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璐在小寒前一日到了漆吾。
漆吾岛还是和以前一样,汹涌的波涛要掀翻一切,却在程璐靠近时自动分成两半;岛上也没有设么不同,一半是飞沙走石的阴,一半是春和日丽的阳。单是来到这里,便让程璐觉得心安,好像不管世事如何变迁,她的家都不曾变过,总是停留在那里,等待她叩响门扉。
漆吾岛是人、神、魔三界相交的地方。从岛上乘船出海,即可到达人界的齐国;魔界的入口在岛上阴面的一处山洞;而从阳面的一处湖泊可以抵达神界。
程璐的家建在岛上阴阳相交的地方,岛上的阴阳之分对他们一家人没有什么影响,又或许漆吾本就是一个奇怪的地方——六界的条条框框在这里似乎不起作用,他们也可以卸去家人以外的身份,在这里享受短暂的欢聚。
程璐到家的时候,母亲甘棠在院中的躺椅上小憩。父亲程渊见到程璐便示意不要出声,引着她出去散步。父亲告诉程璐,说她母亲这几日一直在为她和程珞回家做准备,方才说休息一下,结果就睡着了;父亲说让母亲多休息一会儿,他陪程璐说说话、别去闹她的母亲。
程渊的话让程璐觉得心里满满的,她伸出手臂环抱住父亲,将头搭在程渊肩上,说:“阿爹,我好想你们。”
程渊只是轻轻拍着程璐的后背,没有说话。
程璐接着说:“我最近想了很多,觉得我这三十年过得太任性了,还好有阿爹阿娘愿意惯着我。”
“茵儿。”程渊很轻很轻地叹了一声,又紧接着说道,“阿爹和阿娘一直在。别怕。”
程璐没有听清父亲的前半句话,但她没有计较,只是笑着答道:“嗯,我知道。”
“你阿娘想和你说,别着急、别逼自己。”
程璐笑得温暖,问道:“那阿爹呢?”
“我们不都听你阿娘的吗?”程渊也轻轻弯了嘴角,“有阿爹在,你大可以慢慢来。”
“阿爹。”程璐把脑袋埋进程渊怀里,没再说别的话。
程渊话少,以前甘棠还和程璐吐槽过,说是除了自己,也没人愿意嫁给她那个闷葫芦父亲。甘棠说哪怕是追求她的时候,程渊都憋不出几个字,只会傻傻地跟着甘棠,甘棠骂他也受着、打也打不走,就连写的书信都不会超过三十个字。
对着爱人都说不出话的程渊,面对自家女儿也没有太多要说的。以前一家人总是甘棠和一双儿女在说在闹,程渊就在旁边温柔地看着他们;这会儿程珞没来,甘棠又睡着了,只剩自己和程璐,程渊还真是没有什么话题。
沉默着、沉默着,程渊竟然就开始讲起如今齐国的朝堂。
自齐国太子赵钦重返盛京,朝堂风云变幻莫测,政治的天平不断向赵钦倾斜。而掀开这一切的不是什么惊天大案,反倒是最摆不上台面的私妓园子。
一年多前京兆尹府接了一个名叫杜马的人的报案,说自己的妻子江水琼多年前被卖进了京郊的一处暗娼园子。这原也不是什么大案,但那园子的主人和皇贵妃脱不开关系——是皇贵妃亲弟弟的宠妾的弟弟。
照理说就算园子的主人里外里和皇贵妃攀着亲戚,那人也不是什么当朝官员,惊不了朝野;偏偏此人做的还就是朝野间的生意。杜马一同呈上的除了为江水琼讨公道的状书,还有江水琼在暗无天日的日子中记下的客人名录。
杜马手上的证据说明不了什么,江水琼记录的名录可信度也存疑,但杜马原也只是导火索,将这埋藏在繁华下的阴暗炸出水面。
府尹大人为人机灵,心里明白若杜马所言非虚,这背后的势力便是他得罪不起的;但杜马能这样准备充备着来,也就意味着他身后不会空无一人。皇贵妃是梁王赵钧的生母,稍微动动脑子就知道这齐国朝堂能与赵钧平分秋色的人是谁。
是故府尹大人不敢将杜马打发了事,却也怕这案子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府尹大人的思索过程不得而知——兴许他也知道杜马所言八成非虚,若是他做成实案,也就不必在意这会儿得罪梁王;若是他能洗清杜马状告的罪名,梁王也不会介意他这会儿的做法。不过想来赵钦不会闲着,大约也变着法子施加了些压力,所以很快京兆尹府的人就去查抄了那一处园子。
事情查到这里还远远牵扯不到赵钧头上,充其量算是赵钧八竿子才打得着的远门亲戚仗着赵钧的名声在外揽财,赵钧充其量担个管教无方的罪名。然而赵钦既然对赵钧动手,便不可能是打草惊蛇这么简单。
江水琼是死于花柳,算不到具体的谁的头上;但江水琼的日记中却记下了不少死在园子的姑娘,她们中的大部分却是死于客人手上。
园子主人对这些自是打死不认,但架不住赵钦有备而来——一个衙役在后院绊了一跤,就挖出一具尸体来。这四周分散一挖,竟是愈来愈多,最后挖出来了十三具女尸。仵作验过后说最久的死了有十来年,新的也死了有七八年了。
这便容不得园主认与不认了。但国舅,也就是皇贵妃的弟弟、赵钧的舅舅那边传过话,客客气气地建议京兆尹府不要用刑。园主也就仗着自己有人撑腰,咬紧了牙一个字不说。只是有人给他撑腰,却没人理睬他的仆役,导致仆役耐不过大刑,该说的不该说的算是交代了个底儿掉。
原来这园主也是个苦出身,没什么讲究。姑娘倒没有一个是死在他手里的,但是死了人运出去终归引人眼球,园主索性就把她们全都埋在园子里。这些年赵钧在朝堂越来越说得上话,所以园主的胆子也越来越大,再有死人就一卷薄席送出城、草草埋了了事。
不过再怎么说死人也非同小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所以这些事园主向来只交代仆役一个去做。仆役带人去挖尸体,完整的又挖出来两具,还有一些碎的尸首,想来是埋葬时挖的坑太浅,被野狗刨出来分食了。
仆役跟着园主这么久,曲里拐弯的心思也有一些,他知道自己说了这么多,园主是万万不会让自己活的,不如彻底交代干净,兴许还能换个宽大处理。所以仆役不仅证实了江水琼的名录确确属实,还依着自己的记忆又补上了几个。
案情一旦被撕开一个口子,剩下的就如流水般流畅。涉及其中的官员不必细说,有位居高位的政要大员,也有并不惹人注意的捕快衙役,总之但凡有些官职的,这园子就敞开大门欢迎。
园主一开始咬定自己贪财,但随着案子越查越大,赵钧那边很明显是放弃他的态度,园主也就不再坚持,承认自己这里最重要的是为赵钧建立了一张朝堂情报网,毕竟男人纸醉金迷的时候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赵钧虽然是个王爷,又一直在朝堂处理政务,但私下联络大臣仍是大罪,何况是通过这种肮脏的手段获取信息。然而案件被禀到赵衡处时,赵衡却压下说园主贪财实在可恶,让他去为那些可怜的女子偿命,只字未提赵钧的罪过。
赵钦见状也不逼迫、顺从了赵衡的意思。毕竟不论是他,还是赵衡、赵钧,心里都明白赵钧在这件事中的位置,就算赵衡明面上不给予赵钧任何处罚,心中也不会没有计较。赵衡如此,朝臣亦是如此。
更何况赵钦想用这件事牵引出的也不仅仅是赵钧的联络网这么简单,他想要抓的那个人,已经被缉拿下狱了。
——*——
江水琼的日记中除去园子的客人,还记下了那些人说的话,比如户部侍郎王承槐就曾向她提及前任宰相韩仕侵占民田一案。
王承槐说韩仕那桩案子从头到尾都是捏造的,说韩相公毕竟上了年纪,每日又要批阅那么多的公文,混进去一页文书,再趁韩相公批阅之际惹出些乱子,让他来不及细看也不是什么难事。这件事是在现任宰相王逸明的授意下做的,王承槐说他们还做了后备方案,就算韩相公真的不批那份公文,王逸明也认识一个擅长模仿人字迹的,总有办法拉韩仕下马。
程渊说到这里顿了一顿,问程璐道:“你还记得赵钦曾伪造‘天书降世’一事吗?”
“记得。”
“那时赵钦命手下一个幕僚模仿了方璞的字迹给赵衡留下书信,后来赵钧将‘天书降世’一事彻查清除,那个幕僚也被赵钧收为己用。”
“所以王承槐提到的就是那个幕僚?”
程渊点了点头。
“只怕此人这种事情做了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程渊不做答复,而是继续接着江水琼的日记说。
既然江水琼日记中记录的朝堂官员一事非虚,那他们说的话也不至于作假;就算面对女人时,男人忍不住信口雌黄两句,但多不至于空穴来风。何况栽赃前任宰相这么大的事,既然被人记录下来,就不得不查。
要么说赵钦是有备而来,他并没有直接向赵衡提出详查王承槐,而是由一桩小案件,也就是王承槐的家事作为导火索,引燃至诬告宰相这里。
事情由王承槐的儿媳、也是王承槐的女儿灵雨,状告公公、也是父亲的王承槐为引。
灵雨本是杭州城一歌伎,与王承槐的嫡长子王梓臻一见钟情,王梓臻不仅为她赎身、脱离乐籍,更将她迎入府中;开始只是纳作妾室,但没过多久又不惜违背规矩,将妾升妻,立灵雨为他的正房夫人。
照说此般真心,灵雨无论如何也不该“冒天下之大不韪”背叛王家,偏偏事情的发展却让她不得不这么做。
名义上灵雨是王梓臻的嫡夫人,但是她最开始只是个妾,被人瞧不起是自然的;更何况王梓臻没有刻意隐瞒灵雨的出身,这也就让少夫人曾是青|楼歌伎这件事在王家上下算不得什么秘密。
王梓臻的母亲,也就是王承槐的夫人不喜欢灵雨,连带着她身边的丫鬟仆人也看不起灵雨。虽然当面不敢对灵雨怎么样,但深门大院下细碎的事情可是不少,能让灵雨难堪的机会也是不少。
灵雨不是什么小心眼的人,加上她对王梓臻的情谊做基础,若只是如此,她绝不会亲手将王家推上绝路;但让她绝望的,却是她和王梓臻的孩子。
孩子刚出生时尚看不出什么异常,但随着年纪的增长,灵雨却不得不接受她的孩子是先天性痴傻的。也是这时,王府渐渐起了流言,说灵雨生长在那不干不净的地方,才会导致生出这样一个不正常的孩子。
偏偏这种事情在王府并非首例,当年王承槐有一个名为徐海棠的妾室,那人曾经也是青|楼的歌伎,甚至还是名震杭州的花魁,说她一句“回眸一笑百媚生,杭州粉黛无颜色”都算不得大话。然而这样一个人,生出的孩子却是个浑身长满狐狸毛发、还长着一条大尾巴的孽障。
府中人说这是青|楼不干不净的缘故,灵雨却觉得事情不会这般凑巧,于是她没有知会任何人,甚至没有告知王梓臻,就自己私下展开了调查。也是在调查中,灵雨得知当年徐海棠所生并非妖孽,而是一个正常健康的女婴,只不过因为徐海棠才貌双全,得王承槐偏宠,以至于王承槐其他妻妾心生妒忌,才谋划出的阴谋。
徐海棠因为这件事情收到的刺激太大,没多久便香消玉殒,所以她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被有心人救下,甚至平安健康地长大,又一次嫁入了王家。
那个孩子,正是灵雨。
灵雨找到了当年的产婆,因为旧日恩情与仇恨,产婆告诉了灵雨事情的来龙去脉,灵雨也就因此得知害死徐海棠的是王承槐一个姓苗的妾室。这位苗姨娘家里并不一般,她家的靠山是皇宫里的淑妃娘娘,也是楚王赵钊的生母。
灵雨心里清楚,当初苗姨娘的所作所为不会一点儿把柄都没有落下,不然不至于教她查得这么顺利;而既然她都能查到的事情,王承槐也就不可能一无所知。这只能说明王承槐一方面畏惧苗家的权势,另一方面也确实对徐海棠厌弃,不在意他们的爱情与结晶。
灵雨在探查这一切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王承槐的密室,其中不乏王承槐与朝臣私相授受的证据。灵雨拿到了王承槐卖官鬻爵和受贿行贿的账本,然后带着这一切迈进衙门的大门,凄笑着问国法规定,儿媳状告公公当先挨二十大板,那她状告的人又是公公又是父亲,是不是当多挨一些?
灵雨所求乃替母亲讨回公道,她希望苗姨娘受到惩罚,希望始乱终弃的王承槐受到惩罚;但彼时苗姨娘已经去世,所以灵雨一腔悲愤只能发泄在王承槐的身上。
灵雨提交的证据中并没有韩仕的案子,但只是卖官鬻爵与受贿行贿也足以将王承槐捉拿下狱。很快,官府又在王承槐的府邸中搜到了更多的东西——只能说人的贪欲没有止境,王承槐既然愿意花大价钱买官,也就意味着他上任后会想尽各种办法让自己成倍地赚回来。
当然,于赵钦而言最重要的,正是他们搜查到了王承槐诬告韩仕案的证据。
漆吾岛还是和以前一样,汹涌的波涛要掀翻一切,却在程璐靠近时自动分成两半;岛上也没有设么不同,一半是飞沙走石的阴,一半是春和日丽的阳。单是来到这里,便让程璐觉得心安,好像不管世事如何变迁,她的家都不曾变过,总是停留在那里,等待她叩响门扉。
漆吾岛是人、神、魔三界相交的地方。从岛上乘船出海,即可到达人界的齐国;魔界的入口在岛上阴面的一处山洞;而从阳面的一处湖泊可以抵达神界。
程璐的家建在岛上阴阳相交的地方,岛上的阴阳之分对他们一家人没有什么影响,又或许漆吾本就是一个奇怪的地方——六界的条条框框在这里似乎不起作用,他们也可以卸去家人以外的身份,在这里享受短暂的欢聚。
程璐到家的时候,母亲甘棠在院中的躺椅上小憩。父亲程渊见到程璐便示意不要出声,引着她出去散步。父亲告诉程璐,说她母亲这几日一直在为她和程珞回家做准备,方才说休息一下,结果就睡着了;父亲说让母亲多休息一会儿,他陪程璐说说话、别去闹她的母亲。
程渊的话让程璐觉得心里满满的,她伸出手臂环抱住父亲,将头搭在程渊肩上,说:“阿爹,我好想你们。”
程渊只是轻轻拍着程璐的后背,没有说话。
程璐接着说:“我最近想了很多,觉得我这三十年过得太任性了,还好有阿爹阿娘愿意惯着我。”
“茵儿。”程渊很轻很轻地叹了一声,又紧接着说道,“阿爹和阿娘一直在。别怕。”
程璐没有听清父亲的前半句话,但她没有计较,只是笑着答道:“嗯,我知道。”
“你阿娘想和你说,别着急、别逼自己。”
程璐笑得温暖,问道:“那阿爹呢?”
“我们不都听你阿娘的吗?”程渊也轻轻弯了嘴角,“有阿爹在,你大可以慢慢来。”
“阿爹。”程璐把脑袋埋进程渊怀里,没再说别的话。
程渊话少,以前甘棠还和程璐吐槽过,说是除了自己,也没人愿意嫁给她那个闷葫芦父亲。甘棠说哪怕是追求她的时候,程渊都憋不出几个字,只会傻傻地跟着甘棠,甘棠骂他也受着、打也打不走,就连写的书信都不会超过三十个字。
对着爱人都说不出话的程渊,面对自家女儿也没有太多要说的。以前一家人总是甘棠和一双儿女在说在闹,程渊就在旁边温柔地看着他们;这会儿程珞没来,甘棠又睡着了,只剩自己和程璐,程渊还真是没有什么话题。
沉默着、沉默着,程渊竟然就开始讲起如今齐国的朝堂。
自齐国太子赵钦重返盛京,朝堂风云变幻莫测,政治的天平不断向赵钦倾斜。而掀开这一切的不是什么惊天大案,反倒是最摆不上台面的私妓园子。
一年多前京兆尹府接了一个名叫杜马的人的报案,说自己的妻子江水琼多年前被卖进了京郊的一处暗娼园子。这原也不是什么大案,但那园子的主人和皇贵妃脱不开关系——是皇贵妃亲弟弟的宠妾的弟弟。
照理说就算园子的主人里外里和皇贵妃攀着亲戚,那人也不是什么当朝官员,惊不了朝野;偏偏此人做的还就是朝野间的生意。杜马一同呈上的除了为江水琼讨公道的状书,还有江水琼在暗无天日的日子中记下的客人名录。
杜马手上的证据说明不了什么,江水琼记录的名录可信度也存疑,但杜马原也只是导火索,将这埋藏在繁华下的阴暗炸出水面。
府尹大人为人机灵,心里明白若杜马所言非虚,这背后的势力便是他得罪不起的;但杜马能这样准备充备着来,也就意味着他身后不会空无一人。皇贵妃是梁王赵钧的生母,稍微动动脑子就知道这齐国朝堂能与赵钧平分秋色的人是谁。
是故府尹大人不敢将杜马打发了事,却也怕这案子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府尹大人的思索过程不得而知——兴许他也知道杜马所言八成非虚,若是他做成实案,也就不必在意这会儿得罪梁王;若是他能洗清杜马状告的罪名,梁王也不会介意他这会儿的做法。不过想来赵钦不会闲着,大约也变着法子施加了些压力,所以很快京兆尹府的人就去查抄了那一处园子。
事情查到这里还远远牵扯不到赵钧头上,充其量算是赵钧八竿子才打得着的远门亲戚仗着赵钧的名声在外揽财,赵钧充其量担个管教无方的罪名。然而赵钦既然对赵钧动手,便不可能是打草惊蛇这么简单。
江水琼是死于花柳,算不到具体的谁的头上;但江水琼的日记中却记下了不少死在园子的姑娘,她们中的大部分却是死于客人手上。
园子主人对这些自是打死不认,但架不住赵钦有备而来——一个衙役在后院绊了一跤,就挖出一具尸体来。这四周分散一挖,竟是愈来愈多,最后挖出来了十三具女尸。仵作验过后说最久的死了有十来年,新的也死了有七八年了。
这便容不得园主认与不认了。但国舅,也就是皇贵妃的弟弟、赵钧的舅舅那边传过话,客客气气地建议京兆尹府不要用刑。园主也就仗着自己有人撑腰,咬紧了牙一个字不说。只是有人给他撑腰,却没人理睬他的仆役,导致仆役耐不过大刑,该说的不该说的算是交代了个底儿掉。
原来这园主也是个苦出身,没什么讲究。姑娘倒没有一个是死在他手里的,但是死了人运出去终归引人眼球,园主索性就把她们全都埋在园子里。这些年赵钧在朝堂越来越说得上话,所以园主的胆子也越来越大,再有死人就一卷薄席送出城、草草埋了了事。
不过再怎么说死人也非同小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所以这些事园主向来只交代仆役一个去做。仆役带人去挖尸体,完整的又挖出来两具,还有一些碎的尸首,想来是埋葬时挖的坑太浅,被野狗刨出来分食了。
仆役跟着园主这么久,曲里拐弯的心思也有一些,他知道自己说了这么多,园主是万万不会让自己活的,不如彻底交代干净,兴许还能换个宽大处理。所以仆役不仅证实了江水琼的名录确确属实,还依着自己的记忆又补上了几个。
案情一旦被撕开一个口子,剩下的就如流水般流畅。涉及其中的官员不必细说,有位居高位的政要大员,也有并不惹人注意的捕快衙役,总之但凡有些官职的,这园子就敞开大门欢迎。
园主一开始咬定自己贪财,但随着案子越查越大,赵钧那边很明显是放弃他的态度,园主也就不再坚持,承认自己这里最重要的是为赵钧建立了一张朝堂情报网,毕竟男人纸醉金迷的时候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赵钧虽然是个王爷,又一直在朝堂处理政务,但私下联络大臣仍是大罪,何况是通过这种肮脏的手段获取信息。然而案件被禀到赵衡处时,赵衡却压下说园主贪财实在可恶,让他去为那些可怜的女子偿命,只字未提赵钧的罪过。
赵钦见状也不逼迫、顺从了赵衡的意思。毕竟不论是他,还是赵衡、赵钧,心里都明白赵钧在这件事中的位置,就算赵衡明面上不给予赵钧任何处罚,心中也不会没有计较。赵衡如此,朝臣亦是如此。
更何况赵钦想用这件事牵引出的也不仅仅是赵钧的联络网这么简单,他想要抓的那个人,已经被缉拿下狱了。
——*——
江水琼的日记中除去园子的客人,还记下了那些人说的话,比如户部侍郎王承槐就曾向她提及前任宰相韩仕侵占民田一案。
王承槐说韩仕那桩案子从头到尾都是捏造的,说韩相公毕竟上了年纪,每日又要批阅那么多的公文,混进去一页文书,再趁韩相公批阅之际惹出些乱子,让他来不及细看也不是什么难事。这件事是在现任宰相王逸明的授意下做的,王承槐说他们还做了后备方案,就算韩相公真的不批那份公文,王逸明也认识一个擅长模仿人字迹的,总有办法拉韩仕下马。
程渊说到这里顿了一顿,问程璐道:“你还记得赵钦曾伪造‘天书降世’一事吗?”
“记得。”
“那时赵钦命手下一个幕僚模仿了方璞的字迹给赵衡留下书信,后来赵钧将‘天书降世’一事彻查清除,那个幕僚也被赵钧收为己用。”
“所以王承槐提到的就是那个幕僚?”
程渊点了点头。
“只怕此人这种事情做了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程渊不做答复,而是继续接着江水琼的日记说。
既然江水琼日记中记录的朝堂官员一事非虚,那他们说的话也不至于作假;就算面对女人时,男人忍不住信口雌黄两句,但多不至于空穴来风。何况栽赃前任宰相这么大的事,既然被人记录下来,就不得不查。
要么说赵钦是有备而来,他并没有直接向赵衡提出详查王承槐,而是由一桩小案件,也就是王承槐的家事作为导火索,引燃至诬告宰相这里。
事情由王承槐的儿媳、也是王承槐的女儿灵雨,状告公公、也是父亲的王承槐为引。
灵雨本是杭州城一歌伎,与王承槐的嫡长子王梓臻一见钟情,王梓臻不仅为她赎身、脱离乐籍,更将她迎入府中;开始只是纳作妾室,但没过多久又不惜违背规矩,将妾升妻,立灵雨为他的正房夫人。
照说此般真心,灵雨无论如何也不该“冒天下之大不韪”背叛王家,偏偏事情的发展却让她不得不这么做。
名义上灵雨是王梓臻的嫡夫人,但是她最开始只是个妾,被人瞧不起是自然的;更何况王梓臻没有刻意隐瞒灵雨的出身,这也就让少夫人曾是青|楼歌伎这件事在王家上下算不得什么秘密。
王梓臻的母亲,也就是王承槐的夫人不喜欢灵雨,连带着她身边的丫鬟仆人也看不起灵雨。虽然当面不敢对灵雨怎么样,但深门大院下细碎的事情可是不少,能让灵雨难堪的机会也是不少。
灵雨不是什么小心眼的人,加上她对王梓臻的情谊做基础,若只是如此,她绝不会亲手将王家推上绝路;但让她绝望的,却是她和王梓臻的孩子。
孩子刚出生时尚看不出什么异常,但随着年纪的增长,灵雨却不得不接受她的孩子是先天性痴傻的。也是这时,王府渐渐起了流言,说灵雨生长在那不干不净的地方,才会导致生出这样一个不正常的孩子。
偏偏这种事情在王府并非首例,当年王承槐有一个名为徐海棠的妾室,那人曾经也是青|楼的歌伎,甚至还是名震杭州的花魁,说她一句“回眸一笑百媚生,杭州粉黛无颜色”都算不得大话。然而这样一个人,生出的孩子却是个浑身长满狐狸毛发、还长着一条大尾巴的孽障。
府中人说这是青|楼不干不净的缘故,灵雨却觉得事情不会这般凑巧,于是她没有知会任何人,甚至没有告知王梓臻,就自己私下展开了调查。也是在调查中,灵雨得知当年徐海棠所生并非妖孽,而是一个正常健康的女婴,只不过因为徐海棠才貌双全,得王承槐偏宠,以至于王承槐其他妻妾心生妒忌,才谋划出的阴谋。
徐海棠因为这件事情收到的刺激太大,没多久便香消玉殒,所以她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被有心人救下,甚至平安健康地长大,又一次嫁入了王家。
那个孩子,正是灵雨。
灵雨找到了当年的产婆,因为旧日恩情与仇恨,产婆告诉了灵雨事情的来龙去脉,灵雨也就因此得知害死徐海棠的是王承槐一个姓苗的妾室。这位苗姨娘家里并不一般,她家的靠山是皇宫里的淑妃娘娘,也是楚王赵钊的生母。
灵雨心里清楚,当初苗姨娘的所作所为不会一点儿把柄都没有落下,不然不至于教她查得这么顺利;而既然她都能查到的事情,王承槐也就不可能一无所知。这只能说明王承槐一方面畏惧苗家的权势,另一方面也确实对徐海棠厌弃,不在意他们的爱情与结晶。
灵雨在探查这一切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王承槐的密室,其中不乏王承槐与朝臣私相授受的证据。灵雨拿到了王承槐卖官鬻爵和受贿行贿的账本,然后带着这一切迈进衙门的大门,凄笑着问国法规定,儿媳状告公公当先挨二十大板,那她状告的人又是公公又是父亲,是不是当多挨一些?
灵雨所求乃替母亲讨回公道,她希望苗姨娘受到惩罚,希望始乱终弃的王承槐受到惩罚;但彼时苗姨娘已经去世,所以灵雨一腔悲愤只能发泄在王承槐的身上。
灵雨提交的证据中并没有韩仕的案子,但只是卖官鬻爵与受贿行贿也足以将王承槐捉拿下狱。很快,官府又在王承槐的府邸中搜到了更多的东西——只能说人的贪欲没有止境,王承槐既然愿意花大价钱买官,也就意味着他上任后会想尽各种办法让自己成倍地赚回来。
当然,于赵钦而言最重要的,正是他们搜查到了王承槐诬告韩仕案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