨勾勒,将画中的景物勾勒得栩栩如生。
当细微脚步声传来,他的唇边浮现出淡淡笑意。
谢府北苑的布置犹如铜墙铁壁,每处角落都暗藏机关,那些机关设计精妙,稍有不慎便会触发。蒙面人可以躲过机关,但想着活捉谢钰,却实属不易。
另一边,魏国公府。
整座府邸笼罩在一片沉重的哀伤中,松柏在风中摇曳,增添几丝肃穆的气氛。
魏大公子已经下葬,许多人前来吊唁。魏国公镇守边关多年,又待人和善,素有美名,此时府门外挤满了穿戴素服的宾客,脸上都挂着沉痛之色。
宣德帝对魏大公子的离世心怀愧疚,特意派人从边关亲自迎回魏国公。
魏国公及其夫人在灵堂前方,魏琉璃站在灵堂一角,身形消瘦很多,眼睛红红的,显然是哭过。往常明亮动人的眸子,如今布满血丝,脸上的泪痕还没干。
四皇子一身素服,神色冷峻,眼底情绪复杂。
不久后,他似乎感受落在身上的注视,缓缓抬眼,与谢钰的目光在空中交汇。
四皇子心底一动,脸上却没有显露半分情绪,心底却在思忖,难不成那晚出现巷中的是谢钰的人?
谢钰眼眸泛着琉璃色,眼尾上挑,盯着人看时,仿佛一把无形刀锋。他像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唇边露出一丝玩味笑意。
四皇子不动声色地移开眼。
离开时,谢钰驾马穿过街道。前方车马众多,但他一眼就认出了沈念的那辆。
当他经过沈念的马车时,疾驰的风扬起车窗的帘子,谢钰下意识地转过头,正好对上车内那双熟悉的眼睛,沈念也正在看他。
车外,明媚阳光洒在谢钰身上,衣袂扬起,腰间挂着的玄色墨玉泛着光泽。而沈念则隐于车内昏暗之中,唯有那双桃花眼看得真切,目光清澈而冷静。
谢钰稍有出神,唇角含笑道:“公主殿下,看来四殿下把你的人错认成了我的?”
沈念的视线从他身上划过,眼眸无辜地眨了眨:“哦?谢世子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驾马的付叔察觉动静,回头看了一眼,车速放慢,却听沈念道:“付叔,不用停。”
谢钰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对于沈念的做的事了如指掌,好心劝道:“不过公主,在四殿下身上花费心思,很难查出什么,没有确凿的证据,一切可都不作数。”
“嗯,好。”沈念礼貌点头,这是不想理会他,随后将帘子放下,隔绝外界的视线。
谢钰低头一笑,只看着马车越走越远。
太医院内,药香弥漫,四周摆满了各种名贵的药材。
姜游年站在木桌前,眯起眼睛盯着桌上的药材。每一味药材都经过了仔细的分类和标记,他的手指在药材间轻柔地滑动,时不时拿起一片药材,仔细端详其色泽和纹理。
少许,他从旁边的架子上取下一个干净的药杵,将几味药材轻轻放入药钵中,熟练地用药杵研磨,动作轻盈而有力。
药材在逐渐被碾碎,发出细微的摩擦声。研磨完毕后,他将药粉倒在一块洁净的白布上,用手指轻轻捻起一些药粉,放在鼻尖轻嗅。
药香扑鼻而来,但姜游年眉头微皱,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异常,脑中忽然闪过着沈念留给他的提醒。
“姜太医可觉得父皇头疼的症状有些蹊跷,可是有下毒的迹象?”
既然公主这么说,定是有她的依据。
姜游年不动声色地将白布上的药粉轻轻包起来,小心翼翼地放入一个小瓷瓶中。
他要尽快给公主殿下拿去。
公主猜得不错,燃的香料的确有问题。
姜游年站在太医院内,手中捧着刚查验完的香料碎屑。
这些香料看似普通,但经过仔细查验,能发现其中含有微弱的毒性。若不是极其精通香料之人,根本不会发现其中的毒性。
然而,这仅仅还只是一半的引子,另一半毒源还未找到。
陛下所用之物都是通过重重检验,才能使用,背后之人能将手能伸到宸光殿,仿佛布好了一张严密无比的网。
姜游年知道,要彻底查明陛下的病因,必须仔细排查所有可能的毒源。
此事若是要查,首先要问清陛下身边的刘培全。作为宣德帝最亲近的太监,他最清楚陛下的起居饮食情况。
他想,已经把所有的潜在原因一一筛查,剩下的就只有起居饮食了。
正当姜游年准备前往刘培全处询问时,突然有人急匆匆地跑来报信:“姜太医!姜太医,快随我去宸光殿,陛下晕过去了!”
闻言,姜游年脸色骤变,手中的瓷瓶失手掉落,碎屑撒了一地。
这下坏了,出大事了。
姜游年蹲下身子,手忙脚乱地捡起地上的瓷瓶,立刻提起药匣,跟随报信的人快步赶往宸光殿。
一路上,他脑海中飞速思索着可能的解毒方法,以及如何稳定陛下的情况。他深知,这次晕倒可能与那半未查明的毒源有关。
宸光殿内,灯火通明,宫女和太监们个个神色慌张,宣德帝倒在龙榻上,脸色苍白,呼吸微弱。姜游年迅速上前,细心诊脉,发现陛下的脉象极其紊乱。
左相和右相被紧急召进宫,正在殿中等候。
由于宣德帝都卧病在床,昏迷不醒,太子奉命监国。好在太子熟知政务,处理起诸多事宜来井井有条,使得朝政依然稳定。然而,宫中的气氛依旧紧张。
几日之后,宣德帝终于睁开了眼睛,但仍未完全恢复,说话断断续续,气息虚弱。皇后昼夜服侍在侧,疲惫不堪,去休息时便由沈汐守在宸光殿。
床上的宣德帝睁着眼,看到来人欣慰,但沈汐低着头,眼神是冷的,等再次抬头时,却满眼温柔。
她暗自想,父皇为大周操劳多年,也该休息休息了。
宫人们看着沈汐亲自给陛下喂药,无不感叹她的孝顺体贴。然而,只有沈汐自己知道,她心中的决心有多么坚定,必须狠下心来,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为了给宣德帝祈福,后宫那些曾犯了事的妃子们都免除了责罚,享受到更好的待遇。
又隔了几日,不知谁在宣德帝耳边说了什么,竟为鄢美人换了一处宫殿,算是放出了冷宫。
皇后得知此事,心中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她绝不允许鄢美人从冷宫出来,尤其是在这个关键时刻。
她的额角开始隐隐作痛,一边揉着额头,一边听着手下人的回禀。
忽然,皇后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愤怒和不安,狠狠瞪过去:“你方才说什么,大皇子突然从边关回来了?他回来是想做什么!”
边关向来是大皇子镇守的地方,他突然回京,必定有所图谋。尤其是在太子大婚这个节点,大皇子的回归可能带来诸多变数。
皇后指尖掐入手心,她绝不能让这些变数影响到太子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