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之后,嬴政再没有来过莲心苑。青荷依然足不出户,对外宣称风寒染体,需静静休养。一眨眼七日过去了,墨竹似乎也比之前忙碌,不过每晚他依然会准时出现来陪她。
这日午后,青荷正在午睡,从心突然快步走进了她的房间。
“公主,快醒醒。侍卫来报,燕国的国书到了。王上及太后请您立即前去章台宫。”从心的话说得有些急促,不过青荷一字一句都听清楚了。
“赶快为我梳妆。今天要梳燕国的发髻,穿燕国的礼服。”青荷坐起了身子,缓缓说道。
“从心明白,公主。”从心赶紧扶起青荷。
半个时辰之后,章台宫大殿
“启禀大王,燕国国书已至。燕王喜感言大秦慷慨援助,愿派五千壮丁一个月后赶赴大秦参与修建泾水渠。燕王委托蓝夏公主在秦国照拂燕民安危,愿依大秦王上之意,请蓝夏公主永留咸阳。”吕不韦一边说完,一边将国书递于青荷。
青荷看完国书后,作揖行礼并说道:“蓝夏定不负燕王所托。祝愿秦燕世代交好,燕国丰泽,秦渠功成。”
青荷说完之后,就将国书递还给吕不韦。吕不韦随即将燕国国书走上前递给了嬴政。
“公主的身体可都康健了?”赵姬不紧不慢地问道。
“回禀太后,多谢太后关怀,蓝夏已无恙。”青荷低头回应。
“那就好。以后公主就安心长住莲心苑内。五千燕民的安危大秦会如关照秦民般一视同仁。丞相,借与燕国的基础粮是否已准备完毕?”赵姬说道。
“回禀太后,一千五百石基础粮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运往燕国。”吕不韦说道。
“王上,您看,这一千五百石基础粮何时发出?”赵姬轻声询问嬴政。
嬴政在王座之上,表情是一如既往的冷漠犀利。他看了看青荷,说道:“即日发出,派秦军护送,日夜兼程,早日抵达燕国。”
青荷忍不住泪光盈盈,她再一次下跪作揖行礼:“蓝夏代万千燕民感谢大秦王上的救助之恩。愿往后,再无饥荒与流离失所,华夏大地,风调雨顺,生生不息。”
“今日乃是吉日,王上,为了庆祝秦燕两国之友好情谊,母后想在甘泉宫举行晚宴,也同时为远道而来的蓝夏公主正式接风,您看可好?”赵姬询问嬴政。
“一切听凭母后安排。今晚举行庆祝晚宴。”嬴政说道。
当日夜晚,章台宫大殿,晚宴如期举行。
咸阳城内的秦国大小官员均已赴宴。墨竹、青荷、李斯也在宾客席位落座。不一会儿,嬴政与赵姬也入了座。
大殿周围的乐师正在敲奏编钟之乐,乐音空灵且悦耳。此时,只见落雪与一众婢女整齐地走入大殿并在王座前方作揖跪地。
“启禀大王、太后,”落雪行礼后说道,“落雪为此次晚宴特地排练了《南风》琴曲,祝大秦运粮队伍早日到达燕国,燕国百姓早日吃上温饱之粮。”
“落雪有心了。”赵姬满脸笑意地说道,“曾听闻,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你刚才所说的《南风》是否为此《南风》?”
“回禀太后,正是此《南风》。相传,自周文王将五弦之琴改为七弦琴之后,《南风》的曲谱就有了变化。落雪请教了众多儒学之士与咸阳城内的当世琴家,终于汇成了《南风》琴谱。今日斗胆,落雪想为大王、太后弹奏此曲,还请大王、太后恕落雪冒昧献丑之行。”落雪半低着头,缓缓说道。
“政儿,落雪也是辛苦了。您说呢?”赵姬对着嬴政说道。
嬴政柔和地看着落雪,微笑着说道:“《南风》乃是上古圣贤之乐,被儒家推崇多时。本王愿听。”
“多谢大王。”落雪抬起了头,目光笑意地看着嬴政说道。
不一会儿,大殿周围的编钟之乐都安静了下来。落雪坐在舞台中央的琴桌前,娴熟地抚起了琴。其他的婢女开始走起舞步,逐渐排列成优美多变的舞蹈造型。琴曲逐渐进入高潮,婢女之中开始有人唱起了南风之歌,“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一曲奏罢,在场的所有人都还陶醉在先人的圣贤之乐之中。
“甚好甚好。落雪的琴艺好像又进步了。”赵姬不遗余力地夸奖落雪。
“太后抬爱。落雪只是一心想为王上和太后演奏乐音罢了。”落雪起身来到前方,作揖行礼并说道。
“王上,哀家突然很想再听一曲琴音。”赵姬满脸笑意地对嬴政说道。
嬴政听后犹豫了一下,并没有接话。
此时,落雪说道:“听闻莲心苑内时常有琴音传出,想必蓝夏公主也是深谙琴艺之人。今日,本就是为蓝夏公主到访以及借粮燕国而举行晚宴,不知能否有幸聆听公主的琴音呢?”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青荷。嬴政看着青荷,似乎也在期盼她的回应。
青荷蹙起了眉头。这可怎么办?自从墨竹教她弹琴至今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她的琴艺尚在粗浅阶段,无法登大雅之堂啊。
青荷起身来到王座的前方,作揖说道:“启禀王上、太后,蓝夏的琴艺实为粗浅,恐会扰了众位兴致。不如,”青荷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能否请落雪姑娘再抚一曲,蓝夏随琴音舞一曲可好?”
落雪第一次与青荷同时站在一起,她抬起头说道:“请公主恕奴婢无礼,除南风之歌,落雪今日尚未准备其他娴熟之曲。”
一时间,气氛竟变得异常尴尬。赵姬似乎挺乐见这样的状况,一言不发地端坐着。
青荷知道此时必须要想其他的办法圆场,她抬起头继续说道:“蓝夏——”话还没说出口,就有人出来替她解围了。
“启禀王上、太后,”墨竹起身作揖说道,“锦之愿献丑为蓝夏公主抚琴一曲,以庆祝今日之晚宴。不知蓝夏公主认为《文王操》可否舞步?”
“多谢盛公子,《文王操》可舞。”青荷说道。
过了一会儿,青荷换上了冰蓝色的舞衣,发髻也梳成了利落明艳的造型。墨竹起手抚琴,一曲《文王操》缓缓而来。此曲由周文王所作,是时纣王无道,天下皆服于文王。文王以为乱极则将治,思贤以图王化,故作此曲。青荷按照墨竹弹奏的节奏,用优美的动作展现着此曲的高雅之处。
一曲结束,余音舞步竟还久久萦绕在所有人的心中。
“妙,妙,此曲令人荡涤邪秽,消融渣滓。”吕不韦不禁拍手称好。
晚宴过后,李斯被叫到了章台宫偏殿。
“蒙少将军,请问王上可在?”李斯来到偏殿,没有见到嬴政,所以只能询问在场的蒙恬。
“随我来,王上正在等你。”蒙恬一边说,一边领着李斯穿过了一道暗门,进入了一个密室。
与其说是密室,不如说是另一个隐蔽的偏殿。嬴政正站在这个隐蔽偏殿的中间,低头看着什么。
“大王——”李斯一边说着,一边走近嬴政。
“把鞋脱了。”嬴政一边说着,一边抬起手做了一个停步的动作。
“啊?脱鞋?”李斯有点反应不过来,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脚和鞋子。
这一低头,李斯才发现地上别有洞天。他发现,自己正踩在一个用厚布做成的巨大的地图之上。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中原七国的地形图。
李斯赶紧脱了鞋子,走到嬴政身边。
“上次你说,如今正是大秦扫平六国、成就帝业、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然,光说是没有用的。今日,我想听听你的想法,具体的想法。无需瞻前顾后,本王只需要听到你最真实的想法即可。”嬴政看着李斯,语气依然深不可测。
“启禀大王,斯拜别恩师荀卿之后,毅然决然来到秦国,就是想有朝一日可以助大王一统天下。”李斯感到时机已到,至少嬴政对他终于有了一些信任与认可,他一定要把握好这次机会。
李斯继续说道:“大王,如今秦国已是七国之中实力最为强大者。然,其余六国犹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要一扫六国一统天下,需要大王做好万全之准备,方能一击即溃、无往不利。在此之前,大王尚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当务之急,就是要消除太后与丞相把持朝政之害。唯有如此,大王才能放开手脚、完成一统大业。”李斯一针见血说到要害。
嬴政看了看李斯,依然没有太多情绪表露,只是说道:“你继续说下去。”
“是,大王。”李斯继续说道,“要攻克六国,需从近邻开始,韩国最为弱小,可以成为大秦一统天下的第一战。当然在此之前,秦国内部仍有许多方面需要准备,比如人才的储备,粮食的储备,以及北境抵御匈奴人趁乱南下的充足准备。”
“说得没错。”嬴政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继续说道:“我果然没有看错人,你是有全局思维、眼光深远之人。如今泾水渠正在抓紧施工,粮食储备问题终将解决。至于人才储备,你可有推选之人?”
“回禀大王,要一统天下,大王需要的决不仅仅是一两个人才,而是要凝聚天下英才。不过,天下英才易得,但心腹人才却难得。斯有一个人选,想推荐与大王。”李斯顿了顿,看着嬴政的眼睛,继续说道:“此人是斯的师弟,亦师承荀子。他为人良善忠诚,精通天文星相与中医之道,且聪敏机警、武艺超群,适合伴在大王左右,助大王一统天下。”
“你说的是锦之表哥?”嬴政问道。
“回禀大王,此人正是大王的表哥,盛锦之。”李斯回答。
这日午后,青荷正在午睡,从心突然快步走进了她的房间。
“公主,快醒醒。侍卫来报,燕国的国书到了。王上及太后请您立即前去章台宫。”从心的话说得有些急促,不过青荷一字一句都听清楚了。
“赶快为我梳妆。今天要梳燕国的发髻,穿燕国的礼服。”青荷坐起了身子,缓缓说道。
“从心明白,公主。”从心赶紧扶起青荷。
半个时辰之后,章台宫大殿
“启禀大王,燕国国书已至。燕王喜感言大秦慷慨援助,愿派五千壮丁一个月后赶赴大秦参与修建泾水渠。燕王委托蓝夏公主在秦国照拂燕民安危,愿依大秦王上之意,请蓝夏公主永留咸阳。”吕不韦一边说完,一边将国书递于青荷。
青荷看完国书后,作揖行礼并说道:“蓝夏定不负燕王所托。祝愿秦燕世代交好,燕国丰泽,秦渠功成。”
青荷说完之后,就将国书递还给吕不韦。吕不韦随即将燕国国书走上前递给了嬴政。
“公主的身体可都康健了?”赵姬不紧不慢地问道。
“回禀太后,多谢太后关怀,蓝夏已无恙。”青荷低头回应。
“那就好。以后公主就安心长住莲心苑内。五千燕民的安危大秦会如关照秦民般一视同仁。丞相,借与燕国的基础粮是否已准备完毕?”赵姬说道。
“回禀太后,一千五百石基础粮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运往燕国。”吕不韦说道。
“王上,您看,这一千五百石基础粮何时发出?”赵姬轻声询问嬴政。
嬴政在王座之上,表情是一如既往的冷漠犀利。他看了看青荷,说道:“即日发出,派秦军护送,日夜兼程,早日抵达燕国。”
青荷忍不住泪光盈盈,她再一次下跪作揖行礼:“蓝夏代万千燕民感谢大秦王上的救助之恩。愿往后,再无饥荒与流离失所,华夏大地,风调雨顺,生生不息。”
“今日乃是吉日,王上,为了庆祝秦燕两国之友好情谊,母后想在甘泉宫举行晚宴,也同时为远道而来的蓝夏公主正式接风,您看可好?”赵姬询问嬴政。
“一切听凭母后安排。今晚举行庆祝晚宴。”嬴政说道。
当日夜晚,章台宫大殿,晚宴如期举行。
咸阳城内的秦国大小官员均已赴宴。墨竹、青荷、李斯也在宾客席位落座。不一会儿,嬴政与赵姬也入了座。
大殿周围的乐师正在敲奏编钟之乐,乐音空灵且悦耳。此时,只见落雪与一众婢女整齐地走入大殿并在王座前方作揖跪地。
“启禀大王、太后,”落雪行礼后说道,“落雪为此次晚宴特地排练了《南风》琴曲,祝大秦运粮队伍早日到达燕国,燕国百姓早日吃上温饱之粮。”
“落雪有心了。”赵姬满脸笑意地说道,“曾听闻,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你刚才所说的《南风》是否为此《南风》?”
“回禀太后,正是此《南风》。相传,自周文王将五弦之琴改为七弦琴之后,《南风》的曲谱就有了变化。落雪请教了众多儒学之士与咸阳城内的当世琴家,终于汇成了《南风》琴谱。今日斗胆,落雪想为大王、太后弹奏此曲,还请大王、太后恕落雪冒昧献丑之行。”落雪半低着头,缓缓说道。
“政儿,落雪也是辛苦了。您说呢?”赵姬对着嬴政说道。
嬴政柔和地看着落雪,微笑着说道:“《南风》乃是上古圣贤之乐,被儒家推崇多时。本王愿听。”
“多谢大王。”落雪抬起了头,目光笑意地看着嬴政说道。
不一会儿,大殿周围的编钟之乐都安静了下来。落雪坐在舞台中央的琴桌前,娴熟地抚起了琴。其他的婢女开始走起舞步,逐渐排列成优美多变的舞蹈造型。琴曲逐渐进入高潮,婢女之中开始有人唱起了南风之歌,“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一曲奏罢,在场的所有人都还陶醉在先人的圣贤之乐之中。
“甚好甚好。落雪的琴艺好像又进步了。”赵姬不遗余力地夸奖落雪。
“太后抬爱。落雪只是一心想为王上和太后演奏乐音罢了。”落雪起身来到前方,作揖行礼并说道。
“王上,哀家突然很想再听一曲琴音。”赵姬满脸笑意地对嬴政说道。
嬴政听后犹豫了一下,并没有接话。
此时,落雪说道:“听闻莲心苑内时常有琴音传出,想必蓝夏公主也是深谙琴艺之人。今日,本就是为蓝夏公主到访以及借粮燕国而举行晚宴,不知能否有幸聆听公主的琴音呢?”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青荷。嬴政看着青荷,似乎也在期盼她的回应。
青荷蹙起了眉头。这可怎么办?自从墨竹教她弹琴至今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她的琴艺尚在粗浅阶段,无法登大雅之堂啊。
青荷起身来到王座的前方,作揖说道:“启禀王上、太后,蓝夏的琴艺实为粗浅,恐会扰了众位兴致。不如,”青荷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能否请落雪姑娘再抚一曲,蓝夏随琴音舞一曲可好?”
落雪第一次与青荷同时站在一起,她抬起头说道:“请公主恕奴婢无礼,除南风之歌,落雪今日尚未准备其他娴熟之曲。”
一时间,气氛竟变得异常尴尬。赵姬似乎挺乐见这样的状况,一言不发地端坐着。
青荷知道此时必须要想其他的办法圆场,她抬起头继续说道:“蓝夏——”话还没说出口,就有人出来替她解围了。
“启禀王上、太后,”墨竹起身作揖说道,“锦之愿献丑为蓝夏公主抚琴一曲,以庆祝今日之晚宴。不知蓝夏公主认为《文王操》可否舞步?”
“多谢盛公子,《文王操》可舞。”青荷说道。
过了一会儿,青荷换上了冰蓝色的舞衣,发髻也梳成了利落明艳的造型。墨竹起手抚琴,一曲《文王操》缓缓而来。此曲由周文王所作,是时纣王无道,天下皆服于文王。文王以为乱极则将治,思贤以图王化,故作此曲。青荷按照墨竹弹奏的节奏,用优美的动作展现着此曲的高雅之处。
一曲结束,余音舞步竟还久久萦绕在所有人的心中。
“妙,妙,此曲令人荡涤邪秽,消融渣滓。”吕不韦不禁拍手称好。
晚宴过后,李斯被叫到了章台宫偏殿。
“蒙少将军,请问王上可在?”李斯来到偏殿,没有见到嬴政,所以只能询问在场的蒙恬。
“随我来,王上正在等你。”蒙恬一边说,一边领着李斯穿过了一道暗门,进入了一个密室。
与其说是密室,不如说是另一个隐蔽的偏殿。嬴政正站在这个隐蔽偏殿的中间,低头看着什么。
“大王——”李斯一边说着,一边走近嬴政。
“把鞋脱了。”嬴政一边说着,一边抬起手做了一个停步的动作。
“啊?脱鞋?”李斯有点反应不过来,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脚和鞋子。
这一低头,李斯才发现地上别有洞天。他发现,自己正踩在一个用厚布做成的巨大的地图之上。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中原七国的地形图。
李斯赶紧脱了鞋子,走到嬴政身边。
“上次你说,如今正是大秦扫平六国、成就帝业、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然,光说是没有用的。今日,我想听听你的想法,具体的想法。无需瞻前顾后,本王只需要听到你最真实的想法即可。”嬴政看着李斯,语气依然深不可测。
“启禀大王,斯拜别恩师荀卿之后,毅然决然来到秦国,就是想有朝一日可以助大王一统天下。”李斯感到时机已到,至少嬴政对他终于有了一些信任与认可,他一定要把握好这次机会。
李斯继续说道:“大王,如今秦国已是七国之中实力最为强大者。然,其余六国犹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要一扫六国一统天下,需要大王做好万全之准备,方能一击即溃、无往不利。在此之前,大王尚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当务之急,就是要消除太后与丞相把持朝政之害。唯有如此,大王才能放开手脚、完成一统大业。”李斯一针见血说到要害。
嬴政看了看李斯,依然没有太多情绪表露,只是说道:“你继续说下去。”
“是,大王。”李斯继续说道,“要攻克六国,需从近邻开始,韩国最为弱小,可以成为大秦一统天下的第一战。当然在此之前,秦国内部仍有许多方面需要准备,比如人才的储备,粮食的储备,以及北境抵御匈奴人趁乱南下的充足准备。”
“说得没错。”嬴政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继续说道:“我果然没有看错人,你是有全局思维、眼光深远之人。如今泾水渠正在抓紧施工,粮食储备问题终将解决。至于人才储备,你可有推选之人?”
“回禀大王,要一统天下,大王需要的决不仅仅是一两个人才,而是要凝聚天下英才。不过,天下英才易得,但心腹人才却难得。斯有一个人选,想推荐与大王。”李斯顿了顿,看着嬴政的眼睛,继续说道:“此人是斯的师弟,亦师承荀子。他为人良善忠诚,精通天文星相与中医之道,且聪敏机警、武艺超群,适合伴在大王左右,助大王一统天下。”
“你说的是锦之表哥?”嬴政问道。
“回禀大王,此人正是大王的表哥,盛锦之。”李斯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