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在哪里 (1)
长篇小说:纽约八年
红叶 作品
第二十七章出路在哪里 (1)
卢丹尽快地找到了一个住处,在一幢独立房屋里租了一个带洗手间的单房。
住房的问题解决了,她又面临着金钱的烦恼。
为了节省开支,卢丹将自己的车卖掉了,每月的开销尽管一再节省,但是基本的生
活费用是必不可少的。纽约的生活成本很高,光靠积蓄,坐吃山空,心里恐慌。何
况这几年下来她的积蓄也并不多。
卢丹开始着手找工作,可是现在就连打工,也只能是偷偷摸摸的,唯恐被移民局发
现。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她的命运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高低起伏,轮回往复。
有时以为柳暗花明,从此后就是平坦的金光大道。但转了一个弯,又似乎山穷水尽,
不知出路在哪里?
卢丹觉得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学生时代,只是如今的境遇似乎比当年更不堪了
些。
至少当时她还是有着合法的学生签证的学生,如今却是个等待着移民法庭裁决命运
的黑户。
午夜梦回,望着窗外明亮的月光,如水如霜,卢丹忽然想起两句李白的唐诗来:床
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卢丹对自己不胜厌恶起来,落到现在这样的境地,她怎么还有心情想起诗来?
正如姨妈说的,她的人生是彻头彻底的失败,到纽约这么些年了,婚姻和事业都一
无所有。
她感觉浑身空荡荡的,仿佛一片秋天的黄叶在冷风中萧瑟,没有壳的蜗牛,被剥了
皮的某种水果那样畏畏缩缩。
仍然是多亏朋友的帮助,替卢丹介绍了一个诊所工作。
卢丹立即接受了,虽然工资低,工作时间长,地点也是在一个治安差的社区,不过
她现在是没有资格挑三拣四的。
果然,在上班的第一天,卢丹就受了不小的惊吓。
事起隔壁的一家牙医诊所,下午忽然传来枪声,原来是一个中年男子冲进来开枪将
一位候诊的女人打死了,那女人身边还带着个八、九岁的女儿。
传言这桩血案是由家庭纠纷引起的,这个女人的私生活复杂,她有丈夫,但又搬去
和男友同居。最近她决心要同男友分手,回去和丈夫好好过日子,但是男友死活不
肯,就发生了这场悲剧。
忽然,听见前台小姐洁西卡尖叫起来,“啊!” 似乎是受了很大的惊吓。大家不知
发生了什么事情,纷纷跑过来看。
“ 这里怎么有颗子弹?” 洁西卡指着身边的墙壁问。
一颗子弹嵌在墙壁上,只露出一半来,想必是从隔壁飞来的流弹。墙壁虽然是木质
的,好在够厚,挡住了子弹的来势。
警车来了,外面走廊里闹哄哄的,警察拉起了黄色的警戒线,不许外人进去。
卢丹远远地看着,她看见一个女警察抱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走出来。那小女孩惊
恐的眼神,让人看一眼就永远忘不了。
可怜的孩子,卢丹心想,经历过这血腥的一幕,这个小女孩所受到的心理创伤恐怕
要跟随她一辈子了。
要是在几年之前,卢丹刚到美国的时候,她会理所当然地以为美国所有的孩子都是
幸福快乐的,因为他们出生在一个号称是孩子们的天堂的国度。
如果时间追溯过去更早一些,十几年前,卢丹还在中国的时候,由于周围环境和媒
体的宣传,电视电台里一天到晚鼓吹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跟西方比还有一段很长的
距离,让她认为美国似乎处处都是人间天堂。
可惜,冷酷的现实与美好的想象不一样。
纽约,向她展示了美国的另一面,有些人不愿看见,不愿提起的丑恶的另一面。
就拿这个社区来说,治安差,街道肮脏,房屋老旧,许多家庭内部的关系更是混乱
不堪。
社区里好些女孩子到了十六、七岁,就随便同男人发生性关系,生了孩子后好的就
给口吃的,差的就扔在一边不管,反正有政府福利养着。男人对家庭也不负责任,
抛弃妻儿不顾是平常的事情,犯罪,吸毒也是家常便饭,衍生出许多社会问题来。
许多孩子在家庭里仍然遭受到身体上的暴力或者是精神上的侵犯。虽然有政府社工
介入,但问题仍然层出不穷。
诊所的工作很忙,傍晚的繁忙时刻往往一下子涌进很多病人来,有车祸的,工伤的,
还有一些是享受政府免费医疗的。
见卢丹一个人忙不过来,诊所老板依莲给她找了个助手,叫菊花。四十多岁年纪的
女人,风韵尤存,是由前台小姐洁西卡介绍来的,说是她家的亲戚。
此后菊花每天下午来上班四个小时,给卢丹做助手和一些杂务,比如晚上将办公室
的垃圾袋收拾打包之类的。
不久卢丹就发现,这个菊花是个麻烦的人物。与其说是给她找了个助手,还不如说
供着位祖奶奶,她随时得小心翼翼地对待,丝毫怠慢不得。
菊花是在纽约本地出生长大的,因为这个缘故,她对卢丹这个外来者有着一种本能
的嫉妒和愤怒,认为是这些外国移民抢了她们的饭碗。
其实菊花没有意识到,许多外来移民都是受过美国高等教育的,有学位有技术有执
照,而菊花自己才高中勉强毕业,人家的饭碗她根本就够不着。
每次来诊所时菊花都穿得都很性感暴露,还喜欢和男病人勾勾搭搭的。
这天下午,菊花照例打扮得很性感地来上班了。
不管别的,菊花先和一个她熟悉的男病人叫马丁的亲热地打招呼,给马丁看她手机
里的照片。马丁把手放在菊花的后背上轻轻抚摸着,两个人头凑在一起,笑得很开
心。上班时间已过了半小时,菊花仍然和马丁打情骂俏着。
卢丹冷眼旁观,她终于忍不住对菊花说:“ 现在要开始工作了,请你准备好病历,
让病人按照签到的顺序进来治疗。”
菊花听后报以一张冷脸,很不高兴地对卢丹说:“ 你为什么要对着我嚷?”
卢丹觉得莫明其妙,她对菊花说话的态度一向很客气,丝毫没有任何命令的口气。
她尽量心平气和地对菊花说:“ 我只是告诉你,现在要开始工作了,并没有对着
你嚷。”
菊花很生气,马上开展报复行动,她质问卢丹:“ 马丁是先来的,而这个病人是
后到的,你为什么让他先进去了?”
然后菊花气势汹汹地走进治疗室,命令那个病人出来,等着听候她的召唤之后再进
去。
卢丹给菊花气得头痛,一个做助手的,如此神气活现,说一句顶一句,工作态度差
不算,还根本不听指挥,整天抱怨不停。
分配给菊花的工作已经很简单,卢丹让菊花准备好病历,病人来了让他们按顺序签
到,准备好热敷袋,其余的工作卢丹都自己做了。
可就是这样简单的工作无论卢丹怎么教菊花都教不会,菊花每天不是这里出错就是
那里出错,而且态度还挺恶劣,卢丹说的每句话她都要顶撞。
每当治疗时间快完成时,菊花就开始不停地叫:“ 这个治疗仪还剩下一分钟
了!” “ 那个治疗仪还剩下一分钟了!”
卢丹被烦不过,就告诉菊花说治疗仪里的定时器到时候自己会“嘟嘟”响的,提醒
人知道。用不着她来叫,当然这最后一句卢丹只是在心里说的。
菊花听后顿时勃然大怒,立刻报复,什么也不干了,她愤怒地坐在治疗床边的椅子
上,说:“ 我就坐在这里,等着治疗仪响。”
过一会儿,菊花又气鼓鼓地说:“ 我就坐在这里等治疗仪响。”
如此这般,每隔几分钟菊花又重复一遍这句话。
“ 随你的便吧,你愿意坐在那里等就等吧。” 卢丹不厌其烦,最后无可奈何地说。
下班后,回到家里。卢丹做了简单的晚餐,吃完饭,洗了澡后,她躺在床上看电视。
天气很热,很郁闷,晚上下了一场雨,停了。但空气仍然是湿热郁闷的,仿佛意犹
未尽,还在酝酿着另一场雨的到来。
想到明天早晨还要去那样脏乱差的地方上班,特别是还要同那个莫名其妙的菊花打
交道,卢丹的心头就涌过了一阵阵的乌云。她更感觉郁闷了。
红叶 作品
第二十七章出路在哪里 (1)
卢丹尽快地找到了一个住处,在一幢独立房屋里租了一个带洗手间的单房。
住房的问题解决了,她又面临着金钱的烦恼。
为了节省开支,卢丹将自己的车卖掉了,每月的开销尽管一再节省,但是基本的生
活费用是必不可少的。纽约的生活成本很高,光靠积蓄,坐吃山空,心里恐慌。何
况这几年下来她的积蓄也并不多。
卢丹开始着手找工作,可是现在就连打工,也只能是偷偷摸摸的,唯恐被移民局发
现。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她的命运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高低起伏,轮回往复。
有时以为柳暗花明,从此后就是平坦的金光大道。但转了一个弯,又似乎山穷水尽,
不知出路在哪里?
卢丹觉得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学生时代,只是如今的境遇似乎比当年更不堪了
些。
至少当时她还是有着合法的学生签证的学生,如今却是个等待着移民法庭裁决命运
的黑户。
午夜梦回,望着窗外明亮的月光,如水如霜,卢丹忽然想起两句李白的唐诗来:床
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卢丹对自己不胜厌恶起来,落到现在这样的境地,她怎么还有心情想起诗来?
正如姨妈说的,她的人生是彻头彻底的失败,到纽约这么些年了,婚姻和事业都一
无所有。
她感觉浑身空荡荡的,仿佛一片秋天的黄叶在冷风中萧瑟,没有壳的蜗牛,被剥了
皮的某种水果那样畏畏缩缩。
仍然是多亏朋友的帮助,替卢丹介绍了一个诊所工作。
卢丹立即接受了,虽然工资低,工作时间长,地点也是在一个治安差的社区,不过
她现在是没有资格挑三拣四的。
果然,在上班的第一天,卢丹就受了不小的惊吓。
事起隔壁的一家牙医诊所,下午忽然传来枪声,原来是一个中年男子冲进来开枪将
一位候诊的女人打死了,那女人身边还带着个八、九岁的女儿。
传言这桩血案是由家庭纠纷引起的,这个女人的私生活复杂,她有丈夫,但又搬去
和男友同居。最近她决心要同男友分手,回去和丈夫好好过日子,但是男友死活不
肯,就发生了这场悲剧。
忽然,听见前台小姐洁西卡尖叫起来,“啊!” 似乎是受了很大的惊吓。大家不知
发生了什么事情,纷纷跑过来看。
“ 这里怎么有颗子弹?” 洁西卡指着身边的墙壁问。
一颗子弹嵌在墙壁上,只露出一半来,想必是从隔壁飞来的流弹。墙壁虽然是木质
的,好在够厚,挡住了子弹的来势。
警车来了,外面走廊里闹哄哄的,警察拉起了黄色的警戒线,不许外人进去。
卢丹远远地看着,她看见一个女警察抱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走出来。那小女孩惊
恐的眼神,让人看一眼就永远忘不了。
可怜的孩子,卢丹心想,经历过这血腥的一幕,这个小女孩所受到的心理创伤恐怕
要跟随她一辈子了。
要是在几年之前,卢丹刚到美国的时候,她会理所当然地以为美国所有的孩子都是
幸福快乐的,因为他们出生在一个号称是孩子们的天堂的国度。
如果时间追溯过去更早一些,十几年前,卢丹还在中国的时候,由于周围环境和媒
体的宣传,电视电台里一天到晚鼓吹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跟西方比还有一段很长的
距离,让她认为美国似乎处处都是人间天堂。
可惜,冷酷的现实与美好的想象不一样。
纽约,向她展示了美国的另一面,有些人不愿看见,不愿提起的丑恶的另一面。
就拿这个社区来说,治安差,街道肮脏,房屋老旧,许多家庭内部的关系更是混乱
不堪。
社区里好些女孩子到了十六、七岁,就随便同男人发生性关系,生了孩子后好的就
给口吃的,差的就扔在一边不管,反正有政府福利养着。男人对家庭也不负责任,
抛弃妻儿不顾是平常的事情,犯罪,吸毒也是家常便饭,衍生出许多社会问题来。
许多孩子在家庭里仍然遭受到身体上的暴力或者是精神上的侵犯。虽然有政府社工
介入,但问题仍然层出不穷。
诊所的工作很忙,傍晚的繁忙时刻往往一下子涌进很多病人来,有车祸的,工伤的,
还有一些是享受政府免费医疗的。
见卢丹一个人忙不过来,诊所老板依莲给她找了个助手,叫菊花。四十多岁年纪的
女人,风韵尤存,是由前台小姐洁西卡介绍来的,说是她家的亲戚。
此后菊花每天下午来上班四个小时,给卢丹做助手和一些杂务,比如晚上将办公室
的垃圾袋收拾打包之类的。
不久卢丹就发现,这个菊花是个麻烦的人物。与其说是给她找了个助手,还不如说
供着位祖奶奶,她随时得小心翼翼地对待,丝毫怠慢不得。
菊花是在纽约本地出生长大的,因为这个缘故,她对卢丹这个外来者有着一种本能
的嫉妒和愤怒,认为是这些外国移民抢了她们的饭碗。
其实菊花没有意识到,许多外来移民都是受过美国高等教育的,有学位有技术有执
照,而菊花自己才高中勉强毕业,人家的饭碗她根本就够不着。
每次来诊所时菊花都穿得都很性感暴露,还喜欢和男病人勾勾搭搭的。
这天下午,菊花照例打扮得很性感地来上班了。
不管别的,菊花先和一个她熟悉的男病人叫马丁的亲热地打招呼,给马丁看她手机
里的照片。马丁把手放在菊花的后背上轻轻抚摸着,两个人头凑在一起,笑得很开
心。上班时间已过了半小时,菊花仍然和马丁打情骂俏着。
卢丹冷眼旁观,她终于忍不住对菊花说:“ 现在要开始工作了,请你准备好病历,
让病人按照签到的顺序进来治疗。”
菊花听后报以一张冷脸,很不高兴地对卢丹说:“ 你为什么要对着我嚷?”
卢丹觉得莫明其妙,她对菊花说话的态度一向很客气,丝毫没有任何命令的口气。
她尽量心平气和地对菊花说:“ 我只是告诉你,现在要开始工作了,并没有对着
你嚷。”
菊花很生气,马上开展报复行动,她质问卢丹:“ 马丁是先来的,而这个病人是
后到的,你为什么让他先进去了?”
然后菊花气势汹汹地走进治疗室,命令那个病人出来,等着听候她的召唤之后再进
去。
卢丹给菊花气得头痛,一个做助手的,如此神气活现,说一句顶一句,工作态度差
不算,还根本不听指挥,整天抱怨不停。
分配给菊花的工作已经很简单,卢丹让菊花准备好病历,病人来了让他们按顺序签
到,准备好热敷袋,其余的工作卢丹都自己做了。
可就是这样简单的工作无论卢丹怎么教菊花都教不会,菊花每天不是这里出错就是
那里出错,而且态度还挺恶劣,卢丹说的每句话她都要顶撞。
每当治疗时间快完成时,菊花就开始不停地叫:“ 这个治疗仪还剩下一分钟
了!” “ 那个治疗仪还剩下一分钟了!”
卢丹被烦不过,就告诉菊花说治疗仪里的定时器到时候自己会“嘟嘟”响的,提醒
人知道。用不着她来叫,当然这最后一句卢丹只是在心里说的。
菊花听后顿时勃然大怒,立刻报复,什么也不干了,她愤怒地坐在治疗床边的椅子
上,说:“ 我就坐在这里,等着治疗仪响。”
过一会儿,菊花又气鼓鼓地说:“ 我就坐在这里等治疗仪响。”
如此这般,每隔几分钟菊花又重复一遍这句话。
“ 随你的便吧,你愿意坐在那里等就等吧。” 卢丹不厌其烦,最后无可奈何地说。
下班后,回到家里。卢丹做了简单的晚餐,吃完饭,洗了澡后,她躺在床上看电视。
天气很热,很郁闷,晚上下了一场雨,停了。但空气仍然是湿热郁闷的,仿佛意犹
未尽,还在酝酿着另一场雨的到来。
想到明天早晨还要去那样脏乱差的地方上班,特别是还要同那个莫名其妙的菊花打
交道,卢丹的心头就涌过了一阵阵的乌云。她更感觉郁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