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
洛京冬日的雪总是一骤一骤的。连着数日的天晴,今夜星光明媚,万里无云。
赵破奴换过官服,独自骑马进了宫。
祭天礼在朝堂是大祀,他到时已有不少官员在候着。
韩王最先见他,竟头一个上前寒暄。赵破奴回以一礼,并未彰显亲昵。
“宫宴那夜将军匆匆离席,本王与你尚未尽兴,实在可惜。”韩王身侧尚围着一些亲近之臣,其中便有当日险些被皇帝赐婚于陈漾的韩王表弟王攸。
他身出琅琊王氏,虽是庶子,却也算身份高贵。那日被皇帝叱骂“口无遮拦”,心中一直有怨。
“皇贵妃亲自操持庆功宴,将军率先离席,也不辞谢,似乎是并未将皇贵妃放在眼里。”王攸捻唇讥道。
赵破奴撇他一眼,如狼凶狠的眼冷然淡漠,眉宇间的冷厉之气不曾收敛,却令人心头猛地一跳,吓得王攸闭上了嘴。
但他并不曾多理会王攸,只是朝韩王道:“那日旧伤突然复发,不曾向陛下告罪,实在失仪。听闻后来韩王殿下陪陛下观星,可寻出了异象?”
“倒是不曾。”韩王本就对他骤然离席而不满,见他不曾发作,便乐得佯作不知,面上笑着摇头答道:“父皇未见将军随行,却不曾谴责。母妃也道将军养病要紧,其他不碍事。”
赵破奴从容点了点头:“天星异象,本就难寻。皇贵妃如此一番苦心,竟白白浪费了,实在可惜。”
韩王听出他似乎话中有话,双眸微微眯起,霜白的面上带着审视,并未回应。
然赵破奴亦不期盼他回应,只是续道:“军中曾有老兵善观星象,说是观星的时机需再三计算才可得。一有不查,机会瞬失。皇贵妃下回若想凑对时辰,还是需寻个善观星象之人才好。否则扫了陛下的兴,实非好事。”
他的话意有所指,面容却坦荡沉静,似乎确实只是单纯在与韩王探讨观星之事。
韩王僵直着面容,憋了好一会儿,才干涩地答道:“母妃不过兴致而起,倒也不曾想这样多。”
赵破奴勾唇淡笑着,缓缓应下他的话,告罪道:“是我言辞失当了,殿下莫怪。”
两人话不投机,韩王寒暄至此也彻底失了心情,便随意寻个借口离开了。
秦尧之早便远远瞧着他,又等了一阵才上前招呼。
他正端着一碗热食垫肚子,问可需要来一碗。
赵破奴摇了摇头,见周边恰好无人,便直接开口询问:“那禁卫,太子打算如何处置?”
秦尧之倒是还记得谢珩钰与他说过,赵破奴曾亲口说过要把人留给他,遂以为他是来要人的。
只是还未开口,就听见他续道:“若要用到实处,不妨以谢少卿之名,直接送到高家去。”
赵破奴淡声的提议,惹来秦尧之惊奇的目光:“将军当日不是......”
赵破奴摇了摇头,目光远远落在了正在谈笑的韩王身上,又飞快移开,莫名低声自语:“既然是刀,也能取来伤他一回。”
赵破奴本意确实是想将那禁卫千刀万剐。但既然苏念奴不愿,他也只好作罢。
但这样送给高贵妃未免不够。
朝堂争斗,不过争权逐利。
王皇贵妃陷害高贵妃,究其根本还是前朝争斗之举。既然如此,那不如让谢少卿送高家一个人情,让韩王焦头烂额更有意义。
他话到即止,众目睽睽之下也不愿多加攀谈,没等他回应,便拱手到别处与其他官员见礼。颀长的官服在他身上虽不如旁人俊秀,却也神采斐然,独具一格。
望着他高大的背影,秦尧之默然良久,彻底没了进吃的心思。
“殿下,威远将军此提议,与谢少卿不谋而合了。”身后侍从问秦尧之。
那禁卫的处置方式,秦尧之本是打算与赵破奴谈一谈的。但此前谢珩钰已提出了与他一样的想法。
高令茹虽心向太子,但高家却从不曾对此表态,她甚至不曾告知母族此事。
这把柄是不可能掰倒王蕊的,此事大家都明白。
但多行一步,把人送给高巍示好,给谢珩钰机会与高家接触,确实是更好的选择。
只是这讨巧之术,确会让高令茹左右为难。又因其中夹着赵破奴要求要人之事,为此秦尧之已为难了一些时日。
“高家二女,长女令茹聪慧机敏,次女令仪天真烂漫。若长女被害,次女入宫可斗不过皇贵妃。”秦尧之抱着仍有余温的热碗,手指微微摩挲了一阵,低声答道:“此事,你命人传信于高贵妃,她若同意,那便如此安排罢。”
高巍只愿忠良效于君,行的是明哲保身之道。他不愿入党争,秦尧之作为太子并不怨。
只是暴雪风霜早已侵身,哪怕擎伞踽踽独行,又岂有不沾衣的道理?
高家作为儒臣之首,更需明白在他与韩王之间,到底谁更值得信任。
。
这厢,苏念奴作息一向规律,白日虽因赵破奴乱了心境,但也早早躺下了。
虽是闭目躺在床榻上,心思却依旧乱做一团。
她来回审视着入府这些日子与赵破奴的点滴,不免心中生了自省。
诚然,她今日贸然去寻赵破奴,心中是认为他爱慕自己的。但当陈漾与他的对话传入耳中,一腔热血不免被骤然泼了冷水,冷得彻底。
后来因为高令茹突然造访把事情打了岔,接着赵破奴又上门来迫得她在慌乱之间做下决断,一切几乎顺理成章地就揭过去了。
如今反复思量,她心中反而生了一阵后怕。
赵破奴怎会是爱慕自己呢?
她见过不少爱慕自己的男子,其中不乏世家子弟,更有父亲麾下的将领。世家子弟言谈大方,将领武人热情直白,而会欲言又止左右闪避的,苏念奴倒是只记得一个。
那是一个准备科考的儒生,在街上对她一见倾心,后来科考中举成了新科探花,成了翰林院编修。在杏花雨落的春日里,红着耳羞赧且委婉地向她表达倾慕之情,惹得女婢好一阵调笑。
可赵破奴是陈逊养子,在平陵出生入死,京中人皆叹凶猛狠厉,掩目惊惧。这样一个将军,又怎会因爱慕她而忸怩作态,故作矜持?
何况她与赵破奴在此前并不相熟,笼统算来只见过数次,左右不过是宫宴之中无意视线相撞的点头之交,她何德何能,竟认为自己能在如今的境况下令他倾慕于自己?
云引之曾在酒后评价她对许多男子而言,是“只可远观不可亲近”的存在。
她当即问为何,云引之摇着酒壶,笑得怡然:“因你傲骨凌然。王公侯爵看不上你的出身,只为亵玩明月;武将总盼卿卿柔情,只为攀上姻亲,而寻常男子更要温婉可人的妻子。你且看看自己,如此倔强不懂柔弱,哪里肯把人压下一头?”
如今思来,却是很有一番道理。
若是旁的姑娘碰着宫宴那日之事,应当是会好好撒娇一番,再不济也该对着自己心仪之人啼哭两声宣泄委屈。
在对照她今日的反应,实在是个刚烈且不知柔情之人。
赵破奴作为武将,当是不会喜爱自己这样的性情。
所幸,她尚未脑闷热地对人表达爱意;所幸,她如今已经知晓了他的心意。
否则闹出如此笑话,她在这本就尴尬的将军府该如何自处?
心中迷迷糊糊地想着,便在漆黑的夜色中渐渐睡去了......
屋外,今夜是阿炎当值。
自宫宴后,他又习惯了到苏念奴的小院里守值,却不敢再明目张胆往树上去了。因为怕苏念奴想起他醉酒行的荒唐事。
其他暗卫大多是躲在暗处的,苏念奴主仆二人皆不见人影。但他心中不愿如此,便习惯在檐下坐着。只是入了夜后,待人歇下,他会重新跳回那枯树上等着天明。
苏念奴从摇雨处知道此事后,也没阻拦。主仆两人甚至暗地里笑话过他,想着那颗枯树到底给他施了何种巫术,怎就如此喜欢在上头休憩。
而今夜的阿炎也是如此。
夜风嘶鸣,刮过光秃的枯树枝桠,发出细碎低微的摇曳之声。垠夜无雪,抬头一片灿烂星河。一颗极亮之星被他所捕捉,烁着明耀的光。
阿炎凝视其良久,心已渐渐飘远。他双眸一闭,眼前是雪盖黄沙的瑰丽,耳边是风雪呼啸的戾鸣,鼻间是旱烈的寒气,唇齿一张仍能感受到风沙入口的粗粝。
但也并非每个冬夜都是如此。至少在阿炎的的记忆中,曾有过热血浸入凉雪,铺满一地荒凉与血腥的夜晚。
他的手不自觉又摸上了腰间的佩剑,剑柄处粗粝的黑绳绕过一圈又一圈,顺及向下,玄黑的剑鞘上有他族部独有的纹样。顺垂的银铃被他撩拨,却无声响。
曾有过一首童谣,流传在大漠呼延族部。
“北辰有星,在暗夜中愈见其光明。它是指引归途的神明,是迷茫羔羊的方向,是虔诚之徒在大漠唯一的依托。别迷失在璀璨星河与无垠大漠,快看北辰之星,它会把一切诉之于风。你听那铃铎呜咽之声,那是族人,在呼喊你回家。”
睁眼所见,北辰星依旧明亮。只是在阿炎的心中,大漠已然没有他的家了。
所以,今夜它又指引了谁的归途?他无声寂寥地笑了一下,垂下了眼眸。
风又掠过,传来一丝别样的气息。敏捷冷冽,骤起无声。
阿炎眉眼一挑,手指微微一顶,托起了即将出鞘的剑。
一个身影越过院墙,落在了主屋门前。他身材并不算十分高大,背影瘦削却极其挺拔,一袭黑袍精贵绣丽,腰间虽别着精致双刀,手中却抱着一个与之穿着极不相符的简陋木箱。乌发辫随风扬起,看似个俊逸少年。
他的脚方急切地踏上台阶,突感身后一股凌厉的剑风朝他而来。双刀瞬间出鞘,冰凉的寒光熠过双眸,锋利的剑刃划过他的脸,削下了几缕掩面长发。
鲜红的血染在剑锋,一道细微的剑痕留在了少年的脸上。
他手腕微转,人在原地俯冲而起,迅猛得如同猎豹般敏锐。刀若长虹,凌厉破风而行,与阿炎手中的长剑相击,发出锐鸣之音。
他飞快地切换了刀法,手腕狠狠一拐,嚓出细碎火花,企图击掉阿炎的剑。
阿炎手掌一震,不由加了几分力道,侧过身躯卸掉了这迅猛的力道。
他颇有些惊讶在洛京之中竟有如此厉害的双刀高手,不由抬眼仔细打量来人。
少年额发覆面,眉眼在被粗粗遮掩,相貌轮廓虽在夜色中模糊却莫名让他感到相熟。
阿炎皱眉问道:“何人夜闯将军府?”
少年粗喘一声,竟冷声笑了,并不答话。手臂抬起,头颅微压,在刀光与额发的遮掩下,逡巡着眼前人的弱点在何处。
他在夜色中与阿炎沉沉对视,却不料外头的打斗声惊扰了屋内的苏念奴。
她摸索着起身,低声唤:“摇雨?”
屋外两人皆是一凛,眸色更深了。
顷刻,少年已直接舍弃了阿炎,朝主屋掠去。阿炎紧跟其后,再次拦下了他。
两人就在这院落间,激烈且狠厉地打了起来。
“待在屋里,别出来!”阿炎朝屋里喊道。
苏念奴本还想点灯,听见外头的话后动作一顿,拧起了眉。她点亮微弱的烛盏,半伏在地上转了个方向。从妆匣中摸索出了一把匕首后,她靠在窗边问:“你可还好?”
她的声音柔弱,却也透着坚毅,穿过雕窗吹入少年耳中,让他瞬间红了双眼。他无心再与阿炎缠斗,一心只盼去见他日思夜想的血亲。
天上北辰星异常闪耀,雕窗那一角也似是生起了不同寻常的微光。他的耳侧徒留她熟悉的声音,眼中只有声源传来之地,执着且顽固,令他企图放弃世间万物,只愿朝她奔去。
“阿姐......”沉默多时的少年终于喊出了久违的称呼,咬着唇右刀一举朝阿炎劈去,脱了手便飞身而去。
阿炎并未听清他含糊不清的言语,被他弃刀之举所惊,又赶忙追赶。
锋利的长剑不曾犹豫,直直朝着他背影刺去。少年不顾躲避,竟就如此直接受了他一剑。
“你......”阿炎感知到他身上骤然尽失的杀气,惊愕卸力。
少年侧站在雕窗前,额发下猩红的眼落下热泪,唇一抖再抖,在静谧又紧张的院落,清晰又细微地喊:“阿姐,是我......”
阿炎猛地一怔。
雕窗之内的人沉默了一瞬,然后响起了急促地推窗之声。
逡黑的小院中,本就唯有雕窗一角透着极其微弱萤小的烛光。紧密的室内被雕窗门洞大开,怒风蜂拥而入,乍时烛光大亮,彻底照清了少年的面容。
他的轮廓精致俊秀,更生了一双潋滟清澈的眉眼,琼鼻精巧挺拔,淡薄的唇颇具秀气。他的模样,任是谁看都与雕窗前的苏念奴透着几分相似。
少年不是别人,是在流沙之中活下来,砍下浑邪王头颅,千里跋涉归来的前镇国公嫡子,年仅十五的苏与安。
剑入肉身,鲜红的血汩汩顺刃而下。
大风晃荡剑首银铃,听血而乍响,惊醒了发怔的阿炎。
他下意识抬眸,望向今夜璀璨星河,又想起了他幼时那首童谣。
暗夜之中的北辰星,果真会把它所认定的虔诚之人,送回故乡。
赵破奴换过官服,独自骑马进了宫。
祭天礼在朝堂是大祀,他到时已有不少官员在候着。
韩王最先见他,竟头一个上前寒暄。赵破奴回以一礼,并未彰显亲昵。
“宫宴那夜将军匆匆离席,本王与你尚未尽兴,实在可惜。”韩王身侧尚围着一些亲近之臣,其中便有当日险些被皇帝赐婚于陈漾的韩王表弟王攸。
他身出琅琊王氏,虽是庶子,却也算身份高贵。那日被皇帝叱骂“口无遮拦”,心中一直有怨。
“皇贵妃亲自操持庆功宴,将军率先离席,也不辞谢,似乎是并未将皇贵妃放在眼里。”王攸捻唇讥道。
赵破奴撇他一眼,如狼凶狠的眼冷然淡漠,眉宇间的冷厉之气不曾收敛,却令人心头猛地一跳,吓得王攸闭上了嘴。
但他并不曾多理会王攸,只是朝韩王道:“那日旧伤突然复发,不曾向陛下告罪,实在失仪。听闻后来韩王殿下陪陛下观星,可寻出了异象?”
“倒是不曾。”韩王本就对他骤然离席而不满,见他不曾发作,便乐得佯作不知,面上笑着摇头答道:“父皇未见将军随行,却不曾谴责。母妃也道将军养病要紧,其他不碍事。”
赵破奴从容点了点头:“天星异象,本就难寻。皇贵妃如此一番苦心,竟白白浪费了,实在可惜。”
韩王听出他似乎话中有话,双眸微微眯起,霜白的面上带着审视,并未回应。
然赵破奴亦不期盼他回应,只是续道:“军中曾有老兵善观星象,说是观星的时机需再三计算才可得。一有不查,机会瞬失。皇贵妃下回若想凑对时辰,还是需寻个善观星象之人才好。否则扫了陛下的兴,实非好事。”
他的话意有所指,面容却坦荡沉静,似乎确实只是单纯在与韩王探讨观星之事。
韩王僵直着面容,憋了好一会儿,才干涩地答道:“母妃不过兴致而起,倒也不曾想这样多。”
赵破奴勾唇淡笑着,缓缓应下他的话,告罪道:“是我言辞失当了,殿下莫怪。”
两人话不投机,韩王寒暄至此也彻底失了心情,便随意寻个借口离开了。
秦尧之早便远远瞧着他,又等了一阵才上前招呼。
他正端着一碗热食垫肚子,问可需要来一碗。
赵破奴摇了摇头,见周边恰好无人,便直接开口询问:“那禁卫,太子打算如何处置?”
秦尧之倒是还记得谢珩钰与他说过,赵破奴曾亲口说过要把人留给他,遂以为他是来要人的。
只是还未开口,就听见他续道:“若要用到实处,不妨以谢少卿之名,直接送到高家去。”
赵破奴淡声的提议,惹来秦尧之惊奇的目光:“将军当日不是......”
赵破奴摇了摇头,目光远远落在了正在谈笑的韩王身上,又飞快移开,莫名低声自语:“既然是刀,也能取来伤他一回。”
赵破奴本意确实是想将那禁卫千刀万剐。但既然苏念奴不愿,他也只好作罢。
但这样送给高贵妃未免不够。
朝堂争斗,不过争权逐利。
王皇贵妃陷害高贵妃,究其根本还是前朝争斗之举。既然如此,那不如让谢少卿送高家一个人情,让韩王焦头烂额更有意义。
他话到即止,众目睽睽之下也不愿多加攀谈,没等他回应,便拱手到别处与其他官员见礼。颀长的官服在他身上虽不如旁人俊秀,却也神采斐然,独具一格。
望着他高大的背影,秦尧之默然良久,彻底没了进吃的心思。
“殿下,威远将军此提议,与谢少卿不谋而合了。”身后侍从问秦尧之。
那禁卫的处置方式,秦尧之本是打算与赵破奴谈一谈的。但此前谢珩钰已提出了与他一样的想法。
高令茹虽心向太子,但高家却从不曾对此表态,她甚至不曾告知母族此事。
这把柄是不可能掰倒王蕊的,此事大家都明白。
但多行一步,把人送给高巍示好,给谢珩钰机会与高家接触,确实是更好的选择。
只是这讨巧之术,确会让高令茹左右为难。又因其中夹着赵破奴要求要人之事,为此秦尧之已为难了一些时日。
“高家二女,长女令茹聪慧机敏,次女令仪天真烂漫。若长女被害,次女入宫可斗不过皇贵妃。”秦尧之抱着仍有余温的热碗,手指微微摩挲了一阵,低声答道:“此事,你命人传信于高贵妃,她若同意,那便如此安排罢。”
高巍只愿忠良效于君,行的是明哲保身之道。他不愿入党争,秦尧之作为太子并不怨。
只是暴雪风霜早已侵身,哪怕擎伞踽踽独行,又岂有不沾衣的道理?
高家作为儒臣之首,更需明白在他与韩王之间,到底谁更值得信任。
。
这厢,苏念奴作息一向规律,白日虽因赵破奴乱了心境,但也早早躺下了。
虽是闭目躺在床榻上,心思却依旧乱做一团。
她来回审视着入府这些日子与赵破奴的点滴,不免心中生了自省。
诚然,她今日贸然去寻赵破奴,心中是认为他爱慕自己的。但当陈漾与他的对话传入耳中,一腔热血不免被骤然泼了冷水,冷得彻底。
后来因为高令茹突然造访把事情打了岔,接着赵破奴又上门来迫得她在慌乱之间做下决断,一切几乎顺理成章地就揭过去了。
如今反复思量,她心中反而生了一阵后怕。
赵破奴怎会是爱慕自己呢?
她见过不少爱慕自己的男子,其中不乏世家子弟,更有父亲麾下的将领。世家子弟言谈大方,将领武人热情直白,而会欲言又止左右闪避的,苏念奴倒是只记得一个。
那是一个准备科考的儒生,在街上对她一见倾心,后来科考中举成了新科探花,成了翰林院编修。在杏花雨落的春日里,红着耳羞赧且委婉地向她表达倾慕之情,惹得女婢好一阵调笑。
可赵破奴是陈逊养子,在平陵出生入死,京中人皆叹凶猛狠厉,掩目惊惧。这样一个将军,又怎会因爱慕她而忸怩作态,故作矜持?
何况她与赵破奴在此前并不相熟,笼统算来只见过数次,左右不过是宫宴之中无意视线相撞的点头之交,她何德何能,竟认为自己能在如今的境况下令他倾慕于自己?
云引之曾在酒后评价她对许多男子而言,是“只可远观不可亲近”的存在。
她当即问为何,云引之摇着酒壶,笑得怡然:“因你傲骨凌然。王公侯爵看不上你的出身,只为亵玩明月;武将总盼卿卿柔情,只为攀上姻亲,而寻常男子更要温婉可人的妻子。你且看看自己,如此倔强不懂柔弱,哪里肯把人压下一头?”
如今思来,却是很有一番道理。
若是旁的姑娘碰着宫宴那日之事,应当是会好好撒娇一番,再不济也该对着自己心仪之人啼哭两声宣泄委屈。
在对照她今日的反应,实在是个刚烈且不知柔情之人。
赵破奴作为武将,当是不会喜爱自己这样的性情。
所幸,她尚未脑闷热地对人表达爱意;所幸,她如今已经知晓了他的心意。
否则闹出如此笑话,她在这本就尴尬的将军府该如何自处?
心中迷迷糊糊地想着,便在漆黑的夜色中渐渐睡去了......
屋外,今夜是阿炎当值。
自宫宴后,他又习惯了到苏念奴的小院里守值,却不敢再明目张胆往树上去了。因为怕苏念奴想起他醉酒行的荒唐事。
其他暗卫大多是躲在暗处的,苏念奴主仆二人皆不见人影。但他心中不愿如此,便习惯在檐下坐着。只是入了夜后,待人歇下,他会重新跳回那枯树上等着天明。
苏念奴从摇雨处知道此事后,也没阻拦。主仆两人甚至暗地里笑话过他,想着那颗枯树到底给他施了何种巫术,怎就如此喜欢在上头休憩。
而今夜的阿炎也是如此。
夜风嘶鸣,刮过光秃的枯树枝桠,发出细碎低微的摇曳之声。垠夜无雪,抬头一片灿烂星河。一颗极亮之星被他所捕捉,烁着明耀的光。
阿炎凝视其良久,心已渐渐飘远。他双眸一闭,眼前是雪盖黄沙的瑰丽,耳边是风雪呼啸的戾鸣,鼻间是旱烈的寒气,唇齿一张仍能感受到风沙入口的粗粝。
但也并非每个冬夜都是如此。至少在阿炎的的记忆中,曾有过热血浸入凉雪,铺满一地荒凉与血腥的夜晚。
他的手不自觉又摸上了腰间的佩剑,剑柄处粗粝的黑绳绕过一圈又一圈,顺及向下,玄黑的剑鞘上有他族部独有的纹样。顺垂的银铃被他撩拨,却无声响。
曾有过一首童谣,流传在大漠呼延族部。
“北辰有星,在暗夜中愈见其光明。它是指引归途的神明,是迷茫羔羊的方向,是虔诚之徒在大漠唯一的依托。别迷失在璀璨星河与无垠大漠,快看北辰之星,它会把一切诉之于风。你听那铃铎呜咽之声,那是族人,在呼喊你回家。”
睁眼所见,北辰星依旧明亮。只是在阿炎的心中,大漠已然没有他的家了。
所以,今夜它又指引了谁的归途?他无声寂寥地笑了一下,垂下了眼眸。
风又掠过,传来一丝别样的气息。敏捷冷冽,骤起无声。
阿炎眉眼一挑,手指微微一顶,托起了即将出鞘的剑。
一个身影越过院墙,落在了主屋门前。他身材并不算十分高大,背影瘦削却极其挺拔,一袭黑袍精贵绣丽,腰间虽别着精致双刀,手中却抱着一个与之穿着极不相符的简陋木箱。乌发辫随风扬起,看似个俊逸少年。
他的脚方急切地踏上台阶,突感身后一股凌厉的剑风朝他而来。双刀瞬间出鞘,冰凉的寒光熠过双眸,锋利的剑刃划过他的脸,削下了几缕掩面长发。
鲜红的血染在剑锋,一道细微的剑痕留在了少年的脸上。
他手腕微转,人在原地俯冲而起,迅猛得如同猎豹般敏锐。刀若长虹,凌厉破风而行,与阿炎手中的长剑相击,发出锐鸣之音。
他飞快地切换了刀法,手腕狠狠一拐,嚓出细碎火花,企图击掉阿炎的剑。
阿炎手掌一震,不由加了几分力道,侧过身躯卸掉了这迅猛的力道。
他颇有些惊讶在洛京之中竟有如此厉害的双刀高手,不由抬眼仔细打量来人。
少年额发覆面,眉眼在被粗粗遮掩,相貌轮廓虽在夜色中模糊却莫名让他感到相熟。
阿炎皱眉问道:“何人夜闯将军府?”
少年粗喘一声,竟冷声笑了,并不答话。手臂抬起,头颅微压,在刀光与额发的遮掩下,逡巡着眼前人的弱点在何处。
他在夜色中与阿炎沉沉对视,却不料外头的打斗声惊扰了屋内的苏念奴。
她摸索着起身,低声唤:“摇雨?”
屋外两人皆是一凛,眸色更深了。
顷刻,少年已直接舍弃了阿炎,朝主屋掠去。阿炎紧跟其后,再次拦下了他。
两人就在这院落间,激烈且狠厉地打了起来。
“待在屋里,别出来!”阿炎朝屋里喊道。
苏念奴本还想点灯,听见外头的话后动作一顿,拧起了眉。她点亮微弱的烛盏,半伏在地上转了个方向。从妆匣中摸索出了一把匕首后,她靠在窗边问:“你可还好?”
她的声音柔弱,却也透着坚毅,穿过雕窗吹入少年耳中,让他瞬间红了双眼。他无心再与阿炎缠斗,一心只盼去见他日思夜想的血亲。
天上北辰星异常闪耀,雕窗那一角也似是生起了不同寻常的微光。他的耳侧徒留她熟悉的声音,眼中只有声源传来之地,执着且顽固,令他企图放弃世间万物,只愿朝她奔去。
“阿姐......”沉默多时的少年终于喊出了久违的称呼,咬着唇右刀一举朝阿炎劈去,脱了手便飞身而去。
阿炎并未听清他含糊不清的言语,被他弃刀之举所惊,又赶忙追赶。
锋利的长剑不曾犹豫,直直朝着他背影刺去。少年不顾躲避,竟就如此直接受了他一剑。
“你......”阿炎感知到他身上骤然尽失的杀气,惊愕卸力。
少年侧站在雕窗前,额发下猩红的眼落下热泪,唇一抖再抖,在静谧又紧张的院落,清晰又细微地喊:“阿姐,是我......”
阿炎猛地一怔。
雕窗之内的人沉默了一瞬,然后响起了急促地推窗之声。
逡黑的小院中,本就唯有雕窗一角透着极其微弱萤小的烛光。紧密的室内被雕窗门洞大开,怒风蜂拥而入,乍时烛光大亮,彻底照清了少年的面容。
他的轮廓精致俊秀,更生了一双潋滟清澈的眉眼,琼鼻精巧挺拔,淡薄的唇颇具秀气。他的模样,任是谁看都与雕窗前的苏念奴透着几分相似。
少年不是别人,是在流沙之中活下来,砍下浑邪王头颅,千里跋涉归来的前镇国公嫡子,年仅十五的苏与安。
剑入肉身,鲜红的血汩汩顺刃而下。
大风晃荡剑首银铃,听血而乍响,惊醒了发怔的阿炎。
他下意识抬眸,望向今夜璀璨星河,又想起了他幼时那首童谣。
暗夜之中的北辰星,果真会把它所认定的虔诚之人,送回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