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瑾瑶与沐言走后,雅间当中剩下的人看林淑宁难免有些嘲讽的意味,只不过纷纷忍着,不愿在明面上展露出太多。
谁都知道陈瑾瑶虽然是威宁侯嫡次女,但为人一直清风明月,更大多时候是一种淡漠,如今却能被逼的亲口规劝林淑宁,可见此举实在是太不懂规矩。
再者,林淑宁父亲是礼部侍郎不假,但威宁侯可是世代沿袭的侯爵,二者地位高下立判,也亏得是陈瑾瑶性子淡漠,换了其他不好惹的娇主儿,可不知道要闹到什么地步才肯罢休。
既如此,还是闹了个没脸,说到底,还是林淑宁太不懂尊卑,若不是生父在六部挂名,怕是连来这儿的机会都没有,大庭广众之下就谈论什么男女从密过甚,可见其眼界浅薄,好语人是非。
这厢还没想完,那厢雅间的槅门又被推开,一身杏色衣裙的女子走了进来。
众人赶紧纷纷下拜,一时之间气氛有些紧张,更是都在心中揣摩来意。
帝姬环视一圈,随后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随意道了一声:“免礼。”
帝姬坐在桌前,看着桌上的茶水糕点,随后抬头笑道:“长日无聊,原以为京都千金平日里针织女红实在是无趣,却没成想,也有这等好去处。”
“礼部侍郎家的千金以茶道在京中小有名气,不如为本宫斟茶一盏,如何?”
林淑宁内心略有些忐忑,斟完茶之后微微低头屈膝,将茶盏双手奉上。
帝姬却没马上接,而是和颜悦色对众人道:“都站着做什么,坐吧。”
众人连忙到桌边坐下,如此一来,便只有林淑宁一人在桌边站着。
帝姬展开手中折扇,笑道:“这是京中一位姑娘送给本宫的,各位不如看看这画工如何?”
扇面上几只燕子,一座小亭,流云骄阳,别有意趣。
此情此景之下,看着帝姬脸上神色,谁敢说画工不好,只怕就是下一个林淑宁。
于是众人附和之后,帝姬抬眼,温声道:“林姑娘既然精于茶道,少不得要繁琐些,我喝茶只爱喝七分烫,可曾到了?”
众人心中默然,滚水到七分,必然还有一会儿功夫,哪里是要泡茶,分明是规训。
林淑宁几乎要把一口牙咬碎,却还得挤出笑脸来道:“还得劳殿下等候片刻。”
帝姬轻笑:“方才都忘了林小姐,也该来看看这扇子。”
林淑宁笑道:“能送殿下扇子之人,必然蕙质兰心。”
帝姬脸上的笑一点点淡下去:“是吗?”
“可本宫怎么听见,这雅间之中,有人妄议皇族,背后语人是非?”
帝姬目光从一桌子人脸上滑过去,最后偏头看她:“礼部侍郎府,当真已经位极人臣,忘了职分了吗?”
“你说送本宫扇子的人一定蕙质兰心,可本宫刚刚怎么听见,你说她与皇兄过从甚密?”
林淑宁面露惊恐之色,手中的茶盏一个没稳住,滚烫的茶水随着连忙跪倒的动作大半都洒在了裙面上。
即便如此,她愣是一声都没敢叫,已经让帝姬不快,若是再落个失仪的罪名,怕是要连累整个侍郎府。
帝姬看了眼她的裙子一眼,拿扇子搭在她肩上,轻声道:“林小姐,本宫可曾冤枉了你?”
林淑宁颤着嗓音为自己辩解:“臣女不是有意的,殿下,臣女知罪了。”
帝姬又笑:“林小姐又何必紧张呢,本宫今日不过偶然得知众芳在此有小宴,才在今日听到你的无心之语,事不过三,本宫又怎会第一次就发落你?”
帝姬看了眼地上的碎瓷片,笑道:“可惜今日无缘喝林小姐的茶了,也只能等下次了。”
帝姬站起身,众人连忙跪道:“恭送殿下。”
待帝姬离开之后,其中一名小姐坐在椅子上惊魂未定,连连拿着帕子拍胸口,道:“今日之事,当真令我害怕。”
又有一人道:“若不是因为林小姐心直口快,原没有这么多波折。”
林淑宁猛然站起身,道:“望各位见谅,我先告辞了。”
说完这句话,她便起身快速离去。
与此同时另一间雅间
郭可宁抚着团扇上垂下来的明珠流苏,笑:“殿下果然对你青眼有加。”
她笑意淡了:“至于林家的女儿,眼界当真浅薄至此,也难怪被如此规训。”
“行差踏错常有,人活一世,怎能事事遂心,既如此,我倒也不必过多思量。”苏瑕看着逐渐远去的那辆青帷马车,眼中升腾起几分暖意:“只不过,这种事,本不该让殿下知道,难为她还特地出了宫。”
郭可宁失笑转身走回雅间之内,悠然坐下道:“与其讨论这个,不如来讲另外一件事情。”
顾笙替她倒好茶,随手接过她手中的团扇,替她扇着。
“虽说那件事情,针对景氏独子,圣上予以宽宥,但你有没有想过,若是日后,君意变更,又或是他知晓了自己的身世,你们之间又该如何?”
苏瑕神色很淡:“倘若当真有那一日,我自然会尽我所能保全他们,至于我自己,暂时不必考虑。”
“我的命是苏家给的,但凡我活着一日,就绝不能看着苏家因为我蒙难。”
倾云居
杨氏细细抚着衣裙上的纹饰,嘴角带着恬淡的笑意。
苏瑕进门之后,顿了顿,屈膝行礼:“母亲。”
杨氏一看见她就高兴,连忙起身招手:“娘给你做了件衣裳,绣的是你最喜欢的玉兰花,快来试试。”
苏瑕乖顺地走到木施前,看着衣服上繁复却不显得俗气的缀珠与刺花,微微有些愣住。
杨氏身边的妈妈适时道:“大姑娘,这是夫人亲自绣的,足足花了十日才绣好,就连衣裳的料子,也是夫人亲自挑选的。”
杨氏笑道:“你不过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姑娘家,也该穿些鲜亮的颜色,虽说素雅些也不错,却也不拘着试试别的花样儿才好”
苏瑕顿了顿,笑道:“谢谢母亲。”
杨氏撺掇着她去试试,苏瑕依言照做,待换上衣裙以后,杨氏一叠声夸好看:“我就知道,这衣裳给你,果然合适。”
她的笑意里带着几分唏嘘:“第一次在府中见到你的时候,你统共只有三岁,玉雪可爱的一个小姑娘,安安静静的坐在廊下,一转眼,十六年过去了,你也长成大姑娘了,娘知道你一心不在婚嫁上,那样也无妨,娘只需要你知道,不论你要做什么,娘都会支持你。”
谁都知道陈瑾瑶虽然是威宁侯嫡次女,但为人一直清风明月,更大多时候是一种淡漠,如今却能被逼的亲口规劝林淑宁,可见此举实在是太不懂规矩。
再者,林淑宁父亲是礼部侍郎不假,但威宁侯可是世代沿袭的侯爵,二者地位高下立判,也亏得是陈瑾瑶性子淡漠,换了其他不好惹的娇主儿,可不知道要闹到什么地步才肯罢休。
既如此,还是闹了个没脸,说到底,还是林淑宁太不懂尊卑,若不是生父在六部挂名,怕是连来这儿的机会都没有,大庭广众之下就谈论什么男女从密过甚,可见其眼界浅薄,好语人是非。
这厢还没想完,那厢雅间的槅门又被推开,一身杏色衣裙的女子走了进来。
众人赶紧纷纷下拜,一时之间气氛有些紧张,更是都在心中揣摩来意。
帝姬环视一圈,随后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随意道了一声:“免礼。”
帝姬坐在桌前,看着桌上的茶水糕点,随后抬头笑道:“长日无聊,原以为京都千金平日里针织女红实在是无趣,却没成想,也有这等好去处。”
“礼部侍郎家的千金以茶道在京中小有名气,不如为本宫斟茶一盏,如何?”
林淑宁内心略有些忐忑,斟完茶之后微微低头屈膝,将茶盏双手奉上。
帝姬却没马上接,而是和颜悦色对众人道:“都站着做什么,坐吧。”
众人连忙到桌边坐下,如此一来,便只有林淑宁一人在桌边站着。
帝姬展开手中折扇,笑道:“这是京中一位姑娘送给本宫的,各位不如看看这画工如何?”
扇面上几只燕子,一座小亭,流云骄阳,别有意趣。
此情此景之下,看着帝姬脸上神色,谁敢说画工不好,只怕就是下一个林淑宁。
于是众人附和之后,帝姬抬眼,温声道:“林姑娘既然精于茶道,少不得要繁琐些,我喝茶只爱喝七分烫,可曾到了?”
众人心中默然,滚水到七分,必然还有一会儿功夫,哪里是要泡茶,分明是规训。
林淑宁几乎要把一口牙咬碎,却还得挤出笑脸来道:“还得劳殿下等候片刻。”
帝姬轻笑:“方才都忘了林小姐,也该来看看这扇子。”
林淑宁笑道:“能送殿下扇子之人,必然蕙质兰心。”
帝姬脸上的笑一点点淡下去:“是吗?”
“可本宫怎么听见,这雅间之中,有人妄议皇族,背后语人是非?”
帝姬目光从一桌子人脸上滑过去,最后偏头看她:“礼部侍郎府,当真已经位极人臣,忘了职分了吗?”
“你说送本宫扇子的人一定蕙质兰心,可本宫刚刚怎么听见,你说她与皇兄过从甚密?”
林淑宁面露惊恐之色,手中的茶盏一个没稳住,滚烫的茶水随着连忙跪倒的动作大半都洒在了裙面上。
即便如此,她愣是一声都没敢叫,已经让帝姬不快,若是再落个失仪的罪名,怕是要连累整个侍郎府。
帝姬看了眼她的裙子一眼,拿扇子搭在她肩上,轻声道:“林小姐,本宫可曾冤枉了你?”
林淑宁颤着嗓音为自己辩解:“臣女不是有意的,殿下,臣女知罪了。”
帝姬又笑:“林小姐又何必紧张呢,本宫今日不过偶然得知众芳在此有小宴,才在今日听到你的无心之语,事不过三,本宫又怎会第一次就发落你?”
帝姬看了眼地上的碎瓷片,笑道:“可惜今日无缘喝林小姐的茶了,也只能等下次了。”
帝姬站起身,众人连忙跪道:“恭送殿下。”
待帝姬离开之后,其中一名小姐坐在椅子上惊魂未定,连连拿着帕子拍胸口,道:“今日之事,当真令我害怕。”
又有一人道:“若不是因为林小姐心直口快,原没有这么多波折。”
林淑宁猛然站起身,道:“望各位见谅,我先告辞了。”
说完这句话,她便起身快速离去。
与此同时另一间雅间
郭可宁抚着团扇上垂下来的明珠流苏,笑:“殿下果然对你青眼有加。”
她笑意淡了:“至于林家的女儿,眼界当真浅薄至此,也难怪被如此规训。”
“行差踏错常有,人活一世,怎能事事遂心,既如此,我倒也不必过多思量。”苏瑕看着逐渐远去的那辆青帷马车,眼中升腾起几分暖意:“只不过,这种事,本不该让殿下知道,难为她还特地出了宫。”
郭可宁失笑转身走回雅间之内,悠然坐下道:“与其讨论这个,不如来讲另外一件事情。”
顾笙替她倒好茶,随手接过她手中的团扇,替她扇着。
“虽说那件事情,针对景氏独子,圣上予以宽宥,但你有没有想过,若是日后,君意变更,又或是他知晓了自己的身世,你们之间又该如何?”
苏瑕神色很淡:“倘若当真有那一日,我自然会尽我所能保全他们,至于我自己,暂时不必考虑。”
“我的命是苏家给的,但凡我活着一日,就绝不能看着苏家因为我蒙难。”
倾云居
杨氏细细抚着衣裙上的纹饰,嘴角带着恬淡的笑意。
苏瑕进门之后,顿了顿,屈膝行礼:“母亲。”
杨氏一看见她就高兴,连忙起身招手:“娘给你做了件衣裳,绣的是你最喜欢的玉兰花,快来试试。”
苏瑕乖顺地走到木施前,看着衣服上繁复却不显得俗气的缀珠与刺花,微微有些愣住。
杨氏身边的妈妈适时道:“大姑娘,这是夫人亲自绣的,足足花了十日才绣好,就连衣裳的料子,也是夫人亲自挑选的。”
杨氏笑道:“你不过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姑娘家,也该穿些鲜亮的颜色,虽说素雅些也不错,却也不拘着试试别的花样儿才好”
苏瑕顿了顿,笑道:“谢谢母亲。”
杨氏撺掇着她去试试,苏瑕依言照做,待换上衣裙以后,杨氏一叠声夸好看:“我就知道,这衣裳给你,果然合适。”
她的笑意里带着几分唏嘘:“第一次在府中见到你的时候,你统共只有三岁,玉雪可爱的一个小姑娘,安安静静的坐在廊下,一转眼,十六年过去了,你也长成大姑娘了,娘知道你一心不在婚嫁上,那样也无妨,娘只需要你知道,不论你要做什么,娘都会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