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
此时将军府门前早已站满了百姓,三五成群地窃窃私语,正猜测着为何今日刑部来了如此多人。待见赵破奴二人步出府门,皆是惊奇地静默,仿佛早有默契一般。
赵破奴本是随她身侧,却发现她总要落后自己半步,生怕逾矩。
可即使如此,她依旧目不斜视,不见丝毫谦卑。一如当日入府前一人迎着纷争踏上将军府台阶与李沐对话般,她慢慢步落台阶,头端腰直,目下无尘。身侧分明只有一个高大粗野的赵破奴,偏偏能走出贵女的威仪。
短短几步路,足够让百姓回过神来。
人群中有人感叹她的风仪,低声慨叹:“如此天人之姿,配此蛮子,实在可惜了。”
站在车驾前欲搀扶苏念奴上去的赵破奴手一滞,皱起了眉。他突然注意到了自己常年执枪的手心全是粗茧,上面还有一些因为近日养伤堕怠而蜕下的皮。
丑陋,粗蛮,与这个华贵的洛京格格不入。他猛地收回了手,藏匿在背后。
苏念奴并未错过他的动作,只是眉睫一颤,双手轻轻提起裙尾,踩着马扎步入了马车之中。
目睹了一切的百姓此时已然转了话头,似乎终于想起了苏念奴如今的身份。
“都胡说什么,她一个罪奴,祸国叛国,死了才应拍手叫好,轮得到你心疼么?”
脚已迈上马车的赵破奴抬眼,定定地扫看了一圈,让看热闹的人都闭上了嘴。
直至高大的男人身影没入车厢内,百姓们才轻轻松了口气。
“不愧是凶煞的蛮子,那眼睛如豺狼般,对上一眼就似要了我命去!”
“也不知苏氏如何能抵得住这蛮人,怪不得前阵子病得如此严重。”
“啧,若不是将军府纳她,她还在官奴所做妓子,感恩戴德才对吧!”
“就是,怕是早就在官奴所学了狐媚伎俩,把这蛮子的魂勾走了呢!”
零零碎碎的讨论声传入两人独处的车厢内,赵破奴的眉几乎拧成了结。他是暴烈的性子,按捺不住想要出去再凶一番,却及时被苏念奴柔软的手按住。
他垂眸,看着覆在自己衣袖上那只白皙纤细的手,下意识要往后撤。
她并不喜触碰自己。
苏念奴却稍稍用了些力气坚持,而后问道:“将军很在意百姓的闲言?”
赵破奴被看中了心事,抿唇不答。
“洛京百姓安逸惯了,受世家影响,向来如此,将军不必为此妄自菲薄。”她宽慰的语气淡然,似乎对外源源不绝地羞辱毫不在意。
赵破奴突然想起她也算是武将之后,于是他问:“你心中不怨?”
苏念奴定定地观察着他冷硬的侧颜,误以为他介意百姓看低他,心中有了惋惜,于是低叹道:“将军少年英雄,我心生敬仰。与你同坐,更是我之幸,为何要怨?”
她抬头望向赵破奴,水眸清亮,光明磊落。比起怨,她更多的是不甘,不甘苏家满门忠烈却落得如此下场。这种不甘,支撑着她如今坐在此处,以更泰然之姿面对所有流言蜚语与阴谋重伤。
赵破奴只觉四下一静,向来锐利如狼的眼中仅剩下少女洁净的面容,心中翻涌着饕餮巨浪,几近把他淹没。
多年前,他受苏念奴所救后,回到破旧拥挤的古庙时下了场大雨。他在那溢满雨水的破缸中,第一次认真观摩了自己的面容:衣衫褴褛,一脸蓬头垢面,面上还有因偷窃被殴打留下的伤,眼中毫无光泽,仿如行尸走肉。她所救下的自己,是如此不堪,卑劣,丑陋,如偷生蝼蚁,死不足惜。
可在此刻,他在苏念奴的眼中清晰看见了她的钦佩与敬重。
他怔忪地与苏念奴沉默对望,犹疑不定。一种狂潮自心中汹涌而起,令他下意识启唇,想要询问什么。
“将军,崔侍郎出来了。”马奴在才车厢外打断了他的思绪,恭敬回禀。
赵破奴猛地缩回手,应了一声后揭开了帘子。
崔毅只是走近来确认人是否在马车中,看了两眼后,便领着人往刑部去了。
马奴老实地跟在后头,缓慢地驱使着车驾,渐渐离开了将军府。
而坐在车驾内的人,又恢复了以往的拘谨与克制。
方才的一通劝慰,只是苏念奴不忍心罢了。她知道作为武将在洛京所以承受的,也明白被人瞧不上到底是什么滋味。因为他与父亲,其实并没什么不同。
可如今静下心,却又多了几番忐忑,只觉自己太过唐突,或许惹了他不快。
她敛眉不敢言语,在微微颠簸的马车之中,思索着刑部今日此举到底有何图谋,又该如何破局。
就在即将忘却身侧坐着一个大活人时,却突然听见了赵破奴询问道:“崔毅提及的陈仲元,你认识?”
与其说是发问,更不如说是肯定。
“他是清河陈氏嫡次子,曾在学社对我不敬,满口秽言。”苏念奴惊讶于他如此锐利地发问,却也只能如实禀告,“阿弟为我出头,折了他的腿,害他在家养了半年。当时陈家上陈陛下告状,参了父亲一本。”
说罢她又觉自己这两日因旧人旧事似乎会令他误会,又抿唇补充道:“我过去行事确有些荒唐,但也并非常常如此。”
赵破奴并未在意她的顾虑,只是问道:“后来呢?”
苏念奴忍下回忆中的冷意:“我携阿弟到御前致歉,由着陈家家奴当着百官的面,仗了阿弟十下。”
那十下打在阿弟身上,也打在了苏家的门楣上。她尚记得当时的自己站得笔直,强忍着要去维护阿弟的心,把朝堂百官的面目记得一清二楚。
赵破奴显然没想到此事竟是如此结局,感知到她周身冷下来的气息,面目也不由沉了下来。
然苏念奴非常善于控制情绪,透骨的冷意不过溢出一息,她便压了回去。
“依崔大人所言,我确实是杀害陈仲元的有力嫌疑人。”她轻声嗤笑一声,似乎对此结论感到荒唐,却也没有否认。
因为崔毅那三问,她实在无话可言,无冤可诉。
她在初九那夜一人衣衫不整闯入赵破奴屋内,并无旁人见过她口中的贼人,更无旁人能证明她并未去过后院花池。至于那一方锦帕,她并不清楚前些日子烧了衣物当中有无,这账簿是绝不可能对得上了。
人证,物证,动机,对她皆不利。便是再蠢钝,苏念奴也明白是在针对自己。
可她不敢辩驳为自己喊冤,更不敢开口让赵破奴信自己。只能亲自走这一趟,看看刑部到底目的为何,不惜下此局也欲把她带离将军府。
马车缓行于大道,于她而言却是一条未知的路。但她除了从容登上车驾外,并无其他选择。
“你不是。”
突如其来的否认,让苏念奴愕然地看向他。
赵破奴并未躲避,目光坚定,未见半分试探:“凶手不是你。”
这个回答实在令人意外,苏念奴沉默了很久,才问道:“将军为何信我?”
“你不会武,要杀害一个男子,是极困难之事。”赵破奴老实答,“其次,那尸首我见过,死于匕首刺于胸前。你的身高,还有握刀的角度,不符合。”
他如此一本正经地分析,反而让苏念奴松了口气,转而叹道:“或许刑部也清楚不是我。”
就连他都能分析出的简单道理,刑部仵作岂会发现不了。
赵破奴点头表示赞同:“你身上,有刑部想要的东西?”
诬陷凶手是她,其实并无好处。唯一能得的,是可以把她与周身所有物均带回刑部勘察。
苏念奴神色一滞,眼中蕴藏了几分沉郁。
马蹄踏踏,帷幔轻扬,大道之上偶有遥处吆喝叫卖之声,散在秋风之中,显得格外静好。然苏念奴藏匿在阔袖下汗津津的双手,纠结交缠,拿不定一个主意。
“当初在刑部大狱,尚书卢大人也曾问过我与母亲,父亲是否交托过什么给我们。但再细问是何物时,他们却闭口不言。将军若是因此而救我,恐怕会失望。”她明显的顿了顿,不安地低声道:“我对此物,实在一无所知。”
今日设计要盘查她,大约是猜忌近日云引之送来的“嫁妆”之中有此物吧。
眼前一直拨不开的迷雾被风吹散,却依旧让她感到迷茫。
他能相信自己并非凶手,是透过尸首找出的证据。可这个问题却并非是凭她一人之言就能令人信任的。若真能如此简单,刑部何以如此纠缠不休?
赵破奴端坐着,眼眸缓缓移至她耳侧的东珠步摇上。
在颠簸的马车上,她发上的东珠不再冷静自持,反而随着不自觉地反应而有了点点生色。此刻它正轻晃着,顺着她巧盈剔透的耳打转,缓慢又温柔。
苏念奴注意到了他的目光,心中又泛起了异样的思绪。
他似乎总很喜欢她的发饰。
赵破奴不知自己的举动被察觉,怔然忘了许久,直至苏念奴以为他会以沉默回避她的坦诚时,才见他收回了目光,缓缓回道:“我信你。”
仅仅三个字,他发音却十分缓慢。低沉得仿佛在胸腔中回荡了良久,最终才见半截门,从中逃逸而出。
苏念奴意外于他这样答,不禁抬起眼。双眸清澈地与赵破奴对视,她企图看透这三字背后蕴藏的谎,却一无所获。
最终,她只是轻松了一口气,朝他感激地笑了笑,声音寂寥而萧索:“将军是头一个信任我的人。”
她确实对此一无所知,甚至不知为何自己能活下来,而非陪着母亲共赴黄泉。
但能遇到赵破奴,或许也证明了自己的处境并不算太遭。因为他实在算不上是小人。甚至比自己所想磊落得多。
“你为何答应入刑部?”赵破奴见她面色有些难看,下意识皱了皱眉,换了个问题。
她不是一个没有准备的人,既然答应入狱,想必是有了后备。
“将计就计罢了。”她轻声道,“将军放心,我知道该如何做。”
夜闯她房内翻查衣物时不敢杀她,如今进了刑部大狱,他们也不会有勇气下手,无非是要借机拷打一番罢了。左右她什么都不清楚,便是拷打也问不出什么。
她捏着双手,垂首自我宽慰,试图隐藏于深处的恐惧。
苏家下狱那日,她曾被带往此处关押并接受审讯。当时她在刑部大狱呆了多少日早已数不清。唯一还能记起的,是狱中他们对母亲与自己的用刑。疼痛与鲜血,犹在耳畔的冤哭,偶尔还会入梦,警醒她曾在此度过了如何的时光。
可毫无退路之人不能怯,更没资格怯。况且,她或许还能从中得出什么线索来。这对她而言,算是好事。
轻轻吐出一口薄气,她正欲说些什么,赵破奴却开口了,让她不禁抬眸看向他。
“我与你一同进去,不会有事。”赵破奴正侧头看着她,双眼沉稳,冷静,更是磊落。
还未来得及问此话何意,马车已及时停下。
刑部到了。
“他们不敢对你如何,我也不需要你做任何事。”赵破奴认真地对她嘱咐,而后率先出了马车。
恍惚间,苏念奴感觉他似乎看穿了自己的心思。
脑海中又响起了临行前顾净言叮嘱再三的话:“兄长不会害你,你一定要信他。”
不会害她么?
她垂眸低笑,僵直的身子缓缓放松了下来。继而又深深吸了一口气,压下了发颤的惧意,彻底淡了神色。她又端正了自己一向得体的仪态,跟随赵破奴走了出去。
赵破奴本是随她身侧,却发现她总要落后自己半步,生怕逾矩。
可即使如此,她依旧目不斜视,不见丝毫谦卑。一如当日入府前一人迎着纷争踏上将军府台阶与李沐对话般,她慢慢步落台阶,头端腰直,目下无尘。身侧分明只有一个高大粗野的赵破奴,偏偏能走出贵女的威仪。
短短几步路,足够让百姓回过神来。
人群中有人感叹她的风仪,低声慨叹:“如此天人之姿,配此蛮子,实在可惜了。”
站在车驾前欲搀扶苏念奴上去的赵破奴手一滞,皱起了眉。他突然注意到了自己常年执枪的手心全是粗茧,上面还有一些因为近日养伤堕怠而蜕下的皮。
丑陋,粗蛮,与这个华贵的洛京格格不入。他猛地收回了手,藏匿在背后。
苏念奴并未错过他的动作,只是眉睫一颤,双手轻轻提起裙尾,踩着马扎步入了马车之中。
目睹了一切的百姓此时已然转了话头,似乎终于想起了苏念奴如今的身份。
“都胡说什么,她一个罪奴,祸国叛国,死了才应拍手叫好,轮得到你心疼么?”
脚已迈上马车的赵破奴抬眼,定定地扫看了一圈,让看热闹的人都闭上了嘴。
直至高大的男人身影没入车厢内,百姓们才轻轻松了口气。
“不愧是凶煞的蛮子,那眼睛如豺狼般,对上一眼就似要了我命去!”
“也不知苏氏如何能抵得住这蛮人,怪不得前阵子病得如此严重。”
“啧,若不是将军府纳她,她还在官奴所做妓子,感恩戴德才对吧!”
“就是,怕是早就在官奴所学了狐媚伎俩,把这蛮子的魂勾走了呢!”
零零碎碎的讨论声传入两人独处的车厢内,赵破奴的眉几乎拧成了结。他是暴烈的性子,按捺不住想要出去再凶一番,却及时被苏念奴柔软的手按住。
他垂眸,看着覆在自己衣袖上那只白皙纤细的手,下意识要往后撤。
她并不喜触碰自己。
苏念奴却稍稍用了些力气坚持,而后问道:“将军很在意百姓的闲言?”
赵破奴被看中了心事,抿唇不答。
“洛京百姓安逸惯了,受世家影响,向来如此,将军不必为此妄自菲薄。”她宽慰的语气淡然,似乎对外源源不绝地羞辱毫不在意。
赵破奴突然想起她也算是武将之后,于是他问:“你心中不怨?”
苏念奴定定地观察着他冷硬的侧颜,误以为他介意百姓看低他,心中有了惋惜,于是低叹道:“将军少年英雄,我心生敬仰。与你同坐,更是我之幸,为何要怨?”
她抬头望向赵破奴,水眸清亮,光明磊落。比起怨,她更多的是不甘,不甘苏家满门忠烈却落得如此下场。这种不甘,支撑着她如今坐在此处,以更泰然之姿面对所有流言蜚语与阴谋重伤。
赵破奴只觉四下一静,向来锐利如狼的眼中仅剩下少女洁净的面容,心中翻涌着饕餮巨浪,几近把他淹没。
多年前,他受苏念奴所救后,回到破旧拥挤的古庙时下了场大雨。他在那溢满雨水的破缸中,第一次认真观摩了自己的面容:衣衫褴褛,一脸蓬头垢面,面上还有因偷窃被殴打留下的伤,眼中毫无光泽,仿如行尸走肉。她所救下的自己,是如此不堪,卑劣,丑陋,如偷生蝼蚁,死不足惜。
可在此刻,他在苏念奴的眼中清晰看见了她的钦佩与敬重。
他怔忪地与苏念奴沉默对望,犹疑不定。一种狂潮自心中汹涌而起,令他下意识启唇,想要询问什么。
“将军,崔侍郎出来了。”马奴在才车厢外打断了他的思绪,恭敬回禀。
赵破奴猛地缩回手,应了一声后揭开了帘子。
崔毅只是走近来确认人是否在马车中,看了两眼后,便领着人往刑部去了。
马奴老实地跟在后头,缓慢地驱使着车驾,渐渐离开了将军府。
而坐在车驾内的人,又恢复了以往的拘谨与克制。
方才的一通劝慰,只是苏念奴不忍心罢了。她知道作为武将在洛京所以承受的,也明白被人瞧不上到底是什么滋味。因为他与父亲,其实并没什么不同。
可如今静下心,却又多了几番忐忑,只觉自己太过唐突,或许惹了他不快。
她敛眉不敢言语,在微微颠簸的马车之中,思索着刑部今日此举到底有何图谋,又该如何破局。
就在即将忘却身侧坐着一个大活人时,却突然听见了赵破奴询问道:“崔毅提及的陈仲元,你认识?”
与其说是发问,更不如说是肯定。
“他是清河陈氏嫡次子,曾在学社对我不敬,满口秽言。”苏念奴惊讶于他如此锐利地发问,却也只能如实禀告,“阿弟为我出头,折了他的腿,害他在家养了半年。当时陈家上陈陛下告状,参了父亲一本。”
说罢她又觉自己这两日因旧人旧事似乎会令他误会,又抿唇补充道:“我过去行事确有些荒唐,但也并非常常如此。”
赵破奴并未在意她的顾虑,只是问道:“后来呢?”
苏念奴忍下回忆中的冷意:“我携阿弟到御前致歉,由着陈家家奴当着百官的面,仗了阿弟十下。”
那十下打在阿弟身上,也打在了苏家的门楣上。她尚记得当时的自己站得笔直,强忍着要去维护阿弟的心,把朝堂百官的面目记得一清二楚。
赵破奴显然没想到此事竟是如此结局,感知到她周身冷下来的气息,面目也不由沉了下来。
然苏念奴非常善于控制情绪,透骨的冷意不过溢出一息,她便压了回去。
“依崔大人所言,我确实是杀害陈仲元的有力嫌疑人。”她轻声嗤笑一声,似乎对此结论感到荒唐,却也没有否认。
因为崔毅那三问,她实在无话可言,无冤可诉。
她在初九那夜一人衣衫不整闯入赵破奴屋内,并无旁人见过她口中的贼人,更无旁人能证明她并未去过后院花池。至于那一方锦帕,她并不清楚前些日子烧了衣物当中有无,这账簿是绝不可能对得上了。
人证,物证,动机,对她皆不利。便是再蠢钝,苏念奴也明白是在针对自己。
可她不敢辩驳为自己喊冤,更不敢开口让赵破奴信自己。只能亲自走这一趟,看看刑部到底目的为何,不惜下此局也欲把她带离将军府。
马车缓行于大道,于她而言却是一条未知的路。但她除了从容登上车驾外,并无其他选择。
“你不是。”
突如其来的否认,让苏念奴愕然地看向他。
赵破奴并未躲避,目光坚定,未见半分试探:“凶手不是你。”
这个回答实在令人意外,苏念奴沉默了很久,才问道:“将军为何信我?”
“你不会武,要杀害一个男子,是极困难之事。”赵破奴老实答,“其次,那尸首我见过,死于匕首刺于胸前。你的身高,还有握刀的角度,不符合。”
他如此一本正经地分析,反而让苏念奴松了口气,转而叹道:“或许刑部也清楚不是我。”
就连他都能分析出的简单道理,刑部仵作岂会发现不了。
赵破奴点头表示赞同:“你身上,有刑部想要的东西?”
诬陷凶手是她,其实并无好处。唯一能得的,是可以把她与周身所有物均带回刑部勘察。
苏念奴神色一滞,眼中蕴藏了几分沉郁。
马蹄踏踏,帷幔轻扬,大道之上偶有遥处吆喝叫卖之声,散在秋风之中,显得格外静好。然苏念奴藏匿在阔袖下汗津津的双手,纠结交缠,拿不定一个主意。
“当初在刑部大狱,尚书卢大人也曾问过我与母亲,父亲是否交托过什么给我们。但再细问是何物时,他们却闭口不言。将军若是因此而救我,恐怕会失望。”她明显的顿了顿,不安地低声道:“我对此物,实在一无所知。”
今日设计要盘查她,大约是猜忌近日云引之送来的“嫁妆”之中有此物吧。
眼前一直拨不开的迷雾被风吹散,却依旧让她感到迷茫。
他能相信自己并非凶手,是透过尸首找出的证据。可这个问题却并非是凭她一人之言就能令人信任的。若真能如此简单,刑部何以如此纠缠不休?
赵破奴端坐着,眼眸缓缓移至她耳侧的东珠步摇上。
在颠簸的马车上,她发上的东珠不再冷静自持,反而随着不自觉地反应而有了点点生色。此刻它正轻晃着,顺着她巧盈剔透的耳打转,缓慢又温柔。
苏念奴注意到了他的目光,心中又泛起了异样的思绪。
他似乎总很喜欢她的发饰。
赵破奴不知自己的举动被察觉,怔然忘了许久,直至苏念奴以为他会以沉默回避她的坦诚时,才见他收回了目光,缓缓回道:“我信你。”
仅仅三个字,他发音却十分缓慢。低沉得仿佛在胸腔中回荡了良久,最终才见半截门,从中逃逸而出。
苏念奴意外于他这样答,不禁抬起眼。双眸清澈地与赵破奴对视,她企图看透这三字背后蕴藏的谎,却一无所获。
最终,她只是轻松了一口气,朝他感激地笑了笑,声音寂寥而萧索:“将军是头一个信任我的人。”
她确实对此一无所知,甚至不知为何自己能活下来,而非陪着母亲共赴黄泉。
但能遇到赵破奴,或许也证明了自己的处境并不算太遭。因为他实在算不上是小人。甚至比自己所想磊落得多。
“你为何答应入刑部?”赵破奴见她面色有些难看,下意识皱了皱眉,换了个问题。
她不是一个没有准备的人,既然答应入狱,想必是有了后备。
“将计就计罢了。”她轻声道,“将军放心,我知道该如何做。”
夜闯她房内翻查衣物时不敢杀她,如今进了刑部大狱,他们也不会有勇气下手,无非是要借机拷打一番罢了。左右她什么都不清楚,便是拷打也问不出什么。
她捏着双手,垂首自我宽慰,试图隐藏于深处的恐惧。
苏家下狱那日,她曾被带往此处关押并接受审讯。当时她在刑部大狱呆了多少日早已数不清。唯一还能记起的,是狱中他们对母亲与自己的用刑。疼痛与鲜血,犹在耳畔的冤哭,偶尔还会入梦,警醒她曾在此度过了如何的时光。
可毫无退路之人不能怯,更没资格怯。况且,她或许还能从中得出什么线索来。这对她而言,算是好事。
轻轻吐出一口薄气,她正欲说些什么,赵破奴却开口了,让她不禁抬眸看向他。
“我与你一同进去,不会有事。”赵破奴正侧头看着她,双眼沉稳,冷静,更是磊落。
还未来得及问此话何意,马车已及时停下。
刑部到了。
“他们不敢对你如何,我也不需要你做任何事。”赵破奴认真地对她嘱咐,而后率先出了马车。
恍惚间,苏念奴感觉他似乎看穿了自己的心思。
脑海中又响起了临行前顾净言叮嘱再三的话:“兄长不会害你,你一定要信他。”
不会害她么?
她垂眸低笑,僵直的身子缓缓放松了下来。继而又深深吸了一口气,压下了发颤的惧意,彻底淡了神色。她又端正了自己一向得体的仪态,跟随赵破奴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