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松月已不记得自己怎么跑出来的了。

    正午天色惨白刺目。异常巧合,邱夫人死的那天也是这样的天色,孔松曦行刑时,看着的天空也是如此。

    她飞如疾风,很快消失在了太亘宫外,身形如影,步伐不可察。

    即使金羽卫紧追而至,也没有抓住她的衣角。

    直到她离开皇宫很远很远,太亘宫回荡的声音依然盘旋在她耳畔,久久没有消散。

    身后金羽卫紧步如鼓,但也没有覆盖那句回音。

    方才,她似乎胆子很大,甚至脱口便问太后是否意在置洙邑百姓于死地。

    太后没有回答她的问题。

    她挥挥手,吩咐林敛将她带入九藏牢。

    太后的声音飘在后面,“我本意并非如此。”

    但她不在乎太后本意是何,哪怕她出于别的考量,可她终究还是让整个洙邑沦为祸地。

    她摇摇头,茫然地闪进街巷深处。人偏偏要站在人的对立面,越争越斗,越斗越祸。

    她想自己需要一点时间去冷静一下,需要一点冷静的时间去接受自己正在逃亡的事实。

    或许在不久后,逮捕令又会贴在洙邑大街小巷,也或许不只是洙邑,甚至会贴到漱州,只要太后愿意穷追不舍。

    刚才,她将自己卜测的结果如实相告,可太后矢口否认。林敛更是将此视为污蔑。

    她隐约感觉到太后有什么顾虑,或许是在顾虑“奉灵院”的人,以至于太后紧张的扣住了扶手。

    郑鸢一举一动都会被北安王或者宰相指摘。

    更何况此时有“奉灵院”的人在场。

    如果她没有否认孔松月的“污蔑”,无疑将自己置于被动之地。

    但孔松月不明白这些,她没有经历过朝堂风波,也不知道郑鸢、北安王、奉灵院和宰相之间牵连不断的关系。

    她固执己见,想着郑鸢身为大周太后,永远不该站在百姓的对立面,也永远不该将恶意施加在百姓身上。

    她闪进了一个逼仄昏暗的小巷子,尘土荡生,粘连的蜘蛛网墙角晃荡,灰色融进了巷子里的风,而最深处是一堵墙。墙只有一人半高,看着就令人产生翻墙的欲望。

    后面,金羽卫急促的脚步声穷追不舍。

    她果断翻墙。

    刚攀上墙严,后面便传来一个熟悉的男声。

    “你信了吗?”

    孔松月愣了一刻,随即灵巧的翻过了墙。

    果不其然,墙后是那张苍老却很有精神的面孔。

    他的“马夫”不在身边,或许那人还在太亘宫中与太后周旋。

    北安王一改前日颓然,精神矍铄。他一身深色便装,体格硬朗,面色红润,吐字有力。

    长袖之下,他的手掌结结实实地攥成了拳,指节绷白,掌背盘着青筋。

    “我想你应该会相信了。”他捋着自己枯槁稀疏的胡须,淡然道:“我不想解释太多,既然你是孔松曦的妹妹,那应该也是个识时务的聪明人。”

    墙后,似乎是北安王的一处家院。

    而她被金羽卫追逼至此,或许从一开始就是北安王有意为之,刻意将她引入这里。

    她不紧咋舌,北安王的手未免也忒大了,竟然伸进了金羽卫里。

    后院青寂,墙沿绿苔钱,红砖长碧藤。前日春雨一时濯尘过,留下风传花信,草净院清。

    孔松月的手搭在剑上,诧异地瞧着眼前毫不设防的老人。

    他眯起眼睛,似乎胜券在握,一双细长凤目满意地盯着她手中的面具,“我瞧这面具还在你手里,或许你已经有了选择。”

    在他右手手腕上,一只细长的小白蛇盘攀其间,小蛇大约小指粗细,嘶嘶吐着猩红的信子,一边警惕,一边和孔松月对上了眼。

    “‘天家’的回宫,宜早不宜迟。”

    孔松月神色不愉,掐紧了手中人肉般的面具。

    带上它,自己就会成为宋则璘,可事实上自己根本没必要成为宋则璘。

    北安王想为母亲复仇,又想为宋则郧铺路,于是才动了杀郑鸢的心思。

    可自己却是擿埴索途,唯一明确的方向只有动手将祟冢一劈两半。

    况且北安王不是一个坦诚的伙伴,某种意义上,他似乎只是在利用自己。

    但没人愿意莫名其妙被利用,她嘴角轻颤,淡淡的唇色许久才有了变化,“我拒绝。”

    她硬气地将人皮面具一把丢回,断然道:“不好意思了,我不屑与朝臣共事。”你们都太奸猾可怕。

    后半句她犹豫了片刻,最终咽回了肚子。这儿是北安王的地盘,说话太不客气容易出事。

    但北安王却丝毫没有被这话惹怒,他舌桥不下,半晌又抹出一个惨淡的笑。

    一瞬间,他好似见到了邱夫人。同样寒风侵肌的语气,以及同样目下无尘的眼神,如雪虐风饕,又如铁刃断尘,一字字都悬在风中,悬在他身边。

    他一呼一吸,口鼻间浸满霜雪。

    “好……”他不由自主地乱了心神,就连打好的话稿也埋葬腹中。

    倘若眼前的是邱夫人,要是他不愿把一切都坦诚相言,邱夫人断然不会与他联手。

    而孔松月,亦如邱夫人一般性子。

    北安王和孔松曦相处太久,逐渐已经习惯了只把话说一半,留一半让别人自己悟。左右孔松曦能明白这他话中话的意思。即使是惯爱抉瑕掩瑜的北安王,也不得不承认孔松曦实在算得上斗南一人,他聪明异常、心细如发、甚至假以时日,必将出将入相。

    想起他,北安王不自觉地叹了口气。可惜这孩子性子怪异,琢磨不透,又极其固执,最终不幸车裂。

    但抛开他熟悉的孔松曦,“邱夫人”这样性子,未尝不是一个不错的合作伙伴。只要他肯事无巨细地和盘托出,孔松月未必不肯成为他指尖棋子。

    他浑浊的灰色眼珠旋出了一丝清明,难得退了一步,“好吧,是我不够诚意,进宫的事,我们慢慢商量。”

    可话音刚落,一前却只剩一片空荡荡。一风吹过一叶落,一面墙上蚂蚁过。方才还在眼前的邱夫人,哦不,是孔松月,此时已经没了踪影。

    仅仅就在北安王开口之前。

    北安王心道无奈,却又不自觉垂首笑了起来。不愧是故人之子,跑的都是一样麻利。

    孔松月东躲西藏,从白天到了黑夜。不知不觉间,眼前又出现了熟悉的刘府。

    太后的话语在她耳边盘旋,同样,梁川的目光也是。

    和梁川这么长时间的僵持莫名给了她一股安全感,给了她一股错觉,让她怀疑梁川一切如常。

    虽然乍看之下确实如常,他没有杀她,没有报复,如常的相处,如常的关照,一如当年在筝摇山上的日子。

    这可怕的错觉让她的警惕心大大的被麻痹,甚至潜意识里都开始大胆放心......不行不行,万万不行!她抓耳挠腮,怒骂自己不够警惕。

    师父有言道:警惕是偷摸活命的根本。

    师父原句大概不是这样说的,但意思大差不差,她对老人家的絮叨常常只听个大概,过耳就忘。

    可惜她最近有点忘记了警惕,直到刚才才想起。

    方才,她甫一将结果如实相告,梁川便和太后悄悄交换了一个眼神,而后他便态度骤转,果断判定她是个江湖骗子。

    她神色落寞,手掌无力垂落,身上好似突然被抽离了全部精力。

    看着刘府的大门,她忽然没了翻墙的欲望。

    她本想回来一趟,拿一下东西,然后去另一个地方避避风头。避避风头,顺便也想想怎么解决掉祟冢和春神祭的恐怖危机。

    虽然后者完全是一屋不知裸露在何处的火药,随时等着出事。

    她揉了揉眼下乌青,叹了口气,后者且稍候,现在至少要先把自己的另一根山茶玉簪带回来。她寻思自己找完簪子就离开,还算是安全的行动,大概不会被发现。

    安慰完自己,她努力提起精神,拖着自己累得要死的身体翻过了墙。

    但事实上......屋里她至少已经翻了十遍,却连一点簪子的踪影也没看到。

    “要命。”她尴尬一咋舌,簪子就在抽屉里,自己从来没有动过。

    可这东西偏偏就不翼而飞了。

    她托着下巴,瞄着房间的角角落落。无论回忆多少遍,那支梁川从兄长那找来的簪子,她还是根本没有移动过。

    除非……有别人动了。

    说起盗窃,她猛地想到了贾青策。

    毕竟在自己初见贾青策的时候,那人就在当小偷。

    平常不会有闲人来刘府,或许是嫌刘府晦气,小偷都不怎么愿意来。

    而在刘府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中,独他贾青策最有嫌疑,最有前科,最有可能。

    这贾青策平常看着老实本分,结果时不时突然给她整个大惊喜。

    不过,眼下她不合适在刘府久留,无论那东西在不在贾青策手上,她此刻都得先走一步。

    如今她已经能轻车熟路的从刘府后院离开,虽然只在这里住了短短一段时间,虽然只和刘煜昭相处了不足一个月,但这人着实给她留下了挺深的印象。

    难怪兄长选择留了他一命。这个人死犟,但心不坏,骨子里挺有原则,靠谱。

    如果不是今日匆忙,她或许会向刘煜昭好好道个别。或许刘煜昭肯为了洙邑百姓的安危,毅然决然地站在太后对面。

    翻过墙,她也不知道自己该去往何方歇脚,城里有仍在追捕的金羽卫,客栈也不敢将她留宿。

    倏然,身后传来一个年轻姑娘的声音,有些胆怯,声音微弱,带着颤抖,但却还是努力开了口,“孔姑娘是吧?来我家吧。”

    四下没有灯,她看不清姑娘的模样,但却被姑娘一把抓住了手腕,直到周围窗户透出光她才瞧见,这是那个一夜苍老的红姑娘。

章节目录

躲进邪神胃袋里苟活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摇露为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摇露为霜并收藏躲进邪神胃袋里苟活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