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不安
贾青策三步并做两步走,拽上孔松月就往回跑,“大姐,知道你恨,但这毕竟是宫里,你要不甘心,你等回头太后去宫外了再动手……”
后半句他说的小心翼翼,眼睫抖个不停。
说完嘴唇都是惨白的。
造孽呀,他活到现在一直安生守法,除了手脚不太干净外,头一次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或许是怕的厉害,他死死钳着孔松月的手腕往外拽,“大姐你是真不怕事,惜点命吧,你擅闯皇宫已经是罪过了。”
周围只有寥寥宫女,侍立一旁,没管着莫名其妙的二人。
郑鸢交代过她们,不必管这两天来的人。
宫女不明白郑鸢的打算,但明不明白并不重要。
贾青策干脆也不在宫里等着了,拽上孔松月就往宫外跑。
杀太后?但这实在是太荒唐了,荒唐至极。
且不说她如何自保,恐怕她都难近郑鸢的身。
他一路急马,带着烦躁地孔松月回到了刘府。
路上他反复思考,怎么也想不明白周围一个个为什么都这么不惜命。
孔松曦拿自己试毒,杀头的罪犯了一大半。
刘煜昭寻死又自残,看着正常,但随身带着一袋毒药,啥时候死在外面都有可能。
梁川暂且忽略,他估计不容易死。
孔松月则简直是第二个孔松曦,胆大妄为,不把死活放在眼里。
他咂了咂嘴,把一脸怨气的孔松月塞回了屋里,顺便关上了门,“祖宗你安生待着吧,啥啥都还未有定数,你可别再一根筋地莽进去了。”
转身后他又回去补了一句,“孔兄说过,这几年最不用着急的事就是报仇。”
“此话怎讲。”
“你可知十年前大祭上的预言。”
屋里停顿了半晌,“知道,不过是改朝换代,大周亡罢了。”
“你想想,都要改朝换代了,太后她自然……不容易活下来。”
孔松月忍住骂人的冲动,她发誓自己真的没想杀太后,怎么一个个都对自己如此误会。
“我找太后真的是正事。”她眼下乌青暗暗,为了这正事,好几天睡不成觉,所幸她这么多年杀过不少邪祟,与邪祟之间“感情颇深”,能感知到这两天邪祟不会出没。事情还没有急到最紧的关头。
但今天晚上似乎邪祟的气息会很重……不管找不找太后,她都得先做好准备出手了。
“……我不信。”门外贾青策窝囊道。
屋里没有回音,孔松月扯过被子瘫在床上,簪子也懒得摘。
贾青策摇摇头离开。
几刻后,他又匆匆忙忙跑了回来,跑的头发都歪了,一上来就是猛地敲门,“我那四两银子咋样了?”
孔松月无语,开门扔钱一气呵成,“都顺走那么多金子了,还忘不了你这四两银子。”
贾青策捧着钱袋子,看了又看,掂了又掂,嗔道:“这叫什么话,谁跟钱过不去?”
这事一结束,他终于安心离开,只是脚步仍然有点沉重,几句话卡在嘴里说不出口。
“秋小瓜爹娘的事还不确定。”孔松月对着他的背影喊了一声。
他脚步一顿,没有回头,手指绞着钱袋子,“没……没事,慢慢查,我先走了。”
“你不太对劲。”
“哪儿有。”贾青策干笑两声,打着哈哈退出了院子。
一连跑了好几步,喘出的粗气连带着刚才跑出皇宫的疲惫,他停在连廊的圆柱旁,从袖子里掏出了一根山茶玉簪。
早上,他拿秋小瓜当借口把孔松月支走,去孔松月屋中偷出来了这东西。
跟着孔松曦那么长时间,他对这种山茶玉簪再熟悉不过。
干涩的指尖摩挲着白玉,上面有很不明显的粗糙,这是用针刻出来的符咒,也是千琥谷特有的标识。
自从孔松月来到刘府,他存心要把簪子偷出来。
可惜孔松月那支簪子从不离身,他根本找不到机会。
直到昨天孔松月带着梁川回府……他看的很仔细,孔松月手里拿着两根一模一样的山茶玉簪。
于是他趁机偷了一根出来。
幸好这根被孔松月留在了屋里,才让他终于得手。
工匠手艺平平无奇的手艺无法掩盖簪子上符咒的神异。
早在孔松曦死前,他就对千琥谷有了兴趣,只可惜他太过边缘化,没人邀他参与谋划。
但他还是发现了孔松曦联系千琥谷的信物——山茶玉簪。
之前他一直没得手,本来都要放弃了,没想到兜兜转转这东西还是到了自己手中。
他儿时认识街坊的一个姑娘,姑娘的娘生了病,而他爹正好是郎中,娘也略通医术,爹娘的医术都全赖邱夫人开馆教学。
爹娘心善,对待穷人只收个药钱。
于是姑娘的娘就来找他们看病。
可姑娘的娘生的病很快,一夜苍老衰败,仿佛寒潮里簌簌枯落的老槐树。
爹娘日夜颠倒的尝试,都没能根治。
直到爹娘发现,那人不是生了怪病,而是中了毒,千琥谷的毒。
这事本与他贾青策无关,可偏偏他爹娘取了病人的血,用以试解药,却不幸自己也中了毒。
他本来不知道那是千琥谷的毒。
是在他跟着孔松曦办事时,才发现千琥谷的xx毒与儿时爹娘的那种如出一辙。
所幸爹娘学医时意外得到了邱夫人送的一盒药粉,可压百毒,却无法清毒。
靠着配那药粉,爹娘和那病人强撑着活到了现在。
从得知毒源自千琥谷的那一天,他一直辗转反侧,祈求上天赐他一个寻药的机会。
呼吸炽热,短促紧张,手中的玉簪像块烙铁烧灼着他的手心。
只要他愿意,他甚至现在就可以那着玉簪去见春钱坊的老板——他是千琥谷之人,千琥谷有条不成文的规矩,谷人见玉簪,必出手帮忙,竭尽全力。
他正想的出神,却被一道沙哑的叫喊打断。
……
此时彼处,太亘宫中林敛急急进来。
“娘娘,北安王回府了。”
郑鸢波澜不惊,右边的宫女悠悠摇着扇子,“可算是回了,还以为他死了。”
“娘娘,北安王的动静不对劲,北边不少奇人异士都被他塞进了洙邑的附中。”
“你是在猜,他想搅乱洙邑?”
“……不。”林敛神色凝重,“臣恐怕北安王会造反。”
纠结片刻,他吞了口唾沫,说出了平时不敢说的话,“如今天家,挡不住北安王。”
郑鸢点点头,“宋则郧没本事,我知道,你觉得该怎么办。”
“微臣觉得应该削弱北安王的兵权。”
“啧。”一直旁观的梁川不由得笑出了声,“北安王那个暴脾气,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说不准就会起兵杀进皇宫里。”
“你是何人,胆敢在太后面前妄言。”他瞅着梁川的模样,越看越眼熟。
“筝摇山里人。”
林脸瞥了他一眼,“江湖野客不懂朝政,不该信口胡言。”
他皱着眉看了又看,终于找到这股熟悉感从何而来。
这俨然是那天那个擅闯太亘宫的怪人。
他当天禀报太后,太后不以为意,没想到今天这人又闯了进来,只是叫他赶紧去找孔松曦的妹妹——孔松月。
他一听不得了,那奸臣的妹妹也来了?一定不怀好意,必须立刻捉拿归案。
虽然她现在还没有犯事,但以后一定会犯事。没有什么别的理由,就因为她是孔松曦的妹妹。
他这几天一直没有在太后面前表现的机会。
林敛收气,如果这会儿驳斥走这个不通文政的乡巴佬,或许能赚太后赏眼。
思及此处,林敛开口道:“娘娘,恕臣无理,此人先前就擅闯皇宫,玩弄妖术,绝非安分之人。他来历不明,还胡言乱语,妄议朝政,按照《周刑统》,理当驱逐。”
梁川反诘,“亏你在朝这么长时间。对北安王的猜测并非是我妄议朝政,若你还对大周上心,就该知道北安王府中的奇人异士大多都是修习术法之人,对朝堂没有半点兴趣。而他手下那群真正在乎朝廷的北部文人,根本也没有来到洙邑。”
按照大祭的神言,大周确实面临困境,可困境之下,皇城之人还一门心思在夺权上……实在荒唐。
林敛不屑,“府中不过区区山野妖人,粗野愚顽,你如何断言他们无心祸乱朝廷?”
“你一口一个祸乱朝廷,一口一个妖人,眼里三六九等如此分明,可你自己也出身优伶,哪儿来的底气看不起别人。”
林敛笑意更深,“你这样无根无据的反驳我,只不过是因为你也是一个行骗的妖人罢了。山里骗子,竟然妄想在洙邑胡言,你,和那个什么孔松曦的妹妹,都是低下的江湖骗子,早就该逐出城了。”
想起孔松曦,他继续多嘴了几句,“江湖骗子用着三脚猫功夫,糊弄糊弄杂耍的人也就得了,结果贪心不足,幻想入官,呵,大周立国以来,妖人从来不配踏足官场。”
“如果我不是行骗妖人,你岂不是很没脸。”
林敛笑出了声,“筝摇山,没听过,既然不是正经的修道之地,自然只能是行骗妖人,况且江湖逍遥客往往……”
他停顿了一下,眼角轻蔑,“……往往是个文盲。”
他斜睨着梁川,此人相貌不错,与其行骗,不如正儿八经去读读圣贤书,也算不枉费一张好面皮。
见梁川没有立刻回应,他心中不屑更甚,果然是个文盲。他见过太多自称江湖人的山匪,一堆人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此人大抵也是如此,或者他强点,会写个名字。
“稍等,我找一下。”梁川从袖子中找出几张纸,又从里面查看一番后抽出了一张长条似的纸。
瞥见纸上盖着北安王的私印,林敛眯起了眼睛,不清楚这人搞什么玩意。
梁川清了清嗓子,“文盲我可不认,这是北安王的亲印,给府中文士的亲印。”
林敛一把夺过他手中的纸,目光怀疑地逐字读过。
后半句他说的小心翼翼,眼睫抖个不停。
说完嘴唇都是惨白的。
造孽呀,他活到现在一直安生守法,除了手脚不太干净外,头一次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或许是怕的厉害,他死死钳着孔松月的手腕往外拽,“大姐你是真不怕事,惜点命吧,你擅闯皇宫已经是罪过了。”
周围只有寥寥宫女,侍立一旁,没管着莫名其妙的二人。
郑鸢交代过她们,不必管这两天来的人。
宫女不明白郑鸢的打算,但明不明白并不重要。
贾青策干脆也不在宫里等着了,拽上孔松月就往宫外跑。
杀太后?但这实在是太荒唐了,荒唐至极。
且不说她如何自保,恐怕她都难近郑鸢的身。
他一路急马,带着烦躁地孔松月回到了刘府。
路上他反复思考,怎么也想不明白周围一个个为什么都这么不惜命。
孔松曦拿自己试毒,杀头的罪犯了一大半。
刘煜昭寻死又自残,看着正常,但随身带着一袋毒药,啥时候死在外面都有可能。
梁川暂且忽略,他估计不容易死。
孔松月则简直是第二个孔松曦,胆大妄为,不把死活放在眼里。
他咂了咂嘴,把一脸怨气的孔松月塞回了屋里,顺便关上了门,“祖宗你安生待着吧,啥啥都还未有定数,你可别再一根筋地莽进去了。”
转身后他又回去补了一句,“孔兄说过,这几年最不用着急的事就是报仇。”
“此话怎讲。”
“你可知十年前大祭上的预言。”
屋里停顿了半晌,“知道,不过是改朝换代,大周亡罢了。”
“你想想,都要改朝换代了,太后她自然……不容易活下来。”
孔松月忍住骂人的冲动,她发誓自己真的没想杀太后,怎么一个个都对自己如此误会。
“我找太后真的是正事。”她眼下乌青暗暗,为了这正事,好几天睡不成觉,所幸她这么多年杀过不少邪祟,与邪祟之间“感情颇深”,能感知到这两天邪祟不会出没。事情还没有急到最紧的关头。
但今天晚上似乎邪祟的气息会很重……不管找不找太后,她都得先做好准备出手了。
“……我不信。”门外贾青策窝囊道。
屋里没有回音,孔松月扯过被子瘫在床上,簪子也懒得摘。
贾青策摇摇头离开。
几刻后,他又匆匆忙忙跑了回来,跑的头发都歪了,一上来就是猛地敲门,“我那四两银子咋样了?”
孔松月无语,开门扔钱一气呵成,“都顺走那么多金子了,还忘不了你这四两银子。”
贾青策捧着钱袋子,看了又看,掂了又掂,嗔道:“这叫什么话,谁跟钱过不去?”
这事一结束,他终于安心离开,只是脚步仍然有点沉重,几句话卡在嘴里说不出口。
“秋小瓜爹娘的事还不确定。”孔松月对着他的背影喊了一声。
他脚步一顿,没有回头,手指绞着钱袋子,“没……没事,慢慢查,我先走了。”
“你不太对劲。”
“哪儿有。”贾青策干笑两声,打着哈哈退出了院子。
一连跑了好几步,喘出的粗气连带着刚才跑出皇宫的疲惫,他停在连廊的圆柱旁,从袖子里掏出了一根山茶玉簪。
早上,他拿秋小瓜当借口把孔松月支走,去孔松月屋中偷出来了这东西。
跟着孔松曦那么长时间,他对这种山茶玉簪再熟悉不过。
干涩的指尖摩挲着白玉,上面有很不明显的粗糙,这是用针刻出来的符咒,也是千琥谷特有的标识。
自从孔松月来到刘府,他存心要把簪子偷出来。
可惜孔松月那支簪子从不离身,他根本找不到机会。
直到昨天孔松月带着梁川回府……他看的很仔细,孔松月手里拿着两根一模一样的山茶玉簪。
于是他趁机偷了一根出来。
幸好这根被孔松月留在了屋里,才让他终于得手。
工匠手艺平平无奇的手艺无法掩盖簪子上符咒的神异。
早在孔松曦死前,他就对千琥谷有了兴趣,只可惜他太过边缘化,没人邀他参与谋划。
但他还是发现了孔松曦联系千琥谷的信物——山茶玉簪。
之前他一直没得手,本来都要放弃了,没想到兜兜转转这东西还是到了自己手中。
他儿时认识街坊的一个姑娘,姑娘的娘生了病,而他爹正好是郎中,娘也略通医术,爹娘的医术都全赖邱夫人开馆教学。
爹娘心善,对待穷人只收个药钱。
于是姑娘的娘就来找他们看病。
可姑娘的娘生的病很快,一夜苍老衰败,仿佛寒潮里簌簌枯落的老槐树。
爹娘日夜颠倒的尝试,都没能根治。
直到爹娘发现,那人不是生了怪病,而是中了毒,千琥谷的毒。
这事本与他贾青策无关,可偏偏他爹娘取了病人的血,用以试解药,却不幸自己也中了毒。
他本来不知道那是千琥谷的毒。
是在他跟着孔松曦办事时,才发现千琥谷的xx毒与儿时爹娘的那种如出一辙。
所幸爹娘学医时意外得到了邱夫人送的一盒药粉,可压百毒,却无法清毒。
靠着配那药粉,爹娘和那病人强撑着活到了现在。
从得知毒源自千琥谷的那一天,他一直辗转反侧,祈求上天赐他一个寻药的机会。
呼吸炽热,短促紧张,手中的玉簪像块烙铁烧灼着他的手心。
只要他愿意,他甚至现在就可以那着玉簪去见春钱坊的老板——他是千琥谷之人,千琥谷有条不成文的规矩,谷人见玉簪,必出手帮忙,竭尽全力。
他正想的出神,却被一道沙哑的叫喊打断。
……
此时彼处,太亘宫中林敛急急进来。
“娘娘,北安王回府了。”
郑鸢波澜不惊,右边的宫女悠悠摇着扇子,“可算是回了,还以为他死了。”
“娘娘,北安王的动静不对劲,北边不少奇人异士都被他塞进了洙邑的附中。”
“你是在猜,他想搅乱洙邑?”
“……不。”林敛神色凝重,“臣恐怕北安王会造反。”
纠结片刻,他吞了口唾沫,说出了平时不敢说的话,“如今天家,挡不住北安王。”
郑鸢点点头,“宋则郧没本事,我知道,你觉得该怎么办。”
“微臣觉得应该削弱北安王的兵权。”
“啧。”一直旁观的梁川不由得笑出了声,“北安王那个暴脾气,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说不准就会起兵杀进皇宫里。”
“你是何人,胆敢在太后面前妄言。”他瞅着梁川的模样,越看越眼熟。
“筝摇山里人。”
林脸瞥了他一眼,“江湖野客不懂朝政,不该信口胡言。”
他皱着眉看了又看,终于找到这股熟悉感从何而来。
这俨然是那天那个擅闯太亘宫的怪人。
他当天禀报太后,太后不以为意,没想到今天这人又闯了进来,只是叫他赶紧去找孔松曦的妹妹——孔松月。
他一听不得了,那奸臣的妹妹也来了?一定不怀好意,必须立刻捉拿归案。
虽然她现在还没有犯事,但以后一定会犯事。没有什么别的理由,就因为她是孔松曦的妹妹。
他这几天一直没有在太后面前表现的机会。
林敛收气,如果这会儿驳斥走这个不通文政的乡巴佬,或许能赚太后赏眼。
思及此处,林敛开口道:“娘娘,恕臣无理,此人先前就擅闯皇宫,玩弄妖术,绝非安分之人。他来历不明,还胡言乱语,妄议朝政,按照《周刑统》,理当驱逐。”
梁川反诘,“亏你在朝这么长时间。对北安王的猜测并非是我妄议朝政,若你还对大周上心,就该知道北安王府中的奇人异士大多都是修习术法之人,对朝堂没有半点兴趣。而他手下那群真正在乎朝廷的北部文人,根本也没有来到洙邑。”
按照大祭的神言,大周确实面临困境,可困境之下,皇城之人还一门心思在夺权上……实在荒唐。
林敛不屑,“府中不过区区山野妖人,粗野愚顽,你如何断言他们无心祸乱朝廷?”
“你一口一个祸乱朝廷,一口一个妖人,眼里三六九等如此分明,可你自己也出身优伶,哪儿来的底气看不起别人。”
林敛笑意更深,“你这样无根无据的反驳我,只不过是因为你也是一个行骗的妖人罢了。山里骗子,竟然妄想在洙邑胡言,你,和那个什么孔松曦的妹妹,都是低下的江湖骗子,早就该逐出城了。”
想起孔松曦,他继续多嘴了几句,“江湖骗子用着三脚猫功夫,糊弄糊弄杂耍的人也就得了,结果贪心不足,幻想入官,呵,大周立国以来,妖人从来不配踏足官场。”
“如果我不是行骗妖人,你岂不是很没脸。”
林敛笑出了声,“筝摇山,没听过,既然不是正经的修道之地,自然只能是行骗妖人,况且江湖逍遥客往往……”
他停顿了一下,眼角轻蔑,“……往往是个文盲。”
他斜睨着梁川,此人相貌不错,与其行骗,不如正儿八经去读读圣贤书,也算不枉费一张好面皮。
见梁川没有立刻回应,他心中不屑更甚,果然是个文盲。他见过太多自称江湖人的山匪,一堆人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此人大抵也是如此,或者他强点,会写个名字。
“稍等,我找一下。”梁川从袖子中找出几张纸,又从里面查看一番后抽出了一张长条似的纸。
瞥见纸上盖着北安王的私印,林敛眯起了眼睛,不清楚这人搞什么玩意。
梁川清了清嗓子,“文盲我可不认,这是北安王的亲印,给府中文士的亲印。”
林敛一把夺过他手中的纸,目光怀疑地逐字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