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 章
苏念奴与战央的对话很短,因为隔得远,身后三人并未听清在谈什么。
只在片刻之后她已恢复了正常的面容,回头朝谢珩钰点了点头。
三人入了别院,赵破奴经过时,借着微弱烛光,窥见了战央又惊又悔的眼眸。
此时天色说早不早,说晚也算不得晚。家奴见了谢珩钰,忙不迭吩咐人去传话,并带着人一同去了正厅。
一行人各怀心思,一路无话。直至宋初曦出现在面前,才同时抬头望去。
她的面容清秀温婉,与寻常世家姑娘并无异。只是柳眉下的眼有几分薄情的冷淡,若寒冬的湖面,难以窥见她内心。眼下的红痣在昏黄灯色下若隐若现,带着几分勾人的媚。乍看之下,莫名有些熟悉。
宋初曦先是站在众人面前逡巡了一圈,目光停在苏念奴身上一瞬后,无声勾了勾唇后慢步走近。
待谢珩钰向她说明来意后,她神色并未惊讶,甚至不曾有半点被揭穿身份的惧怕,反而坦荡地轻笑了一下,似乎对现下一切毫不意外。
“我确实不是宋初曦。”她兀自跽坐在桌案前,“也确实知道,你们想要之物在何处。”
苏念奴眼眸微凝,正要追问就听得她续道:“可我为何要告知你们?”
众人微怔,相顾无言。
谢珩钰拧眉望着她。在她收起既往几次见面的柔顺无辜后,如今表露出的淡漠反而令人心惊。眼前姿态端庄,面带冷意的女子,到底是何人?
“宋姑娘,此事关乎宋家与苏家两案,父亲既然愿派人暗中保护你,想必也是坚信你是可信赖之人。你若有条件,但提无妨。”苏念奴坐在她身侧,试着与她转圜。
宋初曦却看了她一眼,突然嗤笑了一声,惹来众人不解。
“镇国公信的可不是我,是我那可怜的兄长。”她的笑声含着讥讽,又似哀伤,“太半,是兄长痴愚,把我托付给了他而已。就连寻人,也是兄长多年来不曾完成的遗愿。”
她扬眉,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苏念奴身后的赵破奴,才缓缓续道:“兄长与镇国公皆是忠直之人,所以镇国公也落得与我兄长一样的下场。就连你,也如我一般没入官奴所中。可那有如何呢?兄长与镇国公已经死了。年后初春,我再也无需顶着宋初曦的名字留在洛京,宋家与苏家的清白,又与我何关?”
她对苏念奴的语气要明显温和些许,远没有提起旁事那般咄咄逼人。
苏念奴沉默了一瞬,依旧执拗:“姑娘如何才愿意把真相告知?”
宋初曦手指摩挲着杯壁,凝视着烛光下白玉的杯沿泛出微弱的光,神色越发得冷。敛下的眉眼疏淡,映得眼角的红痣动魄惊心。
她等了又等,终究没等来那人开口,遂轻声答:“你被送入官奴所那日发生的一切,我看见了。”
想来也不算稀奇,负责护着她的战央既知此事,她那时应也是在附近的。
苏念奴目光猛然一凝,僵硬地从宋初曦摩挲杯壁的手上挪到她脸上。此刻她的脸上并无表露讥笑之意,只是神色淡漠,平铺直叙地告知此事。
短短一盏茶的时间,让她得知并不仅是莫如玉与谢珩钰,看见她狼狈不堪,被人折辱。
她突然感觉头脑昏眩,强烈的厌恶感自喉间汹涌而来,令她陡然站起身,快步跑出了正厅,倚在廊柱下干呕起来。
铺天盖地而来的屈辱感侵袭着苏念奴的身体,当日面对自己垂涎且赤//裸的目光重现眼前,她亲眼看着那龟奴覆在自己身上,低头嗅她的颈脖,那刻嗅到的粗劣脂粉香,如今仿佛再次漂浮在她鼻息之间。
她剧烈地颤抖着,整个人几乎要栽到地上时被一只大手稳稳扶住,语气带着急切:“我带你去看大夫。”
苏念奴呛着泪眼,在烛光模糊之中瞥见了赵破奴的脸,身后跟着的谢珩钰也一脸关切地望着她。
她咬着唇肉,甚至推开了赵破奴掺扶她的手,重新直起身,用低哑的声音答:“我无碍。”
宋初曦坐在原地看她,低低地笑了一声,似是嘲讽,却更像是自嘲。
“宋姑娘。”谢珩钰率先皱眉开口警告。当日之事如此污秽,于姑娘家而言实在不堪回首,更不该在现下场合被提起。
宋初曦却冷瞥他一瞬,并未打算理会,一口饮尽了杯中热茶,低声冷道:“当初我身上的屈辱,比你更甚。诚然,我因受你父亲相助,与旁人经历的相比也不过九牛一毛。可我与你不一样,我本非宋府嫡女,不该受这些。”
她起身,轻轻抚了抚衣裳的折痕,举止从容不迫:“兄长一生正直,却生于污秽之家。如今宋家落入泥泞,也正是我心中所愿。我生性薄凉,不知感恩。诸位若有怨,尽可恨我。但你们要的真相,我不想给。”
言已至此,显然是在下逐客令。
“谢少卿也不必以赎身之恩相挟。”她目光望向谢珩钰,把话抢在了前头,“代替宋初曦入宋府本就非我所愿,我沦成罪奴三年,也不过是替宋初曦入罪。宋初曦欠我的,你为她偿还,也算得上报恩。何况我初春便要离开洛京,此后山高水长,各位不必再相逢。”
她垂首,话到尽处依旧不经意地扫了一眼赵破奴。
由始至终一言未发的男人站在光线晦暗处,将将落后苏念奴半步。在光影裁切之间狠厉地盯着她,却偏偏抿唇一语不发。
他跟着苏念奴而来,身形高大肃冷,一双狼眸冷厉如刀,宋初曦并不难猜出是何人。
自当初偶然重遇了顾净言,她便仔细打探过她如今的境况:大将军的义女,威远将军的义妹,平陵军斥候统领。所以对赵破奴自然也有几分了解。
想来也是如此,才不屑于相认吧。她有些感叹。
可她答应过兄长的。是否愿意相认,全凭“宋初曦”意愿。因此哪怕她心中对眼前人如何不喜,也不曾开口揭穿。
纠缠于此也确实无趣。她寂寥地想。如今宋府颓败,家中有无亲人依靠,认祖归宗又能如何?宋初曦这个名头,本就不值得人妒羡。她也不过是行了人之常情之事。
只是自己实在不愿再见这些与她有所关联之人了。
心中生了厌烦,她下意识皱了皱眉,轻轻施礼后便离去。
由着她消失后,一行人陷入了漫长的沉默。
“我先带你去看大夫。”赵破奴看着苏念奴惨白的脸色,心中满是不安。
苏念奴只冷淡地看了他一眼,转身对谢珩钰道:“劳烦少卿送我回去,与安该等急了。”
此时她已恢复了往常的神色,若非声音尚低哑着,任是谁也看不出方才狼狈失仪之人是她。
赵破奴拧了拧眉,欲要再劝却见谢珩钰朝他微微摇了摇头。
“郡主不必忧心,有了线索便是好事。”他对朝自己走来的苏念奴轻声道,“宋姑娘心中有怨才出言不逊,你不必再放在心上。”
“谢少卿。”苏念奴站在他面前,浸过泪的双眸清润干净,毫无怨怼。她声音很淡,甚至可以说是冷,矜持而坚韧,强大且孤清,“我并未怨她,你亦不必怜悯我。当日你搭救于我,是大恩。我本该言谢,一直拖延至今,是我失了礼数。”
初入官奴所那日,是她此生最屈辱的日子,若非谢珩钰在外及时唤莫如玉离开,她只怕会受更多的屈辱。这也是她为何一直对谢珩钰心怀感激的原因。
谢珩钰微怔。在回过神时,人已率先离开了正厅。
站在不远处的赵破奴微微敛眸。廊前灯烛明明灭灭,照得他麦色的脸忽明忽暗,难辨神色。
。
直至重新坐上马车,苏念奴也不曾再开口说话。
她现下心情实在算不得好。今日接二连三的事情,无一是向好的。
尤其是宋初曦言辞直白,并未给自己与他人留情面,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实在是令她不得其法。但此事对她而言实在至关重要,若无法从中入手,不知何事才能寻到其他线索。
父亲的案子,她不愿再拖了。
一直守在外的战央见她一路紧抿着唇,神色疏冷拒人千里之外,便知现下不能触她霉头。犹豫了一阵后,最终还是没有跟上去。
如今夜色也深了,今日烦扰她的事如此多,他确实不该再打扰。
此时载着苏念奴的马车已经远去,战央站在别院门前,驻足久望,心绪烦躁。
“可能谈一谈?”夜风撩起呼啸之声,自耳后传来低沉之声。
战央回首去看,只见那个传闻中欺辱少主之人正站在自己身后,如孤直山峰,沉静无声。
他的脸隐在树荫下,玄色锦衣与浓稠黑夜相遇,难辨轮廓。
战央犹豫了一阵,最终还是拱了手行礼,答道:“将军请直言。”
赵破奴向前走了一步,微垂的眼望向他:“她入官奴所那日,发生了何事?”
战央微怔,下意识抬眼。如深渊难明的眸在逡黑的夜中依旧润亮,孤狠直白地看穿他纠缠愧疚的内心。
“宋初曦既然看见了,你们作为暗卫,应当也看见了。”赵破奴见他不答,又补充道。
战央回过神,微微垂眉答道:“此事,少主不允,我不能答。”
赵破奴沉默了一瞬,并未为难。他只是点点头,转身打算离去。
得不出答案也不要紧,他去一趟官奴所便是。
战央见他如此干脆,竟不追问,心中又生不忿,不由开口:“将军为何想知?难道将军认为如此便可多看低她一分?”
转身的脚步微顿,他微侧过头,面容埋在阴翳的漆黑之中:“她在难过。”
声线沉稳得难以察觉他的情绪,似乎只是平淡无奇地叙述了一件寻常之事。
风声绝于耳,战央被他梗得一时不知该如何回话。
过了一阵,他晦暗低眉,心中苦涩难言,最终还是隐晦地开了口:“少主早慧,不仅心智坚韧,为人也要强,在外受了委屈是绝不会与人说的。”
世上熟知苏念奴个性的人甚少,而战央恰恰是其中一个。
她自幼身份如此不凡,本可以学着旁的武将子女,乖巧低调,事事不理。可偏偏她天性慈悲,对京中欺辱之事不能容,才屡屡为弱者出头。
如此行事,本就注定众口铄金。她曾听过不少走巷流言,非议她出身低下,空有天资贵仪而不知进退;也听过不少门阀子弟对她口出狂言,语气轻佻。面对那些非议之言,她皆是一笑而过,与人解释她不在意。
可战央曾在她闺房的雕窗外,听过她委屈低泣的声音。
她性子要强,倒是唯独能在苏鼎面前尚有几分闺阁姑娘的憨态。而苏鼎对此只觉得好笑又好气,曾无奈道:“姑娘家,性子软一些,骄纵一些也无妨。日后若是爹爹不在,你受委屈可要怎办才好。”
如今,一语成谶。她受尽委屈,却再也没有了能够依靠之人。
但战央同时是庆幸的。
若非她有此坚韧的性情,在镇国公府出事后她也不可能强撑至今日。
“过去国公爷心疼她,总盼着她放肆一些。少主虽听进了耳,但换到夫人与小少主面前,也总在强撑。想来在将军府上的日子,她也是如此。”战央哽咽地停下话头,垂眼忍下了心酸的热泪,“将军见她每日如常,想必以为她当真从未介怀过官奴所的日子吧?她不过是心中更有大是大非,不愿因自己害旁人担忧罢了。”
他很清楚,苏念奴今夜劝说他的每一个字都在勉强。若非对那日之辱记忆深刻,她这样从不在外人面前透露丝毫怯懦的人,又怎可能在重遇战央的那一刻首先提起了此事。
可即便如此,她轻飘飘的一句“果然”,就已是全部的埋怨。她永远如此轻描淡写,不愿惹起旁人半点怜惜。
这世上便是有这样的姑娘,她心若霁月,光洁无尘。把委屈全然咽下,只懂为旁人思量,不懂心疼自己半分。因她从不愿提,所以无人知晓疼惜。
别院门前高灯照下人影随风晃荡,面前人依旧站在原地。
在寒风又堕怠之时,终于再次开口:“她方才因宋初曦提起初入官奴所之事引起身体不适,我此前从未曾见过她如此。”
他的声线紧绷得如同将断的琴弦,低沉而发哑。
袖下手指的甲峰刮着指腹,一遍又一遍地磨损着指纹,却不知疼痛。
其实他早该猜想到的。
哪怕她绝口不提,恍若无事,也始终是郡主。入官奴所的日子,本就不该是常人所能接受的。若非方才宋初曦一句话令她面色陡然发白,他甚至不曾察觉到其中有何不妥。
她分明给过自己如此多的机会去了解她的委屈。入府时被李沐欺负,她只字不提;在军营阿炎动手欲杀她,她依旧以笑揭过;后来入宫阴差阳错遭人陷害受辱,也不曾怨恨半句。
赵破奴甚至想起了那日自己对她说错从不在她时,她那瞬间的怔忡。
可即便如此,他亦下意识地接受了世人对她的仇视。因为她父亲之罪,所以他不曾真正阻扰李沐等人对她的仇视,不曾细想她入官奴所后过着怎样的日子,不曾明白她在过去每个深夜遭受怎样的煎熬。
她的一切委屈皆源自父亲叛国之罪,却偏偏无处可诉,无人可诉,只能自己熬着,痛着,得他一句口头上的体谅,便已心满意足地愿意以命缔结盟誓。
她一直如此,冷傲不可摧折的外表总能令人忽略她所遭受的屈辱与痛苦,认为一切不过如此,无法伤她分毫。
赵破奴沉溺于这种自责的心境中,血液仿似流尽般折磨着他,比当初西戎那支几乎穿心之箭更难以忍受,几乎要忽略了接下来的,战央口中令他几欲疯狂的话。
“少主与官奴所管事莫如玉早前积怨。八年前她当街鞭打乞儿,少主救人心切被误伤后,便与她生了隙。她这样恶毒的小人,少主落入她之手又怎会过得好!”提起此事,战央便要回想起那日腌臜之事,语气带着不甘的怨毒和愤恨:“若非知道少主不愿,我必定手刃......”
“谁?”赵破奴突然转身,执拗的双眸紧紧凝望着战央。袖下的双手已攥得发疼,他却浑然不知。眸中的失措瞬间尽失,漫上了冷冽凝冻的霜色,“八年前,鞭打误伤她之人,是谁?”
八年来,赵破奴一直记着苏念奴为自己挡了一鞭,对那鞭打自己之人却忘得一干二净。不过一个恶主,他也确实事出有愧,自己从不曾为此想过追究什么。
只是他从不知道,那日对自己施以援手的救助,会令苏念奴在八年后得到这样的凌辱。
只在片刻之后她已恢复了正常的面容,回头朝谢珩钰点了点头。
三人入了别院,赵破奴经过时,借着微弱烛光,窥见了战央又惊又悔的眼眸。
此时天色说早不早,说晚也算不得晚。家奴见了谢珩钰,忙不迭吩咐人去传话,并带着人一同去了正厅。
一行人各怀心思,一路无话。直至宋初曦出现在面前,才同时抬头望去。
她的面容清秀温婉,与寻常世家姑娘并无异。只是柳眉下的眼有几分薄情的冷淡,若寒冬的湖面,难以窥见她内心。眼下的红痣在昏黄灯色下若隐若现,带着几分勾人的媚。乍看之下,莫名有些熟悉。
宋初曦先是站在众人面前逡巡了一圈,目光停在苏念奴身上一瞬后,无声勾了勾唇后慢步走近。
待谢珩钰向她说明来意后,她神色并未惊讶,甚至不曾有半点被揭穿身份的惧怕,反而坦荡地轻笑了一下,似乎对现下一切毫不意外。
“我确实不是宋初曦。”她兀自跽坐在桌案前,“也确实知道,你们想要之物在何处。”
苏念奴眼眸微凝,正要追问就听得她续道:“可我为何要告知你们?”
众人微怔,相顾无言。
谢珩钰拧眉望着她。在她收起既往几次见面的柔顺无辜后,如今表露出的淡漠反而令人心惊。眼前姿态端庄,面带冷意的女子,到底是何人?
“宋姑娘,此事关乎宋家与苏家两案,父亲既然愿派人暗中保护你,想必也是坚信你是可信赖之人。你若有条件,但提无妨。”苏念奴坐在她身侧,试着与她转圜。
宋初曦却看了她一眼,突然嗤笑了一声,惹来众人不解。
“镇国公信的可不是我,是我那可怜的兄长。”她的笑声含着讥讽,又似哀伤,“太半,是兄长痴愚,把我托付给了他而已。就连寻人,也是兄长多年来不曾完成的遗愿。”
她扬眉,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苏念奴身后的赵破奴,才缓缓续道:“兄长与镇国公皆是忠直之人,所以镇国公也落得与我兄长一样的下场。就连你,也如我一般没入官奴所中。可那有如何呢?兄长与镇国公已经死了。年后初春,我再也无需顶着宋初曦的名字留在洛京,宋家与苏家的清白,又与我何关?”
她对苏念奴的语气要明显温和些许,远没有提起旁事那般咄咄逼人。
苏念奴沉默了一瞬,依旧执拗:“姑娘如何才愿意把真相告知?”
宋初曦手指摩挲着杯壁,凝视着烛光下白玉的杯沿泛出微弱的光,神色越发得冷。敛下的眉眼疏淡,映得眼角的红痣动魄惊心。
她等了又等,终究没等来那人开口,遂轻声答:“你被送入官奴所那日发生的一切,我看见了。”
想来也不算稀奇,负责护着她的战央既知此事,她那时应也是在附近的。
苏念奴目光猛然一凝,僵硬地从宋初曦摩挲杯壁的手上挪到她脸上。此刻她的脸上并无表露讥笑之意,只是神色淡漠,平铺直叙地告知此事。
短短一盏茶的时间,让她得知并不仅是莫如玉与谢珩钰,看见她狼狈不堪,被人折辱。
她突然感觉头脑昏眩,强烈的厌恶感自喉间汹涌而来,令她陡然站起身,快步跑出了正厅,倚在廊柱下干呕起来。
铺天盖地而来的屈辱感侵袭着苏念奴的身体,当日面对自己垂涎且赤//裸的目光重现眼前,她亲眼看着那龟奴覆在自己身上,低头嗅她的颈脖,那刻嗅到的粗劣脂粉香,如今仿佛再次漂浮在她鼻息之间。
她剧烈地颤抖着,整个人几乎要栽到地上时被一只大手稳稳扶住,语气带着急切:“我带你去看大夫。”
苏念奴呛着泪眼,在烛光模糊之中瞥见了赵破奴的脸,身后跟着的谢珩钰也一脸关切地望着她。
她咬着唇肉,甚至推开了赵破奴掺扶她的手,重新直起身,用低哑的声音答:“我无碍。”
宋初曦坐在原地看她,低低地笑了一声,似是嘲讽,却更像是自嘲。
“宋姑娘。”谢珩钰率先皱眉开口警告。当日之事如此污秽,于姑娘家而言实在不堪回首,更不该在现下场合被提起。
宋初曦却冷瞥他一瞬,并未打算理会,一口饮尽了杯中热茶,低声冷道:“当初我身上的屈辱,比你更甚。诚然,我因受你父亲相助,与旁人经历的相比也不过九牛一毛。可我与你不一样,我本非宋府嫡女,不该受这些。”
她起身,轻轻抚了抚衣裳的折痕,举止从容不迫:“兄长一生正直,却生于污秽之家。如今宋家落入泥泞,也正是我心中所愿。我生性薄凉,不知感恩。诸位若有怨,尽可恨我。但你们要的真相,我不想给。”
言已至此,显然是在下逐客令。
“谢少卿也不必以赎身之恩相挟。”她目光望向谢珩钰,把话抢在了前头,“代替宋初曦入宋府本就非我所愿,我沦成罪奴三年,也不过是替宋初曦入罪。宋初曦欠我的,你为她偿还,也算得上报恩。何况我初春便要离开洛京,此后山高水长,各位不必再相逢。”
她垂首,话到尽处依旧不经意地扫了一眼赵破奴。
由始至终一言未发的男人站在光线晦暗处,将将落后苏念奴半步。在光影裁切之间狠厉地盯着她,却偏偏抿唇一语不发。
他跟着苏念奴而来,身形高大肃冷,一双狼眸冷厉如刀,宋初曦并不难猜出是何人。
自当初偶然重遇了顾净言,她便仔细打探过她如今的境况:大将军的义女,威远将军的义妹,平陵军斥候统领。所以对赵破奴自然也有几分了解。
想来也是如此,才不屑于相认吧。她有些感叹。
可她答应过兄长的。是否愿意相认,全凭“宋初曦”意愿。因此哪怕她心中对眼前人如何不喜,也不曾开口揭穿。
纠缠于此也确实无趣。她寂寥地想。如今宋府颓败,家中有无亲人依靠,认祖归宗又能如何?宋初曦这个名头,本就不值得人妒羡。她也不过是行了人之常情之事。
只是自己实在不愿再见这些与她有所关联之人了。
心中生了厌烦,她下意识皱了皱眉,轻轻施礼后便离去。
由着她消失后,一行人陷入了漫长的沉默。
“我先带你去看大夫。”赵破奴看着苏念奴惨白的脸色,心中满是不安。
苏念奴只冷淡地看了他一眼,转身对谢珩钰道:“劳烦少卿送我回去,与安该等急了。”
此时她已恢复了往常的神色,若非声音尚低哑着,任是谁也看不出方才狼狈失仪之人是她。
赵破奴拧了拧眉,欲要再劝却见谢珩钰朝他微微摇了摇头。
“郡主不必忧心,有了线索便是好事。”他对朝自己走来的苏念奴轻声道,“宋姑娘心中有怨才出言不逊,你不必再放在心上。”
“谢少卿。”苏念奴站在他面前,浸过泪的双眸清润干净,毫无怨怼。她声音很淡,甚至可以说是冷,矜持而坚韧,强大且孤清,“我并未怨她,你亦不必怜悯我。当日你搭救于我,是大恩。我本该言谢,一直拖延至今,是我失了礼数。”
初入官奴所那日,是她此生最屈辱的日子,若非谢珩钰在外及时唤莫如玉离开,她只怕会受更多的屈辱。这也是她为何一直对谢珩钰心怀感激的原因。
谢珩钰微怔。在回过神时,人已率先离开了正厅。
站在不远处的赵破奴微微敛眸。廊前灯烛明明灭灭,照得他麦色的脸忽明忽暗,难辨神色。
。
直至重新坐上马车,苏念奴也不曾再开口说话。
她现下心情实在算不得好。今日接二连三的事情,无一是向好的。
尤其是宋初曦言辞直白,并未给自己与他人留情面,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实在是令她不得其法。但此事对她而言实在至关重要,若无法从中入手,不知何事才能寻到其他线索。
父亲的案子,她不愿再拖了。
一直守在外的战央见她一路紧抿着唇,神色疏冷拒人千里之外,便知现下不能触她霉头。犹豫了一阵后,最终还是没有跟上去。
如今夜色也深了,今日烦扰她的事如此多,他确实不该再打扰。
此时载着苏念奴的马车已经远去,战央站在别院门前,驻足久望,心绪烦躁。
“可能谈一谈?”夜风撩起呼啸之声,自耳后传来低沉之声。
战央回首去看,只见那个传闻中欺辱少主之人正站在自己身后,如孤直山峰,沉静无声。
他的脸隐在树荫下,玄色锦衣与浓稠黑夜相遇,难辨轮廓。
战央犹豫了一阵,最终还是拱了手行礼,答道:“将军请直言。”
赵破奴向前走了一步,微垂的眼望向他:“她入官奴所那日,发生了何事?”
战央微怔,下意识抬眼。如深渊难明的眸在逡黑的夜中依旧润亮,孤狠直白地看穿他纠缠愧疚的内心。
“宋初曦既然看见了,你们作为暗卫,应当也看见了。”赵破奴见他不答,又补充道。
战央回过神,微微垂眉答道:“此事,少主不允,我不能答。”
赵破奴沉默了一瞬,并未为难。他只是点点头,转身打算离去。
得不出答案也不要紧,他去一趟官奴所便是。
战央见他如此干脆,竟不追问,心中又生不忿,不由开口:“将军为何想知?难道将军认为如此便可多看低她一分?”
转身的脚步微顿,他微侧过头,面容埋在阴翳的漆黑之中:“她在难过。”
声线沉稳得难以察觉他的情绪,似乎只是平淡无奇地叙述了一件寻常之事。
风声绝于耳,战央被他梗得一时不知该如何回话。
过了一阵,他晦暗低眉,心中苦涩难言,最终还是隐晦地开了口:“少主早慧,不仅心智坚韧,为人也要强,在外受了委屈是绝不会与人说的。”
世上熟知苏念奴个性的人甚少,而战央恰恰是其中一个。
她自幼身份如此不凡,本可以学着旁的武将子女,乖巧低调,事事不理。可偏偏她天性慈悲,对京中欺辱之事不能容,才屡屡为弱者出头。
如此行事,本就注定众口铄金。她曾听过不少走巷流言,非议她出身低下,空有天资贵仪而不知进退;也听过不少门阀子弟对她口出狂言,语气轻佻。面对那些非议之言,她皆是一笑而过,与人解释她不在意。
可战央曾在她闺房的雕窗外,听过她委屈低泣的声音。
她性子要强,倒是唯独能在苏鼎面前尚有几分闺阁姑娘的憨态。而苏鼎对此只觉得好笑又好气,曾无奈道:“姑娘家,性子软一些,骄纵一些也无妨。日后若是爹爹不在,你受委屈可要怎办才好。”
如今,一语成谶。她受尽委屈,却再也没有了能够依靠之人。
但战央同时是庆幸的。
若非她有此坚韧的性情,在镇国公府出事后她也不可能强撑至今日。
“过去国公爷心疼她,总盼着她放肆一些。少主虽听进了耳,但换到夫人与小少主面前,也总在强撑。想来在将军府上的日子,她也是如此。”战央哽咽地停下话头,垂眼忍下了心酸的热泪,“将军见她每日如常,想必以为她当真从未介怀过官奴所的日子吧?她不过是心中更有大是大非,不愿因自己害旁人担忧罢了。”
他很清楚,苏念奴今夜劝说他的每一个字都在勉强。若非对那日之辱记忆深刻,她这样从不在外人面前透露丝毫怯懦的人,又怎可能在重遇战央的那一刻首先提起了此事。
可即便如此,她轻飘飘的一句“果然”,就已是全部的埋怨。她永远如此轻描淡写,不愿惹起旁人半点怜惜。
这世上便是有这样的姑娘,她心若霁月,光洁无尘。把委屈全然咽下,只懂为旁人思量,不懂心疼自己半分。因她从不愿提,所以无人知晓疼惜。
别院门前高灯照下人影随风晃荡,面前人依旧站在原地。
在寒风又堕怠之时,终于再次开口:“她方才因宋初曦提起初入官奴所之事引起身体不适,我此前从未曾见过她如此。”
他的声线紧绷得如同将断的琴弦,低沉而发哑。
袖下手指的甲峰刮着指腹,一遍又一遍地磨损着指纹,却不知疼痛。
其实他早该猜想到的。
哪怕她绝口不提,恍若无事,也始终是郡主。入官奴所的日子,本就不该是常人所能接受的。若非方才宋初曦一句话令她面色陡然发白,他甚至不曾察觉到其中有何不妥。
她分明给过自己如此多的机会去了解她的委屈。入府时被李沐欺负,她只字不提;在军营阿炎动手欲杀她,她依旧以笑揭过;后来入宫阴差阳错遭人陷害受辱,也不曾怨恨半句。
赵破奴甚至想起了那日自己对她说错从不在她时,她那瞬间的怔忡。
可即便如此,他亦下意识地接受了世人对她的仇视。因为她父亲之罪,所以他不曾真正阻扰李沐等人对她的仇视,不曾细想她入官奴所后过着怎样的日子,不曾明白她在过去每个深夜遭受怎样的煎熬。
她的一切委屈皆源自父亲叛国之罪,却偏偏无处可诉,无人可诉,只能自己熬着,痛着,得他一句口头上的体谅,便已心满意足地愿意以命缔结盟誓。
她一直如此,冷傲不可摧折的外表总能令人忽略她所遭受的屈辱与痛苦,认为一切不过如此,无法伤她分毫。
赵破奴沉溺于这种自责的心境中,血液仿似流尽般折磨着他,比当初西戎那支几乎穿心之箭更难以忍受,几乎要忽略了接下来的,战央口中令他几欲疯狂的话。
“少主与官奴所管事莫如玉早前积怨。八年前她当街鞭打乞儿,少主救人心切被误伤后,便与她生了隙。她这样恶毒的小人,少主落入她之手又怎会过得好!”提起此事,战央便要回想起那日腌臜之事,语气带着不甘的怨毒和愤恨:“若非知道少主不愿,我必定手刃......”
“谁?”赵破奴突然转身,执拗的双眸紧紧凝望着战央。袖下的双手已攥得发疼,他却浑然不知。眸中的失措瞬间尽失,漫上了冷冽凝冻的霜色,“八年前,鞭打误伤她之人,是谁?”
八年来,赵破奴一直记着苏念奴为自己挡了一鞭,对那鞭打自己之人却忘得一干二净。不过一个恶主,他也确实事出有愧,自己从不曾为此想过追究什么。
只是他从不知道,那日对自己施以援手的救助,会令苏念奴在八年后得到这样的凌辱。