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30吨计划外的黄豆。
“陈经理侬又来了……”
“老方……”
三伯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包香烟,塞到了老方的口袋里。
老方见状推迟不要。
“都是老熟人了,这是干啥?”
“客气了,既然是熟人,侬还跟我客气啥。”
三伯第二天就跟着陈青峰又来到了外滩号。
三伯在这边和传达室的老方算是熟人。
三伯知道以后少不了,要麻烦老方,正所谓阎王易见,小鬼难缠。
有的时候越是这种大单位,不起眼的部门,就越是要搞好关系。
“余科长在吧?”
“就在楼上呢,侬上去吧!”
三伯于是点了点头,陈青峰立刻跟上两人一前一后上了楼。
来到了楼上之后,机电科这边依旧是冷冷清清的。
说实话,这年头国内对于国外的机电设备需求量还是挺大的。
但奈何国家的外汇太少,因此进口的欲望,被干瘪的口袋给遏制住了。
所以眼下最热闹的还是那些出口企业,尤其是楼上纺织部门的五朵金花,丝绸科,纺织科,针织科,家纺科,服装科。
几乎囊括了国家出口的拳头产品。
不过即便这边没有楼上热闹,可余科长再次见到他们,依旧是不冷不热的。
“侬怎么又来了?上次交代侬的资料准备好了。”
“科长,嗯,我这个侄子啥也不懂,侬不要跟他一般见识,他在北大荒农场工作,他们农场刚刚接到了一份来自香江的外贸单子……”
“香江的外贸单子……”
“就是这张,香江昌隆公司,打算从内地进口吨东北大豆。”
“吨,侬是不是搞错数字了?”
“这是人家给的外贸试单,合作的愉快,以后就会有长期供应……”
余科长有些不相信,不过当他从陈青峰的手上拿过对方的外贸单之后,仔仔细细的看了几遍,这才终于确认了。
“侬上次来讲是要做补偿贸易对吧?”
“是!”
“侬打算怎么做?”
“从国外进口一台全自动胶片洗印设备,然后用北大荒农场的农产品抵账……”
“农场那边知道吧?”
“已经跟农场那边的肖书记打过电话了,手续正在跑……”
……
余科长的业务能力还是没得说的,陈青峰一番回答,答的滴水不漏。
随后他看着科长还在犹豫的眼神,心也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侬下个星期再过来吧!”
“下个星期?”
“下个星期过来办手续,办好了出口许可,侬就可以签合同了。”
陈青峰听了,顿时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笑了出来。
上次来也不是这位,余科长故意要卡自己。
只不过这年头,到处滥竽充数的人也不少。
尤其是外贸部门,现在才刚刚试点和外国人试着做生意。
谨小慎微是应该的,因为万一出了什么乱子就是大事儿。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陈青峰把自己的拍照生意,彻底交给了胶片李。
而他则忙着大豆的事情。
这年头要搞出口可是大事,毕竟是能给国家换回外汇或者国外先进设备的好事。() ()
但那台胶片机说到底是陈青峰自己用的。
表哥让助手送来了一些型号,陈青峰选了又选。
最后选了一台售价仅需.万人民币的二手德国进口的胶片洗印自动设备。
然后一周之后就是和表哥名下的公司在号签署合同。
陈青峰故意在合同上耍了個花招。
把价值.万元的大豆换成了.万元的农产品。
这年头审查合同方面还不如后世那样玩的鸡贼。
余科长只是看了一眼,手指在农产品那边停了一下。
陈青峰本来还想开口解释什么。
可余科长却合上了合同,说没有问题。
随后沪上外贸公司的机电科,就和香江的公司签署了补偿贸易协议。
没错,签合同的是外滩号的沪上外贸公司。
眼下全中国的对外贸易都要从这个单位延伸出去。
而国内的所有企业,生产的所有产品基本上也是在给这家企业打工。
有一句话,陈青峰特别喜欢。
外贸就是借别人的鸡,下自己的蛋。
而沪上外贸总公司,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等到和港商的合同签完之后,剩下的就是国内直接供货了。
……
“侬要记清楚,涉外无小事,这次的外贸单子,只是港商的外贸试单……要是搞砸了,侬北大荒农场也负不起这个责任。”
“晓得拉!”
从号出来之后,陈青峰就回到了家里,然后把那张珍贵的合同单摆在了三伯的面前。
“侬现在是拿了号的尚方宝剑,不过留给侬的时间可不多了。侬打算怎么处理这吨大豆?”
“当然是拉到金陵去找个厂子直接卖掉了。”
“现在是计划经济,哪个厂子会收侬来历不明的大豆,而且这是吨,出手不了的话,回笼不了资金,侬又拿啥钞票去粤省收荔枝?”
“三伯,侬肯定是想到办法啦!”
“侬的货,国营厂子肯定是不要的,但可以试试那些乡镇企业。”
三伯说着拿出了一张报纸,然后指着上面的一篇文章说道。
“侬可以去呀,苏南那边的乡镇企业看看……”
陈青峰看着报纸……
“苏南地区利用集体经济和乡镇经济相结合的方式,为改革开放走出了一条新路……”
“侬在苏南,认识朋友吧?”
“认识呀!当初好几个知青都是苏南那边过来的,在北大荒的时候关系蛮好!”
“正好,吨大豆,如果是乡镇上的粮油加工厂,估计很快就能脱手,不过大豆是统购统销的计划内商品……”
这年头,大豆还是凭票供应的粮食,想要采购大批量的大豆,只有大企业之间才行。
不过,陈青峰是有办法的,首先这批大豆是出售给外商的,也就是说这批大豆不是统购统销的计划内商品。
不过做这种事情,虽然法理上讲得通,可还是要冒一定的风险。
但又有什么事情是安安稳稳的呢?
“三伯,我这就去火车站买车票,去南京周围转转……”
“吃完晚饭再去吧……”
“来不及勒,早点把大豆脱手,就可以早点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了……”
“老方……”
三伯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包香烟,塞到了老方的口袋里。
老方见状推迟不要。
“都是老熟人了,这是干啥?”
“客气了,既然是熟人,侬还跟我客气啥。”
三伯第二天就跟着陈青峰又来到了外滩号。
三伯在这边和传达室的老方算是熟人。
三伯知道以后少不了,要麻烦老方,正所谓阎王易见,小鬼难缠。
有的时候越是这种大单位,不起眼的部门,就越是要搞好关系。
“余科长在吧?”
“就在楼上呢,侬上去吧!”
三伯于是点了点头,陈青峰立刻跟上两人一前一后上了楼。
来到了楼上之后,机电科这边依旧是冷冷清清的。
说实话,这年头国内对于国外的机电设备需求量还是挺大的。
但奈何国家的外汇太少,因此进口的欲望,被干瘪的口袋给遏制住了。
所以眼下最热闹的还是那些出口企业,尤其是楼上纺织部门的五朵金花,丝绸科,纺织科,针织科,家纺科,服装科。
几乎囊括了国家出口的拳头产品。
不过即便这边没有楼上热闹,可余科长再次见到他们,依旧是不冷不热的。
“侬怎么又来了?上次交代侬的资料准备好了。”
“科长,嗯,我这个侄子啥也不懂,侬不要跟他一般见识,他在北大荒农场工作,他们农场刚刚接到了一份来自香江的外贸单子……”
“香江的外贸单子……”
“就是这张,香江昌隆公司,打算从内地进口吨东北大豆。”
“吨,侬是不是搞错数字了?”
“这是人家给的外贸试单,合作的愉快,以后就会有长期供应……”
余科长有些不相信,不过当他从陈青峰的手上拿过对方的外贸单之后,仔仔细细的看了几遍,这才终于确认了。
“侬上次来讲是要做补偿贸易对吧?”
“是!”
“侬打算怎么做?”
“从国外进口一台全自动胶片洗印设备,然后用北大荒农场的农产品抵账……”
“农场那边知道吧?”
“已经跟农场那边的肖书记打过电话了,手续正在跑……”
……
余科长的业务能力还是没得说的,陈青峰一番回答,答的滴水不漏。
随后他看着科长还在犹豫的眼神,心也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侬下个星期再过来吧!”
“下个星期?”
“下个星期过来办手续,办好了出口许可,侬就可以签合同了。”
陈青峰听了,顿时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笑了出来。
上次来也不是这位,余科长故意要卡自己。
只不过这年头,到处滥竽充数的人也不少。
尤其是外贸部门,现在才刚刚试点和外国人试着做生意。
谨小慎微是应该的,因为万一出了什么乱子就是大事儿。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陈青峰把自己的拍照生意,彻底交给了胶片李。
而他则忙着大豆的事情。
这年头要搞出口可是大事,毕竟是能给国家换回外汇或者国外先进设备的好事。() ()
但那台胶片机说到底是陈青峰自己用的。
表哥让助手送来了一些型号,陈青峰选了又选。
最后选了一台售价仅需.万人民币的二手德国进口的胶片洗印自动设备。
然后一周之后就是和表哥名下的公司在号签署合同。
陈青峰故意在合同上耍了個花招。
把价值.万元的大豆换成了.万元的农产品。
这年头审查合同方面还不如后世那样玩的鸡贼。
余科长只是看了一眼,手指在农产品那边停了一下。
陈青峰本来还想开口解释什么。
可余科长却合上了合同,说没有问题。
随后沪上外贸公司的机电科,就和香江的公司签署了补偿贸易协议。
没错,签合同的是外滩号的沪上外贸公司。
眼下全中国的对外贸易都要从这个单位延伸出去。
而国内的所有企业,生产的所有产品基本上也是在给这家企业打工。
有一句话,陈青峰特别喜欢。
外贸就是借别人的鸡,下自己的蛋。
而沪上外贸总公司,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等到和港商的合同签完之后,剩下的就是国内直接供货了。
……
“侬要记清楚,涉外无小事,这次的外贸单子,只是港商的外贸试单……要是搞砸了,侬北大荒农场也负不起这个责任。”
“晓得拉!”
从号出来之后,陈青峰就回到了家里,然后把那张珍贵的合同单摆在了三伯的面前。
“侬现在是拿了号的尚方宝剑,不过留给侬的时间可不多了。侬打算怎么处理这吨大豆?”
“当然是拉到金陵去找个厂子直接卖掉了。”
“现在是计划经济,哪个厂子会收侬来历不明的大豆,而且这是吨,出手不了的话,回笼不了资金,侬又拿啥钞票去粤省收荔枝?”
“三伯,侬肯定是想到办法啦!”
“侬的货,国营厂子肯定是不要的,但可以试试那些乡镇企业。”
三伯说着拿出了一张报纸,然后指着上面的一篇文章说道。
“侬可以去呀,苏南那边的乡镇企业看看……”
陈青峰看着报纸……
“苏南地区利用集体经济和乡镇经济相结合的方式,为改革开放走出了一条新路……”
“侬在苏南,认识朋友吧?”
“认识呀!当初好几个知青都是苏南那边过来的,在北大荒的时候关系蛮好!”
“正好,吨大豆,如果是乡镇上的粮油加工厂,估计很快就能脱手,不过大豆是统购统销的计划内商品……”
这年头,大豆还是凭票供应的粮食,想要采购大批量的大豆,只有大企业之间才行。
不过,陈青峰是有办法的,首先这批大豆是出售给外商的,也就是说这批大豆不是统购统销的计划内商品。
不过做这种事情,虽然法理上讲得通,可还是要冒一定的风险。
但又有什么事情是安安稳稳的呢?
“三伯,我这就去火车站买车票,去南京周围转转……”
“吃完晚饭再去吧……”
“来不及勒,早点把大豆脱手,就可以早点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